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上伐清-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里面没有多少人,纷纷握着火枪笑了起来。笑声嚣张而且残忍,就像是一群地狱里恶鬼。
  终于一声惨嚎响起,房内已经避无可避,有一个小工人的腿被掉下的房梁砸断一根,王工头扔下武器,抱着他带着工人们举着手走出了屋子。
  这个时候,投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做工,他们也只是求点小财,不是来打仗的。
  博雅科夫打量着这群被浓烟熏得满脸乌黑的汉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惊恐,就像是一群受惊的猴子。博雅科夫拄着枪,笑着说道:“我亲爱的库作涅夫,就是死在这群猴子手里,真是让人悲伤。”
  周围的罗刹人跟着他一起笑了起来,根本看不到半点因为同伴死亡带来的悲伤,反而一副很高兴的样子。
  他们这些探险者,是沙俄政府雇佣的,佣金分配的时候少一个同伴,就意味着分到的钱多了一份,指望这群人为同伴悲伤是绝对不可能的。
  王工头吓得浑身颤抖,他背上的小工友受伤太重,不住地哀嚎。
  嚎声惹的一个罗刹人心里不痛快,走过来拍了拍王工头的肩膀,王工头抬头茫然一看,一柄刀已经砍在了背上。哀嚎声戛然而止,热腾腾的血顺着王工头的后背流下,这个小工友是他的老乡,他们一个镇都被满洲鞑子杀光了,就剩了他们两个逃了出来。这么久以来,王工头是拿他当儿子养的。
  上下两排牙齿抵在一块,握紧了双拳,在一众恶鬼一般的罗刹人中,王工头暴喝一声,眼前的罗刹人应声倒地。
  一支利箭穿过了他的喉咙,这是北伐军中的新式短弩,在冰天雪地里有时候火枪失灵,后方的阎应元特意为他们配置的。
  姜彬率众赶来,正好瞧见罗刹人再劈砍自己的同胞,本来打算悄悄上来伏击的姜彬当机立断,一弩射穿了罗刹人的喉咙。
  枪声伴随着火铳的声音,在雪地中响起,喊杀声此起彼伏。
  博雅科夫咒骂一声,带人躲到屋子一侧,开始还击。夹在中间的二十个工人死的死伤的伤。
  王工头抱着已经死透的小工友,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军中百户姜彬冷眼观望,让身后的小兵上前,问道:“这个距离,能打炮么?”
  “大人,要是打炮的话,就怕伤着我们的工人。”
  姜彬双手一捶,长叹一口气,只好继续指挥手下射击。那些工人眼看是活不了了,但是自己也不能在他们死前就开炮,直到对面的空地上,一声嘶吼:“开炮啊,炸死他们。”
  话音刚落,身后的炮兵往姜彬处看去,后者凝重地点了点头。
  轰的一声,纵火弹和火炮齐发,将木屋周围染成了一片火红色。
  罗刹人死伤惨重,博雅科夫见敌人的火力比自己强太多,撂下一句见鬼,就带着手下撤走。他们的马就在旁边的墙后,只要上了马逃起来十分方便。
  姜彬带人追击,又射杀了几十个罗刹人,剩下的骑上马逃跑了。
  这一仗明军只有一百多人,以死伤二十个工人和十三个士兵的代价,杀了九十八个罗刹人探险者,战报传上去之后,阎应元满脸沉重。
  广宁府的大帐内,阎应元借着烛光,提笔写了一封奏章,派人连夜转交给金陵。三天之后,入关的信使走海路来到金陵,此时已经是岁末,马上就是除夕了。
  金陵城正华灯初上,花市灯如昼,万国来贺让街头更加热闹。成群结队的人将街道挤得满满当当的,摩肩擦踵的人群欢庆着这个久违的盛世新春。
  身处在盛世和平中的金陵百姓,不会想到漠北小海(贝加尔湖)畔的这场恶战,这场遭遇战的规模放在整个北伐的战斗中也算得上是很小的,但是却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紫禁城中,侯玄演捧着阎应元的奏章,连夜召集了朝中两个大学士和十个重臣。
  阎应元在奏章中说的很清楚,从漠北和罗刹人打,不能动其筋骨。无垠的雪原和寒风,是他们最好的屏障,他们只要派出不足千人的探险队,就能肆意地杀戮当地的土著。而朝廷虽然将大片领土纳入统治,却无法和别的地方一样,保护自己的子民。对此阎应元上奏建议,将征辽大军调往漠北,留下少量人驻守满洲。
  而大军则和夏完淳的靖北军一道,对准噶尔开战!
  只有通过准噶尔,才能讨伐罗刹国,彻底根除这一祸害,为无故死难的国人报仇,净绥帝国的北境边疆。
  准噶尔并不是一个软柿子,阎应元的这一封奏章不同于以前的任何奏章,这一封直接就是点名了,为了有道路讨伐罗刹,就要拿没有嫌隙的准噶尔汗国开刀。
  身为一个上将,阎应元直接就没有考虑过什么结盟或者借道的想法,两个大国交战,把补给线放在其他国家的手里,是对远征将士的性命不负责任。
  只要准噶尔两面三刀,切断了靖北军的补给线,讨伐罗刹的几十万人就成了悬在海外的孤军,情况十分不利。所以阎应元直接上奏,建议征服准噶尔。
  这一封奏章十分对侯玄演的脾气,但是朝中的大臣意见不怎么一致,首先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师出无名。
  准噶尔虽然一直是靖北省的假想敌,但是彼此间毕竟还是没有撕破脸皮,贸然讨伐于理不合。其次就是准噶尔是一个疆域极大的汗国,全民皆兵下控弦之士不下五十万,在后世的历史中,也是满清的一个劲敌。还有就是满洲刚刚平定,就将大军撤出,恐怕会有风险。
  大家意见不一,侯玄演也不敢贸然决断,若是征服了准噶尔还好,陷入战争泥潭的话,就怕沙俄趁机而入。
  现在准噶尔和沙俄的关系很微妙,他们打不过沙俄,沙俄一时半会也吃不下这块肥肉,但是靖北省的出现,让这对老冤家一时间勾勾搭搭,有了共同的敌人。
  就在众人争吵不绝的时候,兵部尚书姜建勋站了起来,所有人包括侯玄演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爱卿,有何话说?”
  姜建勋顿了顿,抱拳道:“臣只想问陛下,和罗刹人有和好的可能么?”
  侯玄演沉思片刻,张嘴道:“一山不容二虎,罗刹人的胃口太大,朕也不是无欲无求的人,要说和好只能是在战后谈判桌上,一方被打的不能翻身,才有可能缔结合约。而且这份合约,注定是不公平的。”
  姜建勋剑眉一横,斜飞如鬓,凝声道:“那陛下就不该犹疑不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阎大将军所言情切理据,实乃金玉良言。”
  侯玄演一拍桌子,说道:“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准噶尔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生错了地方,传旨下去派人知会夏完淳,明年三月份就要开战。”
  陈明遇一看,也知道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便起身道:“陛下,讨伐准噶尔檄文,该如何写就?”
  “就说他们勾结罗刹人,是敌酋帮凶,还收容与我们为敌的汗国余孽。”
  若是说最近的几次对外战争,都比不上这一次的,远征漠西的准噶尔是很赌的一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战力,但是绝对不俗。
  侯玄演激动地彻夜难眠,虽然战事还有三个月,但是决定了之后就要开始准备了。
  自己在边境上的近百万大军,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若是打通了准噶尔,就可以直接北上进入欧洲的陆地。当年成吉思汗从这里打进了匈牙利,并且横扫了整个欧洲大陆。
  第二天盯着一个熊猫眼的侯玄演,召见了万国使者,在皇宫设宴招待这些藩属国的国王和太子。
  这些小国的王室,已经几代人没有来过大明朝贡了,他们都被这大国气象所震慑,心中暗暗决定一定要更加躬驯,免得跟暹罗缅甸一样遭到灭国之灾。
  以前的时候,中原王朝虽然也是一方霸主,天朝上国的存在。但是那时候都比较温和,不会动不动就灭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侯玄演大手一挥,已经接连灭掉几十个大小国家,包括漠北的汗国和满剌加岛上的苏丹国。
  礼乐声起,广场上迎来一支仪仗队,侯玄演乘皇帝銮舆来到中央的高台上,旁边是一身正装凤冠霞帔的黄樱儿和顾菱儿。
  所有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垂手肃立在台下,中间歌舞暂歇,侯玄演坐定之后,下面的一群藩属王室躬身行礼。
  侯玄演笑着扬声道:“诸位远道而来,不必拘礼,都坐吧,坐吧。。。”
  众人这才归位落座,侯玄演继续说道:“自甲申国难,满清为祸四年,这期间我们彼此联系割断。如今太平盛世,鞑虏已灭,朕与尔等可要时常聚聚,以叙情谊。”
  众人纷纷称是,虽然大家都知道彼此没有什么情谊,若说有也是日本和朝鲜这样的国家,受了侯玄演的大恩,可能还有一点情谊在。像漠北的汗国,南洋的小国,几乎都是一群傀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靖北彻底吞并了。
  尤其是日本国主德川家光和朝鲜的准太子李卓霖,看向台上的眼神中,已经不似看人的目光。那是对神明的崇敬,侯玄演是他们想要模仿的目标,不管是德川家光还是李卓霖,都对这个邻居帝国的复苏和发展赶到神奇,并立志学习它。侯玄演就势这一奇迹的缔造者,并且都让他们见识过,大明如今的兵威。
  一番客套话寒暄之后,歌舞表演继续,礼部下了大功夫准备的节目,十分有逼格。顾炎武邀请自己的好友王夫之,鼓捣出的这一场颇具气势和韵味的表演,就连侯玄演都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回头跟内侍窃窃私语评论起来。
  若是有耳朵尖的,肯定能听侯玄演说的是:“那个领舞的不错,是教坊司的么?”
  小李子会心一笑,露出一嘴的小白牙,点头道:“奴婢明白,奴婢明白。”


第496章 大典
  饮宴结束之后,皇城外的广场上,挂彩灯搭戏台,宫伎舞女表演大型的宫廷舞蹈,乐师演奏大型的宫廷雅乐,今天皇城周围不戒严,百姓都可以在外围观看,侯玄演携带嫔妃,在奉天门接受大家的朝拜,也算是与民同乐。
  皇家气象自然与寻常百姓不同,所有人都拥挤在广场上,观看歌舞表演。金陵城万人空巷,盍城的衙役紧张万分,在广场外巡视维持秩序。
  盛典进行到第二天早上,就是新年伊始,这一天皇帝下诏书改国号为华,定年号“天狩”。
  从今日起,就是天狩元年。百姓们也从明人,变成了华人。
  底下的百姓中,也多有饱学之士,听了这个年号已经了解到朝廷的未来动向。
  “陛下南收百越,开拓漠北,东诛满洲,西平土司,犹定年号为天狩,是尚存征伐之心,看着吧,今后几年定是战事不绝。”
  一个饱学鸿儒念念有词,旁边的人深以为然,纷纷点头。
  经过几次对外战争,尝到甜头的国人也不再视战争为洪水猛兽,因为朝廷的对外战争而发财的家族不计其数,一般的百姓也都或多或少从中得利。
  庆典到了中午,欢腾喜庆的气氛为之一停,今日的项目有些血腥。
  缅甸、暹罗王室被俘之后,一直关押在金陵,就在今天当着万国王室的面,在金陵问斩。
  刚刚还在表演的教坊司歌姬、舞女、乐师慢慢走下台子,一队身穿大红色锦衣的侍卫,带着大大小小六十多个人,押上高台。
  早有人当中宣读他们的罪状,无非是抗拒天兵,挑衅华朝,兵败被执。身为两国的皇室,当然也就成了战争的罪魁祸首,需要为此接受惩罚。
  刷刷刷,几十颗人头落地,缅甸、暹罗的皇室就在这里被灭了门。本来乐淘淘的诸国国王和太子,一下子清醒过来,早有事先准备好的宫人,提着水桶抹布到高台上冲刷干净,下午的歌舞继续进行,就在这刚刚杀完人的彩台上。
  庆典仪式按着顾炎武的规划,一板一眼地进行着,而此时的侯玄演已经在暖芳阁和朝中重臣们商议征伐准噶尔的事了。
  准噶尔汗国现在松散的联盟体制,由一个个部落组成,他们的首领就是这些部落的盟主,现在的盟主是鄂齐尔图汗。实际上各部落的族长,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只有当战事来临时他们才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敌人是北边的沙俄,现在由于靖北省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局面,漠西的局势一度非常玄妙。
  侯玄演指着地图说道:“我们放弃了辽东这一战线的推进,就意味着必须从西面打出成果,到时候雪原将会很轻松被平定。现在罗刹的骑兵不断增兵,连小海(贝加尔湖)朕都放弃了,就是要直捣黄龙,从准噶尔开始,一路向北、向西,打到罗刹人的都城,打下莫斯科打下圣彼得堡。”
  “莫斯科?圣彼得堡?”所有人都一头雾水,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侯玄演轻咳一声,说道:“这是罗刹的两个大城市,就像是我们的金陵和北平一样。”
  大臣们这才了然,都以为是无所不能的潜象营打探回来的新名字,事实上朝廷的人对于沙俄或者说他们口中的罗刹了解的十分有限,毕竟在他们眼里那是个不毛之地,实际上那里就是不缺毛,遍地都是毛子。
  马士英说道:“陛下,漠北有夏完淳的三十万靖北军,还有杨展二十万川兵,张煌言带了浙、湘兵马不下十五万。再加上征辽元帅阎应元,带着四十万兵马马上赶赴漠西,等到来年三月份,百万雄兵陈列在大漠,区区一个准噶尔岂能抵抗。依微臣浅见,现在唯一值得忧虑的,就是大军的补给问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百万人怎么看也不是个小数目,漠西和辽东不同,海路漕运皆不可行,唯有开辟粮道才是头等的大事。”
  侯玄演点了点头,这一路他没有走过,具体的运粮效率什么的,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马士英说得对,就算是兵马再多,也需要补给,否则还不如少一点。毕竟漠西和南洋不同,很难以战养战,只有通过自己往那里运送粮食。
  当初因为开拓靖北,让陕甘九边无意间富庶了起来,因为他们处在运粮的通道上,无数的商机出现在陕甘九边的百姓面前,像是大同就重新焕发生机,比之晋商当道时候还要富庶。
  现在往漠西运粮,倒也是一个好办法,光是修路就足以让朝廷消化掉打下南洋带来的无数白银和黄金。南洋的航路一旦开辟出来,瞬间成了整个东西方交流贸易的中心,光是关税就收的国库没地方盛放。
  银子赚的再多,堆在府库里跟石头没有什么差别,只有花出去建设了地方,才算是物尽其用。
  “建设西北,刻不容缓,就从修路开始。派出匠师馆土石方面的所有人,派兵护送他们前去西北,主要是甘肃、陕西、靖北,研究土质,看看怎么修路合适,最好是造出一些适合修路的材料。”侯玄演抓耳挠腮,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水泥沥青你这种玩意,他对这些事一无所知,让他搞发明是万万不可能的。只有刻意的引导和设立丰厚的奖励制度,为能工巧匠们创造最好的土壤,至于这个民族走到哪一步,不是侯玄演能够决定的。
  陈明遇还是老样子,未虑胜先虑败,沉声道:“只有半年的时间了,是不是有些仓促。。。”
  侯玄演乜视着这个人,你就别想从他嘴里听到什么振奋人心的话语,但是朝廷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他不圆滑,有些保守,实际上这种性格非常不适合官场,能在官场上做到所有官儿的最高位置,凭的就是侯玄演一个人的信任。指望着他去做战前动员,估计能让将士们生出就地卸甲,回家种田的心思。但是有这么一个人,才能适时地浇灭满朝君臣被胜利冲昏头脑,每当大家头脑发热的时候,都需要一盆冷水降降温。
  侯玄演朗笑两声,说道:“可以边打边修嘛,也可以缓一年开战,反正决定权和主动权在我们手里。现在将士们在漠北乌梁府日夜操练,就像是磨刀一般。至于什么时候下手,让这柄刀饮血杀敌,还不是全看我们这些握刀的人。就算朕在漠北磨上三年刀、五年、甚至十年,等到挥刀时候,能够一刀制敌于死地,也是值得的。”


第497章 贤者时间
  所有的狂欢都有一个终结的时候,精心筹划的新年大典就这样落幕了,金陵百姓意犹未尽,颇有一点喧嚣过后的落寞。
  这种感觉怎么说?就跟大家熟知的贤者时间一样。
  那盛况空前的万国来朝,美轮美奂的歌舞表演,中场杀人的血色刺激,都将作为一段段故事,流传下去,诉说着这一时期帝国的强盛。
  暖芳阁,侯玄演指挥着手下的一群小太监,在整个东墙上挂满了一副巨大的地图。
  几个五颜六色的木块下面楔着钉子,轻轻一按就能粘到墙上,代表了各路大军。
  “再往右一点,左边放下半指。哎吆,你怎么这么笨。。。起开,让我来。”小李子手拿着拂尘,左右来回蹿,指挥着手下几个干儿子干活,怎么都不如意就撸起袖子自己上了。
  侯玄演在一旁瞧着,轻笑一声,揉了揉太阳穴,最近的事太多了,让他有些疲乏。
  “你在这守着,朕回寝宫睡一会。”
  小李子躬身答应道:“陛下放心,奴婢一定给您装好。”
  侯玄演低着头随意漫步,不自觉就来到了后宫,新年新气象,不光是侯玄演有了新的年号,帝国有了新的国号,就连后宫都换了名字匾额。
  两群小太监正在摘下旧的匾额,换上新制的镶金丝的楠木匾额,上面写着“娴吟宫”三个大字。
  两个小宫女正在树下互相倚着,笑嘻嘻地观看,指指点点地瞎指挥,见了侯玄演马上行礼道:“陛下。”
  两个干活的小太监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垂手站在一旁,侯玄演一看两个宫女,就知道这里是钱薇的新宫殿。这个时候的富贵人家男女主人行房,都有贴身丫鬟或者通房丫鬟在旁伺候,更别说侯玄演了。这两个修长苗条、宜嗔宜喜的小丫鬟,是浙江钱家陪嫁过来的,平时没少做品箫助兴的差事,偶尔也能承欢受宠,接收点雨露,侯玄演便问道:“薇儿在做什么?”
  “回陛下,娘娘她正在午睡。”
  侯玄演一听就要转身,旁边的小丫鬟心思活泛的很,眼看陛下要被自己的猪队友劝退,赶忙说道:“陛下,浙江杭州钱府为娘娘送来了一色的熟菱,煮熟了之后特别的好吃,陛下不进来尝尝么?”
  侯玄演捏着她的下巴,调笑道:“就你机灵。”便让随驾的宫女在娴吟宫候着,自己漫步走进殿内,两个小丫鬟宫女巧笑嫣兮,在前面带路。
  到了娴吟宫缀锦殿中,靠着内里是钱薇平日里休憩的床榻,镶金绕玉华纱贵帐,一色淡粉色的贡缎纱帐罩着一张绣塌,内里影影侗侗一具胴体。
  钱家是江南大户,但是钱肃乐也只是一个清官,钱薇在家做千金小姐时候可没有享受过这等的富贵。后来跟了侯玄演,乖巧可人,侯玄演宠爱才赏赐下这等奢侈生活。
  侯玄演走到塌前,伸手将垂下的珠帘掀起,但见床上是一床粉色锦缎被褥,盖着钱薇的身子,只有脑袋露在被口,卸了妆容后不着脂粉,不抹腮红,不施眉黛,不用钗环,一对大眼睛闭着,长长的睫毛就盖在眼帘上,瑶鼻儿挺拔修长,头发略有些乱乱的,一挽青丝从左侧脸庞垂下,看来是睡了一段时间了。
  好一副美人冬睡图。
  小丫鬟刚想叫醒她,侯玄演伸手拦住,摇头示意叫她不要出声。
  这一幅暖男模样,把两个小丫鬟感动的眼眶湿润,心窝里一阵暖意横流,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她们目瞪口呆。
  只见陛下将身边的红绸叠成三层,轻轻绕在娘娘的眼睛上缠住,而后兴致勃勃地去了娘娘衣服上几条流苏,将她的手脚缠住,结尾处却拴在床头的柱子上。
  钱薇迷迷糊糊,觉得身旁有异动,但是睡得正香也不想起身,随口呢喃几句谁也没有听清。
  侯玄演看着自己的杰作,得意洋洋,慢慢贴近了钱薇的身子。轻轻俯下身子,在钱薇俏颊扫过。
  这一下非同小可,钱薇受惊之下猛地挣扎起来,却发现手脚都使不上力气。如同受惊的小兔一般,倒有一种无力挣扎,任人摆布的别样意趣;合着素装锦缎,裹出身子的凹凸有致,曲线玲珑,侯玄演兴致大动。却不发出半点声响,一味地进攻起来。
  “陛下,是你么陛下?”
  “小月,珠儿,你们在哪?”
  “啊,不要,陛下,是你么陛下。。。嗯~”
  。。。。
  连日来文牍缠身,四方大事小情搅扰地睡不安稳的侯玄演,彻底释放了自己的情绪,仰面躺在床上进入了贤者时间。
  两个丫鬟这才上前清洗伺候,钱薇摘下眼罩,泪眼朦胧,捶着侯玄演的胸口一阵泣诉。
  侯玄演连忙保证以后不这样了,这才哄得她破涕为笑,心中却想着下次可以找别人耍一番。
  …………
  与此同时在漠北的乌梁府,广袤的草原上无数男儿纵马驰骋,训练骑射。
  这些靖北军骑着个头不高但是耐力极好的蒙古马,背上有火铳长枪,身上的兽皮盔甲既能耐寒又可以防身,几轮训练下来也是有模有样。
  张煌言骑在马背上,慢慢拽着缰绳信马由缰,心中豪气顿生。
  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才是他想要的功绩,这才是大好男儿的追求。
  四年北伐他坐镇金陵,没有参与什么恶战,像侯玄演、李好贤等人早就心底生出了厌战的情绪,他却还没有。
  断肢、恶臭、烂肉、腐尸。。。这才是真正的战场,并不是只有荣耀和意气。
  走过骑射的训练场,接下来是靶场,蒙古族的士卒在此训练火铳、火枪、火炮的发射。轰隆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训练时候华军将士从来不吝啬弹药,因为这时候多用几个,战场上就可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否则你临战不会打,全部被人收缴了,节省下来的弹药反而会成了别人手里的利器。
  夕阳西下,张煌言的背影被拉的很长,不一会一个骑士纵马赶来,抱拳朗声道:“大人,夏将军请您到帐中,有要事相商。”


第498章 兵者诡道也
  靖北军的大帐内,杨展已经先一步到了,张煌言掀帘进来,先是告罪道:“来迟一步,两位久等了。”
  杨展笑道:“张大人不必拘礼,我们也是刚刚来。”
  张煌言慢步走进帐中,心中升起一丝疑惑,这么早就召集三位主将,难道是有什么大事?
  夏完淳从袖子里拿出一道密卷,往前一递说道:“沧水公,你看这个。”
  张煌言一看材质就知道是潜象营密信,潜象营若说负责传送密卷,多半是皇上亲笔书信,而且是需要保密的。想到这里张煌言心中一紧,肯定有大事要发生。
  展开一看内容果然没让他失望,足够石破天惊,朝廷中枢经过商议决定出兵漠北,征服准噶尔。这可真是个大动作,没到漠北之前,他不了解大漠的事,或许还不会如此震惊。准噶尔可不是一般的小汗国,乌梁府天天面对着他们的压力,出兵和罗刹人交战时候都得小心防守西边的准噶尔人。
  “辽东一线就放弃进攻了么?”
  “阎将军已经上奏天子,直言辽东往北冰天雪地,不适宜大军进攻,罗刹人的重镇和人口还有军队都在西部,只要拿下罗刹国的西部,他们就完了。”
  张煌言眉头一皱,说道:“准噶尔虽然虎视眈眈,但是毕竟还没有发生嫌隙,用这个理由攻伐是不是有些。。。”
  原来侯玄演的书信中明示,就以和罗刹人勾连,妄图夹击靖北军为由出兵。
  “这不是莫须有的罪名么?”张煌言低声道。
  杨展一听这话,就有对侯玄演不敬的意味了,这些京官一直留在陛下身边,真的是被皇上的好脾气惯坏了。杨展这些封疆大吏,可不敢随意说出这种话,被有心人告上一本,没事也恶心半年。毕竟京官没有兵权没有地方财政,说他们谋反都没有人相信。
  杨展沉声道:“张大人慎言,准噶尔陈兵边境,本就是一种挑衅。再说了我们总不能把全军百万人安危寄于准噶尔人的身上,万一他们趁机攻击我们侧翼,到时候悔之晚矣。”
  准噶尔整个汗国,包括旗下大小部落都是信封伊si兰教的,攻击性非常强,不排除他们会趁机南下的可能。后世的满清就是从康麻子一直打到了十全老人。期间他们一度拿下了拉萨,控制了整个西藏,是一股绝对不容小觑的力量。
  张煌言自知口误,既然是朝廷中枢做出的决定,考虑的自然比自己全面。而且抛开个人的道德,先征服准噶尔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直捣罗刹腹心,省下了在北境万里冰封的苦寒之地血战。
  夏完淳见意见统一了,就说道:“那我们就做好准备,到了三四月份准噶尔汗国刚刚走出冬季,粮食和储存的肉也差不多快吃完了,战马的牧草也应该所剩不多,正是我们进攻的绝佳时间。
  杨展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我有一个主意,你们听听看行不行。”
  “蜀国公请说。”
  杨展轻咳一声,说道:“我们就通知准噶尔人,说我们要借道伐罗刹,他们若是同意我们就进入其国之后突袭。若是不同意,讨伐的理由不就有了么?”
  。。。
  一阵尴尬的沉默过后,杨展讪讪地说道:“兵者诡道也,能够减少士卒伤亡,就是我们这些为将的最大的责任。毕竟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翘首盼归的家庭,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个个普通士卒,是百万人中的一个,但是在各自家庭,这可都是顶梁柱主心骨呐。”
  两人默默点头,打仗从来不是什么高光伟正的差事,若是堂堂正正决斗,那是匹夫之争。
  边关大将必须拥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件事根本不用禀报朝廷,夏完淳就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一来现在就开始商量借道,显得很诚恳,若是事到临头再行通知,准噶尔人也不是傻子,肯定想得出其中有诈。
  而来也可以以此为理由,多派出一些斥候,刺探准噶尔的情报。
  反正就算他们不同意,也不会一下子否决掉,肯定会有个长期扯皮的过程。
  征辽元帅阎应元率兵入山海关,经过大同往靖北行军,绵延几公里的队伍一路上引人驻足观看。
  从满洲撤走之后,为了防止此地的人再生异心,阎应元留下了两万人常驻沈阳,并且从朝鲜和日本借调各五千兵马,进入西伯利亚雪原和罗刹人的探险队斗智斗勇。
  刚刚立国的李德久和完全掌控日本的德川家光欣然同意,事实上日本和朝鲜的火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领先中原王朝的。后世满清几次出兵,都借兵朝鲜,用他们的长枪队对付沙俄。日本比朝鲜还要发达,因为他们是个岛国,而且国力偏弱,很早就受到了荷兰、葡萄牙这些国家的影响。
  当然现在他们的技术,比之华人落后不少,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