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玩宗师在现代-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雁游这关门弟子一样,英老也是实干派。找准方向后便不再发无谓的火,而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来一次学术掐架。
    “我也来帮忙吧。对了,咱们先吃了晚饭再工作,不然您身体受不了。”
    “唔,也好。”
    英老把刚才生气揉皱的资料抚平放回桌上,顺便叫保姆来收拾洒翻的墨水。自己则趁着换衣服和吃饭的时候,在心里起草腹稿,想想稿子该怎么写,如何不带一个脏字把那群别有用心的文化打手骂个狗血淋头。
    保姆早做好了饭,只是刚才见他们工作专注,不敢打扰。这会儿稍做加热,很快便端了上来。三人围着饭桌吃得正得香,忽然又有客人造访,却是一身酒气的陈博彝。
    同英老相比,年纪小了快二十岁的陈博彝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经历,而且毕竟不是古玩专业的,所以遇上这事只觉束手无策,第一反应是借酒消愁。同郑光头他们一起在酒局上骂了许久的娘,才觉得心里郁气稍平。
    学校给教授们分的房子都在这一带,陈博彝就住在英老家后面。带着三四分醉意回来后,见英家还亮着灯。想想雁游和慕容灰一起跑来找老人商议,指不定已经有了对策,便抱着万一的希望来敲门。
    他还没醉得彻底,见这爷仨现在才吃饭,便不好意思打扰,径自坐到旁边喝茶等待。
    慕容灰看见他,顺口问了一句自己拉去的那客户有没有成交,却引得陈博彝连连摇头:“那人不地道。他看上了燕耳尊,我明确告诉他这是仿品,我要自己留着做纪念,他却还是纠缠不休。而且还给不上价,一个劲儿地嚷嚷古玩降价了,要我低价卖给他。唠叨了很久见我不搭理他,又留下张名片,说让我想通了去找他。”
    这年头名片还挺少见,私人有名片的就更少了。虽然陈博彝看不上此人的小家子气,但还是忍不住把名片给收了起来。这会儿提到这事拿出来仔细一看,却又有些奇怪:“这人不是说他姓钟么,怎么名字上写的又是另外一个名字?”
    雁游现在对钟字有些敏感,而且又牵扯到古玩,虽然心里觉得不可能那么巧,但仍是不由自主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没想到这一看,视线顿时胶住了。
    匆匆又确认了两遍,确认不是自己眼花看错后,雁游将它递到慕容灰面前,急切地说道:“你看,这居然是广州那间古玩公司的名字,只不过抬头的广州改成了四九城。”
    慕容灰马上猜到了雁游的猜测:“难道——他们是同一家?!”
    “十有八九。”
    没想到钟思勉的后人就在四九城,雁游心绪一时起伏不定。好在还记得先前的教训,努力克制住过于焦急的情绪,他刻意放缓了声音:“我原本还想让徐大财去打听公司的地址,现在看来不用了。慕容,有电话号码的话,你应该可以追查到更多的信息吧?”
    “没问题,交给我吧。哈,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慕容灰三两下解决完碗里的食物,接过名片马上跑到书房打电话。
    陈博彝没想以小小一张名片竟会引起雁游这么大反应,不禁茫然道:“这是……怎么了?”
    雁游用最简洁的话语将事情解释了一遍,又说道:“陈教授,既然知道是有人蓄意煽动、意在扰乱国内市场,那就好办了。现在英教授在设法还击,我们也会尝试从其他途径入手解决这件事。市场受到的影响不小,我觉得你可以召集几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人,解释一下原委,先安抚住大家的情绪。其实依我的看法,这几天最好闭市,等风波平息之后再开张不迟。”
    雁游说的这办法古已有之。那时将业内有头有脸的人物称之为行首,若遇上干系到整个行当的大事,行首便会出面,召集业内有威望的老人商量对策,化解风波。
    这事来得突然,之前又没摸着头脑,雁游便没有提议。现在既知因由,便说出了这个办法。
    陈博彝一听他们果然找出了结症所在,郁闷了大半天的心情顿时为之一松:“太好了,我明早就去找老郑他们!英教授,要不我也留下来,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帮手送上门,英老自不会拒绝,将碗筷一搁,指了指书房:“越洋电话拨通要老半天,你先帮我去打玻璃底下压着的那个号码,接通了叫我一声。”
    没等英老说完,电话就响了。保姆接起一听,说是裴老板打来的。英老有急事要办,正准备随便说几句就挂掉,却没想,只听了一句,脸色便凝重起来。
    这通电话足足讲了十几分钟。通话结束,英老回头看看等在书房门口,等待开工的三人,意味深长地对雁游说道:“小雁,刚才你对小陈的那番建议很好,不过,恐怕得由你出面来说明——不只如此,要处理好这件事,有很多地方都会需要你。”

  ☆、第79章 还击

众人一直从深夜忙活到天亮。英老甚至等不及写成,直接口述,让雁游记录下中文版,让慕容灰直译成英文。之后又与雁游推敲修改完毕,再来核对定稿英文版。
    翻译原本是件难事,不但要兼具信达雅,更需要时间心力逐字逐句校正。但英老本身懂些英语,各种术语信手拈来,又有慕容灰帮忙,天亮之前敲定了稿子。
    晨光微熹,众人也顾不得休息,直接拿上眷抄好的稿件分头行动。英老到学校用传真机把稿子发给在米国报社工作的学生;其他人则把稿件送到本地报社,交给事先联系好的工作人员。
    这位员工是郑光头的朋友,在报社内虽然混得不错,但却还没有临时撤换稿件的权力。以他手里的权限,起码要排上两天,才能发表。
    时间不等人,几人商议后,决定见一见主编,说明下情况,争取提前把稿子给发了。
    随行的陈博彝本想对报社工作人员强调下国内古玩市场的混乱,希望引起对方的重视,可以优先发表稿子,却被雁游止住。
    在陈博彝不解的注视下,雁游在介绍过自己身份后,只说这份稿子是系内教授对国外同行近来发表文章的一点不同见解,现在已将英文版传到国外报社,预计明天就能刊出。如果国内也能同步发表的话,再好不过。同时还能引起新闻效应,提高本地报社知名度。
    起先,主编虽然客气,却并不热情,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偶尔点一点头。等听到最后一句,却猛地坐直了身体:“当真确定可以在国外报刊上发表?”
    “负责版块的编辑正好是我们教授的学生,已经谈妥了。”
    慕容灰接口道:“放心吧,米国是个竞争激烈的国家,尤其对大报社来说,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有爆点吸引观众。这种越洋学术掐架,只要宣传好,不难抓人眼球。”
    他这一番话,让主编彻底下了决心:“好吧,趁明天的报纸还没开印,我马上让他们换版。不过,稿费的核算要稍晚一些,因为按照正常流程的话——”
    “没关系,稿费慢慢来。”雁游连忙说道。
    事情敲定,几人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但告辞离开时,陈博彝却悄悄将那名员工拉到一边,拿出几张剪报,低声问道:“这些文章发表的时候,有没有人也来找过主编?”
    “我没有注意。不过,刊登的第二天,社里突然发了些东西。我那两天外出跑新闻不在,但听同事讲,是主编拉来的赞助单位送的节后礼。”他指着剪报上的日期说道。
    陈博彝的老伴在机关里做了一辈子,里头的门道他如何不清楚。当即闻音知意,向那员工道了谢,尔后对两名小辈解释道:“所谓赞助,其实就是把到手的好处分一点给其他人,大家心照不宣把这件事揭过去。看来,这些稿子并非翻译转载那么简单,主编应该是拿了发稿人的好处,我这就让老郑帮忙查一查。”
    不懂机关单位猫腻的两人,这才恍然大悟。
    线索不嫌多。陈博彝马上就去找郑光头。雁游本想和慕容灰一起去查名片上的公司地址,却被他拦住:“两三个小时前你就哈欠连天了,我马上送你回去睡觉,这边就交给我来查。你放心,人手绝对够用。”
    “我哪儿有那么困。”雁游才反驳了一句,却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
    “别逞强了。教授说过,这件事没完之前,你还有得忙。还不快趁现在没什么要紧事,赶紧养足精神。否则,要办正事时犯糊涂就麻烦了。”
    雁游几乎快被他说服了,却难免有点不服气:“你怎么知道我困了会犯糊涂?”
    “你的事我什么不知道。走,先吃早点去,然后我们回家。”
    说着,慕容灰索性拉起雁游的手,径直往旁边的包子店走去。
    雁游觉得他的话大有深意,想要细究,但嗅到随风飘来的阵阵香味,高负荷运转了十几个小时的身体顿时从麻木状态变得疲惫不堪,肚子却还咕咕直叫。没办法,只好先填饱肚子准备休息,一时便将那点小疑惑抛到了脑后。
    他原本打算睡上一两个小时就起来,没想到这一觉足足睡到傍晚。想去学校问问情况,却正好遇上回家的慕容灰。
    “不用去啦,我才从教授家回来,他已经睡下了。”
    慕容灰从小习武,身体耐力远远胜过普通人,一夜未眠又忙活了一个白天,仍然精神奕奕:“别太着急,明早大家才看得到文章,反响如何,又还得再等两天。那家公司的资料倒是查出一些,但没什么用,我请他们帮忙再深挖一下。不过,倒是有件新闻——嘿嘿,我终于知道教授为什么说,处理这件事少不了你。”
    雁游催促道:“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事?”
    “你还记得裴修远吗?他昨晚打电话回来,就是告诉英老,那件王命传龙节在日不落的鉴定结果出来了。你说得对,那确实是件仿品,金雀花拍卖行被打眼了!”
    说话间,慕容灰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但雁游却是有些失望:“就这样?”
    他对自己的眼力很有信处,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
    “当然不止。”慕容灰得意地说道,“要说姜还是老的辣,英老知道这件事后,觉得有文章可做。今天琢磨了一天,最后同裴修远商定,利用这个把柄,以保密做为交换,让金雀花派专家为咱们助阵。到时你得同那群鬼佬通个电话,告诉他们怎么发现传龙节是假货。哈,教授这招借力打力,还真是不错。”
    但雁游听罢,却微微皱眉:“助阵?就是继续打笔墨官司?”
    他直觉可以更好利用此事,但一时却又说不上来。默默思索片刻,猛地灵光一现,终于抓住了那一点头绪:“英教授已经同金雀花拍卖行那边商量好了?”
    “应该还没有吧,他同裴修远联系时,那边已经是深夜了。不过姓裴的说,会尽快去找拍卖行的人交涉。算下来,再过三四个小时就该有消息传来——”
    “太好了,那还来得及拦下英老。”雁游眼前一亮,赶紧穿外衣准备出门。
    慕容灰暂时支。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雁,为什么要阻拦?这不是好事吗?”
    时间不早,雁游怕再耽误下去来不及阻止,边换拖鞋边说道:“等下你就知道了。”
    “好吧,都依你。”
    慕容灰捺下一肚子好奇,随雁游一起去了英老家。
    刚刚睡下又被叫起,英老不免精神不济。但等雁游说完来意后,所有的瞌睡虫都不翼而飞。他想说点什么,最终只是笑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要是你早生几十年,我这前浪恐怕就没有立足之地啰。”
    喜欢看报的人惊奇地发现,这天的主要版面竟刊登了一则极富传奇性的新闻,撰稿人还是位教授。
    新闻说的是一名学生在鉴赏某华侨富豪古玩藏品时,发现有一件假货。学生指出后,富豪不相信他的话,说这是业内大名鼎鼎的拍卖行出售的珍品,怎么可能有假。但为了让那学生心服口服,还是答应再做一次鉴定。
    等鉴定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傻了眼:学生居然赢了,那件古玩竟真是假的!至此,富豪对那位学生完全心悦诚服,还特地打越洋电话过来道谢,感谢学生为他挽回了数百万英磅的损失。
    讲完始末,撰稿人先介绍了一下拍卖行的鉴定流程,感慨在这样严密的监管下竟然也会弄错,不知那仿品该有多么逼真?
    末了又列出近几年华夏古玩在国外市场的成交数量与金额,表示在逐年攀升的数据后面,不知有多少奸商铤而走险,以假乱真,低买高卖。提醒国内的古玩爱好者们,在入手时千万要多留心眼,最好能请专家陪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之后,撰稿人看似不经意地笔锋一荡,转而感叹华夏古玩在国外竟然能拍出天价。又用几件被人从国内潘家园买走、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古玩,分别对比它们的成交价格。悬殊之大,有时竟相差数百倍,实在令人心惊。
    文章结尾并没有下什么结论,只意味深长地问道:古玩做为一种兼具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藏品,为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运作模式下,价格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否有人暗中操纵?
    华夏人向来擅长联想,并且从不惮以阴谋论去推断事物。很快,有人把这篇文章同前几天声势浩大的华夏古玩贱价论联系起来,越琢磨越觉得内有蹊跷。
    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报社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几乎所有读者都在问,那篇文章到底是故事还是新闻?有人甚至根据署名追到了北大,想同英老当面聊聊。
    但这一切只是开始。
    第二天,英老的另一篇文章也刊登出来,特别注明是同步发表在国外报刊上的。文章针对前几天所谓国外专家的文稿逐一进行了反驳,批评了他们错误的艺术比较方式。行文深入浅出,即使门外汉也能看懂,知道华夏古代绘画与西方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二者没有高下之分,拿它们对比的人,只会显得自己无知可笑。
    若说学术方面的东西,普通人兴趣不大,看完也记不住多少,那么文章后面列举的华夏流落海外珍宝明细,却是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以前只知道清顺末期时祖宗的东西被强盗掠夺不少,但具体多少,一般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加上目前出国的人很少,对国外各方面的资讯接收也有限,所以,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欧美诸国、还有霓虹等国家,当地有名的博物馆差不多都有华夏文物!且数量以万件计!他们甚至还设立了专门的华夏文物陈列室,堂而皇之地将赃物陈列展示!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有设计建造了大明宫的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另设有陶瓷、铜器、雕刻、绘画等十个华夏文物陈列室。追讨无果。
    卢浮宫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原始社会的彩陶器的数目共计六千多件,加上其他华夏文物,合三万件以上。追讨无果。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名画《寒江独钓图》、其余古玩与考古文献等一万余件。追讨无果。
    霓虹皇宫,藏有唐代鸿胪井碑及碑亭。追讨无果。
    …………
    这份长长的列表触目惊心,更让人无力的是后面一句句的追讨无果。无奈之下,政府只得退而求其次,请持有者保护好它们:“你们可以拥有,但必须尽责。”
    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克制怒火。列出数据后,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质问,既然华夏古玩价值不高,那为何发表这种论据的国家,却迟迟不肯归还国宝?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掀起轩然大波!
    前些日子公众对古玩价值的认知有多么错误,情绪就反弹得多么厉害。一时间,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国宝去向。不少有能力的人更是自发组织民间追讨协会,誓要为流失的珍宝尽一份绵薄之力。
    甚至连官媒也被惊动,联合故宫,紧锣密鼓地筹备名为国宝寻踪的记录片,准备以最快速度播映。
    文章的作者英老,一时间也成为了风云人物。由于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老人家甚至不敢出门。
    接受报纸采访时,他坦言那名鉴识赝品的学生正是自己的弟子,当时只是有感而发,忍不住写了两篇文章,没想到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响。
    其实,英老说的是实话。当初雁游提议利用识破赝品这件事将话题关注度炒热时,最乐观的预计也不过是关注这件事的人会更多一些,能将钟家煽起来的那股邪风压下。却没想到,民众反响会如此激烈。
    现在,古玩压价之事已然不是问题。当初抱怨连天的各位老板们重新振作起来,但凡有敢压价的,一律甩脸送客:跟花花肠子的洋鬼子一起来压制华夏古玩的人,我们不接待!
    问题之一已经解决,那么接下来就该着手第二个目标:如何让操纵此事的幕后主使付出应有的代价?
    请九流诸门的耆老们再度出手,慕容灰早把钟家查了个底掉。但所有人都能看出,钟家充其量只是一条狗,真正的操盘手还是他背后的米国人。
    结合上次陷害英老之事,再加上这次事件,雁游觉得,钟家身后多半是个势力庞大的组织。否则,单凭数人之力,根本没法做出如此周密精细的安排,也无法以一击即中之势发动攻击。
    但奇怪的是,按说遭到英老反击,对方应该有所回应才是。但是从文章发表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钟家却安静得异乎寻常,不要说回击,甚至连在四九城的公司都暂时停业了。
    “难道他们怕了?又以为咱们没查到他们,想等风声过去再出山么。”慕容灰猜测道。他亲自经手的事,自然再清楚不过,九流的前辈们出手十分小心,钟家对于被探查之事一无所觉。
    但隐身幕后的那组织实在太过谨慎,慕容灰查来查去,甚至托关系请动了官家的人,也没以能拿住他们与米国往来的非法证据。他还求助了小叔,但查过后发现,同钟家打交道的几家米国公司,全部底子清白,至少在明面上,与钟家只是最普通的业务往来,毫无把柄可抓。
    一无所获,这让慕容灰自觉颜面无光。他不死心地说道:“打蛇不死反噬人。再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要揪住他们的小辫子!”
    “不,兵贵神速。而且百姓们最关心的还是民生问题,此事目前看似声势浩大,但说到底,还是属于上层建筑,在普通人心中没有共鸣。时间拖久的话,即使找出那幕后人,也不会有人再感兴趣。就像你说的,躲上一阵,等风头过了重出江湖。这就有违我们的本意——将这败类逐出华夏古玩圈。”
    近来新学了马哲的雁游忍不住用了个术语,教英老点了点头,认可道:“小雁说得没错。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干系到这些,肯定不愁百姓的关注。但全国收藏古玩的人才有多少?所以啊,还是得快刀斩乱麻。依我看,米国那边的势力查不出来,以后慢慢查也就罢了,现在先趁机除去钟家这条助纣为虐的狗,免得他们再搅风搅雨。”
    英老的意思,正与雁游不谋而合:“我的看法同教授一样。无法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就先断其一臂。照慕容查出的资料来看,那家组织在华夏开设的公司都是由钟家在掌控。如果钟家出事,这公司信誉扫地,那幕后组织今后想要再做什么,就是有心无力了。”
    既然英老和雁游都做了决定,其他人自然也不会置喙。慕容灰摸了摸下巴,为难道:“但是,就算公开了钟家操纵舆论,最多也只是被古玩界唾弃吧,如果他们坚持不关公司,我们也拿他没办法。该怎么办?难道要用江湖上的手段、天天让小混混到他们公司闹事泼漆,时不时丢条死狗死老鼠什么的?”
    这些旁门左道,慕容灰只在爷爷讲的江湖故事里听过。当时只觉恶心,现在想到可以恶整钟家为小雁出气,又不免十分期待。
    但他还没想好该丢几只死耗子,这邪恶的念头就被雁游无情镇压了:“那些都是左道,我就是要用堂堂正正的办法,让他们毫无还手之力,乖乖滚出华夏。”
    听他这么一说,英老也来了兴趣:“慕容灰带来的资料我都看了,不得不说,这家组织十分聪明,在华夏遵纪守法,该交的税一分没少交,平时有什么新政策也是第一时间办妥。你倒说说,能有什么法子光明正大地让官家封了他们?”
    “其实很简单,证据早就送到我们手上了。”
    说着,雁游拿出一张单据放在茶几上。
    钟归觉得,自从看见那只蓝釉描金燕耳尊后,自己的运气就差到了极点。
    通过舆论造势、抬高或打压古玩价格,是组织策划研究了好几年、确定万无一失的办法。
    组织之前得到了十几件元青花,迟迟不曾出手,就是想用这个办法抬高身价,挣回更高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年前组织就在铺路,派了某博士到除了华夏之外的各国考察,准备回国后就发表世上只有三百件元青花传世的论文。
    钟归悄悄核算过其中利润。他估计组织收购元青花的钱不会太多,几十万美元顶了天了。但只要声势足够,它们至少能以单件数百万美元的高价出手。甚至,连达到千万都并非不可能!
    虽然还未经过实验,但组织内的专家想出这个方案之初,已精心分析了买家心理,并做过反应模型推演,误差率微乎其微。所以钟归相信,自己算出的利润不会有太大出入。
    与高到不可思议的利润相比,等上几年时间、花上一点人力物力去造势,又算得了什么?就连华夏古代也有憋宝的老手,专等时间合适再出手。
    像钟归这个级别的主管,经手的古玩都有抽成。面对如此高额利润诱惑,他自然也按捺不住。但他知道,组织选择了元青花做为验证理论的第一场拍卖,他不能与不敢与组织互别苗头,便选择了压价。
    元青花是炒作抬价,那他就压价好了。虽然不可能一次性赚到百万千万级别的钱,但积少成多,只要利润空间提升,他迟早能赚够这个数。
    主意一定,他立即联系了组织内关系比较好的几个人,让他们捉刀发文。而接下来也正如预计一般,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洋专家的话在民众们心中很有份量。只花了一点小钱,他就轻易搅乱了华夏的古玩价格。
    可还没等他笑够,变故陡生,舆论瞬间逆转。
    他曾想过派人警告英老,但又因自觉尚未暴露,怕轻举妄动,反而让人猜疑到自己身上。毕竟他刚回国不久,人手不足,如果没有组织支援,恐怕不能做得首尾利落。一时置气事小,如果因此影响到公司发展,组织绝不会轻易饶过他。
    再者,英老这个名字在古玩圈内颇有份量。想到关于他的诸多传言,钟归最终还是决定,这次权当吃了个哑巴亏,反正来日方长,以后再找机会报复不迟。
    可惜的是,他算盘打得精刮,却再想不到自己早被盯上了。
    这天上午,他正盘算什么时候重新开门合适时,会计忽然挥着一张报纸,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老、老大,不好了,我们的保单不知被谁泄露出去,还见报了!”
    钟归一时想不到保单泄露会有什么问题,刚要斥责,只听会计又说道:“不只是保单,还有我们的流水账也外泄了!低价买进,却高价保送,别人看了自然奇怪,报纸正质疑这件事。他们还查到我们早在两三个月前就有压价行为,发现文章的外国专家以前到华夏旅游时,是由我们公司接待的!总之,他们把这些线索联系到一起,影射质疑我们同造势压价的事有关!”

  ☆、第80章 一败涂地

“怎么可能!”
    钟归自以为做得万无一失,压根儿不信真有人能抓住自己的小辫子,但又知道会计绝对没胆子开这种玩笑。
    抢过报纸匆匆扫了几行,他顿时脸色大变:“保单和账目不都交给你在保管?说!是不是你泄露出去的?你想陷害我!”
    会计急得差点儿哭了出来:“老大,我哪儿有这个胆子?而且公司出了事对我没好处啊,我还想在这儿做到退休呢。”
    公司虽然是目前少见的私企,账务操作上的猫腻也不少,但胜在待遇不错。会计被钟归招过来才三四个月的功夫,刚刚尝到了手头宽裕的好处,自然不会对公司不利。
    钟归也知道这点,而且会计部门这套班子是他走马上任后重新招的,不可能被别人用心之人拿来当枪使对付自己。
    好在他沿用了以前项博士留下的办法,没有留下任何直接证据。虽然不知道写文章的人是从哪里得到的数据,但只要找个理由搪塞一下高价保单的事,再咬死其他都是谣言,相信事情很快就能平息。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自己来华后已将公司大换血,稍微核心一点的岗位都将钟博士留下的人排除在外。到底是谁出卖了自己?难道是有新员工被收买了?
    想到这个可能性,钟归脸色更难看。他性子急,从来沉不住气,想一出是一出。当下马上将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先大加训斥,又将许以重奖,让员工相互告密揭发。
    等了半天,见没人肯做出头鸟,索性胡乱点了几个自认有嫌疑的,一个个盘查逼问。
    这么没头没脑地折腾下来,自然是一无所获。更雪上加霜的是,内鬼还没揪到,下午税务局的人先来了,直接说要查账。
    钟归接手华夏市场后,也曾经历过税局登门检查。但公司的账目一直比较规范,偶尔在办保险时玩点小手脚,那也是为了让古玩运送出国时更有保障,并非为了逃税,所以钟归在这方面相当有底气。
    加上现在优待华侨的风气,平时政府各部门为了公事登门,对他都十分客气,所以,他在这些机构面前,也保持着一贯的傲慢作风。
    但这一次税局上门,态度却有点微妙。既不接会计递过的香烟,甚至不让他们倒茶,只强硬地重复:“先把账目拿出来,我们着急检查。”
    “哼,神气什么……等这阵风头过了,你们还不是得对我笑脸相迎。”
    钟归悻悻地嘀咕了一声,向会计使了个眼色,询问他有没有问题。见会计悄悄指了指总经理办公室,这才安心:现在国内做的还是手工账,第二套账存在他从米国带来的电脑里,谅税局的人也检查不了。
    他早就打定主意,任谁找上门来,只一口咬定是报纸伪造了单据在胡说八道。真又如何,假又如何,只要过了税局这关,谁还有权利来查他的账?
    不过,真是挺奇怪的。按说现在华夏非但接触电脑的人不多,甚至连听说过的人也找不出几个,公司里就只有他和会计会操作电脑。既然不是会计,到底是谁把资料偷偷拷贝带出去了?
    钟归正拼命回想近期进过他办公室的人都有哪些,忽然听到会计叫他:“……经理、经理?税局的同志问您话呢。经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