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颜满脸涨红,“黄忠老儿,焉敢夺吾城池。”
“将军,江东军以襄助益州名义,挺进巴郡之时,又逢赵韪起兵作乱,沿途关卡城池在江东三万大军面前,几乎没有任何抵挡,吾军若是继续北进,只怕这犍为亦要为其所夺……”
“外有强敌,内有叛乱,益州正多事之秋矣。”严颜长叹一声,“传令罢,加紧赶制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若两日之内攻不下此城,吾军便退守汉安,以拒江东之兵。”
“喏。”
“将军,江东图谋巴郡,只为免除五溪蛮忧患,此前江东军平定吴中山越亦施行此策,汝以为,他们会立即北上?可吾益州之大,南部诸郡尚未调兵,只要擒杀赵韪,这江东三万大军,并非大患。”
严颜看了一眼身侧的郡丞,“汝太过小觑江东军矣,那蒯越乃昔日荆州牧刘表帐下之左膀右臂,此刻又得荆襄大将文聘和黄忠相助,这三万大军,可谓虎狼之师,吾益州地广人稀,山林居多,南部数郡,多于防范山中南蛮诸部,便是永昌一郡……汝须知,若是南部诸郡兵马能轻易调动,区区赵韪又如何能率军长驱直入,杀至成都城下。”
“将军,江东军于淮北、荆州皆有战事,如今再进兵巴郡,三面作战,他吴侯刘奇有这么多粮草供应吗?”
严颜指了指他,“汝执掌吾军细作,殊不知此前吴侯刘奇下令,命四州各郡县的豪族士族捐粮授爵,得粮草数十万石之巨。”
“况且,此前徐州、淮北战事皆已告终,江东军无兵派往徐州、淮北,徐州曹操所部和袁谭无力南下,淮北司马懿新败,亦无力对付徐元直,如今江东军全力攻打襄阳,派一部偏师进攻吾巴郡,却是为他日攻吾益州夺一前垒。”
“吾主与刘表性情一般,此番荆州已亡,只怕吾益州也难保。”
严颜双目一瞪,“休要妄言,尔等文士治理州郡即可,这上阵厮杀自有吾等将士,吾等还未死绝,这益州八郡三国当安然无忧。”
言罢,他猛地一勒缰绳,“驾”。
资中城外,严颜大军赶至城外两百余步便止步不前,严颜只留下万人军阵于城外候着,其余兵卒和民夫全去附近的山林伐木赶制攻城器械。
城头上,李异满脸凝重地看着城外的大军,“严颜果真名将矣,战五溪蛮而胜之,率军仓促北上,竟还有如此众多的将士追随……”
立于他身侧的杨颙目光一直紧盯着那面“严”字将旗下的魁梧身影,“严将军几与吾江东军中黄汉升将军同岁,数日后,倘若黄将军至此,当可与其一战。”
李异微微颔首,“吾在益州便听闻昔日荆州军中水师都督蔡瑁,南阳大将文聘,长沙名将黄忠,未曾想,数日后便可见得其中两人。”
杨颙认真地看了一眼李异,“此城若能守住,待吾军击破严颜,此战当为将军头功。”
李异回礼一辑,“分内之事,末将万不敢居功。”
第三百五十八章 黄忠战严颜
“李异之兵仅有一万,而赵韪经历成都之战,只怕麾下可战之兵也不足两万之众,李异在此处据守,他赵韪也攻不下成都。”开始攻城之后,郡丞策马立于严颜跟前,凝重地看着城头说道。
“李异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此人已决意死守。”严颜叹了口气,“此等良将,竟愿与赵韪那乱臣贼子为伍。”
“将军,吾军将士又被击退了。”
“看见了,刚攻上城头,李异那厮又亲临城头指挥作战,他没走过之处,东州兵将士必奋勇杀敌,此人在军中威望亦是不俗。”
“城中细作回报,此人入城之后,便将起兵之时那些豪族资助的金钱全都分与军中将士。”
严颜脸上露出几分恍然,“原来如此。”
“将军,吾军不若跟随方才寻到的民夫,从小道绕行上山,绕过资中如何?”
严颜微微摇头,“李异既然决意在此城死守,只怕城外小道也分兵把守。”
“卑下愿引兵前去攻打。”
严颜沉默片刻,“那便予汝三千精兵。”
“喏。”
“报……禀报将军,巴西太守庞羲所部精锐已至十五里外。”
严颜眼前一亮,“他带了多少兵马?”
“回禀将军,五千精锐。”
严颜松了口气,“随行可携带辎重粮草?”
“有数千石之粮。”
严颜大喜,“如此甚好,传令后军轻骑,前往接应。”
“喏。”
两个时辰之后,严颜凝视着城头,“今日已攻城十余次,未曾想,竟未有一次能攀上城头。十五里,两个时辰,为何庞羲援军还未赶至。”
“探马可有回报?”他回眸看了一眼身侧的亲卫。
“回禀将军,并未有回报。”
严颜惊怒之间,便看到远处快骑赶来,“报……禀报将军,庞羲、程畿所部为江东军黄忠偷袭,所部精锐被困于七八里外,黄忠率军正于后队追杀。”
严颜面色大变,“快,停下攻城,尔等随吾立即回返,驰援庞太守。”
“喏。”
“驾。”严颜一马当先,带着数百轻骑先行,身后大队步卒整队后,亦随队离去。
一时间,城墙上原本爬得密密麻麻地军士纷纷后撤,如同潮水一般,撤回阵中。
“将军,严颜率军离阵,这城外只有数千兵马,吾军是否出城迎战?”杨颙指着城外说道。
“不可,万一是严颜老儿诱敌之计,吾等此刻出城,岂不是正中其下怀。”李异微微摇头道。
“哈哈,将军,此番多半是吾江东援军杀至,否则严颜又何故如此惊慌。”
李异满脸惊疑,“严颜命麾下大将镇守汉安,文聘、黄忠二位将军所部兵马即便星夜疾驰,也不过行至汉安,如何能早到此地?”
“将军可知,黄汉升将军麾下多有山越精兵?”
李异恍然大悟,“将军之意,汉升将军所部是绕过汉安,星夜奔驰而来?”
“正是如此。”
“可如今严颜率众出行不过一二里,吾军不若等他走远再出城突袭。”
杨颙摇头失笑,“将军且看城外,方才攻城不果,严颜军军心已丧,此刻阵列尚且难以保持,吾军若趁机杀出,大可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若是等其整合军阵,怕是难有奇效。”
李异沉吟数息,“也罢,那吾便听先生之言,此城吾留一千军士交由先生守城,吾即刻率众杀出。”
“无须守城,汉升将军率众星夜疾驰而至此处,未曾第一时间从严颜后军杀出,想来,是为伏击严颜援军,将军以为,严颜援军来自何处?”
“自当是巴西太守庞羲所部。”
“将军以为,庞羲与严颜合兵一处,可能胜过汉升将军?”
“怕在五五之数。”
“如此,吾军当全力击溃城外敌军,夺严颜营寨,两军合围于山道,方可生擒严颜。”
李异眼中掠过几分喜色,“如此甚好。”
不久后,城门大开,李异和杨颙一同率军杀出,仓促集结军阵的严颜军猝不及防,如同天神下凡一般的李异已经杀入人群中,他手中长矛连续捅杀,不多时,便杀穿了军阵。
——
隔着几里之外,严颜已经看到了丢盔弃甲,浑身血污的军士狼狈地沿着山道逃回,他满脸阴沉着,他尚未得到汉安失守的战报,江东军怎的就杀至此处?
很快,他便听到了前面的喊杀声。
“庞太守勿优,严颜来也。”严颜长刀猛地一拍马腹,策马从山道杀出,身后数百轻骑紧随其后,不多时,便在山坳看到了正被大队江东军围杀的千余残卒。
“严颜,可认得某黄忠否?”严颜刚从后队杀入乱军之中,迎面便有一根箭矢劈头盖脸地射来,他挥刀一挡,箭矢崩飞的同时,他手臂一颤,顺着箭矢射来的方向看去,只见数十步开外,一名穿着玄黑战甲的长髯老将收弓提刀,一脸冷冽地瞪着他。
严颜挥刀砍翻一名马上的江东骑卒,双腿猛地一夹马腹,“黄忠老儿,看刀。”
“哼。”黄忠冷笑一声,双腿一夹马腹,迎面杀向严颜。
“铛铛铛”两员老将在马上长刀疾挥,刀光伴随着座下战马在地面踱步,激荡起的尘沙,顿时便吸引了附近的注意。
后军所在,一名青年儒士举着手中的羽毛扇,“严颜已率军入瓮,传令下去,山林后队精锐杀出,围歼这一部兵马。”
“喏。”
青年凝视着两员大将厮杀的战团,“这严颜不愧益州名将,汉升老将军武艺在吾江东军中,亦是数一数二,未曾想,他竟然能和老将军厮杀数十合仍不分胜负。”
“参军,那严颜与黄老将军年岁相仿,亦是老当益壮,此等良将,恨不能为吾江东军所用啊。”
青年笑着摇了摇头,“汝却是小觑汉升将军矣,此前他在乱军之中,一箭便可取那严颜性命,却有意收了几分气力,便为告知那严颜,吾有神射,汝若逃走,必死无疑。”
“黄老将军,此战意欲生擒严颜尔。”说着,青年回眸看了一眼左右,“五十合之内,胜负必分。”
推荐朋友新作《文谋天下》!!!
第三百五十九章 陆逊初战
青年自是追随蒯越入蜀的参军陆逊,他此刻心中仍有几分紧张和忐忑,黄忠这一部兵马,足有万人之众,皆是山越悍卒,此前黄忠于武陵操练的新卒皆留后队尹礼统帅,于乱军之中护着他厮杀的,乃是早年在长沙城内追随他的数百老卒。
随着陆逊身后的军士登上高处,挥动旗帜,山谷两侧的山林之中,突然杀出两千人的队伍,他们手中推动着滚石檑木,竟是朝着严颜后军源源不断赶来的军士不断抛下。
“全军压上。”陆逊见严颜后队的军士大多已被山石阻断,眼中露出几分喜色,手中羽毛扇朝前一挥,站在他身后的后队军士一同杀出,两侧崖壁上的山越精锐,也怪叫着从陡峭的山壁上飞奔而下。
他们动作敏捷,跳动滑步在山壁上,带动飞沙走石,冲入两侧军阵后,手中长矛一次次挥举,直接凿穿尚在厮杀的战团,不多时,陆逊听到一声惨叫,却是黄忠一刀将严颜劈落马下。
“唰”雪白的刀光落到严颜的脖颈边上,“左右,给吾绑了。”黄忠朗声大笑,战场生擒,此战他又立头功矣。
严颜落地之后,头盔落地,披头散发,脸上全是土色,他一战败,身后众军被江东军全军压上,严颜再一刀劈落庞羲手中长枪,将其生擒后,余下数千军士,也纷纷放下手中兵刃。
半个时辰打扫战场,黄忠策马在前,身侧被绑得结结实实的严颜低着头,一言不发地跟着黄忠走着。
“严老将军,汝这又是何必,吾主坐拥四州之地,麾下披甲之士何止十万,如今举四州之力,兵进益州、荆州,下一步便是挥师中原,直捣黄龙,一举收复汉室江山,到那时,汝与老夫都可为功臣元勋,赏金封侯亦不在话下,汝又何必为了刘璋那故步自封,不图上进的庸碌之辈寻死觅活。”
严颜冷冷地瞪着黄忠,“休要侮辱吾主,汝要杀便杀,吾严颜倘若皱一下眉头,便不是男儿。”
“严将军生于何年?”黄忠笑了笑,不以为意,他在被江东军围城之后,走投无路,何尝不是想寻死觅活,后来他那女儿嫁了吴侯为侧室,如今却是一心想在马上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建和三年。”
“那汝要比吾年幼两岁。”
严颜微微一愣,他抬头认真打量一番黄忠,却发现,安坐于马上这员老将,虽仪态不凡,意气风发,亦是如他一般,已满头华发。
“哈哈……未曾想,吾平日里自诩为廉颇,却败在一老将之手。”
“将军如何老矣?上阵厮杀,亦有廉颇之勇,若非吾天生力大无穷,也未尝能胜过将军。”黄忠对严颜的武艺,也十分敬佩。
严颜失落减少几分,嘴上却仍然僵硬地说道:“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来人,给将军松绑。”
“喏。”
黄忠一声令下,便有军士上前为严颜松绑。
“再将严将军的战马牵来。”
“喏。”
严颜翻身上马,一脸诧异地看着身侧并排策马行进的黄忠,“汝这是何意?”
后队,跟在陆逊身侧的将校也一脸诧异,“参军,黄老将军怎么将严颜放了。”
陆逊紧盯着两人的背影,“老将军是英雄惜英雄,严颜此人,唯有老将军可将其劝降。”
“为何参军与黄老将军都如此看重此人?”跟在陆逊身侧的小校忍不住出声问道。
“得严颜后,此去成都,将再无阻碍。”
小校若有所思,“都督与参军那日商议之果,莫非便是直取成都?”
陆逊笑了笑,指着北上的方向,“益州之地,除却永昌一郡,其余大多在刘璋掌控之下,如今赵韪起兵作乱,除却抵御张鲁之兵,尽皆调度到成都与赵韪一战,吾军此战若能一举攻下成都,其余诸郡,传檄可定尔。”
陆逊看着正和黄忠交谈的严颜,“严颜在益州,虽不为刘璋心腹,却为刘璋倚重之将,于吾江东军中,当为朱桓、吴宪二位将军。”
“那太史将军当如益州军中何人?”小校下意识问道。
陆逊摇头苦笑,“子义将军于吴侯,亦兄亦友,或可如曹操之夏侯兄弟。”
“参军,此战之后,汝便要高升了罢。”
陆逊陷入沉默,“也许罢。”
“不知参军是否还会留在益州,如今吾江东军中独领一军者,不过五六人尔,参军之才,当不在他们之下,便是蒯都督,亦对参军赞不绝口呢。”
“那是都督太过自谦,逊初出茅庐,见识浅薄,岂能与几位军师媲美。”
“参军,吴侯命都督率军进攻益州,而不让他参与荆州之战,可蒯氏一族,为刘琮母子所灭,都督这些日,脸上亦有愁容,每日都熬夜。”
“前些日吾亦曾询问过都督,吴侯予他密信中曾应允将蔡氏母子交由他与诸葛氏处置,不过如今襄阳战事不顺,怕是待到襄阳城破,怕是蔡氏母子已北迁南阳、汝南之地。”
“吴侯已至陈国,且容他前往许昌之后再议吧,刘备非无能之辈,有司马懿之谋,关张之勇,倘若他们死守襄阳,这坚城即便再有三五月,怕也难攻下。”
“听闻司马懿已至襄阳,他命城中多修沟壑已绝城外水攻之法,白日里命军士持盾多于女墙之下,躲避石弹,夜里又命民夫抢修城头工事,此人当真难缠。”
“汝可知,最近方山书院又出一词。”
“何词?”
吴侯启程北上之时,曾往方山书院,与三位山长笑谈许久,得水镜先生为司马懿批命,他口中所称:“司马懿,可为冢虎。”
“冢有暮气,虎却锐利,二者混为一谈,卑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通。”
陆逊轻摇着羽毛扇,“冢则墓尔,墓中老虎,居于荒山野岭孤僻阴寒之地,其性情亦如此,韬光养晦,蓄势待发,一旦有可趁之机,便猛扑而上,将敌人碎尸万段。”
“平时不知其深浅,却往往能予敌致命一击,此人不如称作毒蛇。”
陆逊闻言大笑,“毒蛇也好,冢虎也罢,严老将军看来,已为黄将军说服,吾江东攻取益州,当在今朝。。”
他身后众军士闻声看去,前方,严颜翻身下马,朝着黄忠恭敬下拜,黄忠亦是下马将其搀扶起身来,两人相视大笑,心中芥蒂一笑泯之。
第三百六十章 刘大耳朵的当
烈风呼啸,淮河、秦岭以北,已属北地,在这寒冬腊月,刘奇即便是外面裹着一件披风,亦不能在外骑马而行。
他乘坐着马车,微微掀起前面的帘子,座前为他赶车的是淮南营副将潘璋,马侧后方,跟着数千精骑,车前也有几百精骑,为首一人,正是太史慈。
“主公,许昌便在眼前。”车前,潘璋回眸看了一眼刘奇,伸手指着几百步开外的城头说道。
“命子义前去叫门罢。”刘奇看着外边的寒风凛冽,紧了紧领口。
“喏。”
不等潘璋的大嗓门响起,远处那厚重的城门却主动打开。
“主公,城门开了。”
“入城罢。”
“主公,这城中尚有刘备留下的两千新卒,唯恐城中有埋伏,还是先让末将率轻骑入城探查罢。”马车左侧,张承策马上前道。
“准汝率五百骑先行入城。”
“喏。”
不多时,马车停在城外,刘奇从车内走下之际,张承已经率队冲进了城内。
“报……禀报主公,刘备于城外街道相迎。”
刘奇瞳孔微微收缩,“可看清了,是刘备刘玄德?”
“卑下早年随主公于徐州见过此人,定是刘备无疑。”军士跪在地面答道。
“既是刘备,那城中便无凶险,传令,命太史慈、徐盛为前后军,文珪。”
“末将在。”潘璋早已跳下马车,此刻闻声,立即按着腰间长剑上前一辑。
“汝且随吾驱车进城。”
“喏。”
许昌的长街上,往日里本是北地商贾夸赞的车马不绝,此刻却只有长街尽头的一队军士。
从城门到城内,刘奇可以看到警戒的刘备军军士,都有意将军械收敛。
马车行至长街尽头,刘奇便听到一阵大笑传来。
“贤侄不远千里从江东而至许昌,有失远迎,还请下车,与吾同入皇宫朝拜天子。”
刘奇掀开帘子,一言不发地走下马车,行至车前,隔着十几步开外朝着迎面走来的刘备一辑,“皇叔此刻应当在蔡阳,不知何时回返许昌。”
刘备上前行至五步之内,“自是听闻贤侄北上之际。”
他拉着刘奇的手,脸上的热络仿佛两人当真是血浓于水的亲叔侄一般。
不远处,张飞黑色脸,目光一直紧盯着随着刘奇而来的太史慈。
当两位主公走进宫门之后,各自亲卫也分作两批,左右跟随,相距二十步外。
“太史慈,前些日一战,俺总有一日,会找汝讨回来。”
太史慈淡淡地看了一眼张飞,“恭候大驾便是。”
两人谈话间,前面的两位主君已走过白玉桥。
“贤侄呐,昨日陛下还曾与吾商讨,该如何加封汝这位汉室千里驹尔。”
“自当在皇叔之下。”
“哈哈,贤侄太过谦逊,以汝之才,胜备十倍,统御四州之地,如今乃是天下宗室中,最有希望匡扶汉室之人,日后,这宗室江山,还得多多仰仗贤侄啊。”
“皇叔,当心台阶。”
“老了,贤侄,备已年近四十,贤侄尚不过十九之龄,汝年轻力壮,上阵征战,还得靠汝这般精壮才是。”
刘奇微微一笑,并未回答。
行至朝堂之前,两人同时站直身体,整理了一下仪容和朝冠。
“宣大司马刘备,骠骑将军刘奇觐见。”
随着宦官的唱名,两人脚步似做惶恐一般,疾步跨入堂内,几步便行至朝堂之中,两人几乎同时在朝堂内俯身下跪。
“臣刘奇(刘备),恭请圣安。”
“平身。”
“皇弟且抬头让朕看一看。”圣座之上,早对刘奇渴盼已久的刘协激动地站起身来,脚步一动,却又绕过龙案,走下台阶,来到堂中。
刘奇抬起头来,正好和他四目相对,两人身高相仿,或许刘奇还要高上几分。
刘协的体格较弱,或许是因为他幼时便奔波劳累,惊吓过度所制,此刻上下打量着刘奇,脸上尽是渐渐涌现出红光。
“听闻皇弟上阵厮杀,时常阵前斩将,朕着实有些羡慕,不知那等戎马疆场,指挥千军万马,是何等场面。”刘协着实有些羡慕刘奇,他身为天子,却不比这些宦官臣子口中曹操、刘奇谈论得多。
“回禀陛下,臣少时为征讨扬州叛逆,却有戎马征战,如今承蒙陛下圣恩,江南之地,不少贤良猛士来投,臣已不至疆场多时矣。”刘奇答得不卑不亢,声音也还算清亮,四周围观的朝臣们,也都频频颔首。
“朕闻皇弟开拓交州,觅得不少稀奇之物,不知今日此来,可曾傍身?”
“臣已为陛下准备十辆马车,江东拓印书册在外,还有交州新鲜瓜果、海外生鲜、玉石珍玩。”
刘协主动拉起刘奇的双臂,满脸激动,“甚好,皇弟有心矣。”
说着,他回眸看向宦官,“拟旨。”
“今有弟刘奇,子居东南,为汉室兴盛而奔波劳累,掌四州之地,从戎疆场,平扬州四郡,诛孙策、败袁术,北击逆贼曹操,南收交州士燮,此乃先帝平黄巾之乱以来,又一盖世奇功。”
说着,刘协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奇,“朕欲授皇弟九锡,持节为吴王,为朕牧守江南半壁江山,北进中原,收复这大好山河,不知皇弟以为如何?”
站在一侧的刘备双眉皱了一下,这皇帝,不按之前商议好的出牌啊。
这哪里是直接下达的圣旨,而是以商量的语气在和刘奇讨论,这九锡、持节,再封王之事,已是凌驾于大将军袁绍、丞相曹操,以及他这位大司马之上,何等荣耀之事,天子刘协,竟然以讨好的语气在询问刘奇是否要此爵位?
若非此刻是在朝堂之上,若非刘备韬光养晦多年,城府早已深不可测,此刻怕早已是面色铁青,直接发难。
刘奇恭敬地抬手一辑,“敢问陛下,是否移圣驾临幸秣陵别宫?”
刘协微微一愣,看了一眼身侧刘备,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
在刘备和他目光对视之后,他立即回过神来,“皇弟为何有此一问?”
“灵帝在时,不封宗室为王,唯陛下与弘农怀王,臣今已持节官拜骠骑将军,为陛下统帅四州之地,焉能再有逾越,九锡封王之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刘奇就地一跪,几乎是五体投地。
开玩笑,刘大耳朵,我才不会上当呢。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剑,着王袍
九锡之赐,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矣。
大汉建国四百年,首议九锡者何人?汉武帝刘彻尔。
孰人又授九锡尔?王莽者。
废汉室,建新朝,授九锡乃皇权施加于身,彰显臣子窜逆之心。
更何况,刘奇知晓,在曹操还未自称魏王之前,自己一旦授了九锡,怕是就要成为天下矢之。
曹操麾下,有荀彧、荀攸等忠心汉室之臣,在他称王后多有怨言。
刘奇江东治下,也未免没有这等臣子。
“既是皇弟不愿,那便收回九锡之赏,为彰显皇弟平定四州之功,当授吴王,以江东四郡为封国。”刘协见刘奇如此惶恐之态,心中满是欣慰。
“陛下破格恩赏,臣本不该再拒,只是臣牧守在外,无法侍陛下左右,愿将这江东四郡采邑食禄,献于陛下。”
刘协倍感意外,便是刘备也一脸震惊,江东四郡,经汝二代父子经营多年,如今已是天下豪富之郡,四郡之民,多达三四百万之巨,如今又有书、纸、瓷、茶、盐、银等特供之物,受天下郡县士族喜好,这四郡的税收,便是他麾下原南阳、汝南、颍川、陈国等地加起来也有所不如罢。
南阳、汝南、河南尹,灵帝在时,天下三大郡尔,人多百万而居住繁密,袁术、曹操赖以起兵之地尔。
“来人,取吾佩剑。”刘协朝后看了一眼,立即有宦者捧着一把带鞘的长剑行至近前。
刘备眼皮一跳,这之前可没说有这一出啊。
“天子剑、着王袍,皇弟可还有甚求,朕今日一并应之。”刘协大笑着走回座上,双手安放于膝上,跪坐着面视堂下刘奇,他对这位今日刚蒙面的皇弟,心中大有好感。
刘备面色淡定如常,心中却一片冰冷,这皇帝,如今显然是忘却这城中还有他的兵马驻守,全然将宝压在刘奇身上了。
他目光一转,深深地看了一眼身侧的刘奇,这家伙,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回禀陛下,荆州牧刘表卒于任上,其妻蔡氏、其子刘琮秘不发丧,据荆州而自立,谋害大臣,强募精壮,荆州之地,民不聊生,臣弟节制四州之地,先已聚扬州、荆州、徐州之兵十万北上,攻荆州而讨伐叛逆,还请陛下下诏,追封刘荆州,以彰其任上治理之德,今有其长子刘琦,为人贤良,于荆州之地多有德名,可为荆州刺史。”
刘协张了张嘴,目光看向堂中一侧的刘备,“皇叔,汝怎么看?”
刘备应声踏前一步,抬手一辑,“陛下,臣以为蔡氏母子虽有失德之处,当念在其父治理州郡之功,可任刘琮为襄阳令,命其遣散军士。”
刘奇瞳孔微微收缩,“依皇叔之见,这荆州之治襄阳,仍为刘琮据守?”
刘备朝他一辑,“回禀吴王,刘琮若为襄阳令,自当治理此城。”
刘奇当即大笑,“如此,荆州刺史刘琦,亦当回刺史府治理州郡才是。”
上座的天子刘协微微一愣,展颜释笑,“自当如此。”
“皇叔,朕封汝为汝南侯,汝这封地如今亦在江东,不若,让皇弟交还于汝,可好?”
话音刚落,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那些大臣纷纷瞪目结舌地看了一眼天子,便低下头去不敢再言。
陛下这是……陛下这是……飘了呀,竟然敢左右诸侯之事,殊不知,此前执掌许昌的曹孟德,都敌不过眼前这两人,只能被迫弃许昌而北上,天子此前面对曹孟德,可谓是惊惧之间,唯唯诺诺,此刻竟然……
刘奇和刘备对视一眼,他率先抬手一辑,“吾与皇叔,本就亲近,汝南既是皇叔食邑,自当归还皇叔,只是,这荆州……”
刘备心中一突,果然,刘奇是借着天子之言顺坡下驴,欲以荆州交还汝南。
他陷入沉默,思忖着利弊。
荆州本可为他势力据守南阳的重镇,又是刘表经营多年的大城,可比起汝南……汝南虽经历黄巾之乱,袁术、刘表、孙坚等诸侯征伐,但仍是天下大郡之一,他得汝南之后,裴元绍、周仓等将纷纷景从,势力大增……
想到这里,他着实有些为难。
也就在他思忖之际,刘奇踏前一步,“陛下,今曹贼北遁,正与孙权交战,此当为吾等北伐剿灭其之良机,臣欲自徐州、陈国起兵,攻打梁国、任城国,陛下可命皇叔率军攻打陈留,如此,可三面而灭曹尔。”
刘备心中如遭重击,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奇,迎着刘协看过来的视线,踏前一步,“陛下,吾汝南、南阳之地久经战乱,颍川更是刚定,如今陈国为吴侯所据,粮草军械短缺,怕是极难出兵北上……”
“区区粮草军械尔,皇叔,吾立即调拨汝十万石粮草与五千人军械,不知可够?”话音刚落,刘备便听到身侧刘奇的豪言壮语。
刘备心中一突,妈耶,险些忘了身边还有一尊土豪。
“皇叔,吴王愿提供汝军械粮草,不知汝可愿率军为国讨贼啊?”刘协目光一转,看向刘备。
刘备齿间闭合,此刻当真是骑虎难下。
“今袁绍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