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洋布的利润空间,还非常巨大。
  冯云山决定,除了这个第一纺织厂,要求南洋公司尽快将第二、第三、第N纺织厂都尽快建成投产,抢占自己的国人市场。


第292章 兵工厂
  纺织厂的原料成本来自棉花,而棉花,圣王王府所占地区的种植范围并不是很大,产量也不是很多。目前,按照第一纺织厂的生产规模,两广境内还能勉强供货,若是继续增加新的纺织厂,便需要从外地购买棉花等原料了。
  冯云山让伍崇曜提前谋划棉花等原材料供应问题。
  一是联系湖北、陕西、四川、山东和江南一带的棉商,分批进货提前囤积部分棉花。不过,整个中国的产量也不是很高,冯云山想的是等以后纺织厂建得多了,造成棉花巨大缺口的时候,便让伍崇曜直接联系印度、美国等地的棉商进行供货。这种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棉花,还能抢夺英国纺织业的原材料。
  二是自力更生,鼓励两广和湖南一带的百姓种植棉花。这个虽然见效慢,但却是长久之计。并且,可以不让整个圣国的纺织工业受制于人。当然,主要还是靠棉花价格的提升,来吸引百姓偏向种植棉花。
  另外,冯云山想到,一旦纺织厂多了起来,南洋公司下的洋布产品以及原材料棉花,势必会和以英国为首的西欧纺织工业进行对碰,到时,说不定,英国便会发动“洋布”战争,扼杀竞争对手南洋公司。
  克里米亚战争应该快要打响了,再过几年,英军便有能力发动对华战争,在此之前,自己必须要强大起来才行。
  这样想想,自己除了加强洋布生产外,武器军工厂的生产也要早点建立起来。
  目前,南洋第一钢铁厂已经在兴建,要不了多久,便会投产。
  因为普鲁士的卡尔王子和广州领事卡伦威带来的一套查尔维尔MLE1842型号的击发滑膛枪的制造图纸,冯云山便提出取消原来向法国人采购的那套查尔维尔MLE1816型号的燧发滑膛枪的图纸和设备。
  有了更好的,这种老式的当然不想要了。不过,法国人公使布尔布隆不乐意了,提出抗议,冯云山考虑到自己的信用,向布尔布隆提出替换订单,宁愿多出10万银元,更换为二台特殊的齿轮机床,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
  布尔布隆无奈,只得答应下来。他也意识到,法国不卖先进的设备,其他国家还是会卖的,加上现在克里米亚半岛形势越发紧张,英法关系更加紧密,自己不必过于在乎英国人的看法了。否则,这些机床,他还要考虑一下才行。
  卡尔王子没多久便回了普鲁士,但卡伦威和一批机械技师留了下来,算普鲁士政府派遣至圣国,帮助冯云山兴建兵工厂。
  这次,卡伦威带来了冯云山采购的近二百台机器设备,并且还有一批机械技师和兴建兵工厂的工程师,帮助冯云山组建包含机器厂、火枪厂、汽炉厂、铸造厂、子弹炮弹药厂、炼钢厂、火药厂、底火厂等在内的一座中型兵工厂。
  冯云山虽然将整个兵工厂的兴建工程全部包给了普鲁士,但并没有完全就依赖他们,而是派出圣王王府工务部下面的几十名机器制造管事和工匠跟随普鲁士那些技师和工程师,说是帮忙,实在学习和把关。
  大批蒸汽机、冲压机床、龙门刨床、卧式铣床、锻压机床、滚齿机、汽缸镗床、汽锤、拉管机等设备安装好,跟随学习的管事和工匠们发现,这兵工厂和机器厂没多少区别,也是常规的一些机器,只是充当不同的用途,加工各类零部件,然后组装成火器。
  不过,普鲁士的工程师说,这只是兵工厂的核心部分,另外还有很多。果然,随着时间推移,后面的铸造厂也起来了,底火厂也开始兴建。
  这天,卡伦威找上冯云山,说起兵工厂的事情:“圣王,兵工厂组建,主体部分已经没多大问题,只要机器设备安装到位,工人熟悉一下便可投用。但击发枪需要用到的底火,贵国没有现成的雷蒜汞可以采购,需要自行生产,或是从普鲁士多采购一些。”
  雷蒜汞?那种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的白色物质,好像这个时代的火帽击发药的都是采用雷蒜汞。冯云山明白,这雷蒜汞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定要自行生产出来,恰好,自己碰巧知道如何生产。
  他让卡伦威找来普鲁士那几名兵工厂的工程师一问,正入自己了解的那样,雷蒜汞是采用浓硝酸和水银反应,再加入乙醇生成的。
  原来即便是在欧洲,雷蒜汞也是比较罕见,因为罕见又变得贵重。浓硝酸的生产,还是比较麻烦的,而雷蒜汞的生产更是比较危险。
  不过,这些对于冯云山来说,都不是问题了。
  桂阳那边的硫酸厂,已经堆积了大量硫酸,正愁没地方消耗,用来制备浓硝酸,正好不过。唯一的缺陷便是硝石不多,九嶷山脉中的那个硝石矿,产量用来生产火药都已经不大够用,还需要南洋公司四处购买火硝才够。
  幸好,土硝倒是收集了蛮多。南洋公司在两广范围内公开收购土硝,发动乡间百姓采集土硝,不但补齐了硝的不足,还有蛮大的盈余,提纯一下,用来制造浓硝酸,却是正好不过。
  浓硝酸有了,汞是不用愁,无水乙醇也是很多,因此,对于圣国来说,相比面积小又穷苦的普鲁士来说,自己生产雷蒜汞的条件反而好上许多。
  于是,冯云山下令自行筹建一家特种化学品厂,专门用来生产雷蒜汞、硫酸、浓硝酸等危化品。底火厂自己不用生产雷蒜汞,直接从特种化学品厂取货便行。
  解决了雷蒜汞的问题,剩下便顺利了。铜,圣国内部有的是,桂阳那边的铜矿源源不断地提供,大宝山铁矿旁边的那处铜矿又是一大笔,用来生产铜帽,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没几天,冯云山便提供了数百公斤的雷蒜汞。
  卡伦威对于冯云山是如何解决雷蒜汞的问题,很是吃惊。在他看来,肯定是花费巨额资金,从欧洲或是美国购买的,要知道,雷蒜汞的价格可不低,数百公斤,这个花费,可是难以想象,不由对冯云山的财大气粗惊叹不已。
  有了雷蒜汞,底火厂很快就投入运作,制造击发的底火。
  而火药厂更是方便,几乎不需要普鲁士人的帮助,单单是从桂阳那边调来的几名工匠便自行制造出了火药。
  唯一稍微有些难度的是线膛枪管,不过,在普鲁士兵工厂派来的机械工程师的手中,也不是太大问题。
  工务部的管事和工匠连忙抓紧学习,自己也能操纵机床,加工铸造的枪管都是滑膛枪管。而线膛枪管,普鲁士工程师采用的是用钢棒进行钻孔,然后再用拉膛机子进行拉膛线,通过拉膛机上面的刀具设置,拉不同的膛线。
  工务部的管事和工匠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竟然还可以如此。
  未过多久,圣国第一家兵工厂便建成了,虽然还只是生产洋枪和底火等,不过,也算是一脚中型号的兵工厂了。下一步,冯云山等南洋第一钢铁厂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优质克虏伯“罐钢”,便继续发展兵工厂的火炮研制。
  眼下,兵工厂主要还是生产查尔维尔MLE1842型号击发滑膛枪。另外,冯云山也让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组织李见微从普鲁士招募回来的十二名洋技师和原来从讨虏军中脱离出来的工匠等,对米涅枪进行仿制。
  一个月后,在普鲁士技师的组织下,兵工厂正式开始大规模投产,一天生产高仿的查尔维尔MLE1842型号击发滑膛枪近50枝,还有米涅枪十六、七枝,底火火药更是无数。
  这样算下来,圣国的这家第一兵工厂,便每月能生产击发滑膛枪一千五百杆,米涅步枪近五百杆枝。虽然看起来不多,但这只是兵工厂刚刚开业,还没完全投产,而且工人还不熟练。再过一段时间,估计会比这个产量更高。


第293章 统一火炮口径
  不单如此,兵工厂还开始生产各类炮弹。
  由于满清的火炮幸好太多,自然,讨虏军缴获的火炮种类也多,口径不一。冯云山便叫来工务部的曾玉珩,让他测定数量最多的那几种火炮尺寸,然后制定一份火炮炮弹规格尺寸大小的标准,规范统一炮弹大小尺寸。
  不久,曾玉珩拿来一份报告,他们工务部已经经过调查,按照统计出的数量排名前五的火炮尺寸,核算出五种标准尺寸的炮弹类型。
  “圣王,工务部经过统计,决定圣国的炮弹口径分为六种。最大的炮弹直径165毫米,对应五千到八千斤级别的巨型海岸炮,还有新从普鲁士采购的三百门32磅架退式滑膛炮,也是这个口径;其次分别为重型炮弹152毫米,对应三千斤级别的重炮,也就是洋人说的24磅炮;中型炮弹118毫米和106毫米,对应洋人说的12磅和8磅炮;轻型炮弹,也就是对应洋人的4磅炮,炮弹口83毫米,3磅炮,炮弹口径60毫米。”曾玉珩禀报着。
  作为曾家的一员,曾经最早被冯云山拉入拜上帝教的家族,曾玉珩清楚自己和曾观澜都是圣王冯云山的亲信,自然甘愿为圣王效死命。
  冯云山听到曾玉珩的禀报,先不管尺寸是否合理,对于他们工务部这么快能使用自己推行的长度标准尺寸,还是很满意!
  他点点头,道:“玉珩,你们工务部也算花了心思了。不过,六种规格,还是比较多。要塞岸防炮,便统一用165毫米的炮弹。舰炮统一用152毫米和106毫米两种炮弹。野战炮方面,用106毫米和83毫米两种炮弹;攻城炮与舰炮一样,使用152毫米和106毫米两种炮弹。这样,总共就四种炮弹尺寸,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统一。”
  曾玉珩面带难色,道:“圣王,只选这4种口径,便意味着讨虏军中,有很多火炮没炮弹可用了。”
  冯云山点点头,咬牙道:“不能用就不能用,所有不是这4中规格的火炮,都重新运回第一兵工厂回炉,重新铸造成这四种口径的火炮。趁着如今火炮还不多,这样损失还不是很大,越拖到后面,越难改口径了。”
  曾玉珩见冯云山如此决绝,忙点头应下,心中暗自佩服冯云山的魄力。
  统一火炮口径,自然好处多多,但如今能在火炮数量还不充足的情况下,便实行火炮的标准化,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行。
  冯云山却知道,最近战事不多,并且,从普鲁士新采购的三百门32磅架退式滑膛炮,既可以充当城防和海岸炮,用来防守早就足够了。
  曾玉珩离去不久,刘胜邦来报,左宗棠和苏三娘等人率少量亲卫从长沙赶回,到达广州了。与此同时,还押解了好几名在长沙抓获的俘虏过来。
  听说左宗棠和苏三娘等立功将士回了广州,冯云山连忙表示要召见众人。
  不久,在王府卫士的带领下,左宗棠等一行数十人,来到圣王王府。
  “季高,一路辛苦!为本王攻下长沙,立下大功啊!”见到左宗棠,冯云山笑着上前迎接。
  “托圣王洪福,将士们用命,总算不辱使命!”左宗棠恭谨回道。
  冯云山扭头看见左宗棠身后的一个英姿飒爽的身影,不是苏三娘却又是谁?
  “三娘辛苦了!”看着苏三娘红扑扑的脸蛋,冯云山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接着说道:“稍后晚上,本王设宴款待你们!”
  苏三娘脸更红了,低头一礼,并未接话。
  左宗棠却在一旁说道:“圣王,先不忙款待。这次从长沙带回几个人,其中还有左某的同乡好友,经过一路劝说,幸而有四人愿意归降圣国,为圣王效力。”
  说着,示意卫士将四个拖着长辫打扮的人,带到冯云山面前。
  “圣王在上,罪人郭嵩焘、郭崑焘、王辏г恕⒊毯闵菁 彼娜似肷瘛
  “哎呀,众位贤才请起!”冯云山一听,连郭嵩焘和王辏г说纫苍敢夤榻盗耍唤笙玻承θ萁谌朔銎穑Φ溃骸氨就跖蜗途靡樱∽芩憬桥卫戳恕!
  见冯云山姿态做得这么足,郭氏兄弟还好,王辏г艘咽锹扯研Γ溃骸靶皇ネ醮骨啵'运愿随圣王左右,效犬马之劳!”
  程恒生也跟着道:“程某也不惜此身,献给圣王,愿效犬马之劳!”
  冯云山一听,笑容更盛,道:“好好好!有诸位贤才,本王何愁大事不成?”
  冯云山转头看向他最重视郭嵩焘,却见其人三十多岁,面貌俊朗,若是不留个长辫子,以后世眼光来看想必还是个帅哥。
  郭嵩焘却不似王辏г撕统毯闵前悖芾铝常行┺限蔚爻朐粕焦肮笆帧
  对于郭嵩焘,冯云山倒有些好奇了,究竟是左宗棠想了什么方法,让原本不愿投降的郭嵩焘,竟然愿意归顺了。
  不过,郭嵩焘此人性格耿直,后世历史上,他敢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呼吁国人要摒弃传统的“夷夏之辨”,理智地分析西方事物,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向西方学习,树立新的世界意识,走富国强民的近代民族主义道路。
  因此,对于这名有近代思潮的外交家,冯云山准备将之往这方面培养,首先便是派遣其到国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王辏г撕统毯闵朐粕皆蛳虢魑饺四涣牛谝慌园锩σ幌乱埠谩
  待郭嵩焘等人退下之后,冯云山与左宗棠道:“季高,你是如何说服郭嵩焘归顺的?”
  左宗棠笑道:“无他,用家乡百姓动之!嵩焘此人对百姓最是关心,左某只是将圣王爱护百姓的修订版《圣国田亩制度》说给他听,他便不再坚持跟随曾国藩和满清了。再加上左某答应不会特意对付湘阴的乡绅,将乡绅与寻常百姓一视同仁,不抄家没收,郭嵩焘便答应归降了。”
  冯云山笑笑,心中却猜想着左宗棠是如何威胁郭嵩焘的,不外乎拿自己作为借口,用郭家亲友老少作为筹码,半威逼半劝诱招降了郭嵩焘兄弟。不过,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圣王,还有几人,湘乡知县朱孙诒、湖南布政使徐有壬、湖南按察使陶恩培三人都不愿归降,左某无奈之下,将之带至广州城,交于圣王裁决。”
  “先行关押起来,待本王有空再行理会。”冯云山对于这几名满清大员,并无印象。
  对于这些人,能纳为己用便纳为己用,当做千金买马骨也行,实在不行,冯云山也不在乎。


第294章 太平天国来人
  次日,大半个上午了,冯云山才费力地爬起床,看着旁边,已经空空如也,昨晚与他酣战三回的妙人儿,已经早就离去了。
  闻闻身边,还充斥着苏三娘的体香味。
  “这个妖精!害老子腰酸背疼的!”冯云山揉揉自己后腰,感觉双腿有些软,不由暗自苦笑,以后可不能任由这妖精一勾引,就无尽索取了。
  一夜三回,不再年轻的冯云山,还的确有些吃不消。
  吃过早饭,庶务部副部长曾观澜前来禀报,说是有位太平天国的不速之客到了广州,求见圣王。
  “圣王,是最近新封恩赏丞相的曾钊扬,实职是东殿右丞相。估应该是东王派来的,也不清楚什么来意。”经过半年多的主事永州府磨砺,曾观澜越发沉稳。
  “管他什么来意!杨秀清不外乎是来拉拢本王。对了,观澜,眼下太平军与满清的形势如何了?”最近一直忙于圣国基础工业的兴建,冯云山让到广州不久的曾观澜会同范汝增搜集各地情报,于是,才有此问。
  情报搜集主要还是范汝增统领他的细作旅在进行,并且,他又兼任警务部副部长,用警务部门人员的渠道进行消息传递,汇总到曾观澜这里,由曾观澜进行筛选后,再呈送圣王冯云山。当然,范汝增的细作们若是有重大消息,也可以第一时间直接送到冯云山手中。
  “圣王,如今大体上还是那样,太平军分头进行北伐和西征。因我方细作都是两广和湖南人氏,说不出北方口音,因此在北方的情报很不理想,对于太平军的北伐消息不大明朗,只是在天京城中的细作得知,五月底,秦日纲率领太平军主力渡过黄河,占温县后,围怀庆,目前仍与怀庆城内外清军相持着。”
  曾观澜对如今的形势记在心里,也不看什么纸条,随口说出:“太平军北伐前期推进太快,目前兵势威力衰减,清妖集结大部兵力将之围堵在怀庆一带,进入相持阶段,一时间难以有作为。而西征军方面,也是进展不大顺利,胡以晃和殿右八指挥张子朋率七千兵力驻守安庆,夏官副丞相赖汉英和典水匠唐正才两人率一万兵力围困南昌城,另外五千兵力由天养叔率领,攻略南昌四周。目前已经占领丰城、瑞州、饶州,正往乐平和景德镇方向攻占。”
  “而清妖大军云集几处。一是拦截太平北伐军的怀庆一带,约有兵力5万余,都是北方骑兵居多。二是江北大营,由清妖头琦善统领,约有兵力近二万人,一半骑兵一半步军。三是江南大营,由清妖头向荣统领,原有五万兵力,后陆续又集结江浙一带清军二万,超过七万清军,驻扎在南京城东城南一带,大部分为步军。”
  曾观澜看来费了不少功夫,将清兵动向仔细掌握着。他见冯云山听得入神,接着道:“四是长江中游一带,也就是岳州、武昌、九江和南昌这一带,清妖纠集了三万兵力,大半是地方团练,还有曾妖头组建的岳州水师。五是福州一带,想不到小小福建一省,绿营兵力众多,妖头福建巡抚王懿德奏准起用久历戎行、革职家居同安的清妖前提督李廷钰为福建陆路提督,调集绿营兵和团练共三万多人,拱卫福州府城,使我讨虏军无法攻占福州城。不过,讨虏军的乙一师已经攻占了延平府、建宁府两府府城,目前福建只剩下福州府、福宁府、邵武府和建宁府北部一带未被我讨虏军占领,其余都归圣王囊中矣!”
  “很好!福州城附近竟然有三万多清军,而且,那个李廷钰好像听说是个厉害的角色,那便暂时不要强行攻城。先将福州府周边的州府全部占领了,最后在慢慢来收拾福州,看他们如何应付!”冯云山咬牙道。
  他想起曾国藩逃到岳州后,也不知道如何了,便问道:“长沙之战后,曾妖头逃至岳州,可有什么动静?”
  “回圣王,曾妖头回了岳州,凶性大发,疯狂扩兵,从岳州、平江和临湘、监利、澧州等地迅速招募了二万多兵力,将兵力扩充至近三万人。其中水师扩编为一万八千人,大肆搜寻制作战船,一副要占领长江的模样。”曾观澜笑道。
  呀?冯云山想不到,这曾国藩犹如打不死的小强,真的是屡败屡战。竟然在衡州和长沙一路被讨虏军击败后,退守到岳州还能大肆招兵。
  “曾妖头如何能招那么多的兵力?莫非,曾妖头招兵不用发俸禄?”冯云山好奇地问道。
  “圣王,清妖妖兵自然是要发兵饷的。而曾妖头,却是非常辣手之人,他将岳州府境内的周围州县里乡绅大户全部强行摊牌募捐了近一半的家产,有不服者,他手下的湘勇,直接摸黑抄家,完了再放把火一烧了之,还诬蔑是我们讨虏军和太平军所为。看来,我们占领长沙城,将这曾妖头逼得不轻,急红了眼,有些狗急跳墙了。”曾观澜轻笑道。
  什么?身为地主阶级的曾国藩,竟然为了募集兵饷招兵,强行抢地方乡绅的财产了?冯云山不禁吃惊!不过,转阳一想,这样一来,这曾国藩便会失去地方乡绅的支持。而失去地方乡绅支持的曾国藩,也就不可能再成为历史上撑起大清半壁江山的猛人了。
  这曾国藩总算是被自己逼得自乱阵脚。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收下部分将领的主意,只能说,只是个极坏的馊主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诬陷到别人头上,迟早也会让那些地方乡绅们知道事情真相,到时,曾国藩将失去最强有力的支持,成为无水之鱼。
  长吁一口气,冯云山让曾观澜将太平天国的曾钊扬领来见见。
  “职下东殿右丞相曾钊扬,拜见南王七千岁!”一名三十多岁的教书先生模样打扮之人,头系黄巾,出现在冯云山面前,随即跪倒,大礼参拜。
  冯云山嘴角一阵抽搐,曾钊扬与自己也算是老熟人了,从金田起义时,他便协助自己参加撰写各类檄文,传檄四方,后来杨秀清掌权后,见曾钊扬识文断字,便将其招纳为亲信。
  这回特意派与自己关系还算不错的曾钊扬前来,必然有重要事情。不过,冯云山从刚才曾钊扬的称呼来看,便心中稍微有点底了:还是称呼自己为南王,显然,是想要自己重新回太平天国。
  “大胆曾钊扬!竟然胡言乱语!”一盘的曾观澜见机不对,忙喝道:“这是圣国的圣王,可不是什么南王!”


第295章 杨秀清来借兵
  “无妨!观澜不得无礼!”冯云山假意呵斥住曾观澜,转头对脸色一变的曾钊扬道:“钊扬兄弟,天王兄可好?众位老兄弟们都还好吧?”
  冯云山特意只问候洪秀全和一干老兄弟们,恰恰丝毫不提杨秀清,便是表明自己因为杨秀清的关系,不会重回太平天国的立场。
  曾钊扬也是天国老人,自然清楚南王和东王之间的过节。他虽然是东王杨秀清的亲信,但也是聪明之人,自然明白冯云山话里意思。
  不由脸色一变,尴尬道:“天父庇佑,天王东王一切均好!托南王洪福,众位老兄弟大多也一切都安好。只是天王东王和众位老兄弟们都很是想念南王,盼望南王能早日去小天堂团聚,共享繁华。”
  肉戏来了!冯云山心下暗自冷笑不已。
  去了南京,给杨秀清软禁吗,还是再被不知不觉地谋害掉?老子可不是原本那个自认为识大体的冯云山了,那样的窝囊生活,可受够了!好不容易从杨秀清的掌控下面脱离出来,怎么可能再回去?
  “钊扬兄弟,你也是本王在紫荆山时期的老兄弟了,就不必兜圈子了!直接说来意吧。”冯云山忽略对方所谓的小天堂共享荣华富贵的言论,直接问道。
  曾钊扬被无视,略显尴尬,脸色微红,道:“南王说的是!那职下就开门见山,将东王的旨意带给南王!”说完,曾钊扬从怀中小心地掏出二封书信,仔细抹平了,呈送给刘胜邦,转交给冯云山。
  “南王,这是天王的亲笔信和东王的亲口信!”曾钊扬恭谨地说道:“如今天国北伐和西征如火如荼,和清妖的战事激烈,天王东王都希望南王能以大局为重,共同推翻清妖,还我汉人江山,共建地上小天堂。”
  “是啊!本王也因此在北伐一开始,便下令攻占长沙,吸引清妖兵力。并且,前几天,本王还下令李开芳率领驻扎在广西南宁府的甲二师将士,攻略清妖的云南等地,为北伐和西征兄弟进行支援!”冯云山笑道,又扫了曾钊扬一眼,问道:“钊扬兄弟,你看看,这广州城繁华如斯,像不像人间的小天堂啊?”
  冯云山字字珠玑,让曾钊扬很是郁闷。
  他算是听出来了,南王根本就不可能回天京了。
  广州像人间的小天堂啊?难道还要让天王和东王跑到广州来不成?
  而这边,冯云山坐在主座上,拆开天王洪秀全的亲笔信。
  只见上面却是洪秀全一番闲散的杂话,都是提起以前两人同窗游学的时光,回忆一起从花县老家一路传教至广西紫荆山中,一路艰辛和两人的友谊。又诉说了一番天京的繁华,特别还提到,说是在天京城内,为南王盖了一栋南王府,等待冯云山搬过去住。其余军情大事,都未提起。
  冯云山不由心中暗笑:大概是以前的冯云山过于重视兄弟感情,并且能忍,因此,洪秀全用的是软招,想通过诉说之前两人的深厚感情,又用在天京城内准备好南王府的点子让冯云山软下来。不过,冯云山不吃这一套。
  估计是洪秀全如今在和杨秀清的真斗中占不到便宜,而原本作为他的强力助手的冯云山,又没在他身边,因此,冯云山猜测他更加是陷入不利局面,因此肯定盼着自己过去。
  加上自己如今占领了这么多的地盘,如果能并入太平天国,那整个太平天国就差不多可以完全占领南方一带,势力必然大增。
  也许洪秀全是真心实意希望自己过去,但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冯云山了,自然不可能再跟着洪秀全去装神弄鬼了。
  而对于杨秀清的意图,冯云山猜测,肯定也是希望自己回归天国,最好能在天京,在他掌握之中,等他接受完自己的地盘,慢慢招纳自己的人员后,便会将自己彻底抹去,这是必然的,因此,冯云山更不可能接受。
  一边思索着,冯云山手中却一点没停留,又打开杨秀清的亲口信。杨秀清识字不多,不会写信,一般便是杨秀清来讲,别人帮忙执笔。
  杨秀清信中也很是客气,说是只要冯云山率领手下重新回归天国,便禀请天王封为八千岁,自此兄弟几人,一道扫除清妖,建立地上天国和天京小天堂。
  另外,让冯云山苦笑不得的是,杨秀清特意提到,太平军北伐和西征已经开始,天国兵力有所紧缺,因此,杨秀清客气地要求从南王这边借兵,让冯云山出五万兵力交由曾钊扬率领,直接从长沙出兵武昌,进军河南、山西和直隶,同时支援西征军和北伐军。
  冯云山暗自感叹杨秀清打的好算盘,不过,同时,冯云山也有些佩服杨秀清深远的战略眼光。
  的确,在这西征北伐两路进军,清妖四处调集兵力围堵拦截之际,若是有一支超过四五万的劲旅,从武昌出发,一路横扫中原腹地,势必会引发满清的严重危机。说不准,会引发满清朝廷的彻底崩盘。
  但想要自己毫无条件地出兵,自然是不可能的。冯云山可没那么好的大局观。
  更何况,还是以借兵的名义,谁知道是不是存在吞兵的打算,即便不吞并自己的将士,直接让将士们与清军火拼损耗掉,对自己是没任何好处的。
  而且,自己还真没有这么多兵力可派出来,目前占的地盘已经不小,还未巩固,若是派这么多兵力出征,一旦后方不稳,便危险了。
  想到这里,冯云山收起手中的信件,笑道:“东王想向本王借兵,支援西征和北伐的将士。不过,本王要说遗憾了。本王手中并无如此多的兵力,并且,本王手中没有内河水师,无法渡过长江。”
  曾钊扬见冯云山不愿意出兵的样子,脸上一僵,忙道:“南王请谕示!”
  “本王并没内河水师,过不了岳州和长江的那股清妖水师,并且兵力有限,只能派出一两万人,袭扰南昌城。同时,本王有个提议,天国圣国互不侵犯,谁先占便归谁。”冯云山笑呵呵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南王,这个自然,南王属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