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蒸汽大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到晚上,去调查事情的“怯薛”也就是“番值护卫”必阇赤长(值班卫士长)也先不花回来报告,手里拿着几张传单
“是大宋的军队……传单上面写得什么?”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费了好大一番折腾,元朝廷的枢密省和中书省的蒙汉各族官员大都城里的千户长和万户长们总算是搞清楚了袭击是来自大都城外,袭击者用的武器是可以从远处抛掷的轰天雷。
黑龙寨炮轰大都使用的这一批炮弹也有质量不过关的,有些炮弹引信质量不好,打进城里却没有爆炸。这当然不能说黑龙寨的产品品质有问题,后世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候,使用的巡航导弹不是也有不爆炸的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大宋早已经在对外战争中使用火药武器,蒙元和大宋交战多年,早已经知道了这种火药武器。
忽必烈震怒,派出自己的精锐护卫军“怯薛”一个千人队出城追杀。在齐化门外他们当然找不到什么,只能疑神疑鬼王大军和一众炮兵炮击结束早早就撤退了。
王大军把在通州城缴获的财物和物资该装船的装船该装车的装车,能驮的驮能背的背,仓廒码头拆的拆炸的炸,防火烧毁通州城破坏道路桥梁,凿沉船只堵塞北运河河道,撤除外围警戒开始最后的大撤退。
撤退前还要放火。通州城内外不会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给蒙古人。粮仓和粮仓里的粮食,都要一起烧掉,水井要投毒。
连城外的芦苇荡也不放过。
元世祖创建大都城,筑土城六十里,雨季时城墙要用大量芦苇给以披苫,而通州界内河湖遍布,盛产芦苇,足供大都护城之需
把芦苇荡烧掉,明年蒙元首都大都城要光着裸着渡过雨季了。
虽然元朝廷刻意封锁消息但是光天化日之下蒙元首都遭到攻击的消息传播的很快,毕竟炮击时散落在大都城里的传单和被击毁的房屋街道受损的城墙城楼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这里被大宋的炮火袭击过。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没有CCAV淫民日报的鞑子朝廷休想掩盖粉饰大都发生的事情。
大都震动!天下震动!
第五十九章蒙古人的追击
炮轰大都造成的一个后果是:大都城内流言四起。
没有任何征兆,大都城无缘无故受到攻击,虽然损失轻微,仍然是大都城历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大都城百万居民当然会打听猜测原因,一时间大都城里谣言四起。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很慢,很少有人知道有火炮这种东西,也不可能想到一向柔弱可欺被大元帝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大宋军队会胆大包天,孤军深入打到大都城下。
一种说法是天道灾异说。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有人私下议论说大元皇帝忽必烈穷兵黩武征伐不止连年与大宋交兵,去年签军十万,干犯天谴,故而青天白日降下雷霆,击毁齐化门亟死军兵百姓谴责和警告忽必烈不得妄动刀兵。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的猜测接近事实真相,知道了大都城是被大宋攻击了。靠近蒙元统治核心的各封王勋贵蒙汉大臣近卫惶惑不安,私下议论纷纷。
在后世现代二战时候,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战场上面对日本的进攻节节失利,为鼓舞士气总统罗斯福就曾经指示美国空军轰炸机空袭东京以鼓舞士气震摄敌人。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美国空军的杜立德将军与他的同僚们驾机对日本首都东京和其他城市发动了一次闪电式的空袭。
这次空袭是在巴丹岛战役失败后进行的,虽然未给日方造成多大损失,但却提高了士气,让中美军民在心理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一次的轰炸美国轰炸机编队全军覆灭,形同自杀。认真说来美国是自杀式袭击的
虽然大宋时空没有报纸广播网络这样的大众传媒,日后,在黑龙寨的刻意散播之下,这一次的行动会被夸大神化到神乎其神的程度,跨越千山万水漂洋过海去攻击一个天下无敌的大国的国都,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自然会成为天下人热衷的谈话话题。
现在元帝国强大无比天下无敌的神话被打破了,苍狼白鹿的后人天之骄子忽必烈的威望也受到损害。
忽必烈和蒙元朝廷颜面扫地,必须彻底消灭这支胆大包天的大宋军队才能挽回颜面。绝对不能让这些袭击者全身而退。否则,忽必烈将食不下咽谁不安寝。
大都城受到攻击,出城察看的人员没有找到袭击者,蒙古人理所当然认为这支部队已经逃跑,忽必烈派出他的侍卫亲军怯薛执事官也先不花率领一个千人队的精锐去追击逃敌。
想不到出城追击敌人的部队遇到了麻烦,黑龙寨特谴军从通州撤退时放火焚烧芦苇荡,时值秋季,天干物燥,大都城到通州之间的道路两旁的芦苇草木也被点燃。
也先不花率部出城看到的只是一片火海,好不容易大火烧得熄灭了,受命追击敌人的元军忍受着大火余烬的炙烤和烟气的熏呛搜索追击到通州,才发现通州也是一片火海。
古代北方建筑多用砖木,城市里的可燃物很多,通州城的建设没有规划,街道狭窄房屋密集,黑龙寨特谴军从通州撤退时放的火自然是一发不可收,通州城的大火一连燃烧多日还没有熄灭的迹象。
也先不花的部下在通州城外抓到两个私下藏在城里不走,火起后逃出来的居民,问得了“大宋军队”袭击通州的情况。
被抓之人,担惊忍怕多日逃得性命,见到大元官军,像遇到救星一样一五一十把事情都说了。
市井愚民如何知道事情的全貌,只知道“杀人放火”的“大宋军队”人数成千上万为数不少,驱赶了通州百姓运粮去直沽寨了。
也先不花得了消息,就率领部下从通州往直沽寨方向追下去,只见通州往直沽寨方向的道路上车辙脚印牲畜粪便散落的粮米印记到处都是,一个军官看了看地上牲畜粪便,说道:“已经不新鲜了,怕是走了四五天了。骑马追能追得上。”
其实通州百姓动身迁移离开通州早过了七八天了蒙元追兵所见多是黑龙寨断后部队留下的假象。故意在路上留下痕迹引诱敌人追击。
也先不花急于建功,也不曾细想,就命令百夫长别里古台带一个百人队当先追击下去。
史载蒙古草原上部落众多,较大的有塔塔儿、克烈、乃蛮、汪古等部。蒙古原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蒙古统一各部,它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
别里古台本是蒙古一个小部落乃蛮部的一个首领之子,其父其祖追随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成吉思汗铁木真和他的黄金家族屡立战功,他也因为父祖的功劳入选大元皇帝忽必烈宿卫亲军怯薛。
“怯薛”原是蒙古语“Keshigtai”译音,汉语是“番值护卫”之意。怯薛原是铁木真初起时的宿卫亲军,起源甚早。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过程中,他即选拔一批亲信,分别管理营帐内各种事务,形成为分别执掌管理家口、牧马、牧羊、车辆修造以及庐帐、府库、宿卫等等的“怯薛”执事官。
铁木真称汗立国,做了全蒙古的大汗以后,又重新明确各种执事官的职责和分工:据《元史?兵志》、《宿卫》条所说:“怯薛者,犹言番值宿卫也。凡宿卫,每三日而一更”,“其他预怯薛之职而居禁者,分冠服、弓矢、食饮、文史、车马、庐帐、府库、医药、卜祝之事,悉世守之〃。
“怯薛”按照职责有宿卫、箭简士、散班之分。就算是最低级的“怯薛”地位待遇也远高于一般的千户。成吉思汗令其最亲信的内臣为“怯薛长”,以使“怯薛”成为汗直接控制的护卫军,起“制轻重之势”的作用。
在蒙古崛起元朝初建战争频仍的条件下,怯薛“百执事”在军事活动中相当活跃,大多执掌军班与负责大汗殿帐护卫的特殊任务。这一次忽必烈派出他最劲锐的护卫军去追击入犯的大宋军队,实在是下了血本要把这些“入侵者”消灭掉。
别里古台虽然只是个“怯薛”散班的百夫长,但是生性彪悍素有勇力,其父其祖追随成吉思汗家族四处征战也多知军务,蒙古崛起时日尚短,入主中原不久,蒙古人的子弟还不似后世满清入关以后八旗子弟那样腐化得严重,多还精于骑射弓马,还能打仗。
其实,忽必烈此番派出他的近卫精锐,也有拿这支大宋军队练兵之意。
就在也先不花别里古台从通州出发动身追击“逃敌”的时候,王大军早已经先行几天追上了早先出发的大队。
随王大军出击通州的三个加强营,先前派了一个营护送运粮队出发了,还有一个营随运粮船队动身押运在通州缴获的财物护送老幼,留了一个营断后,王大军身边就只带了团部和警卫排百多号人上路。
黑龙寨本次派出特谴军,各个部队都是特别加强的,人数超编的部队。
李正石和军事组很反感后世在某些特殊时期,滥设编制夸大部队建制百多号人就敢号称一个师,手下人数不满一千就声称军长司令的做法,这样虽然满足了某些人做官的欲望和虚荣心,可对于提高实力和战斗力没有半点好处。
胡乱封官夸大部队建制只能导致野心愚昧之辈乌合聚集,夸大实力造成的声势吸引来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浪费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和精力,有害无益。
黑龙寨本次派出特谴军这一次出动执行的是最危险最艰巨的人物,绝非乌合之众瓦合之卒所能完成。
王大军追上被强制迁移的通州城百姓的大队人马的时候,看到的情况让他有些恼火,这样乱七八糟拖拖拉拉的样子分明就是《三国演义》里曹军南下刘备带领荆襄百姓撤退的情景再现了吗?通州到直沽寨三百里陆路,走了十多天了,连两百里还没有走到!
护送被强制迁移的通州城百姓的特种营营长是张银铛,和王大军一样都是外班同学。
张银铛的名字和“淫荡”同音,人如其名,同学们给他起个外号“张淫荡”为人猥琐最是好色,和另一位姓张的张胖子合称“淫贱双杰”。哥两个都是高个子,不过是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张胖子是大块头胖子像块大面包,张银铛瘦高个像根细竹竿。张胖子是大白胖子,张银铛黑瘦黑瘦的,哥两个都喜爱运动好打篮球,是铁杆球友。
王大军练兵的手段,就是靠着残酷高强度的训练,天天搞负重行军野外生存,训练刺杀和徒手搏斗训练几乎和真刀真枪玩命差不多,穿越者几乎没有人吃得消,时间久了纷纷退出不干,就是平时好吃懒做的“淫贱双杰”两个哥们一直坚持住了,在王大军的特组团当营长干得很滋润。
这两个人也是怪物,训练累得死去活来,却不肯放过每周的约会。张胖子和小月月打得火热,算是从一而终了;张瘦子就朝三暮四经常换女伴。
这一次打通州玩大撤退,张胖子得了断后的任务,张瘦子就只能护送老百姓了,很不情不愿,和王大军抱怨:
“我就纳闷了,都是一样的汉人,炎黄子孙同根同源,这个素质差距怎么就这样大呢?”
“军哥,你说说,这一路走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方大了什么人都有,身强力壮的男人不去扶老携幼学雷锋就罢了,居然还有恃强凌弱趁火打劫的,大队行进,劫夺别人东西的,调戏妇女的每天都有,真是一群禽兽啊!”
“我这个营是特别的加强营600-700人了快,护送几万百姓自通州去直沽寨,维持秩序都快忙不过来了。十来天时间,刺刀捅死的枪打死的狼心狗肺的禽兽就有几十个了,有时候一天就得杀好几个。就这样也镇不住这些宵小之辈!”
“在大宋统治区,也没这样啊!咱们黑龙寨附近的那些老百姓一个个温良恭俭让,彬彬有礼讲礼貌守秩序。人与人之间相敬互助、亲密和谐,好歹有个人类社会文明人的样子”
“再看看蒙元统治区的老百姓,那一个个刻薄势利、人与人之间粗暴冷淡、凶恶仇恨傲慢不逊麻木不仁,几乎就快退化成野蛮人了。”
“生存环境造成的啊……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大宋和蒙元的汉人,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源,这个没错。可是蒙元统治区的汉人,沦落到异族统治者手里几百年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一批一批的来了又去,你温良恭俭让跟个绵羊似得,活得下去吗?”王大军分析说
“咱们黑龙寨附近的那些老百姓都是从中原迁移到岭南的客家人,躲在穷乡僻壤里,和外界接触少,保存的古代华夏民族淳朴民风良好的习惯多一些,也不奇怪啊。”
“现代社会的客家人,也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寝室那些客家人为人处世啥的也不比同时代其他地方的人差多少啊,后世那些个台湾人和大陆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改变是很大的。”
“咱们漂洋过海冒险北上,就是为了解救他们这些北方汉人同胞逃离苦海。”
“现在,我的团部也跟上来了,和你的营合兵一起,有700-800人了,维护好撤退的秩序,慢慢撤退,怎么着也能赶在蒙古人的追兵追上咱们以前赶到直沽寨了。胖子领一个营在后面给咱们断后呢,我估计蒙古人的追兵就算追上了,也没有大多少人,实在不行,咱们就再打一仗,怎么着也能把撤退的老百姓安全护送到地方了。”王大军的判断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一样。
后面的道路上张胖子领着一堆黑龙寨特谴军的战士躲在一片小树林里正看着远处道路上,宋军的红战袄早都换成迷彩服了头上身上也用树枝野草做了伪装。
“有情况!”一个战士眼睛快看到了远处道路上奔过来的两匹马。
张胖子拿望远镜望去:“是两个尖兵……没穿铠甲,轻骑兵……斥候。快到埋雷的地方了……tnnd!算他们走运,居然没有踩到地雷,看来是地雷埋少了,才两颗地雷,马跑得快,居然冲过来了。准备绊马索。。”
几个战士跑到树林里的路上,把钢丝绊马索布置好,两个斥候很快就到了,树林里光线昏暗,细细的钢丝绊马索拦在路上两个斥候当然看不到,被先后绊倒在道路中间,几个战士冲上去用刀结果了他们。
道路上埋的地雷没有炸到两个斥候,后面别里古台的百人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疾驰的马队正好踩到地雷上,一下子被炸死炸伤十几个人,别里古台也被受惊的战马掀到在地,摔伤了胳膊。
“撤退。换地方再去埋伏”胖子下命令。
这一天,胖子用地雷和绊马索伏击了追兵三次,干掉了几十个蒙古人,别里古台不敢再追,只能和也先不花汇合了,商量了对策,继续追击
第二天,也先不花别里古台被神出鬼没的地雷吓怕了,驱赶了马群在前面趟道,想不到却在一处树林外遭到胖子的埋伏,连人影也没有看到又被胖子用火枪和钢弩打死了几十个人。
第三天,也先不花别里古台驱赶了马群在前面趟道还加派了斥候侦查,一天都没受到袭击,却想不到晚上宿营的时候,被胖子用手榴弹炸了营,又打死了几十个蒙古追兵
三百里的陆路,成了也先不花别里古台一队人的噩梦,七天以后也先不花别里古台一队人到达直沽寨的时候,通州的移民们已经到了地方,开始上船了。
也先不花和别里古台的追兵只剩下几百人,看到黑龙寨特谴军兵力近万人,也不敢再进攻。只能灰溜溜逃回大都去报告忽必烈,等忽必烈调遣大军来消灭这群“无胆鼠辈”了。
第六十章忽必烈亲征
忽必烈得知大宋登陆进攻大都的部队只有万人规模,不由得冷笑一声,万把人马就敢于跨海进攻我大元重兵驻守的都城,岂不是送死一样?一向软弱的南人何时变得这样有胆量血性了?
大都城受到攻击,如果不能尽歼来犯之敌,传扬出去,必然影响民心士气。蒙元灭宋之战现在进行到了关键时刻,如果被这支来犯的“宋军”全师而退的话,消息传回南宋,南宋那些先前还观望犹豫,在战降之间游移不定的州县府路,难免会生出抵抗的决心,死战不降。蒙元要想平定南方免不了要废一番周折。
蒙元灭宋以前,其军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蒙古军,由蒙古人包括部分色目人组成的部队;探马赤军;初指从蒙古诸部抽取精锐组成的前锋、重役或远戍部队,后来也有色目人、汉人等加入;汉军,即由原金朝地区的汉人和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组成的部队,还包括早期改编的南宋降军;蒙元南下灭宋,襄阳守军投降以后,蒙元军队序列里又多了个新附军;即灭南宋前后改编的原宋军。
如果元帝国连自己的都城的安全都不能保证的话,那么那些归附不久的新附军也难保不会动摇甚至反水,自己的灭宋大计就有可能出现变数。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些来犯宋军安然退走。忽必烈下令加派兵马,让也先不花再次出发,率领一个万人队侍卫亲军昼夜兼程赶奔直沽寨,想方设法拖住来犯“宋军”,不让其从容登船逃走。自己随后调集大军,兵发直沽寨,将其一举全歼,再将此事昭告天下,就可以挽回先前丢失的颜面,重振蒙元军民灭宋的信心。
侍卫亲军组织始建于中统元年(1260),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军制度组建的中央军队。第一个卫军组织沿承金制,称为武卫军,兵员三万人左右,士兵来源于中原各汉军万户属下的军队。至元元年(1264),武卫军改名为侍卫亲军,分成左、右两翼。至元八年,左、右翼侍卫亲军改建为左、右、中三卫。至元十六年以后,在侍卫亲军中按照不同的民族分类。原有的三卫军扩充成前、后、左、右、中五卫,以汉军为主体,称之为汉人卫军。
怯薛和侍卫亲军虽然都是中央宿卫军队,但在职能上有明确分工。怯薛负责皇帝的安全,掌管宫城和斡耳朵(宫帐)的防卫,一般不外出作战。侍工亲军则既要负责元朝两个都城大都和上都的安全以及“腹里”地区的屯守,又是朝廷用以“居重驭轻”的常备精锐部队,随时可以派出去作战。
隶属关系上二者亦不相同。怯薛由怯薛长掌管,直接听命于皇帝。侍卫亲军由各卫都指挥使司掌管,除东宫、**卫军外,均隶属于专掌军政的枢密院之下。
兵员征集上的差异也很明显。怯薛成员主要来自蒙古各部,侍卫亲军士兵则不仅来自中原、江南的汉军、探马赤军和新附军(南宋降军),原来附籍在蒙古军中的色目人和流亡的蒙古子女等,亦是重要来源。
按照元廷的规定,充当侍卫亲军的必须是精锐士兵,因此侍卫亲军成为元军的中坚力量,取代了蒙古国时期怯薛作为全军“大中军”的军事地位。
这一次忽必烈把自己的侍卫亲军也调派上阵,对黑龙寨特谴军已经是势在必得。忽必烈已经盘算着歼灭来犯“宋军”以后,把被裹挟的十余万通州百姓也当作“逆宋”来犯之兵全部屠灭,把死人头骨堆垒成武丘万骨塔,彰显自己的武功。
蒙古建国初期,没有兵种的区别,军队全为骑兵。招降到汉军之后,有了步兵,不久又将制造和使用攻城炮具的工匠、军人集中起来,称为炮军或炮手军;各军中擅长水战的人也被编组在一起,组成水军或水手军。
入元之后,炮军和水军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水军的训练和扩编被纳入军队发展计划之内,并在灭宋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一些万户府中配备炮军和水军外,元廷还设立了炮水手元帅府、炮手军匠万户府、水军万户府、水军元帅府等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和军队,大多属于地方镇戌军队系统。调入都城的炮手工匠等,则大多隶属于军器监(后改武备寺)。
上述各种军队,都是元代的正式军队。此外,还有一种“应募而集”,“不给粮饷,不入帐籍,俾为游兵,助声势,掳掠以为利”的军队,蒙古人称为“答刺罕军”,汉人称之为“乾讨虏军”,实际上是一种“无籍军”。其成员多为“无赖侥幸之徒”,拢民尤甚,元朝廷曾多次下令收编与禁罢这种军队,但到元朝末年还可见到它的踪迹。
事实上,蒙古军队从其建军伊始本身就是一种“答刺罕军”。蒙古人全民皆兵不事生产靠着劫掠世界各国维持其存在,根本就是“无赖侥幸之徒”的集合体。
蒙古人孛儿只斤家族缔造的大蒙古国和元帝国和后世的米国一样本质上也是不事生产靠着劫掠世界各国维持其存在的“无赖国家”。这也是元统一中国以后一旦停止对外战争就很快衰败灭亡的原因。
靠着扩张和掠夺维持的所谓“强大”不能持久,历史上的所谓军事强国如亚述、突厥、罗马帝国等都是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威风不了多久。
也先不花再次出发,率领一个万人队侍卫亲军昼夜兼程赶奔直沽寨,到达以后却郁闷地发现,黑龙寨特谴军已经把通州和海津镇迁移的百姓都送上船,在直沽寨附近修筑工事加固直沽寨的营寨,摆出一副我要常住此地的架势。完全没有和也先不花率领的部队野战的意思。
也先不花得了忽必烈拖住敌军的指示,也不急于进攻黑龙寨特谴军,只是扎了营寨住下每天派小股部队袭扰敌军,不让“宋军”安然登船撤退。
黑龙寨特谴军一方,在直沽寨外围挖掘壕沟架设铁丝网埋设地雷把防御布置得如铁桶一般,也先不花无隙可乘,只能盼望这场“静坐的战争”能持续下去,等到忽必烈大军到来,自己就算完成任务了。
让也先不花郁闷的是,王大军已经把海津镇的房屋全部拆毁,材料都搬走加固直沽寨阵地工事,自己想要找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侍卫亲军又不是野战部队,他得了忽必烈的命令匆匆忙忙赶来,辎重带得不多,粮食也少毡帐配备不完全,大部分部队只能露宿野外。
现在是秋季,天气日渐寒冷,王大军的部队住在直沽寨里睡在暖和的屋子里,夜晚还要派人出来袭击也先不花,黑龙寨一边的部队装备有现代社会带来的夜视仪,红外线探测仪,夜战自然是无往不利,也先不花一边连续几夜遇袭都吃了大亏,搞得草木皆兵夜不成昧晚上睡觉都不敢。
也先不花带的军粮不足,附近地方的老百姓都撤退到了船上,黑龙寨坚壁清野,在也先不花到来以前,连鸟兽都都被驱赶离开了直沽寨附近,也先不花在附近搜刮不到一粒粮食,连打猎都不可能,只好减少部下的粮食配给,一边向大都城报告一边忍饥受冻苦捱,只盼望忽必烈早日发兵到来,殄灭敌人。
也先不花日子难过,忽必烈一边也不好受,大都城的侍卫亲军只有左、右、中三卫三万人,也先不花早先带走一万,大都城里只留下两万,若再出战则大都城内空虚就有可能给心怀叵测的势力以可乘之机。
当初蒙哥死在四川钓鱼城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未能得到蒙古“库烈尔台”大会认可,虽然强行镇压了阿里不哥的叛乱,但是蒙古贵族中暗中对自己不服的势力依然存在大都内外有实力的各蒙古宗王汉军万户明里屈服追随,暗中都蠢蠢欲动想对自己取而代之。蒙古人数量有限,自己能用的力量实在是太少了。
无可奈何之下,忽必烈只好命令太子真金留守大都城,自己亲帅怯薛出战,还要在大都城广招流氓无赖人渣拼凑成一支“答刺罕军”出征直沽寨,同时命令辽东由依附元廷的高丽人和金朝灭亡后留在辽东的女直遗民编成高丽军和女直军南下赴大都参加“会猎”。
蒙元的怯薛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他们的统帅是元初“四杰“及其后人和忽必烈的亲信。
虽然怯薛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同时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和优厚的待遇,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崇高的政治地位优厚的待遇,让蒙汉各族的宗王勋贵大臣争相把自己的子弟送进怯薛服役,怯薛军成为一支**组成的军队,把蒙元统治阶层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支怯薛军构建了蒙元帝国的统治基础,怯薛军作为忽必烈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会随意作为战斗部队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维护孛儿只斤家族的统治,分别管理宫帐内各种事务,分别执掌管理家口、牧马、牧羊、车辆修造以及庐帐、府库、宿卫等国家事务。怯薛军与其说是精锐作战军队,不如说是个中枢管理机构和仪仗队,久疏战阵的**组成的军队其战斗力究竟有多少值得怀疑。
把这样的部队派上战场也是忽必烈的无奈之举。貌似自己坐镇大都派遣别人率领侍卫亲军出战是合理的选择,但军队是国之利器,不能轻易授人,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忽必烈也不敢把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他。这个大汗的位置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挤掉自己亲弟弟登上汗位的忽必烈不会轻易信任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怯薛军的成员各个非富即贵,要上战场自然要带领仆从跟随,每一名怯薛出发时都要带上3-5个跟班保镖。名义上一万人的怯薛军出动时的实际人数超过了五万,加上从大都城招募令的“答刺罕军”出征直沽寨的蒙元大军人数达到了十万之众!
第六十一章韩小六的遭遇(一)
蒙元的军事体系里除了在籍的正规军队外,还有还有一种“应募而集”,“不给粮饷,不入帐籍,俾为游兵,助声势,掳掠以为利”的军队,蒙古人称为“答刺罕军”,汉人称之为“乾讨虏军”,实际上是一种“无籍军”,民间组织起来的追随蒙古大军给蒙元帮忙的“游击军”,成员都是各地的无赖混混流氓黑恶势力。
韩小六是家住大都城里里仁坊的一个小混混。韩小六的家族,世代居住在北地,祖上是辽金汉军将门,辽金两代都大量使用北方汉人编练军队统治人民,由此形成了统领北方汉人军队的“累世将门”。
韩小六的高祖曾祖都曾做过辽金两代北方汉军领军的高级将领,到了他父亲的一辈,就只做了低级的小军官,蒙古灭金韩小六的父亲战死,一家人只靠了韩小六的给人帮工缝穷洗衣过活拉扯韩小六兄弟长大,年前,韩小六的哥哥韩小五被大元朝廷签了军,家中就只留下韩小六和母亲两个人相依度日。
韩小六父亲死的时候,韩小六哥俩个年纪还小,家里也没有钱读书,母亲整日忙于生计,哥俩个就在坊市里面和人胡混,在街上做“游侠”,向商家收保护费。
收保护费的营生难免和人打架,打架就难免受伤,韩家“累世将门”收藏有一种祖传的秘制疗伤药膏的配方,这药膏只需要采到一种常见药草花很少一点钱就配得出来,如果受伤,涂抹在伤口上,便有奇效,止血生肌,防止感染化脓。
韩小六哥俩个打架勇猛不怕受伤,敢下死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