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上伐清-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地的大雪覆盖,燃起的篝火,魁梧的军汉,高亢的笑声,那里是男人的世界,而那个中间的身影,就是这个世界的王。
一种难言的情绪涌上陈圆圆的心头,有暖意又羡慕甚至有些骄傲,艳压江南又能如何?终究是身世飘蓬的弱女子,需要依附一个强大的男人,保护自己。他足够强大,可是他是为了保护自己么?
窗外的世界越喧嚣,就显得房内越冷清,陈圆圆拧着纤腰,将窗棂关上,噘着嘴来到床上,用软绵绵的被子,将自己裹了起来。
第371章 大国意识
大年初一,北京皇城前人山人海,让原本害怕人数太少的侯玄演吓了一跳。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喜欢凑热闹的秉性,要是还有点小便宜占,那简直是两大特性齐聚,就是神仙也难挡了。
北伐军派发的粮袋不算很多,也就够三口之家一顿的数量,但是从来只有民向兵缴粮,这次尝到了军粮的百姓一时间有些接受不能。
甚至有些胆小怕事的,就是不敢要,搞的派粮的士兵哭笑不得,板着脸训斥一顿,才乖乖地收下。
人群中最开心莫过于流着口水吃糖的孩童,骑在大人的肩膀上,看着前面百年难得一见的盛景。
侯玄演立于高台之上,面容是俊朗英武,甲胄是威风凛凛,北方盛传的侯玄演是个丑陋粗汉,生吃人肉活剥俘虏的谣言不攻自破。
就如同无数次亲历的战阵一样,侯玄演轻轻一挥手,令旗挥动下,远处苍凉雄浑的鼓角声响起,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侧着脑袋往远处皇城根看去。
李好贤等一十四将,面色酡红,腰杆笔直地骑马而来。这些在尸山血海眉头不皱的厮杀汉,此时紧张的手心冒汗。
在他们身后,烈火营排成队列,一队队的越过皇城前的广场,依旧是他们熟悉的鸳鸯阵。
围观百姓轰然叫好,一来是这些将士确实有一种吞吐天地的气势,二来他们拿人东西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厚道,讲究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些两短百姓,拍的手掌通红,喊得嗓子沙哑。
但是慢慢的,人群中汹涌的情绪冷却下来,整个氛围就变了味儿了。严整的军容,整齐地步伐,旌旗遮天蔽日,刀枪竖起如林,杀意透彻云霄。
这是汉家军伍,已经有多久没有这般扬眉吐气了,横扫满清几近不败,谁又敢说汉人羸弱。泱泱大国,自从萨尔浒之后,广袤的土地上,传过几声捷报,杀过几回贼寇,护过几方百姓?
北京城中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刚刚结束四年的亡国奴生活,其中的辛酸苦闷藏了多少的血泪。是不是曾在夜深人静时,渴望着王师北还,梦见过这铮铮铁马,昂扬的军儿。箪食壶浆我不缺,空空路上赠与谁?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的精兵猛将,千年积攒的天朝上国气度,还没有在四年的亡国生涯中被磨灭。这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骨子里的骄傲仍然在。
阅兵到了一半,喧闹的人群,已经变成了一群泪人。就连懵懂的孩童,都静了下来。
侯玄演站在高台之上,努力地平衡着自己的两个肩膀,酸痛的感觉已经让他额头冒汗。往台下看去,自己这次策划无疑是成功的,死气沉沉的北京城已经被他唤醒。
最后进行的,是授勋奖赏,每隔百步就有一个士兵,等到令旗一挥,有功之人上台之后,人群中的士兵就开始叙述他姓名、籍贯、功绩。
人群中的叫好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因为拿人手短,而是发自内心的欢腾。
景祐二年,北京城中风寒雪厚,皇城下万千民众见证了烈火营的南归。
不知道多少的少年,在这之后,踏上了征辽的道路。
………………
草长莺飞二月天,金陵的江宁渡口旁,百官出迎。
侯玄演在北京等来了阎应元之后,跟着火字营南归,一个月后终于到了金陵。
文武官员、士绅名流列队等候,江宁城郊花团锦簇,彩绸飘飘。
不远处一艘龙船终于露出了头角,江面上几十艘护卫船只也慢慢地出现,渡口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久战北境的越国公重回江南,算起来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匆匆回京一日的越国公,曾在早朝上霸道地宣布,将衍圣公府满门斩首,然后骑马出宫,奔赴战场。
如今大功已成,不管对他有什么看法的人,都不否认他的丰功伟绩。
二月春风似剪刀,修建的两岸春意盎然,花叶招展。龙船的船舱内,也是春色关不住,绝世的尤物陈圆圆酥胸裸露,猫趴在侯玄演的身上,上身一片狼藉。两个人躺在床上,昨夜听涛夜战,过于癫狂,竟然还没有醒来。
秦禾隔着舱门,大声叫道:“国公,江宁到了。”
侯玄演这才睁开朦胧睡眼,高声叫道:“让船开慢一些。”
秦禾赶紧跑到船底的舵手处,吩咐大家减慢船速,案上的人明明看到大船来了,翘首期待的时候却不知道为何慢了下来。
侯玄演将还未睡醒的陈圆圆缠在自己身上的雪白的腿股拨开,陈圆圆这才醒过来,眯着眼叫道:“天亮了?”
侯玄演一巴掌拍在她的翘臀上,用力不大,陈圆圆却猛地一下睁开眼,双手捂着圆臀呼痛。
侯玄演促狭一笑,盯着她诱人的小桃小嘴说道:“昨夜你表现不错,以一当三,受用你一个,如同品了三个美人儿一般。”说完不怀好意地在她的嘴儿,臀上和股间游走。
陈圆圆大羞,美目一翻剜了他一眼,爬起来说道:“奴家伺候老爷更衣。”
“我自己来吧,一会人多,你穿好衣服后,我让秦禾护送你回府。”
侯玄演从船舱的衣架上,找出一件破旧的袍子,穿在身上,上面还有几条缝补的痕迹。
不一会,望眼欲穿的文武百官,终于等到了大船靠岸。
甲板上越国公迎风而立,满脸的疲惫,侯玄演一枪三用,血战一夜,自然是累的呵欠不断。
但是看在百官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越国公为国立下如此功劳,竟然衣不卸甲,马不解鞍,往来之间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居功而不自傲,位高而无奢靡之风,真千古未有高风亮节之人呐!
内阁大学士马士英直接拜倒在他的脚下,哭诉道:“国公劳苦功高,偌大的北境,竟然连一件锦衣也没有么?”
侯玄演摆了摆手,轻笑一声说道:“无妨,如今战火刚刚平息,北方民生凋敝,我们这些为官之人尤其要倡行勤俭之风。再者说关外辽东如今还未收复,此时享乐为时尚早。我衣服破旧事小,但要是你们这些人贪图享乐,那么北方百姓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一席话音刚落,百官无不落泪。。。
第372章 少女和皇帝
“北方沦陷这么久,许多丈量土地,清查统计人口的工作,是繁重而且耗时的。我们有没有这么多的人,去做这些事?”
“满清圈地的遗毒,逃难人口的回乡安置,沿途的路引排查一定要做好,避免汉奸蒙混过关。”
“战事虽然完结,但是军纪军法不能丢,欺民虐民,杀良冒功的事,在北伐军中绝对不允许出现。”
“北京改为北平,阎应元镇守北平,要的不是防守辽东,而是趁他病要他命,不能给鞑子和吴三桂喘息的机会。”
到了金陵的侯玄演,嘴就没有听过,沿途迎接的官员一边听一边点头,赶紧在心中暗暗记下越国公的吩咐。
武将们的北伐成功了,他们的“北伐”才刚刚开始,北方诸省的破坏不是从满清入关开始的,而是从崇祯年间就开始了。想要恢复北方民生,简直难如登天。
一想到繁重而且没有头绪的各种琐事,侯玄演就感到一阵头大,这些事够他忙一阵了,估计连打仗都没有这般耗费心神。
再看这些文武百官,一路上唯唯诺诺地,就知道点头称是,一个有主意的都没有,关键时候肯定都指望不上。
想到这里,侯玄演心中隐隐作怒,冷着脸说道:“这些事迫在眉睫,等我回朝面见陛下之后,咱们齐聚文渊阁,好好地拿出几个方案来。”
其实他有些冤枉这些官员了,满朝官员并没有完全凭借溜须拍马上位的,就算是马士英这样的,胸中也是有真才学的。但是仓促之间连连发问,还都是国家大事,这些大臣总不能随口应答,那样显得太不重视了。
没有想通的侯玄演脸色臭臭的来到坤宁宫,如今一岁的小皇帝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咿咿呀呀的发音,整个大殿中都是她的吵闹声。
侯玄演已经习惯了直入宫闱,迈步走进坤宁宫,早有宫娥将他带到寝宫。
整个坤宁宫都是这十一个女子才能入内,本来的十二个人,还出了一个小叛徒,大家更加的小心翼翼了。这件事到了现在,所有人都是从犯,谁都想竭力隐瞒这个惊天秘密。
寝宫外露天的小院中,朱琳灏正在学步,时不时还有清脆动听的少女声音,在旁边拍手称好。
侯玄演进来之后,刚好看到小皇帝扶着两边的栏杆,正在兴高采烈地走路。两条小腿肉嘟嘟的,走起路来晃晃悠悠,跟耍醉拳一样。
隆武帝朱聿键和陈妃都是内敛的人,但是他们的这个骨肉,确是出了奇的活泼好动。
栏杆下都铺好了厚厚的地毯,身后还有两个随时准备伸手的宫女,再远处就是一个娇躯纤细无比的白衣少女。
少女肤质白皙莹润,身穿雪白色的家居燕服,腰系月白色的丝带,就连缎靴都是珍珠白色的。饶是如此,裸露在外面的几寸肌肤还是最白的,阳光下耀眼的雪白。
少女见到侯玄演进来,微张小嘴,惊呼道:“呀,老爷怎么回来了。”
侯玄演嘴角一勾,招了招手,等到灵药背着手蹦蹦跳跳过来之后,一巴掌拍在她的屁股上,训斥道:“少来这套,我到哪里你不知道?如今这皇宫外面的大小事,可都逃不过你的耳目了。”
他这一巴掌手劲不小,打得灵药身子都酥了,水盈盈地望着他。这个没事就给自己玉手滴蜡的少女,对痛感有着别样的感触。侯玄演从怀里掏出一串晶莹光润的珍珠项链,颗颗圆润饱满,侯玄演亲手挂在她的白皙秀美的脖颈上,相得益彰。
灵药甜甜一笑:“谢谢老爷。”
灵药这才娇憨地笑了起来,宫内大太监王祥年如今唯她之命是从,宫内外确实没有她打听不到的消息。侯玄演对此了若指掌,当然这也在灵药的意料之内,要说皇宫内没有潜象营暗探,她是绝对不相信的。
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侯玄演的责问,心思七窍玲珑的灵药就知道侯玄演这是默许了她的行为,于是更加放开手脚。侯玄演也乐得有人替他分忧解难,免得皇宫出点事,自己根本来不及制止,就跟上次曾后的事一样,让自己手忙脚乱,到现在还留下个个定时炸弹。
旁边的朱琳灏,本来正在咋呼着走路,见到这一幕也悄悄顺了过来,举起手往灵药的屁股上打去,谁知道个子太矮一屁墩摔在了毯子上。
灵药伸手将她捞在怀里,俏脸晕红,翻了个白眼,嗔道:“你看你老爷,都把陛下教坏了。”
侯玄演哈哈大笑,伸手接过小皇帝,龇牙咧嘴的吓唬她。
小皇帝乐的咧嘴欢笑,侯玄演啧啧两声,说道:“我们的皇帝陛下,是不是刚出生时吓傻了,别的孩子这个年纪天天哭,到她这怎么就会笑。”
灵药乖巧地垂手说道:“这是陛下和老爷亲近,知道你是她的恩人呢,老爷可要多来宫中看她哩。”
侯玄演叹了口气,愁容满面地说道:“我哪里有空,朝中大事积压这么久,光一个等待难民回乡,清查统计人口,就搞得我头大。”
灵药歪着脑袋,问道:“为什么要等他们回乡再清查呢?”
侯玄演往旁边的椅子上一坐,举着小皇帝玩举高高,一边说道:“你懂什么,都还没回乡清查还有什么意思,我还要按照人口规划土地呢。”
灵药嘟着嘴,不服地说道:“现在北边的州府官吏还不齐全,不如让南边的地方官清查好逃难来的异乡人,查清楚籍贯之后发放路引,派人将他们送回原籍。一来省时省力,二来也可以避免那些汉奸混进回乡难民中,逃过了惩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派一些将士送人回乡,这样还能避免难民回乡路上被恶人盘剥伤害,现在可有不少山贼呢。再说了难民中也难免有些作恶的,路上没人照看到了深山,他们害人怎么办。”
侯玄演听着听着,眼色亮了起来,说道:“着哇,我咋没有想到呢,这个主意不错,给你记一小功。”
第373章 更进一步
从皇宫出来之后,侯玄演邀请已经回到金陵的李好贤、夏完淳来府上做客,侯府位于金陵长干里,整个宅子看上去不是很大,今天又是私宴,便没有特别正规。
在侯府庭院里绿意盎然的葡萄架下,一个简单的小石桌,上面摆着几道精致的小菜和三个酒杯。三个人坐定之后,李好贤送来的青鸾在侯玄演身后斟酒,侯玄演轻声道:“你退下吧,我们弟兄几个好久没在一块聚聚了,不需要人伺候。”
青鸾敛裾退下,夏完淳端起酒壶给两个人倒满,上好的竹叶青酒,香气四溢。
侯玄演笑道:“当年苏州起事,咱们势孤力穷,几经生死终于有了今天,来,喝一杯。”
李好贤和夏完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眉宇间也都有些喜色。
“你们觉得将来咱们的大事是什么?”
李好贤脸色红晕,欲言又止,夏完淳脱口道:“我看将来的大事,首先就是征辽。”
侯玄演伸手从盘中将鸡腿扯下,说道:“征辽不算小事,但是要我说最重要的却不是征辽,而是争海。你们看那郑芝龙有何能为?就靠福建一省,生拉硬拽另整个北伐军不敢往北一步。若不是老巢福州被我们夺了,正让他锁海之后,我们未必打得过郑家和满清的联盟。一个海盗尚且如此,若是有大国为后盾的水师,又是何等的威能?”
李好贤当初进了山东,被郑芝龙逼得退回淮安,记忆深刻。听了侯玄演的话拍腿道:“着哇,那郑芝龙的粮食、武器、火药无穷无尽,不知道是从哪淘换的,淮安之战有他们的帮忙的瓦克达,大炮昼夜不停地轰,连惯会用炮打人的水字营都被压了下去。”
侯玄演喝了口酒,将满腮的肉咽了下去,说道:“从哪来的?当然是从浩瀚的海上,如今除了我们大明,在西边的番邦蛮夷多有坚船利炮,已经可以乘船来到我们的海岸兴风作浪。但是咱们的水师,连日本都还没有去过。”
“我准备去一趟松江府,松江水师是我们手里最强的水师了,这些年战事再苦我也没有忘记给他们拨银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水师养了这么久,是时候去看看能不能拿出去打仗了。”
夏完淳说道:“督帅什么时候出发,我正准备回苏州一趟,一个人有什么意思,正好顺路和督帅一起。”
侯玄演捏着酒壶,顿了一下说道:“在离开之前,我还有一件事,马士英让他女儿跟我透信,想要请奏升我为越王,你们怎么看。”
李好贤一拍桌子,说道:“这事天经地义,有哪个敢反对?”
夏完淳也点了点头,心悦诚服地说道:“督帅驱除鞑虏,功绩彪炳千秋,封王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侯玄演看了一眼两个人的神情不似作伪,这两个人一个曾经掌管烈火营,另一个常年手握湘兵营和风字营,都是战力最强的军队。军中都是他们的亲信,威望之高冠绝朝野,既然两个人都支持,封王的事应该不难。
打了这么久,自己还是越国公的爵位,自己不急手底下的人却急了。毕竟侯玄演是个国公,下面的人如何提拔?难道跟他平起平坐么?所以在宫中灵药说了封越王的事,侯玄演点头就答应下来。
大明宗室曾经是帝国尾大不掉的一个累赘,出了一个李自成杀了一半,张献忠和满清加起来杀了一半,现在想找一个宗室就跟后世的大熊猫一样,非常珍贵。仅存的几个像是桂王、鲁王,还因为自立篡位,兵败被俘之后欧被关押起来。
遍寻天下称王爵的也不多了,侯玄演此时若是晋为越王,稍微有些敏感。但是规矩从来束缚不了制造规矩的强者,侯玄演必须给自己和手下谋一条后路。
心中有数的侯玄演,送走了两人,漫步走到了内院。
两个丰满庾润的丫鬟,一人手里抱着一只白猫,正在聊着闲天。两双玉手轻轻抚摸着猫儿,看那熟稔的手法,和两个蠢猫那副舒服模样,就知道这是两个资深的爱猫人士。
听到脚步声,潇潇和霁儿抬头一看,看到侯玄演之后,一起将猫一扔扑了过来。
两个猫对视一眼威风凛凛地抖了抖毛,一脸不屑地看了一眼眼前的三个两脚兽,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开了。
侯玄演左拥右抱,调笑道:“你们胸前这两坨肉又涨了斤两,走起路来累不累?”惹得两个人嗔笑不已。
这两个是典型的胸大无脑,在十几岁的年级陪着顾菱儿嫁到侯家,当初全府上下就他们主仆四人,没有一个主子压着这两个恣意生长,不但身材越来越丰满,性格也跑偏了。总结起来就几个字,懒、馋、贪,贪欢的贪。
推门来到房内,顾菱儿正姿势古怪地躺在地上,见了侯玄演脸腾的一下爬了起来,红着脸叫了声:“夫君。”
顾菱儿上身穿了个贴身的锻子,露出娇小玲珑的身躯和水一般的玉背曲线,两条纤细修长的大腿张开贴在毯子上。
侯玄演一眼就认出这不就是一字马么,问道:“你这是演的哪一出?”
霁儿掩嘴笑道:“小姐她见了赛赛夫人跳舞,也要跟着学呢。”
侯玄演往椅子上一坐,将顾菱儿揽在怀里,说道:“学那个做什么,赛赛那时没柰何学歌舞谋生。这东西说来简单,学起来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有着功夫不如跟着你樱儿姐姐学一学武艺,还能落个好身体。”
顾菱儿嘴巴一撅,闷声道:“她才不教我呢,樱儿姐姐坏得很,动不动就要捉弄人。”
“胡说,你樱儿姐姐是多温柔的人,真是白疼你了。”
潇潇倒了杯茶,端到跟前笑着说道:“塞塞夫人说,我们小姐是个跳舞的天才呢。跟夫人学剑法的时候,被夫人说指着笑道‘笨蛋’,这才不肯去了。”
侯玄演哑然失笑,你是个妻她是个妾,还有不讨好你的?这小家伙也是个顺毛驴,学武可不是要挨打挨骂的,反正啥也不缺,学学舞蹈算了,将来养大了还可以解锁一些姿势。
“菱儿,多久没有回娘家了?”
顾菱儿掰着手指,一顿计算,然后说道:“都两年三个月啦,前几天阿爹来过一次,还带来了三叔和哥哥。”
“你们收拾一下,我带你们去一趟苏州。”
顾菱儿跳起来拍手叫好,带着两个丫鬟去收拾东西去了。
侯玄演抿了一口茶,眼中柔色慢慢转为厉色,苏州可还有个差点溺死的小军医大仇未报呢。
第374章 晋封越王
当天夜里,侯玄演将要带着两个夫人前往苏州的消息在府上传开,整个侯府都忙碌起来。
在书房内,一杯清茶还没冷的功夫,来来往往五拨人,此时留在书房的是内阁学士马士英。
马士英被女儿一提醒,主动请侯玄演晋越王,此举正合侯玄演的心意。来自后世遍观史书的侯玄演,深知一个道理,功劳到了他这一步,若不称帝不光他自己晚年下场悲惨,就连自己的心腹、子嗣,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称帝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侯玄演并不想再次大开杀戒,希望用最温和的方式一步步登上那个位置。而且抛开所有的因素,就为了自己,也要努力一把。有机会登顶,干嘛要位于人下。
马士英还在喋喋不休一大堆,侯玄演头都听大了,左右不过是些繁文缛节。
“这些事无关紧要,至于请晋王爵的人选,就从讲武堂开始好了。”侯玄演点了点桌子,沉吟道。他想了很久,讲武堂的人都是中下层将佐,是侯玄演的铁杆支持者,而且北伐刚刚成功,正是这些人炙手可热的时候。
送走了马士英,侯玄演在桌案上拿着笔删删改改,都是些明日早朝要封赏的名单。
夜深三更,书房的烛火仍未熄灭,都是有功之臣,功劳大小可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终于到了五更天,侯玄演在早期的丫鬟服侍下,沐浴更衣,忙完这一套,天色已经蒙蒙亮,这才登上马车赶赴紫禁城。
大殿之中,群臣上首,摆了一张椅子。侯玄演坐在奉天殿的左侧,百官侧目。
不一会,王祥年亲自抱着小皇帝上殿,如今她已经能坐到铺了裘绒的龙椅上。
王祥年照例唱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侯玄演从椅子上缓缓起身,出班说道:“崇祯十七年,满清入关,祸乱中原。先帝委任微臣为三军统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今赖诸位同僚扶持,将士用命,北伐大计业已功成。今当策赏有功之士,追封战死英魂,以慰忠臣志士之心。”
小皇帝自然只是个摆设,如今她还没有断奶,国家大事就算让她参与也是个吉祥物。
殿中群臣自觉地把目光望向侯玄演,后者缓缓地从袖子中掏出一张绢帛,上面有早就写好了,昨夜又通宵删改的封赏名单。
文武百官俱都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他宣读,大体的内容也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
北伐成功,第一件大事当然是得封赏有功之人,否则如何服众。中下级武将的封赏早就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重头戏,朝野上下全都盯着侯玄演看。
北伐军几个大将全部升为国公,李好贤为齐国公;阎应元封护国公;朱大典封卫国公;夏完淳年纪太小而且爵位在他爹之上也不好听,封为湘西侯,但是封他爹夏允彝为宁国公,将来承袭给他儿子。夏允彝虽无军功,但是在苏州调配辎重,是后勤保障,受封有些沾儿子的光不假,也算服众。锦江侯杨展攻取汉中,收复陕西,以军功晋封为蜀国公。
堵胤锡封为九江侯;高一功为襄阳侯;湘西闹革命的彭柱泽为谭侯。
除了朱大典继续率兵镇守福建,阎应元领命镇守北平,其他公侯皆回金陵。兵权下放,总归于朝廷,朝廷再任命总兵。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在宋朝时是军队疲软的原因,但是如今讲武堂的兴起,弥补了这一点。
中下级军官的正规化,可以使主将的意志被更好地贯彻,不需要用人情来维系主将和下属的关系。
召还在外武将,郑遵谦升为兵部尚书原兵部尚书姜建勋为三边总督出镇陕甘,龚自方连升四级为户部尚书,松江水师提督张名振入朝为工部尚书。
郑遵谦、顾炎武所率浙兵回原籍归当地总兵节制,松江水师副提督姚一耀转正,统领大明如今最强水师。
一番封赏调动之后,朝中大臣渐渐发现,战后越国公的权势不降反增。。。
兵马归于地方之后,除了浙兵大量南归,造成钱肃乐、孙嘉绩手中兵权暴涨之外,其他的大将都归于朝廷。当初浙兵是几个营的主力,在浙江募兵数量太多了。这些被人称为羸弱的浙兵,终于在侯玄演的带领下,打出了江东子弟的血气。上一个带他们颠覆大家认知的,还是戚继光。要知道,在春秋时期,吴越健儿向来是被认为勇武的代名词。
侯玄演宣读完毕后,大臣们还没从中回味过来,马士英出列说道:“金陵讲武堂二千人,齐名上书请封越国公为越王。”
话音刚落,大殿之上一片哗然。
异姓封王已经很久之前的事来,只有开国的功勋大将,才有这样的封号。
侯玄演的功劳之大,权柄之盛,比之开国时候的功勋也不遑多让。将一个烂泥一样的南明,从内忧外患中重新救了回来。经历了这几年动乱的文武大臣,也不像以前的大明官员一样了,所以尽管大家都很惊讶,但是反对声几乎没有。
环视朝堂之上,侯玄演突然觉得有些可笑,升斗小民敬若神殿的朝会,其实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娃娃,带着一群人在这上演强者为王的戏码。所有的担心都是徒劳的,根本没有人会触他的霉头,至少当面没有。
散朝之后走出大殿,侯玄演身边围着一群大臣,大多是他的亲信前来恭贺。
侯玄演拉住了马士英,将他单独请上自己的马车,在众人羡艳的目光中缓缓驶回国公府。
马士英笑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今日朝上竟无一人反对,王爷真乃海内人望所归。”
侯玄演神色如常,说道:“虽无人反对,也没有几个人附议,何喜之有。”
马士英讪笑一声,心道这事那些大臣不反对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都跟我一样跳出来赞成,名声不就不要了么。谁跟我这么务实,视那些虚名如浮云一般呐。
侯玄演接着说道:“今日把你叫来,不是因为此事,而是另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做。”
马士英马上收起谄笑,正色道:“王爷尽管吩咐!”
“钱肃乐家中有一待嫁之女,和我情投意合,你去一趟杭州帮我将此事说成。”
只见了一面,现在已经把侯玄演忘得差不多的钱家千金钱薇强行被情投意合,突然打了个喷嚏。
马士英一听竟然是这么私人的事,足见王爷已经拿他当成心腹,喜滋滋地说道:“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第375章 实业兴邦
姑苏城外彩带飘飘,几行柳树在太湖畔随风摆弄着枝条,新抽的嫩叶青中泛绿,春意盎然。
往来踏青春游的行客纷纷驻足,侧着头看向远处,千人开道的仪仗队,护卫者一辆马车缓缓驶向苏州城。
这辆排场奇大的马车中,顾菱儿将帘子掀开,兴冲冲地讲着沿途的风土人情。小萝莉讲的眉飞色舞,只是几个听众都兴趣欠奉,侯玄演干脆直接打了个哈欠,问道:“苏州城快到了么?”
顾菱儿赌气道:“我下次再也不给你们讲啦!”
半寐状态的黄樱儿从侯玄演胳臂上抬起头来,揉了揉眼睛,说道:“这可是你说的,说话要算话啊。”
顾菱儿一阵气苦,转过头去生闷气,被侯玄演一把抱了过来。
车外夏完淳拍马上前,说道:“王爷,苏州到了。”
侯玄演走出马车,苏州城外已经汇集了一大批人,看到侯玄演的仪仗之后,苏州官员皆面带敬佩。
王爷出行的仪仗本来就大,尤其是侯玄演还携带了家眷,但是眼前的仪仗还不如当初战时国公,出了亲兵护卫之外,少有那些敲锣打鼓的。
据说侯玄演倡导战后节俭,金陵百官无不响应,现在看来确实名不虚传。
苏州大小官员、吏目、公人几乎全部迎出,侯玄演下了马车之后,立马就被围了起来。
苏州是他起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