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有天庭-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个貂蝉突然气质大改,剑光缭绕飞舞如电,却恰恰反给人静谧之感,就好像风扇中那时刻飞旋的叶片显出“静止不动”一般,此时便到了练剑第二阶段——
  “意剑”,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快剑,属于守势,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出击。
  意剑讲究“气”!也就是意守心间,平心静气,意动剑行!不为外物所扰,犹若飞瀑中磐石而立,以不变应万变,洞若观火,发现疏漏、制造破绽,寻求致命一击。
  像太极剑,就是典型的意剑,招式衔接流畅,用劲巧妙,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御敌于周身之外,守中有攻,等待致命一击。
  当然,秦汉时代,人们的武艺还很朴素,没有发展到后来那么精致细巧。貂蝉此时练的意剑,当然达不到太极剑的水准,就是后来武艺大成,也是只达到初窥门径的境界。
  “唰”那是虚拟对抗,一记横向格挡。
  “唰唰唰”那是模拟的三招反击,刺攻、变向、下压,先快、后变、再收:先攻中路腹心;再寸劲爆发变刺为挑,诱敌回守;最后待敌人回守,收剑,使其放松警惕,以为攻势完成,要的就是此瞬间,下压正收回的剑尖,逆转再攻下路……
  “唰唰”这是一招荡剑,手腕连抖,剑势如***荡的敌人兵器飘飞,然后一记欺身飞剑,杀人只在无形中。
  你看她手中长剑,分量不轻,可是在貂蝉手中,却是举重若轻,这便是练剑第三阶段:“快剑”,剑若惊鸿,无限爆发,一切都是最简单的招式组合,刺、挑、砍、削,挡,却是剑剑致命!

  ☆、第五七五章 键盘侠的金屋藏娇 上

  快剑不属于攻、也不属于守,而是以攻代守,以攻制攻,不要命的招式。
  快剑的意境,就好像风扇中那时刻飞旋的叶片快到突然“消失”一般。
  谁的武艺精湛,略胜一筹,谁就占据主动,尽占上风,杀敌于弹指之间。这便是快剑讲究的“制”,制敌而不制于敌,占尽先机,巧设杀局,等待敌人百密一疏的机会,这是最后的爆发。
  “舞剑的貂蝉太厉害了,让我都有点自惭形秽啊,简直美如月宫的嫦娥,剑如九天的玄女。”李陵感叹道,这时貂蝉三个阶段已经练完,剑法大进。
  公鸡也不知啼叫了几回,天早已经大亮。李张氏母女三人,比平日略早起,早也洗漱完毕,连早饭都准备妥当,然后闲暇下来,也瞧着貂蝉练剑,三双美目儿,个个泛着欣羡的光芒。
  见貂蝉收剑,妍儿芷儿用力挣脱母亲的拉扯,竞赛似的,如兔儿般,奔向她,口中欢呼:
  “貂蝉姐姐,你剑舞的好厉害!妍儿芷儿也想学!”
  “练武可是很辛苦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貂蝉还未答话,李陵已经抢先说道。
  实在是,她不想自家媳妇太辛苦,而且两个丫头都年纪大了,练剑是不是有点晚?
  “我们不怕辛苦,陵哥哥,求求你,让我们跟着貂蝉姐姐练剑好吗?”妍儿芷儿开始使出了杀手锏——撒娇。
  这让李陵大呼受不了,本来看着自家大美人媳妇正努力平复胸腹气息,美景波澜壮阔,正浑身燥热难耐,没想这两个丫头左右挽住他的胳膊,浑然不当外人,撒起娇来,简直是“变本加厉”啊!
  “这个……”李陵正左右为难,有心想拒绝,又狠不下心肠,当然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就是:他正享受着一对姐妹花温柔的身体剐蹭,乐此不疲!
  “教教我们好吗?”等貂蝉收服气息,妍儿芷儿一下子放开了李陵,又向貂蝉本人撒娇说道。
  “真是的,怎么能三心二意呢,说抛弃就抛弃我!”李陵心中幽怨的想道。
  说起来,两个丫头的声音真的很脆,宛若黄鹂,含糖量挺高,光这水洗般的清凉小声音,就能迷人心智,再加上那撒娇的声调、调皮的姿态,李陵一颗钢铁心也融化成了绕指柔了,其实心中早已经答应,只是未来及说而已。
  “好,好,先容姐姐略加洗漱一回!”貂蝉被二女搅乱的气息又要乱起来,她发觉两丫头,真情流露,并不矫作,立马开口答应了,也好图个清静。
  李陵这边欢声笑语不断,然而同样属于这个山村,别处反而一个个愁眉苦脸。
  太阳初升,山村逐渐活泛起来,炊烟袅袅,牲畜嘶叫,村民忙碌收拾残局,一切充满了生气,正像这个春天的季节一样欣欣向荣。
  远处,七八个山民正在清理山村尸首杂物。
  “哎,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伙贼人,怎么就掳掠我们村了!”
  “是啊,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他们也看得上,估计是外面流窜来的流寇!”
  “对,对对,前阵子,不是百里之外的几个山村也被洗劫了……真没想到,这么快就祸害我们了!”
  “是啊,真是缺德带冒泡的,这伙子流寇,最是可恨,听说百里外的那些村,鸡鸭牛羊被抢了也罢了,他们……”
  “怎么了?”
  “还是我来说吧,贼寇吗?烧杀抢掠,哪能少得了!这还是其次,你不知道,前些日子被祸害的那些村,没跑掉的男女老少,死伤不少,更可怜的……”
  说着,说着,也是感同身受,恨的咬牙切齿:
  “没跑掉的女人,不管老幼,也都被……都被……【奸】杀了!”
  “是啊,昨天,我六姨姆家的丫头,才七八岁,昨天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没跑掉,被那伙该死的贼给【奸】污了,最后……硬是被祸害的时候就断了气息!”
  “好了,不多说了,我们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这又怎么说?”
  “一是,我们昨天跑得快嘛!二是,不知道哪来的英雄,救了咱们村,杀了这么多贼人!真是痛快啊!”
  “对对,痛快!也不知英雄现在哪里,我们也好相谢一番!你看光我们这一嘴子人,今早上就埋了十来个山贼了!”
  “老李、老张他们带人应该也埋了不少!”
  “对了,老麻子……”说着说着,老黑头,想起了某个角落里的一户人家,“那山肚肚上、篱笆院的小寡妇,她们母女好像没来得及跑掉吧,莫不是被……”
  “哪个?”老麻子一听,人老反应常慢了几拍子了,好半会才想起这事,“哎,可怜啊,母女三人,估计都被祸害死了,长得越俊越遭罪啊……”
  “老黑头,老麻子,你们一说,俺们也想起来了,哎,可怜的人啊,不知道被摧残成什么样了……”可怜人的往往都是可怜人,同病相怜啊。
  “别说了,走,咱们活也干差不多了,去瞧瞧,如果真的……咱们也好送她们最后一程,让他们入土为安!”
  于是众人一起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向李陵所在走来。
  “哎吆,你们看,咱们这群老不死的,莫不是眼花了吧……”说着绰号马王眼的老头,远远指着李张氏一家的院子,大呼小叫起来。
  “怎么还跳起舞来了?看样子莫不是疯了?”
  “瞎说,你嘴巴就不能留点德,说话怎么那么损呢,就不想想人的好……”绰号老叫花子的老头,最是牙尖嘴利,逮着数落人的机会,立马叫嚣起来。
  “别吵吵了,你们看,好像是练把式呢吧……”马王眼眯了眯眼睛,仔细的看了看!说着,脚下不停,去看个究竟。
  众人都因为眼神不好,加上距离离得不近,都是看不清楚,走得更快了。
  “嘿……”少女的呼喊声,响彻小院,“唰”长剑破空的声音,紧随其后。
  “呼,呼!”这是妍儿芷儿喘着气儿,正在欢快、认真的练剑。
  “对,妍儿,不错!”
  “哎,芷儿,手腕不要抖,剑抓稳了!”
  李陵与貂蝉俨然是一对严师,要教出高徒的模样。

  ☆、第五七六章 键盘侠的金屋藏娇 下

  你要问人家姐妹花拜的不是貂蝉,跟着她雪剑吗?怎么李陵也上了,这不是要趁机光明正大的揩油吧?想想,在大美女貂蝉的眼皮子底下吃豆腐,好刺激有没有?
  其实,这一切都是妄想,人家李陵是被貂蝉逼着才当老师的,一人负责一个,谁让李陵传承了现代“键盘侠”的功力呢,非要嘴炮的指手画脚,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蹭蹭蹭……”噪杂的脚步声,打扰了小院的严肃气氛。
  “吆喂,牙牙子,看见你们没事,老噶子,别提多高兴了!”老黑头他们,离着老远,就呼喊起来,等他们走的进了,个个老眼含着浊泪,这是替她们劫后余生而高兴。
  “谁啊?”李张氏,正在一边忙活着杂七杂八,一边喜笑颜开的看着一双女儿练剑,正沉浸在幸福中,突然被一群老头的声音打断了。
  芷儿,一个机灵,忙收了木剑,害羞似的,半躲在李陵背后;妍儿,反应慢了半拍,也慌乱的收了木剑,躲猫一样,全身藏在了貂蝉后面。
  “你们,这是操把式的吧!”马王眼老生常谈般,尚未进院门,就抢先开了口,粗俗的“操把式”三个字就喷出来。
  “嘘嘘,注意点,啥操把式不操把式的,你有没有文化,这叫练剑!”老叫花子在卖弄学问,别小看他一身破布不成衣,真跟个老叫花子没啥区别,但是人还是有点见识的。
  “哎呀!”李张氏,见往年里,多不见面,更少说话的村老,一股脑儿到了自家院里,又惊又喜,“村老啊,快快进来!”
  其实,她们早就是离群索居,除了一两个很热心的,很少和村里人来往。说是村里的人,倒是和野户没什么区别。野户,就是孤居人家。
  这家里简陋,也不招呼他们坐,大家一起站着就唠开了。
  “眼生啊……”
  “哦,这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昨天幸好他们在,要不然,我们母女昨天就……”李张氏,不等他们多说,抢先做了回答,说着说着,就抹起了眼泪,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不管他人是同情,是愤慨,李陵看在眼里,顿时感慨:女人真是水做的,眼睛一眨,泪水就来。
  “了不得啊!”这群老头七嘴八舌的说着,赞叹着,纷纷竖起两根大拇指,举得老高,久不放下来,慢慢走到李陵眼前。
  “果真是少年英雄啊……”
  “英雄不分年少……”
  “你这把老骨头,比人家一个手指头都不如……”
  ……
  李张氏,有点另类,不是那种没有多少见识的山野村妇,虽没有太多文化,倒是说话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说得头头是道。
  这不是,里里外外,分分钟,就把昨天发生的经过,救人、杀贼、追贼、斩草除根闯贼窝,等等英雄事迹都说了一遍。还把李陵要他们去贼窝取东西的事情说了,顿时又是另一番热闹。
  “还请老人家,把这事告知乡民们,争取今天就把所有东西运回来……”李陵迎着众人万分敬仰的火辣目光,双手抱拳,对着老人们一举。
  “包在我们这群老骨头身上了!”老叫花子最爱出风头,连忙抢答。
  “不过……真有点说不出口,还请小英雄,再走一遭,免得有余孽又回去了……”
  “好,不在话下!我这还有四匹马,正好可以用来拉车,你们先去准备,一会咱们在山脚村头汇合……”李陵在此抱拳。
  “好嘞……”
  一群老村头走了,不提。
  芷儿妍儿,却是一个赛一个的要跟着去,自从遇到李陵、貂蝉两个救命恩人兼良师益友,一个个变得活波开朗起来……
  李陵觉得实在不便,不带她们,好说歹说,留下貂蝉陪她们,总算让她们“安心”在家呆着,好好练剑,等他回来考校。
  不多时,李陵带着护卫就和村民们汇合了,有牵牛的,有拖车的,有挂扁担的,提粪箕子背篓子的,五花八门。
  他的三匹马也套了三辆小车,唯留下自己的枣红马坐骑。
  老黑头他们一群老村头,回家之后,对李陵的美名,少不了一番称道,现在的他,可是在整个山村都是出了名的,威望一时无两,男女老少,皆是传颂其德其勇。
  此时见了面,青壮与少年们,又是一番称赞,少数有些眼红嫉妒的少年,也不敢露头,只是偷偷频频扫视李陵的背影。
  一路闲话不提,李陵对周围地理总算是搞清楚了,李张氏山村所在,是一处好地方,名叫“双牛角”,也有叫二角山的,那是易守难攻,天然要塞,正是建立一份小基业之地,当然不是为了争霸天下,而是为了金屋藏娇,让貂蝉有个安身立命之地,再也不用回洛阳司徒府了。
  至于让貂蝉对王允报恩,那不可能的,他已经打算传一句话给王允:貂蝉我要了!
  言归正传,李陵带领众人一番辛苦,终于把贼窝搜刮的干干净净,一粒粮食都没有留下;也没再遇上贼人,所有人,牵牛驾车、挑担、背篓,都回返村庄。
  李陵骑着枣红马,腰挎长剑,手持大刀,那是威风凛凛,俨然一位英武的将军,走在队伍前列。
  等到了村口,李陵再次仔细打量“二角山”……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二角山就是天赐好地方啊,易守难攻,未来就是一片红星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现在天下还乱着呢。
  即便有曹操、刘备、孙坚以及贾诩、荀彧来拨乱反正,甚至还讲有郭嘉、诸葛亮等顶级名臣的辅佐,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大治的,所以要把这二角山当基业,交给貂蝉搭理,安全是第一位的。
  二角山之所以得名,原因有三:
  第一,可见村口就是牛的嘴巴,算是一道小小关隘,修缮得当,放上一二十人守着,挡住数百兵马,不成问题。
  第二,进了村口,视野变得开阔,像是壶腹,里面有几处平地,种着各种粮食;山顶山腹其中勉强算是肥沃的地方,开了不少梯田;没开田的地方长满了花草树木,还有几处果树群。

  ☆、第五七七章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第三,远方山沟土道,乍看之下便是牛的二角,尖尖细细,弯了几弯,很是形似。如果在牛角尖上,修缮木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势,好一个天然防御。
  李陵心中有了计划,正好有浮财在身,此时不建立一份基业,更待何时。虽然,就连汉献帝都受他掌控,然这是他的私家领地,甚至说是貂蝉的私家领地,意义不一样。
  李陵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尽管天庭已经建立,以后随时可以往来三国、水浒大宋,甚至把唐姬、蔡文姬、貂蝉,已经以后可能占为己有的洛神甄宓,统统传送往天庭的。
  但是眼下时分却是不行的,就连李陵本人也不是真身降临,而是附身而已。这不仅需要打通三国与水浒大宋的通道,如果要一直保持的话,甚至还要建立一重天,稳定两个时空的连接。
  日月轮替,时间匆匆,李陵在此处打造自己的一处安乐窝,不仅让貂蝉有了安身之所,也让四周惶惶不可终日的山民,得以有一安全之地保全家庭与财产。
  李陵不可能长时间逗留于此,他还要前往各地,收缴兵权,稳定地方,因此这地方只能留给貂蝉搭理了,而且这将是她定居之地。
  话说李陵走后一月,这一个月来,对貂蝉来说,虽然以女子之身掌权,却劲头正盛,威望正隆,在二角山,没有过一个多月,就把二角山打造成了一座要塞。
  此时换做前次山贼来袭,不要说让他们有来无回,至少可以依着关隘轻而易举,杀败他们。
  不仅如此,此时的二角山,才是真正的二角山,三五十人,就可全面防御,关寨修建完毕后,比原先设想的还要好,可以一举抵挡数千人攻打。
  这可不是夸大其实,而是有科学道理的,关键就在二角山牛嘴之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貂蝉经过反复斟酌摸索,在山脚牛嘴处,拓展了牛嘴,使之变得狭长,宽不过一丈,勉强并行两马一车,重型攻城器械施展不开。
  而后,在牛嘴咽喉处,重加防御,构建堡垒,修有重型闸门,这是第二道防御。其后更是两条鼻道,留有箭孔,射杀起来防不胜防,最后通向牛角,是终极的防御。
  在这个乱世,能有如此一个地方安身,简直比世外桃源不遑多让。这下,原本还担心以后山贼劫掠的村民猎户,放心不少。
  而更加重要的是,山村的凝聚力无形中提高了好几倍,而这个凝聚力的核心,便是貂蝉或者是李陵的实际代理人——是她一手打造了如此“险关坚寨”,是她一手把这荒村野山变成了世外桃源。
  因果循环,费心费力做好这一切的貂蝉威望空前大涨,即使皇帝的身份在村民心中的地位也不及其万一。
  这些还只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人——貂蝉凭借着隆重的威望,招了四五十“兵马”,忙时耕种,闲时训练,排兵布阵。
  近日,貂蝉的威名,从一个月前传到十里八村,到现在转眼就传遍百里方圆,不少热血青壮慕名拜访,甚至拜师学艺。
  汉末政治**,贪污横行,民不聊生,这世道越来越不好了,有一武艺傍身,比之什么都好。貂蝉则是毫不吝啬,只要人品尚可,便细心教授。
  山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人,这山寨形同虚设。也因此,貂蝉在习练武艺的同时,也是全心全意的培养着手下。
  再说李陵,他带领护卫与貂蝉分开之后,有皇帝诏书傍身,是他“名正言顺”一路横推,先是冀州韩馥的留守兵马被拿下,再是袁绍的老巢被掀个底朝天。
  自然大名鼎鼎的颜良文丑,被李陵甩手三张封神牌,九纹龙史进、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一出场,便镇压全场,颜良文丑何时见过如此神仙一般的人物,立刻臣服了。
  接下来是徐州陶谦,继续留任,但是兵马尤其是丹阳兵,要交出来,军政分离嘛,必须贯彻到底,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最后,这一日李陵终于拿下荆州刘表,师出有名,谁敢不服?甩手两张封神牌,打得他怀疑人生。再说,荆州名义上是刘表的,实际上是世家大族的,这些人只想苟安,换谁来当家做主不是,何必非要拧着来?
  君不见后来的曹操南下,他们便很没节操的投降了事?那是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以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18)七月大举南下,发起了征讨荆州刘表的战争。
  八月份刘表死了,由他的儿子刘琮继位荆州刺史,九月份曹操大军到了新野。荆州大臣蒯越、韩嵩等人劝说刘琮归附曹操,刘琮于是举州投降。
  还是在官渡之战时期,刘表手下很多大臣就有归顺曹操之心,等到刘琮投降,这些人自然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地接受曹操的爵位官号了。
  因此由此先例,李陵对这些世家大族们看得透透的,私心重只求自保,事实上,他拿下荆州之所以顺利,也全赖他们的私心。
  闲言少叙,荆州虽大,对于李陵而言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反而隐居在荆州的两个人物值得他的重视,那便是卧龙与凤雏。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可是名传千古啊!一般人比较熟悉卧龙,凤雏或许还能知晓,然而后面的几人却是难得清楚的。
  实际上卧龙凤雏幼麟冢虎是指汉末三国的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等人。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姜维,号幼麟;司马懿,号冢虎。
  也有幼麟指周瑜的说法,理由其一是指年少成名,其二诸葛、庞统、司马三人年代相同,姜维略微晚一辈,而周瑜刚好同时代。
  当然,最有名的当属诸葛亮了,当然凤雏与他齐名,奈何凤雏死的太早。而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这便是书中,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所说的,当然,这是造势之语,本来司马徽之所以会怎么说,是因为,“卧龙”“凤雏”是他的两位得意门生。

  ☆、第五七八章 浪一浪的诸葛亮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因为“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他们两位的能力,是那么的出类拔萃。
  曾经刘备在见到司马徽并听他介绍“卧龙”与“凤雏”之后,又经大孝子徐庶徐元直的极力推荐,放下自己皇叔的高贵身份,三顾茅庐,最终请得“卧龙”诸葛亮的出山。
  并且,诸葛亮出山之后,并为让刘备失望,而是大显身手,最终为刘备夺取荆州为根本,发展势力,并且又为刘备推荐了“凤雏”庞统,庞统的加入让刘备可谓是如虎添翼,势如破竹。
  得到这两位谋士,刘备是欣喜若狂,因为,刘备从未忘记司马徽曾说过的“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这句话,所以此时的刘备,是意气风发,觉得北抗曹操,东据孙权,只是时间问题了,恢复汉室指日可待。
  然而,好景不长,“凤雏”庞统在为刘备效力时间并不长久,便在入蜀的一场战役之中,中箭殒命与“落凤坡”,“卧龙”“凤雏”可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而断掉一臂的刘备又何尝不是痛彻心扉。
  其实,按司马徽所说“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而刘备得到了两位,为何蜀汉还是没有得天下?
  哪怕是庞统后面死了,诸葛亮还健在啊。其实,在“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那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这两位,对于没有熟读三国的人,对孝直或许知道的人会多一些,对于子初,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子初,叫刘巴,字子初,而孝直,便是法正,张松的好友,也是引刘备进入蜀地的关键之人。
  法正与刘巴的加入,使得刘备在蜀地更加的顺风顺水。刘巴是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人,很早就出名了,荆州牧刘表,就曾多次想要招攘刘巴,但刘巴却始终不愿为刘表效力。
  后来,刘备占领荆州,很多人才都投靠了刘备,而刘巴却是北上投奔曹操,投奔曹操后,曹操命其去招降荆南部三郡,可惜且被刘备捷足先登,于是,没有达到目的,不能复命于曹操的刘巴,又辗转去了益州,投奔了刘璋。
  可见,在前期,刘巴根本不愿意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刘璋要请刘备入川抵御张鲁的时候,刘巴就多次进谏刘璋,不能让刘备入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刘璋却并不采纳刘巴的意见,最终,刘备获得了蜀地,这块诸葛亮出山时就定下的三分天下的风水宝地。
  刘备深十分喜爱刘巴的才能,最终得到蜀地的同时,也得到了这位连诸葛亮都多次称赞的能人异士。刘巴博才多学,为刘备如蜀地后解决了财政困难等诸多问题,后由于诸葛亮等人共同编制法律文件《蜀科》,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在刘备称帝后不久,就逝世了。刘巴死后,魏国尚书陈群还给诸葛亮写信,探问刘巴的情况,可见刘巴的影响有多大,刘巴的过世,是蜀国的一大损失。
  法正是引刘备入川之人,其才能也是非常之强,为刘备献计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引刘备入川,又同刘备进取汉中。
  法正善于奇谋,深受刘备的信任与尊重,然而,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次年,就病逝了,终年45岁。法正的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后刘备追谥法正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以为有谥号的大臣,可见刘备对其是多么的在乎。
  刘巴与法正的离开人世,使得蜀国失去了两个顶梁支柱,所以虽然刘备得到了“卧龙”“凤雏”,蜀国却也没能得天下。
  因为众人只知“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却不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也许,刘巴和法正能够都多辅助刘备几年,或其蜀汉真能得天下,也未可知。话说远了,对于有些孤陋寡闻的李陵来说,刘巴、法正的重要性,他几乎不知,反而只知道卧龙凤雏,尤其是前者卧龙诸葛亮,那是如雷贯耳、“仰慕已久”,于是他也要效仿刘备来个“三顾茅庐”。
  对《三国演义》熟悉的读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印象:
  诸葛亮上战场经常爱坐着一辆四轮小车,羽扇纶巾,好不潇洒。只是坐车遇到敌人突袭,怎么办?那诸葛丞相在战场上这么玩,是不是太浪了?
  其实不然,这里面有讲究,既能浪一浪又能去的非凡的效果。不仅诸葛亮如此,在五胡十六国时代,前凉张氏王国就出了一个坐着轺车——带伞盖的轻便马车,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浪的名人——谢艾。
  前凉张氏自316年西晋灭亡后,便以凉州为基地形成了一个割据国家,算是圆了中国张氏的皇帝梦,前凉扩张疆域时与后赵发生了冲突,当时后赵君主是逮谁灭谁、打遍北方无敌手的石虎石季龙。
  后赵军进攻陇西,接连推平了几座城,兵锋杀到枹罕,威胁前凉的腹地。亡国关头,谢艾带着一身仙气闪亮登场。
  由于《晋书》史料的缺乏,谢艾到底是什么来头我们并不知晓,只知道是个主簿,文武全才。作为一军主将,谢艾不像其他武将骑马作战,而是身着儒生的便服便帽,坐着一辆轺车,潇洒自如地临阵指挥。
  后赵羯人军队是以骑兵见长的,他们不管谢艾弄什么玄虚,以三千黑槊龙骧军(精锐具装甲骑)进行突袭,目标就是活捉那位主将。
  谢艾的部队阵脚被冲乱,部将劝他赶紧下车上马。不料谢艾毫不在意,干脆下了轺车,坐在一把胡床(古代的木凳)上指挥部队。
  前凉军队见主将如此镇定,士气不由得大振,后赵军弄不清虚实,居然以为对方有伏兵。如此一消一长,谢艾居然逆转了形势,斩杀敌军一万三千余人,取得了一场空前的大胜。

  ☆、第五七九章 卧龙还是花样少年

  这是学诸葛亮啊,极有可能是从他这里有所借鉴,这也从一定程度说明,坐车而不骑马,确实有故意而为之的意思。
  无独有偶,南梁也有一位从不骑马的名人。而且他玩得更浪,别说马了,车都不坐,直接坐板舆!板舆是一种人抬的乘具,经常作为年老者的乘行器具,有时朝廷为示尊重,还赐给年老的臣子用。
  比如隋朝功臣梁睿因年老不方便上朝,隋文帝特赐板舆上殿。显然,这东西压根就没有机动力。这位“浪人”就是梁武帝麾下的名将韦睿,他参与过历次对北魏的作战。因为此公身体瘦弱,骑不了马,故而只能坐着板舆参战。
  韦睿虽然体弱,打仗却一点也不含糊。他主持的合肥之战(公元504年)和钟离之战(公元506年),对北魏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特别是合肥之战时,面对北魏军的疯狂反扑,部将劝韦睿赶紧退军。韦睿不仅不同意,还命人把象征主将威仪的伞盖、节仗和旌旗张设起来,以示必死之志,最终顶住魏军进攻,取得了大胜。
  几次大战下来,领教了韦睿厉害的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