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圣彼得堡的冬宫内。
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一脸兴奋地看了眼手中的报纸,朝身旁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元帅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和外务大臣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公爵两人幸灾落祸道:“哈哈,看吧,英国佬终于栽了一个大跟头了!8万兵力,竟然被那个东方国家的几万军队和一些土著叛军便给弄得全军覆没了。真是太让人爽快了!想不到他们大英帝国也有今天!不过,这个东方的中华帝国还真是让人出乎意料之外啊!他们还真敢向这世界第一强国宣战,而且还虎口夺食般地抢占了印度。真是让人……要不是那个中华帝国与我们是敌人,我还真想与这个冯云山结识一场。看来,以后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个东方国家了!如今那英国要大规模出兵收复印度,到时候,他们之间又会有一场恶战!”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回应道:“陛下,您注意到没有。那中华帝国攻打加尔各答,兵力并没有英国的军队人数多。最关键的是,他们主要依靠的并不是那中华帝国的陆军火力,而是海军舰队的火炮威力。他们的舰队压倒性地让英国驻加尔各答的舰队根本不敢与之交战,而整个威廉堡和大半个加尔各答城都被中华帝国舰队的火炮直接摧毁。他们的舰队比号称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英国舰队还要强大。这便是他们能够胜利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而正因为他们的舰队强大,才有底气进入印度洋,攻占印度和锡兰岛。否则,别说向英国宣战,别说进军印度,恐怕连他们已有的东印度群岛都守不住。陛下,我们的海军也必须尽快发展起来。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我们黑海舰队全军覆没,而本就弱小的西伯利亚舰队也被那中华帝国给全部摧毁,波罗的海舰队也实力大损,这正是我国海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只有大力发展海军,我国才能真正成为欧洲的强国,而不是局限于陆军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扩张和军事改革。”
外务大臣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公爵却道:“陛下,大公,这两个国家都是我国的敌对国,英国虽然已经和谈,但只要我们俄国想要冲出欧洲,想要扩张,必定还是会发生摩擦,而那中华帝国更是完全将我们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领地全部侵占,可以说,以后我们最大的两个敌国,就是他们!而如今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狗咬狗,最好不过了,我们正可以看他们相互撕咬,坐收渔翁之利!”
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摇摇头,道:“不不不,我们非但不能两不相帮,反而要积极参与英国的对华用兵当中。戈尔恰科夫公爵,你立刻联系英国的大使,告诉他,俄国愿意摒弃前嫌,帮助英国对华用兵收复印度。我们可以出兵帮助攻打那个锡克王国,还可以出兵从西面和北面出兵吸引中华帝国的一些陆军,给他们英国一些支持。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不再反对我们出兵占领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和爱乌罕汗国甚至锡克王国,承认我们在出兵攻克的地盘上的利益。”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大吃一惊,连忙劝阻:“陛下,这,我们还没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中走出来,后面又与那中华帝国在北方交战也均失利,丢失大批领土和损失不少士兵,财政更是恶化到了极点。如今正好进行农奴的改革,售卖土地筹措一些资金用于军事改革、发展基础工业,如果又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怕整个财政要进一步恶化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是还是作壁上观来得好?”
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坚决地道:“不不不,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英国就算强大,最多也不过一如以前的那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有对俄国怎么样过。哪怕是克里米亚战争我们失败,我们也并没有割让土地、赔偿什么的。英国并没有与我们接壤,而且英国人的目标始终是在海洋之上,在贸易的市场之上。但那个中华帝国不同。他们发展得太迅速了,野心和侵略性也太强了,而且还与我国接壤。如今短短几年,便发展成为如此强大,而且侵占了我们俄国如此多的领地,若是再让其发展下去,与其接壤的俄国便会首当其冲,很可能被其继续侵占领土。因此,与此日后被他们来攻打,还不如让我们自己来主动下手,趁英国人甘当主力,愿意与他们拼命的时候,我们何不出点力,帮助英国人一把,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所以,我决定了,主动联系英国,一起出兵攻打中华帝国!”
第1067章 普鲁士受到启发
柏林。桑斯西宫内。
年初已经接任兄长,成为普鲁士国王的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此刻正将他的陆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将军和王太子威廉以及驻俄大使奥托·冯·俾斯麦唤来,商议一件关系到普鲁士前途命运的大事。
国王首先朝王太子威廉道:“我们这四人当中,只有你与那中华帝国的皇帝打过几次交道,也熟悉那中华帝国的情况,你给我们说说,这个东方帝国,为何能如此短的时间发展成这样,就像这份情报上说的那样,将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十万大军给全军覆没,还占领了印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比陆军强国沙俄还要强大的?”
听到国王这样说,陆军大臣罗恩和面色坚毅的驻俄大使俾斯麦纷纷看向王太子威廉,都很是关切。
“父王,您没去过东方,想象不到那东方的富饶和强大,而最大的一点,还是那个国家欣欣向荣的变革和发展。如今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华帝国的疆域是如此的宽广,堪比沙俄,但有一点没注意到,那繁华的东方国家,大部分国土都是开发了几千年的沃土,土地肥沃,比沙俄这种人烟稀少的荒地不知要强多少。而人口更是更加不能相比,这个东方帝国的人口超过4亿,是沙俄的6倍之多,若是以财富计算,足足是沙俄的5到8倍。因此,他能短短时间便发展起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但有超百万人口的陆军,还有近10万人的强大海军。”威廉王子侃侃而谈,说到东方的这个帝国,他有种天然的亲近,仿佛是为自己能亲眼见证朋友的强大而高兴:“父王,这是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家。而他们的皇帝,更是一位伟大的雄主。因此,我敢断定,英国这样继续与其对战下去,讨不了好处,说不定还会走向没落,彻底失去他们的世界第一强国地位。若是法兰西帝国不干涉的话,单靠英国的军事力量去远征东方,必定再次失败,而那中华帝国将踩着英国的身上而崛起。”
听到王太子对那东方国家评价如此之高,还拿自己最为熟悉的沙俄做比较,将自己一向交好的沙俄贬得一文不值,俾斯麦有些不乐意了,不大高兴地回应道:“王太子如此抬高那中华帝国,说得天花乱坠,我还是不信。一个落后的东方国家,就算出了一名强势的君主,也不是几年功夫便可以发展壮大到比沙俄还强大的程度的。从报纸上看到的信息推断,应该是驻加尔各答的英军本身就被叛军弄得虚弱不堪,载因为没有后勤补给,这才败给那中华帝国。换成沙俄的军队,或是使我们普鲁士王国的军队,也同样的能将那些已经毫无战意的英军全歼。这并不能说明那中华帝国就像王太子说的那样,成为军事强国。而这次英国准备大规模出征,可是倾尽全力的复仇之战,那中华帝国很可能会一败涂地,甚至就此被英国报复性地毁国。”
威廉王子更不高兴,讥笑着反驳道:“俾斯麦先生,你可能没注意看真正的详细情报吧?报纸上的消息并不准确。事实上,英军驻守的那个印度加尔各答城内的8万大军战力非常强,二十万当地叛军丝毫占不了便宜。不过可惜的是,那中华帝国的军队更强。英军在加尔各答城内还没能能与东方军队交火,便直接被对方的舰队数以万计的炮弹轰击,以覆盖三分之二以上的整个城市的密集炮火将那个加尔各答城彻底炸成废墟。单单从这里,英军便损失超过四分之一士兵!而后,2万由英军主将率领的精锐,在野外与那中华帝国的1万士兵发生激烈的遭遇战,俾斯麦先生,注意,是中华帝国的1万步兵与英军的2万精锐步兵发生遭遇战,结果如何?2万英军被仅仅1万的东方军队正面作战,死伤数千,而东方军队死伤才几百,而后被另一支中华帝国的1万步兵从侧面夹击,当场将这2万英军全线击溃,连英军主将都没能逃脱。这就是真正的战争过程,最真实的细节。这些由我们普鲁士军官教导和训练出来的学生们,凭借的可不单单是我们的军事技能和勇敢,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武器,先进的武器!他们获胜的关键是武器比英军有着碾压性优势。”
说到这里,威廉王子朝国王看了一眼,继续道:“我们普鲁士在那中华帝国军队中有不少的眼线,从他们那传回来的战场上的信息才是最为真实的。中华帝国步兵配备的毛瑟步枪,比英国人的恩菲尔德步枪要精良得多,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不是一个档次。特别是最佳射程,足足超出欧洲最先进的步枪三分之一的距离。而且,这个毛瑟步枪,似乎是一种后装线膛步枪,而且他们使用的是定制的金属壳子弹,可以趴在地上不起身便快速填装好弹药开枪射击,英国军队吃亏就吃亏在这一点上面。而中华帝国舰队的火炮,都是他们最新研发的克虏伯大炮,同那毛瑟步枪一样,无论是从射程、还是精度、发射频率以及威力来说,都是远远超出欧洲的火炮。说起来,我普鲁士真的失策,真的可惜之极!无论是那研发毛瑟步枪的毛瑟兄弟,还是那制造克虏伯大炮的克虏伯先生,原本都是我普鲁士王国的子民。被那中华帝国的皇帝请到东方,大量资金的支持下,有了如今的成绩!若是我们普鲁士王国能早点发现他们的才能,重用他们,说不定如今的毛瑟步枪、克虏伯大炮,都是我们普鲁士王国的武器装备。”
听完这话,俾斯麦脸上表情丰富极了。他有点尴尬,但更多的是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他相信王太子的话,也正因为相信他的话,这才开始想到,那东方国家这样堂堂正正地依靠武器优势击败英军,这就太可怕了!而且,刚才王太子也说了,那中华帝国的舰队火炮也是十分强大,若是照这样的思路,英国出兵想要收复印度,击败中华帝国,还真的困难了。
俾斯麦僵在那里,陆军大臣罗恩连忙解围道:“陛下,从中华帝国的崛起来看,正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军事改革,这才能正面与英国作战甚至战胜。因此,我们普鲁士也更加要加快军事改革的步伐,强大自身,才能实现陛下的抱负,统一整个德意志联邦!”
国王点点头,沉声道:“不错!这正是我将你们请来商议的原因!从这个东方国家的军事成就来看,我们普鲁士想要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大任,就必须要继续进行军事改革!这便是此件事情给我的启发!”
陆军大臣罗恩面带担忧,他最明白国王的心思。
普鲁士王国其实还在威廉国王担任摄政王的时候,便已经开始筹备军事改革,当时还是摄政亲王的国王要求普鲁士王国的议会同意拨款1000万塔勒,将平时兵力从14万人增加到21万7千人,延长现役期,取消国民后备军,这样的军事改革计划,当时正是让作为陆军大臣的罗恩来实施的。
第1068章 铁血首相的诞生
罗恩执行威廉国王的命令,加强军事训练,用先进武器装备军队,并任命年富力强的传统军官,结果,被一些资本家控制的王国议会,担心这一军事改革削弱他们代表的资本家们在军队中的影响,担心改革后的军队是一支深受容克影响的军队,可能变成反对资产阶级和反对议会的工具,因此,最近那些议员们纷纷反对军事改革,拒绝批准改革所需的军费开支。
而国王登基之后,竭力维护国王的权力进行军事改革,议会方面,联合内阁首相奥斯瓦尔德·施韦林竭力反对,双方爆发严重的矛盾,实际上,如今已经变成了不单单是军事改革不改革的问题,而是变成了普鲁士王国究竟实行国王统治还是议会统治的问题,国王和议会陷入了爆发剧烈冲突,让整个王国都动荡的危险。
国王前段时间宣布解散议会,而议会却凭借广大支持的资本家们猛烈地还击,特别是内阁首相奥斯瓦尔德·施韦林也是资本家的代言人,更是强烈反对国王的举措,让内阁和宫廷都陷入混乱,国王开始犹豫了,不知道自己的军事改革还要不要进行下去。也正因为这样,作为陆军大臣的罗恩,才建议国王将驻外的俾斯麦叫回国。
想到这里,罗恩朝俾斯麦打了个眼色。俾斯麦稍稍整理了思路,道:“陛下,刚才王太子说的很好,他给我上了一课。东方的中华帝国已经变得非常的强大,战胜了世界第一强国英国,这就是军事改革的效果,这已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普鲁士王国想要统一德意志联邦,就必须要将军事强大起来,必须要进行军事改革。罗恩将军已经跟我说起过陛下主导的军事改革,这个真是让我们普鲁士强大的最好方法,而且,我认为还不够坚决和彻底。”
国王一听,便明白了俾斯麦的态度。
他郑重其事地问道:“俾斯麦,看来罗恩已经同你讲过了我此次唤你来的用意。刚才王太子以中华帝国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军事改革的重要,现在我问你,你是否愿意当一名内大臣而进行军事改革?”
俾斯麦惊喜地回答道:“是的,陛下!”
国王又继续追问:“那你是否准备抵抗议会多数及他们的强烈反对,而愿意全力为普鲁士王国,为我推行扩大军队、改革军事的方案呢?”
俾斯麦知道这是国王最后的询问了,他一脸严肃地道:“我愿意,陛下,我非常乐意为您效劳。恕我冒昧,我刚才就已经说过,先前推行的军事改革不够彻底和坚决!尽管是罗恩将军推荐我,但我还是要说,他不足以进行这场伟大的军事改革。陛下,这个军事改革必须推行,而推行就必须要依靠经济和财政的支撑,之所以与那些资本家控制的议会起冲突,就是因为军费开支的资金问题。所以,解决与议会矛盾的关键,还是资金。而东方的那个中华帝国,听说有很雄厚的资金,因此,陛下,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国王和威廉王子以及罗恩将军都盯着俾斯麦。
俾斯麦成功地引起了三人的兴趣之后,接着说道:“英国不是准备大规模出兵攻打中华帝国么?而欧洲的这些国家,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奥地利、沙俄和土耳其,他们必定都会以为英国能一战而胜,大部分的人都会跟我刚才的想法一样,以为世界上最为强大啊英国动真格去收复印度,肯定会成功。但通过刚才王太子所说的情报,那中华帝国简直是恐怖的存在,因此,就算打不过英国,退出印度,至少也不会败得太惨,能守住东印度群岛。而陆军方面,有那种毛瑟步枪和克虏伯大炮,更是不大可能失败。因此,我们大可以在对方最危急的时刻,暗地里帮助他们一把,获得他们的友谊和资金,利用他们的资金来推进普鲁士王国的军事改革。并且,凭借我们普鲁士王国的工业技术,有了资金,还可以大力发展海军。只是以前苦于没有资金,加上要统一德意志联邦的迫切需要,这才将海军一事完全放弃。如今看来,没有海军,我们根本就冲不出波罗的海,更别说统一德意志,成为欧洲强国了!”
国王摇摇头,道:“那中华帝国虽然富裕,但我们军事改革所需的资金是何等的巨大,他们怎么可能提供得了?再说,就算再富裕,也不可能舍得如此大的资金随意借给我们。俾斯麦,你还是说说要是让你来担任王国的首相,主导王国的军事改革,如何做到你说的彻底?”
俾斯麦闻言大为惊喜,他没想到国王的魄力如此之大,竟然直接开口说任命他为普鲁士王国的首相!要知道,首相位置,顾名思义,可是整个王国的排名第一、内阁大臣中权力最大的为首大臣,自己从一名驻外大使,连内阁大臣都没担任过,便直接让自己担任首相,这可是了不得的重用和信任。
俾斯麦胸口充满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温热和感动。
看向国王,俾斯麦一脸坚毅,语气也慷慨激昂起来:“陛下,若是陛下能信任我,任命我为首相,用十到二十年时间,不说必定能让陛下登上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宝座,至少,我普鲁士王国能国土面积扩大一半,人口扩充一半,彻底结束靠夹在沙俄与英国之间、随时担心被法兰西和奥地利侵略吞并的二流国家的历史。
而军事改革是第一步。必须从一开始就够坚决够彻底。这不是通过演说和拉拢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对于现任的内阁首相奥斯瓦尔德·施韦林,还有那些王国议会的大多数议员们,必须采取分化瓦解的有效措施。
对于奥斯瓦尔德·施韦林,直接将其逮捕,送法院审判监禁,而对于议会的那些代表资产家利益的议员们,王国可以争取工人阶级的支持,来抗衡那些来自资本家的压力,这样议员们便能变得公正一些。关键是我们可以以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来转移这些议员们的视线,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王国内部的矛盾。若是他们还不死心想要捣乱,便直接以铁的手腕,将议会彻底解散!普鲁士王国可以没有议会,但不能没有军事的强大!
而这样的决策,对于军事改革也极为有利。通过军事改革不断增强军事实力,而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后,又可以利用武力攻打四周,扩大普鲁士王国自身的实力,获得财富继续增强军事实力,只有通过铁血政策,以武力才能实现最终的整个德意志联邦的统一。
陛下,如今英国准备联合其他欧洲国家一道出兵远东的消息,已经秘密传开了。这个消息,应该是真实的。而这就是我们普鲁士王国的机会!
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趁着这些欧洲国家在英国的拉拢下联合出兵东方,与中华帝国开战的大好机会,继续进攻丹麦,彻底将丹麦击败。这样向所有的德意志邦国展示只有我们普鲁士王国才能挑起统一德意志联邦的大任。接着,我猜测那奥地利也会加入英国出兵远东的战争行动,而这个期间,我们趁机挑动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的矛盾,找个借口出兵奥地利,将奥地利彻底击败,达到这一步,陛下便可以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铁血政策!”国王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眼睛亮了,喃喃念叨着,一掌拍在桌上,大声叫道:“好一个铁血政策!俾斯麦,本王明日就任命你为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做你坚强的后盾,你利用你的铁血政策,联合中华帝国,联合沙俄,去对付那些议会的议员们,对付那些英法丹奥等欧洲列强,成为我普鲁士王国的铁血首相!!”
第1069章 河西联合王国
就在欧洲都在为中华帝国向英国宣战,并出兵击败英军占领印度,英国准备出兵远东、收复印度的而震动的时候,美国方面的混乱不堪的战事开始出现转机。
南部联盟国与北方联邦国之间,东部战线仍集中在巴尔的摩一带,没多少进展,双方却耗费了数万士兵折损在这里,巴尔的摩一带的战场几乎被南北双方的鲜血染红了,成为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尽管巴尔的摩数度被南部联盟国军队攻占,但又数度被北方联邦国重新占领收复回去,双方都拼到了极限。
而中西部战线,也在肯塔基州北部与另外的印第安纳与伊利诺斯两州的边界一带,以俄亥俄河两岸数十公里的范围为战场,发生了数以十次的激战,折损两三万人。原本中西部战线双方的兵力就不是很多,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部战线的巴尔的摩一带,经过数月的绞杀,中部地区最终双方的部队都元气大伤。
而此时,北美地区开始天气转冷,进入冬季,长时间的激战,让双方都开始物资紧缺起来。南方联盟国本就没多少物资基础,经过连续攻占华盛顿、巴尔的摩之后,锐气大减,士兵们开始想着回到家乡过圣诞节的事情,已经没多少战意。而且,关键的是南部联盟国的财政已经严重困难,原本靠着向英国、法国和中华帝国的援助和贷款的军费开支,不知是不是因为英国国内叛乱以及与中华帝国发生战争的影响,英国开始拒绝贷款,而中华帝国方面,因为南方军队的节节胜利,也开始逐渐减少对其援助,甚至数次在南方叛军占领巴尔的摩的之后,便立刻断了已经答应的借贷,这让南方的联盟国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法国的态度也开始捉摸不定起来,原本谈好的条件,又开始提高……
南部联盟国的军队以及所能装备的武器,已经到达了他们能凑集的极限。从被脱离的联邦州中夺取的美国军火库内存有15万支滑膛枪,以及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一带缴获的8万支滑膛枪,其中大部分都过于陈旧,许多已不能使用。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南部联盟国募集的士兵,大都携带自己的私人武器,许多士兵刚开始背的是散弹枪、猎枪以及老式燧发枪,若是没有中华帝国和法国的援助贷款,甚至还会带着这样的武器上战场,特别是南方联盟国的骑兵,由于财力关系,都需要士兵自己解决马匹问题,这让南方的骑兵极为稀少。
而且,军装方面,因为冬天来临,棉衣也开始了不足。南方联盟国的军队开始扫荡起北方占领州的城镇与乡村,焚烧野外地里的棉田,闯入百姓家中搜集起棉衣来,而这样的行为,更是让北方百姓的厌恶,激起众多的反抗。
北方联邦军队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北方联盟国初期由于常规军队和资金不足,虽然募集了超过十万的志愿兵和民兵,但因为运输工具严重不足,后勤物资欠缺,甚至连各州募集的军队军服都没办法统一,枪支倒还算充分,但都是些老旧的玩意,最关键的是,士兵大多都是农民和城市工人,未经训练便上了战场。若是按照欧洲列强国家军队的标准,这些北方联邦的新兵们简直就是稍微武装的流氓,军官们在训练他们的士兵们之前,甚至自己都还没学会军事作战技能。
尽管北方联邦开始施行了解放奴隶的政策,但随着林肯的死亡,范围并没能扩大,影响也不大。加上此刻战争的残酷性严重暴露出来,数以万计的士兵死去,加上北方联邦的首都华盛顿的被攻占,民间百姓都认为北方联邦已经陷入失败的深渊,也不再那么积极地参战。
就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刻,一个让人无比震惊的消息传了出来:一支自称为河西联合军团的部队,一路沿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一路攻占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爱荷华州和明尼苏达州,彻底将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和以东地区割裂开来,并且,这个河西联合军团的指挥官林启荣在攻占明尼苏达州的首府圣保罗时,亲口通过翻译向数家报纸的记者公开对外宣布,河西联合军团准备全占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成立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河西联合王国,将首都定于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
就在大家莫名其妙的时候,又一个紧跟着的消息传出:以旧金山为首的加利福尼亚州各地,爆发了当地民众反对美利坚联邦的叛乱运动,数千名华人矿工组建的叛军,在一些爱尔兰人和墨西哥人的帮助下,攻占了旧金山市政厅和警察局,并将驻守在当地的两个联邦步兵团击溃,占领了旧金山。美利坚联邦海军驻西海岸警卫队的几艘军舰想从海路武力威胁旧金山海湾,但随之出动的一支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出现,声称自己受雇河西联合王国,以武力威逼,让这只有几艘小型近海军舰的美利坚联邦军舰直接投降。随后,华人的叛军组织宣布加利福尼亚州脱离美利坚联邦,加入还成立不到一天的河西联合王国。
消息传开,一时间,整个美利坚,无论是南部联盟国,还是北方联邦,各方势力全都哗然一片。
美利坚联邦总统汉尼巴尔·哈姆林再次强烈谴责中华帝国的侵略行为,并且直接宣布将中华帝国的行为视同宣战,宣布废除一切同中华帝国的合约条款,同时对外求助,要求国际社会进行仲裁,要求中华帝国的军队和华人平民退出美利坚领土。
而美利坚联盟国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也对外表示,对中华帝国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声称美洲的事务应该由美洲人来处理,表示将重新考虑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
第1070章 南北谈判
圣诞节的前几天,华盛顿白宫内。
如今已经被南部联盟国占领的白宫并没有任何改变,尽管南部联盟国并没有正式宣布将首都从里士满迁移到华盛顿,但实际上,华盛顿的白宫已经被使用起来,成为南部联盟国的行政中枢,不但戴维斯总统搬到白宫办公,连其他内阁成员也纷纷搬入,华盛顿取代里士满,已经是迟早的事情。
此时,已经是夜晚,白宫内还是灯火辉煌,特别是二楼的总统办公室内,南部联盟国总统戴维斯率领着南方联盟国的内阁成员们,与北方联邦国的国务卿威廉·亨利·西华德和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正在召开会议。
谁也想不到,双方还在巴尔的摩正开战的双方首脑,竟然会在华盛顿的白宫内见面会谈。
主座上面,戴维斯有些傲慢地看了眼西华德,道:“西华德,要不是看在当初的情谊,我真不想见你!如今你和我是生死之敌,两个交战国的领袖人物,有什么好谈的?除非你愿意代表北方联邦向我们联盟国投降!”
西华德也不生气,自顾自地道:“戴维斯总统,我觉得我们都错了,大错特错。南北双方不是生死之敌,而是兄弟之邦。这次前来,我代表我们北方联邦,准备承认你们南方联盟国的独立,并要求南北双方停战!当然,这不是我们北方联邦害怕战争,也不是我们北方联邦不能战胜你们,而是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发生了,我不能不提醒你,戴维斯总统,若是我们还继续让战争持续下去,很可能我们南北双方、整个美利坚都不复存在了!”
戴维斯愣住了!
尽管他收到消息,有些知道西华德的来意,但也没想到西华德竟然会如此坦诚直接,一开口便称呼自己为总统,而后竟然直接声称要承认南方联盟国的独立!虽然是以南北双方停战为条件的,但这个根本不能算作条件。
南方花费巨额的代价,耗费人力财力,牺牲上万的士兵,不就是为了争取南方诸州的独立么?要是北方承认南方联盟国的独立,自己还有必要继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