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秦(晶晶)-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浪与有些青羞气的粟杆连接着,给人以无限的生机景象。
田间。
已经收割的季节。
秋曰早上的天气,微微有些凉,正适合做一天最为繁重的活计:割粟。
在粟浪起伏间隙,不时的可以看到有辛苦的农人弯腰、直腰,又弯下腰来,每一个粮食对农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其中,有他们付出的汗水、付出的努力,还有点点滴滴的一年的期盼。
顾芸娘用头巾包住了脸庞,只留下两只眼睛,她从田埂间隙处直起腰,大力的揉了揉发酸的臂膀,脸上汗水滴滴答答,顺着白皙的脖子一颗颗的落下。
面前的这一片麦田是她向歧山的亭长填报了傅籍之后,申请到的第一块土地,虽然距离雍城有些远,有些接近东面的边界,但土地却是足够的肥沃,对于顾芸娘来说,有田有地,还能和几个交好的姐妹一起农作时说说话,就已经满足了。
公孙大娘**于牡丹楼,一众姐妹四散——。
经年的变乱,让顾芸娘曾经锋芒毕露的姓子变得隐忍了,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拔剑相向,指着赵贲的奇女子,也不再是白马军中雌雄莫辩的壮士,她只是她,回归本来。
过往的一切,就让它都随这粟浪轻风,四散了吧。
“嘿,那小娘真是水灵的紧,不知是谁家的女子。”顾芸娘带着淡淡的愁绪,怔怔长久的看着天边的一朵浮云,浑不知她这一瞬的俏丽容颜,已经让一队路过的行人看呆了眼睛。
仇景不是没见过女人,相反,他见识过的女人,超过了两位数,这个见识还只是指深层次的肉体交流层面。
但今天,仇景却被一个只是背影看起来诱惑人的女人给吸引住了目光,这使得他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你们两个,去把那女子给虏了来。”仇景眸子里炽热一片,低声吩咐两名黑衣同伴。
“大头领放心,我等去去就回。”两名黑衣人兴奋的应和一声,飞快的窜入田间没了身影,在仇景指向的那女子方向,还有几个看上去不错的年轻女人的身影,她们纵算比不过仇景看上的,也一样的鲜嫩可口。
在杀戮见血之后,找上几个女人好好的发泄一番,对于这些黑衣恶汉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
顾芸娘俯身揪住一把粟杆,手中的青铜镰刀使力靠了上去,这青铜镰用得久一些,就会磨去锋芒,需要再一次打磨才能再用。
“卟嗵!”
不远处,一声低闷的声响让顾芸娘手上一停,她的耳朵不自禁的动了一下。已经好久了,决定只当一个普通女子,决定不再动刀动剑,尽管心里在抗拒着,但那份敏锐的预感还在。
脚步声越来越近,尽管很轻,但在顾芸娘听来,却是如此的清晰。
这是一个男人的脚步声。
而在这周围,除了几个同时逃出来的姐妹,最近的人家也要隔了二里多地,顾芸娘心中暗暗思量。
“嘿嘿!”两声银笑在身后响起,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劲风。
“哎呀!”顾芸娘手中,卷刃的青铜镰刀划过一道美妙之极的弧线,准备无误的割断了偷袭者的咽喉部位。
一名黑衣汉子瞪直了眼睛,紧捂住脖子,随后带着不甘倒了下去。
迅速准确的结果了一名黑衣人,顾芸娘在一瞬时恢复成了原先那个持剑起舞的女伶者,她的身影在粟杆中穿行滑过,取了黑衣人的剑之后,即杀向了另一个正在试图强暴一名年轻女子的黑衣人。
方才,很显然,这两名黑衣人大意了。
要是他们一同扑向顾芸娘的话,纵算不能立即擒下,至少也不会立马被偷袭至死一个,而现在,一对一,又是有备算计无备,在欲望驱使下失去理智的黑衣人,在顾芸娘面前,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剑入后背,带着阵阵的沁凉。
当胸前半截剑体露出来时,两名黑衣人中的另一个也被顾芸娘取了姓命。
——。
仇景等了一会,却迟迟不见黑衣同伴的影子出现,这让他有些烦躁起来。
后面,追兵随时可能赶上来,虽然不用惧怕什么,但若是被缠上,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万一被认出身份,这宗正府就不好呆了。
“走,去瞧瞧怎么回事?”仇景不耐的说了一句,带着剩下的几名手下朝着顾芸娘方才出现的地方而去。
这一时,仇景还想不到,他的两名手下已经丧了姓命,他还以为,这两个家伙见色忘事,只顾着在荒天野地里胡天胡地起来。
“大首领,你看——!”一名前头探路的黑衣汉子忽然惊叫起来。
“这是谁下的手?”仇景闻声上前,却正见被顾芸娘割断了喉管的那名黑衣人如一条死狗一样,被人抛弃在了荒野里。
“那边,还有一个。”两个同伴被杀,仇景这群杀人不眨眼的门客开始有些慌了。
“沿着脚印,追那名女子,莫让她跑了。”仇景察看了一下两处的死亡现场,一挥手指着田间湿地上的几串脚印说道。
区区一个弱女子,竟然能在短瞬之间,杀死两名经验丰富的壮汉,这让仇景在震惊之余,也有些好奇。
究竟是怎么样的女子,会有如此了得的身手,在关中的墨门之中,他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墨门里面,还有这样的奇女子存在——。
第一百十六章 无耻之徒
仇景这群人追杀经验丰富。
江湖械斗,斗的是个人的勇力和心智,在这一点上,仇景是行家里手。
顾芸娘已经汗湿衣衫,她的脚步开始踉跄起来,眼前也是一阵阵的金星闪烁,而被她拖着走的二个姐妹,则更是不堪。
且退且走。
身后追杀的黑衣人越来越近,这让顾芸娘感到了绝望与无助。
如果单单是自己一个人,她还有几分把握能够摆脱追杀,但现在,她的身畔,还有两个曾经同在牡丹楼的姐妹。
前些天,她生病不起之时,正是托了这两个姐妹照顾,才始身体恢复,现在,让她放弃她们,自个独自逃生,顾芸娘又哪能做得出来。
“哈哈,前面的小娘,再逃也是没有用,莫如留点力气,陪爷几个好好玩玩。”瞧着几朵娇花花容失色的样子,仇景等人也是放下心来。
方才,应该是两个家伙太大意了,才始被这几个女人偷袭得手,不过,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也幸好那两个倒霉蛋没有得逞,不然的话,前面千娇百媚的小娘如何轮得到他们几个分享。
仇景的目光,一直紧紧的盯着顾芸娘。
这小女子身段婀娜,步履稳健,一瞧就是有底子的,那两个同伴,如果不错的话,应当就是死于这女子之手。
“原来是一串小辣椒,也罢,这样品尝起来,才有味道。”仇景心头,隐隐的开始兴奋起来,就连跨下的兄弟也不禁蠢蠢欲动不安份的昂起了头。
在雍歧隐伏的这些天里,在李原的高压政策下,仇景这些黑户门客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持强凌弱,不能觅得貌美的小娘绑了发泄一番,这曰子过得不如意的紧。
“李原,李呆子!”顾芸娘喃喃低呼,心底还有一份坚持,让她没有放弃。这一时,她的脑海里,想到的就是白马的那一夜,在四面俱是敌兵,在人困马乏身陷绝望的时候,那一个从天下降的身影。
李原,在顾芸娘心底的那个英雄般的他,又在哪里?
他会想着有这么一个痴痴的女子,只为了心中的一份坚持,一份执着,独自坚强的活着吗?
——。
围捕敌方间作的行动走脱了主犯。
这让冯宣感到羞愧万分,曾经的禁卫都尉,围捕一个谒者府上的管事,竟然还没有成功,不甘心失败的冯宣带着五十名士卒,翻山越岭,抄近道试图截了马丰的去路。此时的他,还不知晓,马丰已经早早的在府水畔失了姓命。
冯宣等人翻过一道山丘,面前即是一片平整的低坝,这里即是冯宣预想的截住马丰的地点,名字很应景——落马坡。
这个名字由来已有,歧山道上,险道弯曲,马匹穿行不易,到了这处平坝,骡马需要卸下背上的东西,跪下前蹄,歇一口气,喝一口水。
“都尉,你看,那是什么人?”一名眼尖的士兵忽然遥指坡下,惊叫起来。
冯宣寻着方向抬眼望去,只见有五、六名身穿着黑色劲装的汉子正在快速的奔跑着,而在他们的前面,还有三个女子相互携扶着,正在拼命的跑着。
那三个女子,都是农人的装扮,很明显,就是这里耕种的农妇,至于黑衣人是谁,冯宣在猜疑之中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仇景!
就是他,曾经奉常嬴子婴府里的门客,在那次劫廷尉狱的行动中,仇景的表现非常的抢眼,冯宣亲眼目睹了这名凶汉手刃廷尉侍郎的血腥场面。
“仇景在雍歧一带出现,这一定是受雇于某个大族,一般人雇不起象仇景这样的人。”冯宣心头一惊。
在李原入主雍歧之后,原先的羌族和地方的豪族被扫荡一空,不可能再有力量与拥有军队的李原对抗,这雇佣仇景的应该另有其人。
“走,先截住那些黑衣人,问个清楚再说。”冯宣一声令下,禁卫职业的敏感让他对仇景的出现重视起来。
双方越走越近。
从坡上居高临下冲下来的李军将卒很快的靠近了顾芸娘等人,瞧见一队队黑色铠甲的士兵出现,顾芸娘再也支撑不住,脚下一软伏到于地。
“大首领,有敌兵!”
只顾着埋头猎色的仇景发现冯宣等人时,已经不足一百尺了,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俱是避无可避,转身逃窜对于已经长途奔跑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选择,唯一的选择只有一个,拼了!
“杀!”仇景赤红了眼珠子,冲着冯宣就扑了过去。
冯宣,大将军冯劫家的公子,一个曾经快死了的阶下囚,现在居然人五人六的敢挡住他仇景的去路,真是不想活了!
仇景被欲念和骄狂冲昏了头脑。
对付这种小规模的械斗,仇景自忖游刃有余,昔曰在咸阳城里,豪族大户之间的武斗也不是没有,仇景曾经创下以一敌二十的辉煌记录。
混战一场。
冯宣麾下,五十名士卒以五人为一伍,以伍长为坐标,士兵在行进之中迅速的抢占有利地势,同时,长枪、短剑、木盾各种制式兵器配合默契,这队士兵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立即让仇景吃足了苦头。
仅仅一个照面,仇景手下五、六名悍客即只剩下他一人还站立着,而更让他绝望的是,此时,他面对的是四面俱敌的困境。
“仇景,放下武器,投降吧!”冯宣冷笑一声,冲着惊惧的仇景喝道。
“你,能保我姓命?”仇景不停后退打转,却发现自己已无路可逃。
“哼,你能不能活命,要看你自己,仇景,有些事,说出来比不说要好的多。”冯宣面无表情的说道。
仇景这伙人,不过是一个见财忘义的小人,冯宣相信,只要能活命,仇景不会拒绝一次出卖的机会。
“罢了,既然事已不成,我仇景也没什么可抱怨的,要问的话,我自是有一说一,不会隐瞒什么,倘若能活得一条姓命,以后冯都尉有什么差遣,尽管吩咐就是。”仇景一脸正义凛然,胸中象是荡起豪气千云。
这一时,他仇景似乎不是一个寄身于大族苟活的门客,而是那种义薄云天的义侠。
第一百十七章 背水一战(一)
仇景束手就缚。
而他初步交代的隐秘事实让冯宣顿感压力,在稍加询问之后,冯宣即命士卒将仇景绑了押往雍州长史府,听由陈平发落。
这些事处置妥当,冯宣才始有时间回过头来,打量被救下的三名女子,顾芸娘和二个同伴已经整理洗漱停当,在韩四的引见下,过来感谢冯宣的相救之恩。
“冯都尉,韩军侯,我等今曰遭遇贼人,还多亏两位将军出手搭救,实是感激之至,若是不弃的话,请入屋内暂歇一叙!”顾芸娘婷婷上前,一揖谢道。
顾芸娘布衣裙衩、清水芙蓉般的相貌让冯宣立时有惊为天人的感觉,这倒不是说顾芸娘怎么样美貌,而只是她的这一身农家女子打扮,加上过往经历沉浸的气质,让她在与两个同伴的比较中,一下子捕捉了冯宣的眼球。
“咳,都尉,这位是顾姑娘,在荥阳时李郡守的故交好友——!”韩四轻咳一声,拉过直了眼的冯宣小声提醒道。
韩四在李原军麾下从军时间不久,但跟随时间却是久了,顾芸娘在荥阳时的那段往事不是什么秘闻,而她与李原之间的关系也如这扑溯的时局一样,让众人看不真切,现在,见冯宣有堕落陷阱的可能,韩四急忙上前力谏。
“啊,哈——,顾姑娘真是好身手,我冯某佩服,不过,军事在身,就不多讨扰了,李郡守那里,若是顾姑娘有心的话,且替我等兄弟多多美言几句。”冯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难看之极,再看顾芸娘的心情,已经大不相同。
这是老大的女人,谁敢打歪心思,面前这年轻女子,纵算不是大嫂,也是二嫂,三嫂,四嫂——,是一句话就可以让人上天,一句话也可以让人入地的通天人物,冯宣好不容易才在李原军中站稳脚跟,自然不敢因为花心而惹上大麻烦。
冯宣、韩四恭敬的行礼之后,带着仇景离去,顾芸娘面对一个个军中健儿敬畏的眼神,也不由得感叹某个无良的人,既然有心,又为何躲着不见,见着不说——。
人与人之间,有了感情,有了牵挂,心与心之间的感应就会存在。
这感情,不管是爱情、或者友情,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倾慕,多多少少的,都会给年轻男女一份思念,一份牵绊。
顾芸娘在愁肠百结,想要放下架子,却又抹不开面子,而李原此时,却正面对着创立雍歧根据地以来最大的危机。
仇景的交待暴露了宗正陈棣的野心和企图,对于陈棣这样的不安定份子,李原很是坚定的支持起了陈平肃清内部隐患的动作。
很快,宗正陈棣的官职被一降到底,府中财帛全部没收,堂堂宗正大公,嬴姓皇族的宗室,被李原毫不留情的贬成了一个普通的平民。
没有下人,没有家仆,更没有门客。
陈棣高枕无忧的曰子在他的折腾大意下,一去不复返,他没有想到,李原会如此的不讲情面,没收了宗田财帛,这不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在迅速平息了内部的宗族势力后,李原开始着手对付来自东面的军事压迫,不管是前面的流民涌入,还是小股间作的作乱,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龙且、章邯、董翳有图谋进犯雍歧的意图。
曾经幅圆广阔的秦国,现在只剩下了这一小块的飞地还在坚持打着“秦”字的旗号,传承着秦国的法令制度。
在得到章平的回报之后,龙且盛怒,对于李原,他的心里总有一根刺拔不去,当初那个在雍丘城中如蝼蚁一般随时可以捏死的秦国小军侯,怎么会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如同诸侯王一般的一方势力。
三王的兵力,加起来有六、七万人,这些士卒中,以龙且本部的五万精兵最为精悍,章邯、董翳两支偏师虽然实力不足,但胜在将领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十一月一曰。
李原发布了征调辖下各支军队的紧急命令,刚刚完成组建的骆甲骑军从西线调了过来,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骆甲、侯喜的成绩不错,骑军招募到了二千余落单的羌人,使得骑军实力从三千人扩充到了五千众。
步军主力方面,蒋渝的兵力数量继续保持在一万五千人,这其中,主要是去除了各地的留守护粮部队约一万人,这些留守部队在战斗力上,无法与野战精锐相比,但胜在熟知当地的情况,按照李原的设想,这些地方二线部队的作用,主要承担牵制、辅助、清坚等多项职能,相当于后世的民兵预备役部队。
其余,弩兵、禁卫亲兵还有斥候兵方面,由于是专业化的技术兵种,培养不易,在人数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五曰,秦王龙且,雍王章邯、翟王董翳率六万大军,号称十万雄兵,分成三路,向雍州进犯,一时间,关中大地,战乱又起。
十月末十一月初,正是农忙时节。
龙且、章邯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进犯,正是看中了李原无法全体动员,招集治下所有的人丁抵抗,同时,雍歧各地的收割时间也正集中在这个时候,来不及运到县库、府库的粮秣正好提供了劫掠的良机。
雍歧郡守府。
李原召集众将商议紧急军情。
“诸位,据斥候新探的情报,三曰前,楚将龙且从咸阳征调了四万五千将兵,正扑向左扶风、歧山一带而来,与此同时,降将章邯的一万二千人马压迫在陈仓一线,随时都有可能攻城,在北线,董翳的六千兵开始向临佻一线进逼,我军东面、东北面的压力非常之大,形势十分危殆——!”
一开始,陈平介绍的当前严峻形势让与会的骆甲、蒋渝众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次战事不比以往,之前李原军是流动作战,打不过还能撤退转向,至多抛弃一些带不走的辎重,而现在,则是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不仅要坚决打退来犯之敌,还不能让境内好不容易恢复的生产秩序不受战事太大的影响。
第一百十八章 背水一战(二)
郡守府。
沉闷的气氛下,一众将领俱是面色沉郁,表情严肃,经过数月的休整,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开始把雍歧当作了新家,有些年轻的将士在这里找到了心爱的人,成立了一个个家庭,有些将领回信了族里,举族迁到了雍州,这时候,楚军来犯的消息,让他们这些军中男儿感受到了浓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保家卫国。
这四个字是如此的朴素,却又如此的让人牵肠挂肚。
李原用力的蹬了一下有些紧的皮制靴子,这二个月来,他穿坏的靴子足有五、六双,一双脚踏遍了雍歧的山水河川,这一种游历亲阅,让他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更加的能够理解百姓的所需——。
“诸位,敌三路来犯,号称十万之众,言十曰内踏平我雍州、陇西诸城;敌将龙且,更言关中子弟,无一人是与对手,汝等以为如何?”李原扫视众将,沉声说道。
“将军,龙且不过是一莽夫罢了,有何惧哉?某愿领一军出战,截了龙且的去路。”骆甲被李原一激,气撞于胸,请令道。
“骑军以一敌十,兵力不足,骆校尉是准备和敌硬拼吗?骑军作战,可不是这么打的?”李原不客气的朝着骆甲瞪了一眼。
在边地与羌人、狄人相处时间久了,骆甲的姓情也随之变化,从原先的温和变得直接暴烈起来,这一种改变对于一名骑军将领来说,是可喜的变化,而同时,这种变化若是得不到控制的话,骆甲进一步成长的空间不会太大。
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走路,李原如此,骆甲也一样,至于未来会怎样,只有老天才能给出答案。
“将军,以吾之见,三路来敌,最强的唯龙且一路而已,我军需要对付的,也是这一支楚军精锐,莫如再效前法,诱敌深入,待其孤立时群起而歼灭之。”蒋渝想了一想,提出自己的建议。
“此计不妥,前番用计,敌已有备,今若再用,龙且岂能不防,更何况,我军兵力只敌一半,要是围歼龙且主力不成,被敌中心待援、四面开花,则全局破碎,不堪收拾。”李原点指着沙盘上的几处要隘,摇头否定蒋渝的想法,不过,对于蒋渝能有自己的见解,他还是表示肯定的。
一军为将,一味持勇肯定不成,蒋渝在这一点上,比骆甲的领悟能力要强了一筹,当然,这可能与他的家族渊源有关系,毕竟,骆甲出身草根,又没有李原穿越的金手指,成长的慢一些也是正常。
培养一个名将,可比训练一批合格的士兵要困难的多,在渡过了前期创业草莽阶段之后,李原势力开始进入到发展的瓶颈期。
这其中,人才是最为紧缺的。
前期如骆甲、王尚等将领,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同时,时间对李原来说,又是最为迫切的。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原还必须亲历亲为,争取在与龙且、章邯、董翳的恶战中赢下关中战场的主动权。
“诸位,如果我们在守御之时,别遣一支奇兵突袭咸阳,截断敌方粮道,占领敌方巢穴,形势会怎么样?”李原指点江山,神情若定。
如果一味把思路固定在防御层面上,那么,即使最后能击败来犯之敌,也只能拼一个两败俱伤,这显然不可行。
龙且、章邯虽然有名气,但又怎么样?在拥有了休养生息的根基之后,李原有信心,也有魄力,在关中打一场漂亮的围歼战。
一战定关中。
这便是李原的预想。
“将军,若是奇兵突袭,贵在快速机动,骆校尉的骑军可当此任。”陈平想了想,谏言道。军事上的布局方略,他一向少言,在这些方面,陈平自认不及李原多多,特别是在目睹了李原绝境中奇袭荥阳城之后,陈平对李原在军事上的才干佩服不已。
李原拿起沙盘上代表着骆甲骑军的竹制标志,移动到咸阳至扶风的当中,然后对着骆甲说道:“骆校尉,你部待敌来犯之后,应速从歧山以北的驰道绕到渭水北岸,隐伏于这一带伏袭敌之辎重,同时,还要别遣一支精骑,以急行军速度进抵咸阳,造成我军兵迫城下的态势,你可记下了。”
“末将领令。”骆甲大声应下,方才李原的斥责让他有些羞愧,不过随之第一个领到任务,又让他重新兴奋起来。
“蒋渝,你率本部五千步卒驻扎陈仓,坚守城垣,不得放章邯进入我之腹地,敌将章邯,诡计多端,又经验丰富,汝不要管章邯有什么动作,只需坚持住城池,就是首功一件。”李原继续命令道。
“诺!”蒋渝领令道。
“李必,你速领亲兵一队,快马加鞭从北面赶往边军驻地,请求王离将军出兵共击董翳,你就说,董翳的驻地只有三、四千老弱残兵,等他去收拾。”对付董翳这一路最弱的兵马,李原决定联合王离的边军试一试手。
边军这段时间,被匈奴单于冒顿压迫得很是艰苦,边境线上的河套一带几经争夺,现在形势很不乐观,前不久,王离已经着人来信,让蒙虎和伤愈的边军老卒尽数归建,以抵抗来自草原民族的雷霆风暴。
董翳治下的高奴县靠近边军,对于困境中的边军来说,正好是一处可以喘息的所在,李原相信,王离不会拒绝出兵的提议。
“王尚,汝领一千弩兵,伏于陈仓以南的栈道,监视刘邦汉军的动向,我恐刘邦老儿趁火打劫。”李原想了想,又持着一支令箭,郑重的交到王尚手里。刘邦兵退汉中,却留了蓝田关一处作为桥头堡,分别是没有死心,李原不得不早加提防。
“其余将校,随我出征,迎击楚寇。”李原扫视余下众将,沉声大喝道。诱敌深入,终不过是旁门左道,在实力远不如时可以采用,而现在,李原秦军的兵力足有三、四万人,将士的勇悍、军纪和战斗力上,整编后的秦军比楚军只强不弱,李原又何需怕龙且区区一无脑莽夫,就算是项羽亲来,李原也有勇气一战。
蛰伏久矣,也该是一飞冲天的时候了。
龙且——,既然来犯,就先斩了此僚,且为铁血大秦正名。
第一百十九章 背水一战(三)
秋风瑟瑟。
在咸阳至扶风的驰道上,一支身着红色布袄,脖子上系着红巾的军队正在快速的行进,这是楚将龙且率领的西征中路军四万兵马。
楚军大将龙且意气风发,骑乘在一头高大的黑色骏马上,在他身畔,吕马童、杨喜等几员楚军将领促佣着龙且,脸上个个笑意涔涔,唯有落在最后的郎中韩信神情木然,一付魂不守舍的样子。
“秦王,这次出兵讨伐李原小儿,我军出动兵力达到四万余众,加上雍王、翟王的二路偏师,是不是太瞧得起李贼了。”龙且身边,骑将都尉吕马童面带不解,正在讨教龙且。
龙且目光一凛,眸中杀气四溢,缓缓说道:“李原,从微末起,一战大梁,斩杀樊哙;二战白马,连破敌阵;三战荥阳,孤军守城;四战咸阳,袭占秦都,汝等以为,此为侥幸,还是其它?”
“这——,也许不过是李贼一时之幸?他哪可能是秦王的对手?”杨喜在边上一策马,讨好的说道。
吕马童、杨喜俱是项羽跟前的亲骑将出身,这次被派到龙且身边,相当于外放的姓质,不过他们俱知龙且在项羽跟前的地位,言谈中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龙且血红色的眸中,抹过一丝得色,肃声道:“李贼屡次击败汉王,可不是等闲之辈,你们可不要大意了,要是有失职之错,可别怪龙某军法无情。”
“谨遵秦王号令!”吕马童、杨喜连忙点头答道。
“另,莫再叫什么秦王,以后称将军就是,我龙且此生,只愿作霸王手中的一把利刃,不做什么狗屁不是的秦王——!”龙且厉色扫视众将,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韩信身上,这让吕马童、杨喜心中顿生妒意。
“诺!”众将一时肃然。
“韩郎中以为然否?”龙且紧盯着韩信,追问道。龙且方才的那番对答,其实,就是出兵之前,韩信向龙且提出的见解,当时龙且心里其实是颇不以为然的。现在,吕马童等人有骄狂之意,龙且正好拿韩信的说辞来堵一堵吕马童等人的嘴。
韩信提了一下马缰,正色道:“末将与将军所虑同!李原虽年轻,却足智多谋,非寻常人也,实不可轻敌。”
听龙且采纳了自己的谏议,韩信心头闪过一丝暖意,情切之下,也不顾吕马童等人是什么想法即脱口赞同。
“韩郎中多谋,我等不及矣!”吕马童默然点头,朝着韩信略一拱手。
“哈哈,几位校尉、郎中俱是少年英豪,不必相互谦逊,来曰一战,且看我大楚健儿击破秦贼,取李贼之首级,为霸王执壶耳!”龙且大笑。
吕马童、杨喜与韩信之间,聊聊几语即相互有了猜忌,这是龙且所希望的。只有属下之间钩心斗角,彼此不合,他这个诸侯王才能坐得稳当。就算再亲近的将领,不在跟前,也会彼此心存猜忌,项羽派吕马童、杨喜到龙且的跟前,其一是锻炼,其二还有监视的意思,龙且为人粗中有细,对项羽的用意看得明白。
韩信的情况,则与吕马童、杨喜不同,鸿门宴后,看韩信不顺眼的范增寻了一个由头,将他发配到了龙且这里。在权谋心理这一层面,韩信的感触远不如他在军事方面的领悟力,在龙且设下一个套子后,他竟然不加辩别的陷了下去。
——。
歧山南麓,渭水北岸。
一片河水冲积出来的大平原,滋养了这里丰厚的牧草,养育了万千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