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上伐清-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宗北点了点头,说道:“湘西侯已经上报给王爷,王爷的为人你是知道的,等命令吧。将这些人的脑袋全部割下来,挂在他们的长矛上,插到边界。”
景祐三年四月,漠北这一战发生的时候,在东欧哥萨克人正经历着巨变。
哥萨克人的首领赫梅尔尼茨基率领8000名哥萨克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反抗波兰贵族和天主教神甫的统治,并且迅速席卷乌克兰全境。同年底攻占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成为全乌克兰统领。
前年八月,赫梅尔尼茨与波兰签订了《兹博罗夫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建立一个实质上独立的哥萨克公国。
倒是去年,波兰人出尔反尔,战事再起,乌克兰军队战败,打到九月份,签订了《白教堂条约》,波兰占领基辅,重新统治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国出兵联合抗击波兰,此时的乌克兰也彻底沦为沙俄的土地。历史上,这次统治持续到了1991年。
拥有完整乌克兰和哥萨克骑兵的沙俄,势必不会坐视此次战败,侯玄演更是一点就着,人不犯我我都要选择性犯人,更加不会息事宁人。
大战,一触即发。
第437章 不是不能血战,只是没有必要
宁远城就像是大海中的礁石,被海浪冲蚀拍打,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但是依然顽强地立着。
尚可喜强撑着一口气,就是要死守城池,等待着吴三桂的援兵。
远处的孔有德和吴三桂结伴而来,留下一个耿二守松锦防线,这道防线固若金汤久经战火洗礼,耿仲明一个人足以守住。
“战事拖了这么久,虽然打下了山海关,但是至今还未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战果。”侯玄演把玩着一个镂空雕花的茶杯,沉声说道,周围的大将人人脸上无光。
堵胤锡和他们四个打了这么多年,最了解这些敌人,闻言叹道:“北伐四年,辽东这几个藩王人人隐藏实力,在中原和陕甘大发国难财,还保存了兵马。现在看来,若不是他们心怀异志,要是真的和鞑子一条心,北伐恐怕不是这么好打的。”
侯玄演深以为然,但是却不肯顺着这话说,只是驳斥道:“这都不是我们打了半年还在宁远的理由,我离开金陵这么久,连栖霞山的样子都记不清了,可是我的将军和士卒才往北推进了不到百里。”
诸将人人羞愤,李好贤起身说道:“王爷,标下愿率所部人马,强攻宁远三日之内拿不下此城,请斩我头。”
“算了吧,都炮击了这么久,没必要给他们机会死战。”侯玄演心烦意乱,离开金陵太久让他有些不安,没有哪一个当权者可以离开权力中心这么久,除非是有了足够优秀而且忠臣的继承人。杯中的热茶散发着白雾,看得侯玄演更加烦闷。他可以下令强攻,尚可喜绝对抵挡不住,但是那样的话自己的手下将士也会死伤一部分人。
侯玄演既想快速取得胜利,又不愿让士卒用姓名来堆成自己的战功,可是征辽的功劳是晋升的必须品,打到这个地步再放弃,就前功尽弃了。
纠结之下,侯玄演只好把一股无名怒火,撒到自己的几个爱将头上。
李好贤被晾在这里,一番豪言壮语换来了软绵绵的一句,只好悻悻地坐了下去。
这时外面的秦禾进来,抱拳道:“王爷,靖北来报,罗刹国入侵我靖北乌梁府,杀伤和林卫所官兵七百余人。”
砰!,一声清脆的响声,侯玄演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将手中的茶杯往地上一摔,碎成了一地的渣滓。
“从来都是我打别人,这次他还骑到我的头上来了,不报此仇岂能安心。传令下去,为乌梁府和林卫所战死的七百人立碑一座,碑成之日就是兴兵血仇之时。”
“靖北主力在松锦一带和吴三桂对峙,若是报仇兵从何来?”阎应元是唯一一个敢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问题的人,侯玄演冷声道:“吴三桂有什么能为,他能牵制我五十万大军?如今我们的身边是火字营、厚土营、风字营和湖广陕甘所有兵马,难道还要夏完淳的兵马也在,才能和吴三桂对敌么?”
侯玄演虽然生气,但是脑子还是清醒的,他早就计算过如今的敌我差距。之所以会拖沓这么久,一来是侯玄演想要稳步取胜步步为营,二来也不愿给清兵死战的机会,保护自己的将士免于死伤。
但是有一点,侯玄演爱惜北伐军的将士,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打硬仗。
这时候,又一个亲兵进来,抱拳说道:“潜象营传来情报,吴三桂和罗刹国已经结盟,由他们拖住我靖北人马,吴三桂和孔有德各率五万人马,前来增援宁远。”
堵胤锡考虑的更加全面,追问道:“吴三桂和孔有德什么时候能到。”
“辽人马壮,不出三个时辰,就可以奔到宁远城下。”
“来得好!传令下去,所有大炮推出来,两个时辰内炮不停歇,炮声结束后我们拿下宁远。”侯玄演一声令下,全军马上行动起来。
城楼上的尚可喜,骤然面对狂风暴雨的炮击,心中隐隐生出一丝希望。
“八成是平西王的援兵到了,明军才会如此疯狂,大家守住今日,便是拨的云开见月明。”
死水一样的清兵阵营,终于多了一丝希望,所有人都躲在矮墙下,壁着倾泻而来的火炮。死伤已经成了很平常的事,也许下一刻自己和身边的同伴就会被炸上天。
在这个坚城的上方,连雄鹰都不敢盘旋,硝烟和巨响汇集成死亡的海洋,尘雾中都是烧焦的味道。
终于,炮击结束了,清兵还没来得及庆祝,四面八方的明军便围了上来。
漫山遍野都是明军的喊杀声,鼓角声,养了足够长时间的征辽兵马。终于放下了火炮和火铳,来了一次熟悉地冲锋。
有阵陷阵、有城陷城;刀兵所至,顺昌逆亡
不知道是谁,喊出了第一声的:“建军北伐,所向无敌。”
山呼海啸般地呼声在辽东大地响起,就连侯玄演都有了久违的激荡心情,站在高岗上看着自己的将士,眼中不无傲意。
城破的时候,尚可喜再城楼已经可以看到吴三桂的旗帜,援兵还是来了,尚可喜想到。
终究没有自杀的勇气,尚可喜被冲上来的士兵擒住,当先有人大喊:“那就是尚可喜!”
士兵们如获至宝,这可是四藩之一,擒住他的功劳足够这些人升官发财了。
尚可喜任由这些人将自己捆绑起来,他的亲兵已经全部战死,久经沙场的老将此刻完全坚信,没有任何一个军队能够挡住眼前的这些人。
他认命地闭上眼睛,竟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甚至很想闭上眼睡一觉。
山海关到现在,他被火炮轰了四个月了那种没日没夜地轰炸,让他身心俱疲,甚至很多清兵都是一心求死。
宁远城上,每天都有自己跳下去的,还有站起来找死的。
尚可喜也不是铁人,他早就受不了了,明军来不及庆祝,马上调转刀口,对吴三桂和孔有德的联军展开反扑。
吴三桂相当于亲眼看到了宁远城的覆没,那种震撼力不敢想象,侯玄演盯着他的大旗,心中畅快无比。
第438章 陈圆圆说我比你强
吴三桂还是低估了这支北伐军,在他印象中关内的明军虽然这些年战力狂增,但是还没有到和他的关宁军相同的高度。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北伐军拥有最强的后盾,整个大明现在运转起来,是以军工为轴在转动的。举国之力究竟有多大的能量?谁都不敢说清楚。
骑兵纵横天下的年代,在松江、登莱、福州三大兵工厂的轰鸣声中,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点,他们并未从清兵那里吸取足够的教训,双方在宁远城外大战一场,吴三桂和孔有德损失惨重。
侯玄演看着清点的伤亡名单,损失也不小,但是实际上的战损只有对面的五分之一不到。这一点在场的都是老将,虽然看得不一定很准,但是也心中有数。
“这一回打死辽骑无算,不如趁势席卷松锦,时不我待啊。”李好贤摩拳擦掌,扬声说道。
侯玄演点了点头,说道:“吴三桂抱着关宁兵无敌天下的想法,浑浑噩噩了这么多年,是时候把他叫醒了。这狗贼避战这么久,我倒要看看他还有多少斤两。”
“今日我在阵前观战,孔有德的兵马反倒更加难对付,看来我们一直高估了吴三桂。”阎应元拧着眉说道。
堵胤锡是最熟悉四藩的,他见众人都有轻敌之意,说道:“今日我们人数众多,辽兵几次冲阵未果,锐气全失。但是等他们重整旗鼓,倒不是轻易就可以消灭的,接下来恐怕还是血战,我们小心为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既然打出了势头,哪里会让吴孔两军修整,今夜预备队上,夜袭敌营。”侯玄演对着堵胤锡说道。
堵胤锡大喜,他来的最晚,被侯玄演当做了预备队。
其实堵胤锡不是很明白,打仗留个预备队有什么用,直到山海关时候,他才明白了侯玄演的用意。
预备队实在是大规模会战的制胜法宝,只要有足够的兵员,当你的敌人和自己俱疲的时候,一支生力军的出现无异于神兵天降。
白天的战斗预备队看得热血沸腾,当堵胤锡带回消息的时候,这些陕甘兵马气势如虹。
吴三桂退到了山后,翻过这座山就是松江,松锦一带的靖北明军此时还没有撤离。
夜色中,吴三桂听到外面喊杀声起,从大帐中惊起。外面的战火照亮了夜空,漫山遍野的明军正在进攻。
吴三桂万万没有想到,白天那场血战之后,他们竟然还有精力发动这种夜袭。
“孔有德那边怎么样了?”
“定南王正在杀敌,王爷,我们也快出战吧。”
吴三桂卖惯了了队友,生怕孔有德会将他丢下,独自逃命保留实力。这一招他用了太多次了,所以难免害怕有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不得不说,皮岛出身的三个藩王,比关宁系的心胸宽一些。尚可喜被打了四个月,依然知道扼守宁远不退,孔有德更是如此。
而关宁军,一贯是坑害队友,从浑河血战时候,他们就知道缩在城中不出来。前来作战的白杆兵和川兵浙兵,都在浑河血战建奴,唯有关宁军不敢出战。
孔有德已经披挂上阵,几个亲兵仓促之下为他披上盔甲,只不过骑在马上两腿冻得僵硬。不惑之年的孔有德身强力壮,正是身体最悍勇的时候,骑马突围不在话下。
比腿更冷的,还有吴三桂的心,这些明军丝毫不减白天的威猛,吴三桂不知道的这些人根本没有大仗,白天战事如火如荼,这些人正在后方修整。
宁远小战场上,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参战,侯玄演逐步学会了如何正确的使用士卒。战争从来都是充满变数的,战场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军队一定要战争中留预备队应对战场突发情况。预备队除了应对战场突发情况,也有战场疲劳部队轮换、战场局部突破等作用,如果战场持续时间过久,前线部队需要轮换,战场上敌人出现弱点时,预备队可以作为突击力量以压倒性优势突破防线,对敌人致命一击。
有时候带兵打仗,真的不是人多就一定是好事。赵光义北伐燕云十六州,要不是收降了那么多降兵,也不至于最后的大败。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传话能力,指挥太多的军队作战,简直就是一场豪赌。一旦出现问题,根本难以洞察局势,发号施令。
如果军队部署全部得当,统帅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对敌情能够掌握的特别精准,那留不留预备队也不是问题,但是,没有人是真正的带兵如神,谁都有失算的时候,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留预备队其实就是给自己上道保险,留一个后手,在身陷险境的时候,还能够出奇制胜。
这种时候,预备队就显得很是应景,也难怪拿破仑会说:“战争就是预备队多的那一方取得胜利的游戏。”
预备队的差距,让吴三桂难以抵抗,孔有德比他还惨。白天孔有德的表现胜过吴三桂,所以他得到了特殊的“照顾”,两方清兵不约而同地顺着山谷往松山堡和锦州逃去。
北伐军中骑兵不多,追击起来难度很大,堵胤锡果断决定放弃追击逃敌,将已经包围的清兵就地全歼。
四藩已经除掉一个,剩下三个也是败军之将,北伐军不打则以,一打就是石破天惊。
事实证明,离开了大炮和火铳,这支军队依然是最强军。
没有时间庆祝,侯玄演已经率兵往松山堡赶去,水师在海上紧随他们的步伐,时刻配合准备炮击和运兵登陆。
战争打到这一步,终于因为吴三桂和罗刹国的一次结盟,而出现了契机,贸然出击支援尚可喜的下场,就是给了侯玄演求之不得的战机。
这一仗,惊动了满洲建奴,盛京马上出兵前来支援锦州。要是松锦全丢了,盛京的大门广宁府就在眼前了。
代善顾不得年老力衰,亲自带兵驰援锦州,这个时候的建奴首领们,终于决定放弃内斗,转到对外上来。
当然只里面也包括孝庄,此时她还不叫这个名字,以后估计也用不到了。小皇帝顺治到现在依然是个傀儡,只不过以前提线的是多尔衮,现在是多尔衮的姘头,他的亲娘。
满洲建奴倾其兵马,支援松锦,物资粮草更是源源不断往锦州运来。
耿仲明刚刚因为靖北的明军撤兵而兴奋了不到几个时辰,就知道了宁远大败,老冤家尚可喜被活捉了,吴三桂和孔有德联袂逃来。
松山堡内清兵守备森严,当初孙承宗和袁崇焕这对师徒,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费劲心思,挖空国库修建的这道防线,竟然成为清兵层层阻击汉人军队屏障。
松锦,又是一根难啃的骨头。
第439章 结仇
靖北铁骑的兵员,慢慢地从湘兵营是主力,变成了当地招募的各个族的牧民和来到草原定居的陕甘汉人。
这些人天生就是好的骑手,在军营的潜移默化下,很快就可以成为优秀的战士。湘兵更多是适合山地作战,而且离家太久了,夏完淳正在有意识地将他们调回湖广。
有了充足的补给,享受着明军丰厚的饷银,靖北独成一系的将士,如今是士气正高涨的时候。
从山海关绵延到锦州的黑山山脉中,靖北军大营中,夏完淳脸色凝重。
乌梁府遭到罗刹国的进攻,这是靖北成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外敌,他们不宣而战而且彼此间并无仇隙。这是赤裸裸的侵犯,当初立行省的时候,对草原各部的诺言犹在耳边,不报这个仇从什么方面都说不过去。
大帐外面,一个骑士匆忙下马,身上已经落满了雪花,远远看去像是个雪人一般。
这是从宁远赶来的信使,身后挂着一个“信”字,在军营中可以直入中军大帐。
掸了下身上的雪,信使迈步走进大帐,夏完淳见到他之后站起身来,问道:“王爷怎么说?”
“撤到漠北,讨伐罗刹人,以报和林血仇。”
夏完淳倒吸一口凉气,问道:“锦州呢?”
“将军,王爷一怒之下,已经打破宁远,围住了松山堡,现在锦州的敌人自顾不暇了。王爷说了,他自己对付满清绰绰有余,让将军专心漠北战事,跳梁者虽远必诛,虽强必戮。”
夏完淳初听有些惊讶,但是随即点了点头,这正是侯玄演的作风。想让侯玄演无故加之而不怒,除非是他正在算计你,不然绝对是有仇必报。
“撤兵吧,把工事全炸了,今晚就走。”夏完淳对着身边的副将下令道,一场大战即将在漠北展开,这是大明的军队第一次跟欧陆的战争。
乌梁府和林卫所前,三千多根长矛上,挑着三千颗脑袋,看得图巴佐夫火冒三丈。
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杀人,哪里想到风水轮流转,自己的手下骁勇善战的三千人,就这样被人割下脑袋挂在这里,就跟货物一样。
“这是在挑衅我的骑兵,我要把这些汉人杀个精光,让他们的女人被蹂躏,把他们的孩子卖到基辅去做奴隶。”
“我们没有和他们打过,从这次的战绩来看,这些人可不是好对付的。”苏格涅夫显然不看好他的上司的乐观,在他看来这支军队比他们之前遇到的都能打。
图巴佐夫转过头来,眼中饱含着戾气,嘲讽道:“看来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挂了三千颗脑袋就把我们的子爵大人吓得腿软骑不上战马了,只剩下一张嘴还在这里歌颂敌人的勇猛,你是要跪在东方皇帝的脚下臣服么?”
苏格涅夫脸色刷的一下变红,他心中很不得把眼前这个混蛋的脑袋剁碎,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混蛋的厉害。他亲手杀的足够千人,经常烹食被他征服的部落的婴儿,是个彻头彻尾的魔王。
“大人不要误会,我不是畏惧打仗的懦夫,只是想提醒大人小心一点。”
“噢,谢谢你的提醒,我知道了。”图巴佐夫显然不知道给人留情面,夸张的语气让苏格涅夫的境地更加窘迫,周围的混蛋们都面露讥笑,苏格涅夫低着头隐忍下来。
他不知道图巴佐夫这么阴损的原因,只因为这支战死的部队里,有他的弟弟。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唯独对自己的弟弟十分的疼爱,不得不说是他心中难得的一块软肉。现在就被人挂在那里,脸上的眼珠圆瞪,显然是死前受了不小的惊吓。
图巴佐夫没有将弟弟的脑袋单独取出来,甚至没有跟别人提起自己的弟弟的事,他望着眼前的悬着人头的长矛林,脸色狰狞难看,就像是传说中的九幽恶鬼。
漠北是一片真正的苦寒之地,在这里生存的牧民其实很少,但是乌梁府显然不想把这片刚刚开拓的国土让人。沙俄和漠西的准噶尔汗国关系又不错,所以夹在中间的乌梁府,是三方都想拥有的土地。
和林卫所内,当地的牧民已经撤到了南边,这里如今是一片军营。
赵宏带着自己的七百多个手下,把死去的兄弟火化,去了一坛坛的骨灰,准备将来带回故乡。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那里是山青水绿,风景如画的江南吴江小镇,旁边就是闻名天下的太湖和姑苏城。
为了保家卫国这些人选择跟随侯玄演剿除满清侵犯者,从苏州一路打到了这里都没有出事,没想到却在北伐胜利后,惨死漠北。
大明和罗刹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这种情况下仇恨的焰火就更加猛烈,不死不休。
侯玄演下令修建的石碑已经立好,就在他们战死的这片草原上,赵宏和七百人把白色的麻布系在头盔上,红缨下多了一抹白色,看上去反而威武了许多。
石碑上刻着碑文:景祐三年四月,罗刹来犯,和林卫守军千二百人,战死于此。此役全歼罗刹骑兵三千,无损我北伐军威。于是濡毫载绩而文于碑,以慰父老之思,而彰战阵之勇。棱威可厉,懦夫克壮,后世子孙见碑而知先人功绩。系之铭曰:
彼凶且寇,刀兵鸣铮。我军即出,誓死无生。刈寇如草,曾不闻声。寇血以沥,我尸亦横。敛骸巍冢,化魄长庚。千秋万岁,仰此灵英!
乌梁府总兵刘宗北拍着他的肩膀,劝慰道:“赵宏,王爷已经下令,让我们反攻罗刹报仇。你放心吧,湘西侯昨夜已经回师靖北,这场战争的目的已经传达下来,不灭其国难报此仇,我们要打到罗刹国的老巢,将他们的皇帝的狗头砍下来。”
赵宏眼色一亮,问道:“此言当真?”
“本官骗你作甚。”
赵宏回头一看,自己的七百多兄弟,人人振奋。远望漠北已北,和江南是万里之遥,思乡之情却被牢牢压住。
杀过去,报仇!
第440章 卑贱
随着宁远的失陷,满清唯一占有优势的战线,就是朝鲜。
苏克萨哈护着张勇,一路上杀的倭兵丢盔弃甲,朝鲜上下欢腾鼓舞。朝鲜国主李倧亲自到军营慰劳,将国库的钱财和从民间强征的食物敬献给清兵。
清兵大营前,李倧的车架仪仗十分隆重,但是前来迎接的人却很少。
苏克萨哈和张勇都没有来,不禁让李倧和随行的官员十分尴尬。
朝鲜步兵不堪一击,在倭人面前跟纸糊的一样,而倭人又被清兵追着杀。一比较之下,如今的清兵大营中,对朝鲜人都十分的看不起。
就在清兵的大营外,许多朝鲜百姓被人用鞭子赶着,正在修建工事。
浑身满是鞭痕,衣衫褴褛看上去就跟一群叫花子一样,而清兵还有人残忍的笑着,时不时地抽上一鞭子。
李倧和朝鲜官员假装没有看到,清兵军机不行,到了朝鲜时常出现烧杀淫掠的事情,朝鲜官员敢怒不敢言。而且他们虽然杀人,总比倭人要好一些,至少还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己的江山。
军营外的清兵拦住这些仪仗,嘴上骂骂咧咧,丝毫没有一丝敬意。
“连都城都被人攻破了,还在这摆谱呢。”一个清兵用汉语嬉笑道,他们是陕甘的绿营兵马,自己也是异族的鹰犬,却也看不起朝鲜的王室。
“嘿嘿,就是不知道,这朝鲜的公主长得怎么样。”
朝鲜上上下下,都奉行儒家文化,说汉语、写汉字是身份的象征,听了这话几乎全都听懂了,为首的是领议政李德久,这个官职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
“后面是我们朝鲜的君主,快让苏克萨哈将军和张勇将军前来迎接吧。”李德久故意用汉语说道,为的就是提醒这两个口无遮拦的小兵,谁知道两个小兵非但没有害怕,还笑嘻嘻地说道:“什么狗屁君主,我们只知道顺治帝是君主,两位将军忙得很,传下话来让你们放下东西,心意我们领了。”
李德久气的浑身哆嗦,这种耻辱除了当初皇太极打下汉臣,让李倧三跪九叩五体投地之外,还没有过第二次。
李倧得知后,反而没有生气,只是十分害怕。他怕清兵趁机夺了他的江山,至于丢人?他早就习惯了。
李德久和一众朝鲜官员,凑着头商量一番,决定撤回汉城。
就在朝鲜国王的仪仗队刚要走的时候,清兵营中出来一队骁骑,拦住了他们的归路。
当先一骑身形魁梧彪悍,耳阔口方,操着一口浓郁的甘肃口音,沉声道:“将东西放下,人可以走。”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朝鲜官员,他们热脸贴了冷屁股也就算了,现在不但不出来参见他们的皇帝,竟然还要留下慰军的东西,简直是欺人太甚。
朝鲜君臣心中又怒又惧,清兵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但是这种屈辱不是谁都能忍受的。
就在这时候,营中的张勇和苏克萨哈看着这一切,相视一笑。
张勇轻笑一声,转身说道:“大人,现在轮到我们出去了。”
“哈哈,还是张将军有主意,这样一来朝鲜人一定会对我们俯首帖耳了。”
苏克萨哈和张勇装作一无所知,急急迎了出来,身后只带了几个亲卫。
张勇怒道:“这是怎么回事?堂堂朝鲜国主来了,怎么不去禀报。”
朝鲜君臣听了这句话,心中的大石头顿时着地,对张勇和苏克萨哈无比的感激。
这两个人解了他们的国耻,付出的代价只是训斥了自己的搜下士卒。
张勇上前说道:“我和大人去营外巡视,没有想到你们这么早就到了,快快有请。”
李倧自始至终,都没有走出銮舆,到现在终于露出头来,说了一些官面上的场面话。
张勇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朝鲜国王的支持,他的手下的恶行也被朝鲜君臣无视,只记得这个人帮他们守住了江山。
苏克萨哈自始至终,都在陪衬着张勇,他知道自己的才能及不上这个汉人,但是回朝之后最大的功劳却一定是自己的。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自己是满人,而张勇再厉害也只是一个汉人而已。
军营中其乐融融,外面的朝鲜百姓就在皮鞭下受苦,里面的朝鲜贵族却和施虐者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
朝鲜若不是派倭兵前去,此时被困在此地的应该就是大明的军队了,若是长驱直入很容易在陆地上被满清切断和海上的补给线,成为一支孤军。现在的倭兵退到了釜山一带,等待着援兵的到来。
酒井信光坐在大帐之中,现在已经没有了大明的军地对他指手画脚,侯玄演为了表达对日本的善意,将水师全部撤回,让他们自己在朝鲜打。大明水师只是负责运送给养和援兵,在海上清剿朝鲜水师余孽。
大帐内最高处,悬挂着侯玄演赐下的佩剑,酒井信光虽然对大明心中怀有敌意,但是对侯玄演这个人,他却是十分的崇拜。汉风东渡,三国演义这种小说在日本风靡上层社会,在他眼中,侯玄演就像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一样的人物。
当然这种崇拜,更多的是对侯玄演的能力和功绩,还有他战场事迹的崇拜。若是有机会打败他,酒井信光会乐到发疯。
“大明水师撤掉了,但是我们还是不停地打败仗,张勇和他的手下,就像是鬼神一样收割着我们的武士的性命。我们有大明提供的最好的盔甲,有大明商人在日本国开设的工厂铸造的倭刀,有水师的炮火支援,但是就是打不过。这样的战绩打出来,我拿什么向大将军交待,拿什么向日本交待。”
酒井信光越说越激动,吼叫道:“你们都应该切腹!”
一众家将瑟瑟发抖,这个时候在的日本切腹,可不是说说而已。酒井信光真的让他们全部切腹,固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揪出几个来泄愤,是很正常的。
为求自保,众将纷纷献计献策,听得酒井信光更加烦躁。
这时候外面突然进来一个矮小健壮的倭兵,头戴鬼脸面具,抱拳道:“大将军传来军令,必须在朝鲜取得一次大胜,以配合他六月份要进行的访明之旅。”
酒井信光低着头,额头冒汗,接过了旨意。
德川家光要去大明,这时候自然是在朝鲜帮大明打一场胜仗,会让他在大明的行程变得愉快起来。
但是说起来容易,张勇和他手下的清兵可不是好对付的,酒井信光左思右想的不过是不被人全歼,谁知道上面突然就要他来一次大捷。
信使走了之后,手下的将佐跪在地上,纷纷爬了过来,问道:“怎么办?”
酒井信光随意一脚,踹到一个,然后咬着牙说道:“我们就是要死,也要完成主人的旨意,等待各大名藩的援兵到来,我们就在五月发动一次决战!”
“将军三思啊!”
“我们还需要等待机会。”
“应该跟主上陈述情况,他一定会变更旨意。”
酒井信光弯着腰,图绕咆哮道:“蠢货闭嘴,主上的旨意不容违逆,我们就是死也要完成。你们这些懦夫,再敢怯战我把你们全杀了。”
第441章 定计
在盛京的城郊,满清集结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军队,增援松锦。
这里是他们和辽兵最熟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