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令君,荀军师,朕能与汝二人一同上路,幸甚至哉。”
荀彧热泪盈眶,“臣有负先帝,更愧对陛下。”
“哐当。”殿上,曹丕的嘴角已经浸出血来,双眼失神地朝着地面倒去。
“陛下。”荀彧面色一慌,手上端着的酒樽险些脱手落地。
他慌忙几步走上龙升,却听到曹丕的低喃,“不用……扶……朕。”
“嘭”,曹丕终究是倒在了龙椅前,他的冠戴一下磕在龙椅上,整个人匍匐在椅面上,这东吴传过来的椅子,改造而成的龙椅软座,如今便成了曹丕最后的执念。
十来岁登基,他熬过了曹昂,年长而胜于曹冲,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却比这二人都更适合登基为王。
“若是再给陛下一二十年,只怕这天下,还说不定谁能称雄……”荀彧端起酒樽,朝着站在对面的荀攸微微一辑。
“叔父,吾先去也。”荀攸朝他微微一辑,仰头将杯中烈酒一口饮尽。
“同往,同往。”
“九幽黄泉相伴而行,吾道不孤尔。”
“哈哈哈……”
殿内的笑声戛然而止,有军士想去推门,却被司马懿伸手给拦下了。
“莫要进去,且让陛下英灵先行一步罢。”
约莫过了盏茶功夫,司马朗推门走了进去,同行的鲍勋双眼一红,竟然直接就哭了出来。
“陛下。”跟在他身后的一种文武纷纷跪倒在殿内外,哀嚎大哭。
“陛下驾崩了。”紧随其后,站在台阶下的无数军士跪倒在地,人口相传,不多时便传出午门之外。
建安九年九月初九,魏哀帝曹丕亡于邺城,吴王刘奇上表天子,收敛其尸骨,葬于邺城城郊,以公侯之礼待之。
次日,吴王刘奇率大军入主邺城,念旧情,封赏先魏宗室,曹操诸子皆封为侯,封地都在江东六郡。
是夜,清河长公主曹怡入寝宫服侍。
次日,清河长公主被封为美人。
邺城吴王别居之中,曹节、曹华、安阳公主、金乡公主为服侍曹操那一众夫人,留于此处安置。皇宫内遣散的宫女宦官徒留五十人于府宅之内,未成年曹氏、夏侯氏宗子皆迁往江东封地。
这一日,刘奇站在曹操、曹丕父子二人曾坐的龙椅前,迟迟凝望。
殿外,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一人,刘奇听到脚步声,回眸一看,却是徐庶。
“元直,汝此来为何?”
“是为恭喜主公重整汉室河山,功勋卓著,远胜世祖当年。”
刘奇眯着眼,“汝此来,可受他人劝说?”
“到底是瞒不过主公。”徐庶笑了笑,“此来,是受孙长绪、是子羽、步子山之托。”
“他们三人想劝孤坐上这龙椅?”刘奇回身指着身后的龙椅答道。
“主公,天下一统矣。”
刘奇微微一怔,“是啊,天下一统矣。”
他抬脚走下龙升,行至徐庶身前,“元直,汝是何年随吾?”
“乃是主公于东吴改制,施行江东六项之际。”
“距今也有七八载了吧。”
“八载有余。”
“如今天下一统,汝以为,孤麾下那一干文武群臣,当如何封赏?”
“此次北伐,连灭豫国、魏国,北伐群臣功勋卓著,此前吾江东军功爵上限为单字侯,县侯,如今只怕也难封赏。”
“何人功高?”
“当属昨日来信北击鲜卑大胜,于渔阳长城外五十里斩首五千余级之大都督尔。”
“孤欲封他为齐国公,不知汝意下如何?”
“敢问主公,何为国公?”
“非刘氏者,不可为王,此国公之爵,位在县侯之上,自今日以后,吾东吴将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封赏群臣,不知汝意下如何?”
“这国公一爵,主公可有设多人担之?”徐庶双眉微皱道。
“少则二十四人,多则三十六人,功勋足够,皆可入选其中,孤已命工匠于北都燕京皇宫大院之内,修建一座凌烟阁,日后这些国公,都可将画像挂入其中,永世受吾大汉香火供奉。”
“如此,当可施行。”
“元直,颍川于战国之时是哪国故地?”
徐庶微微一愣,随后便开口答道:“战国时,陈国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正辖如今颍川郡之地尔。”
“颍川乃是昔日大夏故都,难怪如今天下乱世,出了这么多当时俊杰。”
“也罢,那孤便封汝为陈国公,今后这颍川两县之地,便是汝之封地。”
徐庶抬手一辑,“多谢主公。”
“且陪孤走一走罢,那曹操的姬妾,这天色未黑,便有人给孤传讯,有的打扮得如花似玉,有的却以绝食自尽博人眼球,有的却已悬梁自尽。汝且说说,这些女人到底是何心思?”
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
建业十年四月一日,北都燕京城内,天子刘协立于十几丈高的禅让台上,位于禅让台四周,军士林立,虎贲中郎将董袭,虎卫都督徐晃一左一右站在群臣之前,一手按着腰间长剑,一脸严肃地打量着四周。
文武群臣皆站在南面的广场之上,居北的看台之上,一众嫔妃带着刘奇的儿女们耐着性子等候在那里。
“朕继位十六年以来,无德于天下百姓,无力挽天倾、中兴大汉之才,德才皆失,为奸臣迫害,有愧于列祖列宗,焉能再做这天下之主。”刘协面色痛苦地看着下方的群臣。
“朕有弟刘奇,齐悼惠王之后也,弱冠起兵,收复江东四郡,跨江北击淮南篡汉逆贼袁术,渡淮河迎战曹操,收复徐州广陵之地。复而平定荆襄,南取交州,西入蜀中,北伐三辅,以十载之功,兴大业之志,匡扶大汉,立下赫赫功勋。”
“其仁德遍施诸侯,安平侯孙权主公降之;其贤才于天下,江东六郡之民,每户年入万钱,江南之民,不愁衣食,便是中原之民,一载以来,也修缮屋舍,逃难灾民,皆可回返家宅;如此德才兼备,吾大汉宗室万里良驹,焉能不王之?”
“这大汉江山,当交由德才兼备之人统筹之。”
言罢,群臣皆高呼挽留,却被刘协执意拒绝,他亲手从宦者手中接过冠戴黄袍,为刘奇更衣加冕,又将那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玉玺递到了刘奇的手中。
当着文武群臣和殿前的数万吴军将士,他神情严肃,朗声高喝,“皇弟,今日,这大汉江山,便托付于汝。”
“臣弟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善。”
当刘奇双手捧着玉玺来到禅让台前,他面朝群臣之际,底下的文武群臣纷纷叩首下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奇一阵心旷神怡,十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十年,终于是成就了皇图霸业。
“陛下。”耳边,小黄门低喃一声,正好被刘奇听到。
刘奇嘴角扬起几分笑容,玉玺递给身侧的小黄门,双手一抬,“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朗声应了一声,纷纷爬起身来。
刘奇退了几步,看了一眼身侧的小黄门,“宣旨。”
“喏。”
小黄门几步行至台前,摊开手中的圣旨,面朝台下的群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大汉中兴,天下归一,即日起,改元为兴业。”
即日起,也就是兴业元年。
“喏。”底下群臣整齐划一地应了一声,再次跪伏在地上。
小黄门摊开第二张圣旨,宣布追封刘繇为汉康帝,庙号汉真宗,修康陵于建业葬之。
“皇长子刘斌,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德才兼备,特赐册宝,立为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随后,二子刘烨(大乔子)、三子刘淳(步氏次子),四子刘延(任氏子),五子刘静(小乔子)皆被封为皇子,长女刘熏(蔡氏女)为长公主,次女刘玥(吕氏女),三女刘欣(甄氏女)皆被封为公主。
“淮阴步氏女练师,贤良淑德……特赐册宝,立为皇后,正位中宫……”
“陈留蔡氏女蔡琰,……特赐册宝,立为文贵妃,正位西宫。”
此后,刘奇立下十二正妃,以吕玲绮、大乔、小乔、黄舞蝶、甄宓、马云騄、孙尚香、任氏、曹怡、曹节等人入选。
此外,袁潇、袁黛、甄姜等女皆被封为正妃之下的夫人。
一群莺莺燕燕跪谢接过册宝和服饰之后,刘奇的目光看向了台下。
“丞相孙邵,追随先帝创业已来,勤恳忠勇,谋国安政……特赐册授,擢为鲁国公,赐昌平、平安二县为食邑,得享凌烟阁,受天下香火。”
“臣谢主隆恩。”孙邵浑身微微一颤,以他沉稳龙钟的心性,此刻也未免开始动弹。
鲁国,乃夫子孔丘之乡尔。
“司徒是仪,追随先帝创业已来……特赐册授,擢为莒国公,赐营陵、平寿二县为食邑,得享凌烟阁,受天下香火。”
“臣谢主隆恩。”是仪满脸感激涕零,接过册授和冠戴之后,已泪湿两行。
“莒国公,可莫要君前失仪。”小黄门低声提醒道。
“多谢。”是仪立即拂袖擦拭了几下眼角,方才掩盖了此刻的兴奋。
“司空步骘,与朕发蒙于曲阿,共襄大业于江东四郡,……特赐册授,擢为徐国公,赐临浦、淮阴二县为食邑,得享凌烟阁,受天下香火。”
“大司马徐庶……特赐册授,擢为陈国公,赐长社、鄢陵二县为食邑,得享凌烟阁,受天下香火。”
“大都督太史慈,勇冠三军,功勋卓著,内定诸侯之乱,外攘胡人之患,特赐册授,擢为齐侯,赐黄县、曲城为食邑,得享凌烟阁,受天下香火。”
“臣谢主隆恩。”太史慈心中万分感慨,他虽然是追随刘奇最久的老将,可论功劳,此前四人都是江东文臣之首,武将之中,他竟是排在首位。
“擢诸葛亮为武国公,庞统为楚国公,陆逊为庐国公,吕蒙为蔡国公……”,这一列,乃是四大都督的封赏,也在群臣之前。
“擢吴宪为曲国公,朱桓为越国公,赵云为晋国公,黄忠为凉国公,徐晃为赵国公,张辽为燕国公,臧霸为卫国公、马超为雍国公、蒋钦为随国公,周泰为唐国公……”这一列,乃是忠肝义胆的老将,但却都是各州都督。
“擢张昭为郯国公,张纮为舒国公,许靖为申国公,虞翻为鄂国公……”这一列,却是六部尚书和一众老臣名将。
“以上三十六人,不日将有画师描绘相貌,以画纸悬于凌烟阁内,日夜有甲士巡逻看护,永世受天下香火。”
“臣等谢主隆恩。”此刻,台下那三十六人一同叩首行礼,刘奇一一打量着这些人,双手一抬,“众爱卿免礼。”
紧接着,便是改制和宣布军中任命。
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战养战三十年
“今设京营十二,以曲国公、征西大将军吴宪率山越营护卫燕京左翼大营,满编万人。”
“臣领旨。”吴宪穿着玄色甲胄出列,抱拳一辑。
“以武国公、兵部尚书诸葛亮率无当飞军护卫燕京右翼大营,满编万人。”
“臣领旨。”诸葛亮面无表情地出列,在他身后数十步外,孟获等将远远地望着他,一脸羡慕崇敬。
“以赵国公、镇北大将军徐晃率虎卫营护卫皇宫外宫城,满编万人。”
“以姚侯、安东大将军董袭率虎贲营护卫皇宫内宫城,满编万人。”
“以齐国公、大都督太史慈率骁骑营护卫燕京北面大营,满编万人。”
“以晋国公、卫大将军赵云率骁龙营护卫燕京南面大营,满编万人。”
“改庐江营为左右武卫,以海陵侯、平北大将军吕岱为左武卫统帅,满编万人,镇守东北翼;以琅琊侯,平东大将军徐盛为右武卫统帅,满编万人,镇守东南翼。”
“改寻阳营为左威卫,以巴国公,征西大将军甘宁为统帅,满编万人,镇守西北翼;改丹阳营为右威卫,以山阴侯,安西大将军贺齐为统帅,满编万人,镇守西南翼。”
“改荆州营为左羽林卫,宛城侯、安北大将军文聘为统帅,满编万人,镇守九门城郭;改长沙营为右羽林卫,高平侯、安南大将军刘磐为统帅,满编万人,巡视燕京长街。”
“调诸葛瑾任京兆府太守。”
“擢福侯、安北将军马忠为京兆府都尉,负责缉盗、屯田事宜。”
“益州以南,交州以西,设滇州,号安南,以武国公,左军师诸葛亮为都督。”
“西域都护府,于五载之内,修建城池二十余座,设六郡,移民二十万,设西州,以商国公、户部右侍郎蒯越任都督。”
……
十几张圣旨宣读完毕,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刘奇身子有些僵硬,他走到台前,看了一眼下方的群臣。
“朕即位以后,当大赦天下,凡作奸犯科之辈,非死罪者,罪减一等,三五载收监者,可无罪释放。”
“陛下英明。”
“朕欲施行鼓励多生制,每一户百姓,多生养儿女,皆可得钱粮田亩封赏。”
“朕欲调集天下屯田兵,北上开垦屯田,以中原之地,河北之地为主,开垦屯田万万亩,为天下黎民百姓之用。”
“朕欲将钱庄、县学、有轨马车、五丈驰道之事推行天下,十载之内,吾大汉各州郡皆可用之。”
“朕欲广开言路,在这燕京南门之上,高悬一登闻鼓,但凡有极大冤情之事,皆可敲响此鼓,无论贵贱贫富皆可入皇宫朝见,尔等之事,可交由朕为尔等亲自断之。”
“朕欲施行郡兵制,凡年二十以上者,皆可被征召入伍,凡六十以上者,须得退伍返乡。”
“朕于天下各地有俘虏外夷精壮五六十万之众,天下百姓服劳役者皆可减免,日后除犯官之民、流放大罪者皆不可为奴,强服劳役。且庄园蓄奴之制当即刻废除,胆敢有忤逆者,族。”
台下一片噤若寒蝉,此前刘奇在江东各郡施行的释放一部分家奴的新政,未曾想在他登基的第一天,便开始施行。
不少文臣为刘奇暗暗捏了一把汗,这天底下有多少士族豪富之家,他们是知晓的,蓄奴至少也得百万人吧,若非如今江东屯田之制已推广天下,怕是这天底下的奴隶还会多上不少。
可即便如此,大多数田亩仍是掌握在士族豪富之手。
若是强迫他们将奴隶释放,这些奴隶必将从官府手中获得田亩家宅,虽是租聘,可往往数载之后,他们便可靠着存余购买这些田亩,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便不再愿回去当奴隶。如此一来,那些骄奢的士人商贾必定不满,如此一来,只怕各地会出现不少动乱。
“各州都督须得小心应对此事,一载之内,天下各州郡必须释放所有蓄奴,若有隐瞒不报者,包庇不查者,朕在处置他之时,会命刑部先夺其爵,再处罚之,王公贵族与庶民同罪,掌刑狱者,更罪加一等。”
面对刘奇的“酷法”,底下那些士族、豪富出身的官吏都是敢怒不敢言,而武将之中,大多都是贫苦之家出身,即便是一下变得富裕起来,也只是买一些丫头,人数不超过四五十人,以他们的显赫威名和恩宠,自然不会有人曲查他们,可兼并土地,蓄养大批农奴之事,他们却不敢去参与。
此前遣散得最快的,也就是贺齐、张昭之辈。
徐庶冷眼旁观者,他想知道谁是第一个跳出来寻死的,如今天下刚定,各地的匪患皆已平定,便是那黑山贼张燕也已经上书乞降,不日便要抵达燕京受封,他麾下的黑山贼也即将得到整编。
整个大汉境内,已经再无万人以上的散兵游勇,更何况刘奇麾下的那些文武群臣,哪一个不是受到极高的恩宠。
自刘奇封侯加九锡王以来,从未亏待过他们这一批老臣,此刻若有士族、豪富之家联手揭竿而起,那不过是寻死而已。
在这些军中大将饶有兴致的目光中,那些文官们一个个都低眉顺眼,不敢出列。
“此外,吾大汉军功爵制,将不废除,至少在朕登基这三十年之内,绝不废除。”
“南面,贵霜帝国已在数载之内连续提升七次关税,有意阻拦吾大汉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诸葛亮。”
“臣在。”诸葛亮闻声出列,朝着刘奇拱手一辑。
“朕命汝为征南大元帅,调度交州、益州、滇州及南海水师,朕此前会派使团前往贵霜帝国与其交涉,倘若他贵霜帝国不将关税调回原价,朕当发兵二十万,攻破其帝都,也这蛮夷之主知晓,犯吾强汉之下场。”
诸葛亮满脸严肃地拱手一辑,“臣定不辱使命。”他并非心高气傲之辈,他心知这四州之地的兵马,若是算上屯田兵,亦或者征召那些身强力壮的蛮夷劳役,怕是得有三四十万,可贵霜帝国的兵马也只多不少,这一战,若是要扬国威容易,若想覆灭贵霜帝国,却是极难。
“庞统。”
“臣在。”
“朕命汝前往凉州,都督凉州、西州、司州、并州之兵,提防鲜卑、匈奴各部,此外,日夜操练兵马,待国内兵粮齐聚,趁势进军西域。”
“喏。”
“陆逊,回返幽州,掌管幽州、雪州、韩州之兵,即日起于辽东屯田,不日率军出塞,先灭辽西鲜卑,再平辽东鲜卑。”
“喏。”
天下刚一统,刘奇便又下令征战,一时间,台下群臣满脸愁苦。
战,百姓苦!不战,则军功爵难以维持!
何况让刘奇放着这么一干良臣猛将不用,他也憋得难受。
“如果当年秦始皇有一张世界地图,他会如何抉择?”许多年后,刘奇仍然想着这么一句话。
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带头开河
兴业元年十一月,皇宫大院之内,内阁所在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如今天下百姓本就疾苦,天寒地冻且多数田亩颗粒无收,若非吾军久施屯田之策,只怕这天底下的百姓早已饿死大半,灵帝之时六千余万人,如今只剩四成,倘若再调拨百万人开渠修河,怕是会累死、饿死无数精壮。”
“先秦之时修长城、修阿房宫、修皇陵饿死、累死民夫不下百万,最终引得百姓揭竿而起,先秦灭亡,此乃祸国之策,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刘奇一脸平静地看着这群六部的侍郎们,一只手敲击着桌面,“可朕下令定燕京为北都之时,尔等为何不上书进谏?”
殿内众人各自对视一眼,却见步骘起身朝着刘奇一辑:“陛下,吾等只是想询问为何非得修河,开渠之时,先秦修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吾大汉四百年以来,亦修龙首渠、白渠等水道,是为疏通水路,方便船运,又可饮水浇灌干涸之地,为偏远之民提供水源,此乃治国良策。然修河不同往常,小河开垦无用,劳民伤财尔,纵观北地,入海大河喝道皆宽阔,若强行开垦河道,接引入燕京附近郡县,怕是少说也得征调五十万以上民夫。”
“朕准备在五年之内征召三百万劳力开渠修河。”
“三百万?”闻言,殿内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刘奇抬脚绕过长桌,行至殿内,随手拿起一根竹竿指向几人围坐着的沙盘,沙盘上有着山川河流,标注着大汉的各州郡和各大江河。
“朕欲调蛮越劳役与匈奴、羌人俘虏赶往长安至潼关一线,修水道连通此两城,沿途修小沟渠蓄水,平日可灌溉附近农田,而渠内亦可行船,如此,吾军若兴兵西域,便可自水路赶往长安。”
张昭指着图上的长安,“主公,长安至潼关不远,只是若要行船,怕是得修二三十丈宽,如此一来,调集这三地俘虏,不过十万之众,怕是一二载方能完工。”
“那便再从那些凉州、关中的贫困农户和此前征召的屯田兵中抽调一些人,补足三十万精壮,尽快开渠竣工。”
“这……”张昭的目光看向了工部尚书刘晔。
后者踏前一步,连忙抬手一辑,“陛下,若要连通燕京至长安水道,怕是得从黄河至沁河口向北开垦水道,再引海河之水入燕京之地,如此水道怕是有上千里之长。”
“河北地势平坦,且土质疏松,开垦便利尔。”刘奇一只手拍在河北平坦的地形上,“如今天下平定,朕仍旧为大汉军中的将士发放军饷,那些屯田兵也大多改为县兵、郡兵,平日除却当值之人,皆可随民夫劳役前往河道劳作,皆有赋税减免与钱粮嘉奖。”
“此外,南面再从长江入海口过建业,吴县、余杭、钱唐等地打通水道,此事可抽调江东屯田兵即可,想来朕于江东经营十余载,抽调劳力,以减免赋税与此前低价出售良田,已能让百姓信服。何况开渠修河,本就是为天下苍生计。”
“陛下可还从黄河水道一路开垦河道,从兖州、豫州到徐州盱眙,再言破釜塘等河道连通长江?”刘晔身侧,一名官吏出列询问道。
“马侍郎此言甚合朕意。”刘奇抚须笑着赞赏地看了一眼身前的马均。
“主公,如今南地百姓多已够饱肚,每岁吾大汉皆可从西域、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收数千万钱,几大粮仓亦有存余,如此大动干戈,未免太早,以臣愚见,何不等天下安定数载后再行此计。”是仪出列一辑道。
“可天不遂人意,如今这大汉江山,正受那寒潮、干涸之苦。”
“此乃天灾尔,本欲让百姓颠沛流离,被有心人挑拨后揭竿起义,正如那中平元年之张角。可朕相信,人定胜天。”
“这世间,必有粮食可能养活朕这些大汉子民,而他们需要做的,便是撑过这几年。朕已命朱治、凌统率水师战船出海,远渡重洋,前往海外之地寻觅一种高产粮食,一亩可产一百石,即便是天灾人祸,亦可收成数十石之多。”
“世间当真有此奇物?”孙邵紧绷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惊喜之色。
“确有。”刘奇微微颔首,“不过生长此物之所,距离吾大汉太远,不知航线,只怕一二载之内,朱治与凌统也不见得能回返。”
言罢,几人脸色都有些沉重。
“此外,朕已下令,全面征召瀛洲精壮前往徐州盱眙,便是为修建这一条贯通黄淮之通济渠。”
“主公,瀛洲之民本就不多,若是将成年男子全部征召,那余下妇孺老人该当如何?”
刘奇淡淡地看着出言的这名侍郎,“朕下旨,瀛洲之内,凡十四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男子,必须随船前来徐州,服劳役三载,此圣旨不得违背,胆敢懈怠者,重罚。”
几人都感受到了刘奇话中的寒冷,他们也不知道瀛洲那些个矮小胡须的家伙是如何得罪了自家陛下。
“此外,移青州、徐州、冀州三地百姓共十万,前往瀛洲诸岛安置。”
“主公,若瀛洲女子愿嫁与汉人,该当如何?”
“良家子可为妻室,他者可为妾室。”此刻刘奇已经在天下施行妻妾制。
“喏。”
“长绪。”
“臣在。”孙邵应声出列。
“拟旨,传令京营,朕不日将亲至海河边上,持锄头挖掘第一下,此后燕京十二护卫营军士,皆须轮流前往河道开渠修河。”
“喏。”
“各渠河道民夫,需在半载之内全部到位,钱粮可从各大仓库调拨,倘若不够,便将银矿和金矿熔炼一些,补充国库所用。”
张昭一脸苦涩,摊上这位陛下,自己往后还得为他操不少心。这么疯狂造钱,也不怕到时候物价膨胀?
“对了,子布可莫要忘了让那些商贾、士族捐款,日后这河道开垦完毕,最便利的,应当是他们。”
“喏。”
第五百六十九章 灭鲜卑,攻贵霜
兴业二年秋,连通渭水、黄河的广通渠竣工,楚国公,右军师,司州都督庞统抵达河边剪彩,眼看着红色丝绸飘入水中,足有二十余丈宽的广通渠,从长安到潼关,汇入湍急的黄河,行船可以抵达入海口,再换乘海船沿海北上,前往津港。
于此同时,负责北上修缮长城的陆逊也在一年之内连续七次派军出塞,少则一两千精骑,多则一两万之众,与鲜卑于辽东荒原之上鏖战大小二十七场,全战报捷,斩首鲜卑精壮两万余级,俘虏老弱部族过七万人,牛羊二十余万头。
自此,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率军汇同辽西鲜卑向北迁移,投奔盘踞在云中、雁门之外的步度根所部。
兴业三年春,鲜卑聚集二十万精骑自攻入云中郡,边疆告急。
汉帝刘奇下令,以右军师庞统为帅,赵云、马超为左右先锋,调凉州都督黄忠、豫州都督于禁、冀州都督张辽、徐州都督高顺、青州都督臧霸等部调集马步军三十余万发兵漠北,一月之内,包括民夫,超过五十余万人汇聚于云中郡内。
同年四月,草长莺飞之际,长城之外,昔日匈奴受降城外,庞统下令全军一字排开,骑军两翼护佑,以于禁前军两万步卒为前阵,以高顺三千陷阵营为中军,集结十五万大军迎战鲜卑铁骑。
一战而胜之,晋国公赵云阵斩鲜卑单于步度根,一战斩首三万八千余级,俘虏马匹、牛羊无数。经此一战之后,鲜卑大军再次四分五裂,轲比能在一众部落扶持之下,成为鲜卑新单于。
兴业四年,庞统得圣旨已于塞外修建坚城十余座重镇,除此之外,将在塞外修建一处对外坊市,此前,随军北上的工部官员已于北漠荒原发现了十几座矿藏。
同年三月,赵云、马超、张辽三路铁骑汇聚于狼居胥山之下,数万汉骑夜袭狼居胥山下的鲜卑王帐,轲比能再次大败,这一次,他丢盔卸甲,甚至连自己的妻儿都丢了,向西北逃窜之际,马超追击出一二百里,听牧民言,他身侧只剩下数千溃卒。
此后,从龙城到燕然山,再到西北的西海,当轲比能汇合这里的蛮夷部落之后,身边的兵马又多出一两万精骑。
就在他休养生息一两月后,一场夜袭,再次到来,穷追不舍的赵云、马超再一次身先士卒,带着麾下铁骑破阵。
兴业四年末,燕京得胜门外,刘奇接见了庞统、赵云、马超等将,还有回师的十余万军士,这一日,光是牛羊都宰了三万多头,烈酒更是拿出了国库两年的库存,刘奇还下令还将各地上贡的贡品取出,分赏于在列有功之臣。
前年,南起长江北岸,北至淮安的水道邗沟竣工。
也就在大军得胜,班师回朝之前半月,江南运河也宣高竣工,扬州刺史张肱更下令调集二十万民夫汇同屯田兵一同北上,赶往豫州修建永济渠。
兴业五年初,航海近三载的远洋船队回返,还带回了一群几乎赤身的野人,朱治和凌统向刘奇献上了番薯和西红柿,这两种被刘奇亲自命名的食物让他喜出望外,甚至还有一种类似后世辣椒的野山椒。
刘奇立即下令将此物交给工匠坊培植,是年,各地汇总上来的奏折中,原本各地恶劣的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好转。
与此同时,安南以西,贵霜帝国在掌控马六海峡之后,南海水师都督陈到率大小战船五百余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