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心情岂止一个 “苦”字了得!
“叮当、叮当”就在这时一队骆队从远处走过来,而在骆队打头地就是骑着马的镖局的把式,高传祥看到骆队上插的镖旗,脸色立即一紧,正要转身离开进城,只见一匹马纵马拦住了去路。
“呀!这不是高领房吗?怎么,安爷这一走,你这怎么又回这库伦城了,难不成真当爷们不在是不是,瞧瞧这十多年不见,绸缎袄子倒是穿上了。”骑在马上地李老憨身着羊皮大袄,背后背着系着红绸子地大刀,腰间别着两支手枪,显得好不威风,看着眼前的穿着绸缎袄子的高传祥开口说到。
“憨爷,高老儿这有礼了,这次高老儿本也没打算来这库伦城,这次来实是有事前来,只要事一办成,高老儿立马打道回府,安爷虽说不在了,但是高老儿还记得当日之诺,这次违诺实是有要事前来,还记憨爷行个方便。”见躲不过去了,高传祥便鞠了个躬,双手抱拳低三下四地商量到。
“老爷,他算个球,当得起你这样,你他娘的给我滚下来。”一旁地麻子看到老爷在那低三下四的模样,连忙站出来大声的喊到,见对方身上又是刀又是枪的,语气不善的样子于是便朝怀里摸去。 “叭!”待麻子刚把枪抽出来,只听到一声响鞭声,李老憨一鞭便抽中麻子地右手,刚摸着枪地麻子吃痛叫一声,枪便掉在了地上。
“娘的。奶毛还没退净,就他娘地舞刀弄枪地,这枪倒是不错,憨爷我给你收了,全当买个教训,大家说话,小孩别插嘴。”在张库大道上跑了这么多年的镖,麻子那点动作那能快过李老憨,看着捂着手地年青人,李老憨开口说到,同时跳下马拾起了地上地手枪,打量了一下,枪倒是支不错地好枪,于是便收了起来。
“麻子,退到一边去,既然憨爷喜欢这枪,那憨爷就留下了,只望憨爷今天能行个方便,高老儿保证,只要事情一办完立即回去。”看着一旁捂着手的麻子,高传祥开口抱拳说到。这会高传祥开始后悔起来,为啥自己非要在城门外下车,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都怪当年自己惹下的事端,否则也不会如此,当年自己许下的不再重踏库伦城诺言,没想到,现在到好,高传祥没想到事情都过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有人记得这茬。
“高领房咱们在口外闯生活,第一条就是个信字,当年你把商队领进去大沙谷,那么大的商队,只有一半人货走了出来,可护镖地镖师却没几个出来地,当年如果不是几家商号做地联保,估计你地脑袋早给安爷切了,当年你对安爷怎么许下的,这点记性高领房应该不会忘记吧!要是让高领房进了这库伦城,还不显得我们三合镖局没人。”
看着眼前低三下四地高传祥,李老憨开口说到。当年死在大沙谷里地镖师,绝大都是三合店地镖师,李老憨有十几个师兄弟都折在那里,对这一点李老憨十多年来都还是耿耿于怀,而最根本地原因就是眼前的高传祥带他们进去地,结果商队出来了,可是镖队却大都留在大沙谷,这里头若是没什么猫腻,就算打死李老憨都不会相信。
“憨爷,当年的事商会早就查清了,当时碰到了沙暴,镖队和商队走散了,这事都过了十多年了,我想咱们没必要再扯这些了,这次高老儿我来这库伦城实是有要事要办,还望憨爷行个方便,他日高老儿必要重谢。”看着眼前地李老憨并没有让开地意思,高传祥便开口说到,心里却暗自叫起了急,生怕别把少爷的事情给担搁了,到时高传祥可就百罪难赎了。
“怎么,憨爷连西北商行地人,都要拦下吗?”就在这时,一个并不大的声音从李老憨的马后响了起来,穿着洋服地李南山边走边说到。 “啊!李经理!您这是?西北商行地人,那能哪!就是碰着熟人聊天儿而已,对就是聊天。”听到身后地声音,扭头看过去,一看是西北商行地李经理,李老憨那里还有之前地傲色,连忙抱拳行礼说到,李老憨根本没料到那个高传祥什么时候攀上了西北商行这个高枝。
“高经理,您来了!南山在商行等了您半天,听到您在城门外下了车,就过来看看。您老在这没碰到什么麻烦吧!”走到高传祥面前,李南山恭敬的说到,做为高传祥请进公司的老人,对眼前这个已经辞职的老人,李南山还是恭敬非常,更何况任何人都知道眼前地这个高传祥和大老板之间地关系远胜过任何人。
“李经理说笑了,现在那里还有什么高经理,就是一个老头子罢了,没得事,就是和故友聊聊天而已,憨爷。”见李南山恭敬的样子,再看到一旁李老憨连大气都不敢出地样子,不用想高传祥都知道是为什么,现在的西北,并不是过去的那个公司,远不是这些商号所能相比地,李老憨之所以用如此,实际上就是顾虑到李南山背后地西北。
“高爷,您们慢聊,老憨子我还要回镖局复号,改天一定登门和高爷你把酒言欢,方才之事还望高爷您别见怪。”待看到那个在库伦城里说个话都能刮起一阵风地李经理对高传祥这般恭敬的样子,李老憨差点没吓一跳,于是连忙开口说到,于是连忙抱了个歉,牵着马离开了。李老憨怎么也没有想到,十多年没见,过去地那个高领房,竟然成了西北商行地贵客,单看那李经理那份恭敬样,显然关系不一般,这会那里还会计较什么十多年前地旧事。
“老爷,我的……”见之前那个抽自己一鞭的人气垫弱了下来,要走,麻子便开口说到,不过话没说出来,被高传祥看了一眼后,止住了话语。
“南山,这一年多你辛苦了,一个人把这个摊子办地有声有色地倒也着实不易。”在朝位于西库伦的商行去地路上,高传祥看着城内那些或熟悉或陌生地商号,开口对身旁的李南山说到。 “经理,这都是应该地,说实话,南山还得谢谢您老地提携,若不然,恐怕南山也没有这么一个机会。”作为一个掌柜,一辈子最重要地就是得到他人赏识,在其它商号,李南山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而给自己机会的,正是眼前地这个人,正因为如此李南山才会对其异常感激。
“南山,若是你没有那份本事,再提携也不顶用,最重要的是你有那份本事才是实理。”听到李南山地话后,看到一个熟悉的商号地招牌时,显得有些心神不定的高传祥开口道。
这时李南山注意到眼前高经理好像有些神情不定地样子,于是便没在说什么。本事,一直以来高传祥只相信这个,也正因为如此,在西北公司的一些老人眼里头,高传祥这个老经理虽然本事一般。但是用人上却着实不错。
“车队带来地东西都下到什么地方了?记住要仔细检查核对,绝对不能出什么意外。” 待一到位于西库伦的西北商行地办公楼内之后,高传祥便定定心神开口说到,先把之前看到一切,暂时放了下来,毕竟正事要紧。
“呵呵!您老大可放心,车队带来的东西都下在了库房之中,商行地掌柜们正在检查核对着,这事绝对不会办差把了!”听到高经理地话后。李南山笑着开口说到,对于高经理的担心李南山当然可以理解,毕竟对于整个西北而言,这都是一件大事,所有人都是打着万分地小心,西北可不能在这事上丢了份儿。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冒险
在西北边疆最为出名地山脉就是天山,这么一条绵延上千公里的大山脉,横卧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整个新疆分成南北两半,长年积雪高耸入云霄地群峰和被冬雪覆盖地山体,在阳光地照耀下变成了黄金色,像是黄金之一样,闪烁着金色地光芒。虽然二月里的天山仍寒气逼人。
但是这个时候冰封了数月地冰雪已经开始缓缓地消融,原本被冻实地山涧,开始从峭壁断崖上缓缓的滴落下来,那些如同冰塔一般的冰柱偶尔会断裂摔下,传出清脆地冰凌声音,春天地阳光已经照进了这里,但这一切只是表像罢了,往往刚过冬地天山他的天气却是变幻无常的。 “呼!呼……”当突如其来地大风吹起地时候,虽然天空并没有降雪,但是狂暴地大风却把地面的浮雪吹起,整个天空中像下着暴雪一样,白茫茫一片。
那些哈萨克、维吾尔族地牧民们对这种变幻莫测地初春地天气早已习惯,在仔细检查了牲口和帐篷之后,他们便纷纷窝在帐篷之中,撕着羊肉,喝着奶茶等着把这也许是春天地最后一场大风熬过去,同时在心里算着这场大风带来的降温会冻死多少只羊,这就是生活,牧民们早已经习惯了。
“呕!”在天山上空三千米的高空中阿尔泰号飞艇上,汪文远抉抓住舱壁上固定绳,弯着腰大口的呕吐着。作为一个刚刚上艇地飞艇员,汪文远只不过是刚刚适应飞艇在普通气流中地颠簸而已,像这种被狂风中左右颠簸的经历,汪文远还是第一次经历。在汪文远看来,这甚至比做晕船还要难受。
“注意顺着风向调整!”已经是紧张地满头大汗地时明新坐在操作台上,系着安全带大声地喊到。作为阿尔泰号飞艇的艇长,时明新在过去地一个月之中,已经在这条航线上飞过了五次之多,为居住在深山之中地自由军团运送去超过一百吨物资,但是从来没有碰到这样的天气。在狂风肆虐之下,原本可以被视为空中霸主地庞大的阿尔泰号,此时就像是惊涛骇浪中地一叶小舟一般,在狂风之中左右摇晃,尽管时明新已经尽力,但是时明新知道,也许阿尔泰号很难撑过这一关。
“艇长,尾舵失去控制,很有可能脱落了!”年青地操作员大声地喊到,煞白的脸色之中透着惊恐,尽管声音仍显得很是镇定,可是惊恐地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艇……艇长结构绳断了!”就在这时一个艇员摇摇晃晃地抉着舱壁上地抉绳走进来,面色煞白,用结结巴巴地口气说到。结构绳是用为稳定飞艇内部铝合金制粱架地绳索,当结构绳无法承受风力地撕扯断裂之后,任何一个人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什么!”听到跑进操纵室地艇员的话后,时明新大惊失色惊声说到,双手无力搭放了下来,时明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电报员,立即致电总部,阿尔泰号于天山一带遭遇狂风,已向背偏离航向一百公里左右,我艇已失去尾舵,结构绳已断裂数根,飞艇随时可能堕落,我已下令弃艇,阿尔泰号飞艇艇长时明新于阿尔泰号!共和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在惊慌失措了数十秒之后,时明新开口说到。
就在时明新口述着电报地时候,时明新甚至于可以听到飞艇内传来地 “吱吱”地声音,显然这是铆钉连接飞艇内框架正在对抗着狂风。 “兄弟们,能和你们一起服役。是我的荣幸,诸君作好弃艇准备。”见电报发出之后,时明新扶着舱壁尽量让自己站稳,然后对着艇内飞艇员行了个军礼开口说到,在这个时候,艇员地生命被时明新放在了第一位。
在狂风之中,原本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地阿尔泰号飞艇地艇身此时就像是船帆一样,单薄而脆弱的铆接框架显然不可能对抗狂暴地大风,尤其是在稳定框架内部结构的绳索断裂之后。 “
口卡!”随着一声金属断裂地声响,阿尔泰号的中间铝合金框架再也无法承受狂风地暴虐断裂开来,铝合金锋利地断口瞬间划破了阿尔泰号的外部丝质蒙皮,并划破了一个气囊,在狂风地撕扯之下,被划破地蒙皮撕口越来越大。位于三千米高空地阿尔泰号原本漂亮地雪茄型外壳开始在风力的作用下,显现出不规则地变形,而且开始缓缓下坠,在雪茄型地外壳处被划破地蒙皮在风力地作用下飘零着,撕扯着,裂口越来越大。
“大家仔细检查装备袋、求生袋,跳伞!祝你们好运!”在飞艇下坠的速度越来越快地时候,时明新在亲自发出坠艇地代码之后,开口大声的喊到。随着尾库门地打开,十几名飞艇员先后跳出了飞艇,在跳伞之前,时明新又扭头看了一眼装满着各种物资的飞艇,然后纵身跑了下去。
在空中时明新看到已经被狂风撕扯变形的飞艇,原本雪茄型的飞艇艇身已经破败不堪,艇身已经变成了v型,正在高速地下坠着。 “祝你们好运。”看着狂风中打开地十几条伞花地时候,在狂风之中跳伞所担负地风险,时明新当然明白,于是便自言自语到,同时拉开了降落伞,在降落伞被拉开的瞬间,时明新只感觉到自己下坠的身体猛得被扯动了一下,然后开始在狂风之中到处飘荡着。
当放下手中计划简纲之后,蔡锷有些惊骇的看着屋内的文件柜,看着上面地标号,很难想到制定这么一份详尽至极的计划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和精力。 “这是里面全部是那些计划?这些计划都是谁制定地?是推测?”看着文件柜上面的标号,蔡锷惊骇于司马着人制定的这份计划,但是蔡锷更感兴趣越是制定这些计划那些人,就蔡锷所知在西北好像还没有合适地参谋人员可以胜任此项工作。
“整个计划全部是建立通过详细地资料,对国内外时局地进行推测得出,制定这份计划的目地,是为了使西北和未来地中国,据此谋得最大的利益,当然,我们并不可能依赖这份计划。”对于蔡锷的问题司马并没有直接回答,也无法回答,总不能直接告诉蔡锷说这些计划是自己花费数百万元巨资,在九十五年之后的时代聘请国内外地那些国际关系专家、经济专家、军事专家们,参考了国内外地史料,用了半年的时间弄地一个计划。
“按照这份计划上所说,西北军会在不久之外入关?真会出现计划中提到的那个时机吗?”虽然对于整个计划很是好奇,但是司马既然告诉自己只能看一部分,所以蔡锷还是在看完了那几十页之后,就放下了这份所谓的计划简纲,虽然在蔡锷看来这份计划简纲已经很是详细。
不过蔡锷对计划中提到的不久之后西北军就会入关地决定感觉很是意外,虽然在计划之中提到西北军会利用一个恰当地时机和理由,入关角逐中原,但是蔡锷依然不相信计划中提到了那个时机。虽然不得不承认那份计划把一切把握地再合适不过,甚至于蔡锷也从末接触过内容涉及如此之广的计划,但是蔡锷依然对这份计划中提到地太多东西持着半信半疑地态度,毕竟这份计划太过于骇人,给蔡锷一种以人算天的感觉。
“时机?我相信这份计划中地大多数推断,再则,不要忘记一点调查部一直以来都是西北第二柄利剑,有了这柄利剑,即便是没有机会,调查部都可以给我们创造合适的机会和理由。”推断?这不过是一个托辞而已。司马可是知道这个所谓的推断实际上就是历史,而这份计划就是在建立在历史事件上的详细推演,即便是一些历史的分枝因为西北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但是历史的主枝并不会发生太大地改变,而这正是这份由后世制定的计划地根本。
“呵呵!我忘记你地手中还有四石和他地调查部,在中国这的确是一个强大地实力存在,现在辽南地一些事件,应该有调查部地影子吧!估计奉天的那位张督军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给你提供一个借口吧!”听到司马说利用调查部创造借口和时机,蔡锷才想起来,在西北地手中并不是只有西北民团,西北民团是西北地明剑,被人们所忽视的调查部,有时候却发挥着难以想像地作用,至少一直以来调查部的影子总是伴随着西北。
蔡锷之所以提到辽南,是因为现在西北实业报成天在报道辽南地抗捐事件,还有官民对抗之事,隐隐有一种炒作之意。但是在西北对这件事如此关注的同时,司马却把热辽交界地区的一个步兵团撤到了承德,这一切显然有些不合常理,现在联系到司马提到地用调查部制造借口和时机,蔡锷明白这是司马要对辽南下手的前奏了。
“呵呵!那得看张作霖可给我们那个借口了,我地造船和码头可都在那地方,现在大量的民工开始齐集张家口、承德一线,张葫铁路也即将动工,但是那地方现在是张作霖的,我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别人地篮子里地习惯,所以总得制造一些借口把这地方拿过吧!”对于蔡锷的问题,司马是直接开口回答到,并没有一点要隐瞒的意思。没有机会那就创造机会,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在后世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句话,自然司马就不会坐等别人把机会送上门。
“你在等张作霖给你什么借口?派兵镇压那些抗捐、抗税的老百姓吗?这么作地话你和那些督军军阀们有什么区别!”看着眼前的一脸平静地司马,蔡锷开口问到。蔡锷知道国内地那些地方地督军们是怎么对付抗捐、抗税地百姓,对司马用这么平淡的口气来形容他所创造的这样地机会,倒是有些不喜。依靠老百姓的流血,来创造机会,蔡锷有些不能接受,更何况是调查部挑动着这一切,挑动着老百姓,可以说西北和调查部才是那一切地元凶,而这也是蔡锷如此质问司马地原因。
“知道吗?现在地热河、绥远、察哈尔,虽然没有明废杂捐,但是三地地杂捐、杂税已经名存实亡,因为没有人去征收,仅此一项,五百四十万民众因此受益超过一千万元!为什么辽南地二百余万民众轻易被几十名调查部的特工给挑动起来,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松坡,两个紧邻的村子,一个村子不用交品种繁多地杂税,而另一个村子却要负担过重地杂税,你觉得那些老百姓可能会接受吗?显然他们并不愿意接受。
即便是调查部的特工不挑动这一切,等到月后,当西北正式通过废除诸多杂税地条例的时候,恐怕到时那些老百姓也会主动抗捐、抗税,到时这一些都不会在我们地控制之中,到时会发生什么情况都不是你我所能预知地。而现在所有地一切都在我们地控制之中,只要那里一流血,我们就有了合适地借口,相比之下,无论是西北还是民众,只是付出最少地代价,得到最大地利益而已。最后我们得到了出海口,而民众得到了他们想要地,我们之间更多的是互取所需。”
对于蔡锷的责问司马显然有些不能接受,于是开口为自己辩解到,司马用了接近两年地时间去适应这个社会,学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生存,但是现在当司马让自己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而蔡锷却据此责问自己,对此司马当然不能接受。司马知道在过去将近两年之中,这个社会对自己地改变,尤其是在价值观上,至少现在司马接受了杀一个人等于救一百个人地观点,有时候小恶实则是扬大善,而在做大善之时,有时候必须要借助小恶,但是司马很是好奇为什么蔡锷却不能接受这种观点呢?
“为了达到目地可以不惜手段,这应该是调查部地信条吧!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是敌人就要彻底消灭。说实话,司马有时候我很好奇,你是在什么地方接受的这种价值观,我是一名军人,但即便是军人,在大多数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底线,我们绝对不能为了一些目地而已牺牲自己的良知为代价,在追逐权力地时候,千万不要迷失我们的本性。”看着眼前地司马,蔡锷语重心长的说到。
对于这个年龄小自己很多地司马,蔡锷一直都是以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这个年青人,蔡锷很赞叹他这么年青就取得如此的成就。在蔡锷看来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是一个怀揣着理想,并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年青人,甚至于为此牺牲了一切,无可挑剔地私生活,仅此一点足以让人赞叹不已,那种洁身自好,连蔡锷都会佩服眼前的这个年青人。
但是有时候蔡锷却无法接受司马的一些价值观,在蔡锷看来司马的性格充满着两面性,而正是这样两种极端的两面性,让蔡锷对司马地未来产生了一些担心,尤其是担心以后随着他地位的上升,而迷失自己。更多的时候蔡锷会把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当成自己地弟弟,正因为如此,蔡锷才会有了这些本不应该地担心。
“松坡兄,谢谢你地提醒,但是请相信我,我永远不会拿自己地良知作交易,永远也不。我是个普通地小市民,即便是我再向往权力,但是在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出卖自己地良心,在你我所选择地这条道路上,为了达到一些目的,我们总是要选择作出一些牺牲,而这些牺牲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所做地只是把牺牲降至最低,小恶和大善之间,我们选择什么?我选择了自己的未来。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来说服自己,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切,我告诉我自己,我需要为自己所承担的使命负起那份责任,我知道所选择地是一条不归路,但是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和全中国的每一个人今天所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地未来,尽管每天我都会告戒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所有的都是,我告诉自己,那些牺牲是必须的是不可避免的,今天我们牺牲一百万人,但是明天我们将拯救五千万人!我不说自己是救世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救世主,我们只是在完成自己地使命,尽到自己地那份责任”
司马可以从蔡锷的提醒之中,感觉到蔡锷对自己的关心,于是开口说到。其中很多是司马第一次对别人讲述,一直以来,这些话都压抑在司马地内心之中,司马不知道要和谁谈这些,毕竟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些。
“知道吗?从小到大,差不多二十多年,我都是像一个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信仰,那时候我只是想让自己通过的好一点,现在在这里我拥有了这一切,可是结果呢?我不想再让自己再过着那样地日子,而现在我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目标和理想,为了这个理想、还有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我可以放弃一切,家庭、爱情,总之所有的一切,我都选择了抛弃,我不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我害怕自己一切拥有这些之后,我就会失去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我用牺牲来让自己保持进取心,我不想放弃自己地梦想,所以我只能放弃自己地生活!”
司马轻轻的吸了一口烟然后轻声说到。面对美色和诸多诱惑地时候司马怎么可能不动心,那种压抑对男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可是有什么办法,司马知道自己地性格,是那种一掉进温柔乡之中,就再也爬不起来地那种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司马只能苦苦地和自己地欲望抗争。这种和欲望抗争地痛苦,恐怕只有司马自己才会了解,而现在司马所作地一切都,都是为了让自己地牺牲变地更有价值。
“司马……”看着满面凝重的司马,蔡锷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在人们眼中,那个创造出无数奇迹地年青人只有二十六岁,而他选择的那条路,让他承受了很多不必要压力,蔡锷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劝说他,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地选择。
“道德!中国传统地道德标准异常的严酷,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一个事实,但凡道德上无可挑剔之人,必是成大事之人。”看着这个年龄只有二十六岁地年青人,蔡锷想到自己的老师曾经说地那么一句话,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所做地一切,无疑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他的生活甚至于可以用苦行僧来形容。
“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看着有些压抑的司马,蔡锷可以体会到他的那种压抑。过去和司马之间地谈话也让蔡锷开始理解起眼前地这个年青人,压抑自己地欲望,尽量和一切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在他看来,他需要承担起自己地使命,使命和理想高于一切,这是他的选择。
“司马有时候不要对自己要求过苛刻了。”突然之间,蔡锷对眼前的这个被自己视为兄弟的人,倒是有了一些同情。拥有着全中国最庞大地财富和中国实力、潜力最强地军队,却用苦行僧式的教条来束缚着自己。 “也许吧!不谈这些了!反正我是属驴的,认准绝对不会回头地,呵呵!松坡兄,这一路你也轻松不了。”听到蔡锷这么说,司马意识到自己的话好像多了点,于是连忙开口笑说到。即是自嘲,也算是自勉吧!
“司马,如果西北军不久就要入关的话,那么蒙古你准备怎么办?按照这份计划上地时间来看,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时间了。”对于司马的话蔡锷并没有开口回答,而是谈到了另外一件事,蒙古,这个一直以来被司马放在第一位地地方。 “蒙古?民团先制定一个出兵计划,收复蒙古不是什么难事,困难地是我怎么怎么守住他,可惜我们又没有时间慢慢地筹划一些,只能提前发动了,老高现在已经到了蒙古,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等先看看老高那些地消息!”对于蔡锷提到蒙古,司马便开口说到。
有时候司马都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十分钟使用,现在对于司马而言最欠缺就是时间,为了弥补在时间地不足,所以司马不得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以便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尤其是尽可能的节约西北地力量,毕竟现在地西北的力量经不起任何折损。
“回头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作战计划,那么大地蒙古几乎都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敌人,就像你说地那样,问题在于守住蒙古,而不是收复蒙古。”这几个月之中蔡锷一直在研究着调查部提供地蒙古的情报资料,在这一点上蔡锷和司马想的完全一至,蒙古地问题在守而不在复,于是便开口说到。
“一步一步地来吧!多措并举,齐步快走吧!到时候这些问题总会解决地!”虽然明知道现在西北所做的一切已经完全超出了西北目前的实力,但是这个时候受限于时间,司马只能选择多处投机,虽然司马明白如此这般所承受的风险,不过至少还有成功的可能性,其它人可以冒险,西北同样以可以冒险。
第二百三十章 电报
“咔!咔!”站在雪地里的穿着木板制成地雪鞋的时明新用砍刀砍掉松树上地枝条,然后用降落伞的系带系把这些枝条捆扎在一起,试了几下之后,便拖着一根粗大地松树枝条,朝不远处冒着黑烟的火堆处走了过去。 “希望他们可以看到这个信号”抖掉树枝上的雪片之后,时明新便把树枝扔到了火堆之中,新鲜的松树枝条在燃烧地时候,冒出了阵阵浓密地黑烟,看着冲天的黑烟,时明新开口说到,现在风已经停了。
“没想阿尔泰号竟然没有爆炸,这也许是不幸之中的大幸。”看着百米之外地阿尔泰号,时明新开口说到。如果不是因为发现阿尔泰号摔到了距离自己不过数百米的山谷之中,恐怕时明新也不会这么轻易地点着信号火堆,毕竟在被大雪覆盖的深山之中,想升起火堆。并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当然如果有汽油,就另当别论。
“呼!呼!”在距离火堆数米外地地方,时明新拖着从飞艇里拖出地箱子,奋力地堆放在一起,时明新准备用这些装着武器地箱子搭建一个简单的防风室,毕竟谁也无法保证阿尔泰号会不会爆炸,所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