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汉-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甲士并未立刻进攻,未央宫前的将士迅速分开,让开一条通路,从中大步流星的走出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叶征。
  叶征如今,身高八尺,身材虽然不算魁梧,但却相当流畅,给人一种随时可能爆发的感觉,除了样貌稚嫩之外,给人的感觉,就是叶昭的翻版一般。
  明灭不定的火光下,叶征脸上带着几分莫名的笑意看着皇甫郦这些人,带着几分遗憾的笑意道:“子升兄,其实今夜,我不想看到你。”
  皇甫郦字子升,乃皇甫嵩从子,叶昭跟皇甫家算不上仇敌,虽然当年黄巾之乱的时候,叶昭跟皇甫嵩有过冲突,不过之后两人同殿为臣,之前的恩怨也算是一笔勾销了,叶昭还曾亲自登门请罪,皇甫嵩为彰显大度,也原谅了,当时还被传位一时美谈。
  当然,以皇甫家的家世,也不可能再跟当初的叶昭有太深入的交情,后来洛阳大乱,双方也就没什么交情可言了,再往后,叶昭入蜀再出蜀,中间隔了近十年的时间,叶昭出蜀时,皇甫嵩已经被气死了,叶昭拿下关中后,对当时历经李儒、郭汜的削弱,已经十分虚弱的世家阶层进行彻底压制,收回田地,当时可是有不少士人奋起反抗,只可惜,当时的叶昭已经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士人阶层曾想要通过拒绝租借农具的方式,如同当年压制王莽新政一般压制叶昭,结果却正合了叶昭心意,源源不断的新式农具、耕牛被从蜀中运出,通过官府租借给民间,世家的动作,不但未能如同压制王莽一般压制叶昭,反而让叶昭彻底收拢了关中民心。
  而在当时,皇甫嵩已死,由棋子皇甫坚寿执掌皇甫家,当时的皇甫家是第一个迎合叶昭新政的世家,主动献上田地以及大半财富,换取皇甫家的安宁。
  而叶昭对此也十分满意,虽然知道皇甫坚寿和皇甫郦此举有壮士断腕之意,并非真心投诚,但为了给天下士人一个榜样,曾大肆封赏一番,在关陇一带的世家中,皇甫家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大家族,也是比较有号召力的家族。
  而叶昭对于皇甫家可没有像表面上那般放心,长安城的暗卫,至少有三成是盯着皇甫家的,甚至包括皇甫家的下人都在暗卫的监视之下,也因此,皇甫郦一有行动,叶征这边能迅速得到消息。
  而皇甫郦不但身居左中郎将之职,同时也在长安书院中挂名,叶征曾听过皇甫郦的几节课,对皇甫郦本人,还是欣赏的。
  “汉贼不两立,你叶家携天子而令诸侯,天下正义之士得而诛之!”皇甫郦森然道。
  “算了吧。”叶征摇了摇头叹道:“正义与否,你我说了都不算,留待后人评说吧,征现在只知道,你输了!”
  皇甫郦闻言,看了看四周,又看向叶征,咬牙道:“胜负未分,何谈输赢,儿郎们,随我杀!”
  只是让皇甫嵩、刘和等人诧异的是,除了少数人之外,并没有人响应他。
  “你们……”皇甫郦回头,看着犹豫不动,或是畏惧不前的将士,心中大怒,反手一剑便将一名畏惧不前的将领斩杀,厉声道:“畏战不前者,杀无赦!”
  “兵不是这么带的!”叶征摇头笑道:“子升兄,安心做学问多好,带兵打仗,你比之你父兄差远了!”
  皇甫郦豁然回头,看向叶征。
  叶征也不理他,抬起了头颅,朗声道:“我不知道,尔等为何会随这些人反叛丞相,你们的粮是丞相给的,纵观天下诸侯,大汉四百年历史,哪支军队会有军饷一说?更别说,你们手中用的兵器,身上穿的铠甲,皆是丞相不惜代价为尔等在战场上能多一些活命的机会制作的,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便是尔等报丞相之恩的方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我等乃受天子诏,清君侧以讨不臣,何错之有!?”皇甫郦见四周将士面露愧色,不由一惊,连忙大声道。
  “天子?”叶征哂笑一声道:“那便请天子出来吧。”
  说着,身子一侧,对着未央宫躬身一礼道:“请天子!”
  “叶征,你想做什么!?”皇甫郦闻言大怒,厉声道。
  叶征不答,很快,刘辩便在王双和曹性的“护卫”下,战战兢兢的来到三军之前。
  “征儿,朕……”刘辩看到叶征,嘴唇嚅动了几下,想要说什么,却被叶征打断。
  “陛下,臣乃叶征,三军之前,还请陛下莫要徇私!”叶征躬身道:“请陛下自重!”
  “放肆!”皇甫郦身后,几名老臣闻言大怒,叶征这是在教训刘辩呐。
  “陛下,这些人说,他们是受了陛下诏书前来清君侧以讨不臣,敢问陛下,是何人不臣?”叶征没有理会那些人,只是淡淡的看着刘辩问道。
  “这……”刘辩畏惧的看了叶征一眼,他发现,自己这个外甥,比他老子更狠,叶昭再怎么说,也很少以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跟他说话,但自己这外甥,在这次回来获得监国之权以后,那可是根本没将他这个舅舅兼皇帝当成一回事,虽然言语恭敬,但那语气里,总是带着一股强硬和威胁,让刘辩这个皇帝当的很没安全感。
  此刻叶征虽是询问,但语气中,那威胁之意却是显露无遗,甚至刘辩眼角扫到那王双已经在摸刀了,这让他怎么说?
  “卿听何人所言?朕并不知道此事!”看着叶征,刘辩叹息一声道。
  “陛下!”皇甫郦失神的看着叶征,片刻后,突然发出一声苍凉大笑。
  刘辩心中有愧,不敢去面对皇甫郦的目光。
  “念尔等乃受蛊惑,可从轻发落!”叶征扭头,看向那些将士道:“诛杀首恶,可赦免尔等罪行!”
  “不敢劳世子大驾!”皇甫郦冷笑一声,抽出宝剑厉声道:“郦便在九泉之下,看你父子是何下场!”
  说完,也不等人动手,横剑自刎。
  皇甫郦死的干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皇甫郦这等骨气,妄图率众突围,只是不需叶征动手,那些追随他们而来的将士,此刻便足矣让这些人万劫不复。
  身后的惨叫,厮杀,叶征没有再去理会,而是转头,看向刘辩躬身一礼道:“陛下,如今长安有宵小作祟,总有宵小妄图谋害陛下,为免陛下受到惊扰,还请陛下移驾长门宫,待臣扫清宵小,再将陛下迎回长安!”
  话音落下,只见流变的脸,刷的一下子就白了。


第四十五章 孙策退兵
  根据《汉书——文帝记》记载,长门宫是西汉时馆陶长公主刘嫖的私人园林长门园,长公主刘嫖有个面首或者说男宠名为董偃,为了让自己能跟董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长公主刘嫖就让董偃将这长门宫送给汉武帝,长门园也就改成了长门宫,作为天子祭祀、休息、游玩的别苑。
  至于为何刘辩听了长门宫之后,脸色会大变,那就得从这位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说起了。
  陈阿娇与汉武帝刘彻是青梅竹马,金屋藏娇说的便是陈阿娇,不过天子吗,富有四海,古往今来,能够对一段感情忠贞不渝的皇帝,那真没几个,更别说汉武帝这种传奇大帝,他的雄心不止表现在政治和权利的手腕上,对待感情也是相当的霸道,传说中,这位汉武大帝那可是男女通吃的。
  而陈阿娇自小娇生惯养,而且当初嫁给汉武帝,两人可是有过一段蜜月期,汉武帝对陈阿娇一开始那可是百依百顺的。
  本就是千金大小姐,本身长得那也是倾国倾城的,再加上汉武帝一开始的百般恩宠,恃宠而骄也就成了,但再好的皮囊,看得久了也就那样了,作为一名皇帝,而且是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日子久了,那颜值带来的新鲜感没了,加上那恃宠而骄的性格,自然也就烦了。
  何况作为皇帝,富有四海,最不缺的就是美女,之后的移情别恋也就顺理成章了。
  陈阿娇被独宠久了,自然不满意汉武帝背叛这份感情,于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搞得汉武帝头疼不已,如果是寻常男人,那也就忍了,但汉武帝是什么人?放眼中华历史,那都是数得着的大帝,哪能让这种事情烦心,所以陈阿娇上蹿下跳的搞事情,不但没能让汉武帝回心转意,反而把自己的皇后位置给作没了,更是直接打发到长门宫,来个眼不见为净。
  陈阿娇自然不甘心就此被废,但经此一事,也知道自己撒泼是不可能拿回自己的皇后之位的,所以改走了文艺路线,重金请司马相如做出名流千古的《长门赋》想要挽回这段感情。
  只是男人,尤其是不缺女人的男人,一旦变心了,想要再转回来,那就很难了,陈阿娇虽然名留青史,但终其一生也没能再见到汉武帝一面,自陈阿娇之后,长门宫也就成了冷宫的代名词。
  “陛下,请吧!”眼见刘辩不动,一旁的曹性上前,伸手一引。
  “尔……尔等……”刘辩惨白的面色变得难看无比,他很清楚,真的要被送去长门宫,那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有心拒绝,但一旁的王双已经目露凶光,刘辩咬牙道:“朕要见丞相。”
  此时,刘辩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叶昭身上了,毕竟不管怎么说,他是叶昭的小舅子,而且叶昭如今虽然大权独揽,有些专权的意思,但对他这个皇帝,实际上还是很有分寸的,不会轻易僭越,或许……如果让叶昭来处理这件事情,会留几分颜面。
  “家父在为陛下征讨叛逆不臣,此刻远在洛阳,如何能回?”叶征看着刘辩,淡然道:“而且……些许小事,便不必惊动家父了吧,如今这天下,正值关键之际,此时将家父召回朝中,白白贻误战机,陛下又于心何忍?”
  说完,叶征一躬身道:“请陛下移驾长门宫!”
  “请陛下移驾长门宫!”叶征身后,一群文武大臣以及将士尽数跪下,对着刘辩齐声道。
  “尔等……”刘辩被气的浑身哆嗦,眼一翻,直接昏死过去。
  “世子,这……”曹性连忙伸手扶住刘辩,询问的看向刘辩。
  叶征淡然道:“陛下操劳过度,身体有恙,送陛下以及太后、皇后入长门宫修养,待丞相回朝再做定论。”
  众人闻言,不敢怠慢,连忙躬身应诺,用御辇将刘辩送入长门宫,而后何后、唐皇后也未能幸免,被一并送去长门宫,这其中,自然免不了怒骂哀求,但叶征不是叶昭,有些事,叶昭做得,但叶征却做不得。
  虽然皇帝被送到长门宫去“修养”,但朝政却并未因此而受到太大影响,虽然有不少官员愤怒罢官,但朝廷的运转这些人的去留区别其实不大,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一直都掌握在丞相府中。
  “世子,此事事关重大,是否告知丞相?”将刘辩送去长门宫后,郭淮有些担忧的看向叶征。
  “此战关乎国运,还是莫要让父亲分心了,只管调配好粮草供给便可。”叶征想了想,摇了摇头,其实他也不太确定叶昭将自己派回来究竟是不是这个意思,但如今事情既然已经做了,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他不能回头,叶昭就算回来,也回不了头了,不如让这件事情先拖一拖,等叶昭回来之后,刘辩的微信也就丧失的差不多了。
  “喏!”郭淮躬身一礼,不再多言。
  ……
  关羽长安发生的事情,叶昭没有多管,秋收之后,天气开始转寒,叶昭留了赵云镇守洛阳,关平镇守函谷关,同时将汉中太守张任调往汝南担任将军,主管汝南军事,而叶昭自己则亲率三万大军自关羽屯兵新野之后,出伊阙关,坐镇宛城,做出一副准备攻打荆州的样子。
  曹操虽然笃定叶昭这般做法,定是声东击西,但见叶昭这态度,一时间也有些摸不准,毕竟如今的局势,叶昭就算输一仗,也还有翻盘的能力,而曹操如果再输一阵,这仅存的一点地盘恐怕都得易主了,孙策攻占青徐的弊端,此刻也凸显出来了,曹操失去了战略纵深的空间,已经输不起了。
  而东边的孙策,却是在紧锣密鼓的招兵买马,同时在高唐、著县一带,仗着水军的优势进行过几次进攻,丁力和方悦也曾派船出来迎战,只可惜相比于江东子弟,叶昭麾下的兵马在水战之上差距不小,输多赢少,索性遇到孙策的挑衅之后,两人都选择了避而不战,谨守水寨,孙策水军虽然厉害,但面对这种乌龟防御,也没有办法,双方在黄河下游僵持了两月之久,在进入十一月之后,河水终于开始冰冻,虽然冰面还很薄,但也大大影响了江东水军的行动力。
  而且北方冬天的冷跟南方可是不同的,不少江东水军都起了冻疮,连兵器都拿不稳,孙策也只能选择暂时修整,而这个时候,周瑜也渐渐察觉到不妥,汉军这两月来一直坚守不出,恐怕就是等这冬天的到来,江东子弟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天气下作战,而对于叶昭的军队来说,问题却是不大,毕竟已经习惯了。
  “伯符,看来那叶昭,必是等着这一刻,待河水冰封之时,恐怕就是叶昭出兵之日,我江东将士如今已无力再战,新募将士,恐怕难以与那叶昭精锐之士相抗衡。”周瑜找到孙策,将自己担忧的事情说了一遍。
  孙策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他虽然号称小霸王,但实际上并非那种有勇无谋的匹夫,同样精通兵法,知天时,看向周瑜道:“公瑾是说,退兵?”
  周瑜点了点头,虽然放弃黄河有些可惜,但事到如今,也只能以空间来换取时间了,况且青州之地的百姓被曹操迁走了大半,价值其实不是很高,倒不如主动退避,一来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练兵,二来江淮之地的气候也不似这边这般寒冷,三来吗,将叶昭的兵马引过来再打,能够跟曹操形成夹击之势。
  “就如公瑾之言,退兵,不过也不能便宜了那叶昭,趁着如今大河还未被冰封,将青州之地百姓尽数迁往徐州!”孙策果断道。
  原本青州被曹操迁徙了一遍,人口已经凋零,这次孙策再度迁民,不管今后谁占据了青州,如何恢复人口都将是个大问题。
  不过出乎孙策意料的是,这边这么大的动静,那方悦和丁力却是纹丝不动,根本没有过来阻止的意思,任由他们将人口迁走,原本,孙策已经准备好伏兵,只要丁力和方悦渡河,便会迎头痛击,但如今看来,多番准备,却是做了无用功,人家压根儿就没搭理他们的意思,虽然让孙策迁走了三十多万人口,但却没能成功阴到叶昭,这让孙策有些郁闷。


第四十六章 隆中问对
  南阳,卧龙岗,刘备再度无功而返。
  “孔明,你既不愿出仕,拒绝便是,为何还屡次让那刘玄德有所念想?”一名儒士出现在诸葛亮身后,看着刘备等人远去的方向,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刘备第八次来了,哪怕是作为旁观者,他都能感受到刘备身上的情绪波动。
  不止是那张飞恨不得杀人,就是刘备,这一次显然也有了几分怒意。
  想想也是,凡事过犹不及,刘备八次来请却都遭了婉拒,甚至连诸葛亮的面都没能见上一面,这也就是刘备,换个诸侯,哪怕是号称求贤若渴的叶昭和曹操,此刻恐怕也已经在找刀了,而刘备……竟然约了第九次相见的日期。
  “终究是汉室宗亲……”诸葛亮叹了口气,扭头看向身旁的儒士道:“元直已经去了长安,谋求出路,州平何不考虑一二?”
  “我父崔烈,已死在那叶昭爪牙之手,于私,我与叶昭有杀父之仇;于公,那叶昭对我士人何等残虐,虽天下大势已定,然某宁愿终老于这山林,也不愿与之妥协,我等士人,该有士人之风骨。”儒士傲然道。
  儒士姓崔,名钧,字州平,乃清河崔氏子弟,叶昭占据冀州时,趁着大乱,对冀州残存的世家进行过一次清洗,崔家作为清河乃至冀州第一世家,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而结果便是,偌大清河崔氏,到如今只剩下崔钧一个,他自然是有理有据去恨叶昭的。
  诸葛亮闻言默然不语,这也是他明知天下大势已定,却仍旧没有直接拒绝刘备的原因,天下大势虽定,但这荆襄之地,却是士族林立之地,甚至北方不少世家人才,在北方混不下去,又不愿向叶昭低头,所以大量南迁入荆州,可以这么说,荆州如今虽然陷入二子相争的内乱之局,但实际上,如今的荆州却是整个天下士人阶层最后的大本营,从这点上来看,其实本该团结一至才对。
  但如今二子相争之局已成,谁来继承荆州,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刘琮也好,刘琦也好,无论谁当荆州牧,最终掌权的,实际上都是他们背后之人。
  刘琮身后,是荆州大族蔡瑁,而刘琦身后,却是已经逐渐成势的刘备。
  “这天下大势,真的无可挽回了吗?”眼见诸葛亮默然不语,崔钧终于说出了心声,看着诸葛亮道。
  “有!”诸葛亮沉默片刻之后,终于道。
  “哦!”崔钧目光一亮,看向诸葛亮道:“那孔明为何不向那刘将军献计?”
  “若要逆势而行,只有一线生机,而如今荆州……州平当知道才是。”诸葛亮苦涩一笑道:“若想与叶昭相争,必联合天下诸侯共讨,荆州拥军三十万,然却相互内耗,若不能整合荆州之力,与曹孙联合,这一线生机将不复存焉!”
  “既然如此,我们便择一明主而侍之!”崔钧兴奋道:“孔明有经世之才,又有在下、广元、公威三人相助,何愁不能辅佐明主匡扶正义?”
  “谁为明主?”诸葛亮苦笑道。
  其实他是看好刘备的,对于刘备的生平,诸葛亮做过研究,战绩……刘备算不上好,但真正让诸葛亮看重的,却是刘备那败而不馁的性格,刘备能力其实并不错,麾下也有谋臣猛将,但却缺乏一个如诸葛亮一般的顶尖谋士为其谋划。
  如果不是时局如此,诸葛亮恐怕早已投了刘备,但如今的局势,一步错便是万劫不复的结局,蔡瑁这边其实才是荆州大势所在,以诸葛亮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去做没把我的事情。
  “这……”
  诸葛亮这一问,却是将崔州平问住了,按理来说,刘备当为明主,但就跟诸葛亮所想一样,站在世家的立场上,蔡瑁才是他们这边的,而且占据大势。
  “孔明,那蔡瑁虽有家世,然……其并非盟主,若辅佐刘备,以你我之能,可能助刘备尽快一统荆襄之地?”崔钧询问道。
  刘琦生性暗弱,而刘琮又是稚童,无论是哪一个,以如今的局势,都不适合担任这荆州之主,这绝非兄弟二人所能承受之重,所以崔钧也压根没在这两人身上考虑。
  “哈哈,兄长,这里果然有人!”就在诸葛亮皱眉思索之际,草庐的门突然被张飞一脚踹开,本来应该已经离开的刘备等人,不知何时又回来了。
  “汝怎可如此无礼!?”崔钧虽然对刘备观感不错,但看到张飞如此粗暴,也忍不住心生不满,怒叱道。
  “先生勿怪!”刘备沉着脸上前,深吸了一口气,对着二人一拜道:“如今天下局势危如累卵,备若非以此法,如何能得见先生?”
  说着,起身看向两人,最终将目光看向诸葛亮道:“这位,想必便是孔明先生了!”
  诸葛亮饶有兴致的看着刘备,默默地点了点头道:“亮见过将军。”
  刘备叹息一声,并没有提到之前八次吃闭门羹的事情,只是苦笑道:“原本,先生既然不愿相见,备也不该厚颜再来,然如今天下,有佞臣挟持陛下,又有奸佞蛊惑民心,备本一介走卒,这天下之事原本不该备来过问,然备既然身为汉室族人,又蒙皇叔托付重担,不敢有片刻怠慢,今日既见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我破贼之策!”
  诸葛亮默然片刻后,长叹一声,将身体一侧,伸手一引道:“天寒地冻,将军既然远来,便请舍下小酌。”
  刘备闻言,心中一喜,跟着诸葛亮一起进了草庐分宾主坐下,诸葛亮为众人煮上一壶清酒,看着刘备道:“将军至诚之心,亮如何不知,只是如今天下大势在北,我等原本还有一线生机,然如今却又有二子争权之祸,亮纵有心相助,此等局面,亦是回天无力!”
  刘备闻言,微微一怔,看向诸葛亮道:“敢问先生,若无荆州今日之祸,如何破局?”
  诸葛亮沉吟道:“如今叶昭遣大将关羽率军屯兵新野,实乃诱敌之策,名为趁机攻打荆襄,实则欲引曹、孙二家来攻,好趁势一统中原也,曹操新败,江东将士不习北方严寒,若真使其计成,则曹操灭亡,孙氏退于江东,中原之地,将尽为叶昭所得也,届时,仅以江东、荆襄之地,断难抗衡叶贼百万雄师。”
  看着刘备露出紧张的表情,诸葛亮笑道:“若要破之,却也不难,若荆襄之地无此翻祸端,可趁机攻杀关羽,则叶贼原本一步妙招将毁于南阳之地,叶昭若不想南阳有失,必回师自救,那曹孙则可趁势反攻,则叶贼一统中原之计将付之东流。”
  如今虽是严寒,但冬天总有过去的时候,只要撑过这段时间,待春暖花开之际,孙策的江东军便不必再为严寒而苦恼,到时候,叶昭将陷入三面作战的境地,便是叶昭再厉害,也难免顾此失彼,到时候,中原之地有曹操,南边有荆襄,东边儿还有孙策,三路进军之下,就算不能胜,也能保持如今局面,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众人喘息,这天下将陷入四雄争霸之局。
  叶昭虽然如今最强,但日子一久,诸侯的军工赶上来,叶昭再想保持如今的优势可就难了。
  “笑话!”刘备听得双目放光,一旁的张飞却是不乐意了,粗声道:“二……那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破长安、灭匈奴,战功何等彪悍,又岂是你这腐儒可轻言击败?”
  诸葛亮闻言,只是微笑道:“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吾要杀他,却易如反掌尔!”
  “哈~”张飞闻言,气乐了,虽说与关羽如今已经算是彻底分道扬镳,但对于这个二哥,张飞心里面还是敬重的,当下站起身来,一把抄起丈八蛇矛对着诸葛亮道:“来来来,且与我大战三百回合,让三爷看看你这腐儒究竟有何本事敢放此狂言。”
  诸葛亮看了张飞一眼,笑对刘备道:“亮不逞匹夫之勇!”
  “翼德,退下!”不等张飞发作,刘备对着张飞怒叱一声,狠狠地瞪了张飞一眼。
  张飞只能悻悻的转身到门外去透气。
  “先生勿怪,我这三弟蛮横惯了。”刘备看着诸葛亮笑道。
  “此也只是亮之妄言,以如今之势,若想阻止叶昭,却是万难!”诸葛亮摇头笑道。
  “若真如先生所言……”刘备看着诸葛亮,咬了咬牙道:“备愿劝大公子放弃荆州牧,甘心辅佐于二公子。”
  一旁的崔钧闻言惊讶的看着刘备,这可不止是刘琦,而是将刘备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势力都给搭上了。
  诸葛亮看着刘备,目光也有些失神,这种情况下,一方退出权位之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他没想到,刘备会如此干脆,同时心中也不禁对刘备更多了几分钦佩,拿权利容易,但要放下可是很难得,单就这份能为大局而放下个人得失的心胸和气魄,刘备比之蔡瑁就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既如此,亮愿试之!”诸葛亮起身,对着刘备躬身一礼道。
  “在下不才!也愿助明公一臂之力!”崔钧笑道。


第四十七章 应对
  刘备愿意放弃目前的权利,那自是再好不过,而且有自己的小舅子诸葛亮作保,再加上蔡瑁也很清楚,眼下再打下去,荆州被叶昭吞并也只是早晚之事,所以在诸葛亮的游说下,蔡瑁并没有削了刘备的军权,而是让刘备继续驻守邓县。
  “孔明,你确定那关羽不会来攻?”蔡瑁看着自己的小舅子,皱眉道。
  关羽的名头,给蔡瑁带来的压力太大了,如今关羽进驻新野,一副随时可能跨江来攻的架势,让蔡瑁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将军放心,有刘将军在邓县,那关羽必不会来攻,叶贼将关羽调于此处,便是诱那曹操、孙策来攻,其意不在荆襄,而在中原,此正是我等北进之机。”诸葛亮微笑道。
  “哦?”蔡瑁听得有些心动,别的不说,若能拿下南阳,对荆州来说就是一件大好事,不过有些犹豫道:“那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要渡河,谈何容易?”
  虽然吕布去了洛阳,但当初吕布的威势,蔡瑁可没有少领教,关羽如今的名头,不下于吕布,所以让蔡瑁去对付关羽,这心里面还是有些发怵的。
  “关羽勇则勇矣,然其性情倨傲,将军可书信向其示弱,以轻慢其心,而后再攻其不备,则关羽可擒也!”诸葛亮笑道。
  蔡瑁闻言,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那关羽怎么说也是个名将,而且战功赫赫,蔡瑁也并非草包,统兵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但要说跟关羽打,先天上,蔡瑁气势就会弱一头,不过看诸葛亮信心满满,蔡瑁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示弱而已,其实根本不用示,本来就不觉得自己能打得过,说几句软话,似乎也没什么,最终还是答应了诸葛亮的要求。
  ……
  荆州这边的事情先不谈,不过刘备主动放弃权利,依附蔡瑁的事情,叶昭这边很快得了消息,别说这种事情本就瞒不住,就算刘备等人可以掩饰,以叶昭麾下无孔不入的暗探,荆州的情报,只要不是太机密的,这边发生,到叶昭这里,最多两天便能知道。
  “诸葛孔明?”放下手中的情报,叶昭目光有些复杂,或许在这个时代来说,诸葛亮如今的名声也只是局限在世家的圈子里面,但对于灵魂来自后世的叶昭来说,这个名字实在太有分量了。
  “听闻水镜先生两年前便在为此人张目,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卧龙便是诸葛孔明。”李儒以为叶昭不识诸葛亮,微笑着解释道:“这刘备,却是颇有几分气魄。”
  叶昭点点头,刘备在这个时候愿意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利,看似失去了称霸一方的机会,但却给人留下了大局为重的感觉,在荆州的人脉经此一事恐怕会更上一层楼,如果荆州能这么安稳下去,蔡瑁这实际掌控者的身份,恐怕用不了几年便会易主,以刘备的手段,这种事,他还是办得到的。
  不过九顾茅庐……叶昭感觉有些好笑,不过这诸葛亮对刘备而言,也确实值这个价。
  “荆州二子相争之局一破,看来这诸葛孔明很快便会动手了。”叶昭敲了敲桌子道:“而且会很快,云长那里,只有一万精兵,其余皆是民夫,不过虚张声势尔,荆州有兵马二十万,云长恐难敌对,只是……”
  眼下中原的局势,如果自己此刻挥兵去支援关羽的话,就等于是放弃了一统中原的机会,曹操跟孙策便有了喘息之机,更何况,对手里面有刘备,关羽是否能够下得了狠手,叶昭真的不确定,感情这种东西,真的很难去量化判断,他只能确定关羽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