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超神升级系统-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怎么的,他突然觉得这匹马很熟悉,但是又说不出来熟悉在哪里。

    其实这就是他前世的记忆在作祟,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

    而这匹绝影同样是浑身乌黑,四蹄发白,四肢壮实有巨力,与乌骓马的差异不大。

    虽然绝影是大宛马,乌骓马是河曲马系列,但这样相貌相似,也隐隐勾起了他前世的记忆。

    可是项宇敌不过天庭,天庭抹除的记忆,岂是他轻易就能忆起。

    曹操缓缓松了口气,笑着说道:“看来项宇是钟爱我这匹绝影了?”

    他能不松气吗,这匹绝影虽然不反对曹操骑乘,但是脾气也非常桀骜,它不喜欢的事情,你逼它也没用。

    而爪黄飞电通体雪白,气质高贵非凡,傲气不可一世,用来装逼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曹操想要赠马,收买人心不假,但是真要是项宇选了爪黄飞电,他也会心痛的。

    项宇说道:“就算是钟爱又如何,据末将所知,曹州牧自己也舍不得骑乘。”

    “哈哈哈!”

    曹操笑了起来,不多久才说道:“我武力就2星,比不得在场的将军,宝马配英雄,我不是舍不得骑乘绝影,而是这绝影的脾性与我不合,若是强行骑乘,反倒显得格格不入,如今有项宇配绝影,诸位说说看,是否是绝配!”

    众人再次看过去,项宇高大威猛,绝影浑身肌肉棱角分明,真应了曹操的一句绝配!!

    (本章完)


第373章 扬州局势



    翻身上马,项宇一句道谢的话都没有说,抱了抱拳,奔腾出了城楼,从墙垛处一跃而起,不顾三十余米高的城墙,轰然落在地上。

    “轰隆!”

    猛地一声巨响,地面被马蹄震的尘土飞扬,随后一圈犹如实质的震荡波扩散出去,劲风席卷而过,吹得四周的树枝震颤不已。

    曹操追出来,扶着城墙感叹道:“项宇项羽,若今世能有一人当得霸王之勇,此人实至名归,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此宇或同于彼羽!”

    众人皆不明白曹操说的什么,但是也不用明白,纵是有千般艳羡,也不能多言,谁叫自己确实比不过项宇,不是其对手呢。

    ……

    洛阳的消息很闭塞,一方面自然有曹操封锁的原因,而另外一方面原因,则是因为献帝怯懦,在大是大非上恐惧眼前的一切,他得知黑山军来袭,自己封闭了皇城,消息传不出去,也进不来,别说曹操联合黑山军了,就连郭汜出兵与否,都无从知晓。

    从前还有董承、伏完等人接管城卫军的耳目,如今曹操收拢了兵权,整个洛阳就像是瞎子加聋子,别说看了,就连风声都传不进来。

    当然,曹操自然不会自掘坟墓,所以他的回禀公文里面虚虚实实,真假参半。

    出兵是真,灭黑山军是假,四十万头颅也是真,这些头颅属于黑山军也是假……

    曹操率军走在最前面,身旁是许褚和庞统,至于其他谋士武将,未免遭受献帝的疑心,曹操令他们早早返回了洛阳。

    许褚依旧不怀好意的看着洛阳城头,文武官员还有献帝都等候在上边,不由得紧了紧手心的弓箭,跃跃欲试。

    曹操拦住他说道:“仲康,休要胡来,如今我刚刚入主洛阳,打的是进京勤王的旗号,虽然负面影响降低到了最低,但是董卓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百姓和官员仍旧保持着怀疑和警惕,这时候杀了谁,都会阻碍我的脚步。”

    许褚嗯了一声,猛然将手心的弓箭拉了个满月。

    “咔擦!”

    一声清脆的声音过后,许褚手心的弓箭竟然被他拉的四分五裂。

    曹操惊叹道:“仲康之力,恐怕已逾八万斤了吧,不知道比起项宇……还有几分差距。”

    提起项宇,许褚的眼神竟然灼热起来,闪烁的全是浓浓的战意。

    难得的说道:“项宇兄弟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张弓,用的是4星蛟龙角打磨而成,受力大概在7万斤出头,末将能拉开拉断,全因为双臂之力极限所致,但是项宇兄弟……末将不敢妄下定论,但单臂之力超越十万斤,是肯定的。”

    曹操感叹道:“单臂之力达到5万斤是圣将的门槛,光武帝之后,再无圣将出世,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项宇必然达到了6星圣将。”

    许褚点头说道:“那****见项宇三拳轰碎了点苍山,其单臂之力十万斤乃是有所保留,其极限根本无法揣摩。”

    曹操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语,毕竟现在项宇是衷心于他,有这样一尊圣将在,何处不是所向披靡。

    缓缓来到了城墙下,一员战将策马而出,恭敬的跪在地上。

    朗声吼道:“臣,兖州牧、骠骑将军曹操,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战将的声音落下,曹操从爪黄飞电身上下来,拜倒在地上,随着他的动作,包括城墙上的曹军城卫军,都齐刷刷的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振寰宇,气势冲霄,献帝莫名的有些意气风发,恍若曹操身后的人头,都是他的功绩一般。

    “众爱卿平身!”

    话音落下,数十万军民齐齐站了起来,城下的战将代替曹操,将一卷公文铺开。

    “启奏陛下,臣接圣旨后,马不停蹄,率四十万大军亲自征讨黑山军,在河东郡斩杀敌军共计三十万人,黑山军乌合之众,见大势已去,四散奔逃,臣势如破竹,一路杀到并州谷远县,再次斩杀敌军六十万人,此后再无阻拦,臣长驱直入,杀奔黑山军老巢上党郡,黑山军渠帅张牛角、张燕无再战之心,开城投降,请陛下定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天威浩荡,些许贼寇还不是手到擒来!”

    随着战将的话音落下,城楼处的文武官员齐齐拜倒,奉承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直接将曹操的功绩抹除,硬生生安在了献帝身上,阿谀奉承,那个朝代都不缺这样的人才。

    不过献帝非常受用,还真以为是自己牛逼,曹操才能拿下黑山军。

    挥手说道:“爱卿的赏赐明日早朝自会下达,如今天气虽已入秋,但尸体不及时处置,也会腐化,着令太尉杨彪,代替朕点燃这第一把火!”

    杨彪年迈古稀,已经失去了争权夺利的心思,他看破一切,其实早就有了退隐的心思,而改变他想法的人,还是吴名。

    六年前,杨彪等人走投无路站在了吴名这一边,而袁槐等人则自成派系,没想到无路可走的决断,却让他得以侥幸。

    可是这是时代已经不是派系争斗的时代了,而是豪门大阀,诸侯强人的争锋时代,士族倒是有私军,可是一个顶尖士族的私军顶天了十万人,当然这不能把袁绍等人算进去,而诸侯之间争锋,动辄就是数十万上百万,士族?蝼蚁罢了。

    而杨彪已经是太尉了,虽然不比大将军吴名,但在朝堂之上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就连荀爽也得靠边站。

    权利是够了,他也厌倦了,现在最想的,反倒是为杨修谋取一场富贵。

    所以他早有辞官的意愿,只是苦无好的机会,而这次,正是放权的好时机。

    杨彪抱拳说道:“陛下,老臣服侍三代君主,尽心竭力,奈何老臣近日疾病缠身,恐怕不能再见这满目狰狞的贼军头颅,臣想在晚年走遍千山万水,感悟我大汉国土的浩瀚无边,万望陛下成全……”

    献帝先是一愣,旋即露出了笑意……

    (本章完)


第374章 张纮



    随着荀爽的参政,汉献帝在政事上,已经习惯性的依赖他,而在军务方面,则倾向于董承,毕竟董承的女儿代替了伏寿,成了他的皇妃,而且有消息称,可能近年内就会加封其为皇后。

    至于伏完,毕竟是吴名派系的人,而且伏寿不知所踪,献帝隐隐觉得和吴名有关,可是一切不敢说出来而已。

    所以现在献帝的心腹只有荀爽和董承,杨彪还算不上。

    东汉所置三公,乃是政务最高权力中心,分为太尉,司徒,司空。

    从上面的先后顺序就能看出来司空明显要逊色前两个。

    太尉杨彪,是吴名扶植上去的,虽然杨彪并没有投效吴名,但献帝用起来总觉得怪怪的,而司徒是张温,其人有功绩在身,想要一竿子把他拉下来,显然不行。

    所以献帝的谋士荀爽,反倒只能坐在司空的位置上。

    司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商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

    说半天司空就是个搞内勤的职位,就像是常说的人民的一块砖,哪里有用哪里搬,司空管理的琐事不比太尉和司徒少。

    而荀爽有才,被按在司空的位置已经有六年了,献帝早就有心思把他往上提,可一直苦无好的位置给他,一直搁浅,直到现在。

    而杨彪却说要退下去,正中下怀,献帝暗中给他点了个赞。

    不过现在的献帝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懵懂的孩子,有些事情还是知道进退。

    脸色逐渐正经起来,可是谁都能看出来,献帝在强忍着笑意,可是就算如此又能怎样,谁敢点破?

    “爱卿服侍过先皇,又对朕有师徒之恩,国之重臣,岂能轻言退走,我看……我看还是容后再议,对!等我们明日在朝堂商议如何?”

    杨彪玩弄了一辈子的权力,对君王的心思揣摩的极准,此时献帝强忍笑意,眼神时不时瞄向低着头的荀爽,怎还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心底幽幽叹息一声,倒不是杨彪觉得荀爽没有才能,而正是因为荀爽太有才能了,才觉得非常的棘手。

    往昔在朝堂时,献帝都会召集杨彪、荀爽、张温、董承、伏完商议,往往伏完和董承都扮演大好人,张温是武官出身,不怎么过问政事,而荀爽常常道出事情的关键,却又置之事外,下决定的还是杨彪。

    如果自己退下去了,荀爽肯定会很无奈,不得不站在人前,要是以前还好,毕竟董卓吴名之后朝堂非常的和谐。

    可仅是不同往日,曹操虽然兵力不比当时的董卓强,但谁都看得出来,董卓就是一介武夫,而曹操则是难缠的狐狸,到时候荀爽当政,曹操掌兵马大权,少不得一番明争暗斗。

    此二人谁都不是易于之辈,到时候在小小的洛阳斗法,无论谁胜了,洛阳都会千疮百孔,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事态,将会再次陷入泥沼。

    轻声说道:“陛下,老臣去意已绝,加上病体难以痊愈,恐怕无法胜任太尉之职,臣恳请陛下罢免老臣太尉的职务,担任博士一职。”

    献帝想了想说道:“博士……也好,原本朕想将蔡邕调任博士,不过既然爱卿身体难以支撑,那便允了此事,却不知……爱卿退下去之后,何人可以担任太尉一职?”

    呼吸越来越急促,看来献帝是铁了心要将荀爽安排上位啊。

    不过杨彪明白荀爽的脾气,既然出仕从政,就不可能念及往日情分,只会一心一意的伪献帝考虑。

    所以在大是大非上,荀爽肯定会和荀攸保持距离,更不会为曹操所动,洛阳……将不得安宁啊!

    抱拳说道:“陛下,博士一职,乃是掌管经学教授,老臣正好有闲心进入山川游历,太尉一职,老臣建议由司空荀爽担任,而空出来司空一职,可由当世大儒蔡邕暂代。”

    “蔡邕?”

    汉献帝先是一喜,但听到杨彪建议蔡邕代替荀爽,似乎有些不满。

    不过这也能说得过去,毕竟蔡琰嫁给了吴名,而且还是在襄阳明媒正娶,有当世大儒郑玄等人的见证,做不得假。

    古代就是这样,联姻,在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荣辱共进,蔡琰虽不是蔡邕的独女,但是她的哥哥早年夭折,与独生子女没啥区别,所以蔡邕也就打上了吴名的烙印。

    所以献帝一开始就想将蔡邕安排在博士一位上,毕竟博士再进一步就是九卿,仅次于三公,既不得罪吴名,也可以达到目的。

    可是他想的太简单了,吴名要的根本就不是洛阳的权力,而是一个眼线,这个眼线可以是伏完,也可以是杨彪,但绝对不会是蔡邕。

    因为蔡邕这个家伙极其迂腐,有文人的骚气,认定的事情就是杀了他也不会改变,吴名还没有傻到和这样的人合谋。

    所以献帝注定会亡国,不是因为别的,单纯的就是他的能力垃圾。

    人啊,有了犹豫就会优柔寡断,刘协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半晌后才说道:“这样吧,爱卿你是三朝元老,朕自然会考虑你的建议,今夜宴会之后,你和荀爽、张温到书房来寻我,再徐徐商议。”

    杨彪心头一叹,这样的君王……是一国之悲哀啊,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能成什么大事。

    恭敬的说道:“臣领旨……”

    刘协心情不怎么愉快,看着荀爽说道:“司空,你代替太尉走一趟吧,将贼军头颅全部焚烧,以儆效尤。”

    荀爽还是低着头,云淡风轻:“臣手无缚鸡之力,更何况微臣本就是文官,为陛下稳固后方乃是微臣的职责,至于军事,何不派遣一员大将,以将领风范,焚烧头颅,方能振我大汉天威。”

    说的话已经很委婉了,可是献帝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先是杨彪举荐了不该举荐的人,现在就连这么个小事,自己的心腹也拒绝了自己!!

    (本章完)


第375章 “江东二张”



    刘协在愤怒之余,转头看到了卫将军董承,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杨彪和荀爽会拒绝了自己,或者说里面有什么不好的因果,但自己也不会傻到把老丈人派出去站在风口浪尖。

    渐渐地,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笑了起来。

    清了清嗓子,说道:“太尉和司空既然有其理,朕便不再坚持,这样吧,伏完,你是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曹操之下,却又在卫将军之上,位比三公,你代替朕下到城下,将贼军头颅全数焚烧了吧!”

    伏完不疑有他,抱拳说道:“末将领旨!”

    在场的聪明人都古怪的目送他离开,按道理讲,伏完做过城卫军,更服侍过灵帝,不可能看不出里面的不妥,可他为什么还要领旨?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头颅有问题,黑山军看似声势浩荡,实则可战之力并无几分。

    而下方曹操带回的头颅,上面刀痕密布,更有甚者还瞪着斗大的眼睛,黑山军的兵马很多,顽强死战的绝对不会超出五十万。

    加上曹操如此奸贼,岂会不知道控制黑山军百姓的情绪,如果滥杀无辜来充数,造成百姓的反感,对他没有好处。

    那么极有可能,曹操这个家伙杀的根本就不是黑山军,只是大家都是猜测,如今洛阳又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没有人会为了猜测去得罪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他们都选择了隐忍,就连荀爽都不敢接下这个茬,难道伏完真的以为背后又吴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答案是肯定不是这样的,伏完虽然不善阴谋诡计,他的依仗是吴名不假,可是这一次他下去,代表的是献帝,以后就算是查出来这些头颅不属于黑山军,也大可推脱给献帝,说是他逼迫自己放火的。

    到时候基本不用推波助澜,百姓也会猜想,是不是献帝下旨诛杀他人,用忠良代替黑山军受罪,虽然事情不大,但对汉室名望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伏完还想不到这一点,不过不要忘记了,有一个5星神将谋士,是吴名安插在曹操身边的间谍,这个做法,自然就是出自那人之手。

    “曹将军,恭喜凯旋!”

    伏完笑着迎上去,对着曹操抱拳,虽然车骑将军在骠骑将军之下,但职位确实同一级,不用行大礼。

    曹操笑着说道:“有车骑将军放火焚烧贼军头颅,百姓见证,扬我大汉国威,请!”

    “请!”

    曹操亲自指挥,四十万头颅被一车车的推到焚尸坑旁边,连同推车一起扔下去。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头颅全数堆积在周边的坑中,伏完和曹操举着火把,站在一处焚尸坑旁边,而其他地方,则有其他兵卒举着火把听候命令。

    “斩三牲祭天,九叩首以祭拜先祖,大汉蒙难,内部奸贼肆虐,边塞有外族觊觎,天威不灭,幸有骠骑将军曹操代天子征讨逆贼,斩杀贼军六十万人,今取回四十万贼人首级,于洛阳城外焚烧,望先帝保佑,大汉江山浴火重生!!”

    献帝照着文书念叨,很快就结束了祭天仪式。

    “咚咚咚……”

    擂鼓之声大作,共鸣三十二响,代表汉朝从高祖刘邦到现在的献帝刘协,共历经三十二位皇帝,大汉正统,根深蒂固,一时间刘协的豪情油然而生。

    如今大汉朝经历了四百四十五年,中间虽有王莽篡汉,但幸得光武帝刘秀复兴,再开后两百年新汉盛世。

    刘协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和刘秀差不多,文治武功都不缺少,现在更有荀爽这等心腹辅国,还有曹操这样的将军征战,何愁江山不固。

    “点火!”

    令旗猛然下落,代表着可以点火焚烧头颅了。

    可是突然,狂风大作,忽左忽右,先是由南向北,跟着又是东北朝着西南呼啸,风向变换极快,令人猝不及防。

    献帝和大臣完全没有准备,被吹得东倒西歪,急忙扶住墙垛,才稍稍有所缓解。

    突然,一只浑身血红的怪鸟从城墙内急速飞来,口中叼着一根黄色的束带,上面绣着金丝五爪神龙,这是皇帝才能使用的束带。

    这只鸟在狂风中不为所动,直直落在城楼正中心,最高大的旌旗上,这是皇旗,是代表大汉气运的旌旗,光武帝攻破王莽霸占的洛阳后,亲手插在这里的,如今已有两百年出头了。

    就在这时,下方的焚尸坑腾起熊熊火焰,头颅被烈火灼烧,发出噼啪的炸响声。

    那只怪鸟看了一下南方,跟着又看了看东北方,足间一点,不再留恋,朝着南方腾飞而去,飞到焚尸坑的上空,嘴角一松,将皇帝的束带扔了下去,没入火焰中不见了踪迹。

    几乎是同一时间,狂风猛然一顿,不再朝着东北方吹,反而直直吹向北方。

    那代表大汉江山稳固的旌旗,咔擦一声断裂了,断掉的部分随风而动,照着刘协的头颅落下去。

    他已经吓傻了眼,一眨不眨的盯着,竟然忘了闪躲。

    不过还好有护卫,三五人冲上去,硬生生将旌旗撞偏了半米,不过也砸到了一个重臣头上,血流如注,眼瞅着是活不成了。

    一系列的变故发生的极快,刘协怒道:“把那只怪鸟给我射下来,刨腹取卵!”

    城卫军虽然是曹操的人,但这件事不是大事,一个个顶着劲风,弯弓搭箭,对准了还没有飞远的怪鸟。

    箭矢铺天盖地的飞出去,可是很奇怪,每每有箭矢快要落在怪年的身上,却猛然坠落,仿佛有一股气流,改变了箭矢的朝向。

    “咻咻咻……”

    红色的怪鸟发出刺耳的声音,可是尖利的叫声却让献帝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去,因为这只怪鸟发出的声音,有点类似汉语,而且非常类似“大汉亡”三个字……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风势渐渐小了下来,那怪鸟的声音又大又尖,所有的官员和看热闹的百姓都听见了。

    刘协阴沉着脸,一眨不眨的盯着已经远去的怪鸟!

    (本章完)


第376章 张昭南下



    铁青着脸,几乎是咬牙切齿说道:“太史令呢,滚出来!!”

    一个老臣颤颤巍巍的走出来,恭敬的跪在他的面前:“陛下,臣在。”

    刘协怒声说道:“立刻彻查今日异象之事,着令你三日内查明,若是逾期无果,你也不用来见朕了!”

    老臣颤栗着说道:“臣……臣领旨!”

    所谓的太史令,专掌天时、星历,岁终奏新年历,国祭、丧、娶奏良日及时节禁忌,有瑞应、灾异则记之。

    说简单点就是看星象算吉凶的人,在古代,不少文臣都有涉猎,诸如诸葛亮、刘基等人。

    汉朝有个太史令格外出名,名叫张衡,不过这个张衡并非张道陵的后辈那位,而是对历史作出极大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他是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他为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

    古人非常在意天命,认为天之意,常常会有异象衍生出现,而之前的一幕,不是异象是什么。

    而且刘协隐隐觉得,束带被怪鸟扔进了烈火,光武帝代表国运的旌旗也被妖风吹断,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江山脱不了关系。

    这也是他为什么突然就发怒的原因,不然凭借荀爽的教导,他是万不会在人前这样喜怒都挂在脸上。

    城头妖风肆虐,城下也受到了波及,曹操等人同样疑惑不解,不过这件事毕竟没有落在自己的头上,并无太多感觉。

    目送献帝离去,伏完待着也是无趣,抱拳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曹操转身说道:“士元,今日的异象,可与大汉江山有关?”

    庞统凝眉说道:“这个异象其实共分三处,第一处是妖风肆虐,忽南忽北,最后似乎是北方的吸引力小了,导致妖风彻底吹向南方,主公也知道,风被誉为无根之气,而龙气也被誉为无根之气,二者虽有天差地别,可在其理上看,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如果没有看错,这风,是指南方有圣,可引天下无根之气向往。”

    “南方?”曹操呢喃一声,不由转身看向南面,要知道现在整个南方,不只是荆州益州,就连徐州的大部分,还有交州,更远的还有中南半岛,可以说拥有的面积之广,几乎快逼近整个神州了。

    庞统所谓的南方圣人,不是吴名还能是谁?

    沉声说道:“那其他的异象呢?”

    庞统摇头说道:“现在并无星象对照,只能从表面猜测,光武帝的大旗伫立两百年不倒,为何偏偏在此刻断裂,无外乎汉室江山气运已尽,乱世之中,再难颠覆。”

    说着他看向南方,那只怪鸟离去的方向:“至于怪鸟叼着天子束带……正所谓翔九天,百鸟朝凤,百鸟喻指百姓,束带乃是天子衣冠的最后一道关卡,民心向背,天子便是无根之萍,最后一道关卡失守,天子的生死,恐怕已经不在他的手中了。”

    曹操神情复杂的看向城头,虽然刘协已经不见了踪迹,但是他的悲哀,却在曹操的眼中。

    帝王,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吗?

    也许一开始的曹操是想扶大厦于将倾,之后行事也徘徊在汉臣和枭雄之间,可是现在汉室气运到了尽头,他萌生了分一杯羹的念头。

    ……

    是夜,曹操参加完献帝的宴席,早早回了府邸。

    突然,曹操看到一个人影,独自站在花园中,一眨不眨的盯着天空。

    走过去将衣袍取下,搭在他的身上。

    “士元,如今已然入秋,夜风刺骨,何不早点回房,研读三十六计?”

    庞统没有拒绝他的好意,摇着头说道:“主公,可看出星象异常?”

    曹操也略知一二,抬头看了半晌。

    “诸星虽然暗淡,却仍旧闪闪夺目,并无异常。”

    庞统叹息一声,说道:“夜空宁静,诸星闪耀,如今正入秋中,荧惑该出来才是,可如今却不见了踪迹。”

    曹操赶忙抬头,说道:“果真不见荧惑。”

    庞统点头:“荧惑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这便是常态,在星象中,荧惑是战星,也代表死亡。”

    曹操一怔,忙说道:“你……的意思是不见踪迹……是荧惑守心?”

    庞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司星子韦建议将荧惑守心移给相国、百姓、年岁,都被宋景公拒绝。”

    曹操点头道:“这事我知道,宋景公最后因这三言感动上天,荧惑才得以移位”

    庞统又说:“荧惑守心,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曹操说道:“不过秦皇霸政,天都收不走。”

    庞统突然古怪的说道:“也许不是天收不走他,而是他还有某件事未完成,天不愿收而已。”

    “这是为何?”

    庞统知道就好了,所以每有回答他:“汉成帝同样遇到了荧惑守心,太史令告诉他,说天象告变,国运有厄,如果不移祸大臣,恐怕国家将陷于危难,成帝当即就将这星象移给了首选的丞相。”

    曹操接着说道:“丞相死后,汉成帝还亲自到丞相家中多次进行吊唁,他认为从此之后国运可以亨通,自己也可以天命永固了。但是不到一年,这个嫁祸于人的汉成帝也暴毙了。”

    庞统嗯了一声:“没错,嫁祸于丞相都不能避免皇帝死亡,荧惑守心的可怕,让帝王们感觉到无助。”

    曹操犹豫一下说道:“难道破解的办法……只能效仿宋景公?”

    (本章完)


第377章 面面俱到



    庞统说道:“也不一定,宋景公爱民勤政,若是能做到,荧惑必然不会侵入,也许还有一个办法破解。”

    “什么办法!”

    庞统说道:“秦皇,他暴政待天下,天怒人怨,秦时何人不想灭他,荧惑星也被他引来,可是却并没有害他的性命,只不过他是怎么做到的,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哈切……”

    远在几百年前的阿房宫中,一个大胖子坐在椅子上,不住的打着喷嚏。

    秦始皇呢喃道:“卧槽,自从时空被分割出去后,这打喷嚏的节奏是越来越多了,不知道这次又是那个小子念叨朕!”

    “启奏陛下……主持修建陵墓的丞相回来了!”

    “宣!”

    一秒变换脸色,始皇帝瞬间变成了不怒而威,与之前的猥琐死胖子完全是两个样子。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