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惹的祸,还是得自己来解决。

    白玉蟾自琼绾道场讲道以来,因李家小官人让利所多,获资甚丰,但没有一直停留在建康,毕竟还有个教团“靖”需要去打理。

    因此在去年李凤梧应召去了临安后不久,白玉蟾将琼绾道场全权交给两个关门弟子,离开了建康。

    如今琼绾道场是白玉蟾弟子景秀和齐承在打理。

    其中又以景秀为主。

    齐承身体略有残疾,加之受过巨大打击,是真正的看破红尘之人。

    景秀近些日子很苦恼,心里有个执念挥之不去。

    方外之人讲究个六根清净,可这对于景秀来说,是万万做不到的,以往师父不在身边,自己还能偶尔换了衣衫前往城镇青楼一解心中炽热。

    后来到了建康琼绾道场,有师尊在侧,自己不敢妄动,倒是憋了许久。

    好在师尊后来又外出云游,琼绾道场便以自己为尊,师弟齐承一心修道,两耳不闻窗外事,倒是让自己方便了许多。

    这些日子没少乔装打扮去秦淮,也曾上过李香儿的画舫,饱尝过那知名秦淮的冰火两重天。

    可那花费甚巨。

    好在自己主掌琼绾道场,在账目上做些手脚,倒是能欺瞒过去,毕竟师弟根本心管这些红尘琐事,只是景秀担心的东主李家那个管家李海。

    这老头厉害着呢,貌似最近他已经发行了些许端倪。

    若是自己贪用琼绾道场入银一事被揭发,师父定然饶不了自己。

    景秀为此很是担心,便动起了心思。

    别看自己平时里对信徒将的天花乱坠,什么修道炼丹问长生,那都是骗鬼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得长生?

    当年若不是走投路,自己又怎么会抛弃繁华红尘,抛弃众多******拜入白玉蟾门下。

    如今却有这么个机会。

    一旦自己把握这个机会成功,哪还用得着修这烦躁味的道,到时候自有享用不完的钱财,秦淮脂粉任自己采擷。

    半水河畔文家,据闻得那个恶讼师文启来这些年所赚极盆钵满盈。

    不提其他,但是那栋文宅,就价值不菲。

    且他那小女将要嫁入东主李府小官人为正妻,而大女是个弃妇,原本是和李府义子李巨鹿婚约关系,却不料前些日子发生了些事。

    自己曾在天一素斋坊吃饭时,听得隔壁文家两姐妹闲谈,知晓了那桩婚约要告黄。

    心中立即一动,文家小女要出嫁,那么文家只有一个大女,若是自己能入赘文家,岂非将来便可继承文家的万贯家财?

    以文淑臻两度被弃的心气,将来文启来一老,文家大权还不尽在手握,起步比白玉蟾的弟子美好一万倍。

    有如此富贵前程,自己焉能过。

    况且……景秀想到此处,忍不住眼里放光,小师妹五官姣好,身姿曼妙,更有傲然整个建康的巍峨****,哪怕没有这诸多因素,自己也很是痴迷那一片奇绝风景。

    若得拥眠其间,该是何等美好之事。

    时日中午,讲道之后,景秀亲眼看见文淑臻去天一素斋坊吃过午膳,回到了房间。

    因文淑臻一心向道,终日里呆在琼绾道场,文启来两口子奈,只得花费了些许银子,找李老三商量,在琼绾道场里专门分了个房间,供她听道之后小憩。

    景秀对师弟齐承说道:“师弟,老师留下的《金石丹》几本书,下午讲道或会用到,麻烦你去整理下可好?”

    齐承不疑有他,应声而去。

    因下午的讲道时间尚早,一众奴仆吃过饭后也春困,尽皆回房休息。

    此时琼绾道场里便只有景秀一人。

    景秀正了正道冠,来到文淑臻房前,敲门问道:“小师妹可在?”

    文淑臻也是白玉蟾的弟子,是以平日里都是师兄师妹相称。

    在紧张中度过几个呼吸,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身道袍面目宁静的文淑臻打开门,淡然问道:“景秀师兄有何事?”

    景秀心中早已有说辞,“今日下午的讲道,是师父最为深奥的道义,担心师妹届时会有疑义,便想先将其中一些疑难之处告知师妹,下午听道之时师妹也可明悟更多。”

    冠冕堂皇的理由,文淑臻没有起疑,让开身子,“师兄且进来坐着为师妹解疑罢。”

    说完转身,去为景秀倒茶。

    景秀见状大喜,只要她让自己进屋,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不说她是个弃妇,就算是黄花闺女,以自己在那些青楼画舫上练就的身后,也要让她变成荡妇。

    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何况是个弃妇,早已知晓了********的美好,自己只要稍加撩拨,不信她不春心荡漾从了自己,只要这事一成,自己再费一番口舌,再在床笫之间努力耕作,让她痴迷上男女之事。

    这弃妇哪还有心向道,怕是要夜夜在床上等着自己去爱抚。

    何况自己还准备了后手。

    想到这景秀悄然摸了摸腰侧,如果小师妹不上道,那就别怪自己霸王硬上弓,只要生米煮成熟饭,还怕她不从?

    就算她不是心甘情愿,可一个弃妇,又被自己把玩,若是传出去,她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

    只能隐忍着成就自己的好事。

    届时自己以此为要挟,那种事情男女都是食髓知味,次数多了,小师妹必然会被自己征服,痴迷自己的勇猛猛,心甘情愿的成为胯下玩物!

    景秀心情大好。

    大好的前程已经在向自己招手!

    小师妹,我来了,让我们来尽情的********,做那佛门禅宗的双修快事。

    师兄会让你********,从此忘却那该死的修道,忘却那枯燥的生活,让我们在床笫之间抵死缠绵,让我溺死在你那波涛汹涌间的限美好中吧。

    景秀踏入房间,反手关上了房门。

 第二百九十二章 娘子向道,道长问情

    世间安得万般意。

    齐承自己也不明白,当年青梅竹马的女孩儿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原本说好的要清贫富贵共一生,那曾想得,转眼之间那女孩就投入了雅州城北刘小官人的怀里。

    自己一时难以接受,找她讨个原因,去不曾想被刘小官人指使恶仆打了个残疾。

    而这个残疾对父母的打击却不啻于九天雷击。

    从郎中知晓今后再也法生育后,父亲当即吐血身亡,母亲失心疯走失,三个月后在周公河里发现了母亲早被鱼儿啃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接连遭受失去挚爱,失去双亲的打击,齐承心灰若死,在一位故人的资助下,离开雅州这片伤心地。穿过青天蜀道,浪迹在荆湖南路时,机缘巧合下拜入了白玉蟾门下。

    一心向道。

    半月前,一位雅州故人来到建康,感恩于当年,齐承请他在琼绾道场住了下来,并竭尽自己的全力为他引荐天一素斋坊的大厨。

    这位故人父母在雅州开设酒楼,经营不善,如今濒临破产,奈只下他只得外出求艺,希望能学成归去接过父母重担,重振酒楼。

    只是略有失望,天一素斋坊的大厨们都不愿意授艺。

    齐承便想到一事,东家李府的小官人能做出开水白菜这种如今驰名建康的名菜,那么肯定不止这么一道菜的水准,也许能帮自己这位故人。

    且小官人春闱之后必然会回建康一次,是以便让故人在琼绾道场住下,等待李家小古人回建康。

    师兄景秀让自己去整理下午讲道所用书籍,齐承原本并没多想,可走了几步悄然回首看去,便见师兄的目光落在小师妹休憩的房门之上。

    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几日景秀师兄的异常全都落在了齐承眼里,总觉得师兄有心事,尤其是他看小妹的眼光,让齐承觉得异常熟悉,和当年刘小官人看自己青梅竹马的眼神一般异——关爱情,只有赤裸裸的****。

    看见景秀进入小师妹的房间后,反手关上门。

    齐承叹了口气,从转角处走了出来。

    ……

    ……

    李凤梧来到琼绾道场,门子很是讨好的道:“小官人,此时已过了饭点,小底这便去素斋坊,请大厨们为小官人重新开厨?”

    李凤梧摇摇头,“不用,某已用过膳。”

    正欲进门,却见一位年轻后生,原本是和门子蹲在一起,听见对话后倏的一声蹿了出来,“打扰则个,请问是李家小官人?”

    愣了下,李凤梧搜遍记忆,也不记得此人是谁,“你是……”

    “不才郑合,来自雅州,是齐承的好友。”那年轻后生约莫二十六七,五官端正身体壮硕,尤其是一双手长满老茧,看着不似个读书人。

    李凤梧笑笑,“有何事?”

    郑合福至心灵,翻身便跪,行弟子礼,“请小官人收我为徒!”

    李凤梧莫名至极,“某不过是区区一读书人,虽有薄名,却多是不雅之名,何德何能收学生,你且起来,莫要折煞了某。”

    还以为郑合是想起求学。

    却听得郑合道:“我千里跋涉,从雅州穿过蜀道天险来到建康,只求学得一身厨艺回去振兴家业,请小官人传授开水白菜的旷世厨艺!”

    李凤梧哟了一声,还挺会说话,原来是看上了自己那道开水白菜,奈的摇摇头,“恐怕帮不了你,一道开水白菜不足以振兴一座酒楼,给你个建议,去一下临安,在三元楼、花月楼、涌金楼拜师求艺才是正途。”

    说完撩了撩衫摆,走进琼绾道场。

    郑合却不死心,跟在后面,伺机再次拜师。

    这段时日在建康,见得田天一素斋坊的辉煌,又一咬牙几乎花费了全部家当,在天一素斋坊尝了一次开水白菜,顿时将那发明开水白菜的李家小官人惊为天人。

    心中早就李家小官人视为灶王爷下凡,哪会轻易放弃。

    走进琼绾道场,恰好撞见齐承。

    对白玉蟾这个不爱说话,一般只是闷心问道的弟子,李凤梧印象还不粗,笑着问道:“齐道长可曾还好,怎的不见景道长。”

    齐承看见李凤梧进来,心中颤了一颤,脸色不自然的道:“还好。”

    却决口不提景秀。

    李凤梧这一两年来都和什么人打交道,连金国毫州江北大营都去走了一遭的人,怎会发现不了齐承那转瞬即逝的不自然。

    看来是有什么事情啊。

    眯缝着眼问道:“文家大娘子呢?”

    齐承倏然变色,不自觉的瞄了一眼文淑臻休憩的房间,里面很是安静,并没有什么异常,犹豫了下,终于还是指着房门,小声道:“师兄也在里面。”

    李凤梧转身看着那紧闭的房门,蹙起眉头,“都在里面?”

    这特么神马状况。

    这是琼绾道场,就算是郎情妾意,也不可能胆大妄为到白日宣淫。

    齐承心里天人交战,看了一眼自己那位故人好友郑合,想起当年自己背井离乡之时,他告诉自己的那句话:“做当年的那个自己,勿忘初心。”

    思念及此,齐承轻声道:“景师兄近来有些异常,刚才前去了小师妹的房间,我正想去看看。”

    李凤梧哦了一声,“不是文家大娘子邀请的?”

    齐承点头,回答得有些言不对题,“小师妹一心向道。”

    李凤梧心中一跳,终于发现了诡异,按理说自己三人在院中这么久,房门早该有所察觉才对,却怎的没一点声息。

    怕是发生了什么。

    李凤梧犹豫了一刹,看了一眼齐承和郑合,对齐承道:“你去喊门。”

    齐承犹豫了一刹,还是走了过去,轻轻敲门,“小师妹,在吗?”

    李凤梧和郑合站在一旁,安静的等待着。

    然而房间却没有丝毫声音传来,仿佛房间里根本没人一般。

    李凤梧心中升起不好的感觉。

    一把拉开齐承,毫不犹豫的一脚踹了上去,但听得蓬的一声巨响,厢房门顿时被踹开,耷拉在地上,房间里的情景便落入三人眼前。

 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与死之间,是人性

    感谢大家的打赏和月票支持,作者君会安静写书,你们安静看书,直到完本。也请继续多多支持!

    ……

    ……

    迎门桌前,文淑臻脸色苍白的坐在椅子上,一动不敢动。

    桌子上,尚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

    让李凤梧睚眦目裂的是,文淑臻那一身道破略有凌乱,若不是道袍比较保守,怕是巍峨雪山早落入了众人眼睑。

    好在是道袍。

    如果是寻常所穿的襦裙,此时又何止是春光外泄那么简单。

    一身道袍的景秀脸色扭曲的站在文淑臻身旁,手上持着一柄闪烁着寒光的匕首,此时紧紧的按在文淑臻脖子上,因为紧张,匕首也随着手在轻微颤抖。

    几颗血珠从那雪白得刺目的肌肤间沁了出来。

    这一下事出突然。

    所有人都怔住了,李凤梧身躯一紧,不敢冒昧响救。

    郑合张大了嘴,动了动,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齐承嘴唇哆嗦,话声里尽是颤音:“师兄,你这是作甚?”

    景秀面色狰狞,餐笑道:“你说我在做什么?如你所见啊师弟!”

    李凤梧却根本没有看他,定定的望着文淑臻,声音很是温柔,“大娘子,别怕。”

    文淑臻眼神哀默。

    景秀知晓大事已去,惨然一笑,“我不过是想过上好日子,经历过吃人的战乱,经历过人命相践相轻的灾荒,师弟,你觉得修道是什么?”

    齐承动了动嘴,却没言语。

    景秀自语,“问长生?问什么长生,那不过是骗善男信女而已,就连师父心中也清楚,炼出什么丹就能长生么?荒谬!”

    “如果真能长生,师父又何至于如此重视声名和钱财。”

    “如果真能长生,世人为何又如此眷恋权势。”

    “修道?借口罢了,所寻求的依然是金银山,依然是娇俏娘子,如今却有这么个机会摆在眼前,小师妹是半水河畔文家大女,不是秦淮河上那些胭脂俗粉,貌美如花又有万贯家财,师弟,换做是你,你会怎样选择?”

    “只要师兄和小师妹行得秦晋之好,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啊,师弟,你知晓么,我早就厌倦了没日没夜的讲道,我厌倦了看着那些富贵娘子只能远观不能亵玩,我想金银满身我想夜夜笙箫。”

    “师兄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富贵人生而已,难道这也有?”

    “只要得到小师妹的身体,这一切都成了啊!”

    景秀愤怒咆哮。

    李凤梧只是可怜的看了他一眼,“所以你为了自己的私欲,而选择伤害她?”

    景秀愣了下,旋即恚怒的盯着李凤梧,“这里谁都有资格骂我辱我,唯独你李凤梧不可以,从小出生,你便是这李府小官人,未来注定要继承万贯家产,你哪里知晓我们这些低下之人的痛楚。”

    李凤梧摇摇头,“你疯了。”

    景秀哂笑,长笑。

    文淑臻脸色越发惨白,肌肤间又沁出几颗血珠,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李凤梧心中叹了口气。

    这样下去不妙,如果景秀再这么失心疯下去,很可能失控伤了文淑臻,那匕首一刻也没离开脖子咽喉处,稍有不注意,文淑臻就要香消玉殒。

    齐承终于说话,“师兄,这是何苦呢,以往你去秦淮,甚至在道场里勾搭上了前来听道的林家夫人,师弟也从没说过一句,只盼着师兄能悬崖勒马,为什么一定要走极端呢。”

    李凤梧苦笑,轻声道:“景秀你想要的,不过是个富贵生活,我可以给你。”

    景秀眸子里只有绝望,“是啊,你可以给我,但如果没有今天这件事,你眼里能看得见我们这些低下的人,偌大的琼绾道场,只有师父才能和你平起平坐,到了现在,你终于看得见我了?”

    顿了一顿,甚是凄然的笑了:“齐承可以可怜我,郑合也可以可怜我,唯独你李家小官人这样的富贾子弟,你的施舍只会让我恶心!”

    李凤梧心中越发沉重,“你待怎的?”

    景秀低首看了一眼,没有惶恐只有哀默的文家大娘子,沉默了一阵才道:“你想救人,那就给我跪下!”

    虽然元明清的人经常下跪,但论在哪个朝代,下跪都是一种屈辱。

    齐承大急,“师兄……”

    却听得文淑臻闷哼了一声,肌肤间顿时血流如注。

    李凤梧心中一惊,慌道:“切莫急躁,我跪便是。”

    从来只跪天地君亲师的李凤梧,不得不低头,看了一眼文淑臻,苦笑着缓缓屈膝。

    齐承和郑合口瞪目呆,哪里会想到李凤梧竟然真的愿意为了文淑臻而向景秀下跪,同声大呼:“小官人,不可!”

    文淑臻一直哀默着没有说话,见到李凤梧竟然愿意为了自己下跪。

    那双哀莫大于心死的眸子里终于有了一丝的色彩,忽然凄婉的笑了笑,“不用呢。”我不要你如此……

    说完视脖子上的匕首,骤然站了起来。

    众人大惊。

    李凤梧睚眦目裂,“不要!”

    然而似乎一切都迟了,众人眼前只见血花绽放……静悄悄的绽放。

    李凤梧抢身过去抱住文淑臻。

    郑合同时猱身扑向景秀。

    接住文淑臻,眼前只有一片嫣红,李凤梧忘记了那个持着匕首的景秀,仔细瞧向伤口,顿时松了口气。

    文淑臻忽然求死,景秀终究不是穷凶极恶之人,本能的抬了一下手,也就是这一抬,文淑臻捡回了一条命,虽然鲜血汩汩,但却没有伤着颈项间的动脉。

    伤口极深,如一张哭泣的嘴唇。

    在血肉之间,李凤梧清晰的看见了那根白色的大动脉。

    只要再深一颗米,文淑臻就要香消玉殒。

    松了口气,从文淑臻怀里掏出一方丝巾,死死的压住伤口,对齐承吼道:“去叫郎中!”

    然而齐承此时却手软脚酥的坐在了地上:景秀也倒在了地上,那柄雪亮的匕首此刻正插在他的左胸之上,鲜血汩汩而出。

    身体犹在轻颤。

    看向李凤梧的眼神充满了憎恨,宛若不共戴天之仇,“我恨死了你们这些纨绔富家子。”

    话音渐轻,头一歪,昏死了过去。

    估计这已一昏死,要不了多长时间,便真的死了。

    匕首插中心脏,大罗金仙来也回天乏术。

    郑合坐倒地上,失魂落魄的看身旁已经昏死过去的景秀,又看了看自己双手,喃喃自语,“我杀人了,怎么办,我杀人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川菜开派宗师

    在先前弹指一刹那间,发生的事情太快。

    文淑臻不欲李凤梧因为自己而下跪,毅然站起来求死。

    景秀本能的抬手之后,已然看见血花绽放,以为文淑臻必死疑,心中惊骇之下,恶向胆边生,反正自己难逃秋后问斩,就算是死,也要将这个看见就讨厌的富贾子弟拉到地府来垫背。

    毫不犹豫的就要合身扑杀李凤梧。

    齐承没有预料到这状况,关键时刻愣了下,反应过来想阻挡师兄时,却只见得好友郑合已经和景秀纠缠在一起,旋即分开。

    经常去青楼、秦淮画舫,又和林家夫人偷情幽会被淘空了身子的景秀,哪里是经常在厨房里干活的郑合的对手,分开后匕首已经插在景秀胸口。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凤梧看着怀里的文淑臻,竟然笑了起来,“你看,没人舍得你死。”

    脸上溅了一些血珠。

    笑起来却让文淑臻觉得好生温暖,心里苦笑。

    讽刺的结局呢。

    齐承很快让琼绾道场的奴仆去通知了上元县衙,又找了城内最好的外科郎中,通知了不远处的文宅文启来和文蔡氏两口子……

    夜色暮暮。

    天一素斋坊一间雅阁里,李凤梧看着桌子上那一桌素菜,沉默了许久。

    李家小官人不动筷子,陪坐的齐承、郑合和李巨鹿也不敢下筷子。

    下午上元县衙来处理案件,因李老三和文启来两人施压,加上又有确凿证据,郑合是为了救李凤梧和文淑臻才失手误杀了景秀。

    是以上元大令大手一挥,郑合罪。

    当然,这并不是表面说的这么简单,文启来和李老三都花费了巨资,县衙上下包括府治以及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司,全部都打点了一遍,才让郑合免了皮肉之苦。

    许久之后,李凤梧才轻声道:“先吃饭吧,吃完再谈正事。”

    心情不好,喝点酒意思意思。

    李巨鹿心情也不好,可不敢再给小官人添乱,沉默着扒拉了几大碗白米饭后,跑到房门外蹲着发呆,心中愧疚得难受。

    李凤梧看着那道开水白菜,振作起精神问郑合,“你家酒楼境地很不好?”

    郑合食之味,闻言黯然点头。

    李凤梧轻轻道:“下午你救了我的命,按说,别说区区开水白菜,就算是再多的菜谱我也能给你,不过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

    郑合喜不过三秒,略有沉重的道:“小官人请说。”

    李凤梧叹了口气,“圣贤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可以教你开水白菜的做法,但那不可能让你家酒楼起死回生,最多能再多撑一段时间而已,要想真正发展壮大,仅是一道开水白菜是不够的,你需要的不是一道开水白菜,而是一个菜系。”

    雅州位居四川。

    说到吃喝,怎么都绕不开川菜这个菜系。

    郑合茫然。

    李凤梧轻声道:“这个菜系中的几道经典菜,我是知晓做法的,事实上开水白菜也是这个菜系中的一个清菜,你要是愿意,能吃苦耐劳,愿意为了你父母和你自己的未来拼搏一把,不如出一趟海。”

    郑合口瞪目呆,“出海?”

    李凤梧点头,“这会是段比艰辛的旅程,也许你会死,也许不会,而你出海只有一个目的,去找一种叫做辣椒的植物。”

    川菜的灵魂是辣椒和花椒,还要算上豆瓣。

    花椒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大宋已有种植,且规模不算小,民间吃食也多有使用花椒做调料。

    而豆瓣是由辣椒酿制出来。

    然而如今大宋并没有辣椒,还要再等几百年才会出现。

    所以没有辣椒,一切都免谈。

    而如今大宋并没有辣椒,想吃辣的菜,只能用茱萸或者芥末根代替,但这种辣和辣椒的味道有着本质的区别。

    郑合沉默了下来。

    如今大宋也有不少蛮商番贾,仅是临安就有几千的蛮商番贾,建康也有不少,且如今大宋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熟,出海倒是不难。

    但自古以来,出海都是件比危险的事情,运气稍微差一点,就会葬身大海落个尸骨存的下场。

    李凤梧也知晓这其中的危险,是以又道:“这个提议你且考究衡量一番,不用着急给我回复,我在建康还要呆上几天,届时你想好了再告诉我,我会着人安排你出海事宜。”

    郑合依然沉默。

    齐承却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冒如此大险。

    李凤梧起身,对齐承说道:“你尽快修书一封,告知你师父今日发生之事,让他做个定夺,发生了今日的事情,琼绾道场怕是要整顿之后才能开业。”

    齐承黯然。

    李凤梧又道:“景秀已死,有些事情你就忘记了吧。”

    这件事自然是景秀勾搭了林夫人的事情,若这件事传出去,琼绾道场就可以直接关门了,哪还有富贾放心自己的妻女前来听道。

    只能让咱们那位经营木器行的林大官人头上的草原继续绿下去了。

    齐承点头,“我理会得小官人。”

    在即将出门的时候,郑合忽然问道:“小官人,是否是我找到那种叫辣椒的植物,带回建康,你就能拯救我家酒楼?”

    李凤梧回首笑了笑,比自信:“是否能拯救酒楼我不知晓,但我可以确定一点,你若找回那种植物带回建康,按照我的要求做下去,你将开创一个菜系,成为厨中圣贤。”

    郑合倒吸了一口冷气,那种叫辣椒的植物究竟是什么,竟然如此重要?

    沉默了一阵,没有再问。

    李凤梧出门,踹了一脚李巨鹿,“别哭丧着脸了,跟我走一趟罢。”

    发生了这样的大事,自己和李巨鹿只能上文宅去请罪,希望文启来和文蔡氏不会因此事生自己的气,最重要的是不希望浅墨因此生自己的气。

    只不过吃了文启来的闭门羹。

    翻围墙去找浅墨,桂影院里没人,随手抓了个女婢来问,那女婢对此见惯不怪,李家这对主仆翻墙到桂影院来都让人麻木了。

    知晓文浅墨在陪文淑臻,李凤梧只得怏怏的和李巨鹿回李府。

    因发生了这种事情,李凤梧也没心情勾搭耶律弥勒,况且她不是来月事么,李凤梧还是知晓心疼的,女人来月事若是承欢,会受很大的伤害。

    且没有杜蕾斯第六空间等玩意儿,浴血奋战只有难堪没有爽感可言。

    第二日的小妹满月酒。

    建康一众富贾敏锐的发现一个问题,按理说应该赴宴的半水河畔文宅,不仅人没来,连礼物也没捎带,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第二百九十五章 桃之夭夭

    随着消息从上元县衙流传出来,建康人才明白过来。

    感情咱们的大宋雏凤和文家大小女的关系相当复杂,那个义子李巨鹿没意见的么?

    这些茶余饭后的事情很是受欢迎。

    毕竟这事的主角太有话题性了。

    一个是这两年在建康风光双的李家雏凤,一个是如今少出深闺,其貌之美却已惊艳了建康的文家浅墨。

    文浅墨之美,在如今的建康人心中,远远超过了秦淮八艳。

    若非早已有婚约,半水河畔的文宅大门怕是早被媒婆踏烂了,饶是如此,也有不少公子哥儿等着这段婚事告吹,没准就捡个落地桃子抱得美人归了。

    李凤梧也没闲着,每日准时去文宅报道——当然是每日吃闭门羹。

    眼看着启程回临安的日子一天天接近,自己回到建康竟然只见了请浅墨一面,李凤梧那个忧伤啊,好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日傍晚,李凤梧再次来到文宅,终于得以进入大门。

    而随行的李巨鹿却被拒之门外。

    至于李凤梧和文启来谈了什么,又和文浅墨谈了什么,没人知晓,建康人只是了解到另外一个劲爆的消息:文家大女文淑臻竟然真的持牒皈依了。

    在建康城外不远处,有一座东平山。

    东平山腰,有一座静虚宫,香火并不鼎盛,只有十来个上了年岁的道士和三两个坤道,文淑臻如今便在静虚宫中问道修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