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吾给汝五千精兵,即刻全军压上,由水师护卫,沿河北上,收复失地。”
“喏。”
“此外,传令各军,将哨兵派出三十里外,不妨多费些马匹粮草,亦要得知曹操大军动向。”
“喏。”
在徐盛离营之后,北面曹操的探马也闻风而动。
不多时,一封急报便呈至曹操大营,“报……禀报丞相,南面哨骑来报,此外,刘备军呈来盟约表。”
曹操面色几多疲惫,得知夏侯渊阵亡之后,他一下子如同苍老了十几岁,他看了一眼下首的程昱,后者迈步上前,伸手接过战报。
程昱展开一看,面上突然涌现喜色,“启禀丞相,刘备率军已经攻下汝阴大营。”
曹操冷笑一声,“胡扯,汝阴倚靠几条大河,若是徐庶当真愿意坚守,区区刘备,何来夺营之兵?分明是一座空营。”
程昱抬手一辑,“丞相慧眼如炬,可这信中刘备所言,乃是请丞相率军东进,按此前盟约之言,攻打徐州诸郡,而这汝南全郡,俱交由他刘备军攻打。”
曹操顿时不屑一笑,“他刘玄德能派出多少兵马攻打汝南这隔河数十城关?”
“刘备信中所言,当三万大军,由张飞统帅。”
“张飞?”曹操微微摇头,半个时辰之前,吾军细作来报,荆州司马吕蒙已率七万北伐大军兴兵北上,关羽镇守新野之兵几乎一日便被那前部甘宁所夺,现已退守宛城据守。
“兴兵七万?江东军可还有这么多军粮以供征战?”程昱面色一惊,随即看了一眼对面的贾诩,后者朝他微微颔首,便出列朝着曹操一拜,“丞相,既然刘备派人呈来书信,那吾军应当按盟约行事,立即出兵南下才是。”
曹操眯着眼打量着贾诩,“文和之意,吾军方才损兵折将,如今实力大损,便要再与江东军交战?”
“丞相,徐庶屯兵龙亢,吕岱、朱治、太史慈所部兵马屯于铚县,此次大胜之后,他们势必会率军北上,吾军以小部游骑与其交战,只要能瞒过刘玄德即可。”
“贾诩,汝可知,若是此话被军中众将听到,汝怕是要被刀斧加身,当场惨死。”曹操虎目凝视着贾诩,眼中精光闪烁。
贾诩不卑不亢地抬手一辑,“丞相,臣乃肺腑之言,吾军近日战败,军心已丧,若是此刻撤离主力兵马,可将江东军引至徐州,而刘备南阳之地尚且顾应不暇,本就无力牵制江东军,吾军若是与江东死战,只怕刘备乐见其成。”
“汝言下之意吾已知晓,且先退下罢。”
“喏。”帐内一众文士便准备离去。
“文和。”
贾诩突然听到身后曹操唤他,脚步一顿,回头抬手一辑,“丞相还有何吩咐?”
“吾若命汝与夏侯惇率军与太史慈一战,汝可有把握?”
“太史慈经几次大战之后,武艺已臻至天下名将一列,只怕吾军中唯有许褚将军可胜他。”贾诩郑重其事道。
“许褚不可擅动,今日夜里,汝便随夏侯惇率军南下罢。”
“喏。”
“临睢便拜托给文和了。”
“臣定不辱使命。”
贾诩走出中军大帐,只觉得后背已经全然湿透了。
他好明哲保身,原本在洛阳之际他便知晓,不应与那李儒、董卓走得太近。
长安之时,他也知晓,那李傕、郭汜之辈绝对成不了大事,至于张济、张绣?
张绣可堪造就,可也就是张鲁那等偏安一隅的诸侯之能,待有一统天下之才的枭雄出世,横扫中原之际,贾诩给他的建议便是,莫做抵抗,纳头便拜。
但终究还是因为邹氏之事,险些功败垂成。
自张绣为孙权蛊惑,归降孙权之后,便为孙氏镇守着洛阳、虎牢关一线,简直固若金汤。
他贾诩此前也为曹营众多文武猜忌,曹操对他也若即若离,但只有他知晓,自己的处境如何。
南下,他未曾没有想过,刘备非他所喜,草芥出身,难成大业,他过不了孤苦的日子。
东进,那人帐下比及曹操,谋士更多,武将更甚,他此去难有出头之路,若是困于秣陵城内,非他所愿,虽然安稳,但那人在时,他或可因归义之事,安稳无忧,那人若去,这江东上下的旧臣,只怕会对他群起发难。
“今日丞相为何不下令出兵,为夏侯将军报仇?”
“虎豹骑轻敌冒进,这本就说不通啊,虎豹骑乃是重骑兵,焉能远离大军突进,更何况吾等早知南下途中有江东伏兵。”
“只怕是丞相的权宜之计罢。”
“莫要胡言乱语,夏侯将军乃丞相之弟,此乃骨肉亲情,焉能轻易舍之?”
“都噤声罢,若是被巡夜的校尉察觉,尔等都要去领几十军杖。”
“喏。”
贾诩脚步顿了顿,待到几名士卒走远他才迈步走向自己的营帐,他的面色一片复杂,这大战一起,胜负之说早已有所定论,在他看来,在经历几路伐曹之后,失了关中、徐州、淮北之地后,这中原之地,便不是一家独大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迟暮之心
“主公,已经四月矣。”寿春,当刘奇抵达此处之后,每日都留宿刺史府后院,那里有着一对袁氏双姝,却是昔日大仲皇帝袁术之女。
两女有着公主的尊荣,却未曾享受几日公主应有的富贵。
刘奇看着行至近前的戴良,看了一眼堂外的摆在庭院中的景色,“可是淮北有战报传来?”
“吾军于大泽乡大败虎豹骑,曹纯、曹真、曹休率二百余骑丢盔弃甲,渡河而逃,后太史慈将军于乱军之中亲手斩杀曹军上将夏侯渊,吾军俘虏近两千悍卒,如今已被子义将军编入骁骑营。”
“即刻调子义入徐。”
“主公,徐州方才也有战报传来,却是臧霸将军已打退袁谭军二十余日,此外,蒋钦将军水师已进入徐州境内,还有十日便可抵达郁洲山岛。”
“算算脚程,此刻太史慈北上刚好。汝再三推阻,可是还有何事?”
“回禀主公,那日曹纯等将战败回营之后,曹操却是当着众将的面允诺誓必要为夏侯渊报仇雪恨,如今刘备率军已夺吾军汝阴大营,若是其两路从西面、北面同时杀来,吾军该如何抵挡?”
“吕蒙已出兵宛城,关云长武艺登峰造极,守得住一两月,他麾下的儿郎却都是血肉之躯,扛不住吾那一千架投石车狂轰滥炸,他刘备半月之内不回师,吕蒙可擒杀关羽。”
戴良眼中浮现几分佩服之色,“主公,既然刘备已退,吾军何不趁势北进,夺回沛国、陈国之地,再三面合围,攻下汝南。”
刘奇微微摇头,“叔鸾,汝亦是饱读之辈,汝可知晓青州对吾军之重?”
戴良略微皱眉,思忖顷刻,徐徐开口:“主公,吾军之长,在于兵甲之利,而甲胄之长,在于各州工匠坊出产之连弩、复合甲,兵之长于水师,如今得汉中之地,明年若能攻下三辅之地,或可经营一二载,能养一支天下精骑。至于水师……”
他眼前一亮,“莫非主公攻掠青州便是为养水师?”
“青州之重,在于社稷,汝日后便知晓,河北可有密报传来?”
“主公,那袁绍已命文丑率精骑一万,渡河南下,驰援青州。”
刘奇一手摸着下巴,“袁绍坐拥幽并二州,连通北地夷族,倒是不缺战马,只可惜,青州局势已糜烂,他命文丑率军南下,只是送死尔。”
“主公,袁本初于十日前召集幽州刺史袁熙、并州刺史高干,青州刺史袁谭,代冀州刺史袁尚,只是,仅有袁熙、袁尚、到场,其余两人都已战事紧急未曾回返。”
刘奇一手摸着下巴,“高干呐,那曹操既有妄动,汉中方向未曾出现孙权大将,怕是这高干也嗅到了风声。至于袁谭,他是不敢不回邺城的,除非袁本初当真是病入膏肓。”
“此外,曹操已上表天子,请封袁绍为邺王。”
“邺王?春秋诸侯之中,可有此国?吾大汉宗室历经四百载,封国者可有以邺为国号者?”刘奇哑然失笑。
“袁绍上表请辞,推脱再三,已受之。”戴良忐忑地看了一眼刘奇的表情,有意压低声音,“封国亦有四郡之地尔。”
“嘭”,刘奇一巴掌拍在案上,“高祖有命,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诛之,他袁本初病入膏肓,莫非他麾下那些文臣也当真不知此间利害?”
“回禀主公,那田元皓已为袁绍杀害。”
“沮公与呢?”
“官渡之战时为曹操俘虏,不降,亦斩之。”
刘奇闭上双眼,微微摇头,“袁本初,自掘坟墓尔。”
也就在刘奇放下断言之际,冀州邺城之内,父子三人还未散去,周边围着的,也都是袁绍心腹之臣。
“孤兵败于官渡,坐拥河北四州之地而不能南顾,今承蒙天子恩宠,以邺国封之,尔等切莫忘记天子恩宠。”
“喏。”袁尚、袁熙皆是泣不成声。
“今高干不来,是为鲁肃屯兵上党之事,邺城乃吾河北之重,并州却是吾邺城之左翼,而青州便是右翼,汝二人长兄今于琅琊国南攻徐州,江东之兵,胜过曹操、孙权、刘备,可仅徐州之兵,并非河北之敌,孤已命文丑率一万精骑前去驰援,若谭儿能胜,便让他节制青、徐二州,将孤大将军之位传于他罢。”
“喏。”话音刚落,堂下跪伏的众人表情各异,但口中却仍不敢有违。
袁绍于河北近十载,积威日盛,只要还有一口气尚未落下,这堂内的群臣皆是遵从他的诏令。
“颜良。”
“末将在。”颜良抱拳一辑,他已是河北四庭柱的最后一人,如今文丑在外,张郃、高览归降曹操,袁绍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颜良,汝乃河北上将,今后汝便辅佐孤这世子罢。”
颜良回眸看了一眼袁尚,朝他郑重抱拳一辑下跪拜倒:“末将颜良,愿誓死追随世子。”
“甚好。”袁绍一脸宽慰地笑了笑,目光看向一侧的袁熙。
“熙儿。”
“父王。”袁熙双眼早已哭红,他本已携带妻子甄氏北返,刚走出二十里便被传回,他哪里不知,这是袁绍行将就木,需得让他这位二子陪伴在侧。
“汝镇守幽州,须得小心提防那从玄菟小吏做到执掌一方的公孙度。”袁绍说这话时,已经有气无力。
“喏。”
“熙儿,孤一众子嗣当中,以汝心最善,今后若吾军还有南下之日,汝当相助诸位兄长,替孤报那官渡之仇。”
“孩儿谨遵父王之命。”
“可若另有异变,孤要汝坐镇幽州,不可轻易发兵南下。”这最后一句话,却是袁绍脸上突然多出几分红润之后,伸手拉着袁熙袖子,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说出口的。
“喏。”袁熙的回答已经多了些哭声。
“此外,众人都散了吧,尚儿留下。”
“喏。”堂内一众文武俱是退去,留下袁尚在堂内,就连堂门也是紧闭。
袁绍深深地凝视着眼前的袁尚,“尚儿,汝得孤之恩宠,却甚是年幼,武不如汝长兄,文不如汝二兄,便是谋略亦不如汝幼弟与表兄,但孤还为汝留下一班干臣,汝可好生用之。”
“父王,孩儿知晓。”
“倘若……倘若当真到了那一步,汝,当留他活命之机……”
“喏。”
“去吧,为汝二兄送行罢。”
“孩儿告退。”目送袁尚离去,袁绍仰面躺在榻上,一言不发,他眯着眼,平心静气,他如今念想着,能撑几日就多撑几日。
他已命麾下去备战,待他命陨之际,怕是南边的那位老伙计,也就会渡河北来罢。
袁绍脸上多出几分追忆和笑容,忆往昔,洛阳城内杀威棒,他还历历在目,倘若他与曹孟德联手,这天下又当归谁?
他想了想,摇头失笑,曹操终究是野心勃勃之辈,联手,官渡之战前,曹操未封为司空之前,他二人不就是暗通款曲吗?
结果如何,众所周知。
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营
三月,蜀中便迎来了十天延绵不断的小雨。
雨势不大,但持续十几日,这山林中的洪水却席卷着树枝沙石狂暴地冲入河流之中,将通行的道路给堵塞。
来到四月初,这天色方才放晴。
“都督,吾军各路人马已经抵达指定的郡县,随时可以对永昌郡用兵。”走进诸葛亮行军大帐的乃是新任越帯たへ┓ㄕ
诸葛亮放下手中指着帐内沙盘的竹枝,淡淡地看了一眼法正,“孝直,北地可有战报传来?”
“回禀都督,巴西太守庞羲已率所部三万大军攻入葭萌关,怕是不日便有捷报传来,那广汉太守张肃,对手足不仁,必遭吾军擒杀。”
诸葛亮双眉紧锁,“三辅之地可有密报传来?”
法正心中略微嘀咕,这天色放晴之后,三军将士都在等着您老的将令,出兵攻打永昌郡,收复失地,平定南蛮,为何您这位都督不关心蜀南战事,反倒是再三留意益北之事。
“都督,汉中尚有庞军师与子龙将军五万大军镇守,广汉庞羲太守军三万,成都城外亦有蒯司马三万大军,应当不会出现意外才是。”
诸葛亮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一眼,“孝直,汝可知北地诸侯,曹操刘备麾下一众谋士与统军大将皆已现身,便是那青州袁谭,也倾巢而出,河北袁本初更是派遣上将文丑率一万精骑星夜驰援,可那坐拥关中之地的孙仲谋,如今麾下兵马,一路随鲁肃坐镇上党,对并州虎视眈眈,那留守长安的周公瑾,如今却全无消息。”
“孙权与马腾韩遂等关中诸侯联盟,按理说,汉中大局已定,他马超不敢叩关,也破不了庞士元与子龙将军镇守汉中,让本都督狐疑之事,却是那周瑜竟是一直未曾往汉中增兵,如今吾江东军四面开战,他即便往汉中增兵,拖住吾汉中之兵南下,亦可保住成都晚些失守,可他竟是丝毫未调动兵马。”
诸葛亮正思忖之际,营外突然传来一声汇报,“禀报都督,交州司马吴宪将军,南海都尉全柔将军,苍梧太守刘磐将军、合浦都尉陈横将军,交趾都尉贺齐将军五人于帐外求见。”
诸葛亮面色微变,当即站直身体,朝外伸出一只手来,“请。”
“喏。”
不多时,五名披甲按着腰间长剑的将军威风凛凛地走入帐内,行至沙盘前,同时朝着诸葛亮一辑,“吾等拜见都督。”
“几位将军免礼。”诸葛亮脸上挤出几分笑容,环视一眼几人,目光着重看了一眼吴宪,“几位将军此来,可有要事?”此前这几位将军分兵把守各处要道,如今都聚集在永昌郡外,随时准备长驱直入,而诸葛亮的前线大营设立在沧江西岸,距离前线几路大军足有十几里地,他们这些统军大将仓促赶回,必有要事。
吴宪抱拳一辑,“回禀都督,吾等率军已抵达蜀南多日,三月以来,雨水不断,道路泥泞难行,山洪冲毁进兵桥梁,吾等已于三日前修好,如今天色放晴,还请都督下令,吾等必率军直捣黄龙,生擒蛮王孟获。”
“吾等必率军直捣黄龙,生擒孟获。”一时间,帐内众将俱是躬身下拜,齐声喝道。
法正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帐内这几员战将,刘磐乃是新降之将,却也官任一方太守,麾下有两万精锐大军,乃是重将,吴宪早年便在太史慈帐下为副将,乃是江东军中元老功勋之臣,如今官任一州司马,在这交、益二州之地,可谓举足轻重。
陈横乃是先主刘繇之时的老将,全柔、贺齐二人却是吴王刘奇平定江东四郡之际,主动追随他的大将,亦是深得信重,这五位大将一同从前线回返中军大帐请战,法正心中不免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
“曲阿将军。”
“末将在。”吴宪踏前一步,仍旧躬着身。
“汝且将此战书投往永昌郡,那蛮王孟获新婚不久,本都督稍作激将,必可引其来攻,到时,汝可敢率军将其击破?”
吴宪闻言大喜,猛地抬头看向诸葛亮,“吾早年追随吴王之时,南征北战,甚场面未曾见过,区区蛮王,必当手到擒来。”
“将军切莫大意,吾本意让尔等几路兵马分批埋伏,依计行事,如今尔等不约而至,正好可依照吾之计谋行事。”
众将同时朝着诸葛亮一辑,“还请都督示下。”
“丹阳营乃吾军百战精锐,可为吾大军左翼。”
“末将领命。”贺齐踏前一步,朗声应下。他腰杆挺得很直,一万丹阳营,自吴中成立之后,便从未败过阵,他是会稽豪族出身,却一心效忠刘奇,如今刘奇成了吴王,自然也未曾忘却他,不久之前,他便收到家中书信,吴王已是下令在他祖籍山阴县内修建一座侯府规格的大宅,这是有意为他封侯。此战,他的军功若是取得少了,这侯位他怕也没脸去争。
“曲阿将军山越营,皆是山越精锐,可山林中作战,可步战,亦可陷阵冲锋,斩将夺旗,当为吾大军前部,若与蛮军,可力敌破之。”
吴宪顿时大喜,猛地踏前一步,抬手一辑,“末将领命。”
“请全柔将军为吾军右翼。”
“喏。”
“余下刘磐、陈横二位将军所部兵马,可为吾中军。”
将令下达之后,几员大将对视一眼,吴宪抬头看向诸葛亮,“都督,吾军莫非不需后军?”
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蛮人作战,大多是蜂拥而上,尔等皆是与山越征战多年的老将,岂能不知?”
全柔笑了笑,“都督之意,可是吾军直接与蛮军决战?”
“一战而胜之易,自此降服南蛮之兵则难。”诸葛亮凝视着帐外,“吴王命吾坐镇蜀南,平定南蛮,却调动尔等交州驻守之兵,却是想荡平南蛮之后,继续举兵南下,开拓岭南之地,得昔日先秦未得之功。”
诸葛亮心中一阵惆怅,如今他们在这永昌之地,到处都是山林,若是继续南下,山高林深,天知道还有多少蛮族盘踞在这些山林之中,自己接了开拓岭南的军令,也不知几时能够尽全功。
第三百九十五章 继续往南
第三百九十五章 继续往南 ………………
云南县城,此刻头上戴着花花绿绿鸟翎的各部头领汇聚一堂,上座一人赫然便是年少登位的蛮王孟获。
“诸位,那汉人统军的蜀南都督诸葛亮,可是已经呈来战书,邀约吾等于沧江西岸一战,尔等以为如何?”孟获穿着一身汉人的布帛,外面套着一层虎皮,威风凛凛地扫了一眼堂中众人,他很是喜欢这种掌握大权的滋味。
“沧江西岸,汉人莫非是想引吾等在那平坦开阔之地决战不成?”董荼那粗着嗓门看向孟获,“大王,且将那战书交与吾等瞧一眼,也好让吾等瞧瞧汉人的阴谋诡计为何。”
孟获冷冽一笑,“他诸葛亮视吾等如草芥,而在座的诸位却是吾部族之中的虎狼。”
“可吾听闻,那江东之主,吴王刘奇喜人妻……”木鹿大王目光若有若无地看了一眼孟获身旁坐着的祝融夫人。
“大王新婚燕尔,祝融夫人又是吾诸部之中第一美人,此番若是被那汉人吴王觊觎,怕是即便吾等击败了一个诸葛亮,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诸葛亮率军前来。”
孟获冷冷地扫了一眼木鹿大王,“莫非木鹿洞主心生畏惧?”
木鹿大王摇头一笑,“非是畏惧,而是吾诸部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之民,出兵五万已是调动各自部族七成壮力,若是战败,吾蜀南诸部怕是要一蹶不振。反观汉人,如今中原混战,唯一能波及吾等者,不过益州刺史刘璋、吴王刘奇,此二人之中,刘璋怕是一二月后便会败亡,这吴王刘奇治下可有两千万之民,披甲之士足有二十万,屯于沧江西岸的汉军,主要来自荆南四郡和交州诸郡,亦有五万大军。”
木鹿大王站起身来,走到堂中,“吾军长于这崇山峻岭的地势,倘若于西岸开阔地摆开阵势,与汉人一战,地利全无,且汉人甲胄兵刃皆长于吾军,不知该如何对敌?”
“木鹿洞主麾下不是有一支猛兽大军吗?何不以此击破汉军营寨?”坐在孟获身侧的祝融夫人丹凤眼一眯,紧盯着他说道。
木鹿大王微微一笑,他等的便是孟获夫妇主动开口。
“破营之后,汉人辎重之中,粮草吾要五成。”
闻言,堂内一众头领都面色微变,却见忙牙长起身出列,“木鹿洞主,吾等各部一起出兵,战后缴获辎重粮草,理当共同分配,汝一洞便分走五成,吾等此次出兵,若是颗粒无收,吾等该如何向部族的儿郎交代?”
木鹿大王冷冷地扫了一眼他,“那不知忙牙长可有破敌之策?”
忙牙长话语一滞,却见他身后,一名年轻的蛮人突然站起身来,他拍了拍忙牙长的肩膀,上前朝着孟获拍了拍胸膛,“大哥,以吾之见,当派人请藤甲兵前来助阵。”
“藤甲兵?可是那东南七百里外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手下的十万藤甲兵?”闻言,堂中头领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大王,以吾之见,若是藤甲兵当真有如此神勇,吾等何不请他前来助阵。”
“不错,吾蜀南各部与其乌戈国也多有往来,若是请其前来对付汉军,他必不会推辞。”
“更何况这兀突骨据闻身长一丈二,力大无比,有乌戈国第一猛士之力,那汉军之中,交州司马吴宪,据闻乃是江东上将,此人非兀突骨不能敌也。”
“哼,木鹿洞主也莫要涨他人士气,灭自家威风,区区汉人,瘦弱骨柴,焉能有一战之力?”
孟获目光和自家夫人交汇一处,后者微微颔首,他轻咳一声,“诸位也不必争议,吾军誓必要和汉军一战,非是吾等起兵作乱,而是汉人欺吾太甚,不得而为之,既然那诸葛亮为吾等呈送来一封战书,却不知哪位将军愿往,回递一封战书,吾军应战便是。”
“某愿往。”忙牙长立即起身,上前接过一块兽皮,大步走出帐外。
——
云南县城外二十里沿江大营,很快诸葛亮便受到了蛮军的回应。
“未曾想,这蛮王孟获刚接任蛮王之位,竟然就敢与吾军开战。”
吴宪哈哈大笑:“怕不是这蛮子想着树立威信,不得已而为之。”
法正双眉微皱,“都督,此番吴王诏令是击败蛮族还是让其臣服?”
诸葛亮惊异地看了一眼法正,“汝以为是何?”
法正微微抬手,“若是击败则不难,若让其臣服,怕是得先收其心,蛮族顽固不化,怕是需得多费周折。”
“自吴王起兵于曲阿之日起,吾军先后安定山越、五溪蛮、交州诸蛮、武陵巴郡武溪蛮部,以及如今汉中的板楯蛮,除却汉中这几路夷兵之外,其余大多都是直接镇压,捣毁其住所,焚烧其稻田,将蛮越之民强行从山林之中带到县城附近安置,经年之功,虽有奇效,但也让北地蛮夷部族惶恐不已,此番若想彻底让南蛮诸部臣服,怕是需得上书请吴王易策而行之。”
话音刚落,堂下武将俱是噤声,一众文吏却是面面相觑。
孟达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位至交好友,那可是吴王颁布的平夷之策,你不过一四百石小吏,也敢妄议?
诸葛亮上下打量着法正,“孝直以为,如何改之?”
“先以武力慑之,再拉拢几路蛮兵,分而化之。”
“可要如五溪蛮诸部一般扶持蛮王?”诸葛亮似笑非笑地紧盯着法正问道。
“自是不可,区区蛮夷,焉能称王?不过让吴王上书封其为侯尚可。”
诸葛亮微微颔首,“法孝直,汝可知,这南蛮诸部有多少头领,在这永昌西南群山之间,还有多少蛮夷之民,即便是数十万人的蛮夷之国亦是有的,此番主公下令吾等平蛮,调动荆南、交州五万大军,已是抽调二地大多守军,此战在于社稷,是为彻底收复永昌郡,亦是为荡平南蛮诸部,将其妇孺迁移到蜀中诸郡,数代之后,引为汉民,而其精壮,却是吾等继续南下,修建驰道所用。”
“继续南下?”一言道出,顿时场中不少将士满脸震惊,除却这永昌郡之外,还继续往南征讨?
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为汉土
“不知尔等可曾记得那哀牢国。”
堂中一人起身,“不知都督所言可是那显宗之时,率数十万之民以永昌郡之地归附的哀牢国?”
诸葛亮定睛看去,此人乃合浦郡太守薛综。
“正是此国,如今其国南迁至南蛮诸部以西,改国号为掸国,拥一郡之地,数十万之民,披甲之士四五万之多。不仅如此,于永昌东南群山之间,又有一国为乌戈国,乃是那南蛮第一勇士兀突骨所建,其麾下部众,号称十万藤甲兵,所披藤甲,刀枪不入,吾军若要开拓蜀南,便需先灭此三路之兵。”
帐内一众文武陷入沉默,最终,却是法正踏前一步,“敢问都督,吴王诏令之中,可欲灭此三国?”
诸葛亮微微摇头,“法孝直,汝未曾去过交州,吾亦未去过,但如今水师都督朱桓将军已率兵自南海沿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南下,沿海岸之国,尚有一林邑、一扶南,越往南,便有极多的大陆,只是如今,吾军主力尚在蜀南一线,朱桓将军屯兵朱崖郡,整日操练水师,便是在静候吾军开拓蜀南,率军南下与其合兵一处。”
言罢,众人都松了口气。
众所周知,江东军并未沿袭大汉多年的募兵制,而是以屯田养兵之法与征召蛮族精壮之法,于江东治下五州之地训练处二十余万精锐之师,这其中,从山越中俘虏来的数十万之民中,便贡献出十余万山越精壮充作百战劲卒。
如今交州蛮部亦有数十万之民安置于交州各郡之地,尚需归化,修建驰道,这些战败后的蛮族精壮便是主力,亦可以此免除江东徭役赋税,亦可不给工钱免费使其劳作。不仅如此,江东士族,无论文武之家都曾用钱粮从将军府换来不少蛮族壮力,这些傻乎乎的蛮民,每日付出吃食不少,一人却可堪当几位仆从之用。
唯一的麻烦却是这些家伙初来乍到之时,时常惹祸,但后来将军府又颁布了新购蛮民奴役之法,每户若有新购蛮民奴隶,便需得往当地县衙报备,以便监察。
开春之际,北上的商贾曾于河北的士族豪富手中换来不少钱粮,便是以海中珍味与那夜里也曾亮晶晶的夜明珠换得。
海中有珍宝,南面沿岸有蛮夷之国,有奴隶可捉,光是这两条,便可吸引江东军南下,引来江东士族豪富之家捐献钱粮作战。
深夜,当大军开始调动,诸葛亮还在点燃烛火的帐内写着上禀寿春的书信。
“臣奉诏平南,今查实南蛮诸部皆与王上赐予地图一般无二,臣已于信后附上南蛮诸部甲士、百姓诸多资源图。”
“主公曾问计于臣,林邑乃叛汉之国,是否攻之?臣以为,既已遣水师侍者前往扶南国内,当可与扶南建交,倘若扶南愿与吾大汉交好,当可邀其出兵相助,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