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昚冷哼一声,“你将成士大夫,还不能自保?”

    得了,说了和没说一样。

 第三百零四章 大恶之谶

    知晓了赵昚的底线,李凤梧并没有放弃。

    底线你赵昚自己把握,计划我不变。

    反正怎么处罚是你赵昚的事情,我只管按照我的计划来,最多按照你的提点,不涉及到更多的郭家人而已。

    至于郭师元死不死,看你赵昚自己了。

    乾道元年的夏末,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在馆试几日后,黄冲和郭铭终于解出了推背图,两人蓬头垢面的来到垂拱殿。

    赵昚见之不忍心,知道两人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今后很可能要被人弹劾个殿前失仪的责,于是让他们去洗漱换洗了衣服。

    重新焕发精神的黄冲和郭铭再临垂拱殿。

    也不知道是处于巧合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汤思退有事前来启奏,而赵愭和赵惇两位皇子,也借着来给官家请安的理由,站在垂拱殿里。

    赵昚心知肚明,也没有找借口打发他们。

    反正这一场战斗是避不开的。

    黄冲手执三张图纸,正欲开口说道,却不料郭铭率先开口,“官家,微臣和黄太史殚精竭虑,日思夜想,微臣不才,解除了门中人那一纸。”

    黄冲愕然,不是说好的只解小鸡吃虫图么。

    小说 。。

    郭铭什么时候解出了另外一张?

    他为什么事先没给自己说?

    又猛然想起,郭铭身在大内,却还能知晓这三张图是从秘书少监李凤梧的梧桐公社搜查出来的,现在又突兀的冒出这件事。

    怕是有隐情。

    于是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等郭铭先说,自己看情况,再抛出小鸡吃虫图的解义。

    赵昚脸色漠然,看不出情绪,“说。”

    郭铭从黄冲手上取过门中人那张推背图,不疾不徐的道:“官家且看,此图之大宅门,谶中有语祥光宇内,那么这大宅门当寓意朝堂,而图中一人立于朝堂,意指有人将专权朝堂,再根据谶中的‘一江断楫’,显然此人将要惑乱朝政,再有谶似道非道,乾沉坤黯,下句指此人专权引起的后患,上句中似道非道,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这个似道做的事情并不是道,由此可以推断,似道应是人名,似道非道,即假,姓贾也!”

    赵昚心中狂震,沉默着不说话。

    汤思退面表情,内心波澜起伏,竟是这样的解义?

    郭铭这是找死么?

    赵惇和赵愭互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恐惧,我大宋又要被人专权?

    良久,赵昚才问道:“颂曰中的意思呢?”

    郭铭胸有成竹,“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从这里面不难看出,应是在未来很久以后,将有番邦入侵,两柱擎天力不支,则是说在我大宋危难之际,仍将有两位重臣支撑,但因贾姓人专权而独力难支,致使兵火连天,而贾姓逆臣犹自灯红酒绿醉梦生死。”

    这完全就是大恶之预言!

    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天子,都不愿意看见这种局面出现,更何况是饱受秦桧专权带来巨大恶劣影响的南宋朝。

    尤其是励精图治一心恢复江山的赵昚,更不愿意接受这种事情!

    赵昚脸色顿时刷白。

    推背图是禁书。

    因为有不少图是被宋人印证了其预言的准确性。

    如果郭铭解释的没,那这也很可能是今后将要出现的事情,大宋如今半壁江山,自己励精图治图谋北伐,自然不会让金人南侵。

    如此说来,这是自己百年之后的事情。

    深受秦桧之害的赵昚太清楚被臣子专权情况下,又有番邦入侵的惨重后果。

    盯视着郭铭,良久。

    郭铭慨当以慷,丝毫不惧。

    其实心里吓得不要不要的,暗暗祈祷,你妹的,千万不要被坑了啊,老子可是按照你们的计划,你们要是不管了,老子这一次是死定了。

    黄冲吓得面色灰白。

    这尼玛不是作死么,郭铭你要死也别拉上我啊。

    赵昚看着一副骨鲠直臣样子的郭铭,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良久,才道:“宣秘书少监李凤梧。”

    谢盛堂急忙到殿外去通知。

    垂拱殿殿里一片安静。

    没人敢说话。

    汤思退给了赵愭和赵惇一个颜色。

    赵惇犹豫了下,上前道:“父皇,郭官正虽有才华,但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何等神仙人物,郭官正此解,怕是谬论。”

    郭铭冷笑一声,“殿下谬矣,术业有专攻,某虽不才,三张图却也解出了两张。”

    赵昚愣了下,“还有哪一张?”

    郭铭从黄冲手上接过绘马图那一张,道:“此图,谶语,天马当空,否极见泰,又有颂曰‘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说的便是上皇即位南渡。凤凤淼淼,木冓大赖。木冓者,上皇讳也,一木会支二八月,此为合字,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临行马色半平安,便是指定都临安。”

    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听得郭铭一说,众人顿时恍然,还真是如此。

    由此越发佐证了郭铭对于门中人那张推背图的解义。

    赵昚心里骤然火起。

    啪的一声拍了拍桌子,“祸国殃民之妖言,实在罪不可诉,将郭铭给我押下去,斩了!”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唯独郭铭昂然而立,“非臣之罪也,臣尽心事职,官家不虑绝后患,不意溯禁书之源,不诛异轨之根,却反罪吾乎?岂是明君之为也!”

    就是告诉官家,你杀了我没用,你应该想法去绝了贾姓专权的后患,也应该去追查这三张推背图的来源,这才是明君的做法。

    其实就是提醒官家,这件事还有挽回的余地,你现在杀我没什么卵用。

    但郭铭心里却惊恐到了极点。

    你妹的,怎么还不来!

    再不来老子就要被官家给办了。

    赵昚怒视郭铭,听到郭铭一番话后,还真的忽然想起了什么,压了压火气,“且留你片刻。”

    推背图从梧桐公社搜出来后,李凤梧并没有乱,他很可能已经猜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真是这样,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想必李凤梧这小子肯定有后手。

    他应该是要针对郭家和钱家,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但这小子究竟有什么办法?

    门中人那张图的解义确实是恶谶,如何破?

 第三百零五章 作大死

    赵昚猛然想起一事,国史院!

    之前得到消息,说国史院观测到极好的天象,被李凤梧压着。

    难道李凤梧就是在等今天?

    又或者说,那个天象也和那张贾姓逆臣专权的推背图有关?

    赵昚有些期待。

    垂拱殿里很安静。

    赵昚不说话,没人敢开口。

    汤思退给赵愭使了个眼色,赵愭点了点头。

    汤思退又看了看赵惇,赵惇回了个不可察觉的笑意。

    却在此时,太监高宣:“奉直郎,秘书少监李凤梧觐见。”

    众人都愣了下。

    李凤梧来的好快。

    哪怕是他从秘书监过来,也不至于这么短的时间就来到了垂拱殿吧。

    难道说他一直在等着这一刻?

    李凤梧进来之后,不待他行礼,赵昚猛然喝问,“李凤梧,你可知罪!”

    这并没作势。

    而是真正的怒问,赵昚确实恼恨,李凤梧为何要收藏推背图,就算知晓是别人放到你府上的,你也应该第一时间将其销魂。

    李凤梧也知道,就算赵昚知道缘由,自己不给个合理解释,今后也别想‘‘‘小说‘。‘好过。

    况且按照计划,郭铭应该是将那张贾似道专权的推背图解义说给了官家听,此刻官家的怒火,绝对足以吞噬任何人。

    也包括自己。

    当然更包括钱家和郭师元。

    摇头愕然道:“臣不知罪在何处!”

    赵昚指了指郭铭和黄冲手上的推背图,“你不知晓,这都是从你梧桐公社搜出来的妖言惑众的禁书!”

    汤思退和赵愭、赵惇都微不可见的笑了。

    李凤梧却并不惊惶,“何以见得是妖言惑众?且臣有一事不明,从臣府上搜出来的就一定是臣的,这天下都是官家的,也可以说这本就是官家您的啊!”

    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

    垂拱殿众人顿时一阵胆战心惊,尤其是郭铭,心里那个惊恐啊,脚都要站不住了。

    谢盛堂暗暗叹了口气。

    汤思退等人越发高兴了。

    赵昚的怒火彻底被勾动,猛然一拍桌子,旋即将桌子上的端砚一把抓起,掷向李凤梧,“你还诡辩!”

    李凤梧侧身躲过,“事实啊官家。”

    你还敢躲?

    从来见过这么大胆的,也从来没见过这么作死的。

    就是当年专权的秦桧,在遭遇上皇如此怒火下,也只能老实的承受,决然不敢躲避,这李凤梧还以为自己比当年秦桧更得宠?

    作死得不能再死了。

    果然,赵昚脸都涨红了,怒道:“来人,给我拿下!”

    李凤梧完了。

    到了这一步,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也救不了李凤梧。

    垂拱殿外的护卫瞬间冲进来三人,要将李凤梧拿下。

    赵昚怒道:“秘书少监李凤梧包藏祸心,擅藏禁书违反大宋律法,革去一切官职,押送天牢,听候处置,国史院太史令黄冲、官正郭铭妖言惑众,革去官职,同押天牢!”

    这一番话落地,汤思退和赵惇赵愭立即大喜,同声道:“官家圣明!”

    这一下,李凤梧再回天之术。

    这是真正的作死,他要是老实解释,也至于到这种死地。

    现在好了,根本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凤梧却倏然大声道:“官家且慢!”

    火候差不多了。

    自己已经成功将官家激怒到极限值,再不知收敛进退,怕就算成功,自己也要被官家以殿前礼蔑视天子而重罚。

    镇定自若的淡声道:“官家且听臣一言,姑且不论此书是否为臣所有,但从此三张解义来看,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大好之事啊!”

    不仅赵昚愕然,其他人也都不明所以。

    这还是大好事?

    将来的大宋朝堂会有人专权,而且大宋也会陷入灭国的危险之中。

    这要是传出去,天下人心不乱才是怪事。

    李凤梧这是急病乱投医了?

    赵愭急声道:“父皇不可,李凤梧蔑视天子,又违反我大宋律法,理当即可下押天牢择日问斩。”

    赵惇也道:“确实如此,罪证确凿,李凤梧万死难辞其究!”

    赵昚也气怒攻心,不欲听李凤梧解释。

    然而李凤梧却镇定的看着郭铭道:“此三张图之解义,你都解出来了?”

    郭铭暗暗抹了把冷汗,急忙道:“下官愚钝,小鸡吃虫图尚未得解。”

    李凤梧正欲对官家说话,却听得外面太监宣声:“国史院官正赵庆然求见。”

    这个时候,国史院来干嘛?

    赵昚却怔了下,“让他等着。”

    旋即猛然想起什么,挥手,“慢着,宣他进来!”

    赵庆然是宗室,虽然有点偏疏,但其本身也是有才华的,很可能成为下一任的太史令,五官正之中,他的资格最老。

    是以他来禀报,人疑他。

    赵庆然得了垂拱殿,见礼之后,视殿内的异常,奉上一封秘书少监李凤梧签书,四官正共笔的折子。

    道:“官家,臣等夜观星象,大吉之兆也。”

    赵昚怒气冲冲,根本不看折子,丢在一旁,“说来。”

    之前就得到消息,国史院有观天象有果,倒要看看,李凤梧和国史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庆然朗声道:“天象之势,紫薇中天,群星光华,太微恒和天市恒亦金光灼眼,此乃我大宋即将大盛之趋之瑞兆也!”

    赵昚愣了下,脸色稍霁,“当真?”

    汤思退和赵愭赵惇心头一震,终于明白李凤梧的后手在哪里了。

    就是国史院的大吉天象!

    郭铭一颗心终于轻松了许多,暗道,自己的小命大概是要保住了。

    黄冲也刹那明白了些什么。

    这难道是顶头上司李凤梧的自救策略?

    只是不明白,李凤梧是如何联系上郭铭的,大家都在一起,郭铭应该没有机会接触到外人才对啊!

    旋即猛然想起一事。

    在大内这十几日,每日都有小太监来送吃送喝。

    李少监这手段也太通天了罢!

    赵庆然又道:“几近一月,朱明耀目晕环,形直,且左辅右弼闪耀之侧,有一星灼灼然,北上寸进附于紫薇,大有趋盛待起之势,且此星光华绚紫,俨是吉星。”

    太阳光晕形状通直,代表国家有喜,皇帝有德。

    赵昚的怒火稍稍平息,“好好好,先有祥瑞朱雀于襄阳出水,今有天象兆迹大盛之趋,朕必当昭告天下,共享喜事。”

 第三百零六章 焦寒出现

    众人纷纷行礼,“官家圣德,苍天感之,泽被天下。”

    赵昚的心情稍微明朗了些。

    然而却有不怕死的人,汤思退忽然开口道:“然而陛下,盛世光彩下依有瑕疵,还请官家立即重罚祸心之源,秘书少监李凤梧。”

    赵庆然忽然扭头看着汤思退,“汤相公谬矣。”

    汤思退怒视,“某之善谬,还轮不到一个区区官正来指点。”

    赵昚挥挥手,示意赵庆然继续,“汤相公休怒,且看他有何话说。”

    赵庆然却不领官家的台阶,昂然道:“先前臣与国史院众人官星象,左辅右弼之侧,灼灼然趋附紫薇的那颗小星乃是吉星,我等遍翻古书,终于知晓此星之名。”

    赵昚哦了一声,“何名?”

    “丝咫。”

    赵昚不解,“何意?”

    赵庆然一脸平静,“火性,丝为羽,咫为近,近者秘也。”

    羽者,鸟也。

    这不就是说这颗星星很可能是李凤梧么。

    这么浅显的事情,大家岂能不明白。

    汤思退冷哼一声,“从未听过,遮莫是杜撰。”

    赵庆然冷笑,“术业有专攻,弄权玩政,下官自然不如相公,但若论星象,自认可胜相公也,汤相公若是不信,下官也带了《曜星七九》,当然,这是孤本,汤相公没见过也是情理。”

    说完掏出了一本书,请谢盛堂上递官家。

    赵庆然丝毫不忌惮汤思退,因为自己说的本来都是事实。

    这颗忽然闪耀的星星,确实就是丝咫,而丝咫的解释,也确实就是火属性的鸟。

    当然,解释成秘书监,那就是自己和几位官正在李凤梧提醒下略微牵强的自作主张了——毕竟大家都明白一点,李凤梧是大家的顶头上司。

    赵昚看了赵庆然折出来的那夜,示意传递给汤思退,道:“真是此星。”

    汤思退看完之后,沉默不语了。

    赵惇却疾声道:“此为天象,并不一定确凿某人,然李凤梧藏匿禁书,又在殿前蔑视父皇天威,着实罪不可饶,请父皇斩之以正纲纪。”

    被护卫一左一右扣住双手的李凤梧冷哼了一句,“斗胆问一句,即使是禁书,若所言之事,益于大宋,藏之何妨?此且不说,殿下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此书是我李凤梧所有,请问,证据何在?”

    赵惇冷哼一声,“此书乃是从你府上搜出,这就是铁证!”

    李凤梧哈哈笑了一声,“那若此书是别人栽赃嫁祸呢,官家若是问斩了我,岂非不辨忠奸,殿下此举,是想让官家成为误杀忠良纵然奸伶的昏君么!”

    这话有点重,赵惇接不起,怒道:“狡辩,事实俱在,你凭什么说是别人栽赃嫁祸!”

    心中却有点惴惴。

    不知晓派去广南西路的人,灭口了没有。

    只要那人一死,推背图是李凤梧藏匿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人可以更改。

    “事实?”李凤梧不屑的哂笑,挣脱护卫,对官家行礼道:“官家,臣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三张推背图并非微臣所有。”

    赵昚眯缝眼听了许久,此刻已经冷静了下来,加上赵庆然来奏呈的关于天象大吉的事情,心情也没了先前沉重,闻言挥手示意护卫先出去,道:“此是皇城司龙大渊从你府中搜出,你有何证据自证清白?”

    李凤梧眯缝起眼睛,“官家,人证就在皇城外候着,请官家着人去穿旨意,自有六扇门总捕头徐眉娇将犯人带到垂拱殿来。”

    赵愭立即制止,“父皇,不可,此等贼人岂能让其进入此等重地,万一对父皇居心叵测,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父皇三思!”

    李凤梧哈哈笑了笑,“区区一介蚁贼,不说六扇门总捕头徐眉娇亲自看押,在这护卫重重龙威所在的垂拱殿,谁敢造次?”

    赵惇沉声道:“这莫不是李少监眼看法自证清白,所以找了个替罪羊?”

    李凤梧忽然阴险的笑了,“若是在外等候官家宣召的还有那个消失了的焦寒呢?”

    焦寒?!

    这个名字一出现,顿时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这个人大家太熟悉了。

    因为推背图事件,就是他引出来的。

    这个人不知道从哪里知晓推背图藏在了梧桐公社的水池里,又不知道为什么和庄闲走到了一起,然后将消息透露给庄闲,这才有皇城司搜查梧桐公社其后的一系列事情。

    而等其后大家去调查焦寒,才发现这个人消失了,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

    现在他竟然被李凤梧找到了?

    或者说,他本来就是李凤梧的人!

    汤思退此刻不说话了。

    论赵愭和赵惇怎么对他使眼色,他都不再说话,眼观鼻鼻观心。

    心里暗道,两个皇子还没看出来么,事情已经完全落在了李凤梧的掌控之中,就连官家现在也被他牵着鼻子在走。

    李凤梧一进大殿,就是故意激怒官家的。

    只有官家激怒,才会对后来发生的事情重罚:而李凤梧洗清了自己的清白,那么重罚的人是谁?

    当然是将推背图放到梧桐公社的幕后指使人。

    汤思退的政治斗争经验何等丰富。

    此刻已彻底完全明白了前因后果!

    李凤梧是秘书少监。

    国史院本来就是他所掌控。

    所以黄冲和郭铭很可能就是李凤梧的人,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棋子,故意让官家宣召进来解图,恐怕解义也是李凤梧教给他们的。

    恐怕在这之前,都是李凤梧布的局。

    赵昚犹豫了下,“来人,去将人证带过来。”

    谢盛堂立即去办,并加派了人手看管,绝对不能让人惊了圣驾。

    李凤梧又道:“官家,不如一起宣召了门下省录事郭师元和原秘书主簿钱端义。”

    赵昚阴沉着脸,“宣。”

    赵愭和赵惇的心沉了下去。

    汤思退已生退意,“官家,若是事,臣先告退?”

    赵昚看了一眼,“汤相公休要急躁,且和朕一起审问一番。”

    汤思退奈,心中暗暗叫苦。

    官家这也是在敲打自己了——如果李凤梧是清白的,这就是在当面扇自己耳光,谁叫自己刚才力主问斩了李凤梧来着。

 第三百零七章 凤凰吞蛀

    趁这个时间,赵昚问道:“李凤梧,听你言下之意,这三张推背图你早就解了出来?”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黄太史和郭官正一直在解图,想必也解出来了,不如和微臣所解对证一番,看是否有出入?”

    自己说出来,也许没人会相信。

    都会觉得自己根据图强行编撰出来的。

    但若是黄冲解出来也如此呢?

    虽然都是编撰的——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推背图里的东西。

    而是被有心人仿制的。

    但不论是不是推背图里,只要太史令黄冲解出来,就会说服力大增,不需要赵惇赵愭信服,只要官家信了哪怕三成,便足以扭转局势了。

    赵昚明白,这件事恐怕还真得需要太史令黄冲的解义更有说服力。

    于是对李凤梧道:“你且将解义写下来。”

    说完示意谢盛堂赐笔墨纸砚。

    又有小太监搬来桌子。

    李凤梧也不做作,很快将那张图的解义写了出来。

    赵昚拿到后第一眼就皱起了眉头,这狗屎一般的楷书,勉强能看,若说书法造诣那真是半点没有——这货究竟是怎么考中一甲探花的?

    仔''小说 。。细看了一会,眉头舒展开来,对黄冲说道:“你且说说你的解义。”

    垂拱殿发生的事情峰回路转。

    黄冲一直没反应过来,知道被官家喊了一声,才倏然惊醒,慌不迭道:“官家,臣之解义,可概括为一个词。”

    赵昚哦了一声,“什么词?”

    黄冲看了一眼郭铭,心里暗叹了一声,只能照之前编撰的来了,“小鸡吞蛀。”

    没好意思说凤凰吞蛀。

    赵昚看了看手中李凤梧的解义,嘴角略微扯了扯,有些奈的感觉。

    李凤梧的解义,也有一个词来总结:凤凰吞蛀身试毒。

    这家伙才不自谦呐。

    问道:“细细说来。”

    黄冲道:“图中乌云横空,遮住了天日,按臣的理解,应是有人遮蔽天听的意思,那只头生双角的大虫子,肥硕健壮却又丑陋不堪,自是蛀食社稷的污秽之虫,谶语有曰,污临秽披便是指此虫,其后的谶语不可见,但最后一句,却是说此蛀虫被吞食后,便可拨开乌云见日出,意指官家之德政普照大地,开启一派阳光盛世。”

    汤思退听到这,奈的苦笑摇头。

    这也太生硬了。

    赵愭是知晓那张图的内容的,钱端义当初就给自己看过。

    闻言愕然得不要不要的。

    黄冲怎么解出了这种意思。

    按照钱端义的说法,这虫子应该是指即将化龙的长蛇啊——暗指自己三兄弟,或者也可指未来的太子,怎的到了黄冲嘴里,却成了蛀虫?

    蛀虫能生双角,而且是龙角?

    可惜这些事情自己不能说,也不敢说。

    赵惇则要茫然些,因为他根本没看过。

    赵愭看了看黄冲先前呈递上来的那张小鸡吃虫图,又看了看李凤梧的解义,忽然笑了笑,又快速的恢复冷漠的样子,“嗯,确实有些出入,不过并不太大,算是契合。”

    又看着李凤梧,声音很是戏谑,“按照这解义,是你要替朕吞食掉危害社稷的蛀虫了?”

    李凤梧脸不红心不跳,“此图之意,不是特指某一臣子,而是指官家麾下的大宋万千臣子,皆是图中小鸡,愿为官家的江山社稷不惜吞噬毒物,哪怕为之身死,谱写一曲‘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哉景象,此为盛世之景。”

    顿了一下,很有些不要脸的道:“当然,臣肯定就是身先士卒的那一个,韩侂胄不就称呼臣为李小鸟么。”

    赵昚闻言,终于由衷的笑了。

    “好一句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小子,果然是探花之才。

    这句诗堪称妙绝,纵是我大宋以诗叫绝的陆游闻得此诗,恐怕也得拍案叹服。

    到了这个时候,不用想,官家手中那张纸上李凤梧的解义和黄冲的解义,应该大体上契合了,而且被李凤梧说得如此悲壮。

    瞬间又在官家心理增加了同情分。

    由不得汤思退不服。

    都是文臣,纵然政见立场不同,汤思退也不得不感叹,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实在太震撼人心了。

    悲壮得以复加不说,还表了一番忠诚。

    有了这个解义,再加上国史院的吉兆天象,想利用这事结合朱雀出水再来坑杀李凤梧,已经不可能了。

    汤思退心中暗凛,李凤梧这一次的出招,远比柳子承来得更缜密。

    也更疯狂!

    一个不小心,他自己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不说,连官家都被他利用,试问这天下有几个臣子敢?

    后生可畏啊。

    赵昚拿过三张推背图,又将李凤梧的解义叠到一起,递给谢盛堂,“烧了吧。”

    谢盛堂立即动手。

    赵愭和赵惇互视一眼,同时摇头。

    这一次是拿李凤梧没办法了。

    但两人又同时撇开了头。

    因为两人同时醒悟过来,随着赵恺被降为庆郡王,如今又被外放至襄阳,李凤梧在争储之中已是足轻重,接下来是自己两人的争斗。

    当务之急,是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自己。

    两人的心思又活络了。

    赵昚盯着众人,良久才道:“朕希望此事至于此。”

    两层意思。

    推背图解义的事情到此为止,第二层意思,这件事谁也不许说出去。

    众人纷纷应喏。

    估计今天之后,除去两位皇子和封可封的汤思退,其余人等大概都会得到一定的封赏,这是官家用以封口的糖——若是有人敢说出去,或者有说出去的迹象,官家会用另外一阵办法封口。

    死人是不会胡乱说话的。

    恐怕这事之后,黄冲、郭铭、赵庆然都会被皇城司严密监视起来。

    至于李凤梧,只会监视得更严。

    黄冲、郭铭、赵庆然三人退后不久,殿前司副都统制赵珲,殿前司都虞候宁颌两人带着一队禁军,押解着两人来到垂拱殿外。

    徐眉娇也在侧。

    赵昚想了想,示意赵珲、徐眉娇将那两人押解进殿。

    这两人,一人身材高挑,衣服虽然已脏乱,但依然看得出有些富贾之态,只是眼神泛散,充满了绝望,一看就不是个读书人。

    另一人则要风度翩翩的多,衣服干净面容清澈,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容。

    见礼之后,束手听命。

 第三百零八章 计如卧龙

    李凤梧轻声为官家介绍,“官家,这位暴发户,就是门下省录事郭师元府上曾经的武师孙四,不知道何故发了笔小财,回到老家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贾。”

    赵昚盯着孙四。

    天子面前,一辈子都是小人物的孙四吓得根本站不住,几次都要瘫倒在地,又被赵珲提了起来。

    李凤梧又指着那读书人道:“官家,这位就是焦寒,去年的落第举子,不过他的真名应该是沈书陌,也是新近加入青云书社里的一名志同道合的社员。”

    这就是焦寒!

    而且还是青云书社的人!

    难怪谁都查不出焦寒。

    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