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太平圣军攻克桂阳郴州,新设三军后,又继续在各地大举竖旗招兵。因此,连冯云山都不知道到底多少兵力布置了。
  左宗棠身为圣殿左一承宣,对各类数据都时常收集备忘,以便圣王垂询。故而,左宗棠上前答道:“禀圣王,我太平圣国兵力分布是这样。永州府城失陷,现城东的菱角塘驻有我圣三军蒋天益率领的两千六百人,殿左一指挥黄玉昆、副典水匠彭玉麟率领的新建水营三千人。道州原有圣一军二千,圣二军一千,后新扩编招募的兵勇六千余人,眼下还在训练。”
  “江华县城一千余人,由江华监军林启荣率领。江华至富川间关隘黑岭冲,驻有罗琼树率领的三千圣一军将士。桂阳州城中,原有圣兵,加上圣王留下的一千和李指挥带来的三千,现有圣兵四千,新投圣军的会众三千,城外的矿产和硫酸工场共有一千七百圣兵驻守警戒。郴州兵力最多,罗检点率领的原本四千圣一军已扩编到九千人,林凤祥率领的三千圣二军也扩编到六千人,梁总制率领的四千圣军也扩编到五千人。”
  “另外还有陈玉成率领新成立的圣四军八千人,何禄、邱昌道率领的圣五军七千人,圣六军组成的土营,全部为矿工兄弟,已扩编到五千人。其余各县均有四五百圣兵留守。合计我太平圣军将士共约六万八千余人,这还不计牌尾等在内。”左宗棠一口气说完,也亏得他博闻强记,这么多兵力分布都能一一说出。
  “想不到我太平圣军已经有如此规模的军力!我这圣王当的。季高,以后每月军力变更调动情况,皆要报我知晓。”冯云山对自己的掌控力稍有不满,但很快被军力数字冲淡,听到自己的太平圣军有六万八千将士之后,他又有了第一次存款超过一万块的那种充实感。
  “我圣军有如此多将士,何惧清妖?圣王,就让三娘率一支队伍,出兵桂林!”一旁的苏三娘叫道。她的性格,过于豪爽,甚至忘记自己还是个女人家。
  “三娘你不必心急,有你领兵杀敌的时候!”冯云山阻止道。心底却暗道,你这莽撞性格,只能做战将,不能做统帅,所以,你还是跟着本王保险点。
  “既如此,众位兄弟,我决意,出兵两广!”冯云山下定决心。
  “圣王,既然要出兵两广,则需提前筹划布置一番。宗棠厚颜,能否让宗棠随一路队伍,参谋策划。当然,宗棠会将水泥和矿场等事情先处理好。”左宗棠主动请缨,接着又解释道:“宗棠曾与朝廷的林制台相交一场,承蒙他的眷顾推举,虽无济于事,但感念在心,一直无以为报。如今更要攻占他曾经治理过的地方,因此,宗棠只求圣王能真正施行《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最后一条,让天下人人有田耕,个个有饱饭吃。宗棠也就不虚此生了!”
  “季高放心,此檄文中提到的理想国度,正是我欲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冯某一日不敢或忘!”冯云山正色回答道。
  是啊,左宗棠提醒了他!
  想想,来到这个世界二个多月了。刚开始,他只求能好好活下去。再后来,脱离了宿命,脱离了太平军,脱离了天王东王的掌控后,他又只想快点建立自己的一股势力。到现在,他已经小有地盘,但自己的目标难道真的随着环境始终在变吗?
  他感觉自己应该回到初衷,回到本心,重新竖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为华夏百姓,为这片热土上的四亿人们,谋取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耕地,自己的饭碗,自己的尊严和幸福!


第72章 四路进军
  稍后,道州的曾观澜派人送来详细军情。曾观澜首先说的还是永州被攻陷的消息,他在信中自我请罪,认为细作营未发动起来,导致向荣从桂林出兵都未侦查到。
  对此,冯云山倒是并未怪罪曾观澜,他一个从未治理地方的书生,刚接手道州政务,要管理和熟悉诸多政务,肯定需要投入巨大精力,细作营投入时间自然就少了。其次,细作营人手本就偏少,且还都是一帮侦查菜鸟,对于向荣这种带兵经验丰富的老妖头,有心偷袭,想骗过太平圣军的细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曾观澜的信中最有用的消息,还是后面提到的长沙周边军情。太平军在天王和东王指挥下,四万太平军驻扎在长沙城内,另有一万五千兵力由翼王石达开率领,在湘江河西,和清军抢夺粮食。
  而清军方面,则和前阵子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湖北荆州和武昌赶来支援的一万清兵汇合岳州府地方兵勇,已经汇成一万三千人的部队,已经抵达湘阴。
  而辰州府、常德府的清军,早就到达长沙,只不过见太平军势大,又退回宁乡,和河西的翼王太平军对峙。虽不知道这支清军具体人数,但能和石达开率领的一万五千兵力对峙,显然兵力不下一万。
  另外的宝庆府、衡州府兵勇,原本与广西追兵一直尾随太平军主力,现在也离开驻扎的湘潭等地,往长沙城南进发,这部兵力,只怕接近两万。
  另外有个重要的消息就是广东的五千清兵援军,因为早在长沙被围攻时即出兵入湘,竟未与攻打郴州的罗大纲遇上。长沙陷落,更是让它无法回头救援郴州,毕竟长沙乃是省府大城,而郴州回头便可收复。
  广东清军所部现在已会同醴陵的地方兵勇,抵达浏阳境内,兵临长沙城东。加上被俘虏的郴州衙差曾透露,郴州被攻陷前十余天,有广东清兵经过郴州北上长沙,两下验证,便知道这消息不虚。
  另外的贵州清军和江西援军也都进入湖南境内,兵力不会少。再加上从桂林出发,驻扎永州城的向荣,清军已经调集各地兵力,形成了对长沙的包围。看来,太平军攻陷长沙,也是逼急了满清朝廷,使得他不惜代价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封锁长沙,想一举围歼太平军主力。
  是了!这就好解释为何杨秀清急着派曾水源前来联络自己,相邀合力进攻衡州了。长沙从军事形势上已经被围困,长沙方面自身紧守已经吃力,根本没能力再派兵进攻衡州。所以,约自己一起进攻衡州府其实只是个幌子,其目的便是让自己出兵,吸引清军兵力,减轻长沙太平军的压力。想通了这点,冯云山更加认定敷衍杨秀清才是明智之举。
  曾观澜的消息来的很及时!冯云山暂时没什么其他人选来掌管细作营,毕竟,亲信又适合的人,还就是曾观澜最为合适。他回信给曾观澜,让他无需介怀,安慰一下,然后便是令他抓紧细作营的运作,扩收细作,提高待遇,将细作派往四周各处打探军情。同时收集粮食衣服等物资,运往永明江华与广西的边境。
  农历六月二十五,趁清兵在长沙专心对付太平军主力,太平圣王冯云山下令,太平圣军兵分四路,出兵两广!
  东路为主力,由殿左一检点罗大纲为主将,圣四军军帅陈玉成为副将,率圣一军主力和圣四军两部,合兵一万五千人马,从郴州出兵,取道宜章,攻向韶州。
  中路分为两部。一部由殿右二指挥林凤祥率领五千圣三军将士,出临武,攻占连州、贺州一带。一部由殿左三指挥李开芳率领,一半圣五军和土营圣六军将士合计六千余人,在后跟随林凤祥部,出兵连州、肇庆,再视情形寻找战机。
  西路军由罗琼树为主将,留守道州的御林侍卫白晖怀为副将,率领道州以及江华永明圣军将士共七千将士,出永明,广邀天地会众等反清义士,过富川,袭击桂林府城。
  其余郴州和道州留守人马,时刻注意两广和衡州、永州等地清军动向,随时应变。
  很快,郴桂地区和道州一带迅速行动起来,到处可见旌旗招展,牌尾推着辎重车,队伍连连的出军繁忙景象。
  ……
  这天,临武县南部的山塘圩,上千百姓一早便围聚在圩集,还陆续有百姓前往圩集赶去。
  昨天山塘圩贴出告示,说是今天中午,在圩集会有大戏开演,观戏者都有半斤猪肉相送!于是四周村寨百姓四处奔走,竞相传告,一大早便围聚上千人。
  此刻圩集后面的树荫底下,看着越聚越多的乡民,一名五十多岁的壮汉站了起来,大声道:“时辰虽未到,但人已够多了。兄弟们,开始演大戏吧!”
  “是,大头领!”围在旁边的数百人齐声回道。
  此五十多岁的威严壮汉,却正是冯云山四处寻找打探的天地会头领尹尚英。
  他本是嘉禾人士,家富有,喜交游,乐善好施,因早年加入天地会,经常接济会众弟兄,导致家道衰落,但却也受到众人的敬佩和拥护。太平军围攻桂林开始,尹尚英便聚众千余人,以红巾裹头,活动于桂阳、临武、蓝山一带,流动作战,杀富济贫,势力很快发展到近三千人。
  原本,太平圣军攻陷道州,前阵子又一路占领嘉禾、桂阳等地,尹尚英便想率领手下兄弟投奔太平圣军。不料有手下兄弟建言,此太平圣军已经不是广西的太平军,占领嘉禾桂阳等地,亦不烧毁孔庙学堂,也不捕杀贪官乡绅,不值得众兄弟投效。
  尹尚英便犹豫了。他又害怕继续呆在嘉禾境内,众兄弟会和太平圣军发生冲突,便领着众人一路南下,现在来到这临武县南部的山塘圩。
  按照往常的惯例,每到一地,他便带领兄弟们抓住当地家财富有和曾经当过官的乡绅,公开宣判再行斩首,抄没家财,分一半给当地穷苦百姓。这种杀富济贫的做法,收到沿路百姓的欢迎,众兄弟也分到些财产,因而跟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活动区域的扩大,嘉禾蓝山临武一带的富户已经被清扫一空,没被抓住的也都逃到别处,尹尚英和众兄弟的日子便日益艰难,为此,他将目光投向了从未去过的邻地——连州。
  做完山塘圩这一遭,就带兄弟们前往连州!尹尚英心里期待着,脸上堆起笑容,带人往圩集中间走去!


第73章 被说服的尹头领
  随着尹尚英的到来,圩集里的人群自动散开一条通道。
  “大头领来了。”
  “这就是最近纵横咱们临武的那个嘉禾佬?确实威风凛凛!”
  “废话!尹大头领行侠仗义,带弟兄们杀富济贫,为民除害,乃是一等一的大英雄!”
  围观的人群中,议论纷纷。
  七八名被五花大绑的乡绅,被推到圩集当中的木台上。看来好戏就要开演了!
  “胡水根,山塘圩五口塘寨人,平素为祸乡里,欺男霸女,侵占乡邻田地。现我天地会替天行道,斩除此恶!”
  “黄细弟,山塘圩三冲寨人,勾结官府害死乡邻。现我天地会替天行道,斩除此恶!”
  “李麻三……”
  随着一声声惨叫,木台上被说到名字的乡绅,一个个被斩首,七八个脑袋带着温热的鲜血,从木台上滚到圩集地面,吓得围观的百姓一阵惊叫。
  听着乡绅临时前的惊呼哀嚎,围观百姓的尖叫,尹尚英闻了闻浓郁的血腥味,很是兴奋。他最享受的时刻便是将那些为富不仁的乡绅送上戏台,让他们在平常欺负过的人面前被斩首,那种反差的美妙,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随后,尹尚英让兄弟们将从乡绅家中抄没的一些粮食、铜钱分发给围观的乡亲,又用抄没的一些银两在市集买些猪肉,分发给大家。顿时,圩集里的人们喜笑连连,忘记了刚才的惊恐血腥。甚至,很多穷苦人家便有人找来,要求加入尹尚英的天地会。
  “大头领,有上百名乡民找来,要求见大头领。”有兄弟跑来禀报尹尚英。
  “那肯定是乡亲们感谢尚英来了,走,去见见!”尹尚英立马站起来,从休息的地方起身出去。
  “你就是尹尚英?”来人中,为首的一个干瘦老农喊道。
  “我就是。老叔您找我何事?”尹尚英恭敬地答道,他幼年丧父,对待长者便异常尊敬,能得到长者的称赞,则更是让他陶醉。
  “你这恶贼!害死黄大善人,你不得好死!”干瘦老农破口大骂。旁边的天地会兄弟马上拔出长刀,准备一刀砍死,干瘦老农身后的数十年轻男丁也冲上前来,眼看就要死伤一片。
  “住手!”这时,尹尚英制止了为他出头的手下兄弟,走近干瘦老农,竟吓得那数十个年轻男丁为之一凝,不觉往后退了半步。
  “老叔你为何辱骂尚英?我尹尚英自问从不做亏心之事,行侠仗义,爱护乡邻,不知老叔说的黄大善人是怎么回事?”尹尚英想问个究竟。
  “刚刚被你在圩集里害死的黄细弟,就是我们三冲寨的大善人,生性乐善好施,不想竟被你这好歹不分的土匪给害死。”干瘦老农说着,老泪纵横,显然对尹尚英怨念极深。
  怎么回事?尹尚英不信他说的话,又找了几名三冲寨的百姓问了问,才心生后悔,看来自己真的杀错人了!
  原来,这黄细弟,虽然家境富裕,多有田产,却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好人。三冲寨原本有几个广西来的盗贼,为祸乡里,只因黄细弟热心乡里,便挑头出来花些钱财,请官府派兵将盗贼抓捕,竟被人说成害死乡邻。
  为什么这个黄细弟明明是个乡绅大户,怎么也会是个好人?尹尚英有点想不透了。
  不过,他本是个光明磊落之人,既然杀错了这黄细弟,他就要认错!
  在干瘦老农的见证下,尹尚英亲手给黄细弟收尸厚葬,又亲自披麻戴孝送其入土,以示歉意。虽然有些兄弟不满自己的大头领这样做,但山塘圩四周几千人都钦佩尹尚英为人,更是连续有上百青壮入伙。
  尹尚英忽然想起,自己就因为手下兄弟说的,太平圣军不捕杀贪官乡绅,就决定暂不投靠太平圣军,会不会也是一种错误?
  太平圣军不捕杀贪官乡绅,会不会也是误传?那些有钱的乡绅,就都是坏人么?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都杀掉么?尹尚英不禁陷入迷茫。
  “大头领,有名桂阳会头,自称陈义和的,前来找你。”手下报告。
  “啊?是桂阳的陈兄弟,快快请他进来。不,你带我去见他。”尹尚英喜出望外,从迷茫中回过神来。
  “陈兄弟,你怎么有空来此?”尹尚英看到面前的粗壮汉子,豪声道。
  来人正是已投靠太平圣军的桂阳天地会首领,陈义和,新人圣四军军帅。
  “尹头领,义和特意前来找你,却是有件大事要说与你听。能否屋内细说?”陈义和正色道。
  “行!陈兄弟你就别头领头领地叫了,都不是外人,叫我尹大哥吧!”尹尚英一边说着,一边领着陈义和进了屋内。
  “尹大哥,你我都是诚实人,我就开门见山了。不瞒你说,义和十来天前,已经率桂阳的那些会党兄弟,加入了太平圣军!此次,便是奉太平圣王之命,特意前来,想劝说尹大哥率领众兄弟一道加入我太平圣军。不知尹大哥意下如何?”陈义和果然够开门见山地,直接没有任何客套话地说出来意。
  “这?陈兄弟,想不到你也加入了太平圣军!可是那圣王逼迫于你?”
  “当然不是。尹大哥,圣王和善待人,岂会逼迫?是我看太平圣军进入桂阳后,一路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未犯,更兼军势雄壮,我和兄弟们才心甘情愿入了太平圣军。”陈义和已完全将自己当初太平圣军一员,继续解释道:“想我陈义和率天地会众,奋战桂阳几年,未成大事,反倒连累兄弟死伤不少。可这太平圣王,英明神武,率领圣军纵横湘南,短短二月功夫,从一牌尾累赘之师,发展为数万兵马的强大势力,占有永州、桂阳、郴州三地,如今圣王又准备出兵两广,相信不久,这天下都有我太平圣军的一份。”
  “真的?太平圣军真的准备出兵两广,攻打满清?”尹尚英惊呼一声,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太平圣军可就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大得多。
  “尹大哥,义和离开桂阳时,太平圣军已经准备出征事宜,应该不会有错。不过,此事还需保密,以免被清妖知晓,提前防备。”陈义和接着劝道:“不知尹大哥意下如何?我太平圣王诚意拳拳,翘首以盼尹大哥能加入圣军,共创大业!”
  “陈兄弟,尹某原本也是想加入。但有手下兄弟说,你们太平圣军已不是原来的太平军,对待满清也仁慈很多,对待乡绅也如官府一样,任由他们欺凌百姓。尹某这才一直下不定决心。”尹尚英将自己的疑惑直接说了出来。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问题,这都不是难事!不错,尹大哥,我太平圣军是跟原来的太平军不同了!但只会更好,更让百姓爱戴!”陈义和大声说道,眉间的自豪洋溢出来,感染着对面的尹尚英。
  也许,这太平圣军确有过人之处吧,能让刚加入的陈兄弟如此自傲,引以为荣。尹尚英想道。
  “再说对待满清和地方乡绅之事!任谁都知道,我太平圣军最是痛恨清妖,除非投降,否则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清妖。至于对待乡绅,义和加入圣军尚短,但也听圣王说过,并不是所有地方乡绅都是十恶不赦,其中也有部分乡绅是老百姓称赞的好人!若是我们将所有乡绅青红皂白不分,全部杀尽,那就会让天下所有乡绅投向满清,对付我们圣军。何况,杀了所有乡绅,对于百姓,并无好处。倒不如,杀掉为非作歹的恶绅,让其余乡绅得到警醒,自然会善待百姓。”
  “圣王还说,这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先推翻满清的统治,光复我汉人的主人地位。”陈义和接着说道,“有时候光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留着他,利用他给百姓做点事情,说不定会更好。圣王说只要为百姓好,宁愿承担恶名,也在所不惜!”
  “好个一心为民的圣王!我决定了!”尹尚英一拍桌子,大声叫道,引得屋外的几名兄弟跑了进来。
  “正好,你们来了!传我话,我尹尚英决定率兄弟们加入桂阳的太平圣军,有不愿意的,明日分些盘缠,让他们离开!”


第74章 入伙的礼物
  “太好了!尹大哥能如此决断,乃是众位兄弟和太平圣军一起的福气!”陈义和大喜,原本他还想着要多费口舌,没想,尹尚英竟然主动要加入!
  “兄弟们当然也追随大头领,一同加入太平圣军!”众人齐声道。
  “那好!既然决定加入太平圣军,便是圣王的属下,圣王便是我们的大头领!我们天地会的一帮兄弟,义气为最重,自然要为圣王分忧解难。既然圣王有意出兵两广,尚英有个建议,不如我们联络连州的天地会兄弟,打下连州送给圣王,作为入伙的礼物,你们觉得怎样?”尹尚英越说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
  “尹大哥说的太对了!众兄弟,便攻下那连州城,送给圣王,也能显出我等本事!”众人齐声夸赞道。
  “尹大哥,众位兄弟,这不是小事,是不是等圣军出兵后,再从长计议?”陈义和小心地劝道。
  “陈兄弟不必小瞧我等,区区连州城,拿下不在话下!何况连州城内也有不少我们天地会兄弟。”一名魁梧的中年汉子对陈义和说道。
  陈义和见状,只能不再相劝。这些会众都是江湖习性,刚愿加入太平圣军,若是阻扰,说得太多,反而引起他们不快,造成隔阂。为今之计,还是早些派人通知圣王,早些出兵才是。
  ……
  没有月亮的夏夜,没有风,闷热异常,只有知了,半夜都不休息,还在鸣叫。
  连州城头,几名守卫东倒西歪地靠着城墙酣睡着,只有外委把总杜山一人醒着,被知了吵得睡不着。
  最近时势越来越差,北边湖南境内的长毛贼越闹越凶,如今已经蔓延到连州境内。说来好笑,这本是广西闹起来的长毛贼兵,竟然跑出广西,跑到湖南开始闹大。搞的连州一带,每天都有人成群结伴,翻过深山老林,跑到湖南参加长毛贼军。
  杜山想着,也管不了这么多。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外委把总,不入流的官职。他只担心长毛贼什么时候打过来,到时候能不能捡回一条命。
  他知道,不单他有这个担心,比他职务高的官老爷们,更加这样担心着。自从北边的临武被长毛攻破以后,游击将军和守备大人就同时身患重疾,回乡下养病,已经好些天没在连州州城里了。如今连州城内除了知州外,最大的武将就是一名千总,不过,杜山知道,他晚上必定是在怡红院里过夜的。按照千总大人的话说,谁知道长毛什么时候打过来?放在自己身上的钱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花出去,才算!
  要不是他没钱,他也想去那怡红院享受享受。
  正胡思乱想的杜山,忽然听到城下有什么声音,他站起来,往城下一看,顿时惊醒,冷汗立刻流了下来。
  城下不知何时,已经有数百黑影,个个手持长杆长梯,口含反光的牌刀,往城墙上爬。完了,长毛贼攻过来了!
  “敌袭!”他刚喊出一个字,只觉后心一痛,后背已被插了一把匕首。摇晃着转身一看,原本熟睡的三个城头上守兵,不知何时醒来,朝自己狞笑着。
  “他们都是长毛贼的奸细,另外的守兵肯定和我一样,都被他们害死了!”这是杜山的最后一个念头,他来不及细想,便被黑暗吞没。
  “嘉禾的尹大头领就是艺高胆大!我老钟就是佩服他。”一名守卫望着城墙下攀爬的人群,说道。
  “别废话了,再等几人上了城墙,我们便一起去打开城门,那时才算安稳!”另一名守卫踢了踢死去的杜山,轻声喝道。
  “凶什么凶,不就一个伍长吗?现在咱们都不是清兵了,都是三合会的兄弟,你也没比我大!”那名守卫嘟嚷着,用手拉住第一个爬上城墙的天地会兄弟。
  随后,众人纷纷爬上城墙,很快城头其他守卫的清兵发现了动静,厮杀了起来。但为时已晚,随着城门的打开。
  尹尚英率领的天地会兄弟奋勇入城,杀声一片。城头上几十名清兵很快便失去抵抗,死得死,降的降。
  城内军营的清兵在一名把总的率领下,准备抵抗,一听铺天盖地的杀喊声,顿时失了胆气,把总也脸色大变,带着两名亲信,悄悄脱掉衣袍,偷偷溜走。
  剩余三百多名清勇中,数十名高声大喊:“天地会的兄弟们,我是三合会的兄弟,都是自己人,别伤了和气!”喊罢,扔掉手中鸟枪和牌刀。
  有了示范,其他的二百多名清勇也有样学样,纷纷扔掉手中兵器,叫道:“我是三合会兄弟,大家自己人!”没了把总千总的管束,清勇们纷纷投降。毕竟,命是自己的。连大人们都早就逃跑了,自己只是混行伍饭吃的,没必要为不认自己当奴才的满清主子拼了身家性命。
  尹尚英率人在几名三合会弟兄的带领下,到州衙和怡红院将尚在睡梦中的知州和千总都抓了起来。不得不说,干武将的千总就是比做文官的知州厉害。天地会的兄弟们,将千总的被窝掀起来,发现他身边竟然躺着三名美妓,比只搂着一名小妾的知州身体不知道强了多少。
  尹尚英很畅快!想不到连州城这么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他甚至在想,是不是继续往阳山,将他一道攻占下来,给圣王一个更大的惊喜。
  而且,连州城中,除了那名把总换衣服逃跑之外,其余的人都被擒获。其实,尹尚英不知道的是,想要逃跑的,早在十来天前就已经跑了。不管怎么样,看着俘获的财物,尹尚英满心喜悦。
  不过,陈义和的一句话,让他心中一疼。
  “尹大哥,既然加入我圣军,便按我圣军规矩行事。对于这些缴获,全部充入圣库,再由圣库分发给各位兄弟。”陈义和解释道,“这样一来,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当然,我们太平圣军与原来的太平军不一样,不会一点都不给个人发放钱财,会根据功劳大小,发放奖励。但这必须要先将缴获上交,再论军功发放奖励,否则,哪来的财物可奖?”
  尹尚英想想,也对,这样集中财物,才能办成大事。难怪太平圣军战力强悍,而各地会众却一盘散沙,莫非就因为这些差别?不过,自己手下的兄弟不知道会不会想的通,自己还得去好好说说才行。
  果然,有部分天地会兄弟,还有些城内接应的三合会兄弟,都纷纷反对将所有财物上交。他们看来,是自己拼命缴获来的,就应该大家分掉。哪怕退让一步,上交一半,另一半也得分发给大家,这样才有干劲,否则,下次谁还拼命?
  陈义和道:“众位兄弟,我陈义和原本是桂阳的天地会头领。和你们一样,以前我和兄弟们也是到处杀富济贫,缴获些钱财便瓜分,然后众兄弟便花销一空,不久又是一贫如洗。想必大家也是如此吧?”
  “但自从加入圣军,虽然时间不长,可我和兄弟们再不用愁吃饭的事情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圣军安排,根本不用我们操心。还有每次立功,都有奖励发放,可自己领在手中,也可放在圣库寄存,随要随取。”
  “再说句难听话,就是谁在前线拼杀死了,他的家眷老少有其他圣兵兄弟们照顾,抚恤不少。谁要是受伤了,残了,也有圣兵照顾,这些都需要开支,靠的就是我们上交圣库的财物啊!”
  听完陈义和的解说,众人纷纷沉默下来。
  尹尚英开口道:“大家都是兄弟,还是那句话,谁要是想分了缴获,也可以,就给他分一份,送他离开。但凡是跟我加入圣军的,便不得私分缴获,等圣军来了上交圣库,再做定夺!”
  一句话便决定下来,除了几十人不想加入圣军,分点财物回家外,其余的全都表示跟随尹尚英,加入圣军,遵守圣军规矩。
  陈义和不由松了口气!


第75章 一战下阳山
  连州城北三十里的麻步圩,一支面带疲惫之色的队伍经过,行色匆匆,个个头包红巾,身着蓝色统一制式军服,一副战意昂扬模样。却是从临武出发,攻向连州的圣二军前锋。
  谭绍光如今是圣二军军帅,但由于林凤祥为主将,他只能率领圣二军前锋,作为先锋部队,率先攻向连州。
  “军帅大人,前方三十里便是连州州城。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今天天黑前便可抵达。”一名旅帅对谭绍光说道。
  “让兄弟们放慢速度,天黑前离连州城七八里即可,届时大家前半夜好好休息,后半夜便开始攻城。”谭绍光吩咐道。
  旅帅刚想传令,三名探哨骑马急奔而至,道:“急报,军帅大人,连州城昨夜已为一帮天地会众所破。有一自称圣四军师帅陈义和之人,说是有事禀报,求见军帅大人!”
  “什么?连州已被攻占?快带我见陈师帅,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谭绍光惊叫道。
  “见过军帅大人!”一名粗壮汉子向谭绍光行了一礼,正是从连州准备赶回临武报喜的陈义和。
  看过陈义和出示的官照,谭绍光确信他是圣军兄弟,原本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