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赵昚的保证,周必大再傻也知道该怎么做了,回道:“微臣今夜回去先行思过,定然为官家举荐一位治国安邦的贤才!”

    赵昚哈哈大笑,“甚好,甚好!”

    案审记录中不难看出,李凤梧这小子雄辩之才颇有先贤之风,届时让这小子带着耶律弥勒在金使面前走上一遭,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只是这小子不鸣则已,一鸣就给了自己个大麻烦啊。

    赵昚嘴角微微翘起,却忍不住的有些得意。

    士子风流,这小子为了一个耶律弥勒,竟然敢和大宋未来天子唱对手戏,很有点当年王荆公的遗风,怎能让人不喜。

    又想起那辛青兕,符离之溃不远,自己虽发了罪己诏,但还需安抚人心,沉吟半响,思忖着给辛弃疾个什么职位。

    此人能文能武,当是个全才。

    如真有大才,其仕途轨迹应该是直奔着武臣巅峰枢密使去的,且又是个文臣,就算他未来坐上枢密使的位置,也不会如狄青一般成为文臣的箭靶子。

    但辛弃疾毕竟还缺少磨砺,调职回临安怕是对他不利,应让他在边境再磨砺一番。

    两位皇子吃瘪是真,这并足以让自己护犊子对李凤梧大动肝火,反倒有些欣赏,最有可能登上太子宝座的两位皇子都被他得罪了,显然不会成为营私。

    得意不过片刻,赵昚又黯然下来。

    因符离之溃,大宋损失巨大,赵昚迫不得已发了罪己诏,这对一位皇帝来说是极其巨大的侮辱,是以这些日子以来,赵昚心情都有些低落。

    虽然此次北伐也有父皇的意思,但这罪责终究只能自己来担当。

    想来也是,赵构虽然禅位当起了太上皇,但毕竟经营大宋多年,若得不到赵构的默许,赵昚怎么可能登基不到一年便兴兵马北伐。

    若赵构没有默许,就算赵昚的旨意绕过三省,也不会如此顺心如意的北伐起兵,陈康伯和史浩就是知晓两位天子的心思,才没有出招阻拦。

    邓王赵愭、恭王赵惇已起驾回临安,仅剩下庆王赵恺在查证符离之溃的真相。

    建康城又恢复了往日宁静。

    最大的风波便是临安来了旨意,赐封辛弃疾修武郎,职江淮南营正将,权兼江阴签判,柳相正夺情起复,回临安官复太常卿。

 第一百三十一章 你赠我桐木,还之鸡毛

    这两个旨意在建康、在临安还是引起了不少的风波。

    符离之溃后,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柳相正素有儒才,夺情起复在情理之中,或会让其出使金国和谈也说不定。

    柳相正那货也是毫节操,按理说夺情起复之人,大多要推卸两次,直到第三次旨意达到,才会谢过圣恩前往赴职。

    但官家第一次的旨意到了河西柳家,这货焚香更衣后,竟然接了旨意,然后带着儿子柳子承和侄儿柳子远前往临安。

    这让不少清高的儒才很是不屑。

    至于连柳子远也带往临安,柳相云没有发声,估计那桩丑事河西柳家内部消化了。

    如今建康谁人不知,柳子远就是柳相正的私生子。

    相对于柳相正的夺情起复,辛弃疾的升职倒是让很多人揣摩了许久,辛弃疾本是归正人,按说以他如今的功绩,江阴签判足矣,却加封了修武郎、职江淮南营正将。

    这是文武并重,在任上熬过五六七**年,没准就成了江淮安抚使之类的,再后来,谁也说不准了。但人都看出了一点,官家极其看重辛青兕。

    文武并封罕见啊。

    李凤梧没有闲心关心这些,自己现在的麻烦大了去了。

    朱唤儿倒好,对耶律弥勒重返李府有些欣喜,毕竟多了个聊得来的姐姐陪伴,比自己一个人要充实的多了,只是她也有懊恼……每夜都被杀猪拆房声折磨得够呛,黑眼圈都出来了。

    李凤梧忧心的是文浅墨。

    让李巨鹿交给燕小乙转达给文浅墨的书信,再回音。

    几次登门拜访,都吃了闭门羹。

    浅墨这醋意也太浓了罢,李凤梧奈,只能继续这么磨着。

    这日正在西院书房看书,朱唤儿也在看书,如今已是小妾身份的耶律弥勒很有自觉性,在一旁为官人扇着扇子,又为官人递上用井水冰镇过的寒瓜。

    寒瓜就是后世的西瓜。

    李凤梧甚是惬意,斜乜一眼耶律弥勒,表示赞赏,为夫今晚必然好好慰劳你一番。

    说起此事,李凤梧不得不感叹,实战利器啊实战利器,简直是要命的妖精,连续两三日夜夜**,自己本想节欲,奈何耶律弥勒一上床,自己就忍不住了……

    这几天来,李府的鸡蛋消耗量大了许多。

    最让人享受的是,耶律弥勒简直就是天生妩媚,很多东西自己只需稍加点拨她便很快能熟练掌握,甚至还狡黠的和朱唤儿聊天得知了秦淮河上李香儿的方法……

    反正几日下来,自己瘦了,耶律弥勒倒是精神焕发了。

    不过……值得。

    所谓的腿玩年啊!

    正惬意享受着,李巨鹿跑进来,“小官人,有人要见你。”

    李凤梧吐了西瓜子,问道:“谁?”

    “洒家有些印象,似乎是那日夜里随庆王殿下来过西院的那个小太监。”李巨鹿挠挠后脑勺,有些不明白,你个小太监来找我家小官人作甚。

    李凤梧心中一动,妈蛋,有了!

    自己和赵惇已势成水火,赵愭也因耶律弥勒恨自己入骨,但赵昚不止你们两位皇子啊,还有个赵恺啊,虽说赵恺如今不如你们受重视,但他的仁厚是人尽皆知的。

    赵恺最终被赵惇反超,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赵昚意图恢复,不想自己的继承人太过仁厚,是以才选了赵惇。

    如果自己能够帮助赵恺,改善他在赵昚心中的印象,也未尝没有机会。

    自己不是梅长苏,但是可以努力做一个梅长苏!

    李凤梧坐正,在耶律弥勒屁股上拍了一下,很是弹手,“你和唤儿先下去。”

    开发过的就是不一样,耶律弥勒甜甜一笑,扭扭屁股和尴尬至极的朱唤儿离开书房,李凤梧这才对李巨鹿说道:“请他进来罢。”

    过不多时,一个便服男子走进书房,果是那晚的小太监,踩着小碎步来到近前,“见过李家小官人。”

    李凤梧起身,“公公不必多礼,今日光临蔽舍,不知有何事指教。”

    小太监是赵恺的心腹,也不敢得罪这位被主子看重的小官人,丝毫不敢托大,细声说道:“受人之托,给小官人送来一件物事。”

    说完拿出一截巴掌大的东西来,递给李凤梧。

    李凤梧端详了许久,才明白这是一块木头,有些不解,赵恺让人送一块木头给自己作甚,这木头毫奇异之处,怎么看都不像是礼物。

    小太监说道:“主子让说带给小官人一句话。”

    “且说罢。”

    “建康有雏凤,然天下梧桐有四,已折其二,剩者一是临安大梧,再者便是此小木,可栖大梧而不忘小梧否?”小太监说完便不再开腔,只是观察着李凤梧的反应。

    李凤梧笑了。

    天下梧桐有四,不就是赵昚和三位皇子么,临安大梧是指赵昚,这一截梧桐木便是赵恺。

    也罢,你既伸出橄榄枝,我且宿此木一回。

    若你值得我李凤梧所期,我便竭尽全力做那梅长苏。

    你得天下,我展男人壮志。

    李凤梧放下梧桐木,拿起笔豪,写了些许字,封好递给小太监,“让你家主子看过便烧了。”言罢又对门口的李巨鹿吩咐道:“去后院找片鸡毛来。”

    李巨鹿讶然,“鸡毛?”

    李凤梧哈哈大笑,“难道这世上还真有凤毛不成。”

    片刻后李巨鹿拿了根鸡毛,李凤梧交于小太监,“回去告诉你家主子,建康没有什么雏凤,仅有待鸣雄鸡一只。”

    小太监忍不住笑了,又道:“主子说过,此事不宜人知,若小官人有难,他自会在该出手时出手,也教小官人莫忘了今日言诺。”

    李凤梧示意李巨鹿给小太监奉上一根小黄鱼,这才笑着挥手,“公公慢走,不送。”

    同是穿越者,自己的故事从来不会狗血,和未来光宗势同水火,貌似不是智者所为,和最有希望成为大宋天子的赵愭翻脸,这是蠢招,然后便只剩下了一位赵恺。

    和赵恺之间,只是那夜谈了些学问,没有什么三顾茅庐,也没有什么交心付胆的故事,就这么平淡的,他赠了自己一段梧桐木,自己回赠一根鸡毛。

    平淡得让人很有些乏味。

    两人这种关系及其薄弱,李凤梧毫不怀疑,如果在巨大利益面前,赵恺必然会果断出卖自己,而自己也是一样。

    两人之间的关系,目前而言不过是彼此利用。

    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相见如故,都是骗鬼的。

    赵恺绝对不会因为你是李凤梧就会对你托心吐胆,历史不是故事,没有谁是傻子,所以说历史上那些什么相见如故的君臣,大多是骗人的。

    都是各图所需,只是在并肩战斗中慢慢交心而已。

    所以,对赵恺期望不能太高,《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

    目送小太监离开,李凤梧问李巨鹿,“她们呢?”

    李巨鹿搓搓手,“唤儿姑娘去了东院,好像是三夫人有请,弥勒姑娘在屋里做女红。”

    李凤梧挥挥手,“你去忙吧,没事别来打扰,顺便让弥勒过来为我磨墨。”

    李巨鹿一溜烟跑了。

    李凤梧嘿嘿笑了起来,颇有点西门大官人的味道。

    本是磨墨看书的正经事,哪知晓两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处,气氛便变了味。

    这也怪李凤梧,学那帝王作甚,一边看书,一边将腿搭在耶律弥勒大腿上,剩下的一只手还不老实的,耶律弥勒那经得起挑逗,很快便媚眼如丝。

    李凤梧干脆将书一丢,来来来,且来大战三百回合。

    蝉鸣西院,阳光炽烈。

    在白日里光线极好,李凤梧眼里只有美人如玉,粉身碎骨也要享受今朝,于是西院里又响起杀猪拆房声……

    原本去了东院返回的朱唤儿听得此声,一颗芳心乱如麻。

    这纨绔真是让人语,怎的和那些败家子一般,做起这白日宣淫的荒唐事来,玉儿姐姐也真是的,总是如此纵然纨绔。

    好歹也矜持点嘛,你让西院众人作何感想。

    且如此索取度,只会害了纨绔啊。

    旋即一想,貌似西院只有自己三人啊,李巨鹿这货最近迷上了关扑,早就跑外玩去了。

    朱唤儿心里那个忧伤啊……

    一顿脚,干脆跑出李府,去半水河畔白桥附近的琼绾道场听白玉蟾仙长讲道去了。

    只不曾想,在琼绾道场,朱唤儿看见了意料之外的人:文家两女竟然也在大殿之中听白玉蟾仙长讲道。朱唤儿顿生同病相怜的凄凉。

    好你个纨绔,你在家欢乐享受着如玉美人,我和浅墨妹纸就只能顶着烈日到琼绾道场听道。

    文浅墨对道家并不感兴趣,近些日子心情不美好,便被近来醉心于道学的文淑臻强行拉来,希望着白玉蟾仙长的道义能开解一下这丫头的愁郁,若是没有效果那就当是出来散步了。

    而事实上确实没效果,小妹哪听得进那长篇大论的道义,很快就心思恍惚不知道云游到何方去了。

    看见朱唤儿进来大殿,文淑臻有些讶然,第一次在琼绾道场看见李家小官人这贴身丫鬟——嗯,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迟早是要成为小妹的姐妹。

    待得日头西斜,白玉蟾莲花之音正在精彩之处便曳然而止,笑着请众人择日再来,当然,少不了要为天一素斋坊做做广告。

    一众富贾和土豪看见文家两女以及名声依然在秦淮的朱唤儿,都有些惊艳,不过这里的琼绾道场,倒是没人起那龌蹉心思。

    文淑臻拉着妹妹追上朱唤儿,“唤儿姑娘,请留步。”

    朱唤儿本就走得慢,未曾没有等两女过来同行的意思,笑着福了福,“奴婢见过文家大娘子,见过小娘子。”

    文淑臻呵呵一笑,亲昵的拉着朱唤儿的纤纤细手,“唤儿妹妹作甚客气,怎的不在府服伺小官人,秋闱在即,怕是耽误不得了。”

    朱唤儿很想告诉眼前的文家小妹,你那未来夫婿正在别的女人身上翻云覆雨呐,终究是忍住了坊间婆姨的八卦心态,“小官人说要静心读书练字,便把我等打发了出来。”

    我就做一次好人吧……哼!

    女人嘛,撒起谎那真是比真的还真了,文淑臻和浅墨自然不相信。

    文淑臻笑眯眯的道:“相见不如偶遇,难得遇见唤儿妹妹,不如在天一素斋坊吃过晚席再回府,我们姐妹好好聊聊天呢。”

    说完对朱唤儿使了个眼色,又悄然对着自己小妹努努嘴。

    朱唤儿心里叹了口气,死纨绔,我上辈子欠你的么!

    笑道:“那感情甚好呢,只要两位小娘子不嫌弃奴婢身份低下就好。”

    文浅墨还没明白过来,就被姐姐和朱唤儿拉着走向天一素斋坊,要了个雅室,三女还没点菜,便早有小厮一股脑的奉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素菜来,当然少不了那道开水白菜。

    文浅墨讶然,喊住一位小厮,“且莫搞了,我们还没点菜呢。”

    那小厮约莫十六七岁,平日里那曾见过三位天仙般的美人儿,当然,在他这个年纪,最喜欢的还是文淑臻这等实战利器,悄悄咽了口口水,低头答道:“好教三位小娘子知晓,我家东主早已吩咐过,若是三位小娘子来天一素斋坊,只管上菜便是,三位小娘子只管放心便是,一切费用东主自会负责。”

    说起来这琼绾道场和天一素斋坊都是李家小官人的,如今他的女人来了,大家为了饭碗,焉能不好好伺候着。

    文淑臻笑了笑,“你家东主倒是有心了。”

    李凤梧和白玉蟾合作开了个琼绾道场,搞了个什么门槛准入制,又在琼绾道场后面开了家天一素斋坊,这在建康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小厮笑道:“东主是大好人呢。”

    这倒不是故意吹嘘李家官人,只因这天一素斋坊的待遇确实极好,远远超过建康其他酒楼,平日里自己没少被同行羡慕,就是那青祥楼的小厮也比不过自己的月利。

    似是想起什么,小厮又指着那瓦罐说道:“这道开水白菜是东主的杰作,传授给我们素斋坊的两位大厨,两位老师傅对此可是钦佩不已,说这绝对不输临安大内的宫廷御膳,请三位小娘子慢慢享用。”

    小厮退下之后,三女面面相觑。

    李凤梧这货还能下厨,还能教授天一素斋坊的大厨?

    君子远庖厨啊,李凤梧你这纨绔,不把自己当回事么,竟然还亲自下厨,还能教授大厨,这不贻笑大家么……

    朱唤儿不屑的撇了撇嘴,“开水白菜嘛,听名字就知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文浅墨深有同感的点头。

    文淑臻看得好笑,这就开始统一阵线,建立起联盟和李家小官人斗一辈子了?

    拿起汤勺盛了一碗,浅抿了几口,眉头骤然舒展,“真不呢。”

    文浅墨不信,也盛了半碗,喝了一口,眼里顿时冒光,毕竟是个金钗丫头,还有着一颗吃货的心,很快去捞那金黄色的白菜。

    开水白菜是川菜之首,别说是在美食匮乏的南宋,就是在后世,也能征服数人,正宗的开水白菜价格之贵,足以让人咂舌。

    那是国宴标配。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女儿小心思

    尝过美食,不说三女心中的惊艳,对李家小官人着实多了一份好感。

    君子远庖厨,可不代表女人就不喜欢做得一手好菜的居家好男人,朱唤儿忍不住赞了一句:“记得有一次,小官人说嘴里很淡,说想吃点油腻的东西,亲自下厨,做了一道叫什么回锅肉的炒菜和一个鱼香茄子的烧菜,也好吃的紧呢。”

    两宋已开始出现炒菜,但远不如后世完善。

    文淑臻便别有深意的看着自家小妹笑道:“真是羡慕了,以后的李府主母们可是有口福呢。”

    文浅墨很是不屑。

    食不言寝不语,三女沉默着吃完素席,待小厮奉上清茶和水果点心之后,这才开始正儿八经的聊天,当然少不了东家长西家短的邻里闲话。

    “对了,唤儿妹妹,你这名字有些好听呢。”

    “文家大娘过奖了,这名字不是秦淮河上的艺名,奴婢父母盼儿,便取了这么个粗俗名字,倒是让文家大娘见笑了。”

    文浅墨也道:“哎呀呀,哪里粗俗了,唤儿姐姐的名字甚是好听呢。”

    “还是小娘子的名字好听,浅墨,书香韵味美不胜收呀。”

    “……”

    最终还是落到胭脂水粉的交流上来。

    对此三女感同身受,宵禁真是让人不喜呢,逛不得夜市了。

    道起夜市,朱唤儿便猛然想起一事,捂嘴笑道:“且说一件事与两位小娘子知晓罢,还记得上元节,在白桥巧遇我家小官人么?”

    文淑臻笑道:“芸芸众生之中能够相遇,真是个缘呢。”

    这话说得很有深意。

    文浅墨只作没有听见,心里却响起了那个温柔的声音。

    真巧。

    原来你也在这里。

    灯火辉煌中,他在人丛中对自己浅笑,很是温柔的笑意……

    朱唤儿便道:“其实呀,哪有什么巧呢,小官人吃过晚饭便亟不可待的唤我出门,也不去逛那繁华等会,就在白桥附近流连,专程等人嗯……”

    文淑臻讶然,旋即大笑,乐不可支,“哎哟,我就说啊,李家小官人这心可真是让人……很是可爱呢。”文淑臻说不下去了,不知道形容,只得说其可爱,总不能说他有心计吧。

    文浅墨似是很不屑的冷哼了一声,不过嘴角那抹小小的弧度还是透露了她内心的那一似小得意,李家小官人啊,你真是坏呢。

    想起李家小官人近期写给自己的那些诗词,文浅墨心里着实有些奈,“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什么的都来了,就知道纸上说说,一点诚心也没有。

    哼!

    朱唤儿看清文浅墨的表情,心里暗叹了口气,罢了,再做一次好人吧,毕竟纨绔将要秋闱,自己好歹也是他的丫鬟,为他分忧解难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笑了笑,“所以呀,有些事浅墨妹纸就别再放心里啦。”

    貌似自己都看开了……

    文浅墨撇撇嘴,“哎呀呀,唤儿姐姐莫为他说话。”

    文淑臻心里暗自好笑,小妹呀,你道为何这几日母亲和我都不急了,咱文宅没看出来,你虽然恼李家小官人,却是吃醋的心理,且这些时日被李家小官人接二连三的鸿雁传情,心早就软了。

    说起来那燕小乙倒真是坏人,吃里扒外的紧,不过倒真是幸亏有他。

    朱唤儿正色道:“奴婢不是为小官人做说客呢,只说一件事,浅墨小娘子应是知晓的,小官人此次为了留下玉儿姐姐,和那大皇子邓王殿下翻脸了。”

    文淑臻和文浅墨点头,这事在建康已广泛流传开来了。

    “你们也应该知晓,其实邓王殿下专程来李府拜访过小官人,小官人此举,在众人眼里是为了玉儿姐姐而付出了大好前程,可在奴婢看来,小官人此举,再是暖心不过。”这是朱唤儿的真心话,也正是这件事,让她看清楚了纨绔。

    为了玉儿,连大皇子赵愭都敢得罪,这样的重情重义男人,谁不喜欢?

    文浅墨沉默下来。

    文淑臻嗯嗯道:“浅墨且听呢,小官人着实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子,如此郎君,倒是让为姐好生羡慕。”

    文浅墨啐了一口,“羡慕作甚,那你嫁与他罢!”

    文淑臻没好气的道:“小官人要是看得上,为姐倒是想呢!”

    文浅墨也忍不住笑了,她当然知晓,自己这个长姐是真心欣赏自己那未来夫婿,要不是长姐是弃妇,又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怕真的要倒贴上去了。

    朱唤儿捂嘴偷笑,“小官人怕是喜欢的紧,记得他曾说过,文家小娘子暖床甚好,可惜便宜了李巨鹿呢……”

    便宜李巨鹿?

    这话顿时让文家两女愣了下,不明白所指何意。

    朱唤儿也猛然知晓自己说漏嘴了,慌不迭转移话题道:“浅墨小娘子,小官人确实为了玉儿姐姐得罪了大皇子赵愭,也确实让人怨言,可你也是知晓的,小官人为了你,不仅与朱文修交恶,甚至还和三皇子殿下势同水火,这情义可是玉儿姐姐比不上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

    文浅墨倏然怔住,想起了之前,明明有建康知府朱文修先遣了媒婆子,李家小官人也所畏惧的去请满城媒婆前来文宅说媒,果之后又请出府学教授曹崇为媒。

    之后更是在昭明宫硬抗恭王殿下的阴谋,这一切不都是为了自己吗?

    心里旋即喜滋滋的,哎哟喂,原来我在李家小官人心里也很重要呀,一点不比那耶律弥勒差呢,不过嘴上却毫不饶人,“哎呀呀呀,我哪里比得上倾国倾城的金国柔妃呢,他可是为了她,连天下利益都不管不顾呢。”

    这些国家大事文浅墨哪里知晓,都是听父亲文启来分析的,说押解耶律弥勒回临安应是朝堂君臣的一致观点,连官家都是如此认为,此举有益两国和谈。

    朱唤儿点头,“就是就是,不过小官人也说,天下又不是他的,他只想保护他想珍惜的,最珍视的当是半水河畔一池青墨。”

    一池青墨,便是浅墨。

    朱唤儿既是李凤梧贴身丫鬟,又是未来小妾,本来和文浅墨应是不对付的关系,此时却为李凤梧说好话,这话便分外有分量了。

    文浅墨忍不住挑了挑嘴角。

    文淑臻暗暗称赞,这朱唤儿真是个识大体的女子,李家小官人真是好福气,有自家小妹为妻,又有此等女子为妾,端的是男人美好事尽享。

    “且不说这,唤儿姐姐,那耶律弥勒很美吗,听说海陵王为了她怒杀礼部侍郎萧拱呢。”文浅墨其实她对朱唤儿一直就很有好感,倒是很喜欢和她亲近。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官家召,赴临安

    李凤梧哪里知晓朱唤儿为他的付出,此时正难受着呢。

    腰酸背痛腿抽筋且不说,貌似还有点尿道炎症的迹象,上厕所那种尖锐的刺痛让他很是难受,差点以为是逛青楼回来后惹上了毛病。

    李家小官人当然没有逛青楼。

    整个秦淮八艳,除去白莲之称的朱唤儿,谁能媲美耶律弥勒?

    何必要舍近求远。

    只不曾想,晚饭时分,一家人吃罢饭,三娘张约素挺着大肚子拉着耶律弥勒:“弥勒,大郎年幼,诸事不知节制,你年岁较大,应提点着他罢。”

    李凤梧和耶律弥勒大囧。

    三娘张约素的话里当然不是说床帏之事提点,而是让她提醒官人节制。

    感情下午的事情整个李府都听见了……

    耶律弥勒埋头嗯了一声。

    张约素又对李凤梧说道:“大郎,秋闱在即,近期学业如何?”

    李凤梧笑道:“三娘须担心,秋闱应是虞。”

    过目不忘真不是假的,这些日子虽然忙碌,可自己也没放下功课,各种科考书早背了个滚瓜烂熟,区区秋闱何足惧哉。

    张约素点点头,“那是甚好,你也有些时日没去文宣王庙了,曹先生和林先生都有大才,你还需多去向两位求教。”

    李凤梧点头,“三娘提醒的是,孩儿明日便去府学求学。”

    回到西院,却见朱唤儿已回来,耶律弥勒泡了三杯饭后茶后,坐在一旁为李凤梧扇凉,再休息得片刻,官人便要去散步半小时,然后是雷打不动的夜跑,最后还会做一些武人才会做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当然,如今有肩伤,跑步什么的都省了,只是多散步。

    李凤梧笑吟吟的看着唤儿,“有个消息,不知道是好是坏,想听不想听?”

    朱唤儿垂眉抿茶,也不搭理他,爱说不说。

    李凤梧只得叹了口气,很有些深意的看着朱唤儿,沉声道:“宗平明日傍晚会抵达建康探亲。”

    朱唤儿眉头一挑,沉默不语,盯着茶杯发神。

    宗平哥哥要回来了么?可是心里为什么觉得有些害怕,不敢相见,是因为纨绔吗,真是讽刺的紧呢,自己竟然在乎纨绔对自己的看法了。

    李凤梧并不是情场高手,哪猜的到朱唤儿的心思,还以为是唤儿故意压抑着心情,叹了口气,“别担心,我不会阻止你和他相见,别逾矩了便是。”

    开玩笑呢,管你宗平还是谁,送女人的事情我李凤梧不干。

    况且宗平此次并不是荣归故里,他在隆兴北伐之中有小功,升了个小官,以后应该会在军队发展,此次回建康,估计是处理他那些江湖营生的后事。

    至于他如何看待和唤儿之间的感情,李凤梧不想去猜。

    他如果聪明,应该知道放手。

    不放手,只会让他和唤儿一辈子都深陷痛苦之中。

    放手,何尝不是一种爱。

    这一夜因有三娘张约素的提醒,耶律弥勒便回自己厢房歇着,李凤梧也早早的休憩,这些日子着实有点纵欲过度,再不歇几天,真要被耶律弥勒榨干。

    一夜事。

    天明后在耶律弥勒伺候下洗漱,又去锻炼后回来吃了早食,这才带着恶仆李巨鹿前往建康府学。

    进得府学,在明德堂前遇见杨子治,也就是杨迈。

    便见杨迈春风得意的笑看李凤梧,“李兄近些时日在建康风头之劲,让人好生羡慕,真是莫问马蹄疾声何处,正是少年春风得意时。”

    李凤梧笑着行了平辈礼,“子治兄莫要笑我,秋闱将近,子治兄可有把握。”

    杨迈点头,“叔父说我秋闱虞,但来年的春闱不可抱太大期许,显是对我的学业不太放心之故,我也觉得,自己尚有许多提升之处。”

    李凤梧哈哈笑道:“杨兄过谦了,若你春闱都有不及,那我等还有何颜面去参加。”

    杨迈的学术功底确实扎实,李凤梧对比过,虽然杨迈比不过慧子木待问,也稍逊镇江苏子簌一筹,但健康府学之中,他大可问鼎前五。

    若这等才华春闱都力有不逮,这天下士子都别去参加春闱了。

    “子治确有许多地方需要钻研,倒也不算全是自谦,倒是你这位李家小官人,近期学业可是荒废了许多,遮莫是认为搭上了通天道,不用读书钻研学问了?”很是厚重的声音,曹崇负手走过来。

    今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