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云山道:“鉴于崇曜对圣国的心意,本王授予你圣军副总典买办之职,职同总制。”
  伍崇曜大喜,他虽不知道圣军的总制是什么级别,但圣军副总典买办的名头,也不小了,连忙跪谢。心道这着棋,算是走对了。
  冯云山又对伍崇曜安抚叮嘱一番,见天色不早了,这才和左宗棠一道,离开伍家。
  半路上,冯云山和左宗棠说起,让圣库多派些圣兵,连夜把伍家的钱财搬至巡抚衙门的圣库之中。
  俩人在几名亲卫圣兵的簇拥下,刚路过一大户人家的院门外,却忽听院内有人大喊:“抓住那个女贼人!”


第139章 再见“周彗敏”
  冯云山见这院门上贴又圣军的封条,知道这是一户被查抄的官绅人家,里面喊捉贼的肯定是在院内值守的圣兵。
  前两天,因为抄没的官绅大户太多,有些细琐财物来不及清点,圣军便直接先贴上封条,派几名圣兵值守,等日后再慢慢清点。
  便让护卫的亲卫打开院门,看看情况。
  进得院来,却见一名侧着脸的清秀女子,正被几名圣兵追捕。
  那女子正无处逃,看见大门被人挑开,便往这边奔了过来,显然是想就此逃走。
  冯云山正奇怪,这个时代的女子不是好多都缠小脚的吗,怎么还能跑得这么快?再细一看,愣住了。原来是她!
  他认出了这名女贼。却原来是上次在洋人合信诊所里碰到的,那名美貌的“周彗敏”,当时还指责自己是登徒子。
  那女贼靠近大门,也认出了门口中央的冯云山,微微迟疑了下,便被冯云山的两名亲卫一脚绊倒在地。众圣兵蜂拥而上,将她逮住。
  冯云山看着这名被死死捆住的美貌“周彗敏”,奇怪地问道:“是你?怎么回事?”
  “周彗敏”冷哼了一声,扭转头不理。
  扭住她的几名圣兵认出了冯云山,连忙行礼。一名圣兵道:“禀圣王,我等在此守卫,忽然发现里面厢房内有响动,进去一看却是这名女贼在翻箱倒柜地偷东西,这才要将她抓住。”
  “圣王!什么圣王?看样子这登徒子竟然是这些长毛贼的头领?”女贼一边想着,一边嘴上大声地回答:“胡说!我才不是偷东西,我是回来取自家的传家之物。”
  “取自家的东西?这里原来是你家?”冯云山不由问道,见“周彗敏”还是不理自己,便将目光转向旁边的圣兵。
  “回圣王,这是前任清妖头广东学政的宅院。这名妖头前年已病故,只余下遗孀和佣人。”守卫宅院的圣兵回答道。
  “原来只是一名下人,趁乱来偷主人家的财物。找两名姐妹,搜搜她的身,留下偷走的财物便放了她吧。”冯云山吩咐道。
  “谨尊圣王谕令!”圣兵便将女贼押了下去。
  “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这帮长毛贼匪!我不是下人……”
  随着女贼被押了下去,冯云山便继续回府。未行多远,后面两名圣兵追了上来,禀报说,刚才那名女贼说是认识圣王,想见圣王。
  冯云山一阵迷糊,这名像极了后世周彗敏的女贼,不是一直认为自己是登徒子,不理自己么,怎么突然又要见我了?出于前世是周彗敏的粉丝,冯云山还是跟圣兵回到刚才的宅院。
  “圣王,求求你,让小女子将这玉手镯带走吧。”“周彗敏”眼巴巴地看着冯云山,可怜兮兮地哀求。她本来还有点害怕,听见冯云山说放了她,才胆子大了起来。
  “为何要给你?你跟这手镯有什么瓜葛?”见一个小手镯,竟让这桀骜的女贼低头哀求,冯云山不由戏谑地盘问道。
  “这手镯是我过世的姨父给我姨妈的定亲信物,是我姨妈的命根子。前些天,姨妈和我被你们从这宅院赶出来,现在也没地方住,连什么东西都没来得及带出来。我们什么都不要了,看我们可怜,只求圣王将这手镯还给我姨妈。”
  “还你手镯也行,给我当两个月丫鬟吧。”不知道是因为对面的姑娘像极了周彗敏的原因,还是思春了,冯云山鬼使神差地逗笑调戏起美女来。
  搞的旁边的左宗棠也一脸愕然地看着冯云山,仿佛不认识一般。再看看姑娘的脸蛋,想到刚才圣王好似早就认识她,左宗棠又仿佛明白了什么,点点头,暗自盘算着。
  “你?……”“周彗敏”有点无语,这长毛贼首领看起来像个读书人,原以为上次是误会他了,没想到还是这样?当下就想转身便走。但又想想姨妈没了玉手镯的失魂模样,便咬咬嘴唇,一狠心,道:
  “好!本小姐便给你当二个月丫鬟。不过这玉手镯得先给我,让我拿给姨妈。”“周彗敏”激愤地说道,连称呼也从“小女子”变成了“本小姐”了。
  这回轮到冯云山愕然了!他没想到这“周彗敏”竟然会答应下来。原本依着她的脾气,该甩手一跑才是,看来,她姨妈对她很重要。
  “那不行!你当我傻子啊?给你手镯,你跑了怎么办?到哪儿找人去。”冯云山哈哈一笑,道:“这样吧,反正你刚才说的,你姨妈也没地方住,就也到我府上和女兵们一起住吧。这样有你姨妈在,你没办法一走了之,我便可以放心将手镯交给你姨妈。”
  “你?”“周彗敏”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一旁的左宗棠见圣王如少年般和那女子斗嘴,不由暗暗发笑。
  这时,罗大纲和林凤祥率领上百圣兵急匆匆地赶来。
  “圣王,左先生,可算找到你们了!陈开义军那边有重要军情来报。”罗大纲喘着气,忽然看到旁边的一名美貌女子,说道:“左先生,此女是谁?”
  左宗棠朝圣王这边努努嘴,低声道:“圣王新收的……丫鬟。”
  冯云山已变得严肃起来,朝罗大纲和林凤祥道:“走,先回去再说!”说完,领着众人大步离开。
  左宗棠唤过几名圣兵,吩咐他们将那女子及她家什么姨妈,随后也送至巡抚衙门。
  ……
  巡抚衙门内,冯云山打开地图看着。
  原来,陈开义军前几天从广州城外一路南下,经过东莞境后,又“打捐”了一些太平圣军还未控制的村镇,抢夺了上千艘小船只。
  之后,义军趁着陈玉成、梁培友他们正攻夺虎门、沙尾等珠江口沿线炮台的机会,沿珠江边沿绕过交战区,进入伶仃洋的宝安县境岸边。
  冯云山看了看地图,应该是后世九龙半岛叫屯门的地方。
  就在这里的海域,陈开义军被从香港维多利亚港赶过来的英军二艘木帆快船和二艘木帆炮船警告拦截。义军不顾警告继续往香港进军,英军三艘军舰向义军船队炮击,一场大战下来,打了二三个时辰,义军三百余艘船只被击沉撞沉。
  而英军一艘木帆炮船也被拼死的义军迂回到上风向,上百艘小船同时一拥而上,给俘获了。
  两军都觉得损失很大,都停战各自后撤。
  被击沉的船只上落水的义军,虽经过其他船只的义军尽力搭救,还是损失了三千余人。
  而英军损失一艘木帆炮船,船上的60多名英军及水手,也只逃出十余人,其余的大半被打死,小半被俘虏。
  英军愤怒了,同时也害怕义军继续向香港挺进。
  香港副总督乍畏少将决定,派遣在港的“泰利亚号”巡洋舰为旗舰,再加上返回的三艘军舰和六艘划艇,协同八百名陆战队员前往宝安,阻截义军。
  但刚刚逃回香港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包令劝阻了乍畏少将。
  兼任商务总监的包令认为可先与这支义军谈判,要求他们离开香港。义军不答应,再行开战。
  一方面,也可以拖延点时间,以便调集上海、厦门两地停靠的军舰,集中兵力。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事情是太平军叛军,已经攻陷了两广。此时再与这帮民间义军发起战事很不合适。毕竟总督文翰爵士不在香港,万一香港岛上的华人再趁机闹事起乱,香港会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乍畏少将本是军人,对华事务并不熟悉。便听从包令劝阻,只是要求义军将缴获的那艘木帆炮船交还英军。
  “消息是陆顺德偷偷派人送来,就到这里为止了。英人的态度,也是陆顺德他们向香港的华人打听和推测的。估计香港的英人已经与义军谈判了,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罗大纲最后说道。


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丰(上)
  “顺德兄弟办事,本王还是放心的。我圣军要加紧速度占领珠江沿岸所有炮台。”冯云山提醒道。
  他稍微沉吟,又接着说:“另外,派人通知顺德兄弟,想办法控制那艘木帆炮船。不行,估计陈显良、林洸隆也会抢着要,这样,你让何禄派人与陈开联系,以何禄的名义买下那艘炮船,价格高点没关系。”
  冯云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缺水师和战舰了。也不知道彭玉麟那边的水师练得怎么样?
  不过,在那小小的湘江上游训练的水师,估计也就是小打小闹地练个水性了,真到海里,根本就不顶用。现代海战,都是拼炮利船坚,再不是以前的甲板厮杀了。
  得赶紧与洋人通商,早点采办工业设备。自从看到那台蒸汽机后,冯云山的心便提了起来。再不奋起直追,只会像历史上那样,备受凌辱。
  又让人将伍崇曜请来,问南洋公司何时开业。伍崇曜回答,只要将一干洋人请来,便可以开业了。
  接着,他还自告奋勇地准备亲自送请帖给香港和澳门那些熟悉的洋人,邀请他们来广州参加南洋公司开业。
  冯云山顿时大喜!他将陈开义军和香港英军交战的事情告诉了伍崇曜,又让刚刚养好身体的刘胜邦跟随他一道去香港那边。同时,授权伍崇曜作为太平圣国的代表,去香港一方面调停义军和英军之间的战事,另一方面,摸清英国对太平圣国的立场。
  ……
  皇宫,养心殿内。
  咸丰皇帝抓起手中的茶杯,砰地一声,摔碎在地,然而,心中的怒火不仅没有得到释放,反而更加积聚起来。
  “下旨,将逃离的柏贵抄家,一家满门发配伊犁!查许祥光、崔大同等一干降贼的罪官是否有亲戚族人在朝为官,全部革职查办!”咸丰怒道。
  登基快二年了,他本满坏雄心壮志,准备历经图治,想要将逐渐衰落的大清重新强盛起来。为此,登基不到一年,他便罢黜了庸碌贪渎的军机大臣穆彰阿。他每天早起晚歇,勤奋地处理政务,甚至连刚入宫的兰贵人都忍住没怎么碰。
  没想,南边的广西长毛贼起兵造反愈演愈烈,如今竟然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就在刚才,八百里加急信报送来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消息:七天前,两广总督署治所、广州将军府驻防的广州城,被长毛贼攻破。
  两个多月前,湖南省城长沙被长毛贼军攻破,他便气得暴跳如雷,当初将案头的一叠奏折摔落在地。幸好,前不久,在他的运筹帷幄下,调动邻省数万兵力,收复了长沙城。
  一个半月前,广西桂林城又被长毛贼兵攻占后,紧接着,广西大部,广东一半府县被长毛贼攻陷。
  因为有了长沙城失陷的事情在先,他觉着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变强了很多,还算勉强能接受这个噩耗。
  经过与群臣的一番商议,他决定,还是先消灭北逃的这股有数万之众的长毛贼军主力,抓住那个叫什么洪秀全的天王东王,凌迟处死,方解心头之恨。然后,再调集兵力,像收复长沙城一样收复两广之地。
  就在前几天,他又收到广州将军穆特恩和署理巡抚柏贵传来的六百里急报,言广州城外有十数万乱民起兵造反,急需调派兵马前去救援。
  可眼下到了围剿长毛贼兵主力的关键时期,已经将南方各省兵力调动在湘北一带,哪还有兵力可派?而且,本就紧缺的军饷,更是难以凑拨。咸丰还寄希望江浙一带和广州今年能多缴纳点税银,缓解紧缺的饷银。
  于是,咸丰帝只是将广东救援长沙城的那五千兵力回援广州,另外又从福建调遣三千兵力支援广州城。
  未曾想,派出兵力的命令还没达到军营,广州城失陷的消息便传来!广州将军穆特恩战死,署理巡抚柏贵跟随洋人逃至香港,那个消失二三个月的署理总督叶名琛就更别提了。
  堂堂两广治所之地,城防森严的广州城,竟然会陷落!?城里的五千八旗兵和二万绿营兵干什么去了,都是饭桶!每年划拨那么多银两修葺城墙,就是这样被长毛贼一举攻下吗?
  想到跟随广州陷落的五千八旗兵全军覆没,咸丰便心如刀绞。
  想到跟随广州陷落的十三行不向大清缴税,咸丰更是痛彻心扉。
  想到自己成为自三藩叛乱以后,第一个因暴民叛乱而丢城失地、连陷两省的皇帝,咸丰更是出离愤怒!
  但事情已经这样,无论如何,要保持镇静!镇静!咸丰暗暗告诉自己。
  “皇上,奴才已将军机大臣祁寯藻、御前大臣兼署銮仪卫事僧格林沁、内务府大臣文庆以及内阁学士肃顺带来了,都在殿外候着。”御前总管太监沈兰玉禀报。
  “快宣!”
  “喳!”沈兰玉赶紧往后退爬了几步,出殿引着四名咸丰的亲信大臣觐见。
  “奴才参见皇上!”四人跪下行礼。
  “都平身吧。”咸丰显然急于商议如何处置广州城的陷落问题。不等三人起身,便开口道:“想必你们都知道朕宣你们所为何事。”
  “看看你们出的好主意!你们前些日子,不是说先剿灭逃离长沙的粤贼主力,广州那边城池高大火器犀利,不会有事吗。如今粤贼主力没剿灭干净不说,连两广之地都被粤贼攻占大半,现在竟然连广州城都已陷入贼手。”咸丰怒火又开始提上胸口。
  “都是奴才们的错,奴才罪该万死!”刚起身的内阁学士肃顺连忙又重新跪爬在地,回道:“皇上不必心焦,小心急火伤了龙体。”
  “奴才想,这粤贼都是一帮泥腿子,一帮四处流窜的盲流,到处烧杀抢掠,当地官绅富户必然仇恨。不如就令地方官绅大力组建团练,自行招募训练护卫勇壮,朝廷再将他们联合起来,必能剿灭粤贼。”
  咸丰皱皱眉头,令地方组建团练,这是旧话重提,他也知道是一种办法,只是一时之间哪会立即有效果出来?
  “万万不可!皇上,肃大人此议,导致大清各地大肆兴兵,必将累及百姓!况且,团练之举,若是尾大不掉,更是危急朝廷根本,以此法灭贼,无异于饮鸩止渴。”军机大臣祁寯藻出言说道。
  他是咸丰登基后,亲自任命的体仁阁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又是工部尚书,兼管户部三库事宜,位高权重,深得咸丰信任。
  一旁的肃顺见他反对自己,一脸阴狠之色。


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丰(下)
  见咸丰皱眉头不语,御前大臣僧格林沁进言道:“皇上,不如调遣北方的兵力南下,尤其是八旗旗兵,马步一并集中围剿,一举剿灭粤贼。”
  “不可!皇上,北方也是刁民众多,需有兵力震慑。何况一旦调兵,饷银耗费巨大,户部和内务府都是库银紧缺,实在是难以支付兵饷。还是令地方官绅自行组建团练为好。”内务府大臣文庆赶紧进言,他又身兼户部侍郎,对大清国库和内库底细一清二楚。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们怎么做大臣的?朝廷每年给你们那么多俸禄,就是让你们这样为朕分忧的?”听到四个亲信大臣的回答,本竭力克制着心中怒火的咸丰,不由更加愤恨!
  “是不是等粤贼打到这北京城来,将朕赶下皇位,你们还没想出应对之策来?”
  “废物!都是一帮混吃等死的饭桶!大清养你们这些废物何用?”咸丰一拍御案,将桌上的奏折一古脑全扫落在地。
  殿下跪在地上的四人噤若寒蝉,不顾头上砸落下来的奏折,只顾连连磕头,不敢接言。
  “就命各地加大团练招募,同时从北方各省抽调兵马,火速开赴湖广和两广,兵饷问题,命地方就地解决。另外,命奕訢为军机大臣兼钦差,统领各省兵力全力围剿湖广粤贼!命琦善为钦差,调集浙闽、云贵两地兵力围剿两广粤贼!”咸丰一拍御案,一锤定音道。
  正在这时,御前总管太监沈兰玉急匆匆地跑进来,脸色大变,手中拿着一份八百里急报。
  “皇上,皇上,武昌失守了!”沈兰玉哭丧着脸,颤抖着喊道。
  什么!?武昌失守!咸丰嗖地站了起来,他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
  一把夺过沈兰玉手里的急报,颤抖着打开一看:武昌城被粤贼酋洪杨二人领贼数万攻破!
  完了!这是大清气运已尽,天下将亡吗?
  咸丰急火攻心,只觉胸口一阵刺痛,紧接着喉头一甜,一口热血喷在御案之上。他两眼一黑,便瘫软在地。
  “皇上……皇上……”
  “快传太医!”
  “皇上操劳过度,急火攻心。快叫太医!”
  “……”
  在几位大臣的惊呼声中,咸丰悠悠醒着。
  就刚才这么一会,他的脸便变得煞白,渗得有些吓人。
  “祁爱卿,肃爱卿,你们两位大学士这是怎么了,都这么瞧着朕!”望向扶着自己的祁寯藻和肃顺,咸丰自嘲地笑笑:“说来可笑,朕刚才做了个梦。梦见朕的广州城、武昌城都被粤贼给攻占了!将朕给吓醒来!哎,幸好只是个梦。”
  咸丰喃喃地倾诉着。
  祁寯藻和肃顺面面相觑,身旁的僧格林沁和文庆也是目瞪口呆!
  皇上魔障了!
  四人都明白,皇上这是不愿接受广州和武昌被粤贼攻占的事实,陷入了魔障。
  幸好沈兰玉领着太医匆匆赶到。
  “皇上这是操劳过多,又忧心国事,肝火太盛。加上骤然受到巨大刺激,心焦如焚,心脾受损,才吐血昏厥。幸无大碍,不过,皇上,这几天要好好歇着,切勿再动怒,引发肝火。”太医看完,自去开方配药。
  沈兰玉又唤来一名叫安德海的小太监,两人扶着咸丰,来到养心殿的后殿,服侍咸丰安歇。
  沈兰玉和安德海正欲退下,咸丰悠悠地说话了:“去随便召个妃子来,朕今晚要召幸。”
  沈兰玉为难了。他是御前总管太监,咸丰的话,便是圣旨,必须遵从。但咸丰的身体出点问题,他也是难逃一死。
  正想劝阻一句,旁边的小太监安德海却连忙接过话:“喳!”
  沈兰玉无奈,只得出了殿。狠狠地瞪了眼安德海,吓得小太监连忙求饶:“总管大人,小安子知错了!只是兰贵人前两天说有事要求见总管,小安子带个话。”
  沈兰玉一听便明白了。
  要不是这安德海是咸丰皇帝亲选的小太监,沈兰玉早就将他赶出宫去,没想到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计,又巴结上了兰贵人。不过兰贵人入宫后,待他不错,出手大方,罢了,便帮她一回,还她一个人情吧。
  半个时辰后,养心殿的后殿内。
  咸丰对被裹成粽子一般包成一团的棉被里的人儿道:“自己出来吧!难道还要朕来帮你解开不成?”
  棉被里“嗯”了一声,随着一阵拱动,钻出个秀丽美艳的妙人儿,一丝不挂,光洁柔嫩的肌肤暴露在空气中,被十月的凉意侵袭,冷的有些发抖。正是安德海所说的兰贵人——叶赫那拉·杏贞。
  兰贵人还在想着如何开口说些宽慰人温存的话,咸丰已经砰地一脚踢开坐着的圆凳,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一脸凶狠的咸丰,完全没看一脸愕然的兰贵人,自顾自地撕扯掉自己身上的龙袍和贴身衣物。
  见咸丰已经光着身子,兰贵人才忽觉害羞,忙用手挡着自己的重要部位。
  咸丰一把拉过面前的人儿,往床榻上一推,便压了上去。
  一阵野兽般的撕咬,兰贵人实在忍受不了疼痛,便欲推开咸丰,惊叫了起来:“皇上,您怎么了?”
  刚才还面无表情的咸丰,此刻红着眼的,恶狠狠地瞪着兰贵人。
  兰贵人无奈,只得强忍着痛,轻声劝慰道:“皇上要是有不开心的事情,便都发泄到兰儿身上吧。”
  咸丰闻言,脸色一变,勃然大怒道:“贱人,谁说朕不开心的?”说完,便一口咬在娇滴滴的兰贵人高耸的峰头上。
  兰贵人痛的死死地咬住枕角,一声不吭地承受。
  ……
  未及刻钟,咸丰只感觉浑身轻飘飘的。
  什么广州失陷,武昌失守,都给朕滚得远远地!
  朕带领大清臣民励精图治,开创堪比康乾盛世,不,远超过康乾的一个咸丰之治,民富国强,让那西夷万国,纷纷来朝。
  朕带领文臣武将开疆拓土,境内一片清明,汉人儒生纷纷一片赞誉,名留青史,威泽留芳百世。
  想到这,咸丰忽感一阵强烈的快意,无上的欢乐,汹涌而来。他一倾如注!
  良久,心口一股强大的痛楚和愤闷袭来,咸丰睁开眼睛,看着身下满是牙印和血痕的兰贵人,心中生出一阵厌恶。
  摸摸酸胀的后腰,拖着有些虚脱的身子,咸丰唤殿外的敬事房太监将人弄走后,他感到一阵无比的空虚!
  他忽然明白过来:原来广州、武昌真的失陷了!


第142章 太平天国治下的武昌
  武昌城中的阅马场,锣鼓喧天。这是太平军占领武昌城后的第四次“讲道理”活动。
  东王杨秀清命人在阅马场中央,建一高台。
  每日命人在高台之上“讲道理”,场面宏大,每次均敲锣呼唤城中百姓和新入拜上帝教教众到场临听,宣讲“天父”的“功德”、“天王”的“勤苦”、“东王”的“操劳”,让大家一心一意跟随“天王”和“东王”打江山。
  翼王石达开从由清妖湖北学政署改成的翼王府中出来,闲着无事,便带着石祥祯和石镇吉等人,到阅马场中看热闹。
  这时,锣鼓都停住,阅马场安静下来。“讲道理”已经开始了。却见高台之上,坐着一名三十多岁的文士打扮之人,石达开认出是曾水源。原来今天是他来宣讲天国的道理。
  听了一会,石达开刚想离开,却看见一位身材魁梧的读书人忽然推开众人,高声抗辩,驳斥所讲的内容是摧毁儒学道统。
  台上的曾水源老羞成怒之下,命令太平军士将此人四肢和头分绑,准备五马分尸。
  读书人笑道:“我死得其所,不忘儒宗,终于可以去地下见祖宗了!”
  怒极的曾水源也不管是“讲道理”还是“不讲道理”,当下便命令兵士将他五匹马。不料这马似乎不大听话,不知分头跑开,竟然没能将魁梧的读书人分尸成功。
  石达开心里刚为这读书人庆贺,未想到,曾水源突然从旁边太平军士的身上抽出腰刀,一刀便砍死了这名挺身抗言的读书人。
  石达开不由默然。他虽加入拜上帝教,但觉着像这样一路摧毁所有儒、佛、道等,引起世人仇恨,总归不是好主意。但他只是地位最低的翼王,天王、东王都一力要求的事情,无力改变。
  攻入湖北境内,作为先锋的秦日纲,不想办法攻城围困,却忙着将武昌城外的宝通禅寺、归元禅寺和长春观全部烧毁。
  耽误了这段时间,使得武昌城外清妖全部撤入城内,并让湖北巡抚常大谆、提督双福坚壁清野,将武昌城外民房全部焚烧,又将除汉阳门、武胜门外的其余城门全部用土石填封,望山门和保安门外的石桥也尽数拆毁。
  以至于前期攻城异常的艰难,太平军将士死伤惨重。幸得自己随后率兵赶到,采用开挖地道之法,埋设炸药,炸开武昌城墙,这才破城。
  未料,最后赶到的天王东王,竟然认为最大的功臣乃是烧毁“妖庙妖观”的秦日纲。
  想到这里,心气难平的石达开,不由得想起远在南方的南王来。原本抑郁愤闷不已的他,嘴角也有了一丝微笑。
  是啊。谁也想不到,南王带领一帮老弱病残的牌尾,在短短半年多时间,竟然占据了将近两省之地,远比天王东王率领的天国主力强得多。
  前些日子,又从俘虏的清妖口中听说,南王率领数万大军联合天地会会众,合攻广州城。
  这要是攻下广州,南王可就完整地占据两省之地,这可是以前的广西老兄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反观天王东王,率领天国主力,却让各王之间,包括自己,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辗转奔波。
  原本占领长沙之地,却还失去,幸好一路占领岳州,如今更是占据了武昌城。不过,武昌乃九省通衢之地,深处清妖腹地,四面被夹击,非是基业之地。东王已经透露再过段时间便放弃这武昌城,进军江宁。
  这样一路寻思着,石达开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阅马场,却来到旁边的一家“进贡公所”。
  这“进贡公所”,乃是太平军攻陷武昌城后,东王亲自下令设立。在武昌城中四角和中央,共设立五处,用于收纳百姓的财物。
  东王从昨天开始,便严命城中百姓向公所交纳一切财物。不但金银珠宝要交纳,连钱米、鸡鸭、茶叶、丝绢,甚至连咸菜也要上缴,称为“进贡”。
  凡进贡之后,太平军便会发给进贡者一张“凭证”,上书“进贡”二字,下附一印。
  东王又规定,若是有人匿物不交,一旦查出,就要按住重打屁股数十下,直至鲜血淋漓方可,以示警告。因此,才一两天功夫,由于逼索过于严苛,城中百姓已有逃亡不少。
  至于官绅大户人家,一体全部抄家。
  普通乡绅大户还稍微好点,被抄没所有财物后,便也成了普通百姓,太平军也就懒得再理会。
  官绅豪族人家,多半帮助清妖对抗太平军,不但被抄没所有家产,全家也全部被擒拿,男丁尽被斩首,妇孺发配女馆从事浆洗衣物等杂事。
  至于武昌城内的满清旗人、汉军旗人以及官吏等,武昌陷落的时候自杀不少,剩下的被太平军俘虏后,与其他被抓到的河南、山西、安徽、四汌、云南、贵州等地来援的官军一道,尽皆斩首。
  原本,对于关押起来的主动投降的清军兵勇,石达开向天王和东王建议,招纳为太平军。
  但东王认为清妖不可信,尤其是从其省份一路追击而来的清兵,更是罪该万死,即便是最后主动投降,也一律斩首!
  不过,看在翼王面子上,对于这些武昌城内投降的本地兵勇和主动迎降的城内守将,便留下他们的命,充当太平军攻城先锋。
  两声喊叫打断了石达开的沉思。
  却是两名衣服褴褛满面污垢的女乞丐,被守卫“进贡公所”的太平兵抓住。
  见石达开停下脚步示意,石镇吉忙上前询问。
  却原来是二名女乞丐无吃食,却溜进“进贡公所”,偷了几块百姓进贡的咸菜。
  公所的太平兵要将他们送至女馆之中,二名女乞丐苦苦哀求。但其中一名虽满脸污垢,却掩藏不住容貌的秀丽,石达开心中一动,莫不是大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