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中仓。
  眼前浓烟滚滚,正是中仓所在,数千讨虏军以营为单位,在各自营长的指挥下,担水灭火,而十余架水龙也已经在拼命汲水灭火。
  林凤祥指着不远处,几十个仍自冒烟的粮仓,一脸激愤地道:“圣王,这些清妖做得太绝了,临逃跑,还将通州城内的粮仓都放火烧掉,幸好,这些粮食有些受潮,不大好烧,没怎么起火倒是烟很多。很多粮仓已经扑灭了,但还是有十余个仓彻底烧毁,抢救不回来了。”
  谭绍光却一脸喜色地道:“林师长,不要太贪心啊。清妖没能全部烧完,已经很好了。单单这个中仓,应该就能缴获四十多万石粮食。还有那边的大西仓,听说更多,幸好那些奉命放火的清妖,太过匆忙。”
  冯云山道:“这些粮食,可谓是意外之财。战乱造成许多流民,还有通州城中的米店关门,城内的百姓有可能无米下锅,还是要放些粮食赈济流民和百姓才好。”
  跟随其后的后勤处处长周胜富连忙应下。
  占领通州城,讨虏军不但缴获大炮数十门,刀矛火枪以及火药等无数,最重要的是,在大西仓和中仓一共缴获一百二十万石粮食,通州城角落又缴获了战马七百匹,可能是清兵逃离得太匆忙,竟然连战马都忘记了。
  至于那些刀矛,在冯云山看来,都是破铜烂铁,没办法用上的。而那火枪,竟然大半是些歪脖子火绳枪,一两百年前的东西,让冯云山一阵无语。难怪历史上清兵与洋人作战,溃败如山倒,本就缺乏作战的勇气,武器还这么差,如何拼得过人家?
  翌日天刚亮,通州城内钟鼓楼的钟声大作,城内城外的众讨虏军纷纷集合,匆忙就食,准备出征。
  到辰时,冯云山接报,甲一师和甲八师、甲九师三个师的兵力都已经从通州城外向西推进。
  讨虏军的目标是八里桥!
  这自然不是冯云山又先知先觉,而是因为通州至京城有条运河拦住,要攻向北京城,必须过河。而这运河上,只有两座桥,西边一座是木桥,载着大炮的骡马车载不能通行,第二座是一座漂亮的汉白玉单拱石桥,建造得十分牢固,大概是因为从通州西门到该桥的距离,恰好是八里,便取名叫八里桥。
  听潜伏在通州的特务说,在桥拱之上,天气好的话,还能看见北京城墙。而天蒙蒙亮的时候,早有探马来报,说是清军大部都退守在以八里桥为中心的一带驻守,在原本就兴建的防御工事基础上,又连夜开挖加固土垒和壕沟。不过,因为八里桥的运河两岸边上灌木丛生,河岸都是树林,遮挡视野,探马并不是看得很清楚。
  不过,闻报的冯云山联想到历史上一模一样的战事,便即刻判断出僧格林沁这位蒙古王爷必定是打着在八里桥拼死一战的主意。
  老实说,这处地形还真的是对清军有利。四周都是灌木和树林,蒙古骑兵可以埋伏在树林中,等讨虏军想要通过八里桥的时候,突然杀出,三面包围,另一面又是运河,还真的是只能死拼,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恐怕是没想到,双方武器的巨大差距,不是靠地形就能弥补的。而只能打顺风仗,早就失去了当初八旗入关时候血性的满蒙骑兵,承受不住他的重望。
  更何况,自己还有专克骑兵的杀手锏在。
  甲一师和甲八师、甲九师分东、中、西三路,以八里桥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向西北方向的运河进军。而冯云山以甲五师四个团、甲十师四个团和乙一师仅剩的两个主力步兵团,为后军,随后支援。
  战线自东向西展开。林凤祥率率甲一师绕道从八里桥村的西部,北插八里桥西一带;而陈天仕率甲八师从八里桥村的东部,斜插八里桥;谭绍光率领甲九师沿着官道,也攻向八里桥。
  甲九师两个炮兵团居中,作为先头部队,直插八里桥头,两翼以火枪兵护卫,而新组建的八百骑马的火枪兵更是神采奕奕,在团长张英的亲自率领下,率先在前开路。
  半个时辰后,张英火枪马队与大队清军骑兵遭遇,对方是一群满旗骑兵,从左翼包抄过来,上千骑兵成密集队形驰骋而来,距离张英团将士不到五十步,便抢先开火,手中的火绳枪和鸟枪霹雳啪啦射击起来,声势巨大。
  可惜的是,除了几匹战马稍稍叫唤几声,根本就无甚效果,清军的火枪不知道是都打飞了,还是根本就没能射出五十步远。
  不过,饶是这样,也还是让讨虏军将士紧张不已。现场一片马蹄声和枪声,张英这才发现,自己八百多个兄弟跑太快,距离后面的甲九师主力有二百余步远了。
  他一边高喊下令:“开火!”一边按照黄埔军校里教过的军旗示意发布口令,迅速晃动旗杆,平指敌军,示意开火。
  八百杆夏普斯M1852型卡宾枪,发出浓烈的硝烟和密集的响声。
  这千余满旗骑兵遭到猛烈的火力攻击,一个个应声落马倒地。但后面接着而来的一队队清军骑兵,仍接踵而来,只见敌方战马奔腾而来,四处扬起大片尘土,满旗骑兵人多势众,粗蛮地嚎叫,便想将张英团将士淹没。
  张英见势不妙,开完一轮枪,来不及填装弹药,将斜跨在脖子上的卡宾枪拨在一边,掏出腰间的柯尔特左轮手枪,又是一轮密集枪响。
  清军又是倒下一大片。
  然后,张英率领八百火枪骑士,停住战马,收好柯尔特左轮手枪,拔出绑在后背的马刀,一边挥舞一边调转马头,往后退却,向后面紧跟而上的甲九师主力靠拢。
  而这时,甲九师步兵主力终于赶到。
  比刚才八百火枪骑士密集数倍的枪声响起,势如潮水般的清军骑兵,又势如落叶般地摔下战马。
  而且,经过这一番拖延,后面中间位置的甲九师两个炮兵团,已经布置好火炮。
  方便布置的几门野战臼炮已经被点燃,开始猛烈开火,喷出的榴霰弹,在清军骑群中爆炸,呼啸的碎片撕裂着满蒙骑兵。
  冲过来的清军见占不到便宜,反倒损失数百骑,见讨虏军火力凶猛,有些畏惧起来,但后面的军令又一直催促往前冲杀,一时间进退维谷,不由迟疑起来。


第581章 八里桥血战(中)
  而谭绍光这边,见清军疑虑不定,乱作一团,趁机下令猛烈的开火。一时间,枪弹如雨,炮子如陨石降世,射向、砸向清军骑群,一片狼哭鬼嚎的惨叫声,淹没在炮声和枪声交织的声音之中。
  这时终于反应过来的清军,连忙下令撤退。
  谭绍光连忙下令停止炮击,由张英骑兵队领头,甲九师除师部和二个炮兵团以外,全线冲锋,将清军赶往八里桥。
  而中线战场,冲到八里桥村口的甲八师将士也与土垒、壕沟后面的清军交起火来。要冲向八里桥,必须先击退八里村驻防的清军。于是,陈天仕下令架设火炮,开始轰击土垒和壕沟。并不是他不敢冲锋,而是担心冲上前,便会与清军肉搏厮杀,这样伤亡太大。而另一方面,他在等待西路的甲一师也交上火,三路夹击。
  但没想到,清军却根本无意冲出壕沟,只是在后面点着火绳枪,放着弓箭,稀稀拉拉的没什么火力,而且大多都是朝天随意而放,根本就伤不了讨虏军。不由让陈天仕一阵愕然,甚至怀疑这些清兵是不是被特务司策反成功了:这不是对战,这根本就是在敷衍,帮助自己嘛!
  而听到中线发出的枪炮声,犹如接收到信号,林凤祥率领甲一师也抵达八里桥村西侧,开始朝村内发起进攻。
  八里桥村内,仓场侍郎崇纶率领原本通州城内的近三千绿营兵和四千满旗步兵均隐蔽在灌木林中和战壕里,待机杀敌;而八里桥后,僧格林沁亲自率领近万骑兵,随时准备向讨虏军发动正面反冲锋。
  甲一师和甲八师的四个炮兵团猛烈的火炮,将八里村几乎掀得天翻地覆。在猛烈的炮火下,清军连头都抬不起来,骇然变色。时不时的几发榴弹,炸裂的碎片让工事后面的清兵也连连惨叫。
  崇纶连连派兵向八里桥后的主将、僧格林沁求援,但在桥后的一片树林之中,手持千里镜的僧格林沁丝毫不为所动,冷冷地道:“还不到时候!”
  一旁的直隶总督桂良,擦去额头的汗水,颤声道:“僧王,再不救援,只怕村里的数千清军要折损不少,还会要弃营而逃啊。”
  “为大清尽忠,本就是做奴才的本份!而且,本王安排他们镇守八里桥村,本就没想过能顶住贼兵的进攻。他们只是拖延时间,损耗贼兵枪炮火药的用途而已!”僧格林沁冷酷地撇撇嘴,嘴巴发干,他从身边的亲卫手中接过一袋马奶酒,一仰头往口里倒入,这才抹了下嘴唇,道:“只要他们拖延到中午,让贼兵不吃不喝筋疲力尽就算完成任务。然后再下令让崇纶领兵撤退,将贼兵吸引到八里桥这处狭窄之地,我蒙古铁骑养精蓄锐,再突然三面杀出!要不就将贼兵彻底击溃,要么就战死在八里桥上,为大清尽忠!”
  桂良不禁心中发寒,这僧格林沁,竟用数千清兵作为诱饵,还孤注一掷拼死要与贼兵决一死战。不过,想想如今大清的处境,还真是除了这般,另无选择了。
  仓场侍郎崇纶再一次求援无果后,开始绝望了。因为这时,甲一师和甲八师已经攻入八里桥村,很快,便要将防御工事给全线包围。而此时,七千清军步卒已经伤亡千余人,清兵们已经无心困守,开始自行逃离。
  崇纶组织亲卫连斩数人后,勉强将逃兵截住,正在讨虏军发起全面冲锋杀上来的时候,八里桥后,数声大炮轰响,这是命令他后撤的信号。
  崇纶大喜过望,连忙率领清军后撤,往运河方向退奔。这撤退的速度,竟比讨虏军冲锋要快上许多。
  一见清军逃走,讨虏军顾不得打扫八里村的战利品,发起全线冲锋,紧追其后。
  甲一师和甲八师一路射杀而来,而这时的甲九师的炮兵团也正好杀到八里桥东侧。讨虏军三路兵力,向八里桥处的守军发起猛攻。
  河岸对面树林之后,僧格林沁一见时机已到,大喜,下令吹响蒙古特有的冲锋号角。霎时,僧格林沁亲自督率五千余名哲里木盟、乌木达盟的蒙古骑兵冲过八里桥桥面,杀向正准备攻向桥头的讨虏军。
  而另外两边,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率领三千察哈尔蒙古骑兵从运河边发起冲击,由那马善率领的二千余名满旗骑兵也冲出树林,往进攻的讨虏军袭来。
  清军万余骑兵高声呐喊,挥舞着马刀和弓箭,声势震天。但可惜的是,此时的讨虏军三个师的炮兵团,虽然重炮还未摆好,但野战臼炮和小火炮都已准备就绪,开始轰击。
  甲一师的二个炮兵团,八门野战臼炮对准八里桥上的清军,便是连续的斜射;而甲八师的上千炮兵,将八门野战臼炮和六门车载滑膛炮对准迎面而来的清骑兵,对桥纵射。而同时,其他克虏伯重炮也不断被炮兵安置起来,不断投入轰击之中。
  一时间,万炮齐发,响声阵阵,把桥栏杆炸得横飞,将冲杀而来的清军打得落花流水,人马断肢漫天飞舞,硝烟弥漫。
  而列在火炮两旁的火枪兵也没闲着,将两边冲来的察哈尔蒙古骑兵和树林中冲出的满旗骑兵杀得根本难以靠近,落马者无数。
  蒙古骑兵大多都是远远地张弓射箭,有些甚至在五十步之外便射出箭枝,却根本上不了讨虏军分毫。真正挥舞马刀想冲杀近搏的,却是不多,而这些,根本就冲不近二十步以内,便被猛烈的火炮和枪弹击得纷纷落马,剩下一部分,连忙扼住马头,转身回撤。
  而此时,冯云山已经命令甲九师三个步兵团和甲五师、甲十师傅的四个陆战团,悄悄从东部运河上利用战船和运兵船、划艇搭设了一个简易浮桥,直接从东北侧过了运河,绕道到八里桥后面的管庄处。而唯一的一个半骑兵,张英团的八百马兵,也被用来运送火器,不单四门野战臼炮,还有十六个中型架子。可怜的清军战马,被用来抬拉重型火器了。
  七个半团的讨虏军将士,近万人的队伍出现在管庄,立刻被清军探哨发现。
  而僧格林沁一听到探哨信报,大惊失色:“什么?上万贼兵出现在管庄?”他来不及琢磨贼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只知道,这是通往北京城的退路不能被切断!
  僧格林沁满是惶恐之色,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布置,被贼兵就这样轻易给破坏了。
  不行,不能让贼兵两面夹击!他唤过自己的副手,副都统伊勒东阿,让他率领五千哲里木盟、乌木达盟的蒙古骑兵和四千步卒兵勇拼死守住八里桥,不让贼兵冲过。
  而他,则率领四千骑兵和一万六七千的清军步卒主力集合起来,攻向管庄。
  僧格林沁的督兵能力却是惊人,短短两刻钟内,便已经将骑兵分为两翼散开,而中间的步卒设为三个密集的方阵,潮水般地冲向谭绍光的甲九师和水师陆战团混合兵团。在他的激励下,若是不能冲破管庄的封堵,所有的清军都得交代在这里。
  而且,僧格林沁的亲卫又接连斩杀几名想要后撤的步卒,清军无奈,蜂拥杀向讨虏军。
  而指挥作战的谭绍光,却冷酷地一笑,虽然没了火炮轰击清军,但他却带了秘密武器。此刻,正是施展的好时机!谭绍光下令开火,还特意让甲八师带了杀手锏武器——康格里夫火箭的第一、第二主力步兵团集中在中央最前边位置,便于施展。
  早在圣王冯云山得知圣国克虏伯钢铁公司能生产康格里夫火箭之后,便急命其紧急制造了一批,赶在海路出征前送达广州,交给唯一会使用的甲九师,带到战场上来。
  谭绍光试验过几发,便舍不得再试了,数量不是很多,他想全部投放在清妖身上。
  架好简易木材做成的炮架,将炮托对准冲来的清军,调好中程打击距离,迅速点燃引线,谭绍光一脸期待地等待这寄予厚望的杀手锏带来的战绩。
  霎时,三十余发火箭冲天而起,呼啸着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砸向清军兵勇。
  因为设定的是中型射程,火箭刚好从高点落下一半时分,便纷纷凌空爆炸,漫天的火光和被剧烈的爆炸急速飞射的碎片,纷纷击中地面的清兵,死伤虽不是太多,但纷纷吓得爬在地上,抱头发喊。


第582章 八里桥血战(下)
  而两翼的骑兵,座下的战马被半空中巨大的爆炸吓得完全失去方向,不听驭使起来。而且,这三十余架康格里夫火箭射速极快,根据仰角调整射程,虽然射击精度很差,但射速快便足以弥补其他任何不足。
  随着谭绍光满是兴奋的继续下令,也就半分钟时间,第二轮火箭又呼啸射出。而这第二轮火箭,已经增加到了五十余发。顿时,蜂拥而至的清军再一次爬倒在地,谁也不愿站起来挨如此声势骇人的轰击。
  僧格林沁面色发紫,手中紧握着咸丰御赐的宝刀都颤抖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碰上了这个别人曾经提起过的凶物。
  那还是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听靖逆将军奕山说起在广州城与英夷作战时的场景。僧格林沁还记得,当时的奕山,在说起英夷那种凶猛的火箭的时候,那种脸色全变了的模样,他当时还心中鄙夷,认为奕山没什么胆色。
  可没想到,如今竟然让他自己碰上粤贼给用上了这种凶物,他断定,这必然就是奕山当初说的那种火箭!
  僧格林沁知道此刻不能再犹豫,挥舞着宝刀,下令两翼骑兵急速进攻。
  而这时,对面的贼兵阵地上,烟尘四起,火光冲天,近百发火箭拖着红色的尾焰,呼啸着扑向两侧的蒙古骑兵。这些火箭落地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蒙古骑兵脚下的草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受惊的战马载着惊慌失措的骑手四处逃散,甚至一些战马冲向中间的清军步卒,清军顿时阵型大乱,混乱不堪,毫无战意。
  而紧接着,又是一轮排枪响起,超过二千发子弹射向清军的阵营,足足有近百步远,清军便纷纷中弹,扑倒在地。
  枪声还未停歇,又是一排排的火箭弹升起,火箭飞腾如雨,清军已经混乱不堪的阵型中,处处燃烧。而这时,野战臼炮也一同开火,漫天的火光,即便是大中午的白昼,也异常闪亮。
  战场上一片硝烟弥漫。僧格林沁紧握着宝刀的手,由于抓得太紧,虎口崩裂渗出血丝,不过,他丝毫不觉。
  僧格林沁两眼通红,眼眶中不知是被硝烟熏得,还是知道此战彻底败了大清就完蛋了,而留下的眼泪。他心中一片惊惶,脑中一阵嗡嗡地炸响,那些原本华丽壮观的场景,在他看来,犹如一幕悲歌,天空泣红如血。
  又是几轮如雨的火箭袭来,清军之中不知谁哇地一发喊,胆寒已久的清兵终于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恐惧。
  无休止的一轮又一轮的火箭,还有如飞蝗般密集的枪子乱飞,不断有人中弹惨嚎,不断有人被火箭引燃着火,继而引发随身携带的火药爆炸,手脚残缺,全身焦黑不成人样。
  看到这一切,这些从来都是斗鸡遛狗的满旗子弟,真的吓傻了,心胆俱裂!他们从没想到,战场会是这般残酷,完全不是抓几个毛贼那般轻松便可以交差。原本以为,贼兵也就是火炮犀利,如今没了火炮,又跟在所向无敌的蒙古铁骑后面,近二万人冲杀一万贼兵,即便不讲他们杀得屁滚尿流,至少击败是没问题了。但没想到,贼兵没了火炮,竟然又出来这个比火炮还要让人胆寒的火箭!
  这哪是官兵去冲杀贼兵啊,简直就是去送死!而这战场,犹如人间地狱,那贼兵的火箭,便犹如恶魔,让他们噩梦连连,甚至有些满清旗兵尿都吓了出来。那些火箭炮,挨上便是惨不忍睹,谁也不愿意再向前冲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额娘,这些满旗子弟,此刻才发现,格外回味着北京城内的胡同巷子里的窑子和四合院中热腾腾的吃食,于是众人心中都冒起了一个念头:逃回北京城!
  于是,在不知停歇仿佛无穷无尽的又一轮火箭射过之后的间隙里,上千旗兵扔下了手中的火绳枪和长矛,不管不顾,直接转身而逃。甚至,那些参领佐领带头转身奔逃。
  等恍然中猛地醒觉过来的僧格林沁发觉,已经数千满旗逃了几十步。他想制止,可哪里还能制止得了?
  “败了败了!”僧格林沁哀叹一声,他没想到,大清的精兵竟然会如此胆怯,这么快便支撑不住了。想到这八里桥被夺,整个京城便完全向贼兵敞开了大门,看贼兵的火炮和这凶狠的火箭炮,估计京城也难以守住!
  大清完了。而自己,将会是大清的最大的罪人!想到这里,僧格林沁胸口一阵刺痛,喉头便是一甜,吐出一口鲜血。他拔出咸丰赐给他的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便是一股羞愧难当,猛地一抖,便欲摸了自己脖子,自尽了事。
  正在此时,几只大手猛地握住刀尖,鲜血淋漓,却死死捏紧。却是他身边的亲兵,见僧格林沁要自尽,连忙制止。正在这时,副都统伊勒东阿纵马赶来,见状大惊,哭喊道:“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皇上还需要你护卫,大清也需要你保护,你可不要想不开啊!”
  身边亲卫也连连苦劝,哀求不已,僧格林沁若是战死或者自尽,他们一个都活不了。
  僧格林沁只是一时间的万念俱灰,经过一阵劝,回过神来,在伊勒东阿和一干亲兵的簇拥下,半推半就地领兵撤王往京城朝阳门方向。
  临撤之前,僧格林沁下达一个命令,让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率领八里桥处的蒙古马队拼死抵住讨虏军,不让追击,给清军主力撤往北京城留出足够的时间。
  尔后,僧格林沁便率领着三千蒙古骑兵和万余满旗步卒赶往北京城。
  而谭绍光远远瞧见清军想逃跑,大喜,连忙下令步兵冲锋突击。除掉射击火箭的二千将士继续开火外,其余五千多火枪兵和二千刀矛手,便侧面拦截清军,火枪连连开火,弹如雨下,清军倒地无数,彻底崩溃。
  逃跑过程中的僧格林沁战马也被一个火箭炮弹炸伤,将他摔下马来,幸好,一旁的亲兵让出战马,将他扶上马继续逃走。清军犹如断头苍蝇,四散逃窜。
  彻底失去指挥的清军步卒,本就身体羸弱不堪,经过一阵惊吓和逃奔,气喘嘘嘘,加上谭绍光灵机一动的下令讨虏军将士齐声呐喊:“降者免死!”顿时,半数腿软发寒的清兵彻底瘫软在地,哭泣求饶。
  而另一半清兵却逃得更加快了,不过,却不是都跟着往西边的北京城,跟着僧格林沁目标太大,而是四散奔逃,一部分散入四周的野地里,另一部分,却被甲五师和甲十师的陆战团给击毙、俘虏。
  另一边,八里桥上数千蒙古骑兵,经过讨虏军三个师的一番狂轰滥炸,折损人马近二千人,已经濒临崩溃边缘。
  蒙古骑兵向八里桥右侧猛冲,他们挥舞着弓箭、马刀,喊杀声震天,此时此刻,他们也只剩下勇气能用了。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冲向讨虏军炮阵,呼喊前进,但却可笑的是,连讨虏军的炮架都没够着,更别说冲进讨虏军阵之中了。
  清兵始终冲不进二十步以内,地方遭到密集又准确的火力射击,攻势受挫,又转而向左侧冲击,来回折腾几次之后,赫然发现仅剩不到三千骑了。
  而这时,亲自领着骑兵奋勇冲杀的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突然接到僧王的军令,脸色铁青,面露绝望之色,绝然地下令向桥下的讨虏军发起最后的攻击。
  听到这个命令,猛然醒悟过来的蒙古骑兵,抬头看去,却正好看见西面的原野上,如潮水般退往北京城的清兵和讨虏军追兵,这才明白,他们的蒙古英雄,科尔沁草原出来的亲王僧格林沁,早就已经逃了。而他们,则被干净利落地抛弃。
  顿时,这一刻,这三千骑兵心如死灰,瞬间失去精神,犹如死尸般冲向讨虏军,这般决然,被成排的火枪轮番射击,被炮火轰击之下,彻底溃散,桥上血肉横飞,蒙古骑兵除五百余骑往后逃散之外,其余的全部被讨虏军击毙在阵前,到死,也没能冲入讨虏军阵营之中。
  满身是血的都统西凌阿,强忍着痛,望着斜靠在桥头的一面被枪弹打得千疮百孔的黑色大旗,这是僧王的令旗,露出一丝苦笑,嘴中喃喃地道:“大清要亡了!”说完,拔出马刀,划向自己的脖颈。
  阳光洒向八里桥面,一片血色。


第583章 咸丰吐血
  冯云山从望远镜中看见,八里桥上的蒙古骑兵大败,而远处,却是被树荫挡住看不见了。但看见刚才那边的火箭炮阵阵翻滚,想必是战得十分的激烈。
  如今,火箭炮也慢慢停止发射了,喊杀声也慢慢静寂下来,应该是战事接近尾声。冯云山正想着,却是传令兵来报,清妖大败,讨虏军忙着追击逃窜的清妖兵和清理战场。
  冯云山大喜!
  他没想到,这么快便结束战事。不过想想,又不觉奇怪。若不是自己料定清妖武器落后,军纪败坏不堪,这八旗兵完全武备松弛,又怎么敢以数万讨虏军精锐便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啊?
  满清的八旗兵,还停留在二百年前祖先入关的荣耀之中,还以为凭借武力,用长矛和弓箭,最多再加些二三百年前的老式火绳枪、大将军铜炮和自制鸟铳等火器,便能与讨虏军抗衡,他没想到,自己的讨虏军可不是太平兵,而是采用新式操练,有军功和家眷分田这块激励鼓舞的近代军队,采用新式火枪和近代强力火炮,他们岂能不败?
  冯云山感叹完,却想起历史上,咸丰在八里桥战役清军大败之后,便在次日就立刻北逃,想起自己前两天的安排,便命身旁的传令兵,提醒石达开和谭绍光两人那天跟他们交代的任务,可以执行了。
  林凤祥和陈天仕两人均是满脸喜色,来向冯云山报捷。冯云山也是喜笑颜开,拍拍两人的肩膀,大笑道:“击败清妖,咱们便可以进军北京城了!当年李自成名字没取好,称号闯王只是闯一闯北京城,而后被清妖趁机入关,占了这中华大好河山,如今我们圣国讨虏军总算为汉人报了仇,夺回这大好中华的汉家江山了!”
  两人相视一笑,齐声拜倒:“恭喜圣王,贺喜圣王!属下愿为圣王杀尽清妖,复我汉家江山!”
  “有劳林兄弟和陈兄弟,还有众位讨虏军兄弟们了!”冯云山一脸笑意地扶起两人,在两人和一干王府卫士的簇拥下,走上八里桥。
  战场还未整理完,八里桥更是堆积如山的清妖蒙古骑兵的尸体,甚至还有些战马和蒙古兵的尸身被烧得焦黑,还冒着余烟。
  小心地走在到处是血迹斑斑或是已经干涸的桥面上,冯云山甚至闻到一股烧焦的肉糊味,还有清兵辫子被烧的焦糊臭味,幸好如今的冯云山也是见怪不怪了,不致于恶心呕吐出来。
  清妖大部分死在桥上。而这汉白玉的桥栏杆,已经被火炮炸得多处破损,但结实的桥面却只是有少许破损。
  “我讨虏军兄弟有多少伤亡?”胜局已定,冯云山并不关心清兵死了多少,而是想知道自己的手下有多少伤亡。
  “回禀圣王,我们甲一师各个团的文书还在统计,有少数被清妖蒙古骑兵的羽箭所伤,还有些兄弟前期被清妖设在桥上的火炮炸死。还是有些折损,但不会太多。”林凤祥回道。
  “禀圣王,我们甲八师也是如此。”陈天仕想起一事,禀报给冯云山:“对了,圣王,分配在我甲八师的150名黄埔二期学员,属下将他们全部下放到连部,却是有2人不幸战死,还有4人受伤。是属下没好好照顾他们!”
  “什么?”冯云山顿觉心中一痛,好不容易培养的黄埔军校学生,本想让他们随军出征,经历下血与火的考验,没想到战死了。不过他马上想到,自己本意不就是让他们下基层连队,与其他将士一样作战么,温室保护并不能让他们成长,这样的结果也是正常。
  于是,冯云山道:“无需照顾,本王就是要让他们上战场,只有经过生与死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讨虏军将士!”
  冯云山又朝一旁的左宗棠说道:“好好收拾下他们的遗体,与其他将士们一起,在这八里桥边好好安葬了。这些都是杀清妖的圣国英雄,值得好好缅怀。对了,你们总参谋部到时要组织人去牺牲的将士家里慰问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做好抚恤。”
  左宗棠连忙答应下来。
  众人刚过完桥,罗大纲带着几人骑马过来,禀报:“圣王,谭绍光那小子贪心不足,俘虏了六七千清妖还不够,将俘虏都交炮兵看押,他自己率领七千将士穷追不舍,往西边的北京城方向追击僧格林沁率领的逃兵去了。”
  “哦,妖头僧格林沁逃走了吗?”冯云山道:“林兄弟,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