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捧着几封密件出现在门口,又惊又喜的看着刘修:“将军,英子姑娘要回来了?”
“快了。”刘修微微一笑,摸了摸郭嘉的脑袋:“想她了?”
郭嘉羞赧的笑了笑,将手中的密件送到刘修面前:“这是戏君刚刚送回来的几件密函,请将军过目。”
“好,我马上就看,奉孝,你帮我煮点茶。”刘修立即接过翻阅起来,郭嘉正准备出门去泡茶,孟达一手提着一壶滚开的茶,一手托着两只茶杯,笑眯眯的出现在院子门口。郭嘉连忙接了过来,致了谢,赶回屋里,开始给刘修倒茶。
刘修看了一眼门口,突然说道:“奉孝,这个屋子,除了你之外,不准任何人进来。”
郭嘉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我知道了。”
刘修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郭嘉心思机敏,不需要说得太直接。他对孟达不太信任,一方面是因为孟达是历史上有名的反骨仔,另一方面是孟佗毕竟是张让的人,虽说眼下和他配合得不错,但谁知道他背地里和张让有没有来往?孟达在他身边更多的是个人质,根本谈不上亲信,普通的文书往来让他经手已经是不容易了,这种机密的事却不能让他沾一点边。
刘修看了几页,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是一封关于张角近况的密函。戏志才在密函里说,张角身边出现了一个儒生,通晓兵法,很得张角的信任。张角现在招集了几十个识文断字的弟子在接受此人的兵法启蒙,从最近黄巾军的几次大小战斗来看,他们似乎有了长足的进步。
戏志才特别提到了一点,这些受过训的黄巾弟子最常看的一部书是刘修为段颎编的《东羌战记》。
刘修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部书并不长,也就两三万字,当初是为了替段颎扬名才编著的,里面是段颎在平定东羌的战事经过,主要内容当然是说段颎的能征善战,有勇有谋,战事的描写当然不少,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最多只是个传奇故事,看不出太多的东西,然而到了有心人的手里,多少能看出一些兵家常识和段颎用兵的特点。
这部书成了黄巾军将士的教材?刘修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是应该欣慰,还是应该后悔。他多次建议朝廷在太学设兵科,可是谁也不听他的,最后还是只有他在晋阳学堂设了一个兵学院,如今培养出来的人已经逐渐进入并凉的军队。其他地方根本没动静,没想到第一个跟风的反而是黄巾军。
难道我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促成张角的胜利?这也太讽刺了吧?
刘修把密函放在案上,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郭嘉瞟了一眼,知道刘修为什么心烦,轻笑一声道:“将军是为张角练兵的事烦恼吗?”
“是啊。”刘修向后靠了靠,把目光投入了这位未来将大放光芒的鬼才,突然起了好奇心,想听听他的意见。虽说后世郭嘉大名无人不晓,可是到他身边的时候,郭嘉毕竟还是个孩子,他下意识的暂时把他排除出了谋士的行列,一直没有咨询过他的意见。今天郭嘉主动问起,也许可以试探一下。“你怎么看?”
郭嘉抿嘴一笑,将倒好的茶杯推到刘修面前,然后搓了搓手,从旁边的密函里拿出另一件:“将军,我觉得这件事比那件事更重要。”
刘修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接过另一件密函,迅速扫了一眼,眉头不禁轻轻一挑。这件是说张角在甘陵、安平实行屯田的事。甘陵国、安平国就在冀州的东部,紧靠着钜鹿,张角一起事,甘陵、安平人就把甘陵王和安平王抓了起来,那里可以说是张角最稳固的后方,因为东临黄河,土地肥沃,水利设施也全,是上好的良田。张角抓了这两个王之后,把土地分给流民,进行屯田。戏志才送来的的消息上说,他在这里实施的体制与大汉常见的官府结构不一样,按他的描述,就是一种与太平道教义紧密结合的一种政治体制。
“屯田?政教合一?”
“不,将军,你注意张角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地方。”郭嘉有些紧张的看着刘修。刘修思索片刻,突然眉头一紧,“他宁可抓两个王,也不肯与冀州的世家豪强发生冲突?”
郭嘉笑了,既有几分羞涩,又有几分得意。“不错,张角在汝南大杀四方,可是到了冀州,他却不肯轻易与冀州的世家豪强发生冲突,这也是他能在冀州坚持这么久,而后方不乱的原因。能坚持下去,他才有时间培训弟子,才有时间训练战阵,否则的话,黄巾虽众,又如何能在冀州立稳脚跟?张角在钜鹿,钜鹿以北的大半个冀州可是安静得很啊。”
刘修轻轻的吐出一口气,缓缓的点了点头。不错,张角建军校不可怕,毕竟这名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他就算花上三五年时间,只怕在军事人才上的储备也不如朝庭。可是他以铲除世家豪强起兵,并因此得到了天子的纵容,现在却与世家豪强达成了默契,这才是最可怕的,比起在安平、甘陵屯田要危险多了。
这可不仅是挂羊头、卖狗肉那么简单,这是统一战线,张角名为铲除豪强,实际上却与豪强们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冀州如此,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如何?
怪不得黄巾起事之后,天下看似大乱,却没有乱成一锅粥。
刘修想起了张角在旋门关和他说过的话,当时张角极力抨击他和并州世家签订契约的做法,一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可是现在呢?他也在与世家豪强们进行合作,只是暗中合作,左右逢源,朝堂上得到了天子的纵容,地方上得到了豪强们的支持,他才可以稳稳的立住脚跟与官军周旋。有了天子的示意,骠骑将军董重控制住了几路官军的进度,官军不是在进攻黄巾,而是在做陪练,帮黄巾军迅速的成长。
这才叫高明啊,谁说张角只是一个冲动的理想主义者?其实说起来也情有可原,诸子百家,不论是治国还是道术,权谋还是用兵,源头都在黄老,太平道就是黄老道,张角作为能开创太平道,忽悠了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贤良师,对黄老学术的真谛岂能一无所知?他这么一个半吊子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张角能不知道以柔克,以弱胜强,不争而无不争?
“这厮才是大奸大恶,可是历史上为什么他却败了呢?难道他本来的确是个笨蛋,又是因为我刺激了他,他才爆发了小宇宙?”刘修哭笑不得,这历史的车轮是被他扳动了,可是他现在也控制不住走向了,这才是最悲剧的事。
刘修有些头疼,伸出手指捏着眉心:“奉孝,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郭嘉笑笑:“趁其羽翼未丰,扑杀之。”他看看刘修,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天子下令朝廷大军全力攻击,张角又怎么可能如何从容施为?”
刘修呵呵的笑了两声,不知是天子太自以是,还是郭嘉的确是个鬼才,这种事连郭嘉都看出来了,天子还沉醉在自己借力打力的美梦中呢。
那么我是该让他醒醒,还是让他再睡一会儿?
第四卷黄巾乱第396章谣言(第三更,求票!)
第四卷黄巾乱第396章谣言(第三更,求票!)
第三更到,万字了,求票!
刘修轻轻的推开了房门,一股混合了奶香味和尿骚味的热气迎面扑来。虽说已经回家几天,可是刘修对这味儿还是不太习惯,当初王楚生刘和的时候,他一直在北疆,等回到家,丫头都已经会走路了。这次可不一样,风雪刚给他生了个蓝眼睛,黑色卷发的混血儿子,还没满百日,正是味儿最重的时候。
“唉呀,快把门关上,别把风雪和孩子冻着了。”王楚迎了上来,把刘修拉进屋,顺手掩上了门。之前这房子是曹节的,曹节可下了功夫整治,这屋里都铺了地板,地板下面是空心砖。这个时代的空心砖可不是后世那么一小块,而是根据需要烧造,铺在地板下面的这种空心砖又长又大,互相联接起来之后,与外面的炭房相通,冬天在炭房生上火,这些空心砖就是地暖,而且暖气从地板里透出来,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松脂香。
刘修搓搓手,一溜小跑的走到摇篮前,挤眉弄眼的说道:“我儿子睡着没?”
“也不看看什么时辰了,还能不睡着?”王楚瞥了他一眼,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一去就是老半天。阿协和阿和等你讲故事,总也不见你回来,只好先去睡了,明天看你怎么解释。”
刘修嘿嘿一笑,伸手拨了一下儿子肉乎乎的小脸蛋,那小家伙儿咂了咂嘴,趴了个身,以一种高难度的姿势继续呼呼大睡,露出半片晃悠悠的小屁股。
“有一件重要的事儿。”刘修看了一会儿子,这才坐到床沿上说:“找到英子的消息了。”
“是吗?”王楚吃了一惊,连忙走了过来,正在啃苹果的风雪也停住了,瞪着一双蓝眼睛看着刘修:“英子在哪儿?什么时候能回来?”
“暂时还回不来,她现在在张角的手里。”刘修一手拉着一个人的手,慢慢的摩挲着,突然抬头道:“阿楚,辛苦你了。”
王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想把自己已经有些粗糙的手抽回去,又有些舍不得。长公主不在家,风雪要生孩子,她生怕那些奴婢歧视风雪是个胡妾,故意怠慢,很多事都亲自动手,原本细嫩的手平添了不少老茧。
“夫君,姊姊对我真的很好。”风雪感激的拉过王楚的手,诚恳的对刘修说。
“我知道。”刘修笑了笑,探身在风雪额头亲了一下,又伸手揽过王楚的纤腰,“你们都辛苦了。”
王楚红了脸,打岔道:“别说这个了,你和长公主都不在家,我多做些事也是应该的。英子怎么会还在张角的手上,难道上次是张角在骗我们?”
“这倒不是。”刘修摇摇头,把骆曜错失的经过说了一遍,王楚和风雪不由得同声叹息,骆曜如果能机灵点,英子现在只怕已经回家了。
“没关系,张角一定会用英子来交换指环的。”刘修故作轻松的笑了笑,“在张角的手中,总比漫无头绪的要好。这丫头也真是,怎么混到沿街乞讨的境遇去了,这可不像她的脾气。”
“也是啊,英子聪明过人,这么久了,她怎么不来洛阳找我们?”王楚也大惑不解,“邯郸和洛阳也不算远啊,不管是报出夫君的名字还是司空的名字,找个人送她来洛阳应该很容易。”
“别乱猜了,等她回来,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刘修抚着王楚的发髻,又看看风雪:“夫君我今天睡哪儿?”
“那还不是由你自己做主,想睡哪儿睡哪儿呗。”王楚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风雪生了个儿子,虽说是个妾生子,可是毕竟是个儿子,她同样是个妾,何尝不想抓紧时间再生一个。可是这样的话她是说不出口的,只好把难题还推给刘修。
“我有些倦了,你还是去姊姊房里休息吧。”风雪戏谑的瞟了王楚一眼:“姊姊,你可抓紧机会,再过几个月,我可不让着你的。”
王楚咯咯一笑,她当然知道风雪刚生孩子没多久,还不能行房,刘修只能睡到她房里,所以才故作大方。刘修嘎嘎一笑,看了看墙角的漏壶,掩着嘴巴打了个哈欠:“天色真是不早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他又亲了一下风雪,然后眨了眨眼睛,凑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大哥已经到河东了,快则明天,慢则后天,就能赶到洛阳。”
风雪惊讶的捂住了嘴巴:“真的?”
“真的。”刘修伸手抹去风雪眼角涌出的泪水:“别哭,哭皴了脸,大哥会怪我的。”
“是啊,阿雪,别哭了,这是好事啊。你不是天天想着草原,想着牛头部落嘛,大哥来看你,你应该高兴才是。”
“夫君,姊姊,我就是高兴啊。”风雪伸手搂住刘修和王楚,喜不自胜:“我真是太高兴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刘修欣慰的笑了。他早在风雪怀孕不久就派人通知了风裂,当时不知道风雪能否正常生育,这年头因为难产而死的人太多了,所以他没敢说风雪怀孕了,只是提醒风裂你们这终北国也该来大汉献点贡物了。如今风雪母子平安,裂狂风的到来自然是喜上加喜。
好容易安抚住了风雪,刘修和王楚回到房里,洗漱之后,上床休息。虽说忙了一天有些累了,可是总不能无视王楚眼中的情焰,刘修鼓起余勇,纵横驰骋了一番,直到王楚气喘吁吁,软若无骨,这才一泄如注。
王楚撑着乏力的身子,起来帮刘修擦了身子,又自己洗了,这才钻回被子里,伏在刘修的胸前,手指漫无目的的游动着,眼睛痴痴的看着别外,忽然说道:“风雪的孩子真漂亮,特别是那双眼睛。”
刘修无声的笑了笑,混血儿一般都漂亮,他长得一表人材,风雪又是草原上罕见的美,这孩子不漂亮才怪呢。不过现在大汉人看不起胡人,这个混子儿子以后难免会被人歧视,王楚夸他漂亮,虽说不至于是故意骗他,但未尝没有自己想生一个儿子的想法,这才借题发挥。
“阿和也好看啊,以后也是个美人坯子。”刘修抚着王楚光滑的背,笑道:“咱家没有长得差的,每个孩子都漂亮。”
“可阿和终究是个儿,哪有儿子好。”
“这可不然,儿才贴心呢。”
“什么贴心,生外相。”王楚翻了个身,伏在刘修胸口,一对淑乳被压得变了形,她抬起上半身,伸出一根手指想来抚摸刘修的嘴唇,忽然又想起刘修刚才说她手指粗糙的事,又连忙想缩回去,刘修见了,把她的手拉到嘴边,轻轻一吻:“谁说的,我就觉得儿好,将来要是做了皇后什么的,我也能混个大将军当当。”
“等她真做了皇后,恐怕心里就只有她的夫君了。”王楚瞟了他一眼,“你看前朝的孝元皇后,本朝的明德马皇后,哪个不是如此?”
刘修心中一动,明德马皇后那就罢了,可是她提到孝元皇后是什么意思?孝元皇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王莽的亲姑姑,正是因为她信任王莽,才将大汉江山一步步的送到王莽的手中。
“你听谁说过什么了?”
王楚抿嘴一笑:“我虽然不够聪明,可是有些迹像还是看得出来的。夫君为朝庭立下了汗马功劳,陛下却不肯完全信任夫君,将夫君放逐西北。夫君不作任何反抗,就将洛阳的实力抽空,还要经营西域,难道仅仅是君命不可违?”
刘修吓了一跳,坐了起来,急问道:“还有呢?”
“西北虽然穷苦,可是兵马强劲,只要经营得好,将来未尝不能凭以割据一方。隗嚣不就是据河西自立?如果不是当时不识时务,不肯归随光武皇帝,又怎么会一败涂地。夫君,天子自作聪明,大汉火德只怕长久不了了,你难道不想早些做准备吗?”
刘修的眉头紧锁,迟疑了片刻:“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还要听什么风声吗?”王楚不解的看着刘修,伸手扯过被角遮住身子:“‘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代汉者,当涂高’,这样的话在洛阳已经传虽很久了,你一点都不知道。”
刘修这次是真的吓着了,前一句话是郭林宗讲的,说得比较隐晦,后一句可就太明显了,不管“当涂高”指的是谁,这“代汉者”三个字可是指明了大汉将亡,新朝将立啊。
奇怪的是,专门负责收集情报的戏志才为什么没提到这些?刘修眼珠一转:“这些话洛阳都在传吗?”
王楚见刘修面色凝重,倒不敢大意,她细想了想:“也不是,我是在太极道馆里听到了,说这些的,都是一些太学生。嗯,还有些游侠、方士。怎么了,夫君,这些是谣言?”
“也不完全是。”刘修重新躺了下来,他细想了想,这大概并不是针对他,因为他在太学生的印象中可不太好,但也谈不上什么仇,而且这两句话指向他的可能性也太小,王楚大概只是觉得天下将乱,希望他有一个立足之地,却未必有争天下的想法。“无风不起浪,这后面自然是有人推波助澜。”
刘修又笑了笑,伸手将王楚揽到自己胸前:“这些话,以后不要再说了,落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只怕会遭人忌。至于我,嘿嘿,可不想那么傻。”
第四卷黄巾乱第397章天下大势
第四卷黄巾乱第397章天下大势
照例,先求票啊,然后再说个让老庄开心的事。
大伙儿知道的,老庄以前不怎么求票,最近从善如流之后,发现果然不一样,连续第三周裸奔,居然成绩还有小涨,不论是月票榜还是推荐榜,咱都是一点点的向前挪,把以前一些只敢仰视的小神踩了,心里小得意一下,动力更足。
所以,老庄决定了,继续努力码定,大声求票,为很快就要来临的乱世纷争积攒能量。
让票票来得更猛烈些吧!
裂狂风喜气洋洋的来到卫将军府,身后跟着十几个粗装彪悍的鲜卑武士,有的抬着装满礼物的箱子,有的怀里抱了一个树枝似的大鹿茸,有的按着腰间的弯刀,警惕而新奇的看着周围的一切,还有两个牵着两匹战马,一匹如白雪般一尘不染,另一匹如火炭也似,却在额头上长了一簇月牙形的白毛,两匹马肩高都在七尺左右,比常见的战马高出一大截,头高颈举,毛色光滑,四肢健壮。可是看起来却又特别温顺,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只是偶尔抖抖长长的鬃毛。
“这可是天马。”裂狂风献宝似的说道:“一雄一雌,三岁口,明年就可以交配生马驹,用不了几年,你的马厩里就有好几匹纯种的天马了。”
刘修摸着那匹红色的天马,问道:“有名字没?”
“有,这匹叫烈火,那匹叫飞雪。”裂狂风嘻嘻笑道,“这可比献给你们天子的马还要好。”
刘修白了他一眼,还没说话,风雪从里面奔了出来,正好听到裂狂风这句话,不由得嗔道:“你把这两匹天马牵着在洛阳走了一圈,天子还能不知道?这要是传到天子耳朵里去,你可是给我夫君惹了祸呢。”
“啊呀……”裂狂风一拍髡头:“可不是么,你们汉人的天子最小气了,这可怎么办?”转头看到风雪那丰腴的身子,吓了一跳,迟疑了片刻,才不敢相信的说道:“阿雪,你怎么这么胖?”
风雪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自己的腰,嗔道:“你大老远的跑来,就是嫌我胖的么?”
“那不是,那不是。”裂狂风连忙把风雪拉到一边,担心的瞅了瞅刘修:“妹子,他们汉人跟我们不一样,你看他们的人虽然也不瘦,可是和咱草原上的人比起来,那可瘦得像春天的小羊羔啊。你这么胖,不怕他嫌弃你?”
“他敢。”风雪声厉内荏的叫了一声,又连忙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对了,阿爸可好?部落里的人可好?去年有没有遭雪灾?”
裂狂风一脑门子汗,直愣愣的看着风雪,看得风雪不由自主的停住了嘴,讷讷的说道:“阿哥,你……别吓我!”
“我没吓你,是你吓着我了。”裂狂风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你看我那么老远的跑来,一口水还没喝着,你就一口气问了那么多问题,我先回答哪一个?”
风雪扑哧一声笑了,抱着裂狂风的手臂,眨了眨眼睛:“那我只问一个,阿爸好不?”
“好。”裂狂风眉头一皱:“自从有了你们派去的那两个活神仙,阿爸现在壮得像头牛。”
风雪不解的看着裂狂风:“阿爸壮实不好吗?”
“好是好,可是一喝多了,打人也疼啊。”裂狂风咧了咧嘴:“就因为要来看你,阿爸非要亲自去猎熊,我和暴雨拦了他一下,结果一人被他摔了个大跟头,暴雨两天没能起床。”
风雪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捂住了嘴巴:“阿爸要去猎熊?”
“可不是。”裂狂风指了指那些鲜卑武士抬着的箱子:“最大的那只就是阿爸亲手杀死的,一刀致命。他现在比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还壮实呢,估摸着,我回去就得多一个小妹或者弟弟了。”
风雪忍不住笑出声来,眉开眼笑的说道:“那好啊,到时候让我儿子和他一起玩。”
风雪见到亲人只顾着开心,连请裂狂风进屋都忘了,就站在门前嘀嘀咕咕的说个不停。刘修很无语,只得招呼人先进去,正说着话,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马车还没停稳,曹操就在车上叫了起来:“哇,好马!德然,你这是从哪儿捡来的宝啊。哟,这么多鲜卑人,是胡夫人的家里来人了?”
刘修抬头一看,见马车刚刚停稳,曹昂和曹蕤兄妹俩就从车上跳了下来,一溜烟跑到两匹马前,曹昂抚着战马的腿,爱不释手,哈喇子都流出来了:“阿翁,阿翁,我也要,我也要。”
“要什么要,这么好的东西,老子都不敢开口要,你也敢要。”曹操一把拨开曹昂的手,冲着随后赶来的卞氏使了个眼色,卞氏连忙把曹昂兄妹拉了过去,向刘修和王楚、风雪一一行了礼。王楚见连了外客,不能再在大门口说话,连忙招呼他们进去。
刘修安排人把两匹马拉到马厩去,看着曹操一直粘在马身上不肯挪开的眼神,好笑的推了他一下:“怎么,今天一家子赶到我这儿来,就是为了看马?你这可不如夫子了,只问马,不问人啊。”
曹操哈哈一笑,收回目光:“那是夫子没看到这样的好马。鲁国地处中原,哪能有如此神骏的天马。我说,什么时候这两匹马有了马驹,你得匀我一匹,我儿子取字可是用的你的名,你不能一点面子不给吧。”
“你这什么道理?”刘修玩笑道:“那天下和我同名的人来,我都得送一匹不成。”
“嘿嘿,你要不答应,可别怪我告你黑状。”曹操奸笑一声,“你这马,我敢保证就是草原上也找不到更好的,那么,献给天子的马,应该不如这个吧?”
“看来有人称你为奸雄,一点没说错。”刘修哈哈大笑,拉着曹操进了屋,在堂上坐定,又说了两句闲话,曹操这才说明来意。
“买战马?”刘修眉头一挑,心头一喜,随即又沉默了片刻:“我倒是求之不得,不过,我不能卖给你。”
“为什么?”曹操非常不解,刘修现在更缺钱,他特地把钱送到他手上,他居然不要?
“不管是并州的牧苑,还是凉州的牧苑,那都是朝廷的牧苑,虽说不能无偿奉献,但由我来卖,还是不太合适。”刘修沉吟道,“这样吧,你向天子请诏,由天子下诏从并凉调拨,钱先交到大司农,然后再转到并凉。”
“这样对我来说倒是无所谓,不过,我可提醒你,天子现在手头紧得很,从他手里过一遍,至少要抽你一半。”
“那也没办法啊。”刘修呲着牙,他当然知道天子现在穷成什么样了,如果不是并凉也穷,他很可能把这几亿钱全吞了。
曹操见刘修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转而问起山东的战局,刘修已经考虑到他不可能走到对黄巾军作战的前沿立功,眼前这个曹操却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次机会崛起,他下这么大血本,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既然无法阻挡他的崛起,他们又都在宋皇后的船上,那自然要帮一些,至于以后两人会不会兵戎相见,等以后再说。
两人以案为地,以手蘸酒,在堂上演说起山东的形势来。说到山东的形势,不可避免的要说到袁家两兄弟,曹操既然打定主意要立功,自然做好了和袁家对着干的准备,这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说到了怎么挑起袁家兄弟内耗的事。
“你觉得袁绍会中意什么地方?”刘修佯作漫不经心的问道。
“依我看,他大概是想冀州。”曹操也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上次北征,他就是借冀州士族的力量。至于汝南、颍川一带,有那么多人跟在他后面,不是他的也是他的了。”曹操捻着手指,沉思片刻,忽然笑了起来:“光武皇帝当年凭河北而定天下,袁本初如果有野心,只怕也会走这条路。”
“这么说,袁术是打定主意要争南阳了?”
“很难说。”曹操微微仰起头,手指捻得更急,眉眼间有些抑制不住的烦燥:“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就算不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又有几个不是削尖了脑袋去讨好他?那个长沙太守,好象是叫……叫孙坚的,为了靠上袁家,居然不听荆州刺史刘表的命令,率军赶到南阳来参战了。”
“谁?孙坚?”刘修一愣。
“对,就是他。”曹操用力的点点头,“说起来,他原本是丹阳太守陈寅任命的郡司马,后来扬州刺史臧旻讨许生,就是那个自称阳明皇帝的蠢货,这个孙坚招募了一些人,立了功,臧旻举荐他出仕,可是现在他为了靠上袁家,根本不提臧旻这回事了。”
“臧旻?臧旻不是在袁绍手下吗?”
“现在不在了,臧旻跟着袁绍北征,因为功劳有限,没能升迁,后来不知怎么的,被袁术拉过去了,现在在袁术手下做校尉呢。”
刘修轻轻吐了口气,其实臧旻的能力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因为袁家和他抢夺并州,臧旻做了夹缝里的老鼠,平白的丧失了一次机会,现在居然落到自己举荐的人后面了。这个孙坚在演义里号称江东猛虎,他到了袁术的身边,那袁术可是如虎添翼啊。虽然比起袁绍来还差得不少,但比起曹操、董卓这样只有几个同乡同族的人来说,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还真是不可小视。
就算是他,仗着先知先觉的“识人之明”,辛苦了几年,到现在收罗的人才也是以武夫为主,文才也局限于并凉两州,除此之外,也只有荀彧叔侄以及戏志才、郭嘉这样的寒族子弟。
任重而道长啊。要争天下,只有武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立足于西北发展,他的人才还算是够用,将来要想进军中原,与袁绍兄弟这样的巨无霸争锋,仅靠现有的人才还是太单薄了。韩遂、边章这样的西凉名士到了中原,可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且他们的能力也的确不够全面。在他手下,真正算得上高端人才的也就是荀彧和王允这两个王佐之才。
可是这两个人也是坚定的保皇派,他现在是忠臣,那倒没有任何问题,一旦他露出反意,这两个人还能支持他吗?刘修敢肯定,他们肯定不会像阎忠那样坚定。
刘修想起了阎忠的凉州对,忽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个决心一冒上脑海,整个人都忽然轻松了起来,他笑道:“孟德,你打算从哪儿破局?”
第四卷黄巾乱第398章敲山震虎
第四卷黄巾乱第398章敲山震虎
特别感谢顺风儿飞来的钞票书友,你几乎是一手建起的投票记录楼,让老庄的心里暖洋洋的。
“唉,别提了,官军打过来,以为有点儿希望了,可没几天,又退回去了,那些投靠了官军的啊,可就倒了霉啰,太平道的人说,他们是罪人,道心不坚,要抓回去忏悔认罪。说是认罪,认什么罪啊?难道从了他们黄巾贼,才是正当人该做的事?”
“可是怎么办呢,他们人多啊,俺们村那些个信道的,原本看起来还挺和气的一个人,没几天功夫,就抖了起来,好象信了太平道就高人一等,动不动就是被鬼迷了,道心不坚。俺呸他八代祖宗啊,他也不想想,他老子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