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毒医-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听此言,在场众人脸上不约而同闪过一抹惊讶。他们从来没预料到这种情况,被请来的名士竟然有人会问出如此刁钻的问题。如果回答有丝毫欠缺,这个问题必将会成为北方举子攻击洪迁强有力的证据,所以他们都屏息等着素问回答。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素问早就预料到了。她事前就想过可能会被人提出来的刁钻难题,其中就包括与状元奖学金有关的事宜。

面对全场所有人的目光,素问轻咳了一声,然后才一本正经的开口答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说明一下状元奖学金的发放条件。既然叫做奖学金,那自然是用来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子。想要获得状元奖学金的资助,上一年的考核必须在全书院的前五十名。”

听了她的解释,在场众人眼中全都露出了然之色。能在书院里考入前五十名的学子哪个不是人中龙凤,相应在科举里的成绩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见众人理解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素问马上就再接再厉说道:“这次状元奖学金得主参加科举的共有两百四十六名,其中上榜的共有五十二名,比例大概在两成左右。待我介绍完另外一个比例之后,诸位应该就能明白这样一个比例代表了什么意思。”

听她这么说,在场众人纷纷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拿比例说话,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碰见,所以都想知道素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朝众人点了点头,素问才接着一本正经的往下说道:“这一次各大书院参加科举的前五十名学子共有一千人,其中上榜的一共两百一十二人。大概比例是两成左右,这与状元奖学金得主的上榜比例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断言,状元奖学金的得主并未受到任何额外的照顾。”

听了她的结论,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恍然之色。不得不承认,这个法子确实极有说服力,比一味的申辩简单直接的多。

看见他们的反应,素问心下颇为满意,但还没忘继续说明道:“对了,还有另外一件事要交代清楚,相信一定能对诸位有所启迪。说实话,状元奖学金并不是由家师设立的,真正的出资人是华素问,也就是本人。”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他们全都瞪大眼睛盯着素问,几乎不敢相信状元奖学金的出资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小姑娘。

面对全场众人震惊的目光,素问表现的十分坦然。她本来就是状元奖学金的幕后出资人,完全不在乎他们调查。虽然没有到处宣扬,但各大书院却都知道这一事实。只是洪迁的名气太大,外界并没能注意到她这个小姑娘罢了。

最初的震惊过后,刚才那个提问的名士马上就一脸难以置信的开口追问道:“华小姐,你此言当真?状元奖学金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一个人能出得起吗?”

面对质疑,素问表现的淡定而从容,一脸波澜不惊的开口答道:“您放心,状元奖学金真正的出资人正是本人。如您所言,奖学金的数额并不算小,但这些钱却还难不倒我。为了筹集奖学金的银两,我将先生赠送的墨宝进行了拍卖,在场应该有人听闻过。”

听了她这番话,在场马上就有人出声表示赞同。他们确实听说过鹏程商会拍卖洪迁墨宝的消息,后来拍卖所得都全部用来设立奖学金。

见有人证明,素问立即朝对方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尽管她说的都是实情,但有陌生人愿意主动证明,这绝对能使她所说的那番话更有说服力。一系列的证据摆在眼前,由不得在场众人不相信素问真正出资人的身份。

ps:

卡文快卡死了,决定今天早点儿回去睡觉。

☆、第361章 进宫

面对这一个刁钻的问题,素问回答的十分完美。她这样的表现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在场众位名士的尊重,更替洪迁争取到了舆论上的同情。

对于洪迁如日中天的圣明,在场众位名士并不是每一个都服气。自从见识了素问的精彩表现后,他们终于被洪迁的才华彻底折服。能教导出素问这般心思剔透的弟子,洪迁的才学自然毋庸置疑。

别的不用说,让这些名士教导出一位如素问这般才思敏捷的弟子,就绝不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能轻易完成的任务。

在对洪迁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绪中,史上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终于圆满的画上了句号。透过这一场发布会,素问顺利的争取到了暂居京城众位名士的支持。若是没猜错的话,等他们回到各自的住处,定然会与身边的人谈论起发布会上的见闻。

由于受到了素问的影响,他们基本上都站在了同情洪迁的一边。当他们谈论起这件事的时候,便都会有意无意发表对洪迁有利的言论。

送走了众位名士,素问马上就找到了莫易,直截了当的开口说道:“师兄,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相信刚才的言论很快就会传遍京城。我们提前商量好的几个关键问题,你可千万别让手下人有丝毫纰漏。”

听了她的叮嘱,莫易立刻就拍着胸脯保证道:“素问,你放心。这件事与先生安危有关,我一定会亲力亲为,保证绝不会把事情搞砸。”

得到了莫易的保证,素问马上就放下心来。早在云州的时候,她就没少拜托莫易干这种事情。现在虽然地方换成了京城,但任务内容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凭借云州积累的经验,他定能圆满的完成这一次交代的任务。

叮嘱了莫易一些注意事项,素问便与洪礼一行人回了南方举子聚集的地点。好在有洪夫人坐镇,南方举子的队伍倒是并没有发生任何混乱。

回来的第一时间。素问就向星儿打听了离开这段时间的情况。果如她所料,他们离开没多长时间,就有几个北方举子前来挑衅。听星儿介绍,来挑衅的北方举子好几个是先前就来过的。其余的则大部分都是陌生面孔。

抬头望了一眼北方举子聚集的方向,素问不由皱紧了眉头。如果这一场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话,双方举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会持续升高。

虽然主动挑起了南方举子集会示威的热情,但素问却打心眼里不想看到任何悲剧的发生。她可不是前世那些心思歹毒的反对派政客,一心算计利用无辜的年轻人捞取政治利益。她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无奈之举,心中真切的希望这一场危机能早日过去。

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素问觉得应该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次科举暴露出的问题。只有把问题从源头上掐灭了,洪迁才能彻底摆脱科举弊案的嫌疑。

一想到这里,素问就想起了前世听说过的一个与当前情况类似的历史典故。那是明朝初年的一次科举。北方举子几乎全军覆没。听说科举结果出来以后,北方举子也发动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从而引发了明朝初年一次政治危机。

为了平息这一场政治危机,明朝皇帝接连斩杀了数十位官员。直到有人提出南北分榜的主意后,这一场危机才算是落下帷幕。

想起这个典故的第一时间。素问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在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中,监考官员可是落了一个被问斩的结果。意识到洪迁也有可能步他们的后尘,她心头就忍不住冒起一阵寒气,仿佛连迎面吹来的暖风都隐隐带上了一丝肃杀之意。

轻轻将这个不祥的念头甩出脑海,素问马上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在场聚集的南方举子身上。直到重新感受到周围热情满满的状态,她才算是寻回了一丝春日应有的暖意。

尽管已经寻到了破解这次僵局的办法,但素问却并不能立即把这个主意说出来。她不能说的原因。一方面是局势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另一方面则是人选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反正素问自己并不适合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要说到最适合的人,洪迁无疑是首选。他是这一次的主考,若是能提出这样一个解决办法,既可以保全自己的名声。又可以替皇帝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素问就下定了决心。她一定要想办法去天牢探视,争取把这个主意告诉洪迁。如果洪迁真的能听她劝说,把这个主意递交上去,这次的危机定然能平安度过。不仅如此。他贡献出这样一个主意,肯定还能受到皇帝的重赏。

当然,洪迁如今已经是朝廷一品大员,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升迁的空间。若是还要继续奖赏的话,估计就该封赏爵位了。

打定主意,素问就打算去跟洪夫人沟通一下。她想去探视洪迁,但并不想让别人陪着一起同行。她找到洪夫人后,马上就把她请到了旁边一个略微僻静点的角落,将心中的打算直截了当的据实相告。

听了素问的主意,洪夫人惊喜不已,同时还深深的被感动了一把。像这样一个能立大功的机会,素问眼睛都没眨一下就转手送给洪迁,怎么能令人无动于衷呢?

将素问的这份恩情牢牢的记在心里,洪夫人决定以后一定要加倍对素问好。她想好了,她要把她这么多年攒下来的私房钱分给素问一半。等洪迁从天牢里出来,她还会与他商量分一半财产给素问做将来的嫁妆。

至于素问是女户的事情,洪夫人并没有放在心里。她知道素问与莫易互生情愫,心中早就把两个小辈看成了天造地设的一对。

平复了一下心绪,洪夫人这才一脸认真的回答道:“好,就按你的主意来。待会儿我们先按照原定计划去求见圣上,然后你就直接去天牢进行探视。老头子虽然被关在天牢,但并没有被陛下禁止探视。凭我的名牌,狱卒绝不会为难于你。”

见她答应下来,素问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尽管觉得洪夫人不可能拒绝,但结果没出来之前,她心里还是难免有些担心。

商量好了接下来的应对之策,洪夫人便带着素问去求见当今皇帝。作为洪家男丁,洪礼则被留在了示威现场,用来镇场子。对于这样的安排,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满的。皇帝他之前就曾见过,还不如把这一次的机会让给素问。

尽管目标是件皇帝,但洪夫人和素问毕竟是女眷。直接求见皇帝这种事情,她们还是没办法实现的,必须通过皇后这个中转站。

求见的请求递交上去之后,洪夫人很快就收到了回应。洪迁毕竟是太子的老师,就凭这一层关系,皇后就不会怠慢她。虽然洪迁现在深陷囵圄,但情分却还摆在那里,皇后立刻就答应了洪夫人进宫拜见的请求。

在宦官的引领下,洪夫人领着素问进了皇宫。她们两个的待遇明显与众不同,至少不需要依靠双脚走到皇后居住的长乐宫。

尽管是第一次来皇宫,但素问却并不是对这里一无所知。从莫易和洪迁那里,她没少听说与皇宫有关的事情。别的不好说,至少皇宫不是谁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如果不是跟着洪夫人进宫,素问肯定也无法受到如此优待。

到了长乐宫门前,素问马上就下了车碾。她一下来就立马转过身,正好搀扶住刚刚从车碾上下来的洪夫人。

在宫女的引导下,洪夫人和素问被请到了长乐宫里的一间偏殿。她们进去的时候,皇后已经等候多时了。穿过来这么长时间,素问见过了王菲和太子妃,如今却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宫妃,还是无数穿越前辈想要取而代之的一国之母。

匆匆的扫了一眼高坐在主位上的皇后,素问马上就随着洪夫人一起行礼问安。好在皇后与洪夫人交情不错,即时出声免除了行礼,这才没真的跪下去。

有良好的私教,好处自然不仅仅是局限于免礼这件事上。她们刚刚站直身子,皇后就立刻赐下了坐位。洪夫人倒也不矫情,表示了一声感激后,便优雅的坐了下来。素问有样学样,先表示了感激,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洪夫人身边。

夸奖了两句素问后,皇后便直接切入正题,一脸关心的安慰道:“洪夫人,你无须担心。据本宫了解,陛下对洪先生是十分信任的,并未被最近那些不利的言论影响到。”

听了她的安慰,洪夫人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有皇后这句话在,她至少可以确定皇帝的态度。只要皇帝还顾念着洪迁的好,一切就还有转圜的余地。怕就怕皇帝变卦,心中有了牺牲洪迁以换取北方举子退让的心思。

☆、第362章 面圣

见皇后主动把话题挑明,洪夫人便没有继续寒暄下去,转而直截了当的说道:“娘娘,臣妇这次进宫主要是想求见陛下,希望娘娘能帮忙通融。”

听了她的要求,皇后马上就一脸认真的开口答道:“洪夫人,你放心。一听说你递帖子求见,哀家就明白了你的心意。就在接你过来的时候,哀家已经派人去请陛下移驾。有洪先生的情分在,相信陛下定会答应你求见的请求。”

听了她的这番话,洪夫人这才完全放下心来。只要皇帝肯给予接见,她就可以将提前撰写好的辩词呈交上去。

趁着皇帝还没有来的时候,皇后抓紧时间出言宽慰道:“洪夫人,你无须太担心。洪先生乃是太子太傅,陛下又是个尊师重道的人,绝不会亏待洪先生的。相信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洪先生用不了多久便可被还一个清白。”

话虽然说得隐晦,但洪夫人却还是听明白了其中隐藏的意思。有一个尊师重道的皇帝在,太子为自家老师奔走自然不是问题。

事情发生虽然才一天多,但台面下的较量却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在太子一党想办法为洪迁开脱的时候,秦王一党正想着如何把事情闹大。他们双方都卯足了劲儿,企图在这一次的风波中捞取到足够的政治利益。

早在宫外的时候,洪夫人就知道了太子正全力营救洪迁的事情。这时候又从皇后这里得到了保证,她救出洪迁的心越发坚定了。

一收到洪夫人求见的消息,皇帝便放下手头的公务往长乐宫赶了回来。尽管感受到一群北方举子施加的压力,但他心中还是一直把洪迁放在心里。这么多年君臣处下来,洪迁是什么样的人品,他心里早就做到了有数。

听见宦官的传唤,长乐宫里闲聊的几人立刻起身相迎。见皇帝走了进来,她们马上行礼问安,随即便听到了免礼的回应。

趁着起身的时候。素问偷眼打量了一下皇帝的样貌。她穿来这么长时间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站在封建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天子。她匆匆的瞥了一眼,立即就收回了视线,心中则开始迅速对皇帝的外貌进行打分。

客观讲。这位皇帝的模样还算不错。毕竟经过了好几代的基因改造,皇帝家的遗传已经融入了不少美貌宫妃的基因,再差也应该有起色了。

见她们站起来,皇帝一眼就看到了在场唯一的陌生面孔,马上就笑着说道:“这就是洪先生的女学生吧?早就听说小姑娘聪明灵秀,如今一件果然名不虚传。你那四首诗朕都听说过,最喜欢的还是那三首菊花诗。”

听了他的称赞,素问立刻自谦道:“陛下,您过奖了。素问一介草木之人,写出来的诗不过平日玩乐之作。哪里能经得起您如此夸奖。”

见她态度谦虚有礼,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继续说道:“能懂得自谦,小姑娘果然不愧是洪爱卿的学生。少年成名不容易,小姑娘一定要学会珍惜。万不可耽误了学业。只有不断学习,写出来的诗才能越来越好。”

素问听了,心中默默的汗了一个,但还没忘出言回答道:“多谢陛下关心,素问定当谨记在心。有陛下的鼓励和先生的督促,素问日后定会加倍努力。”

满意的点了点头,皇帝这才转而对洪夫人说道:“洪夫人。你无须担心。洪爱卿虽然身在天牢,但那里有朕的交代,狱卒们绝不敢怠慢于他。现在北方举子还未散去,事态尚未平息,洪爱卿暂时先要在那里呆一段时日。”

听了他的安慰,洪夫人心中有些酸楚。但表面却还要露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来。她表达了心中的感激之情后,便借机提起了这回专程带来的辩词。

听说这件事以后,皇帝马上就来了兴趣。他急忙命洪夫人把辩词呈上来,随即就开始认真的阅读起了辩词的内容。他读的颇为仔细,很快就将其中的内容看了个遍。看完之后。他脸上立即就露出一副兴奋的神情。

拿着这份辩词,皇帝一脸激动的问道:“洪夫人,这是你撰写的吗?不得不说,这一份辩词太有说服力了,一定能让那群北方举子无言以对。”

面对皇帝的询问,洪夫人立刻就坦白道:“回圣上话,这份辩词并非出自臣妇之手,乃是我家素问所做。当然,除了素问外,这份辩词也有他人的参与,但执笔却是由素问全权负责。陛下若有疑虑,可以随意考校。”

听说这份辩词真正的作者乃是素问,皇帝马上就露出一脸惊奇的神色。他将素问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最后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说实话,素问年岁太轻了,看起来并不像是能有如此阅历的人。问题是洪夫人完全没有说谎的必要,用不着用这种方式为素问增加资历。她毕竟只是个女孩子,即便真的有惊天伟略之才,将来也不可能入朝为官。

见到皇帝打量的目光,素问马上就不卑不亢的开口说道:“陛下,这份辩词的确出自素问之手。只不过是些文字游戏而已,陛下无需太放在心上。”

听了她自谦的话,皇帝暗暗点了点头。被人点出这样一份成绩后,却能做到波澜不惊,这样一份淡定已属不易。把她眼下的表现看在眼里,皇帝倒是不由信了几分洪夫人的话。如果她性子果真如表现出来的这般淡定,的确是有撰写出这一份辩词的能力。

再度扫了一眼手中的辩词,皇帝这才开口说道:“有这样一份辩词在,朕就可以把那群北方举子的风头压一压了。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只怕他们会忘乎所以。”

见他采纳了这份辩词的意见,洪夫人马上就一脸激动的说道:“多谢陛下体谅,臣妇实在是感激不尽。请陛下放心,只要您能接受这份辩词,我们便可劝说南方举子退一步,将占领的区域空出来。”

听她这么说,皇帝立即就摇头道:“撤退的事情先放一放,现在需要继续观望一段时间。你有所不知,有南方举子在,北方举子那边便不能提出太过分的要求。”

对于皇帝的回答,洪夫人其实早就预料到了。现在有了南方举子的加入,皇帝这边的压力明显减轻了不少。即便北方举子提出过分的要求,他也能用南方举子做挡箭牌。比如说北方举子要求重新举行科举的事情,他就假借南方举子的名义挡了下来。

继续谈了几句,皇帝就离开了长乐宫。他现在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并不能在后宫耽搁太长时间。

送走了皇帝,皇后马上就面带好奇的问起了辩词的内容。反正这份辩词都是要拿出去辩驳北方举子的,她打听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就算她现在不问,过段时间也一定会从其他渠道弄清楚,只是时间有个早晚的区别而已。

没有任何迟疑,洪夫人就介绍起了辩词的内容。说起来这份辩词其实已经曝光了,就在素问之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里。

当然,作为呈交给皇帝的辩词,他们还是做了详细的论述。上面的每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能用最精炼的文字提炼出要表达的意思。经历了精益求精的包装之后,尽管辩词的内容与发布会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有了明显的变化。

了解了辩词的内容后,与皇帝反应类似,皇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套辩词既证明了洪迁的清白,又给北方举子定了四条罪状,实在是太有杀伤力了。

告别了皇后,洪夫人就带着素问离开了皇宫。素问接下来还要去天牢探视洪迁,必须抓紧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时间。好在进宫之前就已经交代了洪礼,为洪迁备下的生活用品如今已经准备妥当了,只需要由素问带过去便可。

乘上洪府的马车,素问就带着星儿直奔天牢而去。在去往天牢的路上,她问起了进宫这段时间外界发生的最新情况。

面对素问的询问,星儿立刻就将搜集来的情报进行了汇报。在她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京城已经出现了最新一批流言。如她所料,这一批新流言全都是来自发布会的消息,京城百姓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对于京城百姓这样的反应,素问其实早就预料到了。无论是在前世那个时空还是在这个时空,滑下民众都有旺盛的八卦热情,对这种上流阶层的纷争尤为感兴趣。

当然,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与莫易的暗中运作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在暗中的推波助澜,有关发布会的消息不可能如插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京城的每个角落。即便京城百姓八卦热情高,至少也要一段时间来酝酿。

有了莫易的介入,这个酝酿的过程被大大压缩,甚至到了可以被直接忽略掉的地步。

☆、第363章 探视

把京城最新的风向搞清楚,素问恰巧便到了天牢附近。她将星儿留在外面的马车上,独自下车去与天牢的狱卒打交道。

不得不说,天牢的狱卒态度还算不错,一看便知是有人打过招呼的。对于素问的求见,他们并没有进行刁难。确定洪夫人的名牌无误后,他们便把素问带了进去,直接引到了关押洪迁的牢房。

前往牢房的过程中,素问偷眼观察了一下天牢的环境。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除了看起来冷清些,这里倒是与寻常衙门有几分相似。,并没有太明显的肃杀之气

通过这一次的见闻,素问对天牢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谁说封建社会牢狱环境差,这里明明就算得上良好。直到许久以后,素问与别人闲谈时提起天牢,才知道她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天牢实际上隐藏在这一片院子的地下。

在一座干净整洁的牢房里,素问见到了一日没见的洪迁。他看起来精神状态还好,只是面上有些许疲惫之色。

将狱卒打发走,洪迁转过身来就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素问,现在局势扑朔迷离,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这时候你不好好在家呆着,怎么来这种地方?这里可是天牢,戾气重的很,不适合你们小孩子接触。”

听了洪迁的关心之言,素问心下感动,但表面却故作不满的说道:“先生,素问已经快要及笄了,早就不是小孩子了。您都说了现在局势扑朔迷离,在哪里又有什么区别?”

面对素问的回答,洪迁一边暗暗觉得欣慰,一边又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素问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早在云州就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遇到现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素问无论如何不会乖乖呆在家里等候消息。

看见洪迁脸上的神情,素问心中明了。但表面却故作心急的说道:“先生,这次来见您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闲话就先别说了。”

被素问提醒,洪迁这才想起现在身处天牢。马上收敛起脸上的神情,转而一本正经的问道:“素问,当前局势演变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赶快说来听听。天牢的狱卒虽然被人关照过不能苛待我的起居,但外面的消息却是无法送进来的。”

见洪迁把注意力转移到当前的局势上来,素问立刻就开始叙述现在的情况。她将洪迁被带走之后的事情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遍,很快就让洪迁对当前的局势有了足够的了解。

听了她的叙述,洪迁马上露出一脸沉思的神情,然后才面色凝重的开口说道:“按照你刚才的叙述,现在皇城门外聚集了南北方举子。他们因为科举的事情相互对立。如果一旦出现摩擦,南北方举子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甚至酿成大祸。”

见到他担心举子安危,素问立刻就故作不满的出言抱怨道:“先生,您现在都自身难保了。却还惦记着举子们的安全,能不能替自己考虑一下?”

听她这么说,洪迁马上一脸自信的说道:“放心,为师问心无愧。不管是谁来审案,为师最后都一定能全身而退。没做亏心事,为师自然不怕鬼敲门。他们就算有天大的阴谋,也终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见洪迁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素问心中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如果他知道了明朝初年发生的典故,就不会有这种信心了。

那一场*波及甚广,死了许多人。直到南北分榜的主意提出来以后,才总算是画上了句号。明明是一样的事情,没理由这件事的结果就会比那件事好。有倍受打击的北方举子的持续抗争,眼下这件事绝不可能善罢甘休。势必会沿着明朝那场*的途径发展。

思考了一下,素问就一脸凝重的开口说道:“先生,您把事情想的太容易了。正是因为您在这场科举里问心无愧,这一场风波才不会那么容易平息。”

听她这么说,洪迁立刻就一脸沉重的开口问道:“丫头。你何出此言?这件事的是非曲直,陛下心里肯定有一本账。只要派人审问一下,我们这些考官是否有疏失便可一目了然。既然我们问心无愧,那又怎么会使得风波难以平息?”

轻叹了一口气,素问这才语重心长的说道:“先生,您光想着您这边的事情,却忽略了北方举子的感受。如果一切都是真实水平的反应,那岂不是说明北方举子远逊于南方举子?”

闻听此言,洪迁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但还是心有不甘的说道:“北方举子比南方举子才学稍差一些,这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从前几届科举的上榜名单便可看出这个趋势。如今只是趋势依旧,谁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

见洪迁已经被说动,只是暂时还有些接受不了,素问便接着再接再厉道:“先生,您说得对,但还有一点没想到。就算北方举子才学稍差些,何曾如今日这般仅有两成能上榜?”

见她提起科举结果,洪迁脸上不由露出犹豫之色。说实话,在最初拿到科举结果的时候,他也感到了惊讶。知道北方举子才学上有差距,但如此悬殊的比例却还是让他意外不已。如果不是确定结果绝对没问题,他或许都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把这样一份结果直接递交给皇帝了。

见到洪迁脸上现出犹豫之色,素问马上就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先生,您先前对事态估计的太乐观了。且不说秦王一党会不会落井下石,就单说北方举子就不是能轻易答应的。”

作为一位宦海浮沉数十载的政客,洪迁自然明白素问要表达的意思。之前觉得事情肯定能得到圆满解决,是因为他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今被素问提醒以后,他早就对事情的严重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前的乐观也被抛到了脑后。

考虑了一会儿,洪迁这才紧皱眉头说道:“如果要平息这次风波,就必须满足北方举子的要求。问题是榜单已经揭晓,况且其中并没有疏失,结果又怎么能轻易更改?”

素问听了,马上就接过话头道:“先生,这份名单乃是您与数位同僚呕心之作,其中并无丝毫不妥之处。莫说是您了,恐怕其他几位监考也不会答应废除这份名单。听说监考中颇有几位性子刚正不阿,要想迫使他们让步,想来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听她这么说,洪迁立刻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