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们出兵前,圣王特意交代过。虽然一路上有让陆顺德顺便招集甲十师编制,同时进行训练和熟悉海战,但更重要的是,完好地抢占上海,并且,妥善处置这批小刀会义军,还要让洋人有个教训。
“不会!圣王交代的事情,要等合适的时机,现在还早呢!”陆顺德笑道:“不过,要派人同上海那边的细作取得联系,随时获取情报。”
众人应下,甲十师近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往北开去。
第413章 洋人介入
上海城外,清军连续4昼夜的连绵不断地进攻,妄图夺取上海县城。但小刀会义军,知道此刻城破便是一死,反而激起了拼死作战的血性。加上连续几天的战斗,让众多原本懒散、未经训练的义军,开始蜕变,变得富有战力了。在起义军的严密防守和猛烈反击下,清军屡遭失败。
眼看城门难以攻破,清军开始动起了其他的心思。
江苏巡抚许乃钊和布政使吉尔杭阿率领。
……
这天,美国驻华专员麦莲和前任专员马沙利、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和上海领事阿礼国、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和法国海军司令辣厄尔等人,在美国领事馆举行美国驻华专员的新老任交接见面会。
这也是一个传统。正好几国公使都在上海,离任的马沙利便邀请他们来到美国领事馆,见证他与新任专员麦莲的正式交接。
交接仪式很简单,马沙利将自己去年才递交给满清朝廷的国书副本,交给麦莲,两人一个拥抱,便算完成。
见完成了仪式,众人喝着威士忌,心照不宣地闲聊起来。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挑起话题:“包令爵士,还有麦莲先生,我很疑惑,对于上海如今的纷争,莫非你们两国真的要这样一直保持中立下去?”
“哈哈,公使先生,你心急了?”包令笑道:“当然不是,如今,清兵虽已占优势,但城内叛军宁死奋战,清军一时也难以破城。大清越急,对于我们越有利!不过,我们还得再加把火,让满清认识到我们的重要。”
“说得太对了!”阿礼国接着附和道:“公使先生,我们大英早有计划,接下来,便由我大英国驻华舰队司令赐德龄提督来展示下我们世界第一强国的实力!让这些愚蠢又自以为是的满清皇帝和官员深刻认识到,只有乖乖答应我们提出的条件,修改合约,才是唯一的选择。”
已经离任的马沙利有些漫不经心地随意问道:“领事先生,你能透露下,贵国的具体计划吗?”
阿礼国看了眼马沙利,洋洋得意地道:“很简单,就是我们大英的士兵,会故意与满清的士兵制造点冲突,然后借机将满清士兵击溃,将他们打疼了,那个上海城外傲慢的巡抚大人,才会乖乖亲自来求我们。便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马沙利明白,阿礼国说的目的,就是接着这次上海城中会党叛乱的机会,乘机劫夺满清的关税以扩大其在华的特权,并且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要求满清彻底开放沿海和沿江一带的港口城市,允许通商和传教,甚至驻兵。
一听阿礼国说得如此直白,包令有些不快地皱皱眉头,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和新任的美国驻华专员麦莲两人,却各怀鬼胎地相视一笑。
……
这天晚上,从美国租界区闪出一道黑影,绕过清军的军营和巡查军士,来到上海城北门外的城墙下。一声口哨后,城墙上放下一个小型吊篮,将黑影拉上城楼。
一炷香之后,北门旁的一间民房内,灯火辉煌。
范德全和范德水以及几名小刀会军士打扮的人,聚在一起。
“从洋人那边传来的可靠消息,明日下午,英、美两国将出兵,进攻城外的清军。届时,是个击败清军的大好机会。”范德全看了手中的一张歪歪扭扭的汉字条,有些兴奋,又问道:“南方有消息传来没有?”
“禀站长,接三四日前台州府传来的消息,说是圣王派出的甲十师已经过了台州外海面,应该已经抵达松江府外海面附近。另外,驻扎在济州岛的乙五师应该也快要赶来了。”一名相貌普通的小刀会义军恭谨地回话。
“嗯,那便各自回营,想办法建议和引导各自头领吧。行动!”
随后不久,民房陷入黑暗,几名黑影闪出房间,融入上海城的夜色中。
……
“什么?洋人要攻打清军?这消息来源可靠吗?”潘起亮瞪大了眼睛,看向范德全:“洋人不是说了保持中立吗,甚至还偏袒着满清,为何要攻打清军,真是奇怪!”
“右元帅,此事真不真,德全不敢保证,但俗话说有备无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让兄弟们做好出城作战的准备,总没损失什么,万一洋人真的和清军火拼起来,我们小刀会趁势冲杀一番,将清军彻底打败,岂不是好?”范德全劝说着。
“说的有理!”潘起亮点点头:“既然这样,明天老子要率领兄弟们杀个痛快!传令下去,让弟兄们今晚早点歇息,明天做顿好的,多放些肉,明天好杀敌!”
……
“真的?你从哪里的来的消息?洋人为何要攻打清兵?”常胜将军徐耀抓住一名相貌普通的义军士兵问道。
“哎呦,将军,你抓得小的好疼!”这名义军士兵叫唤起来。
“徐大哥,你问那么多干什么?自家兄弟的话,难道还不信?”站在徐耀旁边,是一名英气逼人的标致女子,一身男儿打扮,正是死去的周立春之女,正印将军周秀英。她对徐耀问长问短很是不悦。
“不是,秀英妹子,我是担心这会不会是洋人和清军合谋起来,耍的诡计!”徐耀咧着嘴,赔笑着。
“管他是不是阴谋诡计,反正我要为爹报仇,正想出城冲杀一番,正好!明天不管洋人有没有攻打清妖,我都要领兵出城,不杀掉那许乃钊和吉尔杭阿这两个狗官,我爹死不瞑目啊!”周秀英一说到她爹,眼圈便开始红了起来,转瞬便梨花带雨,让旁边的人徐耀心生无限疼爱。
他招架不住,连忙道:“那好吧,传令,嘉定、青浦的兄弟们,明日要拿出老当家的勇气来,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杀光清妖,为老当家的报仇!”
……
四月二十四日这天下午,上海城的西北,驻扎在泥城浜以西的围困上海城的清军大营外,传来一阵枪声。
很快,该营清军主将吉尔杭阿,接到前营哨兵的禀报,说是英国和美国组成联合军队,在向大清军营示威,要求自己出面向其道歉,并交出十名潜入租界伤人的满清士兵。
吉尔杭阿有些懵了!他刚想下令查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向洋人们解释。可没想到,还没过半个时辰,一队七八十人组成的美国军队,率先向清军兵营开炮,英军也随即炮击清军,面对洋人的无故进犯,部分清军直接开枪开炮还击,但在二百五十名英兵和七十五名美军队猛烈的炮击下,清军溃退了。
吉尔杭阿连忙叫上统领水师的道台吴健彰,一起前往租界面见洋人,当面赔罪道歉,并作出承诺“租界不可侵犯”,交出几名在租界内闹事的“士兵”,还答应一定会向朝廷转交要求修约的意愿。
洋人才稍微松口,答应暂时停止攻击清军,但要求江苏巡抚许乃钊和两江总督怡良两人亲自来商谈修约之事。否则,会再行展开攻击。
吉尔杭阿头疼不已,吴健彰却明白洋人的真正目的。修约是洋人的长期要求,而扩大上海租界、顺便控制上海海关的关税,可以让洋人来裁定关税多少,这才是洋人近期真正的意图。
但是,这海关交洋人控制的事情,他吴健彰难以做主啊。
正当他与吉尔杭阿商议之时,听到了上海城内的义军出城攻打溃败的清军的消息。
早在洋人最开始攻击清军的时候,城墙上的义军便发现了动静。
最初,值守的义军还不敢相信,但很快,义军头领也听到了动静。早就准备着的各路义军,从西门、北门冲出城,手持大刀和长矛,配合洋人的火炮,从背后夹击清军,致使清军前后不顾。
清军大败,逃回营寨想死守,却被越战越勇的义军将士冲入营帐中,一片混乱,连旁边的许乃钊本部兵马也被波及,死伤惨重。
幸好这时,洋人停止了攻击。虎嵩林和泊承升两部兵力急忙前来支援,稳住了阵脚,清军不至于全军覆没。但也死伤近三四千人,其中千余人被洋人的火炮所伤,其余的,都是被义军从背后砍杀,死是那个一片。
义军又是拼杀了一阵。
清军数百清军逃入上海城外东北角的法租界区,杀红眼的义军哪管那么多,也跟着冲入法租界一阵砍杀。
一时间,法国人所在的商住区鸡飞狗跳,房屋也被烧毁不少,还有十余法国人被波及误伤。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大怒,下令百余名法国士兵持枪还击,不分清军和义军,统统射杀。
义军遂不及防,伤亡惨重,连忙退出法租界。
大元帅刘丽川听说此事,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前往法国领事馆,表达自己的歉意,并表示愿意赔偿。同时还表明自己是太平天国的大元帅,请公使先生看在天国的份上,不要追究此事。
三方暂时都停战了。
而清军这边,吴健彰赶回清军大营,面见许乃钊,一个联合洋人一起镇压义军的想法开始酝酿起来。
第414章 上海城陷入绝境
经过二个多时辰的密谋,许乃钊和吉尔杭阿终于被吴健彰说服,三人又赶到法国领事馆。知道二人来的目的后,布尔布隆又让人请来英国领事阿礼国和美国新任的驻华专员麦莲。
双方开始商谈起来。
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洋人武器的威力,吉尔杭阿是真的被吓坏了。
面对洋人们咄咄逼人的要求,许乃钊还想拒绝,但吉尔杭阿已经开始乱了阵脚,支支吾吾地怕惹怒洋人。而担任翻译的吴健彰更是满口答应,对于许乃钊的拒绝,被他翻译成热烈赞成,非常同意了。
洋人自然大喜。阿礼国牵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协议,建议吴健彰当初签名,确定下来。
吴健彰一看,这是一份关于上海海关关税及租界的英美法清四方协议。
协议中第一部分内容规定,由英、美、法三国领事各派“税务司”一人,管理上海海关。协议中还详细地说明了管理上海海关的具体方法,满清的江苏巡抚衙门和上海道道署共同和三国签订“海关征税规则”九款,由三国各派一人,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上海海关,于是,上海海关的主权就这样被出卖给了洋人。
接着,四方协议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租界问题的。
江苏巡抚衙门和上海道道署承认“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不但承诺不单方面主动涨地皮的租金,还充许英法美三国在租界内建立衙门和衙役捕快等政权和执法机关,租界内的中国人甚至大清官员,也要执行租界的法律。
这样一份将租界变成国中之国的丧权辱国的协定,中英两份文件,就被吴健彰给签署了。
作为回报,英美法三国同意出面,劝说上海城中的小刀会叛军交出县城。
次日上午,英美法三国派出英国驻上海副领事威妥玛作为代表,进入上海城中,同刘丽川等人谈判。
威妥玛说的是只要义军撤出上海县城,可以到租界内,由他们洋人出面,要求满清赦免众人的叛乱之罪。
对于这种要求,无论是刘丽川还是陈阿林,都完全不能接受,谈判自然没有什么结果。
威妥玛无奈回到租界。下午,领事阿礼国又亲自出面,只在前厅坐了半天的冷板櫈,根本没人出来理会了。最后,阿礼国不耐烦地吵闹起来,刘丽川和陈阿林这才出面与他会谈。
刘丽川的想法是同意放弃上海,进入租界,由洋人出面将他们送往太平天国的地盘,这样,他至少能在太平天国捞个侯爷当当。但他还没说出口,陈阿林便表态了:坚决不同意离开县城。
此时,陈阿林整合了李咸池等人的手下,在义军中的力量已经居于首位。他虽名义上还是排名第二,但实际影响已比刘丽川还要大。陈阿林不愿离开上海,要坚守县城,刘丽川也无可奈何。
阿礼国见说不通义军,便退而求其次,又掏出一份中立声明,要求刘丽川、陈阿林对起义军发布告示,“禁止持械穿越租界,违者严惩”。
小刀会首领随即拟定这一布告,最后经英方核定,告示只禁止持械经过杨泾浜以北的租界地区,没有包括洋泾浜以南的法国租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对此强烈不满,他认为这有损于法国的利益,是对法国的“蔑视”和侮辱,立即与刘丽川和陈阿林交涉,要求修改通告。刘丽川和陈阿林一方面为维护起义军的权益,另一方也只是重视英国的意见,对法国人并不大感冒,便断然拒绝再作更改。
而正在此时,咸丰对于江苏巡抚许乃钊围剿上海月余,仍未攻克,十分恼怒,在许乃钊的关于上海攻城战况的奏报上,直接批阅道:“贼势并未渐穷,克复实无把握。许乃钊你日久无功,借此敷衍,甚属可恶。”
许乃钊越发惶恐。整日惴惴不安,急着想早点攻城。
次日夜里,许乃钊亲自督阵,开挖地穴坑道,填满上千斤火药,然后封闭坑口,安放好引火线。次日凌晨,清军点燃引火线,随着一声巨响,砖石土块飞向半空,两丈多的城墙被轰塌了,城内几幢民房也被地被炸毁,上百名清军从缺口处冲进上海城。
但没想到的是,城内居然早就防备着城外利用地穴之法攻城,在城墙后面,开挖了宽阔的内壕,沿壕沟内布满钉石,挡住了清军的前进道路。
被堵在城墙缺口处的清兵,被义军在壕沟另一侧集中射杀,上百名清兵除了逃走了二十余人,其余的都惨死沟内。
清兵再次想从缺口冲进城里,但两边城墙上的起义军的砖石纷纷砸下,加上壕对面的火枪射杀,又打死清兵数百。
清兵只能退却。但许乃钊急了,他和吉尔杭阿、吴健彰三人亲自督战,并宣称谁最先攻入城中,赏银三万两,而畏缩退却者当场立斩,逼着清军兵勇冲杀。重额赏赐下,清兵士气高涨,便要杀入城内。
这时,天上忽然下起大雨,清军一下便被淋得如落汤鸡,两脚陷在泥中,火绳火药也被淋湿,枪炮失去作用,清军只得撤退。
又一次攻城不利,许乃钊郁闷不已!他上书奏报称,“不欲使逆匪聚抗大兵,致令多戮无辜也”,是上天下雨导致,大军只能回撤,或许这是天意。
几天后,咸丰收到信报,大发雷霆!
咸丰认为,这许乃钊根本就是个饭桶废物般的无能之辈,亏自己先前还看重他。
又是几天后,咸丰的一道圣旨抵达上海城外。
圣旨中,咸丰斥责许乃钊剿办叛党不力,劳师费饷,日久无功,还竟然被洋人所挟制,决定将他革职。但念他虽然无能,还能勤勉办差,不追究其罪,而是交向荣差遣委用。
最得益的是吉尔杭阿,圣旨中,咸丰擢升吉尔杭阿为江苏巡抚。
而吴健彰也被咸丰叱责,骂起“勇夷养贼”以及办差不利,丢失上海城。不过,因为还要其与洋人沟通,咸丰并没有将其革职查办,只是罚没其俸禄10年,并罚银五十万两。
新任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看见许乃钊的下场,内心也是惶恐不已,决定不失一切代价攻克上海城。而吴健彰更是仓惶难以度日,听到被咸丰责骂“勇夷养贼、办差不利、丢失上海城”等罪名,无论哪一条,都够他死罪的,但咸丰没有将他下狱,只是想让他将功赎罪,攻克下上海。
于是,这两人一拍即合,稍事商议后,便同与城内义军有仇怨的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碰面。布尔布隆得知两人来意,大喜,只是稍微提了下要求,将现在的三百亩法租界,扩大为一千二百亩,便同意与吉尔杭阿合作,一起攻打上海城内的义军。
恰好法国海军司令辣厄尔上将的手下乘巡洋舰“贞德”号到达上海,有了更多兵力的加入,他心思活跃了起来。对于小刀会义军,辣厄尔极端仇恨,公然宣称,“容许叛党存在便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于是,辣厄尔率领四百余名法军,切断了法租界与上海城的交通,并与清军一道,修筑界墙,将另外的英租界和美租界与上海城之间的交通全部隔断。
刘丽川和陈阿林连忙派人向洋人提出抗议,要求英国人出面,协调法国人保持中立。但阿礼国早就被布尔布隆打过招呼,置之不理。
刘丽川急了,再次向陈阿林提出放弃上海,突围前往镇江府,投奔太平天国。
陈阿林还是不同意,只愿坚守上海城。他认为,太平天国完全不可靠,当初刘丽川发了文告宣称并入太平天国,但天国并无反应。而刘丽川写信给天王,要求派兵支援,也没回应。
显然,太平天国并不待见义军兄弟。求救无门。
接踵而来的,是更大的麻烦:上海城中加上义军和百姓,一共有近3万人,每日吃喝消耗粮食无数。
上海城中存粮本就不多,全靠浙江和松江府、苏州府一带漕运接济。但如今上海被围城多日,城中粮食慢慢耗尽。
清军和洋人的严密封锁,使城内义军困难重重,他们得不到郊区农民的支援,无法补充兵员,同时也不能获得外部的粮食与弹药等物资的接济,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存粮越来越少,米价不断上涨,到后来,干脆没有粮食可卖了。
到后来,城内小刀会兄弟,不但杀牛马为食,而且将所有的猫、狗都杀光吃光了,还开始吃草根、树皮。
刘丽川和陈阿林两人都陷入绝望中。
更让人绝望的是,义军的弹药也快告绝了,而且义军将士们士气低落,满腹怨言,已经不大听从刘丽川和陈阿林的命令了。
上海县城眼见再难守住,再不突围,义军将全部葬送在上海城内。无奈之下,刘丽川和陈阿林准备召集各路头领,商议如何突围,冲出清军和洋人的封锁。
第415章 圣国来救兵了
五月初四一早,刘丽川和陈阿林召集城中各路义军头领,商议突围问题。
“各位兄弟,这两个月时间,咱们义军可谓经历了起起落落,如今,到了不得不离开上海城,突围的时候了。”刘丽川面色沉重,苍白的脸上更显憔悴,连续几日没怎么睡,已经让他精神和身体双重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要不是刚才连抽两袋烟土提神,他估计自己连张嘴说话的精神都没了。
也是,一个月前,还是形势一片大好。当时的他,可谓意气风发,手下的义军不单占领上海县城,还占领了包括松江府城在内的六座县城,整个松江府都差不多被义军占领。
可自从攻打太仓州城失利后,义军便一路兵败,退守上海城中。如今更是弹尽粮绝,连上海城都难以守住了。
最让刘丽川痛心的是,自己连续给太平天国送了三次奏报,向天王求救,可都是石沉大海,丝毫未有回应。想着自己的王爷梦碎,刘丽川便心如刀绞。
如今,却是何去何从?刘丽川苦恼着。
陈阿林也是满脸颓废,原本穿着讲究,一身整洁洋礼服的他,此刻身上的袍子又脏又破,也丝毫不以为意了。
想着要离开生活十余年的上海城,陈阿林心中悲叹不已,看着在道署衙门大堂内的众位小刀会兄弟,陈阿林不禁在想,这番突围,不知道会有多少兄弟战死在突围的路上?
想到这,陈阿林觉得的确要好好思量下,往哪个方向突围才行:“刘大头领说的对!如今确实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了。但从哪儿突围,突围后又去哪里,今天兄弟们都在,有什么话便都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议!”
出乎意料,这次,陈阿林竟然与刘丽川意见一致,都赞成突围。而且,两人都不知道突围去哪儿。
心乱如麻,已经没有主见了!
征南将军朱月峰道:“大元帅,左元帅,根据我的观察,此次前来围困上海的清兵中,只有水师和步兵,没有骑兵。因此,小的建议,抄小道从陆地行军,一路避开各地县城,前往镇江府方向,投奔太平天国。”
朱月峰说的是最近的一条途径,能最快到达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还称呼什么大元帅元帅啊,还是直接叫大头领二头领吧。”陈阿林摆摆手:“不过,你这一路北上,所经之处的苏州府和常州府,全是清兵密布的重地。而且,江河密布,没有船只根本难以行军,极容易被清军追上。不是一条上好的突围之路。”
陈阿林虽然反驳掉,但他又拿不出好的路线。
参谋吴兰台却道:“要不往西南方向突围?过了嘉兴府和湖州府,过了安徽的宁国府,便到了太平天国的境内。”
“不妥不妥,这路途遥远,也是江河密布,没等到那里,早被清军追上了。”众人七嘴八舌地纷纷反对。
一时间众说纷纭,竟然统一不了意见。
陈阿林见右元帅潘起亮和常胜将军徐耀几人一直没有出声,便问道:“潘兄弟可有好的主意?”
潘起亮却一句话石破天惊:“起亮决定不突围了,誓与上海共存亡。”他这一说,众人瞪大眼睛。
刘丽川更是语气不快地呵斥道:“右元帅不要胡闹。谁也不愿舍弃上海城,但如今是别人他法。你还是带领兄弟们跟随我一道突围,相互有好有个照应。”
陈阿林也劝道:“是啊潘兄弟。要不与老哥我一道突围,这样兵力也集中一点,把握更大。如今弹药和粮食都没有了,如何守城?不要让兄弟们枉送性命。”
潘起亮却一根筋:“要突围你们突围。我们各顾各地。我潘起亮就要呆在上海城,看看那帮狗日的官兵,谁先来送死!”
飞虎将军范德全和平中将军范德水、征东将军张汉宾都纷纷表示,要跟随潘起亮守城。
而一直没说话的徐耀和周秀英也大声道:“我们也要守上海城,没杀了那几个狗官,周当家的仇没报,我是不会离开上海的。”
刘丽川气急败坏地道:“既如此,我们就各走各的。”说完摔袖而去。
他是真气了。都这个危急关头了,这帮人还各自为政,不听他的指挥。尤其是,如今连一向与他分庭抗礼的陈阿林都同意他的意见,没想到一向最为听自己话的潘起亮和徐耀这两伙人却闹将起来。
他们愿留在上海城里等死,便让他们等死吧。到这个时候,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当天深夜,刘丽川和陈阿林分别率领各自手下的起义军,悄悄打开西门,出城后两队各自行动。
刘丽川共领了四百余人,由于他预先约好了用一千两银子收买的清军中的向导引路,绕过了敌人营房,一路上并没有受到清军攻击。
次日黎明,刘丽川等人到达虹桥村时,正好与虎嵩林所率清兵相遇,而后面,一路清军也尾随追来,刘丽川率领义军与清兵激战,尽管义军又饥又饿,疲惫不堪,但仍拼死肉搏。
但走了一夜的刘丽川实在是没什么体力,他被两名亲信架着,拼命逃走,仍旧被清军追上,当场被斩杀在地。他的“招讨大元帅”和“受命贵天”两颗大印也被敌人缴获,其余义军将士也都惨死。
可怜的刘丽川,本想早点突围出去,专门找偏僻之地前往太平天国投靠天王,没想到,竟然碰巧撞上虎嵩林领着上千清军,只能奋起一战。但义军走了一夜,体力全无,怎么能突围出去?于是,刘丽川就这样惨死当场,去天国寻找他的王爷梦去了。
而陈阿林所带领的队伍,由于黑夜迷路,在墓地间转来转去,竟然转了大半夜,迷路了。最后眼看天快亮了,清兵又围逼了过来,只得一部分涌入租界以求安全。但由于英国人不允许放进去的人太多,另一部分,无奈之下,又退回上海城。
而这时,清军早已得知上海城中的义军有部分出城突围。吉尔杭阿急忙命令清军全部攻城,甚至,他还下令让吴健彰和狼山镇总兵泊承升率领水师,靠近黄浦江的东城门开炮,攻占上海城。
城内,只剩下了潘起亮、范德全、张汉宾、范德水率领的原来百龙党的六百余名兄弟,徐耀、周秀英率领的五百余名嘉定和青浦的抗粮兄弟,还有徐渭仁、蔡三冬、周龙林等人统领的兄弟三百多人,加上城内零零星星的小刀会兄弟四百余人,城内一共不到二千义军。
城内的百姓还有一万六七千人,但大多都是贫苦而生计无依靠的老弱病残,有钱的早就逃至城外租界区,强壮的不是参加了小刀会,便是投靠了清军做勇壮。因此,想靠城内的百姓守城,也不大可能。
天亮了。城外,吴健彰在十余人的陪同护卫下,距离城外二百步处站定,高声劝降。
刘丽川和陈阿林一走,城内为首者变成了潘起亮。他登上城门,痛骂吴健彰,表示要与上海城共存亡。吴健彰无奈退走。
不久,吉尔杭阿派了小刀会中投降的李绍熙等人出面劝降。
潘起亮听见城外有人高呼自己姓名,抬头一看,只见李绍熙带领李少轩、陈芝伯两人,高声喊着劝自己投降,说是他们归降朝廷后都封了七品知县衔,荣华富贵不在话下,还请潘起亮考虑,也给兄弟们一条活路。
不得不说,让李绍熙这些小刀会中老人劝降,还真是很有杀伤力。潘起亮回头一看,后面的上百兄弟都眼巴巴地盯着自己,面带期盼之色。潘起亮不禁大怒,刚想怒骂,旁边的范德全却纵声喊道:“兄弟们,不要听信这些狗贼的话。官府狗贼是在骗大家投降,一旦归降,便要杀要剐都由他们了。不如我们坚守上海城,我收到一个消息,南方的太平圣国已经出兵来救援我们,算算时日,应该快到上海了。”
“真的?”潘起亮大喜,猛地抱住范德全。
“大头领,不瞒你说,德全和德水便是圣国中人。奉圣王之命,在上海城中打探消息,先前有隐瞒之处,还请大头领见谅。”范德全一脸歉意,赔礼道。
“无妨,只要能救下老子的这帮兄弟。怎么都好说!”潘起亮哈哈大笑,精神一振,朝身后的小刀会兄弟喊道:“老子以大明国右元帅的身份,宣布,我上海城中诸位兄弟全部加入太平圣国,尊奉圣王之命,坚守上海城,等待圣王大军的到来!”
“太好了!原来是南边的圣王派兵来救我们了!”
“是啊,我们得救了!圣王大军,一向战无不胜!这下,让那帮满清狗贼和洋鬼子看看,圣国大军的厉害!”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城外,清军大营的西北面,响起了一连串的枪炮声,夹杂着杀喊声,冲击着众人的耳朵和神经:圣国的大军,真的赶到了!
第416章 不留活路
总兵虎嵩林率领的三千五百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