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楚点点头:“夫君也早些休息吧。”摆摆手,轻手轻脚的走了。刘修四处看了一下,关上门,又关上了窗户,返身回到床前,冲着床后拱了拱手:“阿翁,出来吧。”

床帷轻轻一动,刘元起从后面走了出来,走到床边坐下,看了一眼案上摊开了笔墨,有些心疼的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

刘修笑笑,将笔记收了起来。“阿母可好?”

“好,就是想你。”刘元起微微的叹了口气,“我跟她说,在洛阳不方便,等你出了洛阳,我再安排你们见面。”

刘修沉默了好一会,才抬起头看着老爹:“你今天半夜来找我,有事?”

“没事就不能来?”刘元起反问道。刘修在平乐馆练兵,一直比较忙,他也不方便去,算起来大概有三个月没见到刘修了,心里也怪想的,可是这些话他不好意思当着刘修的面说出为。

“阿翁你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总不会是想我了,才半夜不睡觉来看我吧。”刘修觉得气氛有些沉重,故意打趣道。不等刘元起回答,他又说道:“既然来了,我正好也有事和你商量。天子要我领兵北伐,钱粮不足,你能不能帮我想点办法?”

刘元起沉下了脸,冷笑道:“要我出钱帮他打仗?”

“不是帮他。”刘修摇摇头,指指自己的鼻子:“是帮我。”

“帮你?”刘元起更不高兴了,声音虽然压得很低,可是语气中的不满却非常明显。“现在的江山是你的?”

“现在不是,但是将来可能是。”刘修想了想,从旁边抽出一张地图摊在刘元起的面前,指了指并州的位置,沿着太行山画了一条线,一直划到河东郡。“阿翁,如今匈奴人已经到了并州中部,你不会希望他们打进洛阳城,把洛阳烧成一片废墟吧?”

刘元起眉头一挑,欲言又止。

刘修轻拍着地图,又接着说道:“阿翁,我相信你一定对过去的历史并不陌生。秦亡之后,楚汉相争,始皇帝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的长城成为一道摆设,匈奴人长驱直入。王莽代汉之后,中原大乱,匈奴人死灰复燃,边疆糜烂。如今并州只剩下不到一半还掌握在我们手中,你希望历史上的事情再一次重演,你希望你的子孙夺取了江山之后,还要面临着鲜卑人的凌辱,要我把儿送到鲜卑去和亲吗?”

“我不希望。”刘元起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挥手,打断了刘修的话,“可是你也不能指望我花钱去替他刘季的子孙打仗。”

“我说了,不是替他打仗,是替我打仗。”刘修再次提醒了老爹一句:“乱世将临,谁有兵权,谁才有说话的权利。你觉得以我这个情况,除了兵权还有什么能够争夺的?扯旗造反?”

“为什么不可以?”刘元起不以为然的说道:“天下那么多人都可以造反,你也可以。“

“到目前为止,有成功的吗?”刘修苦口婆心的劝道:“老爹,我们不是仅仅要打破这个江山,而是要夺取这个江山,你觉得最后得到一堆废墟能让你满意吗?”

“就算废墟也是我家的,总比别人的如花世界好。”刘元起漠不经心的说道,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呷了一口,赞了一声:“王家这儿倒是手巧,煮得好茶。”接着又沉下脸,没好气的看得刘修:“我怎么看你的举动,越来越像是要做个忠臣啊。”

刘修眉头紧皱,他心里想的东西没办法完全向老爹解释清楚,有时候觉得沟通真是个大问题。他考虑了好半天,问道:“阿翁,你觉得如果现在我杀了刘宏,我有机会继位吗?”

刘元起冷笑一声,对这个问题不屑作答。

“我知道阿翁你手上有不少钱财,那我想问一句,你手头掌握的实力超过袁家吗?”

刘元起怔了一下,仔细考虑了半天刘修所说的话,最后有些不太肯定的说道:“各有所长,不好比。”

“那你觉得如果都是起兵,是袁家的机会大,还是我们的机会大?”

刘元起不吭声了。他看着手中的茶杯,眼神和杯中的茶汤一样闪烁,沉思了好半晌,最后看着刘修的眼睛说:“你确定你不是在自作聪明,为人作嫁衣?”

刘修无声的笑了,笑得胸有成竹,他直直的看着刘元起,开了个玩笑:“你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刘备?”

刘元起没心情和他开玩笑,摆了摆手,结束了这个话题。“我可以相信你,但是目前要我把积累多年的实力拿出来,还不到时候。你既然要按自己的办法去做,那就自己想办法解决,什么时候我觉得你真的是在做该做的事了,我自然会把那些实力全部拿出来。那是多少代人的心血,我不能轻易的葬送在你的手里。”

刘修苦恼的挠挠头,非常失望。不论是为自己积累实力着想,还是从为维护大汉的江山出发,经营好并州,先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一点是一样的,他不能让匈奴人或者鲜卑人、乌桓人有机会混水摸鱼,提前引发五胡乱华的惨剧,那他将是千古罪人。

可是要想经营好并州绝非易事。并州现在总人口只有一百多万,连一个大郡都不如,以这样的实力想要在接下来的乱世争霸,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要想让并州强大起来,他需要移民屯田,需要大量的钱财,而老爹对他的路线抱有怀疑,不肯将手中的钱拿出来帮助他,他只能靠自力更生了。

可是自力更生岂是容易的事?他是精于字画,擅长文物造伪,可是他变不出粮食来,而做生意赚的那些钱和移民屯边需要的钱财相比也是杯水车薪,相差甚远。别看他折腾得欢畅,可是和袁家这样的巨无霸相比,他实在不起眼得很,甚至和曹家都不能相提并论。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更何况他需要的可不是一文钱两文钱,甚至不是一亿钱两亿钱。段颎说,他攻东羌,孝桓帝为他准备了五十亿,征鲜卑可比征东羌要难多了,天子却连五亿都拿不出来。

刘元起见他皱着眉头想心思,也不打断他,自顾自的呷着茶,不知不觉的把一大壶茶喝得干干净净,肚皮溜圆,有些遗憾的晃了晃铜壶。刘修目不转睛的看着铜壶,突然灵机一动。

“老爹……”

刘元起提着空壶,有些尴尬:“茶味道不错,都被我喝了。”

刘修嘿嘿一笑,没心情和他提茶的事,直截了当的问道:“你手中有作坊吗,比如烧陶的或者琉璃器的。”

刘元起瞥了他一眼:“怎么,想自己赚钱?”

“你不给,还不能让我自己赚?”刘修没好气的说道:“我有个生财的路子,你有没有兴趣听听?”

“说来听听。”刘元起漫不经心的说道:“就算我没有,去建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刘修笑了。他拖过一张纸,拿过笔,很快写了满满一张纸,然后推到刘元起面前。刘元起瞟了一眼,有些意外:“这是陶器?”

“是瓷器。”刘修解释道。在文物古董行业中,瓷器是一个大项,他前世虽然不专攻瓷器作伪,但是对瓷器制作并不陌生。汉代已经有青瓷、白瓷,但是都比较原始,更接近于陶器,和后世美仑美奂的瓷器相去甚远。他对瓷器的工艺和产地都非常熟悉,哪里有好的瓷土,应该用什么样的窑,都知之甚详。现在的大汉国家财政紧张,但是世家豪强们手中却有大量的钱财以供挥霍,精美的瓷器这样的奢侈品绝对有市场。

更重要的是,除了内销之后,瓷器也是对外贸易的重头戏,后世瓷器与丝绸一样成为中国行销世界的商品,更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可不是一句空话,瓷器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你怎么知道这些?”刘元起拿着那张在刘修口中可以换来无数金银的纸,将信将疑。

“你既然和太平道有来往,想必不会不知道他们的圣就是英子。”刘修亮了亮手上的指环,笑道:“现在,你儿子我是这枚神器的主人。老爹,你相信天意吗?”

“当然信。不过天意难测,号称明暸天意的人比比皆是,多如牛毛,真正了解天意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如果有天意,那么我就是天意。”刘修嘴一咧,自鸣得意的笑道:“这是太平道的张角和天师道的嗣师夫人说的。”

刘元起大吃一惊,他现在才知道唐英子居然是太平道那个失踪的圣,而刘修手上的这枚不起眼的指环就是太平道的神器。他看了看手中的那张纸,忽然觉得有了信心,重重的点点头:“行,我拿去让人试烧,如果真如你所说,倒的确是个生财的路子。”

“你可抓紧点,我等着用钱。”刘修直挠头,“我有几千张嘴等着吃饭呢。”

“早干嘛去了?”刘元起没好气的笑道。

“我也没想你会不给钱啊。”刘修很失落的叹了口气:“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天子如是,阿翁你也如此,全都让我碰上了啊。”

……

和老爹谈得太晚,后来又坚持着把笔记整理完,刘修第二天起得有些迟,等他赶到北军中侯营,刚坐下喝了口水,还没来得及问事,凌浩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大人。”

“是中平啊,找我什么事?”刘修一边翻看着案上由刘表整理好的几份公文,一边问道。他瞟了凌浩身后的那个年轻人一眼,估计凌浩是来推荐人才的。只是这个年轻人长得很不起眼,属于掉在人堆里找不出来的那种,身体也不强壮,看不出有什么特长,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人才。他在打量他的时候,那人也在打量他,眼中有些混杂着失望和希望的情绪,只是隐藏得很深,如果不是他前世惯于从人的眼神中分析心理,他也未必看得出来。

“我同乡。”凌浩向刘修凑近了两步,压低了声音说道:“虽然不是出于什么名门,却是个异才。听说我到大人帐下听令了,特地赶来自荐的。”

原来也是颍川人。刘修上了些心,汝颍多名士,后来曹操帐下的谋士大多出于颍川,著名的二荀便是,鬼才郭嘉也是。这小子不是会郭嘉吧?但是想想也不对,郭嘉出身于阳翟郭家,和被他打过的郭勋是一族,也是颍川的大户。

他自以不是出自名门世家,所以现在帐下的大多也是出身寒门的士人。这个寒门倒未必是指穷人,而是指家里没出过什么大官的,和那些所谓世为著姓、家世二千石的世族相去甚远,对袁家这样的四世三公只能仰望的士人,要说稍微有点资本的也就是张飞、赵云这样的地方土豪,基本上是出了本县就没人认识。

凌浩虽然自诩甚高,却连张飞、赵云都不如,是标准的寒门子弟,如果是郭嘉,大概不会需要他来推荐。

尽管如此,刘修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杯子,对那个年轻人拱了拱手,客气的笑道:“既然是中平的乡党,想必也是才俊。刘修不才,望先生不吝指教,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求各种票!

第228章鬼才

第228章鬼才

那年轻人一呲牙,笑了。“戏志才。”

刘修眼前顿时一亮,心道这人虽然长得貌不惊人,可是却长了一口难得一风的好牙。这看头也没有黑妹什么的,刷牙只能用青盐漱漱口,大部分人都是一口黄牙,有这么白而整齐的牙齿的人可不多。

不过,他随即把牙什么的都扔一边了。戏志才,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我的天,这不是鬼才郭嘉的前任吗,据说是三国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才。他……他来投奔我?

刘修心中波澜壮阔,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笑得更加真诚,伸手相邀:“请先生入座。”等戏志才坐下,刘修很自然的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问凌浩道:“你还有事吗?”

凌浩识相的告辞,在帐外候着。

“敢问先生大名。”

这年头的人一般有名有字,名是单字,字是双字,按古代的规矩是士以上的贵族才能字,普通庶民有名无字,不过到了东汉末年连一般的庶民都可以有字了,读书人更是个个有字。而戏志才明显是个读书人,当然在士人之列,刘修见戏志才的志才二字好象是字不是名,便礼貌的又问了一句。

“名便是志才,无字。”戏志才面无愧色的说道。

刘修一愣,随即笑了:“先生磊落。”

“大人虚伪!”戏志才应声说道。

刘修正在装模作样的喝水,一听戏志才这句话,差点呛着,他噙着水,好容易才咽下去,从怀里取出丝帕擦了擦嘴,不解的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戏志才对自己造成的效果非常满意,他沉默的端起杯子呷了口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过了片刻才说道:“大人认识我?”

刘修眼神一缩,随即也很神棍的笑了。

这次临到戏志才疑惑了。他刚才从刘修刹那间的眼神中看出了意外的情况:他刚进来的时候,刘修显然对他并不在意,当他报出名字的时候,刘修却露出了震惊的神情,显然是听说过他的名字。可是他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会有什么名声,甚至会传到刘修的耳中。凌浩是他的同乡不错,可是凌浩自视甚高,一直觉得他能超过自己一头,如果不是他主动来找凌浩,凌浩甚至没有在刘修面前推荐过他这从刚才凌浩的表现可能看得出来。

那就奇怪了,刘修从哪儿知道他的?明明知道了,却还要装出一副很淡定从容的样子。

“第一次听说。”刘修笑笑,慢悠悠的说道:“不过,我一见到你,就觉得我们很投缘,所以不免有些激动,失礼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戏志才更迷惑了,同时又有一些激动,难道刘修真是自己的伯乐?戏志才很快平复了心情,接着说道:“敢问大人,天下事可为否?”

刘修的眉心不由自主的抽了一下,心道这家伙果然是个鬼才,一见面就这么单刀直入,也不给点时间培养一下感情。不过,他也知道这些怪才非常讲究第一印象,如果回答不好,你就是送他再多的钱,如果他看不上你,也会和他们失之交臂。

“天下人以为不可为。”刘修从容的说道。

“那大人以为呢?”戏志才追问道。

刘修不紧不慢的说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戏志才品味了片刻,一直不经意的皱着的眉头展开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书札,轻轻的推到刘修面前。刘修打开来扫了一眼,顿时恍然大悟。

这是李膺的儿子李缵写的推荐信,说戏志才虽然在颍川并不出名,而且出身低微,他本人看不出戏志才有什么本事,但是他的父亲李膺当年见过尚在童蒙的戏志才,私下里说过戏志才将来是个奇才。这次卢植写党人志,第一个便是为李膺辩冤,天子下诏赦免李家,他本人也能解锢,对此感激不尽。他知道卢植写党人志是出于刘修的推动,而刘修现在初入仕途,需要有得力的干才,所以推荐戏志才到刘修这儿来,希望能报答刘修一二。

刘修细心的把书札收了起来,心中暗自叹息。李缵是感激他,可是李家是颎川名士,他们看不上刘修这样的寒门,提携他是一回事,可是要他们投效就不可能了。而且李缵的夫人就是袁绍的妹妹,李缵没有推荐戏志才到袁绍门下,相反推荐到他这儿来,就算是对他青眼有加了,和当年李膺的登龙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了,袁绍走的是精品路线,戏志才这样家世不显,名声不著的人,就算是李缵推荐到袁绍那儿去,袁绍最多也是碍着面子收下,要想重用是不太可能的。

“李君高义,没齿难忘。”刘修微微一笑:“能承足下指教,修之幸也。”他犹豫了一下,又建议道:“足下是不是起个字,这样称呼,实在不敬啊。”

戏志才笑着摇摇头:“名也好,字也罢,不过是个代号,有什么敬与不敬。大人就称我戏才吧,我不在乎。”

这家伙果然是个无视礼教的。刘修无奈,只得依了他,“志才,你将如何助我?”

“敢问大人,兵法十三篇,第一篇是什么?”

“庙算。”

“庙算的基础是什么?”

“知己知彼。”

“如何能知己知彼?”

刘修沉默了片刻,明白了戏志才的意思:“有待志才。”

“然!”戏志才一拍手:“请大人予我百金,待我往漠北走一趟。”

戏志才一报出名字,刘修就知道这家伙是个人才,后来和他说了几句话,更知道他是个不能以常理计的怪才,所以戏志才一开口就要百金,他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毕竟有心理准备在先,倒还不是很震惊。

他点头道:“请志才稍候片刻。”说完起身到帐外,让人叫曹洪来。时间不长,曹洪匆匆地赶来了,刘修什么理由也不说,直接让他拿一百金出来。曹洪吓了一跳,眉头直颤:“大人,突然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有用。”刘修也没多跟他解释,曹洪虽然一头雾水,可是不敢怠慢,连忙去取了百金来交给刘修,然后一脸肉疼的退了出去。临走时,他看了一眼如泥胎木偶一般坐在那里不动的戏志才,眼中充满了疑惑。

“百金在此。”刘修将金子推到戏志才面前。戏志才收下了,波澜不惊的喝着水,直到把杯子里的水喝完,这才淡淡的说道:“以三月为期,不管大人届时在哪里,我都会把消息送到大人的手上。”说完,他起身一拜,拎起百金,摇摇晃晃的出去了。汉代一斤相当于后世的半市斤,百金也就是五十市斤,虽然不是非常重,可是也不算轻,刘修来拎也许无所谓,可是戏志才的体格单薄,看起来非常吃力。刘修本想问他要不要人帮忙,可是一想这家伙嘴一张就要百金,显然不是个客气的人,如果需要人帮忙,他一定会主动说,既然不说,那就是不用多事了,免得被他认为是不信任。

戏志才就这么消失了,带着百金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刘修之外,只有凌浩知道他来过,曹洪见过他一面,却不知道他究竟是何方神圣,只知道这个人一下子从他手中取走了百金。

……

刘表不紧不慢的走进了门,慢条斯理的拱了拱手:“大人,陛下派人来传大人进宫。”

刘修应了一声,将正在看的公文收了起来,从旁边的衣架上拿起印绶和佩刀,一边向外走一边问道:“知道是什么事吗?”

“大概是为了出兵的事。”刘表居然还笑了一声:“好象陛下和三公意见不协,吵了起来。”

刘修不动声色的应了一声,走到门外,见蹇硕正站在车旁,便和他打了个招呼,上了车,直奔北宫。蹇硕在路上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天子召集三公商议出兵之事,结果三公一起反对。

太尉张奂说,目前不具备出征的条件,不能出兵。

司徒宋丰说,今年的上计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司隶部的情况来看,情况虽然比去年好一点,依然不容乐观,而且就算是出兵,也要等各郡的钱粮运到洛阳才行,现在出征太仓促了。

司空杨赐说的话更重:北军五校刚刚整顿,战力是有些提高,但是这些提高都非常有限,要凭他们去征伐鲜卑,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刘修是个人才,可是他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这突然之间把这么重的担子放在他的肩上,是不是合适?如果他打败了,以后还怎么在仕途上走,陛下这么做,有些揠苗助长的味道,很可能把一个上好的名将苗子给毁掉,还是谨慎些的好。另外,北军五校的责任是护卫京畿,这次出征鲜卑要多长时间?如果时间太长,北军长期驻扎在外面,那洛阳的安全谁负责?

天子被他们说得哑口无言,暴跳如雷。“天子的心情很不好。”蹇硕提醒道。

蹇硕说得一点也不错,刘修见到天子的时候,天子像头牢笼中的困兽,焦躁的在大殿上转着圈,宋皇后跪在一旁,头上的头饰全部摘掉了,头发也散开了,泪水涟涟,看来刚才被骂得不轻。旁边的侍卫宫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吭声。

刘修规规矩矩的上前行礼:“侍中领北军中侯,兼长水校尉,臣修拜见陛下。”

天子挥挥手,声音沙哑干涩:“起来吧,上前来,朕有话和你说。”他厌烦的冲着宋皇后瞪了一眼:“退下,朕现在心烦,没心思听你说那些废话。”

宋皇后战战兢兢的退了下去,临走时可怜兮兮的看了刘修一眼。刘修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她的意思,会为宋家说好话的。

“宋丰太让朕生气了。”天子垂头丧气的说道:“朕当初真昏了头,怎么会把他任为司徒?”

“陛下,臣觉得,三公担心的都是事实。”刘修小心的劝解道:“陛下应该为有这样忠心耿耿的三公而感到高兴啊。”

“高兴?”天子沉下了脸:“朕是不是该嘉奖他们?”

“陛下,人有诤友,君有诤臣,都是值得高兴的事。高祖皇帝身边有周昌,期期不敢奉诏。孝文皇帝身边有张释之,敢违天子意而依法处置犯驾之人,有爰盎却慎夫人座,不以天子宠而失礼。孝武皇帝身边有汲黯,不正衣冠不敢见……”

天子一甩衣袖,没好气的打断了刘修有滔滔不绝趋向的劝谏:“好了好了,朕身边也有诤臣呢,为了一个人和朕撒泼。”

刘修大窘,尴尬地哑口无言。

被刘修这么一打岔,天子心中的郁闷一空,情绪好了许多。他招呼刘修坐下,问道:“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刘修在路上已经深思熟虑,当下不假思索的说道:“北边事急,不能再拖延,戍边事在必行。只是三公的考虑也的确有些道理,特别是司空所言,北军如果长期驻扎在外,洛阳的安全的确是个问题。”

天子默默的点点头,他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犯难的。北征是大事,可是如果因此让洛阳陷入危险之中,那就太不值得了。

“臣愿以长水校尉的身份领长水营出征,把其他四营留下镇守京师,确保陛下安全。也只有陛下安全了,臣才能安心的与鲜卑人作战。”

天子眨巴着眼睛,考虑了好一会,这才点了点头说:“这的确也是个办法,不过,只有长水营,你的兵力是不是也太少了,能成事吗?”

刘修笑道:“陛下,臣这次去是相机而战,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并不是一定要与鲜卑人决战。兵力多有多的打法,少有少的打法,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了,陛下给了长水营十曲的编制,十曲满员可以有五千人,只要陛下同意,臣到了北疆可以再征嘛。”

天子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接着说道:“这倒也是,反正五营之中除了长水营,其他四营的战力都有限,去了也没什么大用,不如让他们在京师戍卫。只是……”天子又犹豫了片刻:“你如果一走,剩下的四营除了步兵营,可都……”

“陛下,臣推荐臣的先生卢植出任北军中侯。”

天子眯起眼睛,权衡半晌,缓缓点头同意:“如此甚好。”

……

刘修从宣明殿走出来,正遇到皇后宫里的人在等着,他跟着来到后宫,一进宫便见到了大长秋吕强。吕强的脸还是那么清瘦,不过精神很好,他打量着刘修,虽然没说什么话,但是眼中流露出的欣慰却是不加掩饰。

皇后重新梳洗过了,正在侧殿等候,一看到刘修,她没说话先在刘修的脸上扫了一下,见刘修脸色不差,暗自松了一口气。她斥退了旁边的侍臣,请刘修入座。坐定之后,刘修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问道:“令尊大人在司徒这个位置上坐得安逸吗?”

宋皇后脸色一黯,宋丰那叫安逸吗,那是如坐针毡。事实表明,司徒这个位置除了有一些虚名之外,带给宋家的只有耻辱。

“非要等到陛下下诏,令尊大人才肯罢休,那对宋家有什么好处?”刘修语气平淡,但是话里透出的意思非常重,让宋皇后听得一阵阵的生寒:“殿下,你们莫非以为曹节死了,宋家就安然无恙了?你们大概是忘了,其实你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曹节手上,而是在陛下手上,你们的荣耀都是陛下所赐,如果惹恼了陛下,什么后果你们难道不清楚?”

刘修接二连三的话说得宋皇后心惊胆战,她软语相求:“敢请大人相助。”

“臣给司徒大人出过上中下三策,现在还是那三策,请司徒大人再选一次。”刘修面色平静,打量着宋皇后,又接着说道:“陛下要臣北伐,可是陛下没钱,令尊是司徒,司徒府拿不出钱,可是司徒大人却过得很自在,就和上一任司徒袁隗没什么两样。说实在的,臣很为司徒大人担心啊。”

宋皇后都快哭了,眼泪只有眼眶中打转。

“殿下出面让司徒大人辞职吧,最好把责任都揽过去,不要让陛下丢脸。”刘修拜了拜,起身说道:“我相信陛下现在还是需要殿下的帮助的,扶风宋氏是名门之后,与皇室渊源颇深,当此陛下步履维艰之时,宋氏总不能被一个屠户比下去吧?”

宋皇后嚅嚅的说道:“大人有所不知,何氏虽是屠户,却家财颇丰,非我宋家所能敌。妾身蒙大人指点,结交吕强及毕岚、宋典等人,只是他们也不能和张让、赵忠相提并论,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献给陛下啊。”

“钱多钱少还在其次,心意才是最重要的。”刘修反手指了指自己的心窝:“你们的荣华富贵都是陛下给的,他高兴了,你们才有荣华,才能富贵,否则你们就是一无所有。为什么张让、赵忠每次捐了钱之后,实力不减反增,就是因为他们的钱换得了天子的信任,他们才能赚更多的钱。钱能生钱,这个道理不用我再说了吧?”

宋皇后如梦初醒。刘修看着她那副刚明白过来的样子,暗自感慨了一声,宋家的经学学得很一般,可是副作用却非常明显:人都学呆了。这些道理都不懂还想在官场上混?难怪被曹节吃得死死的,连个翻身的机会都没有。老子独闯曹府,大杀四方,为他们家立了那么大的功,他们居然一点表示也没有,真让老子失望。

以前说宋奇是头蠢猪,现在看来说错了,不仅宋奇是头蠢猪,宋家就是一猪窝,没有一个聪明一点的。猪是怎么死的?当然是笨死的。唉,烧冷灶也不容易啊,就跟辅导弱智儿童一样,要负出的劳动成倍增加。拐着弯提醒都不行,必须得来点直接的,拐了弯他听不懂啊。

……

事情证明刘修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宋奇父子来说,不让他们看到最直接的伤害就起不了什么作用。皇后直接给宋丰传了话,你不要犹豫了,立刻上书请辞司徒之位,要不然宋家一起完蛋。宋丰虽然恋栈,可是看看实在撑不下去了,汹涌的民议是一波接一波的向他扑来,现在连宫里的皇后都坚持不住,再撑下去肯定船破人亡,只好上书请辞。他又接受了曹鸾的建议,请陈寔写了一封自免疏,把所有的责任都揽了过来,自承辜负了天子的希望,应该对今年的大旱负全职,同时愿意捐献家财一亿,为天子分忧。

天子松了一口气,下诏嘉勉宋丰,说他虽然在司徒任上作为有限,但是忠心可嘉,任他为车骑将军,隶尚书事,依骠骑将军董重例,手下领兵千人,增邑五百户。其子隐强侯宋奇拜为执金吾,增邑二百户。宋家虽然丢了司徒的实权,却得到了不亚于司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