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显耀大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妹?对了,我在行刺之前将我那小妹安排至积善坊内一处租来的民宅中,数日已过,亦不知她如何了,她不会做饭,只有些许现成食物,若是吃个一天半天也就罢了,可现在足有三四天了,这,这,我那可怜的小妹,阿姐对不起汝,汝且稍等,阿姐这便寻汝去。”

女子流下了泪水,然后一咬牙,纵身便欲离去,却见李显嘿嘿笑道:“去罢去罢,希望勿要被高手尾随追踪,反而令汝那小妹暴露身份。”

“汝此言何意?”女子闻言身体一僵,只好再度转身,然后对着李显冷冷说道。

“无他意尔,汝现在何处都无法去,只能躲在此处。”李显嘿嘿一笑,淡淡说道。

“吾家阿妹不存,吾活下去还有甚意思?”

“若现今方才知晓,汝活下去是为汝家小妹?既是如此,当初为何不顾自身安全而入宫行刺?”李显闻言更是冷笑一声,厉声说道。

“吾,吾,母仇不报,誓不为人,那武氏妇人害我阿母,吾作为儿女,大仇岂能不报?”女子犹豫挣扎许久,还是咬牙说道。

“如此说来,汝活下去到底是为活人,还是为死人?”

“死人活人都是吾活下去之意义所在”,女子思索片刻,然后毅然决然地说道:“小妹是吾此世唯一之亲人,而母仇亦不能不报,哼,吾全家老少,还有无数无辜平民尽皆被官军所杀,这笔血债,定要以血来偿还。想来小妹若知我为母报仇而将其抛下,亦会心怀大慰。”

“嘿嘿,此只是汝一厢情愿之想法,可想听一听令妹真实之想法?”

李显嘿嘿冷笑一声,拍了拍手,便见房门被打开,然后见一个小女孩脸上挂着泪,来到了房中,然后抱住女子,低低的抽泣道:“阿姐,不要抛下琳儿,我们不报仇了,我们回到乡下好好生活好不好?琳儿已经失去了母亲,不想再失去阿姐,阿姐可曾想过,若是阿姐离开这世上,剩下琳儿一人孤苦伶仃,生不如死,活着还有何意思?”

“小妹,琳儿,汝,汝是如何寻到此处的?”女子见到小女孩不由得惊喜不已,连忙将小女孩抱起来,含泪问道。

“便是这位小相公持着阿姐随身之香囊来接琳儿的,琳儿彼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幸亏小相公及时赶到,否则琳儿再也见不到阿姐了。阿姐,这位小相公是好人,当初将马让给我姐妹,后来又救得琳儿一条性命,阿姐不如就听小相公一句劝,放弃报仇吧。”

哪知道女子闻言,倏然变色,冷冷说道:“哼,汝这丫头知道个甚?这厮乃是那老妖妇之亲子,自然要与其沆瀣一气,这厮如今对我等如此,不过是要套出我等余党,至于劝我等放弃复仇,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当初母亲是如何惨死,汝莫非遗忘乎?若真是如此,阿姐宁可杀了汝这无情无义之辈。”

说完之后便挥掌向那琳儿拍去,可当手掌真的到了女孩面前时,毕竟心中不忍,幽幽叹息了一声,然后对李显说道:“汝亦不必枉费心机了,吾是不会放弃报仇的,不过吾亦不会舍弃小妹,待得其长成之后,吾定会再度入宫,行刺那毒妇。吾与汝虽有仇恨,然则可以看得出,足下是至诚君子,吾带着小妹甚不方便,便委托于足下帮忙照顾,后会有期。”

说完之后,此女竟再度欲离去。

却没想到李显拍了拍手,她便再度被窗外之人所阻住。

“阁下数度阻我离去,究是何意?”那女子转身望着李显,怒气冲冲的问道。

“嘿嘿,汝竟然问我是何意,汝将令妹交予我照顾,自己却去另寻机会刺杀我母,汝用脑子好好想想,这天下焉有是理?汝之母是母,吾之母岂不是母哉?”李显针锋相对的望着对方,淡淡说道。

却没想到那女子瞬间便像疯了一般,大声叫道:“汝那母亲亦配叫母亲?此人罔顾信义,杀死昔日姐妹,后来又亲手掐死亲生女儿,以此诬陷王皇后,此等妇人之恶毒远甚于一般男子,如何配称母亲?在其眼中,只有权力最亲最近,此恶妇为了权力可以利用任何人,牺牲任何人,汝现在为保护此人可以不顾性命,可是将来有一天,汝若对其权力造成威胁,这恶女人照样会将汝下手除掉,绝不留半点情面。”

没想到李显闻言却是淡然笑道:“此事某心中自然有数,却是不用足下提点,不过不管如何,此人毕竟是我生母,舐犊之情仍在,某不能眼睁睁看其惨死。更何况,我母一死,当今圣上定然改立皇后,如此一来,我这地位可还能保住?唯恐故太子李忠、杞王李上金便是某之榜样。再者说了,我母焉有汝所说之恶毒?汝之所言尽是道听途说,他人为打击报复而编造的留言而已,又如何可凭信?”

那女子闻言却是狂笑不已,过了一会才悲愤地说道:“此事如何能是流言?某便是此恶妇昔日姐妹之后,我母身死,便是拜其这位昔日好姐妹所赐,吾用吾亲身经历向足下作证,不知足下信否?”

“嗯?昔日好姐妹?我怎不知我母尚有一位被害的昔日好姐妹?不知这位好姐妹究是何人?我可曾听说过?”李显其实已经信了对方之言,但却要乘机令那女子说出背后的身份,这才装作明知故问的样子,从对方口中套话。

那女子虽然聪慧,却如何懂得这种奸猾手段?还以为李显是明知故问,便嘿嘿冷笑道:“既然汝装糊涂,那本姑娘便打开天窗说亮话,将一切与尔讲清楚,看汝还有何颜面为那恶妇辩护。”

那女子略略思考了片刻,便返身坐在榻上,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家母原名陈硕贞,本只是一名良家女子,却遭受好强酷吏迫害,最终无奈走上一条反叛之路。”

“陈硕贞?汝说令堂乃是陈硕贞,文佳皇帝?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李显闻言不由得惊讶不已,连忙失声问道。

“没想到足下不仅听说过陈硕贞这个名字,还知晓文佳皇帝的名号,不错,我母便是陈硕贞,吾乃文佳皇帝长女,名叫童仙豆,我小妹乃是文佳皇帝次女,名叫童仙琳,这下足下知晓吾母女与汝母之恩怨了吧?”

“原来如此,不过我倒还是不明白一事,我母如何与令堂结为姐妹了?令堂遇难,当是与官军围剿有关,为何又说是受我母所害?”李显对其中的隐情还是有些不明白,不由得开口问道。

却听得童仙豆说道:“此事足下又如何得知?吾便为汝细细说来吧。当初那恶妇被选为太宗朝之才人,却不曾想在太宗病重之时竟然与当朝天子勾搭在一起。哼,此人生性放荡,实在是无耻之尤,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太宗本来就对此人极为反感,后来宫中又流传‘唐三代后,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流言,厌恶此女,便于驾崩前下令让宫中没有子嗣之后妃出家为尼。于是这恶妇便被安排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彼时此女昔日荣光全无,沦落为一介普通的比丘尼,却因美貌而遭受几个流氓无赖调戏。那恶妇正哭喊无助之际,同在感业寺出家的我母仗义相助,将匪徒赶跑,那恶妇感激我母,又指望我母日后予以保护,这才提出与我母结为姐妹。”

“竟有此事?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缘分,不过事情也太凑巧了吧?如若我没记错,令堂当初起事乃是在婺州,与长安何止千里?为何令堂偏偏在此处出家?”李显一上来就听出了里面的问题,不由奇怪地问道。

“嘿嘿,足下以为我会如此无聊,编造如此一段荒谬之事蒙骗世人耶?唉,若说是有缘,那也是一段孽缘,若非是这一场相识,我母或许便不会败亡。”

童仙豆说完之后,轻轻一叹,又说道:“我母在十五岁之时得艺人传授,授予武艺和兵法,并对我母说道,唐三代之后,江山易主,我母虽是女身,却有天子相,令我母早做准备,以便在必要时刻举事,顺应天心民意。”

“又是这句流言,嘿嘿,也不知道这句流言到底有何魔力?竟然连陈硕贞这等人都深信不疑,其实想来,这种流言本身并不能起多大的波澜,不过一和有心人的野心结合起来,便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当初隋朝灭亡,固然和杨广暴虐有关,可是谁敢否认那‘得天下者十八子’的流言所产生的冲击力呢?”李显听了童仙豆之言,虽然没有说话,却从此对那编造和散播流言的人产生了抵触和警惕的心理,连他都没有想到,这对他来说将是怎样宝贵的一笔财富。

第35章李显的承诺

“其实我母一开始并未将那人之言当做一回事,虽然习得武艺,却是本分为人,却不料当地官吏横征暴敛,多行不法,致令百姓民不聊生,那一年正好是灾荒之年,官府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继续加征赋税,百姓饿殍遍野,十不存一,我母见百姓遭殃,不顾自身安危,连夜潜入一位豪强主之家,打开粮仓,分给百姓,却不料那位豪强之家护卫甚多,将我母擒住之后,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后来还多亏得当地百姓搭救,方才无事,不过自此之后,我母却想起了当初那位异人之言,决定反抗朝廷暴政,令百姓过上幸福快活的日子。”

童仙豆丝毫不理睬一旁沉默不语的李显,好像是自言自语一般的继续说下去:“之后我母便决定寻找那异人,向其请教起事的相关事宜。而那人当初告知我母,若是有朝一日想通了,便去长安寻他,所以我母方才到了长安,之后又在长安见到了其舅父,一位木材商人,我母这位舅父平素里行侠仗义,乐善好施,同时也对官府横行不法表示不满,如今见了我母之后,见我母武艺高强,韬略出众,心中十分高兴,便建议我母到感业寺出家修行,以此为掩护,做好起事之准备,同时因为感业寺乃皇家寺院,其中比丘尼尽皆先代妃嫔,可以利用其不满情绪,从中联络各方豪杰,以成就好事,我母便是在此时遇到武氏这无耻恶妇。”

之后童仙豆又是对武后一番谩骂,直到再无新意可说了,这才又接着说道:“我母对那恶妇推心置腹,将起事之事如实相告,并且约定,待得我母起事之时,定将此事相告于彼,并请那恶妇主持京城内线之事,将来一旦起事成功,将和那恶妇平分天下。两年之后,我母起事,依约将此事通报于彼,并请恶妇主持京中内线,却不料那恶妇此时已然得了皇帝宠幸,又生了长子李弘,便想着立功做皇后,竟然将我母京中内线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杀害,致令我母大事不成,同时又向我母写信,假装密谋起事,却乘机将我母抓捕并残忍杀害,可怜我母对其如此信任,以姐妹视之,结果竟然折在这恶妇手中,此仇不报,我童仙豆枉为人女。”

岂料李显听了对方的话,竟无一点的安慰,甚至连附和都没有一声,只是冷笑道:“呵呵,说句实话,足下亦不用动气,其实此事我母没错,错就错在令堂一厢情愿,将如此大事当做儿戏,不仅身死,反而连累了数万将士和一州军民。”

“汝在说甚?”童仙豆闻言不由得柳眉倒竖,立刻站起身来,指着李显怒道:“事到如今,汝竟然还在袒护那恶妇,也对,不管如何,那恶妇毕竟是汝之生母,汝母子情深,袒护亦在情理之中,怪只怪吾错认了好人。汝若想要动手擒我立功,现在亦不算迟,只是希望汝念在与我相识一场,放了我这小妹。”

“嘿嘿,吾若真的想要擒汝立功,汝焉能站在此处侃侃而谈?吾并非是要袒护家母,实是令堂虑事不周,有轻易相信他人,方有此次灾厄,如今汝不去反省,竟然还在此处怨天尤人,实非智者之为。须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令堂为贼,家母为官,二者本身便是敌对,又有何诚信道义可言?汝可读过史书?当初宋襄公与楚国遭遇弘水,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然而宋襄公拘泥礼法,失去多次战机,最终败落,无人赞颂其德,反而尽皆耻笑不已,令堂之行为与当初之宋襄公又有何异哉?”

李显不管一脸惊容的童仙豆,然后叹了一口气,郑重说道:“吾景仰令堂是一位女英雄,然而这并不代表其能在政治上取得成功,正如昔日之项羽,英雄一世,重情重义,然而最终却无法战胜卑鄙猥琐之汉高祖,因其不懂得帝王之术,故其失败乃是必然。故此,望足下莫要将一切仇怨尽皆归咎于他人,汝且说说,便是无有家母出首告密,令堂能够一举亡我大唐乎?”

“汝到底想要如何?”童仙豆被对方之言击中了内心最深处,顿时感觉到生命失去了意义,不由彷徨无计,只好向李显问道。

只见李显缓缓摇头,突然问道:“令堂昔日为何愤而起事?”

“只因贪官横行,民不聊生。”

“既如此,汝何不继承令堂遗志,铲除贪官污吏,保国安民,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天下?”李显这一番长篇大论的劝说难道是在说废话吗?当然不是,这最后一句才是他最终的目的,不过他为了这一句话可是费尽了心思,如今把这句话说出来,也是感到心中无比的畅快。

可是童仙豆却是被这句话深深的震住了,因为李显所言和她往常的理念可谓是大相径庭,甚至正好相反也毫不夸张。

“吾与李唐有杀母之仇,如何能够效忠于彼?”童仙豆感到自己不能接受,最终还是开口拒绝道。

“呵呵,与汝有杀母之仇者并非是我大唐,而是少数贪腐官员,如若无有这等贪官,令堂可还愿冒杀头之罪而起事哉?如若天下再无贪官,百姓安居乐业,同享太平,又有谁愿意杀官造反?”李显听了童仙豆之言,倒也没有着急,只是淡淡笑着劝解道。

却不料童仙豆开口说道:“对于皇帝和其他人吾信不过,让吾忠于大唐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皇帝需要足下来做,换句话说,吾只忠于足下之大唐,并不忠于他人之大唐,当然,吾亦不肖那愚忠之辈,如若足下昏庸残暴,不勤于政事,吾绝对会取汝首级,以祭天下。”

“呃,这这,皇位乃是陛下所定,吾岂能心存贪念?只不过吾向汝保证,绝不会让这天下落入昏聩残暴之人手中,若天下果真不幸落入昏聩残暴之人手中,某定然起义兵,杀入朝堂,令这纲纪重振,天下重安,不知对我之保证,足下可还满意否?”

李显知道在这时候,自己一定要说真话了,否则的话,这不安生的女刺客一定会想办法离开,而到时候绝对会给自己惹来无穷的麻烦。

“既如此,那也罢了,从今而后,某便只忠于足下一人,还烦请足下为某安排一立足之处。”童仙豆也不客气,直接给李显要住处要组织了。

李显既然早有打算,自是成竹在胸,几乎毫不犹豫便说道:“从今往后,这所宅子便归足下所有,某会安排专人传授足下高深武学,并为足下派遣弟子,由足下亲自传授武艺,组成一个专事刺杀贪官污吏之所,名为”,李显忽然想到后世电视剧中的一个杀手组织,顿时决定以此命名,便开口说道:“蛇灵。”

“而汝姐妹之身份自是不能暴露,自此之后汝便要改名,童仙豆,童仙豆,咦?不如这样,汝之名便反过来,改作窦仙童,如何?”李显自然是根据这个名字想到了一个传说中的名字,便灵机一动,当即为童仙豆取了这个名字。

“窦仙童?只是把某之名字反过来,反而更加好听了,更何况民间传说家母兵解成仙,那吾被称为仙童倒也当之无愧,既如此,那某今后便改作窦仙童了,至于某之身份改造,自然要拜托足下这位堂堂亲王了。对了,我这妹子日后改为何名?呵呵,一事不烦二主,不如足下也给取个好名字吧。”窦仙童现在对李显更不见外,直接笑着说道。

“令妹么?既然叫琳儿,那就该姓林吧,至于名字么,便取名仙儿,可好?”

“仙儿?林仙儿?好名字,那就这么定了。”窦仙童自然不知道李显图省事,竟然把后世一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直接为其妹妹命名,只是听得这名字好听,倒也是高兴无比。

“呵呵,解决了尔等之事,我也该到宫中去请安了,经过这么一番闹,我失踪了三天,真不知宫中会如何的鸡飞狗跳?”李显见事情都解决了,一颗心也自然彻底的放了下来,与窦仙童、林仙儿姐妹作辞之后,当即乘着夜色离开宅院,然后往宫中而去。

而这时的蓬莱宫中,雀氏像李显所想象的那样,一片鸡飞狗跳。

满脸铁青的武后和闻讯赶来的高宗看着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的丘神绩,尽皆沉默不语。

可越是沉默,丘神绩便越是惊惧,颤抖着说道:“陛下,皇后殿下,都是末将无能,竟然让那贼人逃走,七郎亦下落未明……”

“尔还有脸面说?本宫对尔如此信任,将营就显儿之重任交予尔,尔当时亦拍着胸脯向本宫保证,定能救出显儿,可如今如何了?本宫可警告尔,若是显儿有个三长两短,本宫便用尔之狗头祭我儿。”

武后毕竟是女人,现在如同一头发狂的狮子,对着瑟瑟发抖的丘神绩狂吼道:“还不速去搜寻我儿下落,还愣在这里作甚?莫不是要作死么?”

“诺,诺,末将这便去寻找周王,末将告退。”丘神绩不顾头上冒出的冷汗,对着高宗和武后一个稽首,然后站起来,急匆匆得走了。

“陛下,臣妾,臣妾对不住显儿,都是臣妾的错,求陛下杀了臣妾吧。”武后泪流满面,跪倒在高宗面前,哽咽着说道。

高宗也是满脸热泪,轻轻扶起武后,含泪说道:“此事如何能怪媚娘?都怪那该杀的刺客。唉,显儿是个好孩子,他舍弃性命也要保护媚娘的安全,如此孝义感天动地,实乃万世之楷模,媚娘放心,朕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找到显儿,若是显儿真的有个三长两短,朕便下旨,以帝王之礼进行安葬……”

“胡说,我儿福大命大造化大,岂会有何三长两短?”武后闻言顿时大怒,指着高宗骂道。

高宗却也不敢还口,小心的陪着不是。

就在这时,忽见内侍总管王伏胜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喊道:“陛下……”

“慌个甚?好好说。”高宗那一肚子气正没地方撒,见这王伏胜正好撞上来,自是没有好脸色,大怒着说道。

“呵呵,陛下,好消息啊,周王正在殿外求见。”

第36章并州大都督

王伏胜丝毫没有因为高宗的发怒而心怀恐惧,因为他知道这时候的高宗最在意什么,而他这一次所报的消息正是高宗最为在意之事,所以就算有些失礼,高宗也一定不会计较的。

“尔说的可是当真?”果然见高宗的脸上随即转怒为喜,而且是一脸狂喜的问道。

“千真万确,周王正在殿外等候,这一点老奴绝不会看错。”王伏胜心中有数,自然也不慌,笑呵呵的解释道。

“还愣着作甚,速速宣来。”一旁的武后见机倒是挺快,她见高宗只顾着发愣了,不由得心中急躁,连忙喧宾夺主的下达了命令。

而王伏胜似乎也早已习惯了武后的这种做法,连忙笑着答应下来,然后忙不迭的走出殿门,高声呼喊宣周王觐见。

“孩儿参见父亲、母亲。”李显见了高宗和武后,脸上露出了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笑容,声音却是有几分哽咽,当然,这一切都是出于某位精于伪装的高手的设计。

而高宗和武后自然不知他们已经落入了亲生儿子的算计,还道李显是因为过度害怕才导致的这般模样,自然是心中怜爱不尽,连忙纷纷赶上前来,轮番进行安慰。

“显儿,汝终于回来了,汝是不知道,这几天汝母亲是多么的担忧,为父亦是忧愁得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让为父看看,这几日可是瘦了?”

“显儿,休听陛下胡说,他担心汝倒是不假,食不甘味吾亦不反对,至于那寝不安席么,嘻嘻,昨晚他可是在宫中与我那阿姐缱绻缠绵,忘乎所以啊。”

武后便是在这时候,也不忘记讽刺高宗两句,直说的高宗满面通红,语无伦次地说道:“媚娘,不是汝所想象的那样,只不过是阿姐见我忧虑显儿,帮我按摩,并安慰了我两句,真的便是这样,显儿,休听汝母亲胡说……”

“哼,是不是臣妾想的那样,陛下心中自知。”武后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讪讪的高宗,然后拉着李显的手,坐在一旁问道:“显儿,我的儿啊,汝这几日究竟跑到何处去了?受了不少罪吧?为娘可真是担心死了,汝若再不回来,为娘就要砍掉那丘神绩之狗头了。”

武后一边说,一边流泪,看起来的确像是一个情真意切的慈母,只不过李显听对方话中对自己能够安然返回竟有一丝的怀疑之意,不由得暗暗警惕。

不过李显早就对他这几日的“失踪”想好了说辞,所以倒也没有紧张,便开口说道:“回母亲的话,孩儿当初被那贼子掳走,心中当真是惧怕得紧,心想这一番恐怕再也无缘见到父亲和母亲了。没想到那贼子经过一夜战斗,却也是伤势不轻,后来又经过马上颠簸,竟然有些不支,可是那贼子却十分勇悍,竟然在下马之后将坐骑杀死,又剥了皮毛以防止他人认出,之后竟挟持着孩儿,跃过坊墙,将孩儿挟持到积善坊一所空宅处,并将孩儿绑住双手,锁在柴房之内,并不曾忘记送食物。可是一日之后,食物再无人送来,孩儿饿得心中发慌,却也不知该如何逃生,就在此刻,孩儿府上林成将军部将率领卫士赶到,将孩儿解救。此时卫士搜索宅院各处,那贼人已不见踪影。幸亏如此,否则恐怕再呆上个一两日,孩儿定然饿死……”

说完之后,李显也在“后怕”之下,伏到武后怀中大哭,一时之间再也说不下去了。

武后闻言,自也是泪流满面,连忙安慰李显道:“显儿不用担心,那贼子相貌如何?待得来日将那贼子抓住,阿娘定然将那贼子凌迟处死,为显儿出气。”

“可是孩儿却不知那人长相如何,唉,那柴房之中昏暗无比,偏生那贼子还是在夜间为孩儿送食物,只不过孩儿能够听得出来,那贼子是个年轻女子。”

“无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娘相信那贼子终究会被擒到,彼时为娘定会为汝出气。吾儿受此惊吓,想是乏了,先回府休息吧,今日晚间亦不用再进宫问安了,待得明早养足了精神再来亦不迟。”武后听了李显的回话,心中其实颇为遗憾,因为那贼子毕竟逃走了,万一日后再来,那岂不是自己的麻烦。

待得李显走后,武后便跪倒在高宗面前,放声哭道:“陛下,臣妾将死矣。”

只见高宗连忙扶起武后,大惊失色地问道:“梓潼如何说起这等话?”

武后缓缓站起,然后泣道:“偌大一座深宫,臣妾以为定然是固若金汤,因此从不以安全担忧,可是没想到三日之前,竟然有贼子混入宫中,图谋行刺臣妾,并将显儿劫走,此既昭示我大唐宫中守卫疏漏,臣妾等性命掌握在那等江湖豪客手中,随时可取,更是我皇家之耻,如若陛下垂怜我母子性命,还请陛下下令彻查贼子同党,并加强宫中守卫,如若陛下嫌弃我母子了,不用那贼人动手,臣妾与四位孩儿自己动手,殁于宫中便是了。”

高宗闻言果然大怒,即刻下令将千牛卫将军王及善、左监门将军李谨行等人罚俸一年,命其立刻加强宫廷警卫,若是再有贼人混进来之事,宿卫诸将一概免职,同时又命详刑寺(大理寺)配合武后清查宫中帮助贼子混入皇宫的内侍宫女,凡是查出来者一律予以杖杀。

于是宫中很快便鸡飞狗跳起来,数十名内侍宫女因之而被杖杀,宫中的守卫也更加森严起来,连白天都加派了人手,晚上更是除了游哨和定岗之外,又加了暗桩,将整座皇宫布置的如铜墙铁壁一般,即便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过来。

而此事对于李显唯一的好处便是,由于清理出了大批玩忽职守、勾结外来者的宫女内侍,使得这宫中突然空缺出来大批人手,他便动用关系,将自己王府中的一些内侍以及秘密培养的新罗婢们送进了宫中,这些人虽然在此时还只是一些最底层的仆役,可日后却为他传递消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天,当李显来到宫中向高宗武后请安的时候,便见高宗拉着他的手笑道:“经过这一日的休息,精神倒是恢复的不错了,好好,不亏显儿汝自幼擒习武艺,体格确是不错。走走,今日随朕一道上朝,此次朕对汝有任命,嘿嘿,要按说汝刚刚脱险,应该多歇息歇息,只是汝年纪亦不小了,当为君父分忧了,因此朕便没有经过汝同意,直接与宰相们商议,给了汝一个职位,希望吾儿不要辜负了为父之期望。当然,汝年纪甚幼,其实不必常年待在彼处,一年能去巡视个一两次也就够了,当地军政要务自有长史、司马等人处理。”

高宗这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其实李显虽然有实际的权力,可如果不愿意管,只需在京城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就行了。

不过李显显然并不这样想,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被任命为哪里的地方官,可还是决定到任以后尽量将大权给抓住,当然他也知道这根本不现实,如果自己如此幼小就对权力如此迷恋,一定会引起高总和武后的警惕的,所以还是决定,以后一定要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几次巡视,加强在当地官员与百姓中的影响。

“多谢父亲疼爱。”李显对高宗叩了一个头,然后随着高宗前去上朝。

在朝会上,李显才知道这一次高宗对天下各州以及各都督府的任命做了一次大的调整,而对于李显兄弟,则主要是被任命为各州都督:“改魏州为冀州大都督府,改冀州为魏州。又把并、扬、荆、益四个都督府分别升格为大都督府。以李显二哥、沛王李贤为扬州大都督,李显那尚只有数月的四弟、殷王旭轮也遥领冀州大都督,而李显则被任命为并州大都督。”

从朝会中李显才知道,唐朝的都督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等为大都督府,统辖十个州的地盘,包括泽、潞、汾、仪、岚、忻、代、朔、蔚等州,虽然李显根本不知道这十州有多大的地盘,但是心中却明白,至少应该包括后世的大半个山西省,而整个并州又是当年高祖太宗起家的根本,同时还是武后的娘家所在地,更是高宗、李绩当年任职的地方,高宗与武后把这么一个重地交给李显,其中的信任与宠爱可见一斑。

所以,不要说是满朝大臣心存艳羡,便是李显二哥、沛王李贤也都是心中妒意十足,只不过李显这厮颇受父母宠爱,而李贤却一贯不受武后待见,所以虽然心中嫉妒,李贤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捏着鼻子接受了旨意。

“这厮果然贯会巴结逢迎,哼哼,不过那又如何?太子兄长身体不好,说不准何时便会一命归西,到时候这太子之位还不是我李贤的?只要我做了太子,便是储君,将来一旦登基做了皇帝,汝这厮还不是任我揉捏?彼时汝便知晓仅凭父母宠爱是无用的了。”李贤遐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称帝,并且任意凌辱李显的情景,脸上顿时浮现了一丝的笑意。

第37章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