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是个粗人,当不得先生之称,许大人抬举,叫我虎臣就行了。”郑虎臣见许汉青没有架子,好感顿生,拱手答道。
几个人客套了几句,进屋落坐,早有人送上茶来。
“邓大人,今日前来,有何指教啊?”许汉青直入主题。
“哦,是这样的,我听说北元张弘范率船队出海,去攻打朝廷,对此不知许大人有何安排?”邓光荐说道。
“张弘范所率船队不超过八百艘,所率士卒不过三万,而朝廷那边有大船近两千艘,将士十几万,张弘范不自量力,定然大败而回啊!”许汉青满不在乎地说道。
“是啊!朝廷将士熟习水战,岂是那些北元士卒可比,越国公定能击败张弘范,扬我大宋国威。”孙智勇也笑着帮腔道。
“可是,可是许大人作为大宋命官,也不能不闻不问,袖手旁观吧!”邓光荐急道。
“这是当然,我哪能不闻不问、袖手旁观呢,我已经派快船给朝廷送信,让越国公加强戒备,迎头痛击这伙不自量力的北元小丑。”许汉青笑着说道。
北元小丑?还迎头痛击?孙智勇差点没笑出声来,明知道朝廷那边摆的是撅起屁股挨打的架势,还这么说,这不是明着寒碜人吗?
“许大人说得有理,朝廷有如此实力,定当主动出击,在海上灭了张弘范。”不知就里的谢枋得接口道,“再有许大人在广南东路与福建路进行佯攻,牵制元军,则胜利可期。”
“这个我已经有所安排,陈吊眼将军的新四军不日就将向广南东路展开猛烈攻势。”许汉青喝着茶水缓缓说道。
“不知光复军的海军能否出动?助朝廷一臂之力。”邓光荐追问道。
“光复军的海军太为弱小,人手又少,恐怕难担此重任啊!”孙智勇装模作样地边想边说道:“要是钦差大人能下令,将朝廷那些随船而来的水手划归光复军海军使用的话,光复军的海军倒也能够出海助战。”
“这个吗?”邓光荐想了一下,“这些船和水手都归朝廷统属,邓某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将其划归光复军的海军。”
“哼,现在倒划分得如此清楚了,那……”郑虎臣刚说了半句便被谢枋得瞪了回去。
“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许汉青摊开双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事急从权,邓大人不必如此拘泥。”谢枋得在旁劝说道:“为其让这些水手无事可做,还不如划归光复军,如此光复军海军也能出海作战,助朝廷一臂之力吗!”

第四卷 大转折 请假条

第四卷 大转折 第三十六章 大战在即

崖山,是位于广州湾入口处西边的一个岛屿。由于珠江在河口部分分流而形成无数的三角洲,因此前方控海,后方则是遮断水路的大型海角。
岛屿的形状相当复杂,面积大小南北约四十里,东西约十里。低缓的丘陵在到了南边忽然急遽隆起形成高山,在面海之方向又以陡峭角度落下。
岛西侧有一道名为熊海的水路,周边更有无数之小岛,可说是海陆交错。随着复杂的地势,连带着海流与气流也极不规律。
崖山的入口被称为崖门。水路之左右两侧有高山对峙,看起来宛如一道黝黑的巨大铁门。港口背后也有险峻的高山屏障,若想从陆上攻击的话,实在是不太可能。惟一的作战方式只有从海上发动攻击。
张世杰把千余艘大船用铁索牢牢地绑在一起,沉锚于海,又在船上立起楼栅,建起了一座水上堡垒。史载“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栅如城堞,奉宋帝居其间,以必死之态,以求决战。”
张世杰吸取了被元将阿术纵火烧船而惨败的教训,命人在战舰外涂上了厚厚一层湿泥,又在船头绑上长木来抗拒火船。
这座水上堡垒远远望去就象一座漆黑的城池一般耸立着,无数的旗帜飘扬,阵容威严。
大战在即,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水寨,张世杰已经命人焚毁了岸上所建的数千间的房屋,又担心士卒离心、逃散,将所有兵士都搬到了船上居住。
“这是许大人的计划,你们给我看清楚了。”随船来行朝的光复军参谋总部参谋孙大兴严肃地问道。
“是。”船舱中的几位将领应声答道。
“张统领,随咱们来的那两艘船要严密控制在咱们手里,要做好随时出海的准备。”孙大兴命令道。
“是,这没问题。”
“赵统领,如果水寨被攻破,你马上发射这三支火箭,做好销毁火炮,撤退的准备。看到我这边发射的火箭后,你们立刻将火炮推进大海,向火箭处撤退。”
“是,属下遵令。”
“谢统领,你率领五十名特种营战士在船上随时候命,见到三支火箭升空,立刻赶往皇上所在的大船,将皇上接往海船,等炮兵兄弟撤回后,便马上强行出海。”孙大兴继续交待道。
“行动时要是有朝廷官员阻拦怎么办?”
“一起带走,但不要伤害他们。”
“是,属下明白了。”
“好了,今天所议事情你们回去后暗地里准备,绝不许提前泄漏。”孙大兴郑重地说道。
“是。”众人齐声应喏。
许汉青的作战计划并不是只为了弘弘范的元军水师,借此机会,他还想乘乱将皇帝救走,到时候朝廷实力大损,皇帝又在其掌握之中,朝廷便没有了阻碍自己的力量和条件,借着皇帝的金口玉言,福建路所实行的一切新政便名正言顺,这样会减少很多内耗,只有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欲行非常之事,必须以非常之手段。许汉青喃喃自语道,可能这样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吧?虽然朝廷那边的军民到时势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要是任由一个尚有实力的朝廷在自己上面指手划脚,横加干涉,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蒙古人呢?到时江南的汉人流的血会更多,受到的破坏会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许汉青幽幽地叹了口气,抬头望向海上忙忙碌碌、来来往往的船只。
此时的仙洲(金门古称语洲,又名仙洲。明洪武二十年,江夏候周德兴于此筑城,称其“固若金汤,雄镇海门”,故名金门,沿用至今。)岛海面上停泊着二百多艘大小船只,有大海船,龟船,运输船…海面上云帆林立,一派繁忙景象。
槛外风光几可缕,映破山河,云锁龙终去。长霞亘空皆飞絮,报道昏曦归何处。
百帆起浪遇新宇,凭故园风,洒泪别悲苦。挥剑问海天不语,夜阑梦珊百年雨。
许汉青慢慢地吟道,这汉家百年的耻辱便由我来洗刷吧!
“夫君好文采。”背后传来了许夫人的称赞。
“呵呵,”许汉青干笑了两声,来到宋代他的脸皮厚实了许多,盗起文章来脸不红心不跳。
“妾身真是没想到,夫君竟然在短短一、两年内把海军建成了如此规模。”许夫人走到许汉青身边,指着海面上的船只说道。
“碧娘啊!你看着船只是不少,真正能够作战的却不过二百艘,而且海军还没有大战的经验,咱们可不能轻敌呀!”许汉青伸手揽住了许夫人的纤腰。
“别这样,这么多人都看着呢。”许夫人红着脸轻轻地挣脱了许汉青的魔掌。
“怕什么?”许汉青满不在乎地说道,“对了,我还忘了问,碧娘你为什么非要带上李芳凝出海呢?”
“是这样的,李姑娘被你拒绝后,找过我好几回,哭着说是非要亲眼看看张弘范这个奸贼的下场,我见她哭得可怜,便答应了。”许夫人解释道,“她跟在我身边,不会给夫君添乱的。”
“跟在你身边啊?”许汉青故意沉吟道,“那晚上可不行,我不太适应。”
“想什么呢?得陇望蜀。”许夫人回以白眼。
“呵呵,开个玩笑。”许汉青笑道:“海上风浪大,碧娘你可要多加注意啊!”
“妾身晓得了,夫君快去忙大事去吧。”许夫人轻轻地推着许汉青。
“那好,我去和青华再商议一下明天出海的事情,你回舱去吧。”许汉青转身而去。
“大人,二十艘快船已经出发了,它们负责侦察海面,沿途选择大军的停泊之地。”许青华指着海图说道。
“大海茫茫,通讯不易,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个。”许汉青皱着眉头说道。
“那我再多派哨船,有了军情,让他们节节相送,应该不会误事吧?”
“也只能如此了。”许汉青点头道,“航行的路线还是可以的,离海岸不算太远,又不会被岸上的人发现。”指着海图,许汉青夸奖道。
许青华淡淡地笑了笑,“大人请看,大军最后的停泊地应该是在这里,离崖山不太远,可以尽快地发动进攻。”
许汉青仔细地看了看许青华所指的地方,应该是后世珠海市外海的高栏列岛。
“恩,这个地方不错。”许汉青点了点头,“大军所停泊的地方一定要严密控制,绝不能走漏风声,让张弘范有了防备。”
“是,”许青华答道,“明天属下率先头船队出发,一定再好好核查停泊地,如果不适合,大军也可以在海上下锚,这样便不会有事了。”
“好,你办事我放心,别的也没什么了,你多加小心吧。”许汉青郑重交待道。

第四卷 大转折 意外伤害请个假哦

第四卷 大转折 第三十七章 元军的第一次进攻

一条条战舰按着顺序开始拔锚起航,在海上泛起层层白浪,海鸟欢快地鸣叫着,伴着战舰,望着它们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只有真正地航行在大海这上,才会震憾于海那神奇的魅力:博大丰富得象一位母亲,温柔恬静得象一位少女,彪悍强劲得象一位勇士,睿智深沉得象一位学者……会不自觉得沉醉于这个梦幻般的蓝色世界。
“真美啊!”头一次出海的许夫人赞叹道。
“这是平静恬适的美,大海还有壮丽雄伟的美,暴怒狂放的美。”许汉青的兴致也是很高。
“暴怒狂放也是美吗?”许夫人问道。
“暴怒狂放能让胆小者怯懦,却能让勇者感到征服的快乐,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也是一种美吧?”许汉青胡乱解释道,“高先生不是说过,让暴见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敌人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去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高先生,哪个高先生?”许夫人身旁的李芳凝疑惑地问道。
“高尔…,呵呵,我也忘了他的名字了。”许汉青干笑着答道。
…………………………………
祥兴元年(1278年)12月底,张弘范所率的元军舰队抵达了崖山外海,这个时间比历史上提前了近一个月,而且元军的兵力也要比历史上雄厚。
厓山北部海面水浅,大船行驶极易触礁,张弘范便调舟师迂回到南部海面水深处,开始与张世杰的水军接战。
在张弘正与其子张珪的陪伴之下,张弘范站在旗舰上眺望着宋军的水军阵营。亚热带的海洋到了冬天,经常都笼罩在一片乳白色的海雾之中,强风吹散雾气之后,就能看得到如同城池般耸立在海上的浩大船队。
“两千艘战船啊,真是壮观。”张弘范感叹道。
“父亲,张世杰号称当世名将,却如何摆出了这么个阵势?”张珪不解地问道。
“哦,有何不妥吗?”张弘范故意问道。
“表面看起来虽然是坚不可摧的牢固阵容,但他将大船锁在一起,移动不便,在强风吹袭的时候,我军若用火攻,不就能一举击溃宋军了。”张珪恭敬地回答道。
“弘正,你怎么看?”张弘范冲着张弘正问道。
张弘正赞赏地望了侄子一眼,说道:“元帅,末将的看法与珪儿一样,在强风刮起的时候,配合海流,以火船突进,宋军的整个船队必然化成灰烬。”
“唉,真是可惜。”张弘范长叹了一声,走下舵楼。
张弘正与张珪对视了一眼,他们不知道张弘范可惜什么,是那近两千艘具有远洋航海能力的坚固战船,还是船上成千上万熟练的水手,或者是指挥军舰的张世杰。
“这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打败了宋军,打败了宋室行朝,再逼迫那些南人造船工匠,他们会不断地造出新船的。”张弘正心里想着,摇了摇头。
张弘范在得知张世杰的外甥韩某在自己的军中,抱着一线希望,三次派韩某前去宋军阵营中劝说张世杰投降。
张世杰目光深沉地打量着这个二十多年不见的侄子外甥,“你回去告诉张弘范,虽然我和他年青时曾经在一起并肩作战,但现在大家各为其主,作战时我毫无愧疚,不会手下留情,更不会屈膝投降。”
“您不考虑体面的投降吗?如果您接受的话,张元帅说过,一定……”
“不要说了,荣华富贵、金银财宝都比不上我对大宋的耿耿忠心。赶紧回去,再来的话我就下令杀了你。”张世杰的态度与声音突然变得极为严厉。
“他还是不愿意投降吗?”张弘范对着回来的韩某叹道。
“那就开战吧,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宋军的优势与弱点,但愿火攻能够顺利。”张弘范思考了片刻,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一定会顺利的,元帅放心。”张弘正自信满满地说道。
被拘押在船上的文天祥从船舱窗户的格子空隙,眺望着宋军的水上阵营。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虽然他屡战屡败,但也从实战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如此将巨船都锁连在一起,若是遭到火攻的话,岂不是顷刻间就全军覆没了吗?越国公究竟有何打算呢?”文天祥疑惑不解地想道。
铜锣声和号角声次第响起,张弘正指挥着三百多艘战船出动了,元军与行朝的第一回合交锋拉开了帷幕。
蒙古人不善水战,张弘范的水师中基本都是汉人,有超过半数还是原来的宋朝水军,投降元军之后,不仅成了蒙古人的帮凶,而且更加卖力地进攻杀戮自己的同胞。
汉奸,从元朝开始,满清更多,在抗战时期兴盛到了极点。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汉奸?这和中国的民族性有关吗?为什么华夏大地会成为汉奸孳生的土壤?
后世的不少学者曾撰文阐述过这个问题,总结出几点主要的结论:独裁统治,吏治腐败,人民生活水平极端低下,造成社会离心力的加剧,使政府缺乏亲和力和号召力,为汉奸思想的流行打开了通道。部分民众思想意识里只有一族一家一姓,没有国家民族。一些人卖国求荣,卖身投敌。国人历来像一盘散沙,长于内斗而拙于团结对外,以致汉奸泛滥成灾…………。。
说多说少,说好说坏,我们的民族确实具有这样的劣根性,这也成了很多外国人批评国人的理由,而我们却无法辩解。
卖国求荣的汉奸们,往往比侵略者更凶恶,更残忍,屠杀起自己的同胞来,更狠、更凶。
三百艘舰船借着潮水和风向,向前突进,压向宋军水寨。宋军的阵营中则静静地充满了肃杀的气氛,仿佛对元军的进攻不屑一顾。
元军船队在距离一里左右的海面停住,五十多艘小船则继续前冲。这些小船上装满了柴草火油等易燃之物,并且已经点火燃烧。海面上顿时出现了几十支巨大的移动的火把。这些火把乘着潮水冲向宋军的水寨。
火船群终于冲到了水寨,但出乎张弘正意料之外的是,那种烈焰腾空,宋军狼狈逃窜的情景根本没有出现。火船还在熊熊燃烧,但火势却并没有蔓延开来。
宋军船体外壁甲板上涂的厚厚的湿泥阻挡了火势的蔓延,船上伸出的数百支又长又粗的棍棒,又将火船顶住了不能前进。
“进攻!”
张弘正见火攻失效,举起令旗挥了下去。在呜咽的号角声中,元军舰船正对着宋军的水寨疾驰而来。
就在离水寨还有百米距离的时候,元军战船忽然改变方向。斜擦着水寨的寨墙掠过,从船侧发射出密雨般的弓箭、火箭与石弹。水寨中的宋军也不示弱地用床子弩、神臂弓等武器进行反击,射出一群群的火箭和弓箭。
当元军的百多艘战船迅速从水寨前掠过之后,第二批的百多艘战船也已经杀到了近前。这一次元军采用的是高速冲撞,而由坚固的大船组成的宋军水寨仅仅是随着波浪摇晃了几下,损伤并不大。在宋军将领的指挥下,箭雨向着元军不停地落下。
元军船上的士兵手执盾牌和弯刀,一边呐喊一边攀爬水寨,不断地有元兵倒下,或扑通一声落进海中,水寨中的宋兵排着队列,用长枪不停地将元军刺倒,鲜血染红了寨墙,染红了海水。

第四卷 大转折 第三十八章 不战而胜的突破口

“火攻无法奏效,想由正面突破宋军坚固的水上阵营,也不容易。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张弘范坐在帅案后,环视众将,面无表情地问道。
张弘正与张珪在张弘范目光射来的时候,惭愧地低下了头。
元军在第一回合的攻击中,至少失去了五十艘的舰船,一千余的士兵。而宋军的坚固水上堡垒却依然坚不可摧,巍然屹立。
沉默了半晌,张珪抬头说道:“元帅,我军虽有小挫,但无损大局,待李副都元帅从广州率兵而来,南北夹击,必能击破宋军。
“恩,”张弘范点了点头,“宋军的水寨虽然坚固,但并不是就没有弱点,只是我们还没找到而已。这样的阵势令宋军获得了今日的胜利,依我对张世杰的了解,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们有的是时间来探知这个阵势的弱点,换句话说,我们经历一两次小败,没有什么,而宋军现在却是一仗也败不起。”
“元帅说得对,宋军居于死地,定然人人自危,但有小挫,必军心离散,四散奔逃。”自信满满出战,却失败而回的张弘正也慢慢调整了心情,开口说道。
“众将,回去调度所部,严密封锁出海口,不得有误。等李副元帅来援,再一举灭宋。”张弘范大声下令道。
“喏”众将齐声答道。
“珪儿,你去文丞相那里,让他写信招降宋军。”待众将离去,张弘范对张珪说道。
“这个?”张珪面带难色,“恐怕文丞相不肯?”
“你且去,看他如何说。”张弘范摆着手说道。
张珪无奈,来到了关押文天祥的船舱,尽可能以郑重之口吻,转达了张弘范的意思。文天祥说道:“我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如何使得?我乃败军之将,对于仍然持续战斗之同伴,并无半句劝告之言。”
张珪执意地劝说文天祥写信,不肯离去。
文天祥无奈之下,将以前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抄录了一遍,交给张珪,然后任凭张珪如何劝说,始终保持沉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慢慢念着张珪带回来的诗,笑了,“好人好诗,算了,咱们便不要强逼他了。”
夜幕降临了,海上一片寂静,只有海风掠过发出的声音。
“大人,我隐约听到有船桨的击水声。”由于白天战斗失利,正在船舱中独自思考的张弘正被士兵的报告声打断。
“哦,我马上就来。”张弘正整了整了衣甲,难道宋军趁着白天的胜利要在夜间进行偷袭吗?
等张弘正来到甲板上,天黑得已经看不清是什么船朝这边划过来,侧耳细听,远处确实有橹架摇动时发出的嘎吱声和桨叶拍打水面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大人,听声音,好象只有一艘船。”一个元军低级将领向张弘正说道。
“恩,喊话,问问是什么人?”张弘正点了点头。
“什么人?再往前来便开弓放箭了。”元军水兵大声喊道。
“不要射,不要射,我们是来投降的。”声音从漆黑的海面上传来,划浆声和嘎吱声停顿了下来。
…………………………。。
“元帅,元帅。”正要就寝的张弘范被张弘正大呼小叫的惊动了。
“元帅,大喜事啊!咱们终于可以不战而胜宋军了。”张弘正冲了进来,喜形于色地说道。
“哦,快说来听听。”张弘范来不及责怪乃弟,急着问道。
“元帅,宋军水寨那边来了个投降的,叫孙安甫,他提供了宋军的水源所在,只要我们突袭成功,宋军便无水可饮了。”张弘正抹了把汗,交事情经过细说了一遍。
张弘范的眼中立刻闪耀出了锐利的光芒,如果真是这样,那胜利可期啊!
“他所说的属实吗?”张弘范压了压心中的急切,谨慎地问道。
“应该,应该属实吧。他赌咒发誓的,说要有虚言,愿人头落地。”张弘正答道。
张弘范略微沉思了一下,“让他带路,你带两千人连夜偷袭,不能让宋军有所防范。”
“是”
“你要小心一些,看紧这个孙安甫,如果所言不实,马上砍了他的脑袋。”张弘范又叫住了兴冲冲的张弘正,交待道。
“放心吧!元帅。”张弘正施礼而去。
无论宋军再怎么英勇,水寨再怎么坚固,没有了淡水,却是无法持久战斗的,我军只要静静等待,严密封锁,等到他们干渴难耐,疲惫不堪的时候,再发动攻势,必然能一举击破宋军。张弘正走后,张弘范却再也无法入睡,坐在桌案前思考着。
外面的天色更暗,海风更急,在船舱内都能清楚听见风发出了呼呼的吼声。
“这下子胜局已定,现在只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动总攻就可以了。”将近天亮的时候,张弘范接到了占领宋军汲水之地的捷报,他充满自信地下了结论。
就在许汉青率舰队南下的同时,闽南的陈吊眼率新四军开始向驻扎在潮、梅两州的阿里海牙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作出了要从陆上南下解救行朝的假象。
而陈瓒的海军陆战师万余人已经坐在大型运输船上随海军来到了浅湾(现在的香港新界荃湾一带)。
“大人,属下认为应该让陆战师随船转回大亚湾,在惠阳登陆,直取惠州,对阿里海牙进行两面夹击。”随军参谋杜宝佳说道。
“既然要打,不如打大的,属下认为可以让陆战师坐船沿珠江北上,趁李恒奔赴崖山的时机,直取广州,然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取惠州还是直奔崖山,与海军配合尽歼李恒所部。”有参谋提出了更大胆的建议。
许汉青望着地图,轻轻皱着眉头,取惠州比较稳妥,先与新四军配合击败阿里海牙,再合兵一处直奔广州,这本是参谋部制定好的计划。但现在广州防守空虚,应该也是一个好时机。
难以取舍呀!许汉青缓缓从地图上收回了目光,换个角度看问题,应该能清楚一些吧?
元军主力尽在崖山,战略目的是为了消灭行朝,阿里海牙所部驻扎潮、梅,也是为了保证元军主力能够顺利攻击,不受到光复军的影响。如此看来,占领广州,对元军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而占领惠州,不过是在阿里海牙背后插了一刀,要想全歼他们,恐怕还力有未逮,逼急了,他们也能向江南西路的达春靠拢。
“打广州,只要张弘范和李恒受到了重创,阿里海牙的孤军在广南东路也无法立足。”许汉青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

第四卷 大转折 第三十九章 海上决战(一)

“妈的,这老天也跟咱们做对,快十天了吧,连一滴雨都没下。”光复军的炮营赵统领舔着干裂的嘴唇,嘶哑着骂道。
他手下的炮兵们都苦笑着不语,一个个都憔悴异常。
被截断水源已经快十天了,供水船的水槽几乎已经空了,宋军在干渴之下苦不堪言。不仅每个人一天只能喝一两口水,而且连米都没办法煮,只能将生的米和肉硬吞入口,实在是艰苦异常。已经有人开始按捺不住喝起海水来,喝完海水后,却更加口渴,而且呕泄不止,纷纷病倒。
“老赵啊!听说连皇上的水也不管够供应,你就省点唾沫吧。”副统领张宇鹏好半天才费力地说道。
“唉,”赵统领长叹了一声,“这仗打得真窝囊啊!再过几天,不用元军打,咱们就得全渴死了吧?”
“看看孙参谋回来后怎么说吧!他不是去向越国公请战,要用大炮作配合,重新夺回汲水之地吗?”张宇鹏有气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不多时,参谋孙大兴满脸不愉地走上船来。
“怎么样,孙参谋,越国公同意您的计划了吗?”赵统领急着问道。
孙大兴苦笑了一声,“李恒已经从广州赶到崖山了,防守水源的元军又增兵了,越国公不同意我的计划。”
“增兵了又怎么样,不拼一拼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总胜过就这样坐以待毙吧?”张宇鹏撇了撇了嘴,不解地反问道。
“就是,难道这样死守不出便能将元军打败了,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还名将呢?”赵统领也不满地说道。
“不要这么说。”孙大兴四处看了看,见船上都是光复军的士兵,放下了心。
“我估计元军也快进攻了,大家再忍上几天吧,咱们的海船上还有一些水,实在受不了就上那去偷偷地喝上两口。可千万不能喝海水,那玩艺儿喝完就病。”
赵统领看了看孙大兴同样干裂的嘴,苦笑着点了点头,看来那边也是很苦,剩下的水也是千方百计才省下来的吧。
张弘范仍然在耐心地等待,他在等着元军士气达到顶点,以及宋军最衰弱的时刻的来临。
“元帅,现在宋军困于水寨之中,我军已经战领崖山陆地,只要居高临下,用回回炮轰击,定能一举击破。”张弘正急切地说道。
“李副元帅,你怎么看?”张弘范含笑向李恒问道。
“呵呵,属下认为此举欠妥,如我军用回回炮轰击,宋军难免解舟四遁,我军船少,想要全歼宋军,擒获宋王便困难了。”李恒笑了笑,答道。
“不错,宋军已疲累不堪,灭宋已经胜券在握,万不能让其逃脱。”张弘范赞赏地点了点头。
“擂鼓聚将,明日,我要一战灭宋。”张弘范站起身来,大声下令道。
隆隆的鼓声响起,元军各部将领整顿衣甲,快速地向帅船驶去。
“明日决战,要一举灭宋,众将要严守命令,奋勇作战,不得有误。违令者斩!”张弘范环顾众将,厉声下令道。
“喏”众将齐声应道。
“宋军舰船停泊在厓山西面,涨潮之后必然向东漂移,各路舟师以帅船鼓乐为号,闻风而动,全力进攻。”张弘范继续说道。
“李副元帅,你率一路舟师,明日一早,趁早潮退去,乘水流由北向南猛攻宋军水寨,不得有误。”张弘范拿起一支令箭,郑重说道。
“是,属下遵命。”李恒上前一步,躬身接过令箭。
……………………………
张弘范把元军精锐分成四路,实施轮番进攻,自己则亲率一路,要趁午间涨潮时进行总攻。
“务必要生擒卫王,我们要将他带到陛下面前,让他跪地屈服,向陛下乞求宽恕。”张弘范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向众将宣布。
“喏”众将欢声雷动,高昂的声音传出去很远很远。
许汉青迎着海风,走出了船舱,来到甲板上,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微微眯起了眼睛。那是陈瓒的陆战师,他们的任务是袭占广州,然后向崖山逼近,许汉青要一举解决掉张弘范和李恒这两个北元名将。
清爽的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带着大海略带咸腥的气息,荡涤着他的心,把他融进了那蓝蓝的大海中,成为了一朵小小的浪花,一颗亮亮的水珠。
我是在改变历史,还是在融入历史,许汉青不禁稍有些迷茫。
“大人,众位将领都到齐了。”一个贴身侍卫在他后边轻轻提醒道。
“哦,我知道了。”许汉青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