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科学家(何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茶边研讨八大胡同的风花雪月,马上就轮到中午酒桌上互诉衷肠了,忽然有家人送来一张拜帖。好比准备颠鸾倒凤之际手机狂响一般,真是让人扫兴!

荣庆拿过来一看,原来是那个洋进士、野翰林,自己本来就不待见他,如今又跑来大煞风景,恼怒之下,正准备说“不见”。,谁知道这翰林拜帖上面的字硕大无朋,袁世凯逮眼望见,不觉惊奇道:“咦,这就是经世大学那个孙元起吧?”。

荣庆连忙把“不见”。两字咽回肚里,脸上堆着笑问道:“怎么,慰亭兄认识他?”。

袁世凯摇摇头:“听洋人说,此人乃是格致学一代宗师,愚兄倒是想见见,不过一直缘惶一面。”。

荣庆笑道:“那今天就让慰亭兄见上一见!看看究竟是“相见争如不见,呢?还是“闻名不如见面,?”。说罢,连忙吩咐家人将孙元起请进来。

孙元起在厅外就看见屋里坐着两个人,心中想道:坐在主位的,毫无疑问就是荣庆荣尚书了:而边上客位所坐那人想来必是袁世凯无疑。

两人见孙元起进屋,也起身相迎。在拱手问礼的瞬间,孙元起打量了这两人一下:荣庆面容严整,想来是个持正守旧之人。虽然荣庆也算的上容貌堂堂,可他站在那里,却显得渺小许多,光彩全被边上那人所掩盖。所以孙元起更多的是审视这位“对不起“中国人民”。的窃国大盗。

袁世凯是个一米五几的矮胖子,五短身材,颈粗腿短。传说中他是“西山十戾”。之一的蛤蟆精转世,看这身材,确实比拟得很到位。可是人矮,不代表气场小!红朝太宗也是个矮子,可是人家到哪儿都镇得住场面的。面前这人也是这样。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王霸之气”。孙元起相信,面前这个)人身上便大量蕴含。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联句!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二十三岁就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i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三十出头的时候就让晚清重臣李漓章写下“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手下聚集徐世昌、段棋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锦、张勋、段芝贵、唐绍仪、李纯等一大批清末民初的杰出人物!

寒瞎已毕,各自坐定。荣庆和孙元起没什么交集,孙元起跟荣庆也没什么好谈的,说了“今天天气哈哈哈”。之后,相对无言,只等着分分钟后荣尚书端茶送客,自己便溜之大吉。

谁成想袁宫保却对于西方科学兴致浓厚,拉着孙元起问东问西,一时半刻脱不开身。荣庆虽然心中有事却不好在袁世凯谈兴正浓的时候硬把孙元起赶出去,只有假装洗耳恭听的样子。

看着荣尚书不时飘过来的眼镖孙元起心中暗道一声“苦也”。:估计荣庆和袁大头准备谈些私密事,结果被自己搅黄了,如果自己还不识趣地赶快溜号,以后的小鞋可就有得穿了!

正准备起身告辞,袁世凯忽然问道:“百熙你在西洋多年,你说说,君主立宪在我大清行得通么?”。

这一问,让边上喝茶看热闹的荣庆大吃一惊心中暗道:“看来,这袁慰亭早就知道我的意图啊!”。孙元起也愣住了:咱们不是谈科学么怎么扯到政治上来啦?

见两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孙元起只好含糊地答道:“晚生从小学习理化,对于政治实在是一窍不通,不好乱讲啊!”。

袁世凯丝毫不以为意:“百熙没听过“旁观者清,的话么?没准你们这些局外人,看得反而比我们局冉人更清楚呢。如今只有我等三人,请君姑妄言之!”。

孙元起心中有此愤愤,你们两人有啥私密的东西不能好好说?干嘛要把我扯进来!再怎么说,哥哥我也是过来人,你以为我不知道六年以后夫清就玩完?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比O化t呼么!

当下伸出左手,做了一个)“六”。的手势:“晚生妄言,君主立宪在我大清行通行不通,六年以后自会分晓,请袁宫保、荣老前辈到时候验取。二位大人位高事冗公务缠身,晚生不便叨扰,就此告退!”。

第一一三章怅怅莫怪少年时

一一三、怅怅莫怪少年时

从荣庆府邸回来,孙元起颇有些怏怏:今天所见三个官员,一个副首相、一个部长、一个省长,都是国家要员、精英中的精英,可他们要么昏聩不通时事,要么勾心斗角玩深沉。如此朝廷,不亡何待?

不过这种郁闷没有烦扰孙元起多久,因为薇拉含羞带笑地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你又要当爸爸了!”。

尽管已经身为人父,孙元起还是被这个甜蜜的喜悦撞晕了头。

孙元起作为独生子女那么多年,小时候总想有个兄弟姐妹,能在开心的时候陪着自己一起笑,伤心的时候陪着自己一起哭,共同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见识世间的悲欢离合。可在那个)“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的时代,这个梦想注定难以实现。长大后,心里也经常会想,如果条件允许,以后自己一定要生两个宝宝。

来到大清,既没有残酷的减丁国策,也没有先进的乳胶工艺,家庭规模大小,完全取决夫妻二人的能力和努力。这就为孙元起圆梦创造了优渥的前提条件。当然,家里要是五个以上的小孩,那就有些夸张了,总体还是两三个为佳。尽管念祖有个哥哥,不过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一年难得见上一面。如今有了弟弟妹妹,想来他未来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吧。

听说薇拉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孙元起又有些自责:这段时间,先是去敦煌考察,回来又忙学校里面的事务,完全没有顾及薇拉的身体,连有身孕都不知道,自己这个丈夫真真是不称职的!

有了一次经验的薇拉却丝毫不以为意,依然照常去实验室做实验、下试验田看庄稼长势。孙元起少不得嘱咐老赵家的在边上帮忙照看下。

过了没几日,左功先便带着一位三十多岁的俏丽妇人回到经世大学。

初次见面时,孙元起以为是左功先的母亲1心里还暗暗啃叹驻颜有术。等听了左功先介绍才知道,原来此人是他的妖娘也就是他父亲的二房太太。因为是儿子的婚姻大事,如果父母亲自前来,那必然是走六礼的第一道程序“纳采”。了。左家为了慎重起见,便先派这位沈姨娘过来看看情况。

孙元起一想,这也合情合理,便先安排两人在校园里住下。

通过两下沟通,决定在孙元起家里让沈姨娘与赵景惠见上一面。尽管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双方都心知肚明1偏偏过程不能这么直接,因为就样体现不出我中华文明的中庸含蓄之美来。根据事先的设计安排,沈姨娘先假装到孙元起家拜访孙太太,谈话之时,赵景惠端着茶水出来,假装与大家添水,这一出一进之间,便把亲事给“相”。了。短短的几分钟,就决定了这门婚事的成败,多少有些儿戏。

可这就是风俗,容不得你反对。

选了个黄道吉日。日上三竿的时候,打扮一新的赵姨娘晃动着三寸金莲,走进了孙家小院。

虽然孙元起是媒人,左功先更是男方,可这场热闹的盛宴1主角注定是以沈妖娘为首的一群女性,孙、左二人别说入场,连当观众的资格都没有。薇拉如今用中文日常交流已经没问题,然而到了这个体现中华传统婚礼民俗的场合,只能沦为配角中的配角。为此,孙元起只好请来严复的夫人朱明丽当女二号。

这朱明丽是在城市中长大、又受过教育的女子。虽然文字功夫并不纯熟,偶尔会写错别字,在当时已经算是难得的了。1900年天津水师学堂在拳乱之中为炮火摧毁,严复仓皇逃到上海,由此结识了朱明丽。严复之所以与朱明丽结缘,据说还是因为他那本著名译作《天演论》。传闻朱氏读了大作之后1心生仰慕,最终结为连理,做了严复的第三任夫人。为此,诗人黄遵宪还专门写了首诗来纪念这件事:“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胶。绎纱坐帐谈名理,胜似麻姑背样搔。”。

因为有共同语言,两人感情异常深厚,婚后严家大小事情都由她来经手。而且朱氏也是位女强人,在上海的时候1她不但照顾家庭,甚至还经营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黄包车行1拥有黄包车三十辆!所以,由她这等灵巧的人来主持场面,最是合适不过。

薇拉和朱明丽也盛装出迎,笑语嫣然地把沈异迎进屋里。鉴于孙元起不在场,事情的具体经过都是中午吃饭时薇拉复述的:左夫人坐下之后,先是对房屋的简朴表示惊讶,进而推断出孙校长具有勤俭节约、安贫乐道等众多优良美德。随即,她又对房间里面中西结合的家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仔细询问了每件家具的原厂地和价格,认为孙太太能用如此合适的价格,购买到如此优质的家具,充分彰显了善于持家的能力。希望以后两人能在购物、持家、攒钱、化妆、生育等诸多领域,就各自的优秀经验展开多方面合作交流,积极提高女性在家庭里的能力与魅力。

紧接着,左夫人又与严夫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她们仔细回忆上海豫园、城隆庙、绿波廊等著名景点和饭店,并就个中细节展开严谨细致的切磋研讨,比如哪一家馒头店的蟹黄汤包分量更大、哪一家银楼的手镯雕刻更精美、哪一家脂粉店的水粉颜色更加细腻。作为佐证,她们除了援引亲朋好友的证词,还不时掏出身上的配饰作为物证。

就在这个时候,梳洗整齐、新衣新裤的景惠端着茶盘,娉娉袅袅地走了出来,姿势优雅地给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位女士斟满茶水,然后躬身告退。整个过程表现非常完美,期间甚至还很有礼貌地询问自己最近的身体如何,同时表示在未来几个月自己身体不方便的时候,愿意过来提供自己的帮助,这些行为充分展示了一今年轻女性温柔贤惠、关爱他人的伟大情怀。

随后,三人又讨论了中国茶叶的著名种类、各地饮用水的优劣、茶碗样式对茶叶的要求等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话题结束后,左夫人发觉自己貌似遗漏了一件重要事情,需要马上返回寓所处理。挽留无果之下,自己便和严夫人礼貌地把她送出门外。

临别之时,左夫人还一再热情邀请自己和严夫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到左家进行友好访问。

根据薇拉的描述,似乎是宾主尽欢、相亲顺利。但孙元起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好像哪里不对劲儿。

至于为什么,一时之间却又说不出来。

果然,等到下午,就看见左功先一脸沮丧地走进了校长室,闷声不响地坐到角落里。

看他臭着脸,孙元起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道:“执中,怎么啦?你姨娘怎么说?”。

左功先抬起头看看孙元起,又低下头去,久久不发一言。如果现在有包烟的话,他肯定是在一根接一根地抽:如果有瓶酒的话,他肯定是在一口接一口地灌。

半晌,他才沙哑着嗓子说道:“我嬉娘不同意……”

“为什么你姨娘不同意?”。孙元起挺纳闷的:赵景惠挺好一姑娘,配左功先完全没问题,叶会不同意呢?

左功先抱着头缩在椅子里:“她说,她是丫鬟……”

孙元起忽然想到在薇拉的描述里,赵景惠曾经“很有礼貌地”。询问她的身体如何,并表示“愿意”。在身体不方便的时候过来“提供帮助”……这,该不会是那小妮子故意的吧?

正准备驳斥沈妖娘的“谬论”。,左功先又道:“她还说了她是天足……”

自两宋以来,我国妇女就有缠足陋习,直到清末民初才全国范围内禁止。这裹过的脚,叫“金莲…”、“小脚”。:而没有缠过的天然脚,就叫“天足”……

一般说来,只有汉族女孩子才会裹脚,但也不是所有的汉族女子都会裹脚。裹脚者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中上层的富家小姐,因为不用干活,有丫头伺候,可以从小就裹脚。有些家里贫穷却准备嫁个好人家的,以及读书人家的女孩,也会缠足。而贫穷百姓家的女儿,因为天天要井边灶台、田里山上的干活,一裹脚,路都走不顺当,如何干活?所以脚根本就裹不起来,多是天足。那时候,女孩子家富不富裕、有没有文化,看脚就能知道。

老赵一家最先在山东种地,景惠除了哄两个弟弟,还要做饭、下田,哪有功夫缠脚?等到了北京,同孙元起生活在一个院子里的时候,她已经十来岁了,早过了缠脚的年龄。在缠足时代,女子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才能解去布带。也有终身缠裹,至老不除的。

俗话说:“小脚一双,泪水一缸。”。缠足对于女子造出的伤害非常大,戎戌变法时,康有为就曾奏上《请禁妇女裹足折》,里面描述到:乳哺甫离,鬃发未燥,筋肉未长,骨节未坚,而横禁弱足,严与裹缠,三尺之布,七尺之带,屈指使行,拗骨使折,拳挛蛊壶,跼地雷天,童女苦之,旦旦啼哭:或加药水,日夕熏然,窄袜小鞋,夜宿不解,务令屈而不伸,纤而不壮,扶床乃起,绮壁而行。

孙元起刚搬到老大人所赠后海宅第的时候,郑家女儿景懿年方五六岁,长得粉嫩白净,最是可爱。在大清习俗里,这正是裹足的最佳年龄,老郑家的刚开始给她缠足,疼的小萝莉眼泪横飞、呼天抢地。孙元起闻知后,严厉制止了这种戕害幼女的行径。在老郑看来,孙元起是主家,全家都是他的奴仆。既然主家发话了,自然得听从,故而景懿得以逃过一劫。现今景惠、景懿、景尧三个姑娘都是天足。

听到沈姨娘的挑剔,孙元起开始无语:受迫害者不仅拿着自己的悲剧作为荣耀,居然还以自己的悲剧为标准来迫害他人!为虎作伥,骂的难道不是这种人?

第一一四章何处花开不看来

左功先接着说道:“她还说,她骨架太大、举止轻佻,并非旺夫宜子之相……”说罢,一拳捶在茶几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孙元起也震惊了:感情这沈姨娘除了相亲之外,还兼圌职相面啊!

不错,这些年来生活条件跟得上,又,没干什么重体力活,再加上山东人优良的遗传基因,景惠个头长到一米六几,比悲催的袁大头还高,在清末女子普遍的一米五身高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可这是优点好不好?什么“骨架太大、举止轻佻,并非旺夫宜子之相”。

,完全是“两只黄鹏鸣翠柳”。不知所云嘛!

孙元起看着左功先烦闷欲死的样子,一时间也想不到用什么话来安慰他。古语有云:“疏不间亲。”。左功先和赵景惠的婚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孙元起自然不能在学生面前批评他的姨娘。况且沈姨娘的话,实在太令人无语,自己都懒得反驳:关于丫鬟的身份,孙元起和左功先事先就说过,在给左家父母的信中也提了,根本没必要再讲!

不错,赵景惠就是天足,健康态!天然美!可孙元起不相信仅凭自己几句话,就能扭转清末这些人的畸形审美观!

至于身材、相貌问题,两个男子之间就更不能说了。当然,孙元起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是沈姨娘编出来的理由,故意来黑赵景惠的。

事已至此,孙元起也没有办法,只好说道:“这些都只是你姨娘的一家之言,你回去再和父母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意思。如何?”



好说歹说,劝走了左功先,留下孙元起一人在校长室里独自发呆: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自己让景惠、景懿、景尧三个姑娘走出家门,反而改变她们原本那条不甜蜜但很平坦的人生道路呢?自己这样做,究竟对不对?

第二天,左功先便和沈姨娘一起回了南方。只是不知道此行回去之后,左家父母究竟会做出何等回应了。

现在时间已经是八月中旬,学生开学、军i在即,校园里一片忙碌,容不得孙元起过多惘怅。今年除了原先的大、中、小学堂之外,还增加留学生院和研究院。这两个都属于开天辟地第一回的新鲜事物,大家也是大姑娘上骄头一回少不得摸着石头过河。幸而孙元起在研究生院混过三年,大致知道些规程,省却无数弯路。

最近两三年,每当秋季开学之时,孙元起都远在大洋彼岸只辛苦了张元济、罗振玉等老师。现在难得出现在学校忙碌的人群里面,他自然需要更加的努力。

这一日,孙元起正在和罗振玉商量留学生课程安排,保安气喘吁吁地过来报告:“曰本公使带着留学生来报道了!”。

对于曰本学生最先到达这一点,孙元起并没有什么怀疑,毕竟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只是吃惊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早:现在离留学生开学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呢!

人家既然来了,就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孙元起和罗振玉、一齐来到大门口迎接。

只见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数位穿着西服的中年人,想来是外交官:还有两三位穿着长袍马褂自然应该是外务部的官员和通译:然后就是排列整齐地十几个青年学生,穿着一水儿的黑色海军立领制圌服,带着没有军微的海军帽,真的是朝气蓬勃、神采飞扬。

经世大学的学生,在现今中国的学校已经算是最好的,可小学生不免跳脱,大学生又太过沉稳,只有中学生勉强能与眼前的曰本留学生比拟,却又少了那股奋起的精气神。在孙元起记忆中中国历史上能和这些留学生比拟的中国学生,只出现在五四圌运圌动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在这两拨学生中你能从他们眼里看到苦难压迫激发出的勃勃生机,还有肩负祖国振兴希望的雄心壮志!

双方走近的时候,罗振玉稍稍走慢了一步,让出孙元起走在前面。那边外务部的官员早迎了过来,朝孙元起拱手长揖:“卑职外务部考工司郎中贺仁立参见孙大人!”。

孙元起也拱手作礼:“贺大人好!…”随即低声嘱咐道:“既然现在是在学校还烦请您称呼我为“校长,吧!”。

贺仁立立马改口,指着一位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曰本人介绍道:“孙校长,这位是曰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内田集哉大人。”。

孙元起客气地说道:“冉田先生好!”。

没想到内田居然懂汉语,鞠躬之后丹一口标准的北京腔回答道:“孙校长好!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内田先生客气了!”。孙元起点点头,指着身边的罗振玉、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罗振玉先生,他主要负责留学生相关事宜!”。

“罗先生好!”。内田又是一个鞠躬,随后说道,“请允许我也介绍一下。”。

得到首肯后,他指着身边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这位是我大曰本帝国东京帝国大学田中馆爱橘教授他也是我国最早派出到西方的、在国内上过大学的留学生之一,主要研究重力学和地圌震学,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孙元起连忙拱手:“田中先生好,久仰大名!”。

其实,孙元起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这也不怪孙元起,毕竟这位“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教授从来没有在物理课本中圌出现过。

事实上,这位“田中先生”。在本国还真是赫赫有名。他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部物理学科。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跟随开尔文爵士学习电磁学,次年转到柏林大学。189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就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891年名古屋发生大地圌震,死亡7000余人,因而他转入对地圌震的研究,创建了东京大学地圌震学研究所。这成为他后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田中馆爱插是曰本明治时代末期和昭和时代初期的国际闻名的物理学家,在地球物理学和度量衡统一方面贡献极大,还是曰本重力、地磁场、地圌震、测地、度量衡、航空等各学科领域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地圌震防备调查所、纬度观测所,奠定了曰本地球物理学的基础。

外务部通译在边上小心地提醒道:“孙大人,这位教授姓田中馆,名爱插……”

孙元起一翻白眼:丫怎么不早说!这下丢人丢大发了,连人家姓啥都没弄清楚,还“久仰大名”。呢!当下只好赶忙纠正:“对不起,田中馆先生!”。

这位田中馆教授丝毫没有生气,依旧满脸笑容,用英语说道:“你好,约翰逊先生。我想,我们要是用英语来沟通,或许会更加快捷。对了,你可以叫我比。”。

随后,内田又指着身边一位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并吸取上次的教训:“这位是长冈半太郎先生。长冈先生也是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孙元起一愣神,随即拱手道:“长冈先生好,久仰大名!”。

跟上次不同,这回所说乃是发自肺脏的。因为这位有着“曰本物理学之父”。美誉的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理学博士,曾在物理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1903年,长冈半太郎首先提出一种称之为“土星模型”。的结构即围绕带正电的核心有电子环转动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在a射线散射实验中发现原子核,基于此提出了卢瑟福模型。在基本构造上,卢瑟福模型与长冈模型完全一致,但长冈先生要早了整整7年。

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但包括布拉格和卢瑟福在内的英国物理学家,却因为这个模型出自一个)“小曰本”。之手而对其漠然置之,没有给予适当的评价。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亚洲人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是有天赋的,虽然他的努力被同时代的欧洲科学家有意的忽视了。

长冈笑道:“孙先生,我们才是久仰您的大名!”。原来这厮也会说汉语!

内田康哉又指着十五名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按照贵校的要求,从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里面挑选出来的。还望孙校长严加教诲!”。

孙元起点点头:“自然!自然!”。

十五名学生闻声一齐来了个九十度的鞠躬:“校长先生好!”。

因为留学生考试有一门中文能力等级测试,所以这些学生会汉语倒也不稀奇。

双方介绍已毕,这时罗振玉看出一此端倪,知道曰本公使可能有话要和孙元起单独说了便招呼大家道:“诸位同学,请随我来,今天我作为导游,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概」况。”。说罢,带着诸人都校园里逛去了。

诸人来到校长室中,还未坐定,曰本公使挥手让人抬来两个)一尺见方小箱子。正疑惑间,内田康哉掀开其中一个,个绍道:“孙校长,这是我国选派留学生的各种证明材料,包括贵国规定的生源国户曰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财产能力证明、教圌育圌部推荐证明、遵守大清法律法规陈等。请贵校查收为荷!”。

孙元起看着满满一箱的各种资料,心中不觉失笑:看来外务部当一回甩手掌柜,直接把自己的章程拿去,只字未改,送去恶心各国公使了。

接着,内田康哉又掀开另一只箱子。孙元起瞟见之后,顿时愣住了:箱子里面居然整齐地码着一沓沓崭新的日元!

写书不易

第一一五章惭愧藤萝争附托

一一五、惭愧藤萝争附托

曰本公使玩这一手是什么意思?

孙元起望着那些排列整齐的日元,心中思付:收买我?贿赂我?不能吧。稳定)先不说自己答应不答应,这校长室里还有大清外务部的官员呢!一个堂堂的公使,不至于做出如此露骨招摇而又弱智的事儿吧!

不仅孙元起疑惑,连一同前来的外务部官员也有些惊讶。

在诸人猜疑的目光中,内田康哉缓缓说道:“孙校长,敞人曾认真地研究过贵校的发展历史,对于贵校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贵校日文教师目前只有西郡宗先生一人。敞人觉得,这个现状与中日之间悠久的文化交往是极不相称的。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贵国泰朝的时候,徐福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来到曰本,与原住民融合,形成了曰本的早期文明,开创了中日友好文化交往的先河。可以这样说,是徐福给我们曰本带来了文明。也可以这样说,中日人民是同根同源的!

“秦汉以后,中日交往更加紧密。尤其是隋唐时期,我国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贵国派出了近二十次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隋使、遣唐使的派遣,对推动曰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座丰碑。”。

“进入现代以来,中日两国同时受到西方列强的侵侮,都有志于变更。在这一方面,曰本走在了前面,贵国不以我国为陋,积极效仿。我国鉴于中日友邦,也对留日学生多加优待。便是眼下,贵国就有数千名留学生在我国的各种学校里学习。”。

孙元起心中冷笑:光强调同根同源、中日友善,你怎么不提明代的偻寇、十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呀?还不是玩侵华战争时的那一套?哥哥我电视、电影上见得多了!且看你如何表演。

内田康哉继续说道:“贵校章程规定,学校接受社会捐赠,并且捐助可以指定具体学院、具体学科专业,乃至建立相应的学校设施,包括大楼、图书、道路、实验设备等。为了加强中日友好交流,我国三菱财团特委托敞人,向贵校文学院外语系捐赠2万日元,希望能够筹建日语专业,设立曰化的讲座教授。如果贵校暂时没有合适的师资,我国可以免费派遣。

大家伙儿这才明白,原来这些钱是捐赠给学校的。孙元起旋即意识到一个问题:这笔钱能不能要?

孙元起可以肯定加确定,曰本公使送来的这笔捐款,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就他能想到的,就蕴含着窃取情报、培养亲日学生等阴谋。前一点,虽然曰本人情报工作无孔不入1不过目标明确,倒是好防。可后面一点就比较麻烦了,这是软刀子杀人啊。要知道,抗战期间几乎所有大汉奸、亲日分子,像汪精卫、周佛海、褚民谊、曹汝霜、章宗祥、殷汝耕、黄秋岳、周作人等,都是留日学生:像郑孝胥、王揖唐、罗振玉等人,则是在曰本工作访问过。那些曰本老师要是来了,上课时夹带些私活,通过小恩小惠在学生里发展些下线,还不够孙元起伤脑筋的?

旋即又想道:为什么不要?学校章程也规定了:“学校向捐赠人公示费用使用情况,但捐赠人不得影响学校所做出的任何决定。”。日语自然要学,师夷长技以制夷,外语就是把开门钥匙。可老师我们自己找,选最可靠的。用这些经费,专门来研究曰本政治经济文化、拨集曰情报也好啊!甲午战败,曰本光索赔军费就高达二亿两白银,哥哥我今天算是收取点利息。反正袁世凯的捐款都收了,何惧再来一个小曰本。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对了,这算破辩子破摔么?

见孙元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