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途-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名蒙军奔上来,卸下背上的物件,一些人掏出铁榔头,将这些东西用铁锚钉在了一起。片刻之间,一段长约数十米,宽约一米宛如栏杆一般的东西出现在光壁之下,这些家伙下面还安装着一个又一个的轮。

一刻功夫,安装好的这件军械便在光滑的石壁之上,在数十上面的蒙军的推行之下,慢慢地向上滑动,在栏杆的后面,多的蒙军向上攀爬而来,不时有人从栏杆之后站直身,拉弓上弦,向山顶射击。

“掷石!”姚长坤大喝道。

一块块的巨石轰隆隆地滚下,砰砰地砸在正在缓缓向上移动的栏樯之上,有蒙军惨呼着被巨大的震力给弹出去,身体撞在石头之上,不断地搞搐着,但马上有蒙军冲上来,补上缺口,让姚长坤遍体生寒的是,虽然栏樯之后蒙军有站不少人或受伤或倒毙,但这个巨大的家伙只是颤抖了几下,便又开始坚定地向上爬行。

连接几轮的投掷,蒙军不断有人伤亡,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受伤的人次越来越少,显然,对方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准备猛火油!”姚长坤喘着粗气,石头既然不能砸断这玩意儿,便只能寄希望于猛火油了,这件大杀器无坚不摧,无孔不入,水泼不熄,对方的栏樯只要是木头造的,便不可能顶住猛火油的焚烧。

石壁之上,蒙军也在此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韩海看了一眼几十米外的益州兵,嘶哑着声音下达命令:“填装!”韩海此时满脸是血,上面投掷下来的石块,砸在栏樯之上,溅开的碎石擦过他的脸庞,锋利的石边划破了脸,鲜血不停地留下,已染红了半边战袍。

在他的指挥之下,身后的蒙军从背上将负着的土袋填在了栏樯之间和之前,往返数次,一道土垒便以栏樯为基础,构建而成。

黑色的猛火油哗哗地流了下来,流到这里便被挡住,随着一支火箭落下,腾地一声,巨大的火焰腾空而起,但火焰虽大,却无法越过这道栏樯形成的土垒。

看到为依赖的杀器被敌所阻,姚长坤顿时红了眼睛,两手抓住一桶猛火油,咆哮一声站了起来,两臂发力,将这桶猛火油用力掷出,木桶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越过了栏樯,直接丢在了栏墙之后的蒙军人从之中,身边的亲兵立即跟上,几支火箭紧随着射出。

木桶一着地,顿时黑色水花四溅,沾在蒙军身上,一股难闻的气味弥漫开来,看到空中火箭飞来,这些蒙军不由大惊色。

“拦截火箭!覆盖地面!”韩海大叫道。

十数面盾牌迅速聚拢,叮叮当当数声,火箭射在盾牌之上,旋即被一只只大手握住,使其不能落下地来。

与此同时,蒙军的反击也立即开始,一簇簇利箭射上对面的阵地,姚长坤的几名亲兵几乎在同时倒了下去,便连他自己,也中了好几只箭,好在他身手敏捷,反应奇怪,避开了要害,饶是如此,身上的盔甲之上,也钻上了好几只铁箭,所幸盔甲甚好,破甲之后,入肉一分,便再也无法寸进,几名亲兵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两人当场毙命,另外两人侥幸未死,却也是受伤极重。

“再射,再射!”姚长坤狂呼道。

数十名士兵搭上火箭,向下猛射,一轮箭雨过去,数十人倒只有一半人安全地退了回来。但是这一次,他们终于得手,一支火箭避开了对方的拦截,落在栏墙之后,大火腾地一声燃了起来,着火的蒙兵惨叫着,如同一支火炬一般,从山上滚了下去。

不过这短短的一瞬间,身上着了猛火油的蒙军士兵大部分都已退了开去,远远地避开了浸满猛火油的地方,韩海指挥着蒙兵将一袋袋的沙土倒在地上,水不能灭的猛火油只坚持了片刻,便烟消云散。

一袋袋的沙土从栏墙之后扔了出来,从熊熊大火之中开出了一条通道,火焰越来越小,蒙军大喊着冲了上来,在这道栏樯之前,又迅速地构建着第二道栏樯。

姚长坤脸如死灰,看着不断逼近的蒙军,呛的一声抽出刀来,“准备肉搏吧!”他大吼道,敌人采取的这种战法,使猛火油的杀伤力被降到了低,只要敌人再在石壁之上构建一道栏樯,双方的距离便缩短了不足二十米,一个加速冲刺便冲到了跟前。

益州兵们提着长枪,在阵地之上组成了一道枪林,沉默地注视着一步步向前推进的蒙军,阵地之上,一些气力大的士兵们们举起油桶,仍在不住地向下抛去,但每每抛下一个桶去,付出的代价都是一条或者数条人命,在蒙军阵地之上,对方似乎准备了不少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专司对付这些人。一名士兵刚刚捧着油桶站起来,便被一箭命中面门,手里的猛火桶坠在阵地上,破碎开来,黑色的猛火油四溅,引起一阵骚动。

阵地之上,大火仍在燃烧,但对敌人的杀伤却极其有限,显然,对于猛火油,对方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克制方法。

远离鸡山的蒙军本部,巴鲁图和乌力其,阿齐思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战局,看到蒙军虽然伤亡不小,但仍是在步步推进,巴鲁图不由喜上眉梢,乌力其损失了三千人,连鸡山上敌人的面相都没有看着,便杀亡殆尽,换了塔塔儿部来攻,看样,多付出一千人的代价,便足以取下鸡山。

“越人擅守城攻城,看来真是不候,义王这一次可是立了一大功,鸡山今日必破!”阿齐思笑盈盈地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民生

五月的安庆,平静而详和,整个安庆境内,大片的熟田已经被一尺来高的青苗所覆盖,这些田地里的庄稼长势极为不错,看得云昭等一众人是喜笑颜开,如果顺利的话,到了秋天,便可以大大地丰收一把了。

安庆在去年遭到蒙人的荼毒,大量的本地土人被杀被掠,哀鸿遍野,一片愁云惨雾,历经数场恶斗之后,以云昭为首的安庆边军终于将以郭络部为首的蒙军逐出安庆,这使得逃入深山的幸存者得以返回家园,在安庆边军的帮助之下,抓住了春播的关键时刻,撒下了种。

安庆周边,几乎都是蒙军的控制地盘,唯有安庆这一个孤岛仍然飘扬着大越的旗贴,这面旗帜不断地吸引着周边的百姓逃亡而来,这些人的到来,使那些因为屠杀而被抛荒的土地重被利用起来,安庆边军以租种的形式将这些已然无主的土地租佃给流民,为他们提供农具,种,畜力,同时约定秋收之后,五五分成。而原有土著居名则依旧保持着以前的二八税率,即当年收成的二成将上交给安庆边军作为赋税。

随着流民的涌入愈来愈多,熟地已经没有了,只能重开荒,而开垦的土地由于是生田,当年收成肯定是不佳的,但报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心思,云昭仍旧下令为这些流民提供各种便利,同时规定,这些开出来的田地。第一年免收任何赋税。

一年生,两年熟,两三年以后,这些田地便将便成肥田。那时是收获的季节。对于马上获得粮食,云昭现在倒不是那么心急了,他看重的是那些源源不断涌入的人口。这些是为重要的,一个地方。首先得有人。有了人,有生机,有赋税,会不断地创造财富,会有大量的丁壮能够被充进军队。

葫芦谷的成药坊目前规模并不算大,除了供应给安庆边军自己药品外,剩下的,便都卖给了潭州的蒙人。换来一批批的粮食,产自巴颜喀拉山的井盐也在大量地涌入潭州,卢州,乃至大漠地区,而换回来的,依旧是一车车的粮食。

安庆现在连军带民,拢共也只有十万余人,这些人所需的粮食对于如今的蒙元朝廷来说。只是一个极小的数目,何交输送进去的粮食再他们看来,也只能维持着安庆不饿死人罢了。

另一个粮食的来路,便是益州了,简述回去之后。也不知对潘浩然说了什么,总之,益州的粮草军械等虽然数量不大,但却仍在不停地向着安庆运来。

“今年秋收之后,我们便可以摆脱对来自蒙元粮食的依赖了!”看着长势甚好的庄稼,云昭喜滋滋地对着蒋丰道:“到了那个时候,便开始遂渐减少对蒙元的成药以及草药的出售。只向他们销售食盐。”

燕小乙道:“既如不靠他们的粮食,我们也可以自给自足,那何不将食盐一起停了,向敌人卖东西,总是觉得怪怪的。”

云昭哈哈一笑,“生意照做,蒙人照打,两不相误,即便我们在粮食上自给自足了,但也仍需要大量地储备粮食,以备荒年或者大的战事再次爆发。这年头,储金储银不如储粮,我们的成药本身产量并不大,而食盐则不同了,第一产量多,我们安庆消化不了,盐工做出来的盐不卖不出去,便没有收入,他们也要吃饭穿衣的,其二,食盐不止我们有,即便我们不卖给他们,大越的那些商人,照样会通过各种途径,将食盐源源不断地运进去,我们所有的,只不过是价格优势罢了。以这些我们用不完的食盐,换来我们所需要的粮食,我们大有赚头。”

蒋丰点点头,“将军说得不错,说实在的,如今的我们实力还太弱小,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得抓紧时间,壮大自己,等到蒙人回过头来,我们至少得有自保的实力。”

云昭叹了一口气,“现在我也真是矛盾得很,既希望蒙人在泰州等地吃上几个大大的败仗,好是将他们逐回大漠,又希望他们与冯从义相持不下,为我们的壮大争取多的时间。”

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蒋丰与燕小乙都沉默不语。几人沿着田间的土垄慢慢地走着,眼前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脚下的田地和先前走过的已经完全不同,庄稼长得稀稀拉拉的。

云昭蹲了下来,伸手抓了一把泥土,在手里揉散瓣开,“这些都是刚刚开出来的荒田吧?”他问蒋丰道。

“是!”蒋丰也蹲了下来,伸手扒拉着这些青苗,他以前虽然是军官,但后来角甲归田,回归乡梓,对于种地,倒也是行家里手,扒开一些地坎垃,看了看这些青苗的根部,道:“这些安置下来的流民已经很用心了,但奈何土地肥力不足,今年闹不好,他们还不能填饱自己的肚。”

拍拍手,云昭站了起来,对蒋丰道:“蒋老,肥力不足,我们可以想想办法,巴颜喀拉山上,绝大部分地方,腐叶烂木深有数尺,这些东西运出来,都是上好的肥料。”

“这些流民那有这个力量将它们弄出来?”蒋丰苦笑道,“光是伺弄这些土地,便要花掉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

“他们没有力量,我们来搞,动员非一线军队,从巴颜喀拉山将这些肥料运出来,免费提供给农户。”云昭道。

“啊?”蒋丰吃惊地望着云昭,动员军队进山,只是为了给农户弄些积肥,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没有什么好吃惊的!”云昭道:“其一,这可以拉近我们与这些农户的关系,让他们知道官府对他们是非常关心的,其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仍然锻炼了士兵的体力,以及军官的组织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将军高见!”蒋丰笑道。

云昭原地转了几个圈,道:“现在我们在短时间内,可能没有什么大伏要打,士兵光是关在营里训练也不行,这会将他们憋出病来,闲出事来,正好找些事情给他们做,肥料运得足够了,便组织士兵们来挖沟渠,挖堰塘,堰塘可以储水,沟渠可以将水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各地提供方便!”

“将军这也算是兴修水利了,这些事情做出来后,安庆的百姓可就受益良多了!”蒋丰道。

“他们收益,便是我们受益!”云昭道:“我们这一万多人的军队,吃喝拉撒以后可就要靠他们了,为他们搞好这些东西,也算是为我们自己服务。”

“自古以来,只有百姓服劳役,倒是甚少听说有官府免费为百姓做这些事情的。”蒋丰感叹地道。

“我在云家村的时候,便常常希望有清官大老爷为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做些好事,修桥铺路,兴修水利等等,但一样也没有盼到,现在我自己当官了,当然得做这些,也不枉为我做了一回官!”云昭大笑道。

“如果将这些沟渠堰塘挖起来,对于今后我们的做战也是很有帮助的!”燕小乙突然道:“蒙军以骑兵为主,我们在修这些沟渠的时候,不妨将他们挖得宽一些,深一些,将安庆城外这些平坦的土地用沟渠切割成一小片一小后,这些一来,蒙军的骑兵便无法发挥他们的速度,对我们也是极为有利的。”

蒋丰一拍巴掌,惊叹道:“着啊,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我怎么没有想到?”

云昭赞赏地看了一眼燕小乙,“安庆除了背后的巴颜喀拉山外,一展平原,我们兵力不足,又多是步卒,机动能力不足,只能驻守一战略要点,而蒙军则不一样了,他们可以随意地穿插进安庆,小规模地十数骑数十骑军队进来骚扰,我们是防不胜防,这几个月来,脱脱就是采有的这样的策略,安庆不少地方的庄稼便被他们给毁坏,人也杀伤了不少,赫仁他们出击数次,连敌人的影也没有摸到。苏定方亲自出马,也只是预先设伏,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逮到了一支这样的军队,宰了数十骑骑兵,相对于收获,我们的付出可就大了。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改观!”

“脱脱吃了我们许多大亏,这一次倒是变得聪明了!”蒋丰叹道:“他这一招,我们还真是没有多少办法可以应对!”

燕小乙愤愤地道:“脱脱那有这么多鬼心眼,我敢打赌,这些绝户计肯定是雅尔丹那个臭女人想出来的。”

云昭点头道:“小乙这一点说得没错,这样的战法肯定是雅尔丹搞出来的,目的无外乎是破坏我们安庆的民生,如果不能及时遏止这种状况,他们会愈来愈多地出击,出击的距离也会越来越深入。雅尔丹是想我们无法摆脱对蒙元粮食的依赖。”

“将军,以你之见,该如何应对这件事情呢?”蒋丰问道。

云昭摇摇头,“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能组建一些骑兵巡逻,争取能够将这些小股军队歼灭一些,小乙,你和赫仁,各自带百来骑人马,轮换出击吧!”

“是,将军,可是这些蒙军如今狡滑得很,只怕效果会很差。”

“先与他们猫捉老鼠玩几天再说吧,办法总是有的。”

第二百六十六章:反水

不论在那个时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军队一旦动员起来,他的效率都不是一般的组织所能比拟的,无论是搞破坏还是搞生产。而在安庆,云昭的安庆边军只不过是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罢了。

除了驻扎在十里铺,由孟姚和丁仇统率的第三营,以及在安庆石堡有值勤任务的军队之外,其它的部队都被充分动员了起来,前往巴颜喀拉山,而他们的任务如果传出去,恐怕这片大陆之上绝大部分的军队将领都不敢相信,他们只是为了安庆的农户解绝肥料问题。

大堆的腐叶被从山里运了出来,小山一般地堆集在安庆各地,盖上生土,举火焚烧,用不了多少天,这些便都成了上好的肥料,洒在田里,极大地增添了刚刚开垦出来的荒田的肥力,作完这些,士兵们便又开始开挖沟渠和堰塘,安庆没有大江大河通过,这些堰塘挖完之后,还得靠天上的雨水来积水,虽然说一时之间用不上,但想必在数场大雨之后,这些设施便将被充分地运用起来,而在蒋丰的老家,雾渡河村便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一道沟渠将雾渡河与他周边的数十里方圆内的土地全都连接了起来,与原来相比,自然是方便了许多。

这些活动在安庆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起初不要说一般的士兵,便连苏定方和胡泽华这样的将军也相当的不理解。但现在的云昭与当初与大不一般,身为宣威将军的他,在安庆边军之中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它诸将,连续率领着士兵重创蒙军。是将他在士兵们心目中的形象推到了一个高点,在安庆,他的威望已远超苏胡诸人。

苏胡等原安庆诸将超始都认为这是白白浪费士兵训练的时间。但在云昭的坚持之下,诸人亦只能服从。心里却都是不无怨言,但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却发现了安庆百姓对他们的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原来是惧怕之中带着尊敬,现在,安庆百姓无论是原住民,还是来的流民,在尊敬之中却是由惧怕换上了亲近。

士兵们当兵拿晌。打仗卫国,老百姓种田纳粮,交纳赋税,在大越,自然没有军民鱼水情一说,相反,一般的百姓是很惧怕这些士兵的,看见军队过来。不逃怕也会关门闭户,这些苏胡二人自然是心知肚明,即便以前在岳铭将军的统领之下,安庆边军军纪严明,但骚扰百姓之事亦是不时会发生。军民关系虽然说不上恶化,但也绝对谈不上亲近,而现在,他们只是帮着这些百姓弄了些肥料,挖了些沟渠,这些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已经是格外亲近,在士兵休息之时,已经有村民烧了热水送过来,眼下田里活计不忙,在观望了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主动加入了掏挖沟渠之中,在安庆,四处可以看到,身着安庆军服的士兵与普通的百姓们混杂在一起,汗流浃背地一起劳作着。

在安庆大兴水利刚刚告一段落之时,一场持续了十数天的春雨让他们刚刚开挖的堰塘之中,流满了雨水。

指着面前的这些堰塘,云昭高兴地道:“这些堰塘,缺水时可以为农田提供水源,平时亦可养些鱼苗虾蟹。”

“恐怕有些困难!”蒋丰抚着白须,摇头道:“我们挖得这些堰塘太小,蓄水能力有限,大多数没有活水补入,极易干涸,供给农田还行,但养鱼虾,没有充足的水源的是不行的。一旦没了水,花费金钱投入鱼苗,到时可就打了水漂儿了。”

云昭想了想,指着安庆城背后巨大的巴颜喀拉山,道:“蒋老,我们可以在巴颜喀拉山下挖掘出一个极大的水库,今年冬天一到,巴颜喀拉山必然冰雪覆盖,到了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冰雪花开,这些雪水经过引导,便能注入这个水库,这样一来,便不愁没有水源了。”

蒋丰咋舌道:“将军,要供给这么大片土地上的堰塘不断水,这个水库的面积只怕小不了,这个规模是不是有些大了?我们现在只怕力有未逮啊!”

“我们可以慢慢来!”云昭道:“不着急,事情只要一开始做,并坚持下来,总有完工的一天,先开挖一些中型的,然后将他们一个个地连接起来,花上几年功夫,总是可以完成这个工程的,老蒋,我们做这件事情,当可称得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孙后代的事情。”

“将军说得是,只怕不做事情,只要一直做,总有做完的一天,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将军掘堰,异曲同工,必成千古美谈之事。”蒋丰正色道。

云昭大笑,“我可没有想这么多,我们比之愚公,可要强多了,他是单枪匹马,我们可是有上万士兵,十万民,他要几代十几代能完成,我们多用上数年,便可做完了。”

“这件事情,我会好好下去筹备,各村务寨,我去动员,军队这边,就靠将军您了。”蒋丰亦是笑道。

“军队这边没有问题,可以轮换上阵,苏定方胡泽华现在对于这些事情也没有异议,在前期的工程之中,他们也发现了这样做的妙处,士兵们的训练时间减少了,但却比先前变得强,他们现在巴不得有多的呈情让士兵们去做了,让士兵们忙起来,一直有事做,比将他们关在营里,每天只是拼命训练要好多了。”云昭轻松地道,通过在安庆大兴水利,云昭的声名已经不仅仅限于军队,在民间,他的声望值如今也是直线上升。安庆十万民,已是无人不知安庆边军的宣威将军云昭的大名了。

但是云昭在安庆大兴水利的计划却仍然没有得以实现,来自益州的警训让他不得不将目光再一次从民生之上转向战场。

自从将安庆边军的出路放在益州这个方向上之后,云昭便向益州方向派出了大量的探,在军中成立了一个以郭锋为首的专司刺探益州情报的机构,云昭将其命名为职方司。刺探不仅仅限于军事,是包括了益州的民生,经济,商业,农生等方方面面,这几个月以来,郭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益州的军政方面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从益州方向汇聚而来,虽然还只是一些粗浅的,表面的情报,但云昭仍然很满意,这代表着郭锋的情报网已经逐渐铺开。

但六月,剑关方向,益州大将王好古与蒙军的战斗引起了云昭的警觉。

和硕特先于鸡山大败于王好古麾下大将姚长坤,数千精况一朝败亡,但时隔不久,在塔塔儿部的猛烈进攻之下,鸡山失守,四千益州兵绝大部分命丧鸡山,姚长坤仅带了少数人逃回到了王好古的大本营菊花岭。

这些战事都极为平常,胜败本来兵家常事,引起云昭警觉的是,塔塔儿部在打下鸡山,切断王好古一臂之后,菊花岭与柏树坡的侧翼已经暴露了出来,但在这个时候,蒙军既没有趁势进攻,王好古亦没有想法堵住侧翼的漏洞,双方似乎有默契地停滞了近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蒙军再一次发动猛烈的攻势,这一次却是向菊花岭,柏树坡同时发动进攻,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王好古打得溃不成军,一路败退。

“这事有古怪!”云昭将整理出来的一份卷宗拍在桌上,对着四周的苏定方,胡泽华,姚孟,燕小乙,丁仇等人道:“你们看出这其中的蹊跷来了吗?”

苏定方迟疑了一下,“云将军,这很正常啊!蒙军的作战能力的确很强,王好古将军在失去一翼之后,与敌接战本身就处于被动,如果他被迫撤退的话,在野战之中与敌作战,的确很容易败给对手。”

“益州兵虽然比潭州兵要强,但也不会强得太多。塔塔儿与和硕特都是蒙人之中赫赫有名的大部,王好古此败也属正常!”孟姚接着道。

其它人亦是点头附和,“除了我们,只怕大越还没有军队能与蒙军正对硬撼!”燕小乙骄傲地道。

“不是这样的!”云昭摇头道:“你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伤亡率!”

“根据常锋的情报,他在鸡山之战结束之后,通过各种手段接触到了一个姚长坤部下幸存的低级军官,在鸡山之战之中,姚长坤所部绝大部分的伤亡都是在与蒙军正面对撼之中死亡的,那一战,双方从上午一直打到深夜,姚长坤四千人只剩下数百人逃走,但蒙军伤亡亦超过两千人,伤亡比率是二比一,这说明益州兵在与蒙军的步战之中,并不是太落下风,这说明益州兵本身的确精锐,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他不死守柏树坡与菊花岭,要知道,在他的身后不到三百里的天门县,可是驻扎着潘超的数万军队。他只要坚持十数天,便可以等到潘越的援军,但王好败却兵败如山倒,为可疑的是,郭锋发现,一败涂地的王好古所部,其伤亡小得可怜,并不是兵败如山倒,倒像是一场有组织的撤退。”

“王好古想干什么?”苏定方皱起了眉头。

“你们都来瞧瞧,王好古撤退的路线和蒙军进军的路线!”云昭拉过一张益州的地图,铺在桌上,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了两道印。

“潘越!”这一下,不仅是苏定方,连胡泽华,孟姚,丁仇都失声惊叫起来,他们都是老于行伍的将军,看到云昭划出来的两条线,如同两把铁钳,正在向天门县的潘越合拢,一下都是瞪大了眼睛,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王好古反水了!”云昭一字一顿地道。

第二百六十七章:进军益州

原创王好古竟然反水了,这个结论委实太过于惊世骇俗,实是让人难以信服,但看着地图上云昭用力掐出的两条印迹,在场的将军们又不得不得出认同这一事实。⑸

“王好古是益州大将,深受潘浩然倚重,这,这鸡山不过小败,怎么就委身事贼了?这说不通啊?”胡泽华紧紧地攥着拳头,“潘浩然不可能因为这一场小败便处罚他啊!”

苏定方双手撑在桌上,眼中冒出怒火,沉声道:“不是因为潘浩然,而是因为王好古要做第二个韩仲,只是不知道蒙人对他许了什么诺言,竟然让他破釜沉舟,背叛故主?”

“这一次潘浩然要吃大亏了!”云昭叹了一口气,“天门的潘越一个不好,极有可能全军覆灭,潘越一败,益州腹地便袒露在了王好古和蒙军面前,只怕潘浩然的亲军还来不及做好战争准备,他们就会杀到益州城下!”

“我们怎么办?”蒋丰看向云昭,安庆早已将目光转向益州,原本打算一旦益州潘浩然造反,安庆边军便以平叛的名义穿越巴颜喀拉山,开到益州,抢占地盘,这样在大义名份上,都是正大光明,但现在,情况居然起了这样的变化,王好古叛变投敌,益州即将大乱,表面上看正是安庆的好机会,但却也是一个大泥坑,一个不好,便会将自己深深地陷进去。

可以想象,王好古与蒙军出其不意之下。将会将潘浩然打一个措手不及,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益州毕竟是潘浩然苦心经营多年之地。势力雄厚,如果王好古不能在第一时间干掉潘浩然,即便在蒙军的支持下。有可能地便是在益州与潘浩然形成对峙,这样。益州将会形成潘浩然,王好古,蒙军三股势力,如果自己再掺杂进去,便是第四股势力,而且以自己这股势力为弱小,搞不好便会成为所有人的目标。

凝视着地图,云昭道:“穿过巴颜喀拉山。便是益州的榆林县,这个县因为多山少地,极为贫穷,人丁并不多,潘浩然在这里的统治较为薄弱,而简述的军队偏重于西方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对于榆林县,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如果王好古当真一举击溃了潘越的话,简述一定会被潘浩然调往益州的核心地区协防,这样,自榆林往西,大部分的山区便会形成一个权力真空。被压制多年的各少数民族将会有一个极大的反弹。”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进入益州,首先面对的便是这些聚族而居的少数民族,其次是潘王蒙等人。”孟姚道:“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人数少,装备简陋,但不得不说,他们地形熟悉,悍勇敢战,亦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我们不可有全师挺进,安庆还需要留守足够的部队防守蒙人。”

“孟姚说得对,我们只能派遣一支偏师进入益州,绝大部分的力量必须留守安庆,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至少在我们从益州获得一块足够的安身之地前。脱脱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将军已经决定插一脚了吗?”苏定方问道。

“安庆发展前景有限,占据益州是我们的既定方针,当然得坚定不移的执行。”云昭不容置疑地挥手道:“这是一个机会,虽然风险也很大,但不冒险哪有收益?其实我们取得今天的成就,那一次不是冒着输光手里所有筹码的危险?这一次,我们至少不是押上了所有的资本,所以,我们不必瞻前顾后。”

“谁去谁留?”孟姚问道。

“前往益州,我亲自领兵,定方,小乙随我去,安庆方面,军事上由孟姚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