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军大臣赫伯特看了一眼德比,回答道:“首相先生,从电报中透露的情报来估算中华帝国派遣的这远征舰队情况,他们的火炮威力十分猛烈,各类军舰数量应该有至少70艘的规模,甚至接近100艘的规模。而据我所知,此次侵略我大不列颠锡兰岛和印度的,是新组建的印度洋舰队和以前的南洋舰队,属于最强大的两支舰队,而另外还有3支舰队,东洋舰队、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有两支较弱,另有一支太平洋舰队实力不亚于南洋舰队,不过他们的主力军舰都已经集中在美洲一带。尽管如此,若是我们与他们全面开战,中华帝国得知消息之后,必定会从美洲将太平洋舰队调回远东甚至印度洋,集中所有的海军舰队与我们决战。这样的话,就算我们战术占一定优势,但武器方面似乎是他们更占优势些。因此,要击败他们,我们海军至少要出动与之不相上下的舰队才行。经过上次的远征联合舰队的损失,大不列颠的海军一直没能恢复。如今只有大西洋舰队、地中海舰队、本土的海角舰队以及北美舰队、西印度舰队。而本土的海角舰队和地中海舰队被抽调远征的军舰和兵力一直没能补齐,原本的东印度舰队和中国联合舰队本就损失大半,这次更是连东印度舰队最后几艘军舰也彻底丧失一空。北美舰队和西印度舰队相距太远,而且本身实力不强,都是只有十余艘军舰,还是以中小型居多。加上最近本土新下水的数十艘军舰,全部统计起来,整个大不列颠如今总共有海军舰船总吨位38。3万吨,其中战舰285艘,运兵船及补给船等367艘,海军兵力经过近期的招募征召,已经达到约10万人。”
  罗素脸上闪过一道忧色,直接问道:“除了本土防守之外,能出兵远征的最多能达多少?”
  赫伯特道:“如今欧洲也不安稳。沙俄和法国仍旧野心勃勃,必须要足够的兵力镇守本土才行。我测算,应该能最多能派出160艘战舰出征,约6万左右的海军兵力。”


第1063章 狠厉的维多利亚
  罗素皱皱眉头,兵力太少了,那个可恶的东方国家,兵员众多,动不动便是数万十几万的兵力,真想不通,对方的军饷到底怎么筹集的!他只能摇摇头,道:“兵力太少了!上次议会讨论过,不是通过了追加募集陆军25万,海军8万么?就算财政一时没到位兵饷,也得先招募起来。”
  赫伯特道:“海军陆军的士兵都只是招募了三分之一左右,因为财政的恶化,军舰难以迅速补充,加上爱尔兰的自治,议会觉得大不列颠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耗费财政,因此,便终止了继续增加募集兵力的决定。并且,第三季度的海军经费还没拨付下来,我最近正与财政大臣格莱斯顿交涉,让其进口拨款。若是再征募更多的兵力,只怕连征募费用、服装和军械都难以支撑了。”
  罗素叹了口气。他想不到一向强大的大英帝国,为何一下变得如此虚弱了。财政方面的问题,说好解决,但也不好解决。发行债券是个好的办法,但开支如此巨大,要偿还可就难办了。
  “陆军方面了?”罗素看向拉姆齐。
  “首相先生,陆军方面,原本本土是14万兵力,后来计划抽调2万前往爱尔兰叛乱和抽调去印度平息叛乱的6万兵力,但实际因海军方面的兵舰不足,去爱尔兰抽调了2万兵力,而去印度只抽调了4万兵力。如今本土剩下8万兵力,加上新近招募的23万兵力,如今大不列颠王国本土的正规陆军总共兵力达31万,另外还有新组建的国民军12万。可惜的是,爱尔兰的那2万兵力全军覆没不说,如今就连赶往印度的那4万兵力也荡然不存。”拉姆齐对于那些损失的陆军,很是惋惜。
  “先别说那些没用的!拉姆齐,你这边能派出多少陆军出兵,前往印度和远东?”罗素直接问道。
  拉姆齐回答道:“若是军费兵饷满足,运兵船也充足的情况下,陆军部这边能调派20万兵力。但关键是,大不列颠如今能有这么多的英镑供应士兵们的军费开支么?海军那边,刚才也说了,就算将360艘运兵船都派上,再征调一些商船,凑成500艘顶天了,又能运多少兵力?如此遥远的距离,得提前征调多少补给物资,同时能出动10万大军,已经是到了极限!除非能分阶段进行。但分阶段的话,只怕第二批兵力还未赶到远东,第一批兵力就被那中华帝国包了饺子。”
  拉姆齐的怨言很深,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德比和赫伯特两人其实都听出来了,拉姆齐是有些笑话罗素的不懂军事,故意将这些关键的困难点说出来。
  果然,罗素被僵住了。他本就对军事不大清楚,一直以为大不列颠王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兵力足够碾压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没想到那中华帝国如今已经崛起到了这种地步,而英国经过几次战争和内乱之后,沦落得厉害。就算到了现在,就算锡兰岛和印度的加尔各答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攻占,罗素还没明白过来,自己的大不列颠王国和对方的中华帝国两国势力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说来说去,最终其实还是回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军费问题。
  随着大不列颠本土暴乱的平息,爱尔兰叛乱的和谈成功,大不列颠王国的兵力不再欠缺,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远征了,但关键还是军费问题。在场的四人都明白这一点。
  德比伯爵直接道:“罗素,在出兵问题上,我们和你的意见是一致的。关键还是战争经费,如何筹集这笔巨额财富,又如何说服那帮短视的议员们,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
  罗素正想回应,门开了,他的助手神情尴尬地站在门口,两名宫廷卫士径直走了进来,他们的身后,一副满脸阴郁的面孔,配着矮胖丰韵的身材,看见这道熟悉身影出现在门外,罗素等人便立刻知道,这是维多利亚女王,竟然直接来到了首相官邸。
  德比和罗素等人连忙迎了上去。
  “女王陛下,您怎么亲自来了?”罗素明知道肯定是女王听说了印度的事情,但他装作不知道女王的来意。
  “罗素,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连整个印度都丢了,你这个首相,还有你们这些内阁大臣们,还想着要隐瞒吗?”维多利亚声音沙哑,但却气势汹汹地指责起来:“我本来想看看,到底你们要什么时候才告诉我。不过,此事太过重大,我不能将大不列颠的未来就此葬送,不能拿王国的生死大事当成儿戏,这才赶来。”
  “陛下息怒!”德比上前搀扶住维多利亚,解释道:“看来陛下知道印度的消息了。罗素首相和我们也是刚刚收到奥斯曼传来的紧急电报,正在商议出兵之事,还未来得及向您禀报。”
  罗素没想到德比竟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而帮自己解释了下,不由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对维多利亚道:“陛下,的确如德比爵士说的那样。我们四人已经讨论过了,准备立即出兵,无论如何,也要将印度收复回来,而且,不但重新收复印度,还要彻底击垮那个东方国家。”
  维多利亚脸色稍稍缓和一些,心情复杂地道:“该死的东方猴子!原来将香港岛和海峡殖民地占领,就已经让大不列颠蒙受巨大的耻辱,如今竟然咄咄逼人,不但敢向我大不列颠宣战,还敢擅自出兵侵略我王国的印度领地,这可是大不列颠王国的最为重要的海外领地,是王国的明珠,决不能就此失去!而且,对于那个崛起的东方邪恶国家,一定要报复性打击,最好彻底将其摧毁!对了,我听人说,这一切,都是源于那个叫冯云山的东方皇帝,若有必要,可用尽一切手段将他从这个世界抹除掉!”
  说到这里,维多利亚拳头紧握,有些发狂一般:“是的,都是这个邪恶的东方魔鬼,这一切都是他带来的。这个卑鄙的家伙,不但将我的爱尔兰煽动得内乱独立了,如今还抢占我的印度,一步一步地让我们大英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即将成为过去!我决不允许这样的人继续危害王国!我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决不允许有任何国家、任何人威胁!”
  四人看着咬牙切齿的维多利亚女王,均心中一冷,暗自小心被女王记恨上。
  罗素趁机对维多利亚道:“女王陛下,就是出兵的经费,以我大不列颠王国的财政预算有些不足,希望女王陛下能出面,在议会呼吁一番,另外,我们内阁也会发动整个大不列颠王国的公民捐款,发行战争国债。”
  维多利亚冷哼一声:“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有谁敢反对出兵,敢不拨付经费?财政大臣格莱斯顿敢反对,让他立刻辞职!到底是印度重要,还是那几千万英镑重要?印度这些年,给王国带来的,可不止二十亿三十亿英镑,难道他们就没一点脑子么?”
  说到这里,维多利亚盯向罗素,道:“罗素,你的事情,还没跟你追究。此次引起那中华帝国宣战并出兵印度,让对方有借口,你先前的针对他们制裁的决定有不推卸的责任。因此,你必须引咎辞职一段时间!”
  罗素心中一阵黯然,他想不到维多利亚女王如此绝情,当初自己的决定,也是她点头同意了的。谁不知道,大不列颠王国如今虽然采取内阁首相负责制,但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威望和在议会的影响力,有什么重大事项,内阁总是要先请示她,获得她的支持才行。但事到如今,她又翻脸不认,真让人心伤。


第1064章 伦敦震动
  不过,旁边的德比却听出了一丝不一样的意思,向维多利亚道:“女王陛下,您的意思是……”
  维多利亚轻声道:“让罗素引咎辞职,并将这个消息传出去,让那个东方国家认为我大不列颠是想妥协。同时,德比爵士,你以外交大臣的名义向中华帝国驻欧特使要求同对方谈判,透露出风声,就是我大不列颠王国想同他们和解停战,并以资金赎回印度,无论他们要求多少赔偿。其他各种声音,也可以适当放出去,目的就是一个,麻痹对方!然后,以最快速度出兵,陆军运送到印度之后,不必进攻港口,海军直接找到对方的那几支舰队,不给对方反应时间,出其不意直接将其消灭!”
  罗素猛地抬起了头,有些不敢相信地眨了眨眼睛,看向面色狠厉的维多利亚,直到现在,他才认识到自己小看了女王,也意识到自己的军事白痴。
  海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却有些悲哀地看了眼罗素,眼神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一对视,双方都知道对方明白了什么。
  维多利亚的真正用意,可能只有她自己清楚。不过,毫无疑问的,罗素作为这一任首相,从他的手中丢失了爱尔兰和印度,无论什么理由什么原因,维多利亚女王都会顺应民意逼其下台。而女王以这个蹩脚的借口,只能哄骗不懂军事的罗素而已。
  或许维多利亚女王的确有部分这样的想法,想着能出其不意地找到中华帝国的舰队加以毁灭性地打击。先不说这个能不能做到,单单这个想法,便有些天真了。如今那中华帝国的商贾、探哨遍布整个欧洲,大不列颠大规模地出征,中华帝国不可能不知道如此大的动静。因此,想要偷袭或者出其不意地攻打中华帝国的舰队,甚至各个击破,这种可能性太低,只能说是想当然而已。
  因此,维多利亚女王这样说,很有可能只是以此为借口,让罗素辞职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赫伯特和拉姆齐两人均明白,这次大不列颠王国是必定要出动大军收复印度,并与那东方的中华帝国展开彻底影响国祚的一场大战。只是,那异常顽固的财政大臣格莱斯顿真的会同意这样的军费开支么?这可不是一点点。当初大不列颠最为强大的时候,还是近东的克里米亚与法国、土耳其一道联合与沙俄作战,加上雇佣兵等最多参战不过10万的兵力,也花了数亿英镑的战争开支,就算这样,还只是小小的克里米亚半岛而已。要是如今这般,以大不列颠王国的兵力为主力,万里迢迢地到印度,甚至攻打远东的中华帝国,军队超过15万之众,地方也如此之广,费用岂不是更加的高昂,比克里米亚战争的军费还要高?
  赫伯特和拉姆齐两人很是怀疑,大不列颠王国如何能凑出这样的军费开支。
  就在英国女王和内阁成员们商议好,前往议会不久,伦敦街头,关于中华帝国向大不列颠王国宣战,并悍然出兵攻占了大英帝国的锡兰岛和印度殖民地,印度总督坎宁投降的消息,开始四处流传起来,整个伦敦街头开始人心惶惶起来。
  当天傍晚,《泰晤士报》加班加点,破天荒地增印了一版特别新闻。整个新增加的只有一个版面,直接刊登了来自印度和远东的这则重要新闻。
  新闻的题目直接用了一句诗人拜伦的诗句“千万艘船舰在你身上驰驱,痕迹不留”作为引言,并配以“哭泣吧,大不列颠,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上的明珠被抢走”、“大英日不落帝国从此日落西山”、“维多利亚女王失去亲王之后,再失巨爱,爱尔兰和印度”之类的章段标题,沉痛向大不列颠的子民宣示了这一震撼的重磅消息。
  《泰晤士报》评论道,大英帝国继失去美利坚、海峡殖民地、爱尔兰之后,再度失去印度和锡兰,国力大降。大英帝国的士兵上十万战死战伤在东方,还有超过3万士兵被俘,整个英国陷入最为哀伤的时期!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悲哀,更是大不列颠王国的悲哀,是全体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人的悲哀。
  最后,评论用悲痛而言辞激烈的语气道,大英帝国再不振作,再不采取正确的应对,将会彻底葬送掉帝国,从原来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变成大不列颠王国甚至不列颠王国。而这样要不了多久,大不列颠王国将失去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被那个中华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等超过,沦为二流国家。因此,评论激励所有的大不列颠王国公民,行动起来,捐助军费,积极参军,为大不列颠王国、为收复印度、为重塑大英日不落帝国竭尽全力。
  跟随着《泰晤士报》的脚步,其他的《每日电讯报》、《世界新闻报》、《每日邮报》等报纸也纷纷增开特刊,甚至已经到了晚上,还专门发行出售还在苦苦等待最新消息的民众。
  《每日电讯报》直接以维多利亚女王正在伤心欲绝的头像漫画为版面中心内容,谴责印度总督坎宁为罪犯,丢失印度,让女王和大英帝国失去最为重要的殖民地。
  而《世界新闻报》则站在战死在印度和锡兰的英国士兵角度思,声称大不列颠王国遭遇本世纪最大的危机,战死战伤的士兵的抚恤费用,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被俘虏的3万英国士兵,不知道会不会遭遇不公正对待。报纸呼吁大不列颠内阁政府和议会议员们,考虑下这些士兵们的生死,建议大不列颠王国与中华帝国和谈,停止战争,要回俘虏。等大不列颠王国重新发展起来了,再处置印度问题。
  到了晚上,经过这些报纸上新闻消息的传播、发酵,整个伦敦街头,数以万计的人群纷纷走上街头,相互惊恐地传播着流言,整个伦敦都轰动了。
  等夜幕降临以后,数百上千的人群,一窝蜂涌上伦敦各条街巷,某些售卖茶叶、陶瓷和中华帝国工艺品的店铺,开始被“义愤填膺”的英格兰青年们开始打砸抢起来。而最惨的是曾经的中华帝国驻伦敦使馆,尽管早已经空无一人,被伦敦警察局接管,但仍旧被怒火中烧的群众纵火焚烧,甚至还与闻讯而来的警察发生冲突,死伤数十人。
  整个伦敦都有些乱了套,要不是伦敦市政厅和警察局迅速派出人数众多的军警走上街头巡逻,各个街巷都很可能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暴乱。甚至,后面连伦敦的军警人数都出现不足,陆军部连忙调动了上万的步兵赶来维持街头秩序,这才基本平复。
  另外有不少的人群,连夜来到市政厅和议会广场,向政府抗议,要求与中华帝国和谈,赎回被中华帝国俘虏的英国士兵,并将所有战死在印度的英国士兵尸体运回欧洲,发放家眷抚恤。当然,这些人基本是军属,那些士兵们也不好对其如何,加上他们也没有什么暴力行为,便紧急禀报内阁,内政大臣和陆军大臣连忙赶来发誓、安抚。
  但除了这些听信新闻,以为中华帝国是魔鬼的人群之外,还有不少的百姓颤颤巍巍地躲在家里,祈祷上帝保佑,不要再发生战争。
  次日,又一个消息传开了:大不列颠王国内阁首相罗素,因为印度领地的丢失,引咎辞职,原任首相德比伯爵以外交大臣的身份兼任首相之位。但对于中华帝国的宣战和侵略印度,内阁还是没有公开的说法。就在大家纷纷猜测的时候,一个秘密的消息开始流传起来:大不列颠王国发行了巨额国债,借钱出兵,收复印度及征讨远东了。


第1065章 法国皇帝的为难
  法国巴黎。法兰西第二帝国圣克鲁宫内。
  皇帝路易看完手中的电报,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下首,距离最近的是他的情妇兼私人助理哈丽雅特·霍华德。旁边远一些的,却是国务大臣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公爵、财政大臣莫尔尼伯爵、陆军部大臣佩尔西尼公爵、外交大臣奥斯曼男爵、海军部大臣阿穆兰上将,这都是当今法兰西帝国最红最有势力的人物。
  “各位,都知道了这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了吧啊?”路易有些幸灾乐祸地朝他的亲信们说道:“英国佬在纵横半个世界之后,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惨败!那个娘们和她的大臣们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东方的中华帝国竟然会如此强硬,直接向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帝国宣战,而且还派兵几乎全歼了印度加尔各答近10万大军,一举将英国佬彻底赶出了印度!这真是一个既让人兴奋无比,又让人忐忑不安的消息!不过,若是能亲眼看见那个来自德意志萨克森的娘们一脸惊慌失措的样子,那就好了!”
  他的私人助理哈丽雅特·霍华德扭动着凹凸有致的身材,不顾旁边还有几位大臣,便娇滴滴地挤进路易的怀中,娇笑道:“陛下,你好坏啊!真不知道陛下是心里想着那英国女王,恨不得要去解救她呢,还是真的讨厌那英国女王?”
  路易看来也是真的高兴,放得很开,当着众大臣的面,直接将哈丽雅特·霍华德拉到怀里,让她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感受着那丰韵的臀部柔软和温暖,路易简直有些把持不住了。一只手拍在肥厚的所在上面,笑骂道:“霍华德你这个妖精!看来我几天没收拾你,就开始发起浪来了。有了你这个又年轻又高挑的妖精,还怎么可能会想着其他女人,更何况是那又矮又胖的四十岁老娘们。”
  路易一句话说完,便上下其手,将情妇挑拨得娇喘不已,直到旁边的海军部大臣阿穆兰上将实在看不惯了,重重地咳嗽了几声,这才有所收敛下来。
  “陛下,刚刚收到消息,英国内阁和议会已经通过了出兵收复印度的决议,而且已经从大不列颠岛开始前期运兵。海军部从伦敦内部得到消息,首相罗素引咎辞职,而德比重新接替首相,立刻组织内阁和议会通过了发行超过2亿英镑的国债,并且,由英国的上百位银行家金融家先期进行票据借款,填平军费带来的缺口资金。英格兰银行、米德兰银行、威斯敏斯特银行、劳埃德银行、国民地方银行、巴林银行、东方银行、西敏寺银行、渣打银行等全部参与其中,特别是英格兰银行,作为英国政府的中央银行,直接作保为英国政府发行债券1。5亿英镑。英国这次出兵,可是花了大血本!”哈丽雅特·霍华德从路易的大腿上滑了下来,整理了自己凌乱的衣裳,一本正经地说起国事来。
  这倒让其余的大臣们高看了她一眼,特别是海军部大臣阿穆兰上将,因为刚从地中海调回巴黎不久,不熟悉情况,原本对这名皇帝的情妇很是不屑,此刻才想起手下跟自己说的,这名巴黎城中最有名的没有名分的王后竟然是名金融界的交际花,皇帝长期和她保持超亲密的关系,不仅仅是看中她的美貌和风骚,更重要的是她能为法兰西帝国拉拢和联络一般金融银行家们。
  财政大臣莫尔尼伯爵马上接口道:“是的,陛下!霍华德小姐说的没错。虽然是秘密借贷,但在银行家的圈子中消息早就流传了出来。不过,从这次借贷的规模和发行国债的力度来看,这次出兵的规模很大。霍华德小姐探听到的,这只是第一批面向银行家们发行的债券,根据我得到的消息,后面英国还会组织面向国民甚至全欧洲人发行债券,以支撑他们有足够的军费开支,出兵收复印度。我猜测,发行债券为何如此顺利,短短时间便能募集到上亿英镑的资金,除了英国本身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之外,还有一点,英国政府肯定是将印度的利益抵押或是直接当成股份公司的形式,承诺收复印度后将之在印利益让那些银行家们均享了,否则这帮吸血鬼一般的金融家们不可能如此积极,更别说什么爱国之类的。”
  路易叹息一声:“大不列颠不愧是世界强国,国力雄厚。但他们越是这样,这越是我们法兰西帝国超越取代的一次机会!众位都是帝国的肱股重臣,是我最信任的大臣,不瞒你们说,我得知整个消息后,又兴奋,又担忧。你们说,英国举债要收复印度,准备再次大规模出征远东。若是失败了,会怎么样?”
  财政大臣莫尔尼伯爵道:“那英国就会造成财政极度恐慌,信用危机,这种借贷利息高昂,英国政府很可能因此破产,不得不压缩开支、放弃一些资产,加大税收甚至征收重税来还债。这样一来,会造成连锁反应,英国军事实力和经济都会遭受重创,甚至陷入崩溃和动荡。那些伦敦的银行家们,可不会因为自己的是英格兰人就仁慈。”
  “不错!”路易兴奋地道:“这就是我心中隐隐最为期盼的结果。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法兰西帝国便可趁机加点料。那中华帝国不是宣布对英国宣战吗,如今那中华帝国的贸易已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强,英国作为交战国,他的贸易势必大降,而我法兰西帝国则可趁机加大贸易占比,抢占市场和资本,壮大军事力量,一举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我唯一担心的是那中华帝国!他们发展得太快了,虽然我们目前还算盟友,关系也算密切,但毕竟……主要是他们发展得太快了,我们必须警惕起来。原本拉拢他们,是为了加强对东方的贸易以及打压大不列颠王国,如今大不列颠已经开始衰落,我们法兰西虽然受益,但那中华帝国太强大了,也会不利于我法兰西的利益!”
  说到这里,路易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转头朝众人一脸严肃地道:“今天召集大家,就是商议下,如何对待此次英国出兵远东的事情。根据我的预计,英国很快便会联系我们,联合一道出兵,就如同克里米亚战争一样,如何应对?”
  皇帝的这个问题,主要当然是针对国务大臣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公爵和陆军部大臣佩尔西尼公爵、外交大臣奥斯曼男爵、海军部大臣阿穆兰上将这四人。
  外交大臣奥斯曼男爵地位低,而职责又是负责外交,便立刻回答道:“陛下,我的建议是拒绝英国的联合出兵。毕竟,我们与英国虽然是盟友关系,但与中华帝国也是盟友关系,而且,如今与中华帝国的贸易往来,比英国更多,获得的利益更大。”
  海军部大臣阿穆兰上将却道:“陛下,我不赞同奥斯曼的说法!我认为是可以考虑一下,但不要急于答应英国,而且拿捏一下,看英国和中华帝国他们如何开价,无论是谁,只要能将印度分出一半给我们法兰西,还有那个锡兰岛,这样的话,我们法兰西便支持谁。只有这样,才最适合我们法兰西的利益!”
  国务大臣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公爵听完连连点头,道:“阿穆兰将军所言极是!陛下,可以提前与中华帝国提点一下,若是他们想着独吞印度,则我们法兰西就参与英国的联合出兵,若是他们愿意与我们分享印度,那么,在同样的条件下,我建议还是与中华帝国合作更好!”


第1066章 沙皇的决定
  路易沉思起来。
  一方面,长期以来都被英国骑在头上,他也不得已只能一直保持和英国的盟友良好关系,但内心其实一直是想掀翻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不为别的,只为当初那位伟大的叔父的大仇,为法兰西帝国的荣耀,为自己的威望,也得超过英国。堂堂法兰西帝国皇帝,总不能被一名娘们骑在头顶。
  而另一方面,他又是真的担心,那个东方的强大国家成长得太过迅速了。这才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个无比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如今如此强大,竟然能击败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英国,占领印度。虽然这是趁着英国内乱的时候,加上联合那印度土著孟加拉叛军完成的,但那也代表着中华帝国的勇气和强大。而且,根据透露的消息,那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的火炮十分猛烈,竟然比大英帝国纵横四海的舰队火炮还要强大,这就是路易最为担心的问题了!
  他可不想将一个大英帝国赶下海上第一强国的位置,又跑出一个中华帝国来与法兰西争夺世界的海军第一强国,更不愿意等哪天,那个东方国家的海军,用从法兰西购买的军舰来攻打法兰西的港口。
  虽然说中华帝国远在遥远的东方,但那个国家如今的疆土已经越扩越大,海军力量也稳步发展,这样的国家,不得不防!
  想到这里,路易开口道:“阿穆兰将军说得对,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是与中华帝国合作,而是与英国!中华帝国的实力,已经成长得有些让人恐惧了。在海外他能击败英国,便同样能击败我们法兰西!因此,必须遏制住这个帝国的成长势头!当然,至少在目前,对方的皇帝还是与我们关系良好。而且,目前法兰西与中华帝国的贸易十分喜人,国民从中也极为受益,这些能保持并发展下去,对我们法兰西都是好事。因此,瓦莱夫斯基公爵,你领着奥斯曼一道,紧急派人与中华帝国驻巴黎的那个什么欧洲特使郭什么的人联系上,要求他们中华帝国将原本印度的一百多年前属于法兰西的领地交还给我们法兰西帝国来经营,平分印度这块宝地。若是他们答应,一切好说,若是拒绝,便宣布与之断交,等英国来邀请时,便一道出兵!还有,从现在起,不再向中华帝国售卖军舰,特别是装甲战列舰,没交付的订单全部搁置,暂时终止供应。”
  众人连忙应允下来。
  ……
  圣彼得堡的冬宫内。
  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一脸兴奋地看了眼手中的报纸,朝身旁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元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