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两人目光相会,皆是抬手一辑。
    “温侯”
    “吴侯”
    “请”,刘奇微微欠身,抬手示意。
    吕布当仁不让,率先落座,一伸手,便取了案上酒壶,率先为刘奇斟满一碗。
    “吴侯为吾备下如此酒宴,此番,便让吕某先敬吴侯一碗。”吕布言罢,便举着斟满的酒碗朝着刘奇示意一下,将酒水送到嘴边,一饮而尽。
    “温侯不怕这酒水有毒?”刘奇淡然饮尽碗中烈酒,将空碗置于案上,淡定地开口问道。
    “吴侯三尺之内,未携兵器,尚不惧吾吕奉先,吾为何要拒这碗中佳酿?”吕布目光灼灼地抬头和刘奇对视道。
    刘奇取壶斟酒,满上两碗后,主动举碗起身,“此为翁婿之礼。”
    吕布闻言一愣,起身缓缓接过刘奇手上的酒碗,举到嘴边,一饮而尽。
    两人相继落座。
    “吾儿可安好?”
    “前些日还吵闹着要返徐州探亲,却为吾以军中不存女眷而拒之。”刘奇笑道。
    “广陵尚未安稳,兵荒马乱,女儿家,不能远行。”吕布看了一眼刘奇,“汝倒是治军有方。”
    “温侯麾下,骑军有并州铁骑,步战亦有陷阵营,奇江东之兵,大多应征入伍不过年余,何足称勇。”
    吕布笑着摇了摇头,不知是纳了这一番恭维,还是在笑刘奇不够坦率。
    三饮之后,刘奇放下酒碗,面色一板,“曹孟德已攻陈国、梁国等地,南下克汝南十余县,窥觊淮南、沛国之地,不知温侯有何见教?”
    “孟德与吾有夺兖州之恨,吾与其,亦有折兵之辱,断不能共存。”吕布目光如常,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大是大非面前,倒是看得明朗。
    言罢,他认真地看了一眼刘奇,“广陵隶属徐州,此番,有劳吴侯相助,击溃历阳之兵,逼迫韩当北逃,吾军方才顺利收复广陵诸县。”
    “汝吾本有盟约,吴侯出兵相助,吾欲以粮草万石答谢。”
    刘奇抬手一辑,“那便多谢温侯。”
    “此番,吾欲攻取九江全境,诛灭逆贼袁术,不知温侯可愿助吾?”
    吕布满脸惋惜,“倘若三日之前,吾便不取广陵,亦会出兵相助,日前,吾军哨骑得报,曹孟德欲进兵沛国,吾岂敢轻易调遣兵马南下。”
    “如此,吾军即刻拔营北上,攻打合肥、寿春等地。”
    “善。”吕布微微颔首,默然不语,再为自己斟满一碗。
    “温侯若好这烈酒,改日,吾便命人送上十车。”
    “酿酒劳民伤财,吾虽好酒,却不能夺吴侯所好。”吕布微微摇头,言下之意,便是自己知晓,江东粮食也不充裕,这一批烈酒,既是辛辣爽口,也必定不多。
    “那便一车,算是岳婿聊表心意。”
    “善。”吕布微微颔首,若是再拒,便有些失礼了。
    “岳山为天子牧守徐州,此番,汝吾两家,以广陵为界,共结于好,他日,倘若徐州危急,还请岳山告之,小婿必出兵相助。”
    吕布略微惊讶地看了一眼,想到了自己小女,脸上也露出几分真挚的笑容,“如此,便多谢吴侯。”
    ——
    会晤之后,两大诸侯便因一案酒席,决定广陵归属。
    刘奇未要这数十万人之郡,一乃敬重吕布为人,二来,便是顾及家中娇妻。
    更何况,此刻,不应与吕布为敌。
    至于吕布是否信得过,刘奇已不做他想,在今日会晤之后,便会有吴卫的密探,化身下郅城中商贾,将沛国易主,陈珪父子投靠许县曹操之事,呈于陈宫案前。
    吕布与陈宫蜜月未失,刘奇可以预料,在自己撤兵之后,吕布必定另选一偏将镇守广陵,再集结大军,赶往下郅。
    而他,则必须北上了。
    寿春袁术,已是冢中枯骨,城外周瑜,日夜以两万之兵攻打,欲要先合肥城破之前,攻下寿春,持袁术节令九江诸县来降,再回师解合肥之围。
    反观徐庶,这几日,仍旧只是利用投石车轰击城墙,他在等刘奇的援军,孙策镇守城中之兵不过万余,若他不计伤亡,早已破城。
    但……
    ——
    五月四日,刘奇率军抵达合肥城外,两军会师。
    江东大营之兵,兵围合肥四面城门,近七万之众。
    同一时间,自汝阴开来的一支万人军队,已经绕过山林,进入九江境内。
    陈宫阴晴不定地看着眼前的密报,经他查实,广陵陈氏一族,确已投靠许县曹操,并且,数日之内,沛国二十一县,全部落入敌手,还有陈氏一族麾下的万余大军。
    下郅,直接暴露在曹操铁蹄之下,徐州,将再次面临,与曹操一战。

第一百三十章 刘奇驭下
    “吾等拜见主公。”在刘奇下马走入营门,围着两侧的一众文武,尽皆躬身下拜,营内数万兵将齐声高喝,一时间,声浪回荡在旷野之上,便是隔着几里外的城门楼上,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未曾想,吴侯刘奇,竟有如此胆魄,于长子生辰宴上,调兵遣将,夜渡长江而攻吾历阳……”城墙上,孙策满脸痛苦地看着城外的大营,合肥,已经被江东军围了半月之久,他麾下的儿郎,苦战至今,旧部已经折损小半,倘若不是城外大军未曾发动过一起全面攻城,怕是城内兵将,早就所剩无几。
    “成德尚有凌操将军镇守,主公,若是刘奇率援军抵达后,全力攻城,吾等不若……”陈武忍了忍开口道。
    孙策微微摇头,“公瑾攻打寿春,半月未曾传来捷报,寿春守卒便有近两万之众,吴郡兵力不占上风,成德,不容有失。”
    孙策很清楚,周瑜攻下寿春,他方能有与江东一战之力,若是周瑜攻不下寿春,即便他死,孙家,亦有仲谋。
    合肥可丢,成德,作为寿春屏障,却不能丢。
    城外大营,刘奇双手张开,微微抬手,“诸位请起。”
    “谢主公。”众人俱是起身,随即,刘奇便上前拉着徐庶的手臂,“军师辛苦。”
    “为主公效命,为匡扶汉室,庶不敢居功。”徐庶跟着刘奇走向中军大帐,“主公此来,吴郡、会稽征讨山越可有捷报?”
    “邓当接管吴郡驻防,如今却是曲阿率军在征讨四处山越,倒是会稽,经雒县一役后,休穆趁机取了会稽三山十二寨,如今会稽山越盘踞的山林,已是不多,并且,东冶船坊,已经打造出二十艘航海舰船,待此间事了,元直可与吾一同前往。”
    “善。”
    两人谈话间,便已步入大帐。
    落座之后,刘奇环视一眼四周,目光落到右下一人之际,徐庶立即起身介绍,“此乃平南将军刘子台。”
    刘奇目光看去,便看着刘勋起身朝着他恭敬一拜:“罪臣刘勋,拜见吴侯。”
    “子台弃暗投明,当为吾大汉良臣,来人,赐酒。”刘奇当即大笑,命人送上一樽酒。
    “多谢吴侯。”刘勋接过酒樽,毫不犹豫,一饮而尽。
    “善。”刘奇微微点头,便看着徐庶紧接着介绍两人。
    “此乃庐江郡丞刘子扬。”
    刘晔起身,朝着刘奇长辑一礼,“刘晔拜见主公。”
    “子扬乃吾同族兄长,万不可大礼。”刘奇亲自端着自己的酒樽上前,“兄愿助吾,奇不胜感激,请满饮此杯。”
    “多谢主公。”刘晔双眼微红,情绪有些激动。
    刘勋贵为豫州刺史,平南将军,乃是降将之中官位最高之人,亦未曾得到吴侯刘奇亲自敬酒,不曾想,他却是如此看重自己。
    一樽饮尽,刘晔再次下拜。
    刘奇大笑,随即,给刘偕等庐江官吏,一一敬酒,最终,他扫视一眼堂下文武,“主簿阎象何在?”
    徐庶满脸尴尬,“现处舒县宅院。”
    刘奇微微点头,没有多问。
    他环视一眼堂下,文吏不多,徐庶、刘晔、诸葛氏二人,武将却如珍宝一般,琳琅满目。
    太史慈、吕蒙、周泰、蒋钦、潘璋、董袭、贺齐、全柔、吕岱、彭虎、彭式、樊能、于麋、周昕、笮融……
    “诸位,今日本侯率军抵达大营,吾江东之兵,达七万之众,于城中孙策所部七倍,明日一早,便围四门而攻城。”
    “投石车配合井车、擂车一同攻城,破城之后,先登之人,赏百金,连升三级。”
    “吾等必为主公死命一战。”刹那间,在座的十几员战将几乎同时起身,朝着刘奇郑重一拜。
    “如此,尔等便各自回营,整顿兵马,以备明日之战。”
    言罢,刘奇看了一眼徐庶,示意他下令安营调度。
    “蒋钦、周泰,率所部水师一万五千人,于西面水门外扎营。”
    “喏。”
    “吕蒙、全柔,率两万扬州兵,戍守北面城门外大营。”
    “喏。”
    “贺齐、于麋,率丹阳营万人,驻扎东面大营。”
    “喏。”
    “太史慈所部骑兵,于西北平原之上扎营。”
    “喏。”
    “合肥,乃九江重镇,若不取,则无法北上。”徐庶环视一眼帐中众将,“吾江东之兵,士气正盛,明日一战,还望诸位,全力以赴,若有懈怠者,本将必不姑息。”
    “喏。”众将朗声应下,陆续走出大营。
    帐内,刘奇和徐庶相视一眼,徐庶率先抬手一辑,“主公,吴卫密报,曹操已命大将夏侯渊,率军一万,进攻下蔡、平阿一线,吾欲率庐江营、曲阿兵共计两万兵马北上,取阴陵、西曲阳一线,兵临寿春。”
    庐江营,挑选舒县降卒中精壮成军,如今的统帅便是新建功勋的吕岱,他以奋武将军之职任万人统帅,帐下有刘偕、张承等将,曲阿兵,原本笮融、薛礼所部仅有五千兵马,后得于麋随刘奇渡江南来之兵,亦有万人。
    “军师何不取成德?”
    “成德兵仅有一千五百人,但戍守之将,却是孙策帐下大将凌操,非五六日之功不可破,若破此城,孙策必拼死突围北上,周瑜必定回师相救,此番阴陵、西曲阳一线已经空乏,吾率军北上,可轻易取之,亦可威胁寿春,迫使周瑜新生忌惮,不敢全力攻城。”
    “此外,吾军可提前抢占当涂,九江一郡,淮水南北,当涂乃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命大将率军南下,必有窥觊吾江东之心,主公不可不防。”
    刘奇一手抚须,“军师目光卓远,吾不如也。”
    “主公之兵,仅有城中五倍,吾去之后,主公可收缩东门、西门之兵,全力攻打南门,再派重兵伏于北面山林,必有所获。”
    “军师放心。”刘奇微微一笑,城中孙策所部,旧部不足三成,他麾下尽皆是百战之师,岂能不胜。
    并且,如今他江东,已非当日孙策渡江之时,被迫而战,如今,他有的是时间和他玩儿。
    想到这里,在徐庶走后,刘奇将家将刘四招到旁侧,“吾闻皖县有一乔氏豪族,其女双姝,容貌绝佳,可招入吾府,暂为女婢。”

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战
    次日一早,当刘奇带着虎贲营的五千军士,于南门城外列阵,在他们身后,是五百架投石车,呈圆弧形朝外扩散,距离城墙足有三百步,便是城头也有十几架破旧的投石车,也无法攻击到城外。
    “主公,刘奇小儿的将旗就在城外,吾等打开城门,顺势杀出,只要擒杀刘奇小儿,便可一举破敌。”陈武满脸激动地看着城外的大旗,他从未忘却,去岁的秣陵一战,他们败得有多惨,损兵折将,他麾下旧部十不存一,何等凄惨。
    孙策眼中也有些意动,他的目光,紧盯着那面“刘”字将旗下的银甲身影,眼中杀气越来越盛。
    “子烈将军稍安勿躁,城外兵马虽仅有五千之众,但太史慈精骑就在一侧,若是吾军出城,太史慈率军从侧翼偷袭,吾军必败无疑,此乃敌军诱敌之计矣。”旁侧,一名白衫文士立即出言劝阻道。
    “子衡言之有理,主公,万不能冒进矣。”一旁,宋谦亦是出言规劝道。
    “不仅如此,纵观城外敌军,南门兵少,却皆是江东悍卒,将有太史慈、董袭,亦有弩车、弓手潜藏其中,其余三门,则是以大军攻城,主公,吾城中兵马不多,戍守四门,力有不逮,不若守其余三门,伺机突围。”吕范担忧地看了一眼城外严阵以待的投石车,一手抚须道。
    孙策双眉微皱,“南门若弃,太史慈麾下数千精骑,便可长驱直入,吾等便是突围,也逃不过。”
    “他若不入城也罢,若是入城,当为吾等突围之机也。”吕范大笑,主公可收集城中板车、棉絮,浇上桐油、松脂,于吾军后撤之际,于城中点燃,刘奇小儿素有仁义之名,必先救火,如此,吾军可趁势突围。
    “朝北面突围?”孙策双眉微皱。
    “主公今日可见徐庶将旗?”吕范笑道。
    孙策微微摇头,随即,便突然想到了什么。
    “若吾所料不错,徐元直,必已率军北上,攻取西曲阳、阴陵等地。”
    孙策面色微变,“如此,寿春大营,侧翼有失,公瑾所在……”
    吕范笑着从袖间取出一封密信,“此乃方才吾登城之前,一斥候从北地传回书信。”
    孙策打开吴纸,扫视一眼,面色大喜,“不愧是公瑾,竟是已有破敌良策。”
    “如此,吾军只需守城一日,便可撤军北上,成德有凌操将军,定不会有失。”孙策收好书信,便看到城外大批民夫已经来到投石车附近,他面色微变,“子衡,吾等当退入城内矣。”
    “喏。”吕范跟在孙策身后,看着四处已经有些残破的城墙,面上露出几分忧色。
    这半月以来,徐庶并未下令全军攻城,但却一直以投石车轰击南面城门,若是……
    “攻城”,孙策带着吕范沿着城墙马道走到城门后方,四面城门,几乎同时传来了战鼓声,紧接着,大地开始颤抖,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咻咻咻”,孙策等人策马离开之际,一回头,便可看到密密麻麻,如同冰雹一般的石弹,直接覆盖了南门城门楼。
    “轰……”一声巨响,孙策猛地勒马,他身前的街道石板上,被一块磨盘大小的石块砸出一个小坑,石块粉碎开来,他也吓得面色铁青。
    “轰隆隆……”当他带人撤到几百步开外,勒马立于长街之上,孙策看着城头,“不知,城上兵将可安好?”
    “报……主公,三面城门,敌军已发起攻城,数千江东兵,已经沿着云梯、井车,登上城墙。”
    孙策面色泛苦,“子衡,以汝之见,可还能守一日?”
    “入夜之后,吾军必须突围。”吕范面色苍白地看着远处已经在石弹轰击下垮塌的城门楼,更看了一眼不远处被石弹摧毁的房屋,这等凌冽攻势,难怪敌军不用派人攻城了,这些石弹,便是最好的攻城利器。
    孙策看了一眼吕范,“子衡,城中兵马尚有两千,吾予汝一千兵马,驰援北门,吾率军一千,驰援西门。”
    “主公,不若让吾驰援西门。”吕范犹豫道。
    “北门乃吾军突围,唯一生机所在,子衡断不能推辞。”孙策深深地看了一眼吕范,拍了拍他的肩膀,将长枪横于缰绳前,“吾去也。”
    “驾”,长街之上,战马四蹄飞扬,踏起漫天尘烟,孙策那魁梧的身形,让吕范看得有些泪目。
    “攻城。”当吕范抵达北门城墙马道,走到最上面的几步石阶,已经看到城上的景象。
    堆积如山的尸首,正有无数民夫上前,将尸首拉走,再有医者为受伤的军士包扎。
    “县令大人,不可上前。”吕范正待登城指挥作战,却被一旁的亲卫死死拉住。
    “城墙上形势如何?”
    “伯海将军正率军将城上之敌肃清,敌军已登上城墙三次,每一次都是以数千之兵强攻,配合井车、床弩,吾军,死伤惨重。”
    吕范陷入了沉思,孙河之能,他并不担忧,但北城门便是加上他这以前旧部,也仅有三千之兵,而城外,却是严阵以待的两万大军。
    并且,统兵之人,乃是江东声名鹊起的平山越中郎将吕蒙。
    他深知,此人虽然年幼,却并非泛泛之辈,便是这攻城的序列,便以刀盾兵为首,将云梯护送至城墙下方之后,便不顾一切,以山越精壮冲击城墙。
    他在亲卫的护送下,朝着城墙边上看了一眼,密密麻麻,数之不尽的黑甲士卒,朝着城墙攀登而来,井车上的江东兵,并未顺势登城,而是居高临下,用弓箭射杀着守城的军士。
    “不计损耗,吴侯刘奇用兵,与徐元直用兵不同,他是将主公当做心腹大敌,此战,不欲破城,而是要折损吾军精锐……”吕范心中一沉,孙策虽勇,若是手上无兵,亦不过一匹夫尔。
    反观刘奇,自身勇武不足,但却知人善用,麾下几大中郎将,任意一人,都能独当一面。
    “若是三门皆如此,合肥,当弃。”吕范看着身边来往不断的伤兵和援兵,在城墙马道上奔走,按着腰间长剑,一旦城墙失守近半,他便必须亲自登城作战。

第一百三十二章 惨烈
    西面城墙
    孙策已经是第七次打退江东军的攻城了,可是,敌军士卒,仍旧如同潮水一般,源源不绝地朝着城上杀来。
    “你们为何不顾一切,为那刘奇小儿死战不退?”
    “明知是死,尔等为何要前赴后继地送命?汝等妻儿老小,为何不顾?”
    孙策双手紧紧抓着一名双腿被鲜血染红的江东士卒的领口,将他举在半空中,满脸狰狞地喝问道。
    “为何?”因下半身失血过多的士卒,只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粗犷汉子,他面带嘲讽地看着孙策,“吾若身先士卒,登城战死,吾家中会得二十亩田土,还会减免三年赋税,还获得“忠烈”银牌,供奉家中,吾家中二子,可入县学,从此摆脱寒门,吾死,足矣。”
    言罢,壮汉嘴里突然咳出大鼓鲜血。
    “嘭”孙策将其随手抛开,脸上满是复杂之色,“竟然咬舌自尽了。”
    立于他身侧的战将浑身是血,命人将死尸抛出城外后,回头看了一眼孙策,“伯符可知,这“忠烈”银牌为何物?”
    孙策微微摇头,“吾岂知是何物,不过,能让这些士卒奋勇杀敌,必是可蛊惑人心之物,古往今来,无非钱粮田亩尔。”
    徐琨扫视一眼城墙上各自搀扶着离去的军士,“两个时辰,若非晌午,城外鸣金收兵,吾等守城一方的伤亡会更大。”
    “折损了多少?”孙策随手接过一个馒头,此法在刘奇公告天下,献于天子之际,便已为诸多诸侯所用。
    “四门汇报,阵亡兵卒三千七百余人,五千余人带伤,除却两千镇守府中新兵外,其余兵将,全部调用。”
    孙策眯着眼,“江东军伤亡多少?”
    “应当近万人。”
    孙策面上浮现几分薄怒,捏着馒头的手掌紧了紧,十几息后,又松开。
    “按例,攻城一方,伤亡应当是吾军两倍以上……”
    徐琨拱手,“城外江东军阵亡兵卒,当在七千以上,少有轻伤,乃是因为,江东军上下,不惜死一战尔。”
    孙策叹了口气,“能撑到天黑吗?”
    “主公亲自登城,吾西城门士气大振,一千三百军士,辅以八百精壮,当可守至明日。”
    “其余三面城门战况如何。”
    “三将军汇报,南面城墙出现十几处破口,却未有城墙垮塌,守城兵卒伤亡最小,但城外刘奇,并未下令攻打过一次,只用投石车和床弩攻击。”
    “东面城门幼台将军汇报,三千新卒,仅剩千余,人人带伤。”
    “北面城门,有孙河、吕范二位将军戍守,伤亡亦有近两千人。”
    孙策将剩下半个馒头一起塞进了嘴里,几下嚼碎,咽进肚子里,站起身来,眺望着城外的寥寥炊烟,“如此说来,吾军可战之兵,仅剩四千?”
    徐琨点头称喏。
    “传令吕范,命其率城中两千新兵,收集松脂、桐油,以板车、货架置于长街之上,三面守将,若力有不逮,可撤入城中。”
    “喏。”
    孙策叹了口气,四面城门,唯有北门没有堵石,其余三门,都被乱石堵住,若要疏通,亦需数百军士忙碌几个时辰,只不过,城墙若失,也唯有希冀这焚烧断路之计,能够拖延一时。
    南门外大营,刘奇放下了手上的吃食,指着城内,“有炊烟升起,元代,立即命人,将投石车转向那处,孙策麾下将校想要膳食,却要问问吾江东军答不答应。”
    “喏。”很快,董袭便下令投石车几乎发射石弹,目标却是城中点燃炊烟的大营,一波石弹洗礼,忙着熬制膳食的民夫、妇人被砸伤不少,一时间,军营大乱,若非吕范率领城中兵将赶到,这些民夫早已是轰然而散。
    即便如此,拖延城上兵将午膳之计,也已达成。
    “传令,攻城。”刘奇见计策生效,继续传令攻城。
    “虎贲营,随吾攻城。”董袭手中长刀高举,竟是一把拉开身前的军士,一马当先,一手攀着城墙云梯而上,几步便来到城墙垛口,一刀将持枪捅出的军士枭首。
    他一步跃入城墙上,双手舞动长刀,左突右杀,不多时,身侧便倒下了十余具尸首。
    转眼间,身侧的援军越来越多,董袭已抢下三丈城墙。
    刘奇见城墙上已有十几处己方兵将登城,与敌军拼杀在一起,回头看了一眼守在身侧的太史慈,“子义,汝为骁骑营统帅,如今命汝做先登之士,可能破敌?”
    “末将必亲手为主公擒杀那孙翊小儿。”太史慈大喝一声,当即带着从扬州兵大营赶过来的五千兵卒朝着城墙杀去。
    刘奇在中军之中,带着数千骑兵,眼看着太史慈如同猿猴般矫健,不多时,便已是亲自登上城墙。
    “铛”城墙上,董袭身后已有三十余名袍泽,但他也遇到了守城的劲敌。
    “董袭,拿命来。”孙翊年不过十六,但胜在年轻气盛,这合肥,被他视作他孙家的基业,焉能轻易被江东夺去。
    只是,他无论如何抢攻,也无法在董袭面前讨得了好。
    “孙翊,汝父孙文台,何等英雄,汉室忠臣矣,汝何不弃暗投明,投吾主帐下,可保汝荣华富贵,哈哈……”
    “贼厮焉敢辱吾?”孙翊年轻气盛,顿时勃然大怒。
    但如此以来,他手上的招式,却渐渐变得有些凌乱。
    董袭大喜,但他身后的袍泽,已经陆续倒下,守城的兵将在城墙危急之际,全都登上了城墙,上千人和攻上城墙的百余名江东军厮杀在一处,自然是他们占据上风。
    “铛”,孙翊又是一刀,挡下董袭袭向自己脖颈的长刀,“董袭,汝今日,便死于此地吧。”
    孙翊猛地抽刀后撤,他身后的亲卫顿时接管了他和董袭之间的区域,将董袭死命缠住。
    “主公,敌军势大,不若撤军罢。”城下,一名偏将朝着刘奇抱拳一礼,城上的董袭,已经岌岌可危,他身边的袍泽,一个个倒下,转眼间,就只剩下三人,四人在数人并肩般宽敞的城墙上,如何能挡住源源不断地大军冲击,败亡,近在咫尺。
    只是,刘奇的目光,一直没有去观察董袭,他看到了一杆从城墙人群之中钻出之后,又潜入人海的银光,那是一杆长枪,也是一杆杀伐利器,身材魁梧的银甲战将,每走一步,都能卷起数朵血花,他距离董袭越来越近,正好,和仓皇后撤的孙翊撞在了一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击
    孙翊瞳孔猛地收缩,紧咬着牙关,双臂之上,青筋暴起,长刀竖劈之下,身侧的军士亦是鼓足了气力,将手中长枪朝前刺出。
    “铛铛铛”三声轻响,三朵枪花,很轻易地将兵刃挡开。
    太史慈一枪点在孙翊长刀横面上,在火星擦动之际,将其逼退数步。
    “嗒嗒嗒”孙翊面色憋得涨红,两招,他便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这家伙,果然名不虚传。
    太史慈再次出枪,这一次,却是自上而下,轰然砸落。
    “铛”数十斤重的长枪,足足让孙翊虎口酸麻,他双腿岔开,双手擎刀,方才挡下。
    身后,喊杀声逐渐大作,没了他所部亲卫的牵制,董袭又在城墙上开辟了一处宽敞的战团,城下的云梯,正源源不断地往他身后输送军士。
    “铛”,太史慈刺向孙翊胸膛的一枪,再次被挡下。
    只是,这一次,孙翊的两只胳膊都在微微颤抖。
    “喝”,他鼓足了全身的气力,但压在自己刀背上的长枪却纹丝不动。
    他心知,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实在太大。
    孙氏一族的部将中,大多都称他有乃兄之勇,但他却很难在孙策枪下走过数十合。
    现如今,他也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太史慈的枪下撑过几合而已。
    他的双腿已经开始发软,虎口更是抬不起丝毫气力。
    双臂沉如铅铁,就像是,被巨石压在下面。
    “开”,只听太史慈沉喝一声,长枪猛地一挑,一股劲风从孙翊耳边掠过,一朵血花伴随着他一层头皮和发丝飘起。
    他吃痛之下,太史慈握住枪杆的右臂猛地一摇枪尾,枪头一甩,重重地砸在他的脑袋上。
    “嘭”孙翊整个人被抽飞出去,脑袋砸在了城墙垛口上,他摔得天旋地转,扶墙缓缓站起身来,眼前已是有些模糊。
    “唰”,太史慈的长枪,已经在他愣神之际,顺着他的脖颈,一穿而过,带走一片血花。
    孙翊瞪圆了双眼,手中长刀早在摔倒之际落下,他用双臂死死抓住枪杆,眼看着太史慈从腰间拔出长剑,寒光一闪而逝,他看着太史慈离着自己越来越远,自己似乎飘了起来,在空中看了一眼城头上的厮杀,看着昔日熟悉的袍泽,一个个倒下,他不甘,他朝着城西的方向看了一眼,双眼渐渐失去神采。
    “孙翊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太史慈接过孙翊头颅在手,长枪横扫,将冲到他身侧的一排孙翊亲卫砸倒。
    “孙翊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不远处,董袭浑身是血,此刻却是眉开眼笑,他与孙翊战了数十合尚且拿他不下,未曾想,统帅城外骑兵的太史慈,竟是亲自登城作战。
    城上,除却孙翊的数十名亲卫上前抢夺尸首之外,其余兵将已经在董袭和太史慈的领队冲杀下,朝着两面城墙败退。
    城外,刘奇松了口气,“传令城外大军,尽快攻取三门,此外,命北面设伏大军,严阵以待,不能放走孙策。”
    “喏。”
    西城门,当孙策率领数百残部撤入城内,迎面便遇上带人前来接应的吕范,只见此刻吕范双目通红。
    “子衡,何顾大哭?”孙策忍不住问道。
    “三将军……三将军战死军中,南门,已经失守。”
    孙策几乎瞪目欲裂,他猛地将吕范手臂抓住,“何人杀吾三弟?”
    “是太史慈。”
    “跟吾走。”孙策翻身上马,径直朝南门赶去。
    “驾……”不远处的长街上,数百兵将突然冲出,为首一将,径直上前将孙策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