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小的言官而已,听到点风吹草动就敢无风起浪弹劾杨潮,因此惹怒了杨潮。
而且朝中明白人都清楚,此人身后有二立社的影子,这个社团虽然还没有成气候,但是规模很大,声势也很大,掌握朝中一两个官员不算难事。
联系到杨潮刚刚跟二立社决裂,所以杨潮此时表达不满,实际上是在向朝廷试压,要朝廷惩治这个二立社的言官,因此不少亲杨潮的大臣立刻就建言皇帝惩治言之无物的言官,以安抚功臣之心。
因为杨潮才平安逃出北京,之后才得以当上皇帝的朱慈烺,对杨潮的感情一直很不错,杨潮的表现让他也感到很难过,他同意了朝臣的谏言,觉得言官伤害到了忠臣,第一时间下令严办了那个言官。
接着就是怎么安抚杨潮了。
他现在的心腹有几个人,一个是卢九德,一个是余继业。
当即就找来卢九德和余继业商量。
卢九德是他的秉笔太监,而余继业则封为锦衣卫千户,统领带刀官护驾。
所谓带刀官值得是卫所中一些专门的侍卫,人数并不算多,负责在宫中轮流值勤,负责贴身保护皇帝,明初叫做带刀舍人,后来改成带刀官,并且分配给各个卫所,于上直亲卫、府军前卫置带刀官四十人,旗手等二十卫置带刀官一百八十人,轮番带刀侍卫皇帝。
因为南京的军之废弛太久,这些卫所中确实有带刀官的名额,但是人却都不堪大用,而且也不被朱慈烺信任,而余继业一直从北京救出朱慈烺兄弟姐妹,一路保护到了江南,深的他的信任,于是就管杨潮要过了余继业,加上余家的一百个武艺高强的亲兵组成了新的带刀官,也就是所谓御前带刀侍卫,一直随护左右。
杨潮少了一个干将,却让余继业得到了大大的前途,余承武老将军还专门派他伤残的二儿子来南京感谢杨潮,他没有亲来是因为病了,听说病的很重。
余继业向皇帝表示,杨潮不是小心眼的人,不会为此生气,下封诏书宽慰一番即可。
但是卢九德却想的很多,他告诫皇帝说,不能大意,以免伤了臣子的心。
虽然这次责罚了言官,但是难保不会有下次,总不能每次都要宽慰一番。
寻常时候还可以,要是到了紧急时刻,敌军攻来,杨潮这个武官待参去了,那大事就坏了。
皇帝认为卢九德老成持重,请教该如何安抚杨潮。
卢九德**了一番,告诉皇帝说,杨家给杨潮纳了一房小妾,可是杨潮不满意把这小妾赶了出去,因此才会有杨潮喜好龙阳的谣言。
说的小皇帝一阵脸红,因为龙阳的那一头正是他。
卢九德接下来又暗示皇帝说,皇家之中还有一个公主尚未婚配,如果能够结下一门亲事,杨潮必定感恩戴德,怎敢不出死力效忠皇上,又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证明杨潮不是龙阳之人,杨潮不用在担忧谣言,加上已经惩处了言官,杨潮就该满意了。
而且杨家一旦成了皇亲,以后被参合的时候,也就不会因为不满而罢工了。
一番话说道小皇帝的心里去了,他虽然才十五岁,还没有孩子,皇家确实还有一个公主,那是长公主、他的姐姐,长平公主朱媺娖。
只是有些犹豫,因为朱媺娖在北京的时候,已经订下了婚约。
可是卢九德告诉皇帝,北京已经被占,驸马周世显生死不明,就算天家想遵守婚约,一时也办不到,而长公主依然十六,耽误不起,要是将来王师北定中原收复北京,却发现驸马周世显已经死于战乱,或者已经婚配的时候,又该如何,岂不是白白耽误了长公主。
朱媺娖与太子同年生,比太子略大,生母难产病故,自幼朱媺娖被周皇后收养,跟朱慈烺一起长大,两人情同姐弟,朱慈烺也不忍看着姐姐等同于受活寡,而且大明君臣内心里其实认定,大明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南宋的结局,能守住江南半壁江山已属不易,想要北进中原难于登天,因此明里暗里大家其实都是打算跟满清划江而治的,尤其是在满清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下,满朝文武都觉得用半壁江山作为给满清的酬劳也很合理。
所以如果不能放弃跟周家的婚约,他姐姐就要受一辈子活寡的。
至于周世显将来万一没死,也没有结婚的话,卢九德表示到时候赏赐他金银珠玉,高官显爵也就是了。
所以小皇帝心里也就没有了障碍,痛快的答应了这门联姻。(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节双收
杨潮真的待在家里?
那怎么可能。
别的不说,光是母亲一日三顿的数落,他就受不了。
杨潮只是暂时不处理公务,不在公开场合露面罢了。
乔装打扮一番,去董小宛家里住了几天。
董小宛已经是自己的小妾了,董母也知道杨潮想要将董小宛八抬大轿抬回家的心思,她巴不得杨潮住在董家呢,虽说女婿住在丈母娘家不吉利,但是女儿都沦落风尘了,还计较那些干什么,因为自己患病让女人沦落风尘,是这位母亲最大的心结。
杨潮不介意她女儿的出身,愿意明媒正娶,这是对她一个极大的安慰,因此杨潮爱住多久住多久,董母完全不计小节。
当然住到董家,也没有跟董小宛做什么非法之事。
他住到董家也不光是为了躲避母亲的唠叨,而是为了商量正事。
那就是去日本文化侵略的事情。
董小宛显然是行家级别的人物。
文化这种东西太过细致繁琐了,董小宛确实很懂,说了很多东西,杨潮记了很多东西,但是东西多到让杨潮都头痛的地步,就有些不好弄了,虽然带过去很多文玩的东西,大到瓷器梅瓶,笑道胭脂盒,金饰银饰玉饰,腰带,包括喝茶的方式方法,等等等等,不是专门玩这些的人,还真的很难上手。
杨潮本打算派一些风流子弟的,但是这些人肯定不可能样样精通。
“要不你亲自去一趟吧?”
杨潮试探的建议董小宛道。
“我?”
董小宛有些犹豫,毕竟是去倭寇的国家,明朝人尤其是江南人是有心理阴影的,各种传说都有,比如倭寇吃人。
“放心。倭国人虽然怪了些,但是也没那么夸张。一样都是人,只是长得猥琐了一点。还不至于吃人。尤其是喜欢我大明风物。所以才要给他们讲解一下,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威仪吗。这件事可是很重要的。关乎百年大计啊。”
“真的很重要吗?”
董小宛轻声问道。
杨潮肯定道:“当然重要了。不然我放着十万大军,也不上朝堂天天跟你在这里计议这些做什么?”
董小宛轻轻点了点头,似乎下了很大决心一样:“那我去!”
说完眼睛看着杨潮,其中还带有一丝欣喜,好似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能帮到自己心上人而感到欢喜。
搞得杨潮顿时有些无地自容,好似自己在欺骗单纯女孩一样。
但是随即他就知道自己上当了,董小宛可骗不了杨潮。杨潮知道她的黑历史的,这就是一个恨嫁女,智商情商都极高,处理人际关系极为拿手,跟谁都能相处的很好。
杨家就是一个例证,从上到下,包括仆役,现在都私下埋怨杨潮呢,说杨潮没有良心,把董姑娘那么好的姑娘赶出家门。不就是因为误入风尘吗,谁还不犯个错了,说的好像进入青楼很轻巧无足轻重一样。换一个人她们反而会骂无耻不要脸的女人了,双重标准十分严重。
这些都足以证明董小宛的情商。
所以杨潮确信,这丫头在跟自己玩心眼,就是想让自己内疚,但是也难得她肯远赴日本去,杨潮反而有些犹豫了起来。
“好吧,你冬天去,夏天就回来,得半年的样子。记住去了哪里。把你的本事亮一亮,让倭寇开开眼。但是男倭寇你就不用见了。她们有种艺妓,可以招几个艺妓。教他们几招,然后让她们去宣扬宣扬。什么茶道了,香道了她们也都懂些皮毛,既没有大明的精致,也没有大明的繁复,都交给他们!”
杨潮叮嘱道,确实有些后悔让董小宛去了,所以才要她不要见日本男人了,毕竟杨潮心里已经将董小宛当成自己的女人了,让自己女人去抛头露面太不合适了。
但是话已经说出口了,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只能暂时委屈一下,就当为文化入侵做出一点牺牲吧。
跟董小宛说定后,杨潮又去了媚香楼。
答应有时间去媚香楼见李香君的,虽然这个丫头没来由对自己的好感让杨潮有些尴尬,董小宛恨嫁他能理解,受了那么多苦,想找一个好人家很正常,是理智的选择,但是李香君这个年纪最小的名妓,就有些想不明白了,杨潮归因于那种不成熟的好感,而不是爱情。
所以心里就一直有些抵触,所以拖了这么久都没见她,但是总归是要见的。
当年这些人帮助杨潮杨潮都记得,虽然每次杨潮都给她们付酬金,显得很生分,但其实作为中国人,人情这种东西是胎里带来的,根本不可能抹掉,杨潮心里记得那份人情的。
无论如何是不好避而不见的。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干脆趁现在给朝廷做样子的时候,去一趟吧。
与李香君见面后,立刻就看到她痴迷的眼神。
杨潮一下子就判断出来李香君果然在暗恋自己。
虽然被一个名妓暗恋这种事,杨潮心里稍微有些得意,但是他真的不能答应啊,取一个青楼女子就已经让他的心理洁癖发作了,在来一个,受不了的。
接着又看到一种哀怨。
让杨潮都感觉自己负罪很深,伤害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孩,真的好吗。
李香君的哀怨,杨潮是相信的,李香君不是董小宛,没有那么重的心机,这个更刚烈,一句话不对真敢拿脑袋撞柱子的。
所以杨潮也很小心,万一惹的她殉情就不好了。
两人默默看着,十分尴尬,但是李香君却不拘束,反而比杨潮坦然,没想到这个女子,竟然是个大胆的。
许久。他突然拿出随身的扇子,递给杨潮。
“此物,送给杨公子!”
杨潮接过一看。这是团扇,以竹片做骨架。中间蒙上丝绢,绢面上则是点点桃花。
“桃花扇!”
杨潮心里一颤,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桃花扇了,后世戏剧名剧中的重要道具。
杨潮不由一喜。
看到杨潮的表情,李香君也心里高兴:“杨公子喜欢?”
“你问他?他就是个没良心的!”
门这时候推开了,顾湄走了进来,也不知道偷听了多久,不然不可能知道两人的谈话。
“顾姑娘也在啊。”
杨潮笑着打招呼。
顾湄哼了一声。摇着扇子,一步一频走到一边。
杨潮继续低头欣赏扇子,画工非常精湛,戏曲中说这桃花扇是因为李香君被人逼婚后,跳楼受伤,血溅在上面染成,而杨潮没有听说有人逼婚李香君啊,传出来李香君有意杨潮的风声后,普通的达官贵人都退避三舍,侯方域虽然看重李香君。但是他没有逼婚的本事和资格,所以这桃花扇如何来的,杨潮就有些搞不懂了。
“看什么看。那是香扇坠的血染的,是扇坠的宝贝!”
顾湄在一旁急促的扇着扇子,很不悦的说了一句。
杨潮抬头:“顾姑娘仔细说说。”
顾湄哼道:“还不都是你害的!”
“我?”
杨潮迷惑了。
顾湄哼道:“当日锦衣卫逼迫媚香楼,香扇坠撞了柱子,随身带的绢扇就染了血。杨龙友见过后,拿一根素笔勾勒了花枝,就是现在这样子了。还说不是你害的。”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啊,田畹来到南京,搜掠美女。杨潮略施小计,让胡全在媚香楼打了锦衣卫。最后引出书生哄闹的事情,当时李香君确实撞柱了。
没想到桃花扇还是出现了。不是因为逼婚,而是因为杨潮。
杨潮不由苦笑,这算是命运吗,李香君小名香扇坠,从来就很喜爱扇子,到头来她的血终究要染红桃花扇。
“还看。香扇坠的稀罕之物,都送给你了,还不赶紧收起来。”
杨潮忙道:“收起来,收起来!”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杨潮确实很喜欢,小心的放在一旁。
顾湄又道:“以后要日日礼拜,焚香沐浴后才能赏玩!”
说完,杨潮莞尔,她跟李香君都不由笑了起来。
此时李香君突然借故走了出去。
顾湄这时正色坐在杨潮身边。
“冤家啊!”
她第一句话就是叹息。
“怎么了?”
杨潮疑惑。
顾湄叹道:“香扇坠怎么就看上你这么个没心肝的人。放着侯朝宗那么好的身家不顾,你可是害苦了她啊。错过这么好的因缘,我们这些风尘女子,可就没有机会了。”
杨潮却道:“侯方域不是佳配。”
杨潮说的很笃定。
顾湄哼道:“如何不是佳配,风流倜傥,才情过人,你说说哪一样比你差?”
杨潮想了想:“气节!”
顾湄却不信:“候公子怎会没有气节?人虽然风流了些,也是年轻气盛,但气节嘛,却是不缺的。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啊。”
杨潮摇了摇头,他能说侯方域后来会投降满清吗,会屁颠屁颠的跑去考满清的科举吗。
顾湄突然收起放浪,神情严肃的盯着杨潮:“那你是佳配吗?”
“我?”
杨潮看着她眼神认真包含情义的眼睛,突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回到了。
顾湄继续道:“我求你,不要负了我家扇坠,答应我好吗?”
看着近乎哀求的顾湄,杨潮突然感到一阵感动,这个一向坚强的女人,竟然如此苦求,女人间也是有仗义的啊。
一刹那的冲动,杨潮心中暗想,反正已经娶了一个董小宛了,李香君也娶了又何妨。
然后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顾湄一口气突然颤了出来,眼睛一红,竟然留下了眼泪。
“你怎么哭了?”
杨潮不又问道。
“要你管!我替我家扇坠高兴不行?”
顾湄蛮横道。
李香君此时突然走了进来,脸上很不自在,没有了干脆跟杨潮对视的坦然,反而有一些心虚的样子,仿佛做了错事的孩子。
看到李香君进来,顾湄偷偷擦掉眼泪,呵呵娇笑起来,依然是一副风情万的风姿。
指着杨潮道:“记住了,你还欠我的东西呢,你还不上,我可是要上门讨债的。小心扣了你的小娘子,抵债啊!”
说完,呵呵笑着,走了出去,将地方让给了杨潮和李香君。(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节赐婚
大事不好了,皇帝赐婚了。
杨家的几个精兵,穿着铁甲满南京的找杨潮,最终在媚香楼找到了杨潮。
杨潮正有些局促,跟李香君也没什么话说,此时看到自己的士兵,连忙走了出去。
这些兵找杨潮,就是因为皇帝给杨潮赐婚了。
今天一大早就把杨家夫妇请进了皇宫,卢九德亲自来迎接。
到了宫中,先是卢九德从中做媒,要把公主嫁给杨潮,顿时就惊到了杨家老两口,情绪稳定下来后,哪里有拒绝的道理,满口就答应下来,杨老爷杨勇难得的男子汉气息暴涨,表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是一家之主说了就算,杨潮敢说半个不字,或者对公主无礼,打断他的狗腿,杨夫人立刻附和丈夫的话,表示全力支持这个一家之主。
卢九德笑呵呵的请他们跟皇帝吃了一顿御宴,算是双方家长都定下了,然后就是聘书之类的东西了。
皇家嫁女十分繁琐,两夫妇回到家中,发现杨潮还没回来,立刻就派出了所有的下人,把南京翻个底朝天也要找到杨潮,不用翻天,几个士兵轻易就找到了杨潮。
这些士兵都是鸟铳手,早在跟刘孔昭对峙的时候,就调派到了家里,北上都没有带走。
以后也不想调走了,这些就放在家里,保护杨家一家安全。
这些士兵绝对是幸福的,军饷一点不比其他鸟铳手拿得少,逢年过节杨夫人还有赏赐,给他们赏钱,还给他们家里送去一些肉食,日子过得好。一个个都有些发福了。
杨潮决定将他们轮换回军队中改造一番,起码减减肥再说。
但是当务之急是应付被皇帝看重要变身皇亲的后,巨大幸福冲击中狂暴的父母。尤其是母亲。
不过也不用应付。
母亲和父亲如临大敌的坐在堂上,板着脸看着站在堂下的杨潮。他们口气不容置疑,告诉杨潮他们已经答应迎娶公主了,杨潮是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容不得反对。
杨潮很无奈的笑了笑,答应了!
没错答应了。
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娶一个公主,而且还是一个相当漂亮的公主。一路上杨潮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朱媺娖绝对算得上一个美女。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大明朝的皇帝可不是后世清朝的皇帝,大明的皇帝绝对不会娶一个丑女,因为大明朝没有政治婚姻的传统,大明朝的公主不会嫁给外族人,大明朝的皇帝也不可能迎娶一个外族人,而且出于某些原因,大明朝的太子、皇子甚至很少娶当朝的重臣,就像崇祯的宠妃田贵妃是扬州军户武官之女。皇后出身更是小商贾家庭。
之所以大明朝皇室既不跟权贵联姻,也不和外族通婚,对外族是因为认定和亲耻辱。处于一种天朝上国的自尊,对内部则是担心外戚势力干政,所以皇子、皇帝的婚姻,往往通过民间选秀的形式,而且一般都只找一些普通家族。
对于这些中等家族来说,皇权不需要他们任何支持,于是选择的标准就只剩下一条,那就是容貌,所以明朝皇帝的妃子也好。皇后也好,往往算得上天姿国色了。
持续几百年与美貌女子结合。让大明皇室的基因显然向着高颜值方向进化,哪怕朱元璋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十几代之后,他的后人男的帅女的美却没有什么争议,朱媺娖是一个美女就很正常了。
娶一个公主,而且是一个美貌的公主,杨潮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至于什么爱情?别逗了,杨潮大学之后就不怎么在乎这个东西了,更何况他现在位高权重,做事已经不会像普通人那么考虑了,娶一个公主对他来说,怎么看都是有所助益的,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跟皇权联姻,对杨潮也十分重要。
但是杨潮如此轻易的同意,反倒是让父母有些一拳挥空的感觉,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次无论如何不打算迁就儿子了,他们都是平头百姓,父亲出身匠户,母亲出身军户,以前都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因此儿子发迹之后,他们对儿子的约束非常宽松,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根本就看不懂儿子所做的事情,所以一次又一次儿子推脱他们成家的要求,他们也并没有太过坚持,只是暗暗着急而已。
只是这一次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打算让步了,因为能跟天家结亲,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吗,母亲都打算好了,如果儿子继续冥顽不灵她打算一哭二闹三上吊,非得逼的儿子就范不可,可是儿子就那么立在堂下,然后很随意的点点头,说了句:好啊!
这让父母觉得好像假的一般。
“你真同意?”
父亲不相信一般的问道,虽说他也找不到儿子拒绝的理由,但是被拒绝了几十次之后,他真的有些怕了。
杨潮继续点头:“同意啊!”
母亲也道:“不准反悔!”
杨潮笑道:“为啥反悔啊?”
父母相视一眼,当即决定:“那就尽快成婚!”
其实皇帝赐婚是不容拒绝的,可是小皇帝大概是碍于杨潮的大功,竟然让父母挑日子,然后回复之后,礼部和司礼监会着手办理其他事宜,比如赐婚的诏书,比如准备各种仪式。
得到杨潮同意之后,父母立刻找人算最近的好日子。
十月初六,宜婚丧嫁娶。
很快就定了下来。
皇帝拟旨,确认了婚约,接着让司礼监和礼部连手办理此事。
皇帝赐婚杨潮的消息出来后,更是让很多人羡慕杨潮圣眷正隆,还没到成婚的日子呢,就有人来道贺。
只是有个别文臣私下里担忧不已,担忧杨潮的权势过大,对国家有害无益。
虽然杨潮的表现一直都中规中矩,虽然手握重兵,虽然护驾策立,都是不世之功,但是却并没有如同左良玉那么跋扈,在朝堂上跟朝臣议事也都心平气和,从不以势压人。
比之崇祯皇帝在时就已经桀骜不驯的左良玉自然强多了,就是比驻扎在江北的四镇,也要强太多了,高杰那些人手握重兵,现在又都驻扎在大城市附近,拥有自己收税的权力,一个个相当跋扈,对派去监军的文臣毫不客气,呼来喝去的,可以说朝廷已经控制不住那四镇总兵了。
当然他们也不认为能够控制住杨潮,但是他们认为一旦有变,朝廷是能够调动杨潮的军队的,而左良玉和四镇吗,就不好说了。
可即便杨潮让他们还算放心,但是皇帝这样做,他们心里也不太赞成,毕竟太过加重杨潮的权势了,虽然杨潮看起来不是一个野心勃勃之徒,但是架不住杨潮手下的军官不想啊,要是手下军官心生异志,撺掇甚至逼迫杨潮做出什么黄袍加身的事情来,对朝廷,对杨潮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文官们其实对此事忧心忡忡,只是他们实在不好反对,因为皇帝刚刚惩处了言官,此时其他文官上书反对,那明显是往小皇帝的气头上撞,小皇帝明显想拉拢杨潮,他们如果谏言弄不好会让皇帝对他们产生怀疑。
而且一定会得罪杨潮,此时无论是东林集团,还是被东林压制的其他文官,都看清楚了时局,这时候大家想要安心做官,那还是要靠武将支持的,没看到马士英投靠福王,现在新君登基后,都没把马士英怎么样吗,还不是因为马士英手里有四镇雄兵的支持。
更何况东林党魁,在杨潮的默许下复起做了吏部尚书的钱谦益大力支持此事,东林党更是不好明面上反对了,而马士英等人,更是不敢得罪杨潮,所以对此事担忧的,也只是极个别自诩正直的大臣而已。
可是这种大臣的代表人物史可法也没有出面反对,而且他也犹豫是不是这样对朝廷也有些好处,毕竟杨潮最经是一个勋臣,而且手握重兵,如果成为皇亲国戚,能让杨潮竭尽全力为朝廷出力,也不是一件坏事。
因此皇帝赐婚一事在个别文官在忧心忡忡中,也就定了下来,没有出现任何的波折。
从一个方面来说,杨潮没有利用军权,在朝堂上太过争斗,得到了大多数文官的好感,让他处于一个很有利的地位,那就是两方都不得罪,可以在中间游刃有余。
只是伤害到一些人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比如杨潮刚刚答应纳妾的董小宛和李香君。
“赵康你去金钗楼找康小宝,让他带着陈圆圆立刻去董家,看住董小宛!别让她做什么傻事!”
赐婚的圣旨一下,杨潮立刻让赵康去金钗楼。
而杨潮自己则立刻去了媚香楼,相比情商高,心机重的董小宛,杨潮更担心这个动不动就撞柱子跳楼的香扇坠,这女人可是真敢殉情的。
杨潮娶公主,这两个女人自然心里会受打击,不是他们吃醋,其实杨潮娶多少女人,她们都不会吃醋,男人三妻四妾不是很平常吗,但问题娶的这个女人是公主,杨潮的身份就不是普通人了,而是驸马。
而驸马,是没有资格纳妾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节市舶司问题
到了媚香楼,果然李香君哭红了眼睛,她养母李贞丽在一旁哄着,看到杨潮过来,也没有好脸色。
杨潮好心安慰了一番,告诉她自己一定会把她带进杨家的,让她耐心等着就是。
李香君并不太相信,历朝历代没听过那个驸马纳过妾,她已经死心了。
不过杨潮能第一时间来安慰她,倒是让李香君感到非常欣慰。
杨潮一番安抚离开后。
李香君心理虽然舒服了一些,但是依然不免受到打击。
但是她养母此时却对杨潮的观念有所改变。
对李香君说道:“傻女儿,为娘倒是错看了这个男人,他不是没心肝的男人,反倒是一个多情的种子啊。”
李香君不解。
李贞丽叹道:“他第一时间能想到你,这说明心里是有你的。而且还说会娶你回家,这却是难为他了。”
一听杨潮心里有自己,李香君心里好受多了,充满了一种甜蜜,似乎能不能嫁进杨家也都无所谓了。
但依然对嫁进杨家不报什么希望,而且就算杨潮敢娶她,她也不愿意嫁了,就像养母说的,今时今日如果她依然要嫁进杨家,那无疑是在给杨潮招惹麻烦,这是她不想看到的。
杨潮离开媚香楼,很快就到了董家。
出乎杨潮意外的是,董小宛比李香君闹的还凶。
“他把我从家里赶出来,说要八抬大轿的娶我,原来是骗人的!原来他是想娶公主!”
董小宛是这么理解的,无论陈圆圆如何哄她,都哄不住。
董小宛情商高,智商也高。而且情商高的人,其实都很敏感,不敏感如何能猜透别人的心思。如何能有高情商?
董小姐本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家道中落。父亲早亡,母亲病重,她不得不从秦淮河开始沦落,但是一开始她是以清高著称的,结果在秦淮河混不下去了回到了苏州。
之后慢慢性情改变,变得懂得逢迎人了,不但不在清高,反倒是人缘好了起来。
但也是那时候。她就一心想要找一个靠山,找一个不那么讨厌的靠山,脂满肠肥的商贾他看不上,普通的才子她觉得不保险,杨潮这样一个能文能武,对她又有大恩,并且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男人,对她就有一种莫大的吸引力,说起来她只是缺乏安全感罢了。
于是她想方设法的嫁入杨家,没想到被杨潮给劝了出来。承诺她八抬大轿,可结果却是要娶公主,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莫大的屈辱让她不能自给,内心深处原来她还是那个清高的董小宛。
“别乱想了!我杨潮做出的承诺,就算山塌下来也不会变!”
杨潮在门外听到了董小宛歇斯底里,崩溃一般的控诉后,推开门严肃的说道。
董小宛看到杨潮进来,停止了哭闹,却背过身去,低声抽泣。
康小宝、陈圆圆见状,很有眼色的将地方让出来。他们都走了出去。
“别哭了。我也没有想到皇帝会赐婚。你知道我不能拒绝。”
董小宛哼哧着:“我知道!”
杨潮叹道:“你真的知道吗?”
董小宛道:“别人不敢拒绝,你是不能拒绝。”
见到董小宛说话。杨潮也有意跟她多说说,问道:“为什么?”
董小宛叹道:“谁让你手握重兵。凭空就白添三分疑。若是拒绝了天家的赐婚,更会被人猜忌,除非你想做曹操,否则你根本拒绝不了。”
董小宛从另一个方面解释杨潮的处境,这点杨潮倒是没有考虑过,他的观念想来积极,总是先看能得到什么,而不是考虑会失去什么。
不过董小宛说的倒是很在理,如果杨潮拒绝了,还真的很不好处理,小皇帝目前是很信任杨潮的,但是如果拒绝,也就失去了小皇帝的信任,那么北上勤王的一系列作为恐怕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杨潮不由对董小宛刮目相看,这女人难怪能将杨家上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