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上伐清-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国力偏弱,很早就受到了荷兰、葡萄牙这些国家的影响。
  当然现在他们的技术,比之华人落后不少,很多装备都是来自登州水师的支援。这些倭兵和朝鲜兵凶狠程度不亚于罗刹人,他们之间的交手真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只要捉住了俘虏残忍度就跟比赛一样,节节攀升。
  倭兵和朝鲜兵的优势就在于满洲给了他们足够的支持,不管是粮草还是武器,甚至是保暖的衣物,都从来不会短缺。
  满洲平定之后,同样有大批的汉人涌入,这里的耕地肥沃,号称黑土地,粮食矿场都十分丰富。再加上当初为了重建满洲,招来了打量的工厂,许多人干脆在此设立分厂,也留住了一大批的工人。这些人的家眷越过山海关,前来投奔,就在此定居下来。
  登莱水师也在觉华岛设立了一个大的分布,觉华岛位于宁远城边,曾经被努尔哈赤屠戮一空,至今翻刨土地还有尸骨累累,但是这里确实是个很好的地方,适合驻军。按照大明的旧制,辽宁这一块是属于山东布政司的,所以登莱水师在此立军也是名正言顺。只有沈阳以东,才是传统意义上的满洲。
  总之山海关以北,有了无数汉人的迁徙定居,慢慢地繁硕起来。


第499章 每个人的爱好不同,但都是为了建设大华
  昏惨惨的天空一眼望去,如同笼罩在乌黑色的薄纱里,疾风吹送着雪花往人的脸上砸来,陕甘九边上四十万大军分成三波行军。
  沿途的百姓夹道欢送,很多征辽士兵都是陕甘人,家乡父老欢送子弟兵前去靖北征战,人们的热情十分高涨,现在由于火器的领先和军医系统的日渐完善,打仗的伤亡率持续减少,再加上军饷和奖励制度的提高,当兵也不再是一个苦差事。
  只有经历过北伐四年的老兵,才会对此生出特别的感触,犹记当年荆襄鏖战,弟兄死伤过半,遗骸都无人收敛,更别提箪食壶浆迎接欢送了。千里沃土,关拢中原,建奴所犯之处,都是尸山血海,遍地狼藉。
  胡八万骑在马上,足足高出其他骑兵一个脑袋,他是此次行军的先锋,后军的阎应元还在大同时候,胡八万已经到了陕西和靖北的交界处。
  过了陕西,就见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在地上刨土、测量、记录。胡八万心中疑惑,一夹马腹来到其中一队人身边,问道:“喂,你们在这里做什么,是谁让你们来的?”
  被问到的年轻人本来低着头刨土,身上穿着厚厚的兽皮棉袄,脖子里围着狐狸皮的翻领,听了吼声抬起头来,竟然生的颇为俊俏。
  胡八万语气不是很好,这个后生也不怕这个大个子将军,不卑不亢地说道:“第一我不叫喂,第二这是机密,不能告诉你。”
  胡八万刚想发火,瞧见她的耳朵上有眼,便笑道:“原来是个雌儿,怪不得脾气这么大。”
  胡八万混不吝的一个人,周围的亲兵跟他一个德行,闻言纷纷哄笑起来。
  低头刨土的少女恼羞成怒,一张干净清丽的脸上浮现出羞恼的晕红,掐着腰娇叱道:“你们一群兵油子,不好好打仗,没来由到这里调戏民女,老娘跟你们拼了。”说完挥着匠师馆特制的锄头,就要上来拼命。
  她才十几岁的年纪,便要自称老娘,一看便是跟师兄弟们厮混久了,学了一嘴的江湖话。
  胡八万吓了一跳,赶紧侧身躲开,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自然不会对一个小姑娘下手,这时候远处一个中年人快步走了过来,叫道:“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说的?”
  少女理直气壮,拄着锄头道:“你问他!”
  “这位将军,在下金陵匠师馆二级教官吴思城,这是我的学生,不知道因何起了争执?”这个女孩来头不简单,吴思城虽然识得这个将军的品阶不低,也得先护着女学生。
  匠师馆二级教习,那已经是从四品的高官,虽然没有自己的官职高,胡八万也不敢怠慢,毕竟现在这些人是皇上身边的红人,笑着说道:“我们和这位小姑娘有一点误会,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看到沿途见到不少刨土的,过来问问你们在此做什么营生。”
  吴思城笑道:“好叫将军得知,万岁爷刚刚下了圣旨,让我们前来勘探道路,准备修路。”
  “哦?”胡八万兴致勃勃地下马,追根究底地问了起来。
  旁边的小姑娘见到他们聊了起来,也没有继续追究,低下头专心挖土。她一身冬装看上去价值不菲,但是却出奇地十分朴实耐劳,没有大户人家娇滴滴的小姐的样子。
  胡八万问了一通,发现很多事这个教习也不方便透漏,看来真的是上面有保密协议。再加上这些人勘探修路,最终也是为了给自己这些当兵的运粮,心里的一点芥蒂也就消弭了。
  抬头一看时辰不早了,胡八万笑道:“吴教习,在下行军要紧,咱们就此别过吧。”
  “将军走好。”
  胡八万笑道:“小姑娘,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不告别么?”
  掘土小姑娘抬起头来,十分大气地抱拳道:“当兵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胡八万哈哈一笑,显然是十分对脾气,想到自己一把年纪还没娶个老婆,这个女孩子模样没得挑,性格又好,便压低了声音问道:“吴教习,这位姑娘是哪里的人家?”
  他就是随口一问,吴思城声音比他还低,脸上似有得色,凑近了说道:“将军,看你样子也是北伐军出身,这是你们北伐军火字营统领,如今当朝齐国公的千金,闺名李思琪。”
  胡八万一个趔趄,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他是李好贤的绝对心腹,怎么会不知道李思琪的名字。李好贤当年抛家弃子,从山东登州乘船逃到江南抗清,后来打回山东据说找到了当年的家人,只有一个小妾带着女儿活在人世。
  “李小姐怎么会进了匠师馆?”
  胡八万简直不敢相信,到现在脑子里还嗡嗡的,讨人家当老婆的心思半点也无了,这要是被李好贤知道自己惦记他宝贝闺女,不杀了自己才怪。李好贤自觉愧对家人,对这个女儿简直要宠到天上去,听说他小儿子李思镛在家非打即骂,对女儿却连大声呵斥都不舍得。
  吴思城眉飞色舞,喜滋滋地说道:“当年陛下御驾亲临匠师馆,齐国公全程陪同,思琪她随国公到了馆内,从此迷上了此道。把我们馆长吓得不轻,国公爷只是反对,幸亏后来陛下亲口劝解,才让齐国公同意下来。”
  侯玄演要解放妇女,提倡女人不能蹲在家中搞女红那一套,而是出来学习工作。改变小农经济,就得先改变男耕女织那一套,江南织布厂内到现在还是以男工为主,这是对劳动力的严重浪费。李思琪的这次入馆必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李好贤一时可能会被嘲笑,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绝对有重大意义的。
  胡八万咋舌道:“大哥他也真是苦啊,听说李思镛喝醉了拉着他爹拜把子,现在女儿又要来掘土。。。唉,打完这一仗,我得提着好酒去看看他,说到底还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靠谱啊。”


第500章 我是她干爹,你说的不算了
  天狩元年第一个上元节,又是一番万家灯火的盛宴,就连侯玄演都已经准备好了,要带众嫔妃皇子皇女去楼上赏灯。
  一大早,李好贤匆匆进宫,求见皇帝。
  侯玄演拿着一把将洁口的木齿,上面早就涂抹好药膏,以桑槐嫩技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甘草、细盬,以及乳香没药等珍贵香料制成。新年大典上跳舞的丽人,侯玄演也是昨天才知道人家的名字叫任云瑶,做穿着两重心字的锦缎绫袄,竟是端着瓷盆清水,站在一旁伺候。
  侯玄演见她两腿微颤,俏脸绯红,娇羞模样十分可人,便问道:“怎么样,还疼不疼?”
  “谢万岁爷关心,奴婢不疼了。”音细如蚊纳,羞得连眼都不敢抬,昨夜活像裂开似的,又像给刀子剧了,破瓜这种事哪里能不疼。
  侯玄演轻轻一拍,换来一声娇呼,笑道:“还说不疼,回去好好休息,你要是不疼怎么看出朕的长处来。”
  任云瑶含羞带怯,收拾漆盘瓷盆等,低头退了出去。
  这时候小李子进来说道:“陛下,齐国公前来求见,奴婢看他脸色难看,急匆匆的似乎有什么大事。”
  侯玄演眉头一皱,说道:“摆驾暖芳阁。”
  暖芳阁内李好贤急的走来走去,终于看到了皇帝銮舆,慌忙迎了上去。
  “陛下,你可来了。”
  侯玄演沉声道:“别慌,什么事,慢慢说。”
  “我那闺女,自从得了陛下撑腰,愈发地不把我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前些日子竟然跟着匠师馆的人跑到陕甘去了。微臣也是派人去带她回府过上元节,才发现人不见了,这绝对是匠师馆的人故意跟臣过不去啊,陛下可得给微臣做主。”
  侯玄演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马上骂道:“朕当多大的事,大过节的你哭丧着个脸,朕还以为有人打到金陵了!娘的,这么点小事嚎什么,匠师馆女学生不在少数,思琪她又不是自己去的,跟一群女学生吃住在一块,不是挺好的。这孩子性子极好朕看着就喜欢,正和皇后张罗着要收她当个女儿,不是朕说你,你怎么这么封建。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离了女儿活不了怎么着?”
  李好贤一听这话,顿时不干了,曾经纵横疆场的北伐第一猛将,现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带着哭腔道:“陛下怎么能这么对待老臣,臣为北伐流过血,臣为陛下受过伤,就这么一个女儿现在跑到陕甘九边挖土修路,那可是以前的贼配军干的活,臣不管,是陛下给她撑腰才让她进的匠师馆,陛下必须给臣找回来。”
  侯玄演剑眉一竖,怒道:“朕要树立新风,就拿你这个老顽固开刀,治治你愚昧无知封建古板的臭毛病。朕这就封她做秦国公主,从今之后朕就是她干爹,让思琪连你的话都不用再听,朕看你能怎样!”
  侯玄演说完转身就走,李好贤大过节的不但没有要来令箭,甚至连闺女都被抢走了,好不凄惨。
  李好贤垂头丧气地走出皇宫,不一会,紧随他身后的一个小太监捧着圣旨匆忙外出,见了李好贤笑道:“奴婢给国公爷道喜。”
  李好贤不明就里,问道:“还道喜,什么喜?本国公喜从何来?”
  “国公还不知道呐?陛下认您的千金做了女儿,封秦国公主,这就是圣旨呢,奴婢马上就要去陕西传旨了。”小太监年纪虽小,但是已经颇会察言观色,觉察到齐国公脸色不好,也就不再聒噪,行了个礼就匆匆赶去侍卫那里了。待在宫中的小太监最喜欢到远处宣旨,一路上见不少的市面,可比在宫里伺候人新奇的多了。
  李好贤面色一苦,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自己的女儿有了这个干爹撑腰,是再也别想阻止她挖土了。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跟着陛下去匠师馆,为什么非要带上自己的宝贝女儿。就是那一次让她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堂堂的国公女儿,竟然去研究泥瓦匠才干的活,这在李好贤的世界观中是万万接受不能的。
  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陛下竟然大力支持,甚至还出手阻拦自己训女。
  作为帝国的首都金陵城,已经受到侯玄演的影响,有一些女工出来做活了。金陵邸报上大肆报道,不吝赞美之词,还即兴编造了几个故事来称赞她们。
  侯玄演是越来越发现邸报这个东西的好处,简直就是朝廷的喉舌,总是能把自己的想法第一时间传递给民众。
  送走了李好贤,侯玄演也不轻松,过完这个上元节,就该去吴淞江所,检阅一下自己的水师了。
  前几天在茶楼偶然听到帝国的商船登陆西洋,对侯玄演来说到现在想起来还心潮澎湃,深蓝海域的竞争力取决于远航能力,不知道自己的水师现在和西方想比到底怎么样。
  其实自己的华朝先天条件是很好的,在东方广阔的海域,根本没有敌人。整个亚洲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中原王朝作为此地的霸主,周围没有强国能在海上和他相提并论,而西方的人又远离大陆,也无法和背靠华朝几千公里的疆域的帝国相比。现在侯玄演最希望知道的,不是在东方海域能否一枝独秀,而是想知道能不能在美洲和非洲还有澳洲跟这些欧洲人一决雌雄。
  在欧洲没有这样一个绝对的霸主,所以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彼此间打的激烈,西班牙、荷兰、英国轮番成为霸主,但是东方则不同,侯玄演已经初步打下了自己的权威,剩下的就是带着身边的一群小老弟,和欧洲人在更大的战场上较量一番。
  侯玄演的寝宫内,除了怀孕的陈圆圆之外,各个嫔妃都聚集在养心殿,每个人身穿正装,看上去十分养眼。
  侯玄演笑眯眯地坐在上首,左边是黄樱儿右边是顾菱儿,接受其他人的请安。
  “今日是上元节,你们家在金陵的,可以回家省亲,剩余的随我上楼观灯。”


第501章 见两小儿辩日
  上元节后,众人还没从节日的氛围中走出来,皇宫内已经在准备皇上巡幸松江府吴淞江所的事了。
  被侯玄演精简过后的天子仪仗,还是浩浩荡荡的将近千人,没办法毕竟是天子,就算想轻装简从都是不可能的。
  清晨用过早膳之后,从奉天门出发,前往江宁港乘龙船沿江东下。船中央的旗杆上升着一面黄旗,上绣着一条金灿灿的团龙,周遭所有渔船、商舟见了这面旗都赶紧的须回避让出航道。
  浩浩长江水面平静,初春时节毕竟没有大的降雨,也没有上游冰雪消融,船只行驶带起两行水浪,一波一波地推向两岸。
  两岸的风景飞速地消失在眼前,船头一个身穿黑色龙袍,上面金线绣着龙的男子,身后披着一件大红色披风,站在船头迎风而立。腰间宝剑上的流苏玉佩叮当作响,头戴折角向上的翼善冠,看上去十分英气。
  几十个大红色绣春服的侍卫分列两旁,侯玄演指着前面有些熟悉的港口问道:“这莫不是到了镇江?”
  一个侍卫叉手道:“回陛下,前面不远处就是镇江府。”
  侯玄演凝望着江水,背着双手沉声道:“此乃洪承畴绝命之地,也是张煌言首战告负的地方,风云激荡之下,个人的命运就像是这江中浪花,随波而动,令人扼腕。”
  过了镇江府就是苏州,这时候船舱的帘子一挑,走出一个月白衣衫的士子,胸前轻衫被风吹得紧贴身上,现出优美饱满的酥胸轮廊,原来是个女扮男装的雌儿。这次巡幸吴淞江所,随驾的嫔妃就只有杨符锦和还没有名分的灵药。
  灵药满眼的柔情看着船头的侯玄演,丝毫不掩饰自己爱慕,轻声道:“陛下,船头的风又急又凉,还是回舱内去吧。”
  侯玄演见她柔弱的娇躯,在船头的劲风中摇摇晃晃,一身衣衫吹得衣袂飘扬,便解下披风裹在她的身上,笑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咬钉嚼铁的汉子,些许风浪不值一提,反倒是你身娇体弱,是受不得这般吹打的。”
  灵药嫣然一笑,悄悄紧了紧披风,跟在他身后瞧着他的背影。看得出一直困在宫里的小丫头,随着侯玄演出京满心喜悦,就连眼神都泛着欣然的余波。
  “既然到了镇江,就靠岸休息一晚,朕趁机巡视一番。”侯玄演一声令下,令旗挥舞传令的小兵上下奔走,不一会龙船靠岸抛锚。
  天色还早,侯玄演换上普通衣衫,带着杨符锦和灵药下船来,在侍卫的暗中保护下,在镇江府城郊游玩。
  此时春寒料峭,城郊游人不多,只有过往的客商在此歇脚。要知道金陵的几个大港口人满满当当的,当不如在这里歇息自在。
  镇江刚刚并入常州府不久,此地的富庶程度其实比许多大城还要夸张,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土地和人口不足整个华朝的百分之一,但是赋税却占了四分之一。
  虽是城郊,沿江的道路也十分平整,两旁的垂柳还没有抽新叶,倒影在水中随风摆动,极有意境。杨符锦穿着一袭鹅黄的衣衫,银红比甲,葱白曳地水波裙,腰束一条水青色的流苏带,显得纤腰细细,映在水中是秀发鸦黑,倩影摇曳生姿。灵药还是一副少年打扮,唇红齿白,顾盼之间倒像是个美男子。
  江边不远处一座三层的高楼,里面有三四个石桌,远远看去已经有一群人围着桌子饮酒,侯玄演便想绕道而行,秦禾在一旁说道:“公子,这便是洪承畴投江之处,后来时任常州知府的顾大人,重建常州之时特意在此修建了一个沿江楼阁。”
  侯玄演点了点头,转头说道:“那倒是得去看看。”
  这个亭子修建的颇为庄严,和江南情景有些不搭,亭前高悬的匾额上写着“恩节楼”三个大字。洪承畴为明朝大臣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内挂出这样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恩节楼三个字,足足的都是暗讽的意味。
  再看两旁,朱红色的圆柱上两行对联:
  一楼北风,当日几乎忘谷雨
  两朝将帅,他年何以别清明
  谷雨、清明都是二十四节气,倒过来就是气节,用一个忘字,其实存了斥洪没有气节的意思。一楼北风四个字,暗指北边的建奴南下,胡风南渡,让人把春时的谷雨当成了冬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因为鞑子南下,成了三九严寒。再看最后一句,更是可以把清明这个节气,换成两个朝代。洪承畴两朝都是大将,确实难以分辨是清是明。
  只此一副对联,便把洪亨九一生按在了耻辱柱上,足见文字的威力。
  文人杀人诛心,就凭一张嘴,一张纸,一杆笔啊。
  只此一副妇联,就将侯玄演的兴趣调动起来,回头说道:“进楼看看。”
  两个女伴和秦禾还有两个侍卫自然无不从命,他们六个人进楼之后,没有引起楼中人的注意,此地富豪之家极多,多半是都将他们看成了带妻妾出游的豪门了。
  一楼几张石桌上,都已经坐满了人,桌上摆好的饭菜还没有动著,看来是刚刚到来不久。
  顺着阶梯来到二楼,墙壁上到处都是龙飞凤舞的诗词,当中有一首被围裱起来,看来是出自名家。侯玄演凑近了一瞧,只见写着:
  落魄须眉在,招魂部曲稀。
  生还非众望,死战有谁归!
  蹈险身谋拙,包羞心事违。
  江东父老见,一一问重围。
  全诗读罢一个战败将军,回到家乡,父老乡亲一围而上,询问战绩,让将军惭愧交加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笔迹侯玄演熟悉无比,正是朝中重臣张煌言的手书,没想到他也来过此地。侯玄演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能够直面失败,题诗自勉的人,确实值得钦佩。
  这时候旁边一桌上,传来争吵声,大概是在辩论明末为何会被鞑子趁虚而入,而大明军队为何不堪一击。
  一个青袍年轻人振言道:“将视兵为奴,兵视将为仇,纵使号称精锐的边关兵马,也不过是一群窝里横的能手,欺民虐良的行家,纵使有卢象升、孙传庭、曹云诏等名将,又能于世何补?”年轻人说完抱拳遥祝道:“今上自苏州起事,金陵立军,甘与士卒同食同饮,厚待抚恤阵亡将士遗孤,爱兵如子,才有了后来的百战百胜。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今上乘马入北平,坐船下金陵,身上竟然穿着同一件破旧衣裳,是何等的圣明。”
  没有人注意到侯玄演脸色一红。。。
  “你这是书生浅见,不足与高士共语,思宗崇祯帝不可谓不节俭,可是到头来还不是煤山自缢。要我说北伐之所以能功成,还要看今上重视发展火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巨炮开道,火铳射杀,才得以扼制贼酋铁骑,无往而不胜。”
  两人吵得耳红脖子粗,旁边的人不但不劝架,反而各执一词加入争辩。
  旁边的灵药掩嘴轻笑,低声问道:“公子以为他们谁说的对?”
  “哈哈,要我说,之所以北伐能赢,就是因为咱们的圣明天子呐,杀尽了一群猪队友。”


第502章 检阅水师
  吴淞江所今日热闹非凡,整个松江府的官员几乎全部到了,松江府知府揭重熙、松江水师提督范闲、松江府总兵傅鼎铨率领文武官员齐聚吴淞江所。
  远处一搜龙船的身影出现,岸边的人都翘着脚尖观望,等待着圣驾到来。
  松江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海商兴起的时代顺势而上,从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变成了纳税大户。虽然有侯玄演的特意开发,这些官员也是功不可没,如今皇帝来了,正是露脸的时候,谁也不肯落后。
  龙船靠岸而停,阶梯状的锥形木板,就像是铺设好的台阶,从船上抛下摆正,早有侍卫两旁来道,簇拥着侯玄演伴皇妃下船。
  这种场面杨符锦有些紧张,努力地装出一副从容的样子,梗着脖子慢慢踱步,脸上微微红晕,掌心满是汗水。反观侯玄演早就是轻车熟路,大咧咧地走下甲板,环视一圈,张嘴骂道:“范闲,滚过来。”
  范闲滴溜溜小跑过来,单膝着地抱拳道:“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问你,今日既然是巡视水师,搞这么虚头虚脑的东西,又是彩带又是旌旗,怎么不见半艘战船的影子?”
  范闲心中暗暗叫苦,哪里有战舰迎君的道理,倒是这番话可不敢跟陛下争辩,否则准要挨踢。
  这时候松江知府上前解围说道:“启奏陛下,此地港小吃水浅,不足让大船驶近,水师将士已经在金山港集结,等待陛下巡视。”
  侯玄演这才脸色稍缓,说道:“水师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务实,咱们起步比别人晚,想要奋起直追乃至超越领先,就要付出更多的辛勤。至于那一套繁文缛节,华而不实的东西,尽可以抛却。”
  松江官员齐声道:“臣等受教了。”
  范闲是自己的绝对心腹,嘉定遗民之一,自然可以打骂由心。但是松江知府揭重熙是个正统文官,当年和傅鼎铨一起起兵抗清,可歌可泣。这种人自尊心比较强,若是随意训斥,极有可能心怀忧愤,留下什么病根都是很有可能的。
  侯玄演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说道:“松江府的政绩有目共睹,全赖诸位爱卿用心,朕也不是赏罚不明的人,来年吏部调动,当优先拔擢此间好官、能官。”
  “谢陛下。”
  皇帝金口玉言,底下的人自然振奋无比,有了这句话将来的仕途不知道顺畅多少倍。
  。。。
  等到侯玄演携皇妃登上马车,百官这才跟在身后,进入吴淞江所内部。
  侯玄演坐定之后,拍着杨符锦的手掌道:“锦儿不用紧张,绷着个脸做什么,来给朕笑一个。”
  杨符锦脸色羞赧,娇声道:“陛下,人家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伴驾呢,就怕给您丢脸,现在心还怦怦跳呢。”
  马车平稳的行使,不一会外面有人高声道:“陛下,金山港到了。”
  自有宫女掀开车帘,侯玄演带着皇妃下车,只见远处的海面上,停着一艘艘各式船只。
  江南各处造船厂,拿着详尽的图纸,日夜不停地做工,做成无数战船交付水师使用。
  在朝廷工部都水司、提举司、营作司各项政策全部倾斜,只要是水师伸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果然养出了好大的阵仗。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边际,范闲面带得色,叉手道:“陛下,请登船检阅水师。”
  侯玄演眉开眼笑,晃着手指指着他笑道:“你啊,哈哈,不错,不错,走,爱妃,登船!”
  登上一艘大福船之后,在港口中缓缓行驶,两侧全是战船。
  在每一艘战船的甲板上,水师将士昂首直立,目视着自己的皇帝。
  范闲对战船如数家珍,在一旁点头哈腰地介绍道:“陛下请看,这是尖底海船,适合远航,上装着喷筒、火铳、火箭和火炮,可以远战对轰也可以近战肉搏,是我们的主要战舰。外面覆盖着铁皮,是苏州匠师馆新研发的焦炭铸钢所产的上好钢铁,可以轻松抵御寻常炮弹。”
  侯玄演伸手遮阳,远眺之下,果然十分雄壮。随即想到什么,张嘴问道:“这种船我们有多少艘?”
  “尖底海船分为大小两种,大船五百八十三艘,小船一千三百艘。”
  “嗯,不错。”两千搜主力战船,都是可以远航的战船,侯玄演心里就有了底气。
  范闲接着指着旁边的说道:“这是运兵船,本身不带炮管,不装载武器,纯属用来运送步兵登陆,四周覆盖的铁皮最厚,浮力也大,不过速度不算很快。我们松江水师现在有一百艘运兵船,每一艘可载将士千人。”
  一艘千人,一百艘就是十万,单单一个松江水师已经可以承载十万人的运兵任务,侯玄演喜上眉梢。这已经和郑和下西洋时候的大福船差不多的水平了,果然只要有了合适的土壤,汉人的智慧是完全碾压其他人种的。
  “既然是运兵船,也要考虑速度问题,让匠师馆想办法改变一下催动船行进的动力,不要只靠风帆和人力。”侯玄演想到了蒸汽船,随口说道。
  范闲可没有他的见识,疑惑道:“不用风帆和人力?那还能用什么?下官听说深海中有妖族,可以让巨鱼拉船。。。”他还没说完,屁股上就挨了一脚,侯玄演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闭嘴!你就把朕的话说给匠师馆听就行了,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砍你脑袋。”
  范闲摸着脖子,倒吸一口凉气,开始默默背诵起侯玄演刚才的话来。气的侯玄演不再睬他,继续随着福船观看两侧的战船。
  范闲背熟之后,马上进入自己的工作,继续解说道:“现在这艘是马快船,有八桅,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主要用于运送战马、武器和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一般的炮弹都追不上,是运输用的好东西。”
  千帆争流,万众归心,望着松江水师的强盛,侯玄演豪情万丈。
  这只是朕的松江水师,还有实力差不多的福建水师,还有一个比松江水师还强大的登莱水师!
  试看今日之寰海,竟是谁家之天下!


第503章 奇怪的酒楼
  松江水师如此雄壮,自然不可能养起来观赏,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做很多的事情。
  保护商船、剿灭海盗、肃清走私是他们的日常,光是这些的创收已经和朝廷的支出差不了多少。
  很多时候财富是越积累越多的,一个穷光蛋拼了命的努力,也未必能赚到他朝思暮想的银子。但是一个富翁在家坐着,到处都是来钱的途径,国家也是这样。
  往日里大明穷的叮当响,到处摊派赋税也收起来多少银子,还全部都填了辽东的空缺,养出了吴三桂和关宁军这种玩意,倒打一耙反咬一口,彻底咬断了大明的喉咙。
  现在华朝国库充盈,银子却越花越多,仗越打越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