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有天庭-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声叫三五次,见子牙不应,那人大叫曰:“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年,今日连呼你数次,应也不应!”
子牙听得如此言语,只得回头看时,见一道人。怎见得,有诗为证:
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绡。
麻鞋足下生去雾,宝剑光华透九霄。
葫芦里面长生术,胸内玄机隐六韬。
跨虎登山随地是,三山五岳任逍遥。
话说子牙一看,原来是师弟申公豹。
子牙曰:“兄弟,吾不知是你叫我。我只因师尊分付,但有人叫我,切不可应他。我故此不曾答应。得罪了!”
申公豹问曰:“师兄手里拿着是甚么东西”
子牙曰:“是‘封神榜’。”
公豹曰:“那里去?”子牙道:“往西岐造封神台,上面张挂。”
申公豹曰:“师兄,你如今保那个?”
子牙笑曰:“贤弟,你说混话!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托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八百诸侯,悦而归周,吾今保武王,灭纣王,正应上天垂象。岂不知凤鸣岐山,兆应真命之主。今武王德配尧、舜,仁合天心;况成汤旺气黯然,此一传而尽。贤弟反问,却是为何?”
申公豹曰:“你说成汤旺气已尽,我如今下山,保成汤,扶纣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
比如哪吒:
他是殷商末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咤、木咤的弟弟,是灵珠子投胎。母亲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
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后来仙人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他为徒,取名“哪吒”。
一次哪吒在东海玩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子敖丙起冲突,不但将其打死,还抽他的龙筋做为腰带要送给李靖。
东海龙王到天宫上本,又在宝德门遭到他的痛打,还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狼狈不堪。
闯下这“灭门绝户”的大祸,他毫不在意,还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一时性急”。
当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闰、敖顺联名奏准玉帝来拿李靖夫妇问罪时,哪吒说:“‘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
为了不累双亲,他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还于父母。他的孝道感动了龙王,李靖夫妇亦因此得赦。
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但李靖却总不能谅解,对他的魂魄继续进行无理逼迫,这使哪吒无法容忍。
而后,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挠,复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莲花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
重生后的哪吒助姜子牙讨伐纣王。凭著高强的武功和法宝(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多次立下奇功。更因为其是莲花的化身而对感染人类的病毒能够免疫。
他们还有战神杨戬呢!
杨戬于封神演义四十回斗魔家四将时出场,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一副道士打扮,拜见一番便请姜子牙把免战牌摘了,“若不见战,焉能随机应变?”说得极度自信却不显半分骄狂,实是千年不遇的一个人物。
初战凭变化奇功灭杀花狐貂,杨戬曰:“你我道门徒弟,各有玄妙不同,快开门。我有要事,报与师叔。”不居功不傲、并不做半点吹嘘,为同僚留足颜面。
杨戬不单是个谦卑之人,还是个良善之人,杨戬战周信的时候,心内担忧的是城中百姓恐遭屠戮,便速战速决,用哮天犬解决了周信。
杨戬去火云洞求药时,伏羲曰:“此疾名为痘疹,乃是传染之病;若少救迟,俱是死症。”
杨戬又启曰:“倘此疾日后传染人间,将何药能治?乞赐指示。”
神农曰:“你随我出洞至紫云崖来。”
杨戬随了神农来至崖前,寻了一遍,神农拔一草递与杨戬:“你往人间,传与后世,此药能救痘疹之患也。”杨戬心系百姓,怀着大仁大义。
杨戬对待师门朋友是春风般温暖,对待敌人时是秋风扫落叶,比如哪吒、雷震子等人都被化血神刀所伤,杨戬为救人不惜以自身试毒刀,此行非大义大勇之辈岂能为之?
其后再变化成余化的模样去他老师余元处骗得解药,而对待敌人杨戬则是心狠手辣,杀伐决断,张奎渑池一战,杀张奎之母以乱其心,效果甚佳。
硬挨蛟龙双鞭和邓婵玉的石头,表现出物理免疫的能力,像翻天印这样的**宝,打杨戬时,也是迎风变化,打不下马来。能通过借物代形,免疫束缚系法宝。病毒系法术免疫。变化术还可以根据敌人弱点随意变化轻松制胜(收服梅山七怪对付妖精时屡试不爽。)
杨戬作为中国神话中出场最多的武将之一,在封神演义中败过的次数极度有限,是被三霄娘娘用混元金斗捉入天河阵,要知道文殊、普贤、慈航等十二真人都被拿住,最后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出面才摆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杨戬是压粮官,也基本上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屡屡在危难之中独撑大局,瘟神吕岳把西岐全城人都放倒的时候,杨戬镇静异常用撒豆成兵之术吓退了郑伦。
被姜子牙评为“智勇双全,功高千古!”
战神杨戬啊!
其实杨戬在这里还不是最厉害的,前五则是:
TOP5元始天尊
混沌未开之时,元始天尊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操纵天界之祖”。
在太元(即世界)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敬称他为元始。在无量劫数降临之时,用奥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敬称他为天尊。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榜首位尊神。
作为三清最尊,他的位置尽管极高,呈现的时间却比较晚,至少晚于太上老君,大约因为这个原因,封神演义也不好给他个开挂的才能,只能委冤枉屈排个第五名。
TOP4接引道人
作为西方偏远之地的第一仙,接引的法力和道家教主相比,当在伯仲之间。诛仙阵上,接引应对通天教主的拂尘挥洒,元始天尊却拿着七宝如意乱打,似乎稍胜一分。
TOP3老子
老子和元始天尊,都是阐教领袖,元始天尊处处师兄长,师兄短。阐教弟子们口中也称老子为“教主”,“大老爷”,其地位显然尊于元始天尊。诛仙阵上,元始天尊闯入阵中,只得全身而退,却没有老子一气化三清那般潇洒,可见元始毕竟不及老子。
TOP2通天教主
诛仙阵上,老子先进阵探虚实,一气化三清,三个虚像分身加自己围住通天教主,给了通天教主一个下马威,打了通天教主几拐杖,似乎老子法术过人。
其实不然,通天教主同时与老子+三清共四个敌人对阵,好一段时间才落下风,实力可见一斑,而虚像不能伤人,老子只打得通天几下,通天势必明了其中究竟,其后胜负难说。而且后面的事实是,老子、元始、接引、准提四人围攻通天教主一人。通天教主奋起神勇,以一敌四,后来被打,也得以脱身。两大战役,二位师兄都要请来西方的接引、准提二位顶级高手来助阵了。因此,通天教主排名第二。
TOP1鸿钧道人
鸿钧道人作为天下道术的祖师爷,排名第一无可争议,大家都知道他的三个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创立三教,尊为教主,那么鸿钧道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鉴于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鸿钧的实力可想而知。除了会教徒弟,他本人也是无上大道,不参与世间因果,不偏袒任何事物,万物与他不过鸿毛,除道之一字之外都不足以形容他。
所以,他排在第一是绝对的当之无愧!
这不能不说是精致的放弃,他从学术的喧嚣中,看到了神学的超然宁静,悟觉出世事实质就是一场无谓的纷争,能安顿自己身心的地方太无懈可击了:生存是一种恬宁,寂寞是一种超脱,甚至连痛苦都是一种完美,生死都缔造着一种和谐,这与学术界无休止的争执无疑是巨大的反差。
当然,人类文明进步过程,永远都在束缚——解脱——再束缚——再解脱的大规律中循环,各人对事物认识的不同,自身固有的缺陷,智慧发达程度的不均等自然条件,都阻碍着对某种处世哲学的准确把握。
从人性的本源讲,无论进入何种境界,都未必是终极的解脱、完美的宁静,尤其像牛顿、史怀哲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人类所有的生存状态都可以在思维方式中找到源头,思维每前进一步,境界就更完美一步,无论结果是找到了永恒、找到了坦然、找到了解脱,都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显现出多彩的斑斓,而斑斓中最耀眼的部分是最值得我们去守护的——宁静。
《封神演义》中神仙道人无数,那在这么多的神仙里,封神榜神仙实力排名就真的很难分清,更难说清谁才是名副其实的神榜榜首,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就是如此!
不过,就一般而言在《封神演义》中,除去鸿钧之外,最强的是五教主,其次是十二金仙和多宝道人、孔宣、赵公明等。但是有一个人,好像一个另类的存在,他就是散仙陆压。
陆压是个神秘人物,此人岛屿洞府,也没有来历,自称非仙非圣一闲人。在燃灯败对赵公明无一筹莫展时出现,阐教、截教都不认识他,虽然也被混元金斗扣住,却能自行逃脱。
战孔宣时虽然没讨到便宜,但能化长虹全身而退,关键是:两次失手的原因都时因为没有能及时祭出他的顶级法宝:斩仙飞刀!很多人认为他实力在教主之下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
很多人认为他的实力应该在十二上仙之上,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同样很多人认为他的实力在五教主。有句话叫做“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这里就要讲到封神演义里关于法宝的描述。据我所知,在那个时候,法宝的好坏绝对决定了实力的高低。有赤精子,广成子两人为证。他们两人身为阐教十二真仙,在将阴阳镜,翻天印传给其弟子后,与弟子相斗时落荒而逃。而恰恰陆压道人的封神斩将飞刀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其他法宝能克制。其实力可见一斑。
网上很多人都说陆压是鸿钧的小师弟,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小师叔。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万仙阵列阵的时候陆压是和十二上仙站在一块的,如果陆压真的是他们师叔的话,又怎么会这样站队呢?况且老子和元始天尊是什么人物?又怎会认不出来呢?
所以说陆压其实就是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人物,既没有交代前因,也没有交代后果,总是关键时刻帮助姜子牙,帮完就走。是个神龙不见首也不见尾的人!
☆、第三六一章 风云起2
《封神演义》中,商纣和西周大战,如果排除神仙的因素,商纣的实力要远远大于西周。
那时候打仗主要看将领的实力,其他的小兵再多也无济于事。说到将领,西周这边最厉害的就是南宫适和后来投奔过来的黄飞虎。但是这两人是纯粹的武将,一点法术都不会。
反观商纣这边,有张桂芳、张奎、闻太师、魔家四将、邓九公邓婵玉,邱引、余化等等,一大批武艺高强,而且修有仙术的高手!
这些人每个都很厉害,如果商纣能一鼓作气,由闻太师带队,把这些人全都派过去跟西岐大战一场,即便西岐这边有杨戬、哪吒等阐教三代弟子,也是必输无疑!
但奇怪的是,商纣这边总是一个一个地派人,派了张桂芳,张桂芳战死他们再派魔家四将,魔家四将战死了他们再派闻太师,闻太师战死了,他们再派邓九公和邓婵玉……如此一来,西岐以逸待劳,将商纣的高手各个击破!
其实不是商纣不想一下子把这些人都派过来,而是根本就不能派。当时商纣有四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说起来实力强大,但是早在西岐造反之前,东伯侯和南伯候早就反了!
天下四大诸侯,只有北伯侯崇侯虎是忠于商纣的,却被姬昌和姜子牙给弄死了。也就是说,当时的商纣不光要对付西岐,还要对付四面八方的敌人。
而且,西岐虽然有反意,但是很长时间内都是蜗居在西岐城,而没有攻打朝歌。而东伯侯和南伯候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们一直在率领大军攻打商纣的关卡,想要直击朝歌,干掉纣王。
相比之下,商纣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防御东伯侯和南伯候上,而西岐这边,只能是谁有空就过来打一下!
当初闻太师战死,纣王要调邓九公来攻打西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王问左右文武曰:‘太师新亡,点那一员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与太师报仇。’众官共议未决;有上大夫金胜出班奏曰:‘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
邓九公所在的三山关,原本是防御南伯候的一道屏障,因为邓九公和邓婵玉厉害,大破南伯候,南伯候不得不退兵,邓九公才能抽出身来帅兵攻打西岐。
而反观西周一方,西周原本统帅二百镇小诸侯,但是西伯侯很会做人,不但这二百镇小诸侯对他心服口服,连天下其他的诸侯也对他非常信服,所以西周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倾尽全力与商纣一战!因而才能赢得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硬实力很重要,软实力也很重要,就算你拳头很大,但是四面树敌,也会顾此失彼。唯有天下归心,才是真正天下无敌!
闻仲也明白,他若是去请截教道友前来,怕就是入榜封神的结局,是以却是一直拖延,不曾去请一二道友前来。不想天下却是一日数变,南面闻仲还未派人去劝说鄂顺,便传来消息,鄂顺降了西岐周室,拜姬发为主。北方二百镇诸侯,靠近西岐的也是尽皆背弃大商,尊姬发为主。天下八百镇诸侯,却是大半归属西岐。闻仲便是焦急,也是为难;一方是至交道友,一方是殷商天下,闻仲却是不好轻断,只在心中煎熬。
倒是张桂芳小不忍则乱了大谋:
那边晁氏兄弟过孟津、淹池,到了五关依次传了太师将令,最后便到了青龙关。那青龙关总兵张桂芳有异术在身,听闻西岐姬发反叛大商,便已是怒发冲冠;又听太师只让他领民众撤离,更见怒容。
张桂芳当即对晁田、晁雷叫道:“我与你二人兵马五千,你等自去撤离。我自提兵剿灭姬发。”
张桂芳说完也不待晁氏兄弟答话,径自出府,往军营而去。
到了次日,张桂芳果然交给晁氏兄弟五千兵马,负责民众之事。自己提了十万大军,往西岐去了,只留了丘引镇守关卡。
张桂芳大军打了旗号,一路疾行,到了西岐,便在南门安寨扎营。姬发等人在城中,自有守门军士前来通报;姬发听闻,便与姜子牙一同上了城楼之上观望。就见一彪人马在城下搦战,姬发环顾四周,说道:“谁人与孤擒了此人?”
却是张桂芳先行官风林早到,安排士兵扎营,自己却是领了五千兵马来西岐城下搦战,要立首功。
那边听了姬发问话刚落。便转出一人,叫道:“愿为王兄效力!”却是姬发兄弟,姬叔乾。此人也是勇武之人,此时姬发新立,他正想表现一番,好受重用。便跳出来抢了此功,却是以他心意自是能杀败来将。
姬发还记得伯邑考嘱托,见姬叔乾请命出战,当即同意。
姬叔乾领命出战,到了风林跟前,见风林手执一根大棒,容貌有异,不似常人,便问道:“来将可是张桂芳?”
风林听对方以为自己是张总兵。当即回道:“非也!吾乃是张总兵先行官风林是也。姬发小儿无故背主,自立武王。尔等何不早降,也免刀斧加身。”
姬叔乾听了怒吼一声,挺枪便刺风林,却是又快又狠;风林拨转马头,让了开去,一棒当头砸下。姬叔乾武艺不凡,一枪点在棒身。大棒便偏了开去。二人战在一处,不一时。风林却是拍马而回,姬叔乾哪里肯舍,急催坐下马匹去追。却是不想风林有异术在身,转过头来,把口一张,吐出一股黑烟。化作一张大网,罩住姬叔乾;又有红珠,有碗口大小,劈面砸中。
姬叔乾受此一击,却是掉下马来。晕头转向,不辨东西。风林早转了马头,到了跟前,拔出身上佩剑,枭了姬叔乾首级。
风林枭首姬叔乾,径自拍马而回,却是等张桂芳大军到了再行报功去了。当天下午,张桂芳中军便是到了西岐城外。
第二日,姜子牙自领大军出战,张桂芳拍马上前,叫道:“姜子牙,你本殷商之臣,曾受恩禄,何以助姬发作恶。此时早降,不然悔之晚矣!”
姜子牙却是笑道:“天下皆反,岂在西岐!料公一忠臣,也不能辅纣王之稔恶。吾君臣守法奉公,谨修臣节。今日提兵,侵犯西土,乃是公来欺我,非我欺足下。倘或失利,遗笑他人,深为可惜。不如依吾拙谏,请公回兵,此为上策。毋得自取祸端,以遗伊戚。”
张桂芳听了大怒,叫道:“闻你在昆仑学艺数年,你也不知天地间有无穷变化。据你所言,就如婴儿作笑,不识轻重。你非智者之言。”又令先行官道:“与吾把姜尚拿了!”
风林走马出阵,冲杀过来。只见子牙旗门角下一将,纵马舞刀,迎敌风林,乃大将军南宫适;也不答话,刀棒并举,一场大战。
风林与南宫适战在一处,风林又施前计,将南宫适打落马下,立时便有刀兵上前擒住。
不想阵上风雷大作,却是雷震子飞将出来,救回了南宫适。
雷震子复又飞回阵前,张桂芳见雷震子背有双翅,不似人形,当即问道:“你是何方妖物,也来两军阵前?”
雷震子非在空中,手执黄金棍,见张桂芳骂自己是妖精就是一怒,回道:“吾乃是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门下弟子,雷震子是也!吾奉师命,扶保明主,保周伐纣,怎是妖物可比!”
张桂芳听了却是叫道:“你也是入得宝山,进了名门,却是不修道德,做了逆臣贼子!听吾一言,早日回山,也不复一番修持!”
雷震子却是双翅一振,一时间战场上却是飞沙四起。雷震子举了黄金棍,叫道:“仍你百般巧言,也难逃今日一死。”
却是举棍打向张桂芳,就听张桂芳口中叫道:“雷震子此时不落更待何时!”
雷震子听了却是神魂不知所主,双翅当即却是收了,往地上落去,砸的尘土飞扬。却是张桂芳有这唤名异术,却是叫了别人姓名便是叫散了三魂七魄,身体哪还能控制。到底雷震子不是凡人,不待刀斧手上前,便是一振双翅,飞回本阵去了。
雷震子逃回阵中,姜子牙手下却是无人可敌张桂芳异术,当即领兵回城,再做计较。
那南极仙翁自姜子牙扶助姬发,便是回了昆仑山修道去了,却也不在西岐。姜子牙避战不出,过了三日,姜子牙无法可想,却是想到师尊让自己下山扶助明主,代师封神;如今张桂芳倚仗左道之术逞凶,怕正是自己回山之时了。
姜子牙一番动念,便欲启程往昆仑山玉虚宫一行,便到姬发王宫,要向姬发辞行。刚走到门前,却是见一少年,道童模样、脚踏两个火轮飞到自家门前。
姜子牙见来人直往自己府上而来,当即问道:“汝是何人,为何到吾府上?”
哪吒一听,知道是姜师叔当面,当即拜倒在地,口中说道:“师叔在上,弟子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座下徒弟,姓李名哪吒。今奉师命,特来听师叔差遣。”
却是此前,南极仙翁到过金光洞,与太乙真人说了姜子牙之事。太乙真人哪还不知封神杀劫起了,哪吒是姜子牙伐纣先锋,却当早到才是,便命了哪吒出山,往西岐来寻姜子牙。而哪吒虽与李靖和好,却也不曾回去陈塘关,免得见到李靖心中别扭,只在金光洞中修行、玩耍。便是想念殷氏,也是匆匆来匆匆去,不与李靖碰面。
姜子牙闻听,心中大喜,扶起哪吒,又是对哪吒一通夸赞,便带了哪吒去见姬发等人。
姜子牙到了姬发王宫,正好雷震子也在,便介绍了哪吒与他认识。又对姬发说道:“武王,臣本昆仑山修道,因奉师命下山扶保明主、张榜封神。此时天下诸侯大多归心大周,正是微臣回山之时。吾此来却是向大王辞行。”
姬发却是说道:“如今张桂芳兵临城下,丞相怎可轻离?”
姜子牙回道:“臣此去不过三五日,有哪吒与雷震子在,亦可保西岐周全。”
那边哪吒本与雷震子说话,听到姜子牙言语,却是叫道:“大王只管放心,有我哪吒在此,量那敌将也是破不得城的。”
姬发见哪吒英武,且有雷震子在,心中也是不担心的,便对姜子牙道:“如此,还请丞相早去早回。”
姜子牙见了元始天尊,得了封神榜出宫,有南极仙翁来送。
申公豹也想要封神榜,想从姜子牙手里夺下,结果被南极仙翁挡下了,心中自然愤愤不平,却是径自出了昆仑山,要与姜尚为难。南极仙翁见了微微一笑,回了玉虚宫去见天尊。
元始天尊见南极仙翁进来,便问道:“姜尚去了,申公豹如何?”
南极仙翁跪地道:“姜尚往东海去了;申公豹也下山去了。”
天尊一听,微微点头。
南极仙翁却是又道:“姜尚封神在即,那黄飞虎在朝歌迟迟不动,清虚师弟处黄天化却是如何出山?”
元始天尊闻听,却是眉头一皱,转瞬即逝。天尊心中难免有些惴惴,此前早已算定之事,却是不知为何又起了变化。此时天机不明,要算这黄飞虎命数却是一时难明,总有一股迷雾笼罩一般,算不清晰。便是闻仲命数,天尊也是不明了。
元始天尊只以为是杀劫厉害,天机颠倒不明;其实此事却是有多番原因的。
一者,此时天尊元神却是被天道震了出来,未与天道相合;此前圣人不死不灭、感悟天机,却是元神入了天道,这才知晓前后,明悟万端。此时,天尊元神入不得天道,只一点真灵在,保了圣人不死不灭之身而已。元始天尊又非精修推算之道,算之不出也是正常,是以天尊才在玉虚宫安坐,不曾乱了阵脚。再则,正如元始天尊所想,杀劫降临,天机自然混淆。三则,那黄飞虎是纣王倚仗、亲信,纣王又得了一道鸿蒙紫气,却是与天道相合,天道却是隐去了黄飞虎命数,不让人查知。
天道是由盘古所得五十大道演化而来,虽是至公至正。却也自有尊严,不是那么容易让人超脱;此前,掩去纣王身上的那一道鸿蒙紫气便是明证。鸿钧道祖合身天道,欲要证得三千大道,超脱天道之外,天道自然知晓。却也不加阻拦。只因道祖讲道洪荒,功德莫大;合身天道也是道祖道行到了,天道阻拦不得。再者,道祖合身天道,于天道运行却是有利,天道也不会阻止;天道虽是大道演化而出,却也想要完善自身,本能驱使要完善大道三千。
而道祖想要超脱天道而去,天道不全。道祖想要尽得大道,却是难上加难了;此前杨眉道人怕鸿钧道祖去抢纣王的鸿蒙紫气,不是没有道理的。便是杨眉道人尽得空间大道,入得洪荒也要受到天道压制;便好比两人,一人无尽一条大道,一人得了五十大道,其他大道也有参悟,自然是后者厉害些。
元始天尊默然片刻。却是回道:“黄天化下山伐纣,自是定数。你且到青峰山说与清虚知晓。叫他择时着黄天化下山便是。”
南极仙翁听了天尊法旨,心中却是有如明镜,明悟了天尊话中之意,领旨出了玉虚宫,往青峰山紫阳洞一行。
却说姜子牙领了天尊法旨,知道东海有人在等自己。便是借了土遁,到了东海之地。就见东海波涛滚滚,万千海岛隐隐望见,山石林木又与别处不同、尽显了崎岖峥嵘,却是一时迷了景致。
姜子牙正在观望美景。就见大海掀起一片巨浪,姜子牙正自奇怪,便见巨浪分开,显出一道身影,却是不着片缕。
就听那人叫道:“大仙!游魂埋没千载,未得脱体;前日清虚道德真君符命,言今日今时,法师经过,使游魂伺候。望法师大展威光,普济游魂,超出烟波,拔离苦海。洪恩万载!”
姜子牙听说到“清虚道德真君”,便仗着胆子问道:“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有甚沉冤?实实道来。”
那物答道:“游魂乃轩辕黄帝总兵官柏鉴也。因大破蚩尤,被火器打入海中,千年未能出劫。万望法师指超福地,恩同再造。”
姜子牙听完,便想到天尊吩咐的怕就是此人了,便说道:“你乃柏鉴,听吾玉虚法牒,随往西岐山去候用。”
姜尚把手一放,五雷响亮,却是掌心雷;雷光破去巨浪,柏鉴现出身来,上前拜谢。却是柏鉴本就魂体,元始天尊早在封神榜上书了姓名,此时姜尚带了封神榜来,合该柏鉴入了神道。姜子牙大喜,收了柏鉴,又驾土遁往西岐山而去。
姜子牙到了岐山,便有五路神来迎;却是姜尚早先派了这五个小鬼在此等候。
五路神拜见主人,姜子牙便吩咐道:“吾要在岐山建造封神台,柏鉴留下督造,等封神台造好,吾有大用。”柏鉴便留下与五路神一起,建造封神台。
姜子牙这才驾了土遁回到西岐城中,到了丞相府,招来武吉等人问话。
等武吉等人到了,姜子牙便问道:“这几日,可曾交战?”
武吉回道:“不曾,自恩师走后,武王便挂了‘免战牌’,张桂芳倒是日日搦战。”
武吉回完话,哪吒却是跳了出来,叫道:“师叔,哪吒来此数日,寸功未立。那张桂芳日日耀武,甚是可恶。哪吒请战,定可擒了张桂芳!况且,吾师尊言我是师叔伐纣先锋官,正可成了这首功。”
姜子牙听哪吒请战,却是想到这师侄不知道行几何,正可明日一战,看过再说;况且,西岐也不能一直避战不出。姜子牙便是同意哪吒所请,明日由他去战张桂芳。
到了次日,哪吒径自出城,往张桂芳大营外叫阵。这边厢,却是风林先行率兵而出,见是一道童模样少年来叫阵,也不等张桂芳来,心想自己就能拿下,风林却是拍马来取哪吒。哪吒脚下双轮,手执火尖枪,肩上套着乾坤圈;见风林来战,也不管什么张桂芳了,打过再说,提了火尖枪便刺风林。风林拿棒挡过,二人战在一处。战不三合,风林却是渐渐不敌,被哪吒一枪此中左肩。
风林不敌,却是打马而回;哪吒哪容风林逃脱,祭起乾坤圈,往风林一丢。乾坤圈滴溜溜直转,速度奇快。风林本是转头来施展自家秘术,却见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