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宫天下:穿越遭遇桃花劫-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土方先能止痛,后能整骨大有神效。外敷的药换过四趟的时候,苏挽月已经被熏得浑身酒气,也渐渐不那么疼痛,但被正骨的时候,如同最初骨头断裂的那种疼,仍是让她闷哼出声。

“以酒浸七味药,服用二旬,你的伤便无大碍。”年长的军医最后用通木固定好苏挽月骨折处后,从药箱里拿出了一小瓶药酒,“这瓶够你喝七日的,我将浸酒的七味药方给你,你可以自行去泡制。”

“您说吧。”苏挽月点了点头,拿帕子抹过额头,头发全都汗湿了,出了一身的虚汗,眼神虽然疲惫,但因为治疗告一段落,也就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七位药是:虎骨、败龟、黄芪、牛膝、萆草、续断、乳香。”一字一顿,缓慢而清晰告之了药方,而后嘱咐了一句,“切记,要服满二旬,否则骨脆,以后也易折。”

“虎骨,败龟,黄芪,牛膝,萆草,续断,乳香。”苏挽月重复了一遍。

“一字不漏,你记性很好。”军医认真听完,点了点头。

苏挽月虚弱笑了下,“那谢谢您了。”笨拙而迟缓套了外袍,里头虚系住袖带,但左手仍然用牙咬紧了窄袖上的黑色绑带,整理了下衣装,她仍是以前英气的模样,不见被伤痛折磨到颓废。

“我还有军令在身,就先走了,谢过大夫治病之恩。”苏挽月站了起身,微微躬身行了个礼。

“不必不必。”军医似乎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苏挽月也没多说什么了,朝着房门的方向走去。门口是屠四和指定要去会合的人在等自己,还包括副将张倫。看来火筛南掠的情形十分紧急,不然杨宁清也不会愿意调这么多人。

“走吧。”苏挽月望着屠四和张倫点了点头,什么多余的话也没有说。

“我没事。”见他们两个站着迟迟不动,苏挽月望了个来回他们俩的眼睛,轻声说了句。

你若是想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认同,就不要去诉苦和显露伤口。他人不是你,就算情形再难熬,终有熬过去的一天。

据传火筛共有番汉兵三万南侵宁夏,想要横渡渭水。其中蒙古兵两万,雇佣兵一万,深入三百余里,妄想霸占河套地区。他并没有倾北元所有的力量,南掠也只是抢夺资源,并未有同朱家一争天下的野心。也许有,但现在的实力,并不能够表现出来。

河套地区自古富饶,这儿的百姓在西北也算殷实。火筛大军主要掠夺的是药材、粮食和金银,所经之地,民不聊生,但显然不敢冒犯重兵守卫的潼关等地,改绕道渭水。绥远守军和固原守军,均听候杨宁清的指令,两面夹击火筛的敌军。在和林俘虏五千对方士兵,但火筛本人并不在其中,他最主要的势力仍在河西走廊上霍乱边土。

北元灭亡已经六十多年,蒙古各地贵族离心离德,但虽然元朝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权已不复存在,但各部落依然保存有一定实力,不时南下骚扰明朝边境。蒙古贵族一直企图重新入主中原,不断组织力量反攻。明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蒙古采取征讨和招抚并用的策略。其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明朝沿长城设置军事防线,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从最东面的辽东镇至最西面的甘肃镇,共有九个军事重镇,史称“九边”。

宪宗时,北元远相也速几次进攻通州,都被明军击退。明军乘势北进,北元宗王庆生、平章鼎住被明军追及擒杀,一万将士被俘。上都陷落。驻守在甘肃定西县北的扩廓帖木儿与蓝玉率领的明军激战。扩廓帖木儿大败,仅与妻子和少数随从北渡黄河,跑到漠北和林,陕西、甘肃自此安宁了一段时间。

在北元节节败退之时,明朝打算乘胜彻底打垮它的势力,以绝后患。后一年,明军十五万分东西中三路进攻北元。东路军一直进至胪朐河、土刺河、阿鲁浑河和称海,打败了所遇到的北元军队,但因征程辽远,常乏水草,又遭到北元军顽强的抵抗,自身的损失也很严重。西路军在甘肃永昌、扫林山等地击败数枝北元军,并进至亦集乃路,降其守军,再入瓜州、沙州,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中路军由蓝玉统率,在土刺河打败扩廓帖木儿的军队,随后扩廓贴木儿与北元将领贺宗哲合军,将蓝玉打败,明军死亡万余人,中路军的另一枝军队也被打败。总的看来,那一次明朝对北元的战争,以失利告终。

明朝在短时期内再不敢深入北方草原作战,北元则争取了喘息时间,双方在边境地区不断发生拉据式的冲突,其中以北元方面的失败居多。北元皇帝倚为股肱的扩廓帖木儿死于漠北后,使北元军队失去了一位能征惯战的骁将。这一年纳哈出进攻明朝辽东州城,屡被击败。

明朝在不惜劳师费财屡征北元的同时,对主动投降和战争中被俘的大批北元贵族、官吏和军民,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并予安置。明朝希望借此招引更多的北元人马。明初的几十年间,确实有大量的蒙古人和汉人从北方跑到内地,成为明朝的臣民。当然,明朝的最终目的是招降北元皇帝,但是明朝皇帝从来没有得到北元皇帝的回音。

后来继任的北元皇帝,对明朝继续坚持毫不妥协的立场。在明朝派二十万军队北征指时,被誉为知兵善战的纳哈出率二十余万众驻扎金山一带,势力强大,成为明朝攻打北元汗庭的掣肘之患。

这场战役中,明军步步为营,修筑宽河、会州、富峪、大宁四座城,用以存积粮草,当作根据地,随后大军直趋金山。明军压境,纳哈出深感不安。这时明军派来了使者,劝他投降,不久纳哈出的部将全国公观童归降了明朝。经过一番犹豫动摇,最后纳哈出投降了,二十万部众除一些逃散的之外,都作了俘虏,其中仅官员将校就有三干三百多人。

纳哈出被封为海西侯,纳哈出的举众投降,使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蓝玉征讨下一个更主要的目标——脱古思帖木儿。这一仗,被认为是决定性的一仗。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是年三月,蓝玉率师十五万北进,来到贝尔湖附近,距离脱古思帖木儿汗帐不过百余里路程。脱古思帖木儿以为明军与纳哈出作战不久,粮草匮乏,不会深入北方再战,没有作迎敌的准备。而明军前锋奔袭他的大营之时,恰好风沙弥天,几十步外不见人。明朝兵马突然出现,脱古思帖木儿根本不能作有效的抵抗,太尉蛮子仓促上阵,很快战败被杀。脱古思帖木儿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

这一次战役,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都被明军俘获。脱古思帖木儿一行逃亡途中,在土剌河遇到也速迭儿。他和太子天保奴一起被也速迭儿杀死,捏怯来、失烈门逃去,南下投降了明朝。

这场战役,是至今为止,北元贵族遭到的最大失败。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或许还有着重振势力入主中原的希望,那么这个希望到这时就完全破灭了。自脱古思帖木儿死,蒙古内部开始陷入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几次统一,但对明朝始终未能构成倾覆性的威胁。北元一明朝的南北对峙,从脱古思帖木儿败亡之后成为定局明朝的北方设置。

明朝在二十多年间,对北元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征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然而朝廷上下也知道,这离彻底消灭蒙古势力还差得很远。蒙古的军事力量虽然在元朝后期一度衰败,但是一旦回归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复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质再次表现出吃苦耐劳、能征惯战的气魄。同时,明朝大军尽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战,可是由于后勤、生活习惯诸方面原因,并不能永久占据草原地区。

北元蒙古终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胁。终明之世,边防甚重。

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全,明朝在能够控制的蒙古地区和蒙明边境建立了许多设置。设立卫所。这类卫所以降附明朝的首领为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自己管理内部事务定期向明廷朝贡。蒙古地区最著名的是泰宁卫,初以辽王阿札失里为指挥使;福余卫,以海撒男答奚为指挥同知;朵颜卫,初以脱鲁察儿为指挥同知。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统称朵颜三卫,这三卫一直是明朝东北边防的一道屏障。

在三卫的的西北面还曾设立斡难卫、坚河卫、海剌千户、哈剌孩卫等,但这些卫所在设立后不久都消亡了。在呼和浩特、集宁地区一度设立官山、失宝赤、五花城、斡鲁忽奴、燕只、瓮吉剌等千户所,但随着蒙古势力的逐渐南下,这些千户所也很快消亡了。

另外,从鸭绿江起,沿着昌图,辽河下游、黑山、义县、山海关一线,修筑了壕垣。东从山海关起,西至嘉峪关,经过十八次大兴土石,修筑了长城,称为边墙,其中宣化、大同之南还修筑了内长城,称为次边,这就是后来称作的万里长城。这些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而修筑的长城和壕垣,基本上都是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南下。

沿长城壕垣也设置重镇,派驻重兵。到了朱佑樘的时代,已经先后设置了九个重镇统领前线军士,这九个重镇统称九边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这些封疆大吏统领的兵力,多时达百万,少时也有几十万,约占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如此众多的兵力,当然基本上也是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骑兵。

而杨宁清统领陕西、宁夏、甘肃三省,权力在各镇总兵之上,统领西北近百万兵力。以他的能力,要灭掉火筛的三万南掠敌军,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头疼的是,始终没有治本的方式对付蒙古族,你可以胜他们千次百次,但无法让他们招降,也无法让他们灭族,所以像是阵痛一样,过个几年又会扰乱边境。

这次战争已经相持五日,由于葛逻禄部趁机投靠明朝,同明军一起夹击火筛。火筛大军败绩,士卒大部死亡,只有数千人逃脱。只是打着火筛帅旗的几路军队里,一直没有发现他本人。正因为这个原因,杨宁清一直严阵以待,不肯有丝毫掉以轻心。

势危之时,副将张倫劝杨宁清趁胜追击,直指漠北,像趁势头正劲的时候一举攻下北元,完成明朝数百年来的大患。但杨宁清觉得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况且百来年没有成功的事情,越是唾手可得的机会,越是要小心。蒙古人骁勇善战,不会轻易就被征服。

宁夏镇被击溃的蒙古兵往西逃窜,甘肃镇的守军镇守西北方位,以求和杨宁清的大军将这一万多的蒙古兵彻底绞杀。大网已经布下,火筛此次的军事举动,看似已经得不偿失,被围剿也只是时间问题。急行军是件极为考察耐力的事情,苏挽月耐力一直不错,但是比起那些职业的士卒来说,她毕竟是女子,也毕竟有伤在身,几日来紧绷的环境,让她苦不堪言。得知要立马动身前往甘肃镇的时候,她坐在军帐中有些觉得前路遥遥无期。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退下,我待会就收拾。”挥挥手,让前来禀报的士卒退了出去。微微敛了思绪,定了定心神,就开始犯愁自己越来越疼的右手。

若是事情繁杂的话,倒是没有精力去管胳膊上的伤,分散了注意力的办法一直很好。但这次好像身体不再像以前一样妥协了,苏挽月并没有告诉杨宁清自己的情况,对方军务缠身也没有察觉。

第294章 火器威猛(1)

宁夏镇被击溃的蒙古兵往西逃窜,甘肃镇的守军镇守西北方位,以求和杨宁清的大军将这一万多的蒙古兵彻底绞杀。大网已经布下,火筛此次的军事举动,看似已经得不偿失,被围剿也只是时间问题。急行军是件极为考察耐力的事情,苏挽月耐力一直不错,但是比起那些职业的士卒来说,她毕竟是女子,也毕竟有伤在身,几日来紧绷的环境,让她苦不堪言。得知要立马动身前往甘肃镇的时候,她坐在军帐中有些觉得前路遥遥无期。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退下,我待会就收拾。”挥挥手,让前来禀报的士卒退了出去。微微敛了思绪,定了定心神,就开始犯愁自己越来越疼的右手。

若是事情繁杂的话,倒是没有精力去管胳膊上的伤,分散了注意力的办法一直很好。但这次好像身体不再像以前一样妥协了,苏挽月并没有告诉杨宁清自己的情况,对方军务缠身也没有察觉。

“你再帮我一次。”苏挽月垂头,自言自语。这句话是她对自己身体说的,有时候很想感谢身体,是它一直在帮自己。疲惫的时候还要挥汗如雨,受伤的时候还要若无其事,然后它一次一次的康复,没有阻碍或者羁绊过自己什么。但这次,苏挽月好像有些撑不下去了,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帘子被掀开的时候,苏挽月还没反应过来,没回身说了一句,“我说了我待会就收拾。”

“我好像很久没见你了,过来看你下。”是杨宁清的声音,望着苏挽月发呆的背影,“你在想什么?”

“是你啊……”苏挽月愣了下,回身站了起来,“你随便坐吧。”垂着头转过身去替他泡茶,收起了刚刚那副自怨自艾的神情。

“怎么了?”杨宁清像是很久没有同苏挽月单独说过话了,他这段时间太忙了,废寝忘食已不足以说明,他是真正的夜以继日不知歇息。

“听说火筛的军队又开赴了甘肃镇,他到底想干什么,来来回回已经换好几个地方了。”苏挽月没回答杨宁清的问,自顾自换了个话题,端着茶水放到杨宁清旁边的桌子上,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杨宁清一时没有答话,连日来诸事繁琐,让他脸色有些疲惫。眼睑下很深的一圈青黛色,但眼神依旧锐利有神,望着人的时候,依旧四平八稳不像几天没睡了。他看了苏挽月一阵,看着她消瘦下去的脸颊又想了一会,以为是连日的战争消耗掉了她的精力。

“你很累吧?但没办法,我不相信别人。”许久,杨宁清轻声说了句。

他想要苏挽月最终接管虎豹营,那是边防军最精锐的部队。这个从组建到训练都斥资巨大的虎豹营,其实已经是杨宁清的亲兵,直接隶属于他的麾下,在这个无毒不丈夫的时代,杨宁清虽是三代忠臣,忠君爱国的祖训从未忘过,但也不可全无防备。

只有自己拥有了让别人忌惮的力量,说话才有分量,别人才会把你放在眼里。

“你到底是什么想法?”苏挽月摇摇头,“我不懂,我毕竟不是男人,从军打仗自然是比不过真正的军人。你还一定要把虎豹营交给我,这么高的位置,我迟早会摔得很惨。”

“你怕什么?有人背地里说你了?”杨宁清看着苏挽月苦恼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被她狠狠瞪了一眼,也就正经了一些,“有我在,你也不用怕摔下去。我说了我不相信别人,就算出生入死,利益相关人心总是叵测。”

“那你相信我?”苏挽月瞪大了眼睛问了一句,那双眼睛依旧像七年前一样,清澈而透亮,传说中七彩琉璃目只怕也不过如此。一般的女子,生了像她一样的这对杏目,单凭这双眼睛,也可以是中人之姿。

对上了杨宁清沉稳的眼神,连忙收了回来略微垂头。睫毛眨啊眨,像是小时候趴在墙头上看到的隔壁院子里的那个小女孩,柔软如初。“你希望我相信你么?”杨宁清看着她垂下头去,耳朵到脖颈的那一路线条,显得很流畅而干净。

“当然希望,我们是朋友啊。”苏挽月听着杨宁清这个问句,想都没想迅速答了句,抬起头来有些不解。

“谁要同你做朋友?”杨宁清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有些无情。

苏挽月一时不能揣摩到他心里的想法,这句话可以拆分成很多个意思。那到底是试探自己,还是他在说自己是认死理的人。做不成情人,就永远不要做朋友。苏挽月觉得这些想法杂乱如麻,堆在心里,一时半会缕不清楚。

“这是京城传过来的信,你看完就烧了。”杨宁清忽然没有再说那个事了,很自然而然转开了话题,掏出张叠得很整齐的信过去,前头的话像是烟灰一样被抚干净。

愣了下,仍是两手接住。展开来的时候心里悸动了下,苏挽月很熟悉这上面的字迹,瘦金体,挺拔秀丽。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很像朱佑樘本人的性格,游丝行空中暗藏杀机。

“皇上要我同你立即回京叙职?”粗略扫完,苏挽月非常惊讶,“那火筛怎么办?临时易帅?”这个做法不说祸乱军心,于情于理都没有立场下这个指令,但那张宣纸上,白纸黑字的确是这么说的。即刻回京,不得延误,违令者杀无赦。

“我刚刚看到的时候,也很惊讶,所以马上过来同你说了。”杨宁清脸上的神情,没有苏挽月那么夸张,仍是很稳重的那副样子,淡漠说了一句。端茶的手,都没有被打乱一下节奏。

“刚刚?这封信是刚刚传来的?”苏挽月紧接着问了一句。

“一炷香前。”

在得到杨宁清肯定的回答后,苏挽月没有说话了,微微眯了眼睛,像是在想什么。

“皇上为什么这么做呢?”苏挽月有些苦恼,沉思了半天,现在像是在下她最不喜欢的象棋,若是想赢,就要看到几步之外的局势,甚至是几十步之外。

“我本以为是想削我的兵权,但现在并没有任何调动令。”敌军当前,易帅的话,无非是怕臣子手中权力过大,皇帝不放心罢了,或者是听信了谗言。杨宁清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可能的结局,所以并没有什么遗憾和害怕,若要有鱼死网破的一天,他也不会愚忠。只是当今皇帝明显没那么傻,不会那么冲动。

苏挽月摇了摇头,“肯定不是那样。”她似乎很了解朱佑樘,那个人运筹帷幄,也极为自负,他并不会害怕杨宁清手握重兵。

两人陷入沉默的时候,时间像是过得极慢。杨宁清一口一口喝着杯里的茶水,喝完了再用茶壶里的水添上,不紧不慢,坐的姿势也是四平八稳。但苏挽月却似乎听到了他心里乱七八糟的声音,他正在想怎么去应付。

现在回京是不可能的,会成全了蒙古人。但若是违抗,那句“杀无赦”却又显得后果太重。杨宁清夹在两难的处境中,他在想是牺牲了边境百姓的利益,还是顺从了皇帝一意孤行的成命。

正在安静中,帐外有士卒大声禀报,“杨将军,张副将和屠都尉求见。”

苏挽月愣了下,不知道他们两人一起来要说什么,而且还知道杨宁清肯定在自己帐中。

“进来。”杨宁清眼皮子都没眨,面无表情的一张脸。

第295章 火器威猛(2)

苏挽月站了起身,往后退了几步,不想让外人看到她刚刚和杨宁清平起平坐在喝茶。杨宁清仍是双手放在膝盖上的那个姿势,他可以脊背挺直一直这么坐几个时辰不嫌腰疼。

“杨将军。”两人并肩进来,单膝跪地行了个礼。

“起来说话。”杨宁清手掌向上,轻抬了下。

苏挽月望向屠四,但后者只是眼神对视了下,并没有交流什么。

“杨将军,探旗营回报,火筛带三千轻骑兵,出现在榆林。”张倫一拱手,率先开门见山说了一句。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人无不惊讶,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苏挽月微微愣了下,而后像是没有反应过来一样,“他先攻打宁夏,后夜袭甘肃,但他本人却在榆林?把我们绕的团团转有什么好?他自己不一样损兵折将么?”兵分三路的结果,就是被如潮水般涌来的守军给围歼了,火筛这种作法,似乎完全不为夺城,跨越长城而来,他也的确在长城以南占不到什么便宜。

“探旗营刚刚传来的消息,准确么?”杨宁清却没有苏挽月那么一惊一乍,缓缓开口,冷静问了一句。

张倫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声如洪钟,拱手再答,“千真万确。”

苏挽月一直在盯着屠四看,想从他眼里看出些蹊跷。但那人眼里只是波澜不惊的一副神情,让苏挽月看不出任何端倪。

“有没有一种可能,”苏挽月侧目,望着在沉思中的杨宁清,后者投过来继续的眼神,苏挽月琢磨了下说法,缓慢开口,“有没有可能,火筛是为了杨柳来的?”这是种很大胆的猜测,她不认识也不了解火筛,只是把人性中最固执的一面发展到了极致。

杨宁清微微阴了下眼睛,一时并未搭腔。苏挽月倒抽了口冷气,觉得自己琢磨再三说出来的话,还是鲁莽无比。

“你们先下去,传令下去,暂不开赴甘肃。”杨宁清手一挥,先把屠四和张倫两个人打发下去了。

“是,杨将军。”

苏挽月想问题想的有些出神,等到帐中只剩两人的时候,仍是在发呆的神情。

“你刚刚点醒了我。”杨宁清站起身来,走到苏挽月勉强,眼睛像草原上的星星一样明亮,但不知道是不是苏挽月多心了,他处理军务的时候,越加冷静得没有了感情。

“花三万兵力,至少要有一万人送死,如果真的仅仅为了杨柳一人,火筛真是疯子。”苏挽月摇摇头,自己也觉得那样猜测太过大胆。仅凭天马行空的一个设想,就把所有事归结到儿女情长上来,果然自己是女子,想的事情都太过风花雪月。

杨宁清望着她愁眉不展的脸,一时没有搭腔。

“你难道觉得我说得对?”见杨宁清许久没有说话,抬眼直视,在他眼底里看到了似是而非的神情。苏挽月惊讶问了句,难以相信的表情。

“其实火筛十年前就已经这么做过了,不然我和杨柳也不会闹到今天,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杨宁清的眼里,有些闪烁的东西,苏挽月拿不准那种情绪是什么,矛盾和复杂,像是拉扯两端的橡皮筋。杨宁清也会有如此纠结而左右为难的时候,这让苏挽月心里唏嘘了下,她以为杨宁清永远是那个南征北战的铁血将军,不会有优柔寡断的时候。

“十年前,那时候杨柳才多大?”

“虚岁十五。”

苏挽月似乎都能听到自己心里长长的惊叹声,但为了表示对杨宁清的尊重,憋着没有任何表情,“你继续说吧。”古人也许不叫早熟,而是对爱情懵懂的时候,就义无反顾。没有老师和家长从懂事起就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诫,那个年纪的爱情,就是喜欢那个人,死也要喜欢那个人。

“便是一个再说起还能让我暴躁无比的事。”杨宁清皱了皱眉,有些不想说下去。苏挽月忽然想起自己被无数人,有意无意问起同朱佑樘关系时,那种心情。

“那年我只是个副将,火筛已经是蒙郭勒津的首领,经常骚扰边境,掠夺财富。杨柳小时候特别皮,从来不服管,她喜欢骑马,也喜欢草原,在某次偷偷溜到长城外的时候,她邂逅了火筛,直到半年后才被我发现。”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宁清的表情已经不仅仅是皱眉头了,而是脸色铁青,让人看得发憷。

“然后你大发脾气,把杨柳囚禁起来了?”苏挽月试探性问了句,想着杨宁清肯定是这个反应。

“我当然要把她关起来,伤风败俗,成何体统!”杨宁清望着苏挽月的眼神,是冷酷而尖锐的,不容许有任何异议。

“我没说你做的不对。”苏挽月替自己辩解了下,她怕杨宁清现在的情绪,能迁怒到自己。

“但三个月后,军医诊断杨柳怀孕了,真是家门不幸。”

苏挽月大气都没敢出,觉得杨宁清肯把这件事说给自己听,绝对是一时兴起情绪到了,并非是他真正的意愿。

“那后来……”许久,都没有听见杨宁清再接话,苏挽月有些尴尬,忐忑不安问了句,望着杨宁清铁青不已的脸,觉得鬼面罗刹也不过如此。

“后来火筛大军围城,一定要我交出杨柳。那时我不过是个戍边的小将领,根本对抗不了火筛,我本打算以死相搏,但杨柳半夜跑了出去。就从那个夏天的晚上开始,我再也没有见过杨柳。那晚的星星特别亮,每到夏天的时候,我仍然会记起她义无反顾的表情,是一种真正把朝廷和家族都置之度外的神情,不管不顾,一心一意追求她的爱情。”杨宁清面无表情说完这段话,但似乎那些话,再平淡和不经意,仍然若有似无泄露他仍未平复的愤恨。

“你们兄妹也还真是狠心,后来十年,就算同在陕西,也不要再见一面。”苏挽月唏嘘不已,世事难料,杨柳当初走得绝情的时候,应该没想到后来会有那样的下场。她付出贞洁、名声、家族,甚至国家的爱情,最后也没有修成正果。

火筛最后娶了满都海的小女儿伊克锡公主,统满官嗔部,奢贵无比。而杨柳和火筛的故事,应该在西北的部落中被传得耳熟能详,这样的女子是不好再嫁人的,她也没脸回头认祖归宗,所以徘徊在边境的地方。看似肆意潇洒,但其中的冷暖,只能自知。

“当初那个孩子活下来没?如果存活下来的话,今年已经九岁了。”苏挽月小心翼翼问了句,杨柳十五岁就怀上的孩子,就算能十月怀胎生下来,古时候的医疗技术还真是让人忧心忡忡。

“不知道,我派出去的人,也没有查出究竟。”杨宁清摇摇头,那张坚毅的脸,忽而被笼罩上了一层黯然神伤的情绪。

“你别担心了,事情要是没到最好的结局,那肯定是还没有到最后。”苏挽月有些不忍心杨宁清的表情,安慰了句。

“真的么?”杨宁清一声苦笑,“我平生没有做过一件坏事,为什么让我遭遇到这些。”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打心底里承认和接受,生命本来就是一种险象环生的磨难之旅,而彻底去感恩在这场旅途中出现的点滴温暖。只有知道了生活的真面目,才谈得上去享受。否则,你会被遗憾和痛苦折磨致死。

“顺其自然吧,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它们自有的轨道,我相信事情会发展到好的方面。”对视了一眼,苏挽月极为平淡说着,宇宙是永恒的,各列行星都有自己的轨道,就像生老病死一样,这是人的自然规律。而冥冥之中,也有不为人所察觉的规律,在掌控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事情。

“同你说话永远那么轻松。”杨宁清脸上愤恨不平的神色,终于褪了下去,又回复到了以前那个眼神坚毅举止稳重的将军。

第296章 归去来兮

杨宁清伸手来拉了下苏挽月的手,“你陪我出去走走,明早大军开拔,回固原。”

扯的是苏挽月的右手,她手臂前端由于供血不足,这些天一直是冰冷僵木的,被杨宁清这么一碰,她条件反射退了几步,怕被他察觉了出来。

“回固原?真的不打了?”苏挽月率先开口问了句,她继续转移下话题,掩饰过自己刚刚那么反应激烈的原因。

“皇上要我带你回京叙职,无论火筛是为了杨柳还是为了其他,剩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