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驸马谬赞,晔不过尽绵薄之力,愧不敢当。”
“此番若是子扬能保居巢不失,某定向陛下为汝请功。”
“多谢大人。”刘晔躬身一拜,脸上满是笑容。
大半个时辰之后,城外已经响起了轰鸣声,刘晔等人躲到了城内,不过,隔着极远,站在高楼之上,看到那铺天盖地而来的石弹,亦是为之惊悚。
“轰隆隆”
隔着一两里地,刘晔亦能在城内感受到大地的震颤。
“子扬?城头,能守住吗?”袁胤狠狠地咽了口唾沫,满脸苍白。
“石弹需要就地开采,运输需要时日,最多还有盏茶功夫,敌军就该攻城了。”黄猗眯着眼道。
“不,他们不会攻城。”刘晔微微摇头道。
“为何?”黄猗和袁胤异口同声问道。
“吾大仲之兵,除陈国境内纪灵将军以外,其余兵马,兵分七路,尚在征讨徐州,舒县之兵,不过两万,便是全力杀出,亦非江东之敌,江东军统帅,既有威力如此惊人的投石车,断然只会大造声势,使吾军士卒胆寒,亦可派兵埋伏山林、芦苇荡间,伏击舒县援兵。”
说着,刘晔走向后衙,“二位大人,还是先回去歇着吧,若是过了明日,江东军,也就该攻城了。”
城内一片安宁,徐庶果真如刘晔所料,只派出一波士卒在石弹结束之际,用云梯攻城。
却不想,刚冲到城下,便承受了一波箭矢,死伤上百,他便立即下令撤下士卒,全军退入搭好的营寨休整。
“军师,今日之战,城墙被吾军投石车轰塌两段,守城袁军,亦有数十人伤亡。”眼见徐庶一直坐在堂上,皱眉不展,彭式当即笑着调解帐中气氛。
“城中镇将何人?”
“统兵之将,不知其名,袁术留守庐江之将,唯有大将军刘勋,其余重将,大多都在征伐徐州。”帐中吕岱抬手禀报道。
“不对,当立即查清守城之敌。”徐庶猛地抬起头来,正准备下令,便看到斥候闯入帐中。
“报……军师,抓到一个偷摸着出城报信的斥候,一共十几人,其余全部死于乱箭之下了。”
说着,几名军士将伤了腿的袁军斥候推到堂中。
“别杀吾,别杀吾。”斥候满脸慌张地看了一眼四周,帐中全是煞气逼人的虎将,他岂能不惧。
“城中守城镇将何人,汝若如实道来,本将军便不杀汝。”徐庶冷喝道。
“城……城中守城之将,是丹阳太守袁胤,驸马都尉黄猗。”
“此二人庸碌无为之辈,如何想出守城之策?”徐庶双目一瞪,帐下彭式猛地上前,直接将其领口拉着,单手将其举在空中,“汝竟敢隐瞒不报,莫非是想找死?”
“是……是……刘子扬,县丞刘晔。”
“刘晔?”徐庶双眉微皱,不等他开口,帐中一名文士便主动起身,“吾在治中堂前听讲之时,听闻此人,昔日为子将大人评为:佐世之才。”
徐庶双眼一眯,“既是子将大人评说之人,必是有真才实学,此人,吾未曾听闻,不过他既姓刘,莫不是汉室贵胄?”
“刘晔,乃阜陵王刘延之后。”文士朝着徐庶一辑道。
“公让年幼,未曾想,竟是这般博学。”徐庶笑着看了一眼诸葛均,此人乃是他友人之弟,此番在方山书院深造之后,倒是收获不少。
“军师谬赞。”
徐庶扶须大笑,“汝,有乃兄之风矣。”
说着,他命人取来笔墨,很快便书写一封书信,放入锦囊中,“吾即允诺不杀汝,此番,便放汝回城。”
斥候当即大喜,“多谢将军。”
“汝且将此信传与刘子扬,便说,同室操戈,为之奈何。”
“喏。”斥候面上狐疑,略微思忖却不解其意,只得躬身应下后,被士卒押解着,转身离去。
第一百零九章 反间计
入夜,城头上仍有巡逻的军士举着火把往来,人影幢幢,城下数十步外,还有自城上抛下来的火把,此刻熊熊燃烧着。城外江东军想偷城,也断无机会。
守了几个时辰垛口的小卒伸手揉了揉眼眶,再次睁眼,竟是看着夜里徐徐走来一道身影。
他瞳孔猛地瞪大,“谁,站住。”
一时间,城上便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两支箭矢,不分前后,几乎同时落到火把可见的数十步外。
“别……别放箭,是吾。”来人举起双手,缓缓走到城门前。
“周四,汝不是受命出城求援吗?此刻回来作甚?”城上,立即有同一曲的军士认出了他。
“说不得,他已是被俘投敌,尔等且看,他身上衣甲未曾破碎,但兵刃已失,马匹不在,极为狼狈。”
一时间,城墙上的劲弓强弩齐刷刷对准城下的周四。
“吾……吾有要事禀报。”敢单枪匹马闯出重围去报信的斥候,无一不是军中身手敏捷,心思缜密之辈,岂能不知自己如今的处境,若是他们认定了自己是叛逆,乱箭齐发,自己也就白死了。
城上,那名校尉沉思片刻,“放吊篮,将他带上来。”
“喏。”
不多时,周四便乘坐着一个竹篮,缓缓爬上城头。
两名军士上前,各自架住他一只胳膊,守城校尉迈步来到近前,目光冷冽地打量他一眼,“何事禀报?且如实说来,若有半句隐瞒,立斩不赦。”
“吾,吾有密信呈给刘县丞。”
校尉目光一扫,便有士卒从他怀中搜出一封书信。
“吾还有口讯禀报,是敌军大营机密。”
校尉沉吟片刻,立即看了一眼身旁的都伯,“汝且率二十人,将其送去县衙。”
“喏。”
周四被人架着,快步下城,他松了口气,被俘还替敌军传递口讯,这是任何一位上位者都不容姑息的,若非是他口称还有敌军大营机密汇报,怕是此刻,便已是成了刀下亡魂。
长街上,灯火早已熄灭,每隔一段,便有巡逻的军士举着火把行进,居巢被围,城内也是风声鹤唳,往日还能见到的繁闹街头,如今全被披甲劲卒占据。
大约行走到长街中央,距县衙还有几百步之际,突然,斜着里,射来十几支箭矢。
“哧哧哧”箭矢入肉,转眼间,护送周四的军士便倒下了大半,只剩下五人举着长枪,虎视眈眈地看着四周。
“敌袭”
“敌袭”
他们眼神慌乱,扯着嗓子吼道。
“咻咻咻”又是一阵密集的箭矢射来,这一次,却有十余名戴着斗笠的精壮冲到近前,用刀随手抹过苟延残喘的军士脖间,将周四架上,穿过街巷,闯入一处小院。
“呜呜……”周四一直努力挣扎,但他只能看着搜寻的军士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当他被散发着恶臭的足衣堵住嘴,他眼前一黑,几乎倒地昏厥,就连呼吸都有些不畅。
他被装进了麻袋,耳旁听着一人小声汇报:“刘晔回府了。”
随即,他便沉沉睡去,当他醒来,努力踢着麻袋,却并未挣脱,他感觉四周静悄悄地,鼻尖微微一嗅,屋子里传来的腐烂恶臭,让他有些不喜,他,究竟在何处?
同一时间,戴着斗笠的一人,将那封书信,呈到了刘晔府中。
“子扬先生,袁、黄二位大人有请。”刘晔正待拆开书信观阅,才打开一半,便放到案上,“可知何事?”
“刚才长街上被敌军所俘的斥候,入城之后,被人劫走了。”
“劫走?既是被俘斥候,如何归来?”刘晔双眉微皱。
“却是听闻……听闻……”
“说。”
“听闻他得了敌军大营机密,尚有密信要呈给大人。”
“密信呈于吾?”刘晔面色一沉,取了外衫,大步出门,“快,备车,吾要前往县衙。”
“喏。”
刘晔备了车马,迅速朝着县衙,却不想,前脚出门,后脚便有上百军士围了刘府。
“军侯何来?”刚在门前送走刘晔的管家一脸疑惑地看着这群兵卒。
“方才长街上,有偃讼蔽峋惺孔洌僮咭福岬忍牛人已入刘府,恳请入内搜查。”
“绝不可能,偃似窕崛胛崃醺课峒掖笕耍墒蔷映蚕刎窕嵛巡嘏涯妫俊惫芗揖馈
军侯朝他抱拳一辑,“得罪了。”
言罢,一招手,大队兵卒强行击退府中奴仆,转眼间便闯入内宅。
“军侯,且看。”不多时,便有人举着一封已经打开的书信来此。
“是汉纸信封无疑,汝在何处找到?”军侯满脸惊喜道。
“被压在砚台之下。”
“甚好。”军侯大喜,直接将书信揣到怀里,大步出门,“汝等二什,留于此处,围住刘府上下,不得放走一人。”
“喏。”
他翻身上马,“走,回府。”
“嗒嗒嗒”,数十兵卒火速赶往县衙的同时,刘晔刚好入府。
“拜见太守,驸马都尉。”刘晔拱手一辑,便站直身子。
袁胤和黄猗对视一眼,脸上故作镇定,“子扬,听闻汝乃阜陵王之后?”
刘晔微微一愣,抬手一辑,“正是。”
“汝早居扬州,可与那扬州刺史刘繇,有何交情?”话音刚落,黄猗脸上就不那么淡定了。
刘晔心中一突,心中警惕,面上却是故作镇定,“早年刘正礼避祸淮蒲之际,却是拜会过家父,但吾当时年幼,未曾与其深交,其后,也未有往来。”
袁胤站起身来,在堂前走动几步,突然靠近刘晔,双目逼视着他,“汝可知,方才有人从街上劫走要犯?”
“入夜之后,吾便闭门未出,方才亦是走到府前,方才得知。”刘晔坦然答道。
袁胤和黄猗交换一个眼神,此人回答得滴水不漏,如此,也很难为其定罪。
“子扬,尚且入座吧。”
“喏。”
袁胤回到座上,不多时,门外便有人闯入。
“禀报太守大人,袁军侯已归。”
袁胤当即眼前一亮,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尚且安然正坐的刘晔,心中冷笑不已,打手一招,“快,让他们进来。”
第一百一十章 刘晔下狱
进门的军侯唤作袁九,是袁胤以前的随从,如今袁术称帝,便是昔日袁家的仆从,亦是跟着鸡犬升天。
“袁九,汝此去可有斩获?”袁胤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禀报大人,吾率军在刘县丞所居长案砚台之下,发现一封已经打开的书信。”
说着,他在刘晔面色微变之下,上前几步,将书信呈给了袁胤。
袁胤看了一眼黄猗,当着两人将书信摊开。
“子扬吾兄……”刚念出第一句,袁胤便抬头怒视一眼刘晔,“刘晔,汝与江东刘奇,倒是称兄道弟,好生亲近。”
刘晔面色大变,但一瞬便恢复了淡定,他站在原地,躬身一辑,“吾投大将军帐下,便是麾下数千部卒亦全部遣散,兵粮军械,无一存留,断无叛逆之心,还望大人明察。”
袁胤面色阴晴不定,却听耳旁黄猗开口继续念道:“汝与吾同为汉室宗亲,昔日父辈亦有往来,今汉室衰微,天子为曹贼所据,吾等当为刘氏中兴而奋起,兄为居巢县丞,可于今夜……”
“叔父,这信上有不少墨渍,大多字迹,已被损毁。”黄猗双眉微皱,“此帛纸乃江东所产汉纸无疑,此刻能从城外入城的,唯有之前的斥候周四。”
“汝无须多想,此信,必是城外江东大营,联络刘晔为内应书信,刘晔,汝还有何解释?”袁胤怒视之下,大手一挥,“来人,将这叛逆之徒给吾绑了。”
“喏。”堂外,大步走来两名身材魁梧的军士,不由分说,上前顺势将刘晔双手架住。
刘晔满脸苍白,用力挣脱两名军士强壮有力的手臂,“太守大人。”
“吾现在是居巢长。”袁胤冷笑道。
“吾亦知晓,汝想说,汝于大将军有赠兵粮之恩,但这淮南,这大仲,却是吾袁氏根基,容不得尔等叛逆兴风作浪。”
“子扬,得罪了。”黄猗面上略微犹豫,一挥手,“押下去吧。”
“喏。”两名军士朗声应下,便拖着刘晔朝外走去。
“哈哈……”刘晔突然放声大笑,“袁胤,汝已中了离间计也,若是汝当真将吾收押,莫不是正好遂了城外江东大营的愿?”
“逆贼安敢猖狂。”袁胤勃然大怒,猛地回身去抽悬挂在兵器架上的长剑。
“叔父且慢。”却是被黄猗双手抱住,“这书信既是来自城外大营,必是被城外江东军统帅得知吾等今日守城之策,是子扬献上,其中,怕是有诈。”
袁胤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抬手抢过书信,指着上面墨渍涂黑之处,“那汝便说说,这墨渍为何要涂抹信中文字?”
“城中,如何出现江东细作,他们,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知晓吴郡斥候,被城外江东大营所俘不成?”
黄猗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拖下去。”袁胤大手一挥,两名劲卒,即刻将刘晔拖出堂外。
“哈哈哈……吾竟不识袁氏庸碌,忘却吾大汉隽才之后矣。”刘晔此刻心中满是感慨,自己乃是没落皇室宗亲,却不想,在那江东之地,还有人记得其名。
他也想到了这一封书信,绝对是城外大营所施的离间计,并且,这江东军的统帅,经此一计,亦是让他刮目相看。
“咻”,夜里,南城门拐角处,一根箭矢,趁着夜色,从城内抛射而出,在一名兵卒打盹的刹那,落到了城下。
“张虎,你可有听到什么动静?”
“怕是蛇鼠过境吧。”
“莫要打盹了,若是敌军偷摸上来,你我可是大罪。”
“吾知晓了。”
可是,在下半夜城头换防之前,一份纸条,还是被呈到了徐庶帐前。
待到天明,徐庶醒来,打开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刘晔已下狱。”
“立即击鼓聚将。”他大声下令,不多时,营中诸将便纷纷策马赶到营外。
“吾等拜见军师。”
眼见着众将站到两侧,徐庶举起了手中的纸条,“城中吴卫密报,离间计已成,袁胤动怒,将县丞刘晔给收押,如此,居巢城中,再无人可阻吾江东攻取此城矣。”
话音刚落,帐外便有斥候来报。
“报……禀报军师,吕蒙将军已攻占龙舒。”
“好。”营中众将纷纷大声喝彩。
徐庶一手抚须,“吾等率众渡江,最担忧之事,便是立足不稳,今寻阳、皖县、龙舒皆在吾守手,大事已成。”
言罢,他眼中迸射出一道精光,“子明将军所部伤亡如何?”
“百人以内伤亡,一鼓即下。”斥候朗声答道。
“子义将军所部骁骑营如今何在?”
斥候再次抬手一辑,“战报送来之前,太史将军便已率军杀往舒城,如今,怕是已得舒城。”
徐庶面色一喜,“传吾将令,命全柔将军率军镇守舒城、龙舒等县,子明将军率所部兵马即刻北上,取灊、六安、雩娄等地。”
“喏。”斥候立即应声出帐。
徐庶环顾一眼帐中众将,“刘勋将兵全部汇聚于沿江一线,唯有汝南太守孙香所部集结兵马,但汝南毗邻曹操盘踞之地,重兵屯驻边境,不敢撤离,庐江,半月之内,必为吾江东所取。”
言罢,他环视一眼营中众将,“今日,黄昏之前,以井车、擂车、投石车,强行攻城。”
“周泰听令。”
“末将在。”周泰踏前一步,满脸喜色。
“汝率水军攻打南门水寨,做佯攻。”
“喏。”
“樊能、笮融。”
“末将在。”
“汝二人强攻西门,为偏师。”
二将对视一眼,又是佯攻?
不过,将令在前,他们焉敢在此刻发问,当即一同躬身一辑,“喏。”
“吕岱、彭虎何在?”
“末将在。”二将一同踏前一步,抬手一辑。
“汝二人攻打北门,大作声势,强攻试探。”
“喏。”
“贺齐、于麋、彭式。”
“末将在。”
“汝等各率所部兵马,随本将坐镇东门,此外,所有投石车全部集中东门,居巢城高于皖县,虽有杂草、棉被为抵挡,但吾军已用石弹攻城一日,这第二日,汝等必要将投石车石弹击中城上一处,必要破开城墙。”
“喏。”
徐庶目中精光泛动,看向东边,“刘勋,既然汝不率军来救,那这居巢,吾江东便一口吞下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县双姝
兵过一万,无边无沿。
数万大军,兵围居巢,便是一字铺开,团团围住四周足有几丈高的城墙,伴随着战鼓声,挪动脚步,也能让镇守在城头上的军士感到心颤。
“咚咚咚咚……”那位居东面的中军之后,十八面大鼓朝着两侧排开,鼓声大作,军阵铺开,刀盾手在前,弓箭手在后,其后,便是正在迅速搭建攻城器械的工匠。
远处,还有高大的投石车被装上车轮,由数十名精壮拥护着,推到城墙两百步外。
“大人,是否让城中骑军出去解决掉这些投石车。”袁胤身旁的校尉满脸忧急,昨日之战后,这城外的投石车,竟是增加到了三百架,可见,江东军的工匠们,也没有闲着。
袁胤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城中兵不过六千,骑卒四百,城外骑卒不多,但一波乱箭齐发,估计这些骑卒就剩不下了,汝莫非是,想带着骑卒出城投降?”
校尉面色一白,“末将不敢。”
“江东军意图牵制吾等,只围不攻,今日,或许也只是大造声势而已,叔父莫要担忧。”黄猗努力宽慰道。
“暂回县衙吧,吾军昨日至今,已陆续派出三十余名斥候,未曾有一人回讯,也不见援军到来,驸马,你我,已成孤军矣。”袁胤叹气道。
“城中兵粮尚足,叔父何必沮丧,倘若不能坚守,吾可率军与叔父杀出城去,数千兵马,死命相护,这东城门外,将兵不过万余,足以杀出重围。”黄猗指着城外军阵,眼中浮出几分果决之色。
“守城吧,此刻,江东出兵庐江之事,想来陛下已是知晓,若是他能早些击溃吕布所部,吾等便也不必陷入困局。”
“可是……”
“三日,只守三日,倘若刘勋不来救,吾等便往龙舒突围。”
黄猗看着袁胤佝偻的背影,面上满是苦涩,还有一句话他还没有说出来,倘若城外江东军撤回埋伏在舒县道上的伏兵,龙舒必定已落入,否则,江东军,断不会冒着陷入重围的风险,大张旗鼓地攻城。
他走下马道,看着长街上来往不息的兵卒,时不时,看到兵卒走到一些大宅前,从里面搬运出粮食和钱财。
也就在他行至长街中时,正好看到一群兵将在和一名老者拉扯。
“这是在作甚?”黄猗面色不善地翻身下马,来到近前喝斥道。
“驸马都尉,这老家伙不识抬举,竟然不肯将家中钱粮贡献于吾军中将士,必定是想等城外江东军杀进城来,好以钱粮资敌。”都伯朝着黄猗躬身一拜道。
“冤枉啊,大人,老朽从皖县随大军撤往居巢,随行只携带一些珠玉古册,便是口粮,也仅有十日。”
话音刚落,都伯眼中满是冷笑,“怕是不止吧,汝乔氏亦算皖县名门,祖上也有仕官,逃难之际,便是仆从便有五十余人之多,钱粮可是足足装了十辆大车,汝说没钱,怕是这街坊邻里,都无人相信吧,便是这一处宅子,少说也得几十金吧。”
闻言,黄猗面色一沉,“此番江东军围城,为守住居巢,城中大多精壮都帮着搬运滚石檑木,乔氏乃是皖县望族,却也不能免俗,不过,乔老却可以钱粮相抵府中应征精壮。”
“敢问驸马都尉,吾乔氏,须得多少钱粮?”乔老面色一苦,但仍旧努力做出赔笑道。
“乔老府中精壮数十,须得五千钱,或者栗米五十石。”
“五十石?”乔老面色一变,但也只能躬身一拜,“如此,老朽便典当家产,以家资相助守城。”
“乔老辛苦。”黄猗咧嘴一笑,大手一挥,“撤。”
乔玄目送着军士从府中抗走几十个麻袋,其中便有不少他从皖县带来的珠玉。
他目中恨色一闪而逝,转身回府,立即便命人关上府门,府中一干人等,不得擅自出门。
正当他步入堂前,两道倩影,便匆匆朝着后院逃窜。
“绾儿、薇儿。”
“给父亲大人请安。”两女浑身一颤,只能是低着头,回身朝着乔玄盈盈一礼。
“汝二人尚未出阁,便在府中到处乱走,若是被府外的人看到,怎的是好?当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乔薇吐了吐舌头,故作委屈道:“父亲,吾与阿姊,听闻父亲被官军为难,也是牵挂父亲大人嘛。”
乔玄面色一板,“薇儿,汝那日的字画,简直就是鬼画符,可有重新临摹?”
“孩儿只善抚琴,丹青却是阿姊擅长……”
乔玄怒其不争地指着她的琼鼻,“吾乔氏一族,世代知书达理,汝功课不达,还敢顶嘴?”
“父亲莫要生气,是孩儿此番做错了。”乔绾拉了拉自家小妹的衣袖,二女当即抬手一辑,躬身下拜。
乔玄深深地看了一眼二女,最终,却是主动上前将她二人扶起。
“汝娘亲早早便撒手而去,为父带大汝二人,已是呕心沥血,汝二人如今亦到出阁年纪,若是,能早日将汝二人托付给良人,为父此生也就无憾矣,不过,如今外头兵荒马乱,汝二人生得如此……若是被贼军看见,该当如何是好?”
“孩儿这便带着小妹回屋。”乔绾眼见乔玄面色稍缓,便顺势拉着自家小妹逃也似的奔向后院。
“阿姊,阿姊,慢些,慢些。”小乔的身子弱些,跑过了庭院,走到自家院落前,她已是有些气喘吁吁。
乔绾玉手点落在她眉间,看着嘟起小嘴,煞是可爱的她,故意板着脸道:“薇儿方才,实在不该与父亲顶嘴。”
乔薇一脸不爽,“那府外的官军,亦不是豺狼虎豹,吾二人并未犯法,乃是良家女子,他们为何敢欺吾?”
“古来征战,为将者,马革裹尸,如今江东军已围城,城破之前,城中必定是人心惶惶,吾乔家虽是世代豪族,在皖县一代也素有名望,但大战之时,也莫要和这些刀口上舔血的莽汉为难,一些钱财,给了便是,倘若他日吾等还能回返皖县,家中田亩,亦足够吾等日常所需矣。”
乔薇将柔夷放到了阿姊的掌心,颔首在她香肩磨蹭,“阿姊,居巢,当真会破吗?”
“汝不曾出府,莫非,未曾听到那些老妪下人平日里的碎嘴?”
乔薇一脸茫然。
“如今呐,这扬州,已是一分为二,庐江、九江尚在袁公路之手,那江东四郡,却早已归了一位汉室贵胄。”
“汉室贵胄?”
乔绾伸手轻抚着她柔顺的发丝,“江东六项、汉纸、牛耕、平定山越,当真很难相信,这位吴侯,才弱冠之年呢。”
她或是低喃,或是埋怨,或是好奇,或是叹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
“报……”县衙后院,黄猗刚坐下,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传令兵已经冲到近前。
“二位大人,四门鼓声大作,东门投石车石弹齐发,守城将士伤亡惨重,其余三门,暂时还未有士卒登城。”
袁胤一手抚须,脸上早已是胸有成竹,“子淳,汝与吾所料不错,城外江东军果真是三面佯攻,只攻吾东门。”
“如此,三门吾等只需用精壮配合少量军士便可守之,将城中大部兵马大部调往东门镇守。”黄猗咧嘴笑道。
“那城外江东大营统帅,子淳可知是何许人也?”
“方才在城墙上眺望之时,吾观敌军帅旗上绣着一个“徐”字。”
黄猗双眼一眯,“那必是刘奇小儿,自寒门擢拔的一介狂生了,听闻,当年此人在江东之时,曾粉头蓬面,当街袒胸露乳,放胆拦下刘奇马车,于长街喝问。”
“此等狂生,若在吾淮南之地,必为陛下所斩,这天下之大,渡江北来,前往江东避祸的文人儒士何其之多,他刘奇小儿,却偏偏重用一狂生,哈哈……难怪,便是牢狱中那刘子扬,亦能应对其攻城之策。”
话音刚落,东城门方向,已经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黄猗和袁胤对视一眼,两人面色同时大变。
“莫非……”袁胤站起身来之际,长街上,已有骑卒奔驰而至,他满脸惊慌的冲入后宅,“报……江东军军阵之后,突然推出二十架井车,井车之上,分布兵卒上千,如今,敌军已从井车杀上城墙。”
“汝竟敢假传战报?”袁胤大步上前,一手直接抓住了他的领口,双目怒视道。
“吾在城上布下一曲刀盾手,焉能一鼓而败?”
“井……井车上有大批弓箭手,乱箭齐发,城墙上的守卒根本抵挡不了,二十架井车,源源不断地有军士登城,现在……城墙怕是已经失了。”
袁胤满脸苍白地后退两步,眼前一黑,作势欲倒。
“叔父,叔父。”黄猗立即上前将其扶住,“叔父勿优,吾即刻率护卫县衙的一千精兵,重新夺回东门。”
“善,幸好尚有子淳在。”袁胤面色一喜,作势站起身来,双手按着黄猗肩膀,“子淳,此去,保重。”
“必为大仲效死命尔,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黄猗退后一步,朝着袁胤郑重抱拳一拜,转身大步出门,很快,便有密集的脚步声远去。
袁胤如释重负,他回眸看了一眼还在大口大口喘气的传令兵,双目一瞪,“快,即刻调集三面守城之兵,吾等从北门杀出,前往龙舒。”
传令兵面色微变,“驸马都尉已率军前往东门,重新夺回城门,吾等此刻撤走,岂不是……”
“汝敢违抗将令?”袁胤双目一瞪,满脸杀气。
“喏。”传令兵心中厌恶,但面上却不敢有违,拱手一辑,转身就大步出门。
不多时,汇聚了两千兵将在侧的袁胤,直接打开北门,率军从北门杀出。
“定公将军,敌军出城矣。”此刻,镇守北门的,赫然便是吕岱和彭虎,眼见大队袁军杀出,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有狂喜之色。
江东军战功赏钱粮田亩,吴侯刘奇,更是看重军中后起之秀,便是年不过弱冠的吕蒙,在平定山越一战后,亦被提拔为江东军中罕有的中郎将,敌军从他二人这里出城,岂不是天赐良机。
“彭将军且慢。”正当彭虎手持狼牙棒翻身上马,却被吕岱喝止。
“定公将军为何阻我?”彭虎一脸疑惑,眼看着那乱军之中护送的一名官员,赫然便是守城之将,这天大的战功,便近在咫尺,他早已是心里痒痒难耐。
“敌军从北门突围,而非东门,汝知何故?”
彭虎略微沉吟,“必是吾军主力攻打东门,袁军胆怯,只敢弃守,不敢与吾军拼杀。”
“袁军突围北门,往何处去?”
“北去必是龙舒。”话音刚落,彭虎隐隐觉得自己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