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中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补给队和部分辎重营的人马垫后,梁纲给他们留下了二百来人的新兵,总算也是有了点防御力!

“轰……轰……轰……”

每一次炮响后,红巾军前列的炮群中都会响起一声声同样的叫声:“调整炮口角度,调整炮口……”简单的测量仪器远不能同后世精准的炮击相比较,眼下的时候,估摸着一个大概角度,然后一门门火炮的去试,倒是“精准”炮击的最常用手段。

“轰……”又是一声炮响。

“正中目标!”

“按那一门的数据调制。”

“各炮位以九号炮位数据为准,以九号炮位数据为准,差距加减各自调动。”

“一分队准备完毕。”

“二分队准备完毕。”

“三分队准备完毕。”

“八分队准备完毕。”

“各炮位五枚齐射!放——”

“轰轰轰——”

轰鸣的炮声经过短暂的停顿后再一次响彻天地。一枚枚开花弹雨点的般砸向荆门西城门上。

已有心理准备地清兵、乡勇见势不妙赶忙钻进了藏兵洞中,一个个紧紧的趴在洞中,双手捂住耳朵,可是外面震天一样的响动声依旧能钻进他们的耳朵中,那天塌地陷一样的轰鸣巨响,让他们感觉着似乎连藏兵洞都在摇摇欲坠。完全就是一场堪比十八层地狱的煎熬。可他们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兵,能做的只有趴在地上默默地为自己祈祷好运地降临。

第二卷 烽火连天 第二百零九章 千里转战(九)

第二百零九章 千里转战(九)

“炮口向内延伸,第一大队搭桥!攻城!”看到被炮击完全压制的荆门城头,梁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没有床弩火箭,又没有大炮,这样的清军城里面就是有再多他也不惧!

轰鸣的炮击声依旧在持续着……

“冲啊……”呐喊声立刻从城下响起,第一大队的人马抬着云梯和两丈多长的木排望着荆门城冲去。

“啪啪——”不多时,一个个木排就已经搭在了护城河上。而此时的炮击,着弹点已经慢慢的从城头转移到了城墙之内。

守在城头的清兵早已经敲响了铜锣,之前留下做瞭望哨的五十人现就在只剩下四个还活命的,这还是因为命大的缘故。毕竟炮火是那般的密集!伴随着急切的催促声,藏兵洞中的一队队清兵和乡勇快速冲出,城内的民壮也纷纷整装待发。

“砰砰砰……”枪声响起。

几个探出脑袋来观察下面动静的清兵当即被吓了一跳,急忙缩回了脑袋。在西门城头,清兵们只能借着微小的箭孔向城外打望,看着城脚下的红巾军人头攒动,数不清的木排被铺垫在护城河上,慢慢的吞噬着那条一丈多宽的护城河,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袭来!

荆门营守备站在已经显得有些破烂的西城门上,透过箭孔看着城下的情形,心头就如被针蛰了一样,一种不好的感觉在他心头隐隐浮现。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强制压下自己心头不安的情绪,“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能把希望全部都寄托到援军身上!”

纷乱的思绪归于冷静,这守备眼中厉色一闪,振臂一挥吼道:“放箭,放箭!所有弓箭手,全力速射!”

“放!”一声厉喝从城头响起,没有一点的征兆,上百只箭矢就从城上落下,一头扎进了红巾军阵中。

久经战阵的第一大队士兵听到头上箭矢破空的声音传来,便在第一时间内齐刷刷的举起了手中的藤牌,护住了身边抬着云梯的同伴。

箭雨落下,几声痛苦的呻吟之后,第一大队毫无停顿的继续向前。

“砰砰砰……”

火枪声零零散散的响起。初见到箭矢,火枪兵们都是吓了一跳,皆以为是城头的清兵射向自己的呢!

后见不是却也有心撤退,可是身后的梁纲不下令撤退,他们又哪里敢擅自退回一步?

箭矢再度射落,枪声再度响起。清军的弓箭手依旧把打击目标对准了第一大队,而对于能把子弹射到城头的火枪兵却是视而不见。

高琼庆幸之余也大感意外,“怎么回事?清兵干嘛不射自己?”只要是脑子不傻这时候都应该明白,现在打掉能够伤害自己的火枪兵才是第一位的,怎么他们就偏偏和第一大队叫起了真来?

红巾军的火枪兵上上下下可都是身无片甲的,不论是官是兵全都是一身的布衣,若是被弓箭手在射程距离内给瞄上了,凭靠弓箭的射速那伤亡是绝不会轻的!但怎么就被人“视而不见”了呢?

几轮过后,清军的弓箭手在第二中队的接连打击下损失了不少人,可他们的箭头却始终对准的是城下的第一大队!见如此情况高琼也就放下了自己一直提着的心,但转眼间却又感觉着极度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他却是哪里知道,现今的清军弓箭手已经远不能和他们百年前的前辈相提并论了,在陕甘吃苦和风沙的绿营还保持着相当的水准,军中的弓箭兵射出个百米远不成问题。可这荆门营本身处于繁华腹地,武备松弛,战斗力退化的厉害。他们手中的弓箭或是因为保存问题,或是本身就存在着质量问题,加之自身的臂力也是一大原因,反正是能射个二十丈左右就是好的,三十丈远是想都不用想的。

“嗒,嗒……”一连串的声音响起,数十架云梯已经搭到了荆门西城墙上。炮弹开路,在火枪兵的掩护下,红巾军终于始了第一次抢攻城墙。

“杀啊……”陈虎手中的大刀高举过头顶,明亮的刀身在耀眼的阳光之下却闪烁着让人只感觉刺骨之寒的幽冷之光。

几面战鼓擂起,雄劲有力的鼓声便是来自于九幽阎冥的召唤,催促着战场之上的所有人。不用回头,陈虎就知道身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视着自己。大刀向着城头狠狠一挥,“弟兄们,跟我杀啊——”

“杀啊,杀啊,杀啊……”阵阵的杀声立即在身后响起,嘹亮激昂震人心耳。

“咚咚——”一群藤牌手的掩护之下,第一大队二十名精壮大汉力士抬着一根沉沉的圆木狠狠地的冲撞着西城城门。每一声巨响,都能随之带起城门的咯吱声。

钟祥,洋梓。

阿克栋阿的三千南阳兵已经赶到了距离钟祥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可是郧南清军的主力却才刚刚迈步安陆府,此时还在历阳镇周边。

这中间足足相差了一天半的路程,而要是连同上荆门州,与红巾军主力的距离就是差不多三天。

“水师营来的倒是挺快,明天上午差不多就能赶到……”阿克栋阿扫了眼地图,心中闷闷不乐。

“三天时间,说得倒是轻巧,可这三天时间之后荆门州还保得住吗?”丢失的城池越多,他们这群人的责任就越大,难道成德就不着急上火?阿克栋阿又怨又气。

钟祥、荆门这样的州府城市,影响力要远比县城来的强的多,每丢一处都是大事!都是要上报朝廷的……

“唉!”阿克栋阿愤然叹息。

“镇台息怒,息怒。这荆门州虽然不保,可镇台只是听命行事,兵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只能是小过而已,主要责任还是需要将军大人本身来承担。而且镇台还有收复钟祥之功,这是一件大大的功劳。两相并抵,镇台不但无过可能还会有功。”阿克栋阿的幕僚连忙劝解他道。

这襄阳水师营马上就要赶到钟祥水面了,到那时红巾军在汉江上的船队必然不保,钟祥城内的红巾军若不赶紧撤退过江,怕就会被水师直接封锁在东岸,与其主力分开……

所以,到今晚为限,城内的红巾军毕竟会全部撤离钟祥,而到了明日清晨阿克栋阿挥兵进城,这就能确定无疑的拿下一场复城之功。而至于过程什么的,只要时间把握的准确,面子上过得去,那说什么不还都是阿克栋阿自己说了算啊?

第二卷 烽火连天 第二百一十章 千里转战(十)

第二百一十章 千里转战(十)

深夜,汉江东岸边。

姬延良身披一套藤甲,策马缓缓走到四百余骑军面前,“哒哒”的马蹄声震碎了暗夜地寂静。

四百多双眼睛随着姬延良的移动而转动,星星几点火光的照射下,他身上的藤甲赫然反射出一种油亮的深邃光泽。

出保康时,梁纲曾颇是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多定下一些藤甲。那时侯要是知道日后是这般的变化,他肯定会把三千人全副武装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除了第一大队外,余下的藤甲只能装备各部的少量尖兵,而骑兵队中更是只有姬家兄弟二人身有护甲。

现在是说什么都晚了!

廖勇富手下倒是有四十多骑装备了藤甲,是王应琥完成了梁纲的订单后,把剩料再加工的。与红巾军汇合之后,廖勇富主动把这四十多套藤甲均了一半给姬家兄弟和姚学才,梁纲也就笑着答应了。

“弟兄们,走——”宏厚的嗓音中,姬延良持枪横指,遥刺洋梓方向的清兵大营。

“哒哒哒——”随即沉重的马蹄声响彻一片。

夜色如墨,乌云蔽月,阵阵凉爽的夜风吹去了白日留下的炎热。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一支骑兵正在全力疾驰着。

洋梓是一个小镇,位于钟祥北偏东一些,距离汉江边只有二三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真的很近。

阿克栋阿的三千南阳兵就驻扎在镇外,扎着的有一个不小的营盘。为了能够详尽观察到城内红巾军的举动,阿克栋阿派出了好几十人做探子。

“哒哒哒——”

夜风声中清脆地马蹄声从前方接近,黑夜中隐约可见一骑飚飞,正从前方疾驰而来——

是清军的探骑。

“嗖——”

冰冷地破空声响过,五支利箭疾射而至,其中两支分别刺穿了那清军探骑的胸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那人惊恐地瞪大双眼,双手下意识的摸向箭矢,使劲地张大嘴巴却自发出了不大的一声叫,就再也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来了。

“噗嗒——”一声,失去了生命地尸体从马背上颓然栽落。

夜色中,受惊的战马嘶叫着向着远处奔去。

“走——”姬仲良看着不远处倒地的清军探骑冷冷一笑,一扬手中的强弓,低吼一声。

五里——四里——三里——

一个个的清除,五人身后的四百余骑也在一点点的靠近。

人衔枚,马裹足,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响的向着前方的清兵营地靠近。

一里地,足够了,也不可能再靠近了。

前方的清军营寨,辕门处篝火、火把无数,照的一片通明,如白昼一般亮洁。

姬延良翻身坐上战马,目光像刀子一样扫在身后的所有人身上。“弟兄们都听清楚了,营寨中央那顶最大最高地军帐就是阿克栋阿的大帐。”

“今夜突袭,将军有令下:踏破大帐者,赏银一百两,记一等功;斩掉阿克栋阿脑袋的,赏银一千两,记首功!

“那阿克栋阿的大帐就在前面,弟兄们敢不敢去随我取他脑袋!”宏亮的声音炸雷般在众人耳旁响起,随着夜风似乎传进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敢!”

“好!”姬延良持着长枪,一勒马缰,胯下战马登时四蹄飞扬中,再次达声喝道:“那就跟我杀啊——”

“杀啊——”四百多人群嚎响应,丰厚的赏赐让他们的眼睛中里顷刻间燃起了熊熊不可浇灭的杀机,无论是中下层头领还是普通的一员,都被姬延良的这一番话激起了心底最狂野的欲望!

刀枪取富贵,玩命搏金银。

“杀!”姬延良长枪一挥,往前狠狠一刺。身后的四百多骑兵瞬间化作了一股席卷天地的龙旋风,挟裹着淹没一切地声势,横扫向清兵大营卷去。

“杀——杀——杀——”四百多人齐声高呼,整齐的声势立刻就惊动眼前的清兵营寨。

“偷袭——有人偷袭——”

“快——敲锣,快敲锣——”

“去禀报镇台,快去禀报——”

马蹄敲击着地面,轰然若雷动的响声彻底惊醒了寨内的三千清兵,安静地军营顿时间一片混乱。

阿克栋阿迷糊中感觉地面好似在震动,紧接着就被几声爆炸的巨响声从睡梦中惊醒。身为武将的他如何还不知道这是火药爆炸和骑兵群在冲锋,心中顿时大惊,不及穿戴整齐就一把掀开大帐布帘冲了出来。

出了大帐,他放远望看,就见红巾军骑兵正如潮水一样从辕门处涌杀过来。其所经之处,所遇所有清兵都如沸水泼雪……现在是直破自己的大帐来了。

“镇台。”游击将军关圣保焦急的声音从一旁传出。阿克栋阿扭头一看,就见策马冲来的关圣保手中握着一口大刀,身上仅穿着一件白灰色中衣,同样是来不及穿戴整齐就跑了过来。

“镇台,快走吧!红巾军趁夜偷袭,用火药炸开了辕门,现在已经击破了外营,马上就要杀到大帐了。”

“走?”营寨内的混乱情形阿克栋阿已经看在了眼里,是自己的掉以轻心,疏忽大意,才导致了三千本部兵马在毫无防备之下被红巾军骑兵纵马杀入营中,这一场大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自己……“就是走了又能如何?仅仅保下一条命么?”

朝廷的刀子还在后面呢,与其这时候避祸逃命,将来被朝廷收拾,倒还不如拼力一战,至少保存了自己颜面。而且不管怎样,还是自己这边的人多不是么!“亲兵,都给我滚过来,跟着也杀敌立……”

“休走了阿克栋阿——”

“别放走了阿克栋阿——”

阿克栋阿的话音还没落下,一声声刺耳地叫喊就在前方不远处响起。他抬头一看,就见一小队骑兵正势如破竹的杀来。为首的姬延良通身的藤甲上尽是血污,在营寨内火光地照射下反射出一种幽深的血色。

“挡我者死——”

姬仲良暴喝一声,眼睛中全是嗜杀的血光锋芒,手中一杆长枪上下飞舞,带着一声声刺耳的破空声响在夜幕中划出一道道耀眼地寒芒。

无人可挡!

一骑飙进,身后人马追随,姬延良从营寨外一直杀到了大帐跟前,沿途之中挡者披靡,是无人可挡他三枪。

第二卷 烽火连天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千里转战(十一)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千里转战(十一)

姬延良抖索着长枪斜斜挑向一名清军武官地颈项,枪势去得极快,眨眼间就到了那人眼前。

自是不甘受死,这武官狼嚎一声,也奋力挥起手中地长枪,以刺对刺,以伤换伤,以命换命,想以此来逼迫姬延良撤枪。

然而姬延良手上仅是一错,枪头就如灵蛇轻舞,锋锐的枪刃精准的撞在了那刺来的一枪上,两枪相交顿时激溅起几点亮眼地火星。

“锵——”激烈的金铁交鸣声中,姬延良两臂一较力,那武官立刻就觉一股巨力从枪杆传到手中,两手虎口一震,长枪就已经被远远荡了开去。而姬延良此时的长枪却是去势犹疾,锋利的枪尖一闪而过直没入那武官的胸口。

大帐前的最后一道屏障被破除了!那武官一死,他手下的那群清兵就立刻散了架。

“弟兄们,跟我冲啊……”姬延良高喝中再次一马当先的冲到了最前面。

“嘶——”目睹了姬延良的长驱直入,阿克栋阿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红巾军中果然有猛将。

可是他不能退,他的身后就是中军大帐,退不得,也失不得的,不然的话他就真的颜面扫地,一点脸皮子都没有了。“杀,杀……给我杀,给我顶住……”

阿克栋阿身边全是他的亲信和亲兵,听到阿克栋阿的叫喊后,两个武官立刻就冲了上前,亲兵们也随之冲了上去……

“杀啊……杀啊……弟兄们杀啊……”廖勇富手提着一口大刀,正神情激奋满面涨的通红的大声呼叫,虽然他手上没沾染上几滴血,可这并不妨碍他内心的激动!

今夜的突袭实在是太成功了!

“咦——”口中一声惊讶,廖勇富两眼突然地盯向了几十步外,透过厮杀的两军他看到对面一人正挺身站在清军大帐前,周边有几十人围着,气势相当不凡。

“裂开点——”心有所动,廖勇富立刻向左右轻喝一声。

左右的十多个西天大乘教众立刻快马涌出,给廖勇富露开了空间。

两腿控马,廖勇富稳稳坐在马鞍上,一支利箭已然到了他的右手,左手举弓往弓弦上一扣,两臂撑开吐气喝声,在咯吱咯吱的弓弦紧绷声中,强弓缓缓张开,“这家伙十有八九就是阿克栋阿,只要射杀了他,眼前抵抗的清兵怕是会立刻作鸟兽散!”

屏气凝神,扣于弦上地箭矢微微上扬。似乎是离开了眼下喧嚣不休的战场,廖勇富在这一刻充耳不闻外音,略略调整了一下射角——整个世界骤然间变得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那前方肃立着的阿克栋阿。

“喝——”

廖勇富微眯地左眼猛然睁开,森冷的杀机在眸子里一掠而逝,“中——”心中暗叫着,同时右手松开。

“嗡——”弓弦的反弹声入耳。

颤音声中,一点寒芒电掣般而出,瞬息间就掠过了几十步远的距离,直取阿克栋阿胸前。

“镇台小心!”一名亲卫突然大声叫起。

阿克栋阿也同时察觉到眼前一点亮星闪到——

“哼——”

闷哼一声,阿克栋阿胸前中间,骤痛间已经是翻身倒地。

是一箭毙命?还是——

廖勇富来不及细思,口中立刻就大声呼道:“阿克栋阿已死——阿克栋阿已死——”

汉江边上。

第二大队已经是人去营空,从钟祥城中撤出的第三大队却还在严正以待。

虽然城中搜刮到的东西连带着船上原有的钱粮物资和马匹车辆以及老营、枪炮火药等组的人员都已经运到了对岸,现在已经走在了去虎牙关的路上,但是第三大队依旧要留在这里站好最后一班岗——给骑军掠阵。

空荡荡的营寨中,只剩下靠前的一顶帐篷还没有拆卸。里面灯烛通明,摆着一桌酒席,王邵谊、彭泰两人正在那儿低头细语的说着话,看王邵谊的表情还很是轻松,只是彭泰的脸色有些僵硬。

“哎呀言之,不必忧虑,不必忧虑……”王邵谊脸上带着明了的笑容,一个劲的在安慰着彭泰,“以为兄看,兄弟此计甚妙,清军必想不到我军会去劫营,今夜我军必可大胜!”

“你就别提心吊胆的了,来,咱们喝一杯!”王邵谊说着举起了酒杯。

“唉,那就借兄长吉言了,干!”

“干!”

彭泰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紧张僵硬的神情却还是不见一点缓和。

王邵谊没有再接着劝,因为这不是劝就能把人劝住的,而且劝的急了,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夜袭阿克栋阿的主意就是彭泰想出的,他认为形势对局双方心中都是知根知底的。在即将到来的襄阳水师营的紧逼下,今夜红巾军不得不大撤退,让出钟祥城来。

阿克栋阿肯定会派探子前来刺探侦查,如此倒不如让骑兵先走到汉江,安阿克栋阿之心的同时摆脱了清军的眼线,然后再兜个圈去洋梓,趁他们不备,出其不意狠狠地敲他们一下。

这一夜中,连红巾军自己都以为只是撤退,姬延良、姬仲良和姚学才、廖勇富接到命令时,他们四个人本身都极感到意外,那可想而知,清军那里又是个什么情况了。

可是出个主意是简单,成功了也不失为一立身之本,但是这事情也还要想到失败后的结果,彭泰不得不有些患得患失了。他才是一个新人而已,毫无根基,出了事情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

“你说你逞什么能呢?”这是他妻子过江前对他抱怨说的,话音中满是掩不住的担忧。

彭泰打那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几分急躁了起来,尤其是骑军出发之后,就更坐不住了。王邵谊为了安慰开解他,拉着他留在了东岸等待第一手消息,还让厨子整了一坛酒和几个下酒菜。

五更天过,时间已经锵锵进入了黎明。

“报——”远处一骑飞马奔驰了过来,叫喊声连帐内的王邵谊、彭泰都听得到。“袭营得胜……”

第二卷 烽火连天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千里转战(十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千里转战(十二)

“哗啦啦……”的一通响,书案上笔架、镇纸、砚台、杯盏等物件全被成德挥臂扫落,之后他还犹不解气,提起一脚把整个书案都踹翻在地。

“骑兵,骑兵,该死的骑兵,又是骑兵。(梁纲)你个天杀的短毛贼,大山沟沟里你养什么骑兵!??”成德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和火气,梁纲手中的骑兵从他接手郧南军事的那一天起就和他不对付,开门第一仗的竹溪县城,随后大军出保康的一路冲杀,到现在就是轮到阿克栋阿这个总兵官。

总兵官啊,堂堂的一镇总兵啊,竟然糊里糊涂的死在的一场夜袭当中……

真是岂有此理!!!

虎牙关。

就在成德大发脾气的同时,关内的两个人也在说说笑笑的谈论着骑兵的事情。

王邵谊、彭泰对面而坐,桌上摆的很简单,只四个下酒的小菜和一小坛子酒,可是两人吃的称心,喝的如意,酒到杯干,谈笑风生,并不在乎这面上的简陋。

彭泰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先前的躁躁不安和僵硬感,骑军夜袭大获全胜,阵斩了清军总兵阿克栋阿,大好消息传来,梁纲亲口下令嘉奖,他彭泰就是这一战中仅次于廖勇富首功的二功之臣。

“兄长,我军惯于隐没山中,出入于山林,将军怎会想起养得一支骑兵旁身?”彭泰眉头皱在一起,他实在是想象不出一支骑兵是如何在大山中转挪、生存和打仗的。“这一疑惑保康时小弟心中就有了,一直在心头盘算,可至今却还是了无头绪,今天还望兄长给解了此惑。”

献策有功,近日中无奈投过的的那些书生文人中,彭泰现在也算是崭露头角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这一批人中第一个被重用的,如此他也必须要对军中事务多了解上一些,要多旁一些心。

王邵谊了然的点了点头,彭泰的前途还是不错的,“这骑兵是将军在江北时候就设立下的,时间很早,极受将军重视,在上面是花费了不知多少的心血。这骑兵在山中……行军打仗上的难度我切先不提,单说是前景,以为兄浅见,怕不是为眼下时节准备的,而多像是为以后做的准备……”

王邵谊看着彭泰若有所悟的眼神,脸上笑了笑,孺子可教也!伸手沾了沾酒,在桌面上写上了“白莲”二字。“咱们将军可是所图甚大的!”

红巾军的骑兵队,在去年的内奸事件没有发生之前,行军时候都是同辎重营、补给队和炮队的人马一般的,是由士兵牵着马走山路的,比一般的步兵都还要费力,就是如此还隔三差五的有马匹摔死伤残的!

而到了打仗时,很多时候的接触战他们都插不上手,只有赶到有坡地或是谷地地形的时候,他们才能派上用场。

一句话来说,骑兵队在红巾军中是典型的规格高战功少。所以在大整编之后,骑兵队虽然也扩充到了大队级别,可是在陈虎和张世龙面前,姬家兄弟始终要低矮上一头。现在第三大队成立了,他们俩的分量也最多是和南向阳平起平坐。

追究原因,那就是战功太少。

可是战功少为何规格却如此之高呢?王邵谊思来想去,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梁纲养骑兵——不在用一时而在谋一世!他这是在为未来干大事时做准备!

城门处。

两扇城门在撞木的支撑下搭成了一个牢固的伞形小棚,堵在了城门口处。几十个新兵营的新兵在里面进出往来不休,一担担、一块块,都在辛苦的搬运着城门洞中的沙土和石块。

荆门州的知州是早做了准备,虎牙关失落的那一晚他就下令衙门差官把五座城门给全部堵住,昨日红巾军一攻西成门,他就又立马下令让城中民壮担负土石沙袋堵死西城城门洞。

攻城前的一阵炮击,把城前的吊桥早早打落,两扇城门也被炮弹炸的松动,待到红巾军攻城时用圆木撞击城门,没费多长时间两扇城门就轰然倒塌。

梁纲屡次攻城,自然极清楚清军守城的招数,料得到荆门知州定会使人用土石沙袋堵死城门洞,所以在攻城之前他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攻城部队因势利导,在那城门口前用那两扇包了铁皮镶了铜钉的原木厚门搭起一个小棚子来,之后就派人到里面搬运土石沙袋,一点点的直到把整个城门洞掏空为止!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午后不到一个时辰,辛苦了好久的搬运队就掏空了城门洞,搬出的土石沙袋都填断了护城河。可是让人没成想到的是,城门洞开后红巾军面对的却不是严阵以待的清兵,而是一群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在她们身后还有无数的刀枪在逼迫,只得哭着喊着求饶着向红巾军涌来……

不得滥杀无辜,不得祸害百姓,红巾军是有严规明律规定的。所以措手不及之下,本来准备带头冲锋的程绍元、冯景山却只能领着预备队被一群老百姓给逼退出城去……

清军趁势涌到城门外与红巾军刀枪相接,荆门营守备使人推倒了那两扇城门,又用厚实的木排暂替它们堵住了城门口,等到红巾军用火药炸开时,里面城门洞中又是堆满了无数的土石沙袋。

士气大落,梁纲心情郁闷也不愿再打下去,于是这荆门的战事就拖到了第二天,而今日城门那儿的情况却是同第一天极为的相像!

梁纲从没想过荆门一战会打到这第二天,因为自从他起事以来,真正攻城的时候还从没拖延过时日。他之前拿定主意是要一日之内克艰荆门的。

可是这……无耻的州官,实在让人气极!而且那城墙之上还有城门洞,也给了清军躲避炮击的地方。

开花弹虽然厉害,可毕竟比不得后世的重磅炮弹,威力有限,对付人物还可以,可用它的爆炸力,来对付厚厚的青石砖墙,那效果就不大了。

“杀,杀啊……”阵阵呼杀声响起,红巾军再次发起了冲锋。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次正式冲锋了。

第二卷 烽火连天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千里转战(十三)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千里转战(十三)

陈霸(陈二侉子)举着半人身高的藤牌,血红着一双眼睛,犹如在渗着鲜血一样,口里乱七八糟的大声的喝叫着,踏过横七竖八倒在城墙下的红巾军将士遗体,第三次向着荆门西城墙发起了冲锋。

第一大队在攻城中两批次投进去了所有的人马(第一次五百人),拼杀至今,损失之惨重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陈霸为首的第二中队,作为突击锋锐,现在还能拎刀挺枪的人就只剩下原先的一半了。

城墙脚下,到处都有未熄灭的烈火在随风飘呼。这是城头的清军往下浇泼的菜油,他们用此手段来纵火烧毁云梯。不过还好的是现在这些都已经熬过去了,仗打到现在城中的清军早已经没有了菜油。

烈火燃烧,黑乎乎的地面兀自在冒着腾腾热气。虽然城内的清军士气不高,军心不振,人数也不占什么优势,可是有坚固的城墙做依靠,头扎红巾的红巾军将士依旧倒了一地。

城下的土地都被鲜血浸成了暗红色。

陈霸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杀红了眼的他刺客满脑子里都是杀,杀,杀!杀上城去,杀尽了所有的狗清兵!

每一次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