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科学家(何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内务、财政、陆军都是炙手可热的席位,孙元起未必有那么慷慨。如果还要退一步的话,袁世凯会选择让出内务部。因为内务部总揆国内民政,向来是总理的禁脔,担任内务总长的都是总理的亲信,只怕孙元起也概莫能外。若是在内务总长人选上较真,孙元起肯定以为他是有什么企图。袁世凯又何必去触这个霉头?

袁世凯真正势在必得的是财政、陆军两部,只要有钱有兵,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然而孙元起只满足了他一个要求,即任命鄂军都督段祺瑞为陆军总长,这里面还有调虎离山的味道;却把财政大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然后送来一个外交总长的席位。当然,外交也很重要,由此也足见孙元起的诚意,不过这却并非袁世凯所需。

自从政以来袁世凯便注意与各国打好交道,经常与各国驻华公使举行会晤并馈赠礼品,私下的交情非常良好。那些可以解决沟通加以解决的外交问题,早就在私底下谈好了,哪用上外交部、谈判桌?真正送给外交部处理的,都是处理不了的棘手活儿。既然如此,要不要外交总长的席位又有多大关系?

不过袁世凯转念又想:组阁执政的新中国党又占了哪些职位呢?内务部是当然之选,海军部是鸡肋,工商部是搭头,只有财政部才是孙元起想要争取的目标,根本不算过分。如果自己和他索要财政总长的席位,会不会激化矛盾呢?

在这一瞬间,袁世凯心中千回百转,才沉声答道:“看得出来百熙为拟定这个方案花费了不少心思,既要注意权力平衡,又要极力争取各方都相对满意,真是辛苦你了!虽然方案不是尽善尽美,但老夫一时间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等过些时日,老夫考虑完后再给你答复吧?”

这不是“经查无果,事出有因”的节奏么?

孙元起还是恭声答应,然后起身告辞。

以后的几天里,袁世凯帮助解决了宋教仁参议员的身份,却再也没提组阁方案的事情,而国会正式召开的日子已经到来。

第四一七章七雄戈戟乱如麻

1913年4月8日,民国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正式召开,临时参议院也于同日宣告解散。

之前临时国会只有参议院一家,议员人数也相对较少,所以一直借用前清资政院旧址办公。——当然,这个地盘原先也不是资政院的,而是京师法律学堂的校舍,因为京师法律学堂与京师法政学堂、京师财政学堂合并组建北京法政专门学校,这个校舍就空了出来,正好改为资政院会场。——现在正式国会却有参议院、众议院两家,人数已经逼近千人大关,自然不可能再挤在一起开会。

早在去年国会选举之初就有聪明人想到了这一点,报经内阁和大总统府批准后,决定人数较少的参议院仍然使用前清资政院旧址办公。至于人数较多的众议院,则利用资政院东侧的原财政学堂校舍改建成一座会堂,作为众议院的办公地点。会议首日就选在这里召开。

这一日风轻云净阳光和煦,京城大街小巷都悬挂着五色旗,颇有后世国庆节的氛围。从上午9时起,议员们就身着特制礼服,陆续来到众议院新落成的会场。孙元起作为中央学会会长、社会名流,也被应邀列席典礼。

午前11时,国会开幕典礼正式开始,拱卫军鸣放108响礼炮以示致敬。随后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长施愚报告国会召集经过,并代表全体议员公推议员中年事最高的云南参议员杨琼担任会议临时主席。

话说杨琼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据说是少数民族(白族)。不知道是时乖命蹇考场蹉跎,还是后知后觉大器晚成。直到四十五岁时才勉强考上举人。要按现在的公务员招考条例,纵使他有博士学位,也会被挡在门槛之外。好在清朝对公务员的年龄要求比较宽松,他顺利进入仕途,并担任晋宁州学正等职。

但他很快又从官场脱身,转而投身教育事业。庚子国变后,全国大举兴办教育,他已经年近六旬。依然奉命出使日本考察学务,并从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毕业,回到云南继续从事教育。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孙元起倒很想邀请他到经世大学做以场演讲,好好谈谈他的求学经历,让学生们真实体会到什么叫“学无止境”、什么叫“老当益壮”。

紧接着是袁世凯特派代表、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登台致贺,并诵读袁世凯的颂词。声称:“我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正式成立,此实四千余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四万万人亿万年之幸福。世凯亦国民一分子,当与诸君子同深庆幸!”最后还高呼“中华民国万岁!民国国会万岁!”仿佛前几日提议暂时关闭议会是另外一个人,这不由得让孙元起感到阵阵恶寒。

虽然国会已经召开,但你千万别指望能像后世那样十多二十天就胜利闭幕。在真实历史中。这一届国会从4月8日开幕,到10月7日选举出黎元洪为副总统,正式完成所有议程,前后整整花费了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他们不过就是选举了议会议长、民国大总统副总统。通过了内阁名单而已。

这哪是什么选举?分明就是熬鹰!

纵观中国历史,估计只有号称“史上第一拖拉”的两院院士增选。才能在拖沓程度上和这届国会一拼高下。两院院士增选从1991年后步入常态,两年增选一次,增选在奇数年举行。选举从元旦发布提名候选人通知算起,经过提名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选举等四个环节,非得等到十二月份才姗姗公布,前后足足花费一年时间。而后还要休整一年。仿佛每次增选都伤筋动骨,非得调养一年才能恢复元气似的。足见其拖拉程度!

最初孙元起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号召本党议员积极推动会议的进程,但很快他就转而万分感谢国会选举的拖沓,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三件大事,让他充分认识到在民国初年担任内阁总理是件多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件大事是四月底、五月初白朗叛乱的日趋严重。

去年年底,时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为了避开孙元起,离开省会开封亲赴豫西南一带督导大军剿灭白朗叛匪。事实证明,由一个不谙军事的都督来指挥平叛完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白朗利用本身骑乘骡马、没有辎重的速度优势,在北自开封府禹州、南至桐柏山一带广袤的丘陵地带纵横决荡,甚至一度沿着蒋作宾麾下湖北第一混成旅的防线,切入到了湖北德安府的随州地界,吓得正忙着整军的段祺瑞一身冷汗。面对飘忽不定的叛军,张镇芳不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反而根据各地报告的匪情,命令部队跟在白朗匪军屁股后面四处围追堵截,使得参与围剿的各部北洋军、巡防营疲于奔命,不时被白朗抽冷子剿灭一部分。张镇芳剿匪不成,反而变成了运输大队长,赠送的武器弹药让白朗叛军日益强大。

到了今年四五月间,白朗叛军摆脱豫、鄂两省官军的兜剿,突然挥师北上,利用长途奔袭一举攻克唐河、禹州两座县城。此时白朗军已经扩大到五六千人,半数兵员拥有快枪,甚至还有一批机枪和六尊大炮。随着队伍声势日渐浩大,各地大批灾民、散兵游勇、绿林好汉纷纷加入其中。根据孙元起的情报,连日本人和南方革命党都曾秘密派人与白朗进行商谈,尽管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意图合作的目的却昭然若揭。

眼见白朗叛军在豫西坐大,并大肆剽掠。正在京中参加国会的河南省议员郑重地向袁世凯提出了质询案。现在大总统选举八字还没一撇,袁世凯自然不敢节外生枝。只好不顾兵力、财政双重紧张,抽调直隶山东两省的北洋劲旅对白朗叛军进行大规模围剿。

第二件大事是民国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困难。

到了四月份,民国政府国库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借款不仅抵无可抵、押无可押,甚至连合适的借口都找不到。4月10日,财政、海军两部以订购舰艇的名义,分别向德商瑞记洋行和奥地利下奥证劵公司分别借款120万英镑和200万英镑。其实哪是买什么舰艇?就是国库没钱,财政濒临崩溃。借用这个名头来借点钱来接济一下。

迫不得已,民国政府不得不重启之前唐绍仪与六国银行团商谈的善后大借款。或许袁世凯是想要一劳永逸,此次借款金额竟然高达2500万英镑。正因为借款金额巨大,六国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比如债券9折出售,借款指定用途,借款要事前扣除各项赔款外债。以全国盐税及关税余额为担保,审计用途须聘请洋人为顾问等等。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条件再苛刻,袁世凯也只能咬牙认了!

不知是袁世凯担心夜长梦多,想要尽快办妥此事。还是担心国会从中阻挠,所以故意绕开国会,签订这么巨额的借款合同时居然没有经过国会同意!而且合同中规定要聘请洋人作为财务顾问,偏偏眼下俄国正怂恿外蒙独立,全国上下都在极力拒俄。袁世凯却要逆施倒行聘用俄国人,如何不激起国会议员和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应?更不巧的是在签约次日。发生了第三件大事,即刚当选参议院议长不久的宋教仁离奇地在寓所里被人暗杀。

宋教仁遇刺消息一传出,顿时全国为之震动,孙元起也忍不住喟叹历史车轮的强大惯性。参众两院更是怒不可遏,将其视为对国会权威最严重、最恶劣的挑衅,责令大总统袁世凯与内阁总理赵秉钧限期查办此案,给国会和全国民众一个交代。正在日本考察铁路的孙中山听闻消息也极为悲痛,立即由长崎致电国民党北京本部和上海交通部,令党人合力查出宋氏被刺的凶犯,以谋昭雪。至于他为何只致电党内,而不致电大总统府、国务院和议会,个中原委就很值得玩味了。

蹊跷的是,就在赵秉钧为破案焦头烂额之际,两名凶手先后在天津日租界和上海被擒获,供词矛头直指袁世凯、孙元起二人。在天津日租界被捕的是名青年,据信是经世大学在校生、新中国党党员,声称为扫除新中国党执政障碍、报答孙先生的厚恩大德,所以才秘密联络同志之士联手枪杀宋教仁。孙元起倒是很想去天津看看这名学生,结果还没动身,该名学生便死在监狱中。报纸上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畏罪自杀,有人说是严刑逼供伤重而死,还有人猜测是孙元起杀人灭口。

而在上海被拿获的则是北洋出身的老兵油子,前不久刚刚被裁撤出军队。他参与谋杀宋教仁是因为宋教仁密谋策划二次革命,推翻中央政府,所以他想为四万万同胞除去此元凶大憝。随着审问的一步步深入,他与总理秘书洪述祖商议刺杀宋教仁的来往函电也逐渐浮出水面。

很快,两名凶手的供词以及与洪述祖之间来往函电作为案件主要证据,被分别发给大总统府、参众两院、国务院、各省都督、民政长以及各大报馆。国民党报纸是全文刊登,而新中国党和北洋系媒体则是极力辟谣,并进而指出宋教仁遇害是国民党内讧,死于自相残杀,这些证据纯属捏造,目的是想栽赃陷害。对此全国民众的反应是,如果证据属实,那么赵秉钧乃至袁世凯都难脱干系;至于孙元起,应该不会参与到这件事中,即便那名学生真的是凶手,那也是个人行为,和孙元起无关。

或许,这就是好名声的益处吧?

证据公布后,孙中山马上中断在日本的访问,迅速返回上海,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召开会议,极力主张以武力讨伐北方,为宋教仁报仇雪恨;并把袁世凯善后大借款理解为意在扩大北洋军队,企图以武力解决南方革命势力。国民党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先发制人。

但国民党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比如黄兴就倾向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在他看来,以现在国民党手中掌握的武力,北伐根本毫无胜算。现在国会正在召开,宋案的证据又在我们手中,如果真要想为宋教仁报仇雪恨,那就携带证据北上在国会中弹劾赵秉钧乃至袁世凯,岂不事半功倍,更加稳妥?

当然,以黄兴为首的法制派和以国民党籍国会议员为中心的政党政治派因为主张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被居正、马君武、李烈钧等人毫不留情面地冠上了“亲袁派”的罪名,并加以严厉批判,甚至威胁开除党籍!

至于内阁总理赵秉钧,被泼上污水之后,不得不发表通电为自己辩白。可惜收效甚微。迫于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他不得不向袁世凯提交了辞呈。

听说赵秉钧提交了辞呈,孙元起反而忐忑起来:这三件事搅和在一起,完全就是政府军事、财政、政治全面崩盘的节奏!如果袁世凯批准赵秉钧辞职,提名自己担任总理的话,自己能应付得了这么复杂的局面吗?

第四一八章逢时长揖便论兵

事情发展就像墨菲定理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就在孙元起忐忑不已的时候,袁世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批准了赵秉钧的辞呈,然后迅速提名孙元起为内阁总理。国会也一改以往拖沓的节奏,三两日工夫便高票通过了该项提案。就这样,孙元起成为继唐绍仪、赵秉钧之后民国第三任内阁总理,也是正式国会选举出的第一届总理。

孙元起本来以为自己得知担任总理的消息后会紧张、惶恐,没想到那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反而心平气和。一个人独自在书房里沉思良久,随后发布了就任总理之后的首道命令:命蒋志清迅速交卸四川总督职务,尽快进京就任海军总长;空出的四川总督,由晋督阎锡山接任;陕督赵行止调至山西,甘督张育和调任陕西,甘肃都督一职由甘肃陆军第一师师长程子寅接掌。所有调任官员只准携带五名随员,限十日内到任交接,违者严惩不贷。

发完电报,才派人请来杨度。

甫一见面,杨度便喜气洋洋地长揖贺道:“百熙今日当选国务总理,杨某这等淮南旧鸡犬也与有荣焉!本当略备薄礼以表恭贺,奈何百熙突然命人相召,匆匆之间不及筹办,还请恕罪。”杨度如此高兴,除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原因外,还在于他是孙元起担任总理后召见的第一人,由此可以看出孙元起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孙元起连忙扶起杨度:“皙子何时变得如此俗套?”

两人把臂走进书房之后。孙元起才苦笑着说道,“宋遁初遇刺一事。孙某还没有脱开干系,如今又把孙某捧到总理宝座上。袁项城这不是要抬举孙某人,分明是想把孙某架到火炉去烤啊!现在这时候,国内有白朗举事、孙中山倡乱,国外有英国占据片马、俄国提携外蒙,再加上财政入不敷出,总理是那么好当的么?依我看,这个总理就是个驴屎蛋。外表光鲜亮丽,其实里面一团烂草!”

杨度摇着折扇道:“总理职位是个驴屎蛋也好,是个金元宝也好,百熙你现在既然身为总理,就不能再抱怨,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那抱怨的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听过百熙是高票当选总理的。既然国会议员如此信任你,你总该做些事情以示报答吧?”

孙元起叹息道:“孙某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现在局势糜烂如此,纵使孙某有心报国,恐怕也无力回天啊!”

杨度“哗啦”合上纸扇:“百熙找杨某过来,该不会就是为听你抱怨的吧?”

孙元起这才振作起精神:“让皙子见笑了!孙某请皙子过来主要是未雨绸缪,想与皙子一起把近期国内外大事梳理一下。先拿出个大致的处理章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在此之前,要和皙子通报一个经世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院和美国相关智囊团前不久刚刚得出的结论。”

见孙元起态度严肃,杨度不仅有些好奇:“哦?中国政策研究院得出的结论?是梁卓如研究出来的?”

孙元起摇摇头:“不是梁卓如,是另有其人。这个结论属于最高机密。除了孙某之外,你是中国人中第三个获知消息的。”第二个人自然就是远在上海的莉莉丝。接着他又说道:“根据研究。在明年七八月份,欧洲将会爆发一场破坏性极强的大规模战争,英、法、德、意、奥等列强都将卷入其中,并渐次波及到全世界。这场世界大战会持续四到五年时间,并彻底改变世界格局!”

杨度一怔,紧接着问道:“是同盟三国与协约三国之间的战争?”

虽然同盟国、协约国的名称是因为一战而众所周知,但它们的起源却非常早。像“同盟国”,早在1879年德意志帝国就与奥匈帝国缔结了秘密的德奥联盟,随后又在1881年与意大利王国结盟,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而“协约国”则可追溯到1892年法国与俄国的“法俄同盟”以及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的“挚诚协议”,到了1907年,因为受到德国的威胁,法、英、俄三国正式组建“三国协约”,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

欧洲各列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随着同盟国、协约国两大阵营的成立,矛盾愈演愈烈,并逐渐升级。在1913年的时候,火药味已经隔着大西洋都能闻见,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演变成世界大战。各国广播、报纸上也在连篇累牍报道,杨度知道也毫不为奇,真正令他惊奇的是孙元起还有另外的顶尖谋士,那个人甚至能够推测到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

孙元起道:“正是!研究结果表明,战争初期同盟国会取得一定优势,但随后便出现战事僵持局面,这种态势肯能要维持一到两年,然后美国加入协约国,彻底击败同盟国。在此过程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俄国会遭受俄国的猛烈攻击,虽然后期局势可能好转,但国内爆发革命的概率非常高;二是日本会加入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但作战目标很有可能是攻占德国控制的青岛,进而威胁山东全境。”

为了让杨度能在未来的国内外大事中做出正确决断,而不是单纯地就事论事,满足于尔虞我诈权谋机变,孙元起不惜爆出更多的猛料。

杨度马上问道:“正因为预料到日本可能攻击青岛,所以你才调遣蒋介石出任海军总长?”

孙元起道:“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吧!”

杨度又问:“除了美国加入协约国的原因之外,百熙你觉得同盟国先胜后败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原因很多吧!比如同盟国本身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海外殖民地相对较小,海军难以与协约国抗衡,导致战争后期资源短缺,削弱战争潜力。同盟国各国实力也参差不齐,最强的德国腾挪空间较小,面临两线作战的危局;最弱的意大利则是两面三刀,很容易拖后腿。当然,最重要的外因恐怕还是美国参战。”孙元起对此了解也不是很多,只能根据结果来寻找原因。

杨度凝思片刻后道:“根据刚才的研究结论,既然同盟国在战争初期占据优势,其后又能僵持达一两年之久,足以表明同盟国有战胜的希望。如百熙所言,最重要的外因恐怕还是美国参战。但美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支持协约国的,它首先要坐山观虎斗,收取渔翁之利。最后的关键时刻才插上一脚,一锤定音。

“但可以看出,整个推测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我们中国的因素。如果我们先知先觉,在战争之初就介入并积极支持同盟国的话,会不会扭转战局?你说过同盟国战败的理由是战争后期资源短缺,正好我们中国资源丰富!你说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局,我们可以从东方夹击俄国加以策应,反正俄国自康熙以来一直就是中国生死大敌!如果与德国携手在青岛击败日本的话,还可以免除《辛丑条约》的债务、索回《马关条约》的赔款,极大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孙元起吓了一大跳:“我们支持同盟国?万一最终同盟国还是败了呢?皙子你要知道,美国早在二十年前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它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战争潜力远非贫穷落后的中国所能媲及!以我国现在的实力,在世界规模的战争中根本无足轻重;只有美国那样的实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砝码!

“在孙某看来,我们最好的策略就是效仿美国,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向协约国、同盟国两大阵营出售战争物资,发发战争财;顺便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削平地方割据,完成全国统一。等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宣布加入协约国,成为战胜国之一,看看能捞取什么好处。如此内无叛乱、外无畏强敌,发展上二十年时间,国家绝对可以富强昌盛。”

杨度反诘道:“那日本攻击青岛,进而威胁山东全境怎么办?俄国支持外蒙独立怎么办?英军强占云南片马怎么办?”

孙元起顿时语塞。

杨度也不为己甚,随即又说道:“当然这个问题不着急回答,毕竟距离预想中的战争爆发还有一年之久,我们可以细细考虑。不过百熙提到欧洲大战的爆发并将持续四五年之久,倒给我们解决当前许多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比如袁项城签署的《善后大借款》,以前会觉得款项太过巨大,将来偿还非常困难,倾向于削减借款;现在则可以放心大胆地大借特借,大不了等战争爆发时用实物偿还,也可以故意拖欠,甚至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直接作为战争赔款。

“再比如俄国支持外蒙独立问题、英军强占云南片马问题,现在可以不着急解决,用一个‘拖’字诀拖到英、俄两个陷入战争泥潭之时再谈,那时候保证事半功倍。我们可以用这一两年时间,尽量扩编军队,专心解决国内问题,以待欧洲战事爆发。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嘛!”

第四一九章方今交道成灰烬

拜常凯申所赐,现在稍知近代史的国人对“攘外必先安内”这句名言都耳熟能详,而且总感觉有几分刺耳,殊不知这句话里却蕴含着中华数千年来一贯的思维方式:由内而外,先内后外,重内轻外。《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大学》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孝经》中有“资于事父以事君”的逻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俗语,无不体现这一点。

孙元起从眼下局势考虑,也觉得先安内、后攘外是最好的策略。次日一大早起来,便派人去请早已圈定的外交总长陆徵祥,开始着手调整自己执政后的国家外交策略。陆徵祥倒是很快就过来了,只不过后面却跟着一个令人讨厌的尾巴: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基。

库朋斯基大约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见,进门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在下听说孙先生于昨日当选内阁总理,特意上门祝贺。您该不会不欢迎吧?”

所谓“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对于这种恶人,孙元起还真是非常不欢迎。不过之前杨度和他交谈时也提到过,作为教育总长,或许可以用“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的态度来接人待物,以示自己皎皎不污;但作为内阁总理,一定要懂得“瑾瑜匿瑕,国君含垢”的道理,不能把自己的喜憎之情带到政务中来。

孙元起只好强打起精神:“公使阁下上门道贺。孙某自然欢迎之至。只怕公使阁下道贺是假,另有赐教才是真吧?”

库朋斯基面色一僵。随即打了个哈哈:“总理阁下这是什么话?在下虽然确实有些事情要麻烦您,但道贺也是真心诚意的。”

孙元起道:“公使阁下的好意孙某已经心领了,不知还有什么赐教?如果是私事,那但说无妨;如果是公事,还请公使阁下免开尊口。虽然国会已经通过提案,但在宣誓就职之前孙某无权处理公务。所以有什么事情等内阁全体成员宣誓就职之后再谈不迟!”

虽然孙元起不能像《雍正王朝》里面邬思道所言“公事找张廷玉,兵事找十三爷,如私事则答天子没有私事”那么牛叉。但模仿一下堵住库朋斯基的嘴巴还是绰绰有余的。果然,库朋斯基被堵得哑口无言,只好天南海北胡扯片刻,然后悻悻然起身告辞离去。

库朋斯基一走,陆徵祥赶紧解释道:“自从大人派兵北上、轰炸外蒙之后,这位俄国驻华公使隔三差五便到外交部大闹一场,勒令我国撤军。索要巨额赔款,并提出众多过分要求。陆某也是被他闹得不厌其烦。今天一大早他又到外交部抗议,正好听到大人召见陆某,便死活要跟着来。陆某百方劝解无效,只能——”

孙元起摆摆手:“国家贫弱,列强环伺。我自然知道子兴兄这个外交总长的难处。而在所有列强中,俄国和日本估计是最贪得无厌的!这位驻华公使又提出哪些非分的要求?”

陆徵祥叹息之后才答道:“最初在下奉命与俄国谈判解除《俄蒙协约》事宜,他们提出我国必须履行六个条件才能撤销协约,条件包括永久保存库伦政府、中国不能派遣官吏干涉外蒙事务、中俄蒙三方军队各自撤回、中国政府不能阻止库伦向外国借款、库伦政府可以自行委任蒙古官员等。若按俄方所提要求,则我国在外蒙的治权、军权、外权、财权等全部丧失。外蒙形同独立。我等自然万万不敢接受这些条件。

“随后大人命令晋、陕、甘等处派兵北伐,并轰炸科布多城、乌里雅苏台等地。使得库伦当局惶惶若惊弓之鸟,几乎覆亡在即。此时俄国又替库伦当局出头,不仅委派俄陆军高级军官为库伦政府军队指挥教练,赋予该人调动各盟部军队的权力,还与哲布尊丹巴暗相勾结,准备派俄军五万人,帮助库伦当局对抗中央政府。

“与此同时,库朋斯基公使借口轰炸致使侨民伤亡、财产损失,竟然索要500万卢布的赔偿,并无理干涉我国在边境各省添兵布防,声称我国在边境各省驻军不啻于公然预备战事,俄国政府对此异常重视,将会根据我国的军力部署采取适当的应对;如果中国果有征蒙之举,他们将视之为两国争端,积极派兵加以干涉!”

孙元起不由冷笑数声:“俄国人手伸得够长、心操得够宽啊!”

陆徵祥接着说道:“俄国人素来蛮横粗暴,不可理喻!他们知道大人您麾下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所以不敢在西北边疆随便造次,而是在其他地方挑起事端,比如屡次派兵劫掠驱逐买卖城(今蒙古国阿勒坦布拉格)华商,并鼓动库伦蒙军进犯内蒙锡林郭勒盟一带,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并要求中国政府与俄国协商确定我国在东三省驻兵数目!

“到了四五月间,库朋斯基再次照会外交部,又提出四项无理要求:一是要求给予俄国人在黑龙江的开矿专权,二是居住在哈尔滨的华人必须向俄国工部局纳捐,三是中国军队调往外蒙或者通过哈尔滨,必须提前向俄国政府报备,四是华人要搭乘俄国船只,必须事先向俄国使领馆领取执照。简直视外蒙、黑龙江为俄国之私有领土!”

“那赵智庵总理是怎么处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