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汉-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势。”叶昭笑道。
关羽不提,叶昭差点都忘了这茬子事情,毕竟人家刘备都没急不是,甘夫人都被曹操收了,也不见刘备有什么表示,至于剩下的家眷,叶昭记得有一个老娘,一个儿子被刘备取名为刘封,这可不是历史上那个刘备收的干儿子,而是货真价实的亲子,看来关羽自己前两个儿子的名字,刘备这货心里面怕是早有打算了。
不过人家要给自家儿子起什么名字,叶昭也管不着,关羽如今想要将刘备家眷送回去,而叶昭也想往荆州放几颗钉子,至于刘备的家眷……刘备自己如今官职虽大,但实际上,掌握的也不过是一县之力,而且以如今天下格局,就算刘备以后真有发迹的机会,能谋划的也不过是荆襄之地,至于其他地方,可没有刘备的容身之处,所以如今无论叶昭还是曹操、孙策,都没把刘备放在敌人的位置上,简单来说,就是不配。
“末将如今既然已经效忠主公,怎敢擅专?”关羽肃容一礼,虽然跟刘备有兄弟情谊,但叶昭对关羽的恩义可丝毫不比刘备少,甚至说远超刘备,不止给了关羽一展个人所长的舞台,更给了关羽实现胸中报复的机会,从蜀中到如今,已经有十多年了,不说关羽,整个关家都已经在叶昭麾下扎根,这个时候,就算让关羽亲自去见刘备,关羽也不可能再回去的。
“去将那刘备家眷带来吧,这边会准备好使节团,待那刘备家眷到了,便可派往荆州。”叶昭笑着点了点头道。
“多谢主公,末将告辞!”关羽肃容一礼后,告辞转身离去。
看着关羽的背影,叶昭不由得笑了。
第四十一章 大势不可逆
虽说计议已定,但表面上,洛阳的事情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十月,农忙结束后,叶昭命关羽率领五万大军大军屯兵新野,这样的举动,顿时吸引了曹操和孙策的目光。
自得冀州、幽州两州之地以后,叶昭雄踞雍凉并冀蜀幽六州之地,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所辖人口,都是天下之最,军力、经济、工业、农业,无论哪一方面,都是诸侯之最,叶昭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诸侯的警惕,而同月,叶昭更是亲自抵达伊阙关,同时,黄河北岸,丁力与方悦开始征募大量工匠加强各处港口的防御工事,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
梁国,睢阳。
自当初曹操兵败逃回许昌之后,因为许昌距离洛阳、南阳太近,为避免叶昭直接派兵杀入许昌,曹操在回到许昌之后,便立刻开始迁城,而选择的新都城,便是睢阳,此处乃昔日梁国都城,当年叶昭出任睢阳令时,曾加固、拓宽过睢阳城,虽然没多久黄巾起义便爆发,使得工程并未完成,但曹操占据中原之后,观睢阳地势以及叶昭留下的地基,便将此作为治所。
在迎奉天子之前,曹操曾有一段时间便以此为治所,后来迎奉天子,为了便与治理,方才将许昌作为都城,如今叶昭入主洛阳,南阳、汝南也被叶昭所掌握,面对叶昭的兵锋,曹操新败,不得不选择迁都,以避叶昭锋芒。
“主公,看样子,那叶贼是想趁荆州大乱,顺势攻取荆襄之地,臣以为,我等当联合孙策,趁那叶昭攻打荆襄之时,夺回洛阳,断其归路!”程昱听完新传来的情报,对着曹操拱手道。
“不然!”钟繇摇了摇头,对着曹操道:“主公,臣以为,事情恐怕没这般简单。”
“哦?”曹操抬了抬眼皮,看着钟繇道:“元常有何看法?”
“若叶昭真有心攻打荆州,不该派那关羽为将!”钟繇看向曹操,侃侃而谈道:“据闻,关羽与刘备有结义之情,而关羽此人重义,若叶昭真要攻打荆州,当不会以关羽为将,而根据情报所述,叶昭麾下其余大将如徐荣、赵云、纪灵、华雄、张辽、魏延乃至关平都未曾出征,臣以为,此乃叶昭诡计,明为攻打荆州,实则暗中蓄力,诱我军出兵,谋划中原!”
程昱皱眉道:“叶贼狡诈如狐,元常公安知那叶贼是否算出我等这般想法,故意如此,需知叶昭若要攻打荆州,并非只有南阳一路,自上庸、夷陵皆能出兵,三路兵马齐出,荆州取之易也。”
钟繇想了想道:“仲德所言,也不无道理,然我军新败,若此时贸然出兵,又中了叶昭奸计,再败一次,则社稷危矣!”
这也是曹操这边如今最担心的事情,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不久,如果此刻再败一次,那对曹操来说,几乎可说是万劫不复了。
曹操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他也倾向于关羽出南阳乃诱敌之计,但程昱所言也没错,如果是叶昭看透了他的想法,真的是要对荆州用兵的话又该怎么办?如果让叶昭吞并了荆州,那叶昭的治地就会连成一片,想要击败叶昭,就更难了。
这个时候,曹操……心乱了,他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决断,只能将目光看向荀彧。
荀彧默默地思索片刻后,对着曹操躬身一礼道:“主公,无论叶昭要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叶昭此番命关羽进驻南阳,必有大动作,可先集结兵马,静观其变,若叶昭真的攻打荆州,则我军可与孙策结盟,若叶昭是以此为饵,诱我军出兵,那就不止是诱我军,亦会诱导孙策,可让孙策先行出兵试探,若能引出叶昭后手,则无论荆州也好,青州也罢,亦或是自陈留出兵,我军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变。”
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如今最适合曹操的方案,因为此刻的曹操地盘已经缩小到连一州之地都不完整的地步,颍川虽说在曹操治下,但被吕布、叶征劫掠了一遍,如今已经不受曹操掌控了,所以如今曹操的军队,因为地方缩小,可以随时驰援四方,堂堂昔日的北方霸主,有机会问鼎天下,到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地步,也是莫大悲哀了。
曹操默默地点点头,有些落寞的道:“便依文忧之计!”
……
青州,临淄。
“公瑾,此乃天赐良机,为何叫我按兵不动?”孙策不解的看向周瑜。
“没这般简单。”周瑜摇了摇头道:“伯符且想一想,若那叶昭真的欲吞并荆州之地,怎会不防后方空虚?”
“叶昭便是再自大,此时正是决定天下大势之时,此人一向狡诈谨慎,怎会真的三面作战?我看吞并荆襄是假,诱我军出兵方是真!”周瑜沉声道。
“但若他算到我们如此想,又该如何?”孙策反问道。
“那便静观其变,反正我军如今与曹操结盟,如今之势,曹操不可能与我等相攻,我军可屯兵于济南,静观其变,若叶昭真要攻打荆州,我军兵马随时可以渡河,如今要紧的,还是尽快安抚民心,招揽精壮之士入我军中,加紧练兵,以我军如今兵力,尚不足以与那叶昭争雄!”周瑜沉声道。
“便依公瑾之言。”孙策默默地点了点头,的确,如今虽得青徐二州,但时日尚短,虽然招揽了不少降军,但要面对叶昭这样的巨无霸,还差了不少火候。
……
南阳,卧龙岗。
“你家先生又去哪了!?”张飞有些暴躁的看着眼前的童子,只觉此子相当可恶。
“我家先生去云游四方,当真不在,刘将军还是下次再来吧!”童子有些不满的瞪了张飞一眼。
“若你家先生回来,烦请遣人告知,我会留人在此!”刘备叹了口气,看向身旁一名亲卫道:“刘全,你便留在这里。”
“我家先生的草庐,乃清静之地,并不欢迎外人。”童子朗声道。
“无妨,不会打扰草庐清幽。”刘备看向刘全道:“你便在此处寻一户人家,买下房舍,若那孔明先生回来,立刻来告知。”
“喏!”
刘全乃刘备亲卫,也是刘备同乡同族,有些武力,刘备任代郡太守时便来相投,被刘备任为亲卫统领,虽然地位不高,却是刘备身边最信任之人,其信任程度,恐怕不弱于张飞、陈到这些人。
“兄长,不过一酸儒尔,何必这般客气,没了他,难道我们便不会打仗了?”
“闭嘴!”刘备喝了一声,对童子抱了抱拳,转身带着张飞和陈到离去,这卧龙岗如今属于叶昭治地,刘备也不便久留。
看着刘备等人离开的方向,童子看了刘全一眼,转身回了草庐,将大门关上,径直入了正厅,却见两名青年正盘膝坐于厅中下棋,当下躬身一礼道:“先生,那刘将军已经离开。”
“嗯。”一名青年默默地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将一枚白子落下。
“孔明,这刘将军在民间颇有声望,又是汉室宗亲,这五顾茅庐,也算极尽诚意,为何连一面都不愿见?”青年对面的男子要比青年大上几岁,微笑着看着青年问道。
“那元直又为何不肯出仕?”孔明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大势已定,出不出仕又有何意义?”青年叹了口气,看着草庐之外道:“刘将军确为明主,可惜生不逢时,这天下……我记得孔明曾著一书,专研这天下局势,该有应对之策才是,为何……”
“吾于去岁曾游历蜀中!”孔明幽幽一叹道:“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蜀中吏治清明,人心皆向叶昭,便是胸有万般计策,但这人心不在,如之奈何?”
元直叹息一声,良久才打破沉默道:“听闻那丞相已定下新的取士之法,于泰安七年也就是后年向天下取士,不问出身,凡有才者,皆可量才录用,我准备届时去往洛阳一试。”
孔明默默地点点头道:“以元直之才,当可平步青云,亮预祝元直功成。”
“孔明不随我一同去?”元直看向孔明,开口道:“孔明之才胜我十倍,难道真的甘心终老于这山野之间。”
“吾并无出仕之心。”孔明摇了摇头道。
“我知孔明属意于那刘将军,但孔明也说了,天时地利人和皆无,又何必如此,我观那叶相亦有人主之象,孔明之才,未必不能一展所学。”
“常伴与这青山绿水,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事。”孔明微笑道。
“罢了!”元直起身,对着孔明一礼道:“学业已成,此番前来,便是与孔明告辞,我欲游历天下,若有再见之日,你我再把酒言欢。”
“恕不远送。”孔明起身,对元直还了一礼笑道:“但愿你我,还有再见之日。”
“一定。”元直点头,拍了拍童子的脑袋,转身往门外离去。
孔明看着元直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门外,方才幽幽一叹,这天下大势,真的无可改动了吗?
第四十二章 有人想搞事
话分两头,中原时局出现一统之势,于叶昭而言,自然是好事,他的计划从乱世开始便已经开始布局,到如今,局势基本已经成型,天下继续乱下去,于他无益。
其实如果仔细看叶昭的发展路线,不说科技方面的话,其实跟两百年前建立新朝的王莽没什么不同,当初王莽也曾妄图从士族豪绅手中夺取土地,均田天下,平抑物价,兴教育,打异族等等措施,跟叶昭这一路来推行的政策相仿。
但结果却是天差地别,王莽的新政直接导致他在夺皇位之前,多年在民间建立下来的名声毁于一旦,各处义军四起,烽烟遍地,新朝只维持了短短数年,便被推翻。
相同的路数,到如今却是不同的结果,这让天下许多士人百思不得其解,同样是与整个士人阶层为敌,为何王莽惨败,而叶昭却是一步步将王莽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一步步实现?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王莽生平,再看看叶昭这半生就不难发现,看似相通的终点,实际上两人走的路却截然不同。
王莽出身于外戚之家,本身也算是士人的一员,所以他在用人方面不像叶昭这样可以随心所欲,唯才而用,本身王莽的性格,也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政策虽好,但执行政策的人却往往抱有私心,再好的政策如果难以贯彻,那也是一纸空文。
而叶昭从一开始便是借力打力,借助刘宏,打破了士人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而这反噬之力,却是让刘宏和那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来承担,蜀中私田归国有,叶昭是在将世家豪族力量打的差不多了,才开始推行的,而且叶昭对于麾下官员的执行力有着专门的监察人员,完全独立于官员体系之外,只对叶昭负责的情报部门,治下官员有对叶昭法令阳奉阴违者,叶昭都能第一时间得知并迅速处决。
兴农、兴工以及兴商,叶昭在经济方面也是完全可以脱离世家的,加上借助书籍流通的契机,大办学院,让士人唯一能够节制叶昭的地方,也被叶昭抹平了,所以他有了蜀中这样一个铁桶一般的大后方。
其次就不得不感谢这个乱世了,关中军阀相争,世家或被灭或被屠,残存下来的,也因为李傕用叶昭之计不断被削弱,所以当叶昭出兵关中的时候,关中世家的力量薄弱的不堪一击。
而获得关中,对于叶昭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气候西凉、并州都是世家势力薄弱之处,到此时,叶昭已经有了直面整个士人阶层的实力,更别说丝绸之路的开始加上粪肥在四州的大力推广以及鲜卑、匈奴相继被灭给叶昭带来的政治资本,让叶昭将这四州之地经营的肥沃无比。
相比于王莽高屋建瓴却毫无章法而言,叶昭的每一步几乎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堆出来的,也因此,叶昭如今的根基可谓相当牢固。
但根基牢固,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生活在叶昭的阴影之下。
尤其是如今眼看着天下将有一统之势,而叶昭声势更是如日中天,这次叶征被叶昭打发回来之后,那态度更是颇有些咄咄逼人之感。
叶昭跟刘辩毕竟有一段情谊在,所以以往在朝堂上,多少会顾全刘辩的面子,然而叶征呢?
说起来,叶征作为刘薇的儿子,刘辩还是他舅舅,应该跟刘辩亲近才对,但显然,叶征对自己这个舅舅并不是太看得上眼,在朝堂上,每每意见相左之时,叶征的态度就会变得相当强硬,哪怕刘辩这个舅舅软语相求,叶征也绝不会妥协或者让步。
比如叶征刚回来的时候,有名士弘范触法,按律,当施以肉刑。
何为肉刑?简单来说就是剁掉身体某个器官,比如手脚啦,鼻子啦,眼睛啦,或是直接拖出去宫刑,实际上在文帝时期,肉刑已经被废除,这其中还有一段缇萦救父的故事,总之,自那以后,肉刑逐渐被打板子代替,但一些罪大恶极者,还是会以肉刑来惩罚。
而在叶昭设定的新律之中,肉刑被重新搬到刑罚之上,不过这一次,肉刑是专门针对贪赃枉法的官员,于民无关。
弘范是河间名士,并非叶昭占据冀州之后才来,而是在当初刘辩在长安正式称帝之后,便投入朝廷,但却不是向叶昭效忠,而是向刘辩效忠。
以往叶昭在长安,政治清明,这些士人投过来,也不敢跟叶昭直接硬顶,所以相当安分,但如今,叶昭挥师中原,短时间内无法回来,哪怕叶昭曾无数次跟百官说过,违法必究,但毕竟叶昭不在了,虽然叶昭的爪牙满宠、夏侯兰执行律令,但叶昭不在,有些人,满宠和夏侯兰有时候也难以动弹。
比如弘范,其乃河间名士,优势刘辩近臣,跟皇甫家关系不错,在朝中也颇有些人脉,这一次枉法被抓,依律当处劓刑,也就是割鼻之刑,事发之后便被满宠直接逮捕,然而紧跟着,却是朝中不少官员联名向刘辩请命想要将其保下。
满宠自然不可能执行,就有官员想要将这件事捅到叶昭那里,将叶昭召回朝来处理此事,这让满宠有些犯难。
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人眼看天下出现一统之势,不愿此刻叶昭一统天下,所以想在背后使阴招,将叶昭召回朝中,从而将这一统之势给打破。
也在这时,叶征带着高顺、曹性回朝,得知此事之后笑道:不过些许小事,何劳丞相回朝?
而后,就在众人以为叶征会在这件事上站在他的皇帝舅舅这边的时候,叶征直接让满宠行刑。
面对有些恼怒的刘辩,叶征淡然道:“陛下,我父曾言,有法必依,陛下这半壁江山,能如今日一般稳固,便是因为各地律法得以贯彻,朝廷能得百姓信任,若因一枉法小人而食言于天下,只会令百姓对我朝廷失望,如何还能如现在这般万众一心,繁华昌盛?请陛下以社稷为重,莫要轻信小人谗言而误了国家大事!”
谁是小人,叶征没说,但这个态度,却让刘辩十分恼火,却又难以发作,只能眼看着夏侯兰将弘范带走。
在那之后,叶征将叶昭的奏书奉上,将高顺、曹性分别任命,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长安军权就落入叶征手中。
而之后,叶征秋后算账,将叶昭不在朝中这些时日来几名枉法大臣治罪,其中还有刘辩的老丈人,更是直接给斩了,这也让百官看出来了,叶昭威震天下,叶征这个二代也绝不是好糊弄的主,甚至很多方面,叶征比叶昭做的还狠。
刘表病逝的消息传遍天下,朝廷这边自然也得到了消息,作为如今诸侯之中,唯一一个刘姓诸侯,刘表之死对于刘辩来说,可是意义重大,这代表着如今这天下诸侯之中,除了两个傀儡天子之外,已经没刘家人什么事了,而叶昭牧野一战,大败曹操,得了冀州、幽州二地,更是让朝中这些还打着重夺权利的士人阶层惶恐不已,而叶征最近又频频对这些士人动手,也迫使这些士人不得不联合起来,准备趁着叶昭主力调往中原之时,搞一场大事情。
第四十三章 长安一夜
“如何了?”夜,丞相府,叶征放下手中的书籍,看向眼前的贾诩,微笑道。
“尽在世子掌控之中。”贾诩将一份名册放在叶征身前道:“这些,是刘和等人目前能调动的所有军队。”
叶征将名册拿起来,翻阅片刻后冷笑道:“左中郎将皇甫郦、羽林军校尉伍封、执金吾刘和……这些人还真是……不知死活!”
贾诩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立于一旁,他如今虽然跟了叶征,但毕竟新降不久,叶昭将叶征在这个时候派回长安究竟是几个意思贾诩还没摸清楚,虽然帮叶征做事,但意见吗,贾诩选择保留。
叶征放下书册,看着贾诩道:“看起来人多,但父亲早在当初蜀中之时已经明令,养士过五十者,以谋逆论处,这些人便是将府中家将加上,也不过四五千人,如今奉车都尉、羽林军皆在我等掌控,他们能调动的,也不过三五千人马。”
贾诩点点头,没有说话。
叶征却是继续问道:“父亲曾多次赞扬文和先生之智,不知文和先生以为,这些人若要谋逆,会如何行动?”
三五千人马,要想夺得长安的控制权,能走的路本就不多,更别说如今这些人的动作都暴露在叶征眼中,一举一动自以为隐秘,但在叶征眼中根本没有秘密可言,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不是如何收拾这帮人,叶征要的,是将潜藏在其后的帝党一个个揪出来施以雷霆打击。
贾诩沉默片刻后道:“在下以为,这些人会孤注一掷,攻打丞相府。”
名义上皇宫才是长安的政治中心,然而实际上,丞相府才是真正掌控整个长安,乃至辐射如今六州之地的中枢,贾诩的回答也算中规中矩,但这并不是叶征想要的。
想了想叶征看向贾诩道:“先生觉得,家父此番遣我回朝,是为何事?”
叶昭将叶征打发回来稳定朝政,原本无可厚非,但叶昭又将高顺、曹性分别任命为羽林军校尉以及奉车都尉,又让贾诩、郭淮、郝昭、王双跟着一起回来,不但让叶征身边文武兼备,而且等于将长安的军队尽数方到叶征的手中,目的显然不只是让叶征回来稳定朝局那么简单。
贾诩笑道:“丞相智深似海,臣下不敢妄自揣度。”
老狐狸!
叶征看了看贾诩没有再追问下去,点头笑道:“也对,不过如今一统中原在即,这帮人却想在背后拖父亲后腿,无论如何,不能留!既然敢动手,那便将他们的手剁掉!”
贾诩默默地点点头,心中也不由感叹,不知道叶昭是怎么培养这个继承人的,年纪不大,但无论手段还是心性,都令人心惊,实在不像一个弱冠之年的少年啊。
……
三更天的时候,长安城里突然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一支人马突然出现在丞相府的大门外,开始对着丞相府发起了进攻。
原本静悄悄的丞相府上方,突然亮出了无数火把,同时四周围建筑上方,还有过道之上,同样出现大量军队,让还没有冲到丞相府门前的将士懵了。
相府的角楼上,郭淮扶剑而立,看着这帮惊慌失措的乱军,冷漠的挥动手中令旗。
“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发,在一片惨叫、求饶和哀嚎声中,妄图冲击丞相府的一群乱军,顷刻间便倒了一地。
“郭淮逆贼,安敢助纣为虐!”伍封举着一面盾牌,在十几名乱军的保护下,看着角楼上的郭淮,愤怒的咆哮道。
助纣为虐?
郭淮闻言,不禁冷笑一声,懒得搭理对方,四周的将士合围而上,伍封虽然疯狂的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奈何四周的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士,伍封带着的一群乌合之众,哪里会是对手,不到盏茶功夫,包括伍封在内,前来进攻的乱军便被彻底扑灭。
“伯济,情况有些不对,怎么只有这点儿人?”王双走上来,皱眉看向郭淮道。
“才发现么?”郭淮摇头笑道:“你以为,世子为何不在此处?”
“?”王双茫然的看向郭淮。
对于这位从军营里一起跟随叶征一路到现在的战友,郭淮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留下三千人马守卫此处,带着剩下的人,随我前去汇合世子!”
他已经懒得去解释了,直接下令道。
“哦~”王双虽然心有疑惑,但之前叶征已经给了他严令,今夜不管做什么,对于郭淮的命令他都得无条件执行,当下毫不犹豫的前去执行军令。
另一边,皇宫。
就当丞相府那边响起厮杀之声时,一支人马迅速的来到皇宫下,却被守卫皇宫的将士拦住。
“站住,皇宫重地,任何人不得擅闯!”一名武将带兵出现在皇宫的城楼上,一枚枚冰冷的箭簇指向城下的军队。
人群中,一人飞马而出,朗声道:“我乃左中郎将皇甫郦,有要事欲见陛下,快快开城!”
“既是要见陛下,何以率军而来?”守将冷声道:“速速退去,否则休怪刀剑无情!”
“哦?如此说来,将军不愿开城?”皇甫郦看着守将,冷声道。
“职责所在,将军恕……”那守将话还未说完,却见身旁突然窜出一人,不等守将反应,拔刀便将守将一刀斩杀在地。
“我乃旅贲尉朱袊,奉天子诏迎左将军入宫,尔等还不开城!?”此人一刀将守将砍翻,从怀中举起一封天子诏书,朗声道。
原本,以为周围的将士见主将身死,必会响应,谁知不等他话音落下,同时便有三把长枪,两柄钢刀便往他身上招呼过来。
“尔等欲造反呼!?”朱袊大惊,连忙就地一滚,避开攻击,愤怒的看着这帮将士。
“尊丞相令,无丞相之令而妄图诈开宫门者,皆为叛逆!”几名军中队率、什长朗声道。
“此乃天子令,尔等是尊天子,还是尊那叶昭逆贼!?”朱袊高举着手中诏书,同时右手挥剑荡开众人兵器,他没想到杀了主将,竟然没能镇住这些兵马。
“我等只尊丞相之令,对丞相不敬者……杀!”这些守卫皇宫的将士,可都是叶昭亲自挑选安排的,自然都是叶昭的心腹,而且叶昭治军的理念,将领只负责指挥,但军队却是只忠于叶昭的,这朱袊虽然杀了主将,但不知叶昭治军手段,妄想以此来抓住军权,却是打错了算盘。
朱袊:“……”
看着黑压压冲上来的军队,朱袊虽然有些武艺,但如何是一群精兵的对手,只是勉强格挡几下,便被数杆长枪刺穿了身体,瞪着不甘的目光,颓然断气。
与此同时,下方的宫门,却不知被什么人打开了……
第四十四章 总有宵小想害陛下
原本,皇甫郦等人眼见安排在皇宫的朱袊被杀,以为只剩下强攻一途了,谁知道还未等他们下令强攻,皇宫的宫门却自己打开了,这让皇甫郦等人微微一怔,有些不明所以,朱袊不是被杀了吗?这个时候,又是谁开的宫门?
不过这个时候,在抛出去的诱饵成功吸引走长安驻军之后,皇甫郦、刘和这些人显然信心膨胀的厉害,眼见宫门打开,纵使皇甫郦觉得有蹊跷,但刘和这些人却是毫不犹豫的挥军直闯皇宫,在他们看来,什么都是虚的,如今叶昭不在长安,只要将刘辩从叶昭那些心腹的手中救出来,这四州之地,不可能所有的军队都是叶昭的嫡系吧,到时候,打个清君侧的旗号,将叶昭在长安的党羽尽数诛杀,那这半壁江山就是他们的了。
事实证明,当初刘虞宁愿将基业传给刘备也不传给刘和这个亲儿子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些人多年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三千军队,装备也是叶昭军中的制式装备,就这么一股脑的冲进了宫门。
“轰隆~”
出乎皇甫郦的预料,守城的禁卫军并未阻拦,而是任由他们冲进了皇宫,但正是如此,才让皇甫郦心惊肉跳,只觉今夜的行动,似乎太顺利了许多,身后,宫门轰隆一声关闭,仿佛一头远古凶兽闭合的大嘴。
偌大皇宫之中,寂静无声,别说守卫,就连宫女、宦官都不见半个,不止是皇甫郦,便是刘和这些人也察觉到不对,眼看着前方便是未央宫,几人凑到皇甫郦身边,有些担忧的道:“子升,似乎有些不对!”
当然不对,早干什么去了?
皇甫郦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之前他本有心阻止,但这些人直接便率军杀入宫中,他连劝阻都来不及便被一众将士裹挟着冲进了皇宫,此刻察觉不对,恐怕已经晚了。
“事到如今,已别无选择了,杨璐在陛下身边,我等只需尽快与陛下汇合,只要保住陛下,还有一线生机。”皇甫郦沉声道。
杨璐,便是他们在宫中的另一个内应,是刘辩身边的近臣,宫中的情报,都是自杨璐处获得的,这一次众人密谋接应刘辩离开长安,正是杨璐作为内应。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没了退路。
前方就是未央宫,皇甫郦带着众人飞快的奔向大殿,按照计划,刘辩如今就在未央宫中。
只是还未等他们进入大殿,却见未央宫大门洞开,一队队铠甲鲜明的将士自大殿中涌出,同时两面的宫殿群中,一枚枚火把亮起,黑夜中,宛如一条条火龙一般围拢在四周,将这不到三千人的队伍团团围定。
这些甲士并未立刻进攻,未央宫前的将士迅速分开,让开一条通路,从中大步流星的走出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