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虏将位置距离仓库一百五十步。弓箭自不用说,鸟铳都打不到,除非能冲过去砍了他的脑袋,否则这份军功谁都得不到了。
想到这里,王璞突然胸中热血上涌,好像冥冥中一股声音在朝他呼喊:“冲过去砍人头!”
冲过虏兵的骑兵阵列,直冲敌阵之后,斩杀上将首级!
这是三国演义才有的吧。但是一想到这个,王璞就感觉自己都要控制不住自己了。
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是王璞就是忍不住朝着这里想。
虏兵正在恢复阵型,冲出去可能会被骑兵包围,步兵对骑兵被缠上了,跑都跑不掉。
但是如果赢了呢,虏兵骑兵此时阵型混乱,人数也不过百人上下,自己的把总队也有百人,百人对百人。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就以虏兵这两天表现出来的状态,王璞觉得自己如果输给他们。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的好。
常识告诉王璞,自己的想法很疯狂,但是无论如何去思考,王璞都找不到一条自己此时不适合出击的理由来,冲过去砍人头,砍虏酋人头的念头,如同不可遏制的火山一样喷发了。
王璞大叫一声,跳上了矮墙,深吸一口凉气也无法压灭胸中的热火。
“兄弟们!全体都有了。跟老子冲,冲过去杀虏酋!”
王璞振臂一呼。他的手下跟他一样,跃出了矮墙。冲出了仓库区,排着鸳鸯纵队,朝前飞速挺近。
此时在北面指挥的杨潮,还正对火炮对虏兵的杀伤感到欣喜,大将军炮发射了两轮,打出了十颗炮弹,打死了好几个虏兵不说,关键是将北边的虏兵震慑到了,骑兵一愣神功夫,没有来得及支援前面的盾车步兵,结果这些步兵全都被绞杀,后面的骑兵只是跟杨朝这边的鸟铳对射了几轮,发现根本就不占便宜后,就主动撤了回去,这一轮攻击,他们至少又留下了十具尸体,强攻的斗志大受打击。
一直关注北边的杨潮,自然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留意到南边的情况,因此没有发现王璞出击的事情。
因此收到消息后,杨潮立刻震惊了一下,接着飞快的跑到南边,却已经来不及了,王璞已经带兵冲出了三十步。
王璞此时排的阵势,正是他一直不喜欢的鸳鸯阵。
他打头在前,如同一把尖刀,碰到的虏兵全都一枪刺杀。
身后是两排纵队,朝两边伸出长枪,见到附近的虏兵就刺杀。
这样的鸳鸯阵总共分成十对,就这样直接刺入混乱的虏兵骑兵之中。
骑兵失去了速度,比步兵也没有多少优势,虽然居高临下,却也失去了灵活。
而虏兵本来就已经被大炮的突然打击给打懵了,突然王璞杀出,直接就让虏兵骑兵混乱了。
没有阵型的他们打击面展不开,只能各自为战,理智的还远远拉弓射箭,可是发现很难通过铁甲射杀后面的明军,加上不断有同伴被杀下马,很快又出现逃跑的,虏兵于是在这种打击下,直接混乱了,溃逃开始了。
杨潮承认这一幕让他看的血脉喷张,孤军深入,以步兵向骑兵发动果决的冲锋,真的很男人!
但是杨潮还是骂了一句:“王璞这个混蛋!”
他可没下令让王璞可以出击,这是擅自出击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节全军冲锋
杨潮这次作战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斩杀多少人,而是让手下成长为目的的,只要经过这次血战,他的军队也就成长起来了。
而且只要守住这次虏兵冲击,杨潮感觉虏兵也就该退了,自己这次救援任务就算结束了。
就可以带着成功的果实去淮安复命,然后可以小升一级,再然后招更多的兵,扩大自己的实力。
可是王璞这一次出击,却打乱了杨潮的计划,虽然王璞肯定能斩杀很多敌人,但是也将自己的把总队带入了危险之中,万一遭到虏兵沉重的打击,伤亡个大半,完全得不偿失,这些兵可不是拿来消耗的,这些兵可都是种子,是将来成千上万大军的核心。
想到这里,又看到王璞越来越深入,甚至有种隐没在虏兵阵中的情形,杨潮杀人的心都有了,所以才不有心里大骂王璞。
杨潮还爬上了梯子,站在屋顶观察一番。
看到王璞的把总队阵型稳固,如同十条长蛇一样,在虏兵阵型中向前游动。
每条长蛇之间,所有虏兵都被绞杀一空,只有最外围的两个队有了伤亡,左边的少了两个人,右边的少了一个人。
虏兵在攻击下,反而纷纷躲避,朝着两边溃散。
但是也有一些虏兵在慢慢聚拢,试图有组织的攻击王璞的把总队。
尤其是王璞军阵的正前方,竟然还保持了一只有建制的披甲兵,不过大都无马,弯弓搭箭还击,且战且退,似乎在护卫他们的首领一样。
杨潮看到那队敌军。战马死了一地,又根据现场留下的一地残肢判断,虏兵很不走运被炮轰了。死伤惨重不说,可能连敌将都被打伤了。
将领受伤。战马死伤,所以他们的护兵才选择步阵护卫将领。
杨潮瞬间就想到,这大概就是王璞的目标:阵斩敌将!
此时城墙上已经站满了人,这些人大多都是海州千户所的军兵,也有不少被官府组织起来的城中民壮。
自从海州城外出现虏兵后,这些人就无比紧张,要不是因为海州城里有自己的家,他们恐怕早都逃跑了。逃的越远越好。
无论是海州的军户还是城里的民壮,都没有跟敌人搏杀的勇气,出身低贱的他们,也完全没有给大明王朝献身的觉悟。
虽然因为海州是他们的家,他们逃无可逃,只能硬着头皮蹬城,却也没有几个真敢招惹虏兵的,多少次虏兵就从城墙下飞驰而过,城上愣是没有人敢射一枪发一矢。
他们只求着虏兵抢够了赶紧走,甚至在虏兵出现的时候。他们硬是躲在城墙后面,低着头不让虏兵看到自己,因为各种传说中包括虏兵骑射无双的传闻。据说只要被看到,就会被射死。
因此哪怕底下杨潮已经跟虏兵交火许久,城上依然没有一个人露头,偶尔胆大的,也不过是透过城垛口不时的看两眼而已。
但是王璞的出击,顿时让那些偷看的人惊呆了,一时间甚至忘记了缩回头去,傻傻的探出城垛观望起来。
他们实在是想象不到,王璞竟然敢朝虏兵发动攻击。更让他们不敢相信的是,王璞竟然是冲着虏兵的首领去的。
在杨潮看来。王璞的野心让人心动,杨潮也想斩杀虏兵一个大将。但如果冒着全军受创的风险,杨潮绝对不愿意,站在整只军队的指挥位置,杨潮首先要考虑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先让军队成长起来,在成长起来之前,跟战争经验丰富的虏兵正面交锋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但王璞眼里却只有军功,只有跟其他军官的暗中较劲,说白了,他这次冒险出击,多少有出风头的想法在里面,这让杨潮很不满意。
可是在不满意,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任由这支虏兵将王璞的攻势挡住,四面的虏兵慢慢恢复秩序后围杀过来,王璞的把总队就只有全军覆没一个结果。
杨潮一直求稳就是不想接受太大的伤亡,而王璞把总队全军覆没,这简直就是伤筋动骨了,这是杨潮完全不能接受的。
杨潮猛吸一口气大声喊道:“鸟铳、弓兵留守,其他人,换长枪,布墙阵,全员,冲锋!!!”
说着,杨潮爬下梯子,爬到一半就跳了下来。
拿过赵康送过来的长枪,带着自己的亲兵队,第一个就爬过了矮墙。
所有的步兵,除了鸟铳手和弓兵,包括刀盾兵在内,立刻就换了长枪,然后一队一队翻过矮墙,走出街口,在仓库外列阵。
杨潮亲兵在仓库外稍微列了一下阵,就踏着步点以低速朝前小跑起来。
不能跑的太快,因为要保持阵型,阵型一乱,在这种乱战中就要吃亏。
不能为了解救王璞,让更多人陷入危机。
杨潮的亲兵队在前,后面许多男、宋坤等精兵强将也依次出击,略微调整一下就立刻下令冲锋。
杨潮前进的方向,几乎就是刚才王璞突进的方向,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冲上去,解救王璞,将这一百人安全的带回去,不能让王璞将一百个经历过血战的,极为难得老兵种子给葬送了。
好的是,本来虏兵就被大炮打乱了阵型,而且根据杨潮的观察,南边这里被炮击过后,虏兵的损失似乎要大的多,杨潮也不知道四十发千金弗朗机的铅弹在段时间内打出去后,会是什么样的效果,这时候看到了,心中立刻就想到,恐怕王璞之所以冲锋,跟南边的虏兵损失更大,阵型更乱有关。
正是因为阵型乱,王璞此时才能直接将虏兵的阵型击穿,径直杀到了敌阵后头,跟最后一队保护坚定的虏兵护兵交手。
王璞面前这队建制不乱披甲精兵,战斗力极为强悍,人数大概三十来人,此时全都抛弃了战马,或者失去了战马,徒步将首领保护起来,并且试图撤退。
这队虏兵不但人人身披铁甲,还守护着他们的将领死战不退,显然他们也是亲兵队一类的军队,很有可能就是虏兵中大名鼎鼎的白甲精锐:巴雅喇护兵。
王璞此时完全顾及不到这一点,他一路杀过来后,就只有这一只军队挡在他们前面,几个人战马被打死了,还有受伤在地的,这些人就护着伤员,全部下马死战,没有一个逃跑的。
这让王璞赌气起来,竟然不逃,在自己面前还不逃,那就打的你逃,那就打的你死。
结果一交锋不但没有打死对方,王璞反而损失了几个人,有被重箭近距离直接射穿铁甲的,有被对方长枪刺死的,尤其是其中一个拿着丈许长枪的虏兵非常悍勇,纵横捭阖难有一合之敌。
这种大枪王璞没见过,这是辽东的一种兵器,叫做虎枪,是用来搏杀猛虎和黑熊的,长一丈多,枪杆胳膊粗细,一枪刺杀,就是老虎都杀死了,但这枪极为沉重,不是真正的勇士,是挥舞不动这样的大枪的。
王璞来了脾气,还非得跟这只虏兵较劲,他的把总队已经打穿了虏兵阵型,所幸将这只不到三十人的小股虏兵围了起来,开始围打,不让一个跑掉。
此时距离王璞六十步外,杨潮带着三十个亲兵成排向前突击,疯狂的朝前发动攻击。
前面是混乱的虏兵骑兵,虏兵此时拥挤在仓库和兵营之间二百步内,本来就在大炮的打击下还没有恢复秩序,只能各自为战,又被王璞刺穿了一次,根本没时间恢复阵型,就又遇到杨潮冲锋。
杨潮看到左前方出现了一个虏兵,正拉弓搭箭试图攻击,亲兵队中立刻飞跑出一个士兵,将长枪平平的端在右侧,踏着紧密的步点,从容上前,不等那个虏兵射箭,一枪将其刺下马来。
这时候整个阵型已经越过了那个步兵,步兵接着给已经掉到地上的虏兵补上一枪,然后踏过他的尸体,快步跟上,继续补入阵列之中。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平端着长枪,他们的手非常稳,没有白白浪费平日里的训练,老金每天都训练枪兵端枪,长枪端在手里仿佛跟自己的手臂连在一体一样。
脚下则踩着步点前进,尽管是小跑着,可是阵型并没有太乱,连成一条线,如同一堵移动的墙,凡是阻挡在身前的虏兵,统统被碾碎。
一时间散落的虏兵中,这道墙又前进了二十步,虏兵要么后退,要么逃向两侧,杨潮也不追击,直直朝前突击,去接应王璞。
而逃向两侧的虏兵,并没有逃过兵锋,因为他们立刻就遇到了两边挺上来的许多男和宋坤,只能再一次疲于奔命,根本就没有机会整队抵抗。
城墙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满了人,打着胆子探出了脑袋,而且完全傻眼了。
王璞的突击只是让他们意外,但紧接着杨潮的全军突击,简直让他们惊呆了。
仓库区的百姓,此时也都聚集在南口看着,还有的爬上了屋顶眺望,他们也惊呆了。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不敢相信他们眼睛看到的,因为他们看到的是——
步兵集团在向骑兵集团发动全面冲锋!
——————
这章改了三遍,前后上万字删除的就剩这么点,为的是凸显一种气势。(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节全军冲锋
一百步!
杨潮突进了一百步。
杨潮已经不记得自己这队亲兵朝前冲锋到底杀了多少个虏兵了,反正十几个是有了。
在攻击面前,有的虏兵选择留下抵抗,有的试图从阵前溜走,有的打算朝两侧迂回,还有的直接选择后退。
可是现场太混乱了,留在军阵前方抵抗的,显然太过自不量力,结果只有一个,被刺下马杀死,当然他们有机会给杨潮的人造成伤害,可是杨潮的手下都穿着铁甲,尤其这些亲兵只要他们背的动,铁甲下还会穿一层皮甲或者棉甲,杨潮有的是铠甲,而这些亲兵一个个都是军中最粗笨的家伙,脑子不行块头却不小,力气很大,到最后除了杨潮和赵康外,竟然都穿着双层厚甲。
面对这样的恐怖防御,对方即使用重箭,也未必能射穿,除非射中要害才可能造成直接的伤亡。
如果不能直中要害,箭顶多插在盔甲上,杨潮的亲兵连理会都不理会,直接将射箭的虏兵斩杀,然后跨过他的尸体继续前进。
朝两侧或后方迂回和逃跑的虏兵也不容易,现场太混乱了,他们有的想要往左,有的想要往右,有的想要往后,还有的正在往前,结果一时根本就调头不畅,反而被挡在原地,接着也被刺杀。
只有少部分运气很好侥幸溜走,杨潮的军阵也不追杀他们,军阵如同一艘波涛中的巨轮,将浪涛朝两侧推开,依然滚滚向前。
但是杨潮的突击,也造成了一个结果,他们排成墙阵。也确实像浪涛一样,将虏兵拍打了回去,却也间接的帮了虏兵的忙。让虏兵无意间全都汇集在了一起,慢慢的恢复了阵型。
因此一百步后。杨潮发现自己遇到的虏兵更多,受到的压力变大,遭到的抵抗更激烈。
不过仓促恢复阵型,而且还是被杨潮军阵被动挤在一块的阵型,对杨潮的威胁还并不大,杨潮甚至认为,这些快被自己挤成一线的虏兵骑兵,还不如刚才散乱时对自己的威胁大。因为挤在一起后,想张弓搭箭还可能被身前的同伴挡住,或者受到旁边的同伴担心。
因此一时间虏兵射箭反而少了,加上双方距离已经很近,短兵相接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多,面对身披重甲甚至双层甲的重步兵集团,没有速度的轻骑兵还真不是对手,显得弱不禁风一般。
因此杨潮的突击速度虽然慢了些,杀人速度却更快了,只是让杨潮郁闷的是。他还没有亲手杀死过一个虏兵,刚才明明有一个虏兵在自己面前徘徊,可是自己两侧的章惇和李良同时奔出。直接将那个虏兵刺死,还有一次慌乱的三个虏兵撞在了一起,赵康却带着几个人,抢先一步冲出,将三个虏兵同时斩杀。
杨潮很清楚,自己的亲兵是在保护自己,尤其被自己输血的章惇、李良简直把自己的命,看的比他们自己更重要。
此时也没时间去郁闷,亲兵队滚滚向前。作为尖刀在不断的前行。
在杨潮后面,宋坤和许多男也跟了上来。而且他们分开在杨潮亲兵队两侧,在他们后面十步处。吕末、孙长福和郑永旺的旗队也紧跟不舍,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却平摊开,打击面的投影绝对是没有重叠的。
亲兵队加五个旗队,总共有一百八十人的步兵集体冲锋,如同一层一层的海潮一般不断的卷过。
此时在城墙上,海州知州躲在衙门里,也派人来打探了,他想知道听到的炮声是怎么回事。
结果师爷躲在城墙上,悄悄的露了一个头,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由惊呆了。
呆了片刻,师爷哆嗦着腿,跑下城墙,飞快的跑到衙门去回复。
海州城上的其他军兵看傻眼了,城下的明军杀虏兵如屠狗。
他们看到一共六道墙,第一道在前,将虏兵打的要么倒退,要么退向两侧,就好像一块扔进水中的石头,将水向两侧挤压一样。
紧跟在这第一道墙后面的,是两侧两堵墙,同样三十人左右,同样人人身披铁甲,平端长枪,将刚刚推向两侧的虏兵再一次绞杀一次,这两道墙碾过后,虏兵就只能向更外侧溃败。
可是这两堵墙后面,依然还有三堵同样的墙碾压过来,虏兵只能再逃,结果竟然被挤压到了城墙下和河水边。
相比这些连续躲过六堵墙三波倾轧的虏兵,死在前面的虏兵数量更多,他们逃跑不及,要么困兽犹斗,跟明军拼命,要么惊慌往后逃窜却没有逃离,反正五堵墙扫过后,地上就留下了一片死尸。
城上的军民无不觉得激动。
相比城上的军民只是激动,仓库这里的军民就觉得十分解气了。
卞老头趴在矮墙前,手紧紧的抓着堆起矮墙的盐袋。
“打,打死这帮畜生!”
卞老头用力的抓着盐袋,用力过猛手臂都在颤抖。
他旁边的家丁此时眼睛一眨不眨的瞪着前方,他好想自己也是那些冲锋的人群中的一员啊。
突然家丁感觉到身上一痛,竟然崩开了伤口,他此时身上缠着不少纱布,前后三个箭伤还没有好。
否则家丁恐怕都忍不住要冲出去了。
除了卞老头外,矮墙后甚至屋顶,此时都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一个个都瞪着眼睛,跟卞老头一样,给杨潮的军队加油,盼望杨潮能将这些虏兵统统杀光。
他们每一个人,都跟这些虏兵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兄弟姐们、父母妻儿或者亲朋友好死在虏兵手上,他们是从附近的村镇被虏兵驱赶到这里的,路上走得慢的人,就会被一刀杀死,那时候他们因为恐惧,甚至不敢对虏兵有丝毫的违抗。但是现在,他们躲在矮墙后,心中的仇恨却如同春天的草籽一样发芽、成长。抓挠的他们的心非常的难受,甚至恨不能自己上前去杀人。
南边的矮墙只有百姓。而所有的鸟铳兵,弓兵,则全部调去了北边的矮墙,他们这些远程兵种,需要在矮墙的防护下,抵抗住北边虏兵的攻击。
好在北边的虏兵并不知道南边的情况,因此并没有拼死攻击,攻击了几次后就退回去了。一时间北边反而安静了下来。
只有大炮还在轰鸣,五门大将军炮,四门千金弗朗机,都对准北边的军营不断炮轰,北边没有多么坚强意志的虏兵,躲开了大炮的射界,分散在两侧,在两百步以外的地方重新集结,时刻准备着发动新的攻击。
南边激战正酣。
杨潮、许多男、宋坤、吕末、孙长福和郑永旺正在向前突击。
王璞依然在跟虏兵最后有抵抗力的一小股精锐在缠斗。
王璞手下不断被杀,虏兵也不好过。短兵相接后,虏兵的弓箭就丧失了威力,短刀又不占便宜。也不断的有虏兵被王璞队的枪兵刺杀。
虏兵人数上更是不占便宜,王璞有一百个人,对方才二十来个,至少是四比一的比例,渐渐的虏兵越杀越少。
杨潮已经跑过了四十步,前面的虏兵没有敢接近的,要么逃向两侧,要么就往后跑。
偶尔有回马射箭的,也未必能造成什么伤害。
但是也不是有士兵被射倒在地。
可是墙阵的平推一刻不停。
五十步了。
王璞就在六十步外。只差十步的距离,就能够接应到王璞了。
杨潮已经清楚的看到王璞跟虏兵的战斗。
内圈王璞将虏兵包围起来。不断的刺杀。
可是在外圈,那些被杨潮冲散逃回的一些虏兵。竟然也聚拢起来,围成圆圈将王璞反包围起来,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同心圆。
而且外围的虏兵显然非常着急,骑着马想硬冲王璞布置的防御墙阵,虽然死伤颇多,但是给王璞队造成的伤亡也非常惨重。
最恶劣的是,有不少箭法极准的虏兵,坐在马上,冷静的射箭,每一箭都能射中面门,这是对王璞队威胁最大的。
这这些虏兵外面,还有另一些胡乱奔走的虏兵,但这些虏兵也在军官的呼喊下,正在恢复秩序,朝着王璞这里汇聚过来,不断的加入同心圆的外层。
真是一个乱仗啊,王璞包围了小队虏兵,大队虏兵又包围了王璞,并且招呼其他虏兵来围杀。
而不远处杨潮的墙阵正在碾压过来。
杨潮发现随着自己越接近王璞,遇到的阻力就越大,虏兵正在恢复秩序,并且做出了阻挡自己冲锋接应王璞的企图,组织起一小队一小队的虏兵朝着杨潮的墙阵来冲击。
杨潮这时候大喊一声:“墙阵全速冲锋!”
十步距离,已经用不着担心阵型会不会乱了。
突然三十人拉开的兵线朝前冲锋,士兵嘴里高喊着:杀!!!
说完,自己第一个朝前狂奔,自己的亲兵受到鼓舞,也浑然不惧前面的骑兵,迅猛的朝前冲击。
前面则是十来个勉强组织起来的骑兵,也朝杨潮他们冲来。
城墙上、矮墙后的海州军兵此时都傻眼了,什么情况?明军步兵向骑兵发动冲锋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骑兵冲击步兵这是常识,什么时候见过步兵朝骑兵冲锋!!!
但是顷刻间他们的就感觉到热血沸腾起来,纷纷叫好。
卞老头的身子都趴在了矮墙上,瞪大一双大眼:“老夫要劳军,杀猪杀羊给这群好汉犒劳!”
他旁边的家丁此时眼睛瞪的如同铜铃一样,他很后悔刚才为什么没有跟这些兵一起冲锋,他看清了这是一群不一样的兵,跟其他明军都不一样,这是一群好汉,真正的好汉!!!(未完待续)
第二百节大鱼
但是杨潮的感觉并没有围观的看客那么好,他跟虏兵的骑兵冲击到一起后,顿时就感觉好像撞上了一堵墙,虽然虏兵依然散乱,可是堆积在一起,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穿透了。
只是虏兵依然在各自为战,显然士兵找不到军官,军官也找不到士兵,完全是被动的被挤压在一起,退无可退之下的自主抵抗,但依然是抵抗,或者用弯刀,或者用骑枪,或者用弓箭。
而杨潮的步兵冲上去之后,跟这些人纠缠在一起,突刺突刺还是突刺,杀掉一个人,又有一个人,双方立刻就混杂在了一起,虏兵居高临下用弯刀劈砍,自己的士兵则挺着长枪突刺。
双方缠斗在了一起,冲锋提起来的速度顷刻间就消失了,刚刚混战就让自己的士兵损失了三个,但三个步兵的牺牲换取了七八个虏兵。
杨潮自己也抓住了机会,一枪杀向前面一个虏兵,这虏兵高举的弯刀还没有砍下来,就被自己一枪刺中了腰眼,一拔枪,嘶喊一声,栽倒下马,接着另一个亲兵上前,一枪从这个虏兵脖子里扎了过去,结果了他。
抬头看了看,终于将这股阻挡自己的虏兵杀散了,前面就是包围王璞的虏兵。
两侧则是许多男和宋坤赶了过来,并且开始朝两侧迂回倒卷,他们前方已经看不到多少虏兵了,因此他们也就选择跟杨潮一起将包围王璞的一圈虏兵反包围起来。
此时包围王璞的虏兵大概有五十来个人,反而围着近百人的王璞队,因此显得极为稀疏。
杨潮看到自己面前就只剩下这最后的虏兵了,顾不得整队,喊了一声杀,继续挺枪往前。
自己的亲兵此时已经略显混乱。但还是跟着自己的军官杀了上去。
一下子就冲入了虏兵阵中。
本来包围王璞的虏兵就只有五十来个,此时突然被身后突入,立刻大为混乱。
终于顾不得围杀王璞解救他们的将领。而是一个个打马逃开。
可是他们却也躲不开两侧卷击过来的许多男和宋坤,一番仓皇的奔逃后。就只能向后逃跑。
杨潮不顾这些,击散了这股虏兵后,继续往前,已经越过了王璞,并且在五步外才停下来。
这才开始整队。
三十个亲兵,就只剩下了二十三个,损失了七个,杨潮不由心痛。
但是亲兵队在冲锋过程中的果决却让杨潮非常欣慰。始终没有人回头,全都奋勇前进,当然这跟自己带头也有关系。
当然杨潮自己也没有感觉自己带头有多么重要,他感觉到,刚才在冲锋的时候,仿佛有一股气,有一种势在催动着他们,那种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气势才是最重要的。
许多男和宋坤也上来了,分裂杨潮两侧。静静的步阵,吕末、郑永旺和孙长福还在赶来。
前方则是三四十个朝后奔散的虏兵,已经被彻底打掉了精气神。全都仓惶逃走,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回身射一箭砍一刀。
不敢正视杨潮军!
就跟城墙上的明军一样,即便虏兵从城墙下跑过,他们也没人敢放一枪,发一矢,这就是胆气,胆气厚则勇气重,胆气丧则勇气弱。
大队虏兵被击溃了,杨潮则缓了口气。这次出击,本来就是为了救王璞那一百来号人的。总算是达到了作战目标,那意味着这一次出击胜利了。
战斗的胜利。杀伤对比,往往不是根据,能不能完成任务,达成作战目标才是胜利和失败的标准。
杨潮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的怒气也不打一处来,全都是王璞擅自出击引起的。
光是自己的亲兵队就损失了八个人,其他旗队也各有损失,损失最惨重的,则是王璞自己的队,他的把总队一百人,至少有二十个人被虏兵杀伤。
杨潮恨不能立刻将王璞斩于阵前。
但是此时还不是时候,王璞还在带人绞杀被他们围起来的虏兵。
杨潮回身过去,看到包围圈中,此时就只剩下不到十个虏兵了。
那十个人互相聚集成圈,将其中一个穿着鲜亮铠甲的虏将保护起来。
而王璞则带人不断的突刺,不断的绞杀着虏兵的有生力量,几乎每一个呼吸,都有一个虏兵呼喊一声倒下。
当然这些虏兵也不是那么容易杀死的,他们每一个人都身披铁甲,甚至有人穿着两层甲衣,铁甲下面还有一层锁子甲或者棉甲,因此往往要两三枪甚至四五枪才能杀死一个虏兵。
而虏兵的反击也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的杨潮看到他们竟然可以同时格挡住两道三支长枪,然后还有余力反击,单论这份武艺,杨潮认为自己军中恐怕就没几个。
尤其是其中一个拿着虎枪的壮汉,但看身高就有一米九,肩膀很宽,满面胡茬,双眼圆瞪,咬着牙不断的杀人。
突然一个兵被他的虎枪从前到后捅了一个对穿,王璞一枪卡在了那虎枪枪杆之上,猛的用力将虎枪枪杆踩在地上折断了。
接着王璞大声呼喊,鼓动自己的士兵杀敌。
立刻就有三个人向那虎枪大汉杀去,那大汉动作却非常灵敏,抡起断枪枪杆拨开了几只长枪,立刻就取下自己背在背后的大刀,论起来大砍大杀。
杨潮不由皱眉,这还真是一个莽汉!
又看了看大汉身后的那个虏兵将领,杨潮突然喊道:“王璞,留活口!”
王璞会意:“是!”
杨潮看到那个将领铠甲鲜艳,涂着红漆,拄着长枪,冷眼看着自己的手下被一个个杀死,却好似无动于衷一般,一直都没有出手。
很快虏兵就剩下了五个人,四个人。三个人,两个人。
王璞突然一挥手:“退!”
他手下的兵,端着长枪。平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