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英雄-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案如此,明堂上方的横匾则更加怪异,上头不是忧国忧民、修身养性的词儿,只书了‘善恶轮回’四个大字;目光再落到书案,杨竟成手上沾染着不少墨迹,他像是刚刚处理完公务,对学生游行并冲入总理府毫不惊讶。不过再看站在他身后、神色紧张的商部尚书杜亚泉,这种不惊讶又似乎是刻意装出来的。
“北大学生傅斯年代表京城各校呈请总理收回学部尚书任命之成命,再次任命蔡孑民大人为学部尚书。蔡大人为我国之教育。竭尽心力、含辛茹苦,从前清起,花费十数年心血方才有今日学界之盛况。前令舍蔡大人而不用,全国学界都莫名愤慨,学生等冒天下之大不韪,只为求一个公正……”
傅斯年递上万言书开始陈情的时候,杨锐心里只发笑。因为再怎么刺头的人,说起这一套官场辞令,气势上就弱上了几分,难怪朱元璋那家伙会弄出八股文。暴烈之人一旦用脑子思考辞令。情绪就会冷却,勇气更会消退。正所谓一旦理智,便忖得失,一算得失。即生畏惧。
然而只凭傅斯年这种人,学生们是冲不到这里的。就在杨锐心中暗笑时,代表中的段锡朋忽然喝道:“孟真,何必这么麻烦!今天我们来这就一句话:学部尚书只能蔡先生做,换其他任何人我们学生都不答应!”
“对!对!换谁我们都不答应!!”不愧是白话文,直抒胸臆。毫无美感却带着莫名的煽动性。学生们呼应段锡朋时,杨锐忽然想到了章太炎递交的报告,心中愈发觉得文言文绝不能废。
“诸位是来这里来讲理的,还是动粗的?”杨锐压下准备训斥的李子龙,开口问道。“讲理,那就请坐下好好说;若要动粗,那就请回吧。银安殿未曾被日本人占领,也不会被你们占领。”
看见杨锐毫不客气,段锡朋还要出声却被身边的学生按住了。感觉不妙的傅斯年道:“我们正是为讲理而来。我们就想知道,总理为何要开革蔡大人?”
“我没开革他。”杨锐道:“只是新内阁中不再任命他。”
“那为何新内阁不再任命?”傅斯年马上追问。
“因为……”杨锐笑,“……因为学部的贪官最多,现在政府已将一百余名隶属学部官员的受贿证据提交给了督察院,现在全国的督察院都在抓人,其中有一小半贪官是学部官员。学部必须换人整顿,不然贪官将比京城的老鼠还多。”
“这是污蔑!一定是污蔑!!”众人咋舌无法相信的时候,段锡朋大叫起来。
“污蔑不污蔑不是你说算,也不是我说了算,那要大理寺说了算。学部管理如此松散,那是一定要换人的;而且,目前没有受贿嫌疑且又能胜任尚书一职的,只有蒋竹庄一人。”杨锐道。李子龙刚港转递上来的万言书他不但未打开,反而有将其放在一边归档的意思。
“不能就这么算了。”几个人当中有人道,而后另一个学生大声道:“官员贪腐蔡大人就要去职,那学部如此,总理是不是要倒阁?总理居然能再为总理,那蔡大人当可再为学部尚书。”
“总理府下,包括理藩部在内十三部中,就学部贪官最多,其他各部虽有贪官,可只有十数人、数人。学部贪腐如此恶劣难道不是学部尚书失察之过?教材、文具、校舍、书本、伙食、校服,有那几样东西不要受贿就可采购进来的?稽疑院当初通过教育法案就强调学部要加强内部管理,可结果呢?他一个部的贪官就比好几个部、好几个省加起来还多。贪污总额光银行存款就超过一千万元,你们觉得这学部尚书称职吗?
你们的吃穿用度都是全国百姓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扣出来的,士兵打仗更要卡着炮弹数量,多打一发都不行,他们要用人命去换取胜利。就这样每年省出三亿两、四亿一千万华元给学部办学,可到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
杨锐气势汹汹,气势上瞬间把几个学生压住了,他说完又看了眼前几个学生身上的血迹,沉声道:“你们回去吧。念你们还是学生,擅闯总理府之事我可以不做计较。但是,你们来的时候如果伤了人,那就自己去巡警局自首吧。”
杨锐一说去警局自首,傅斯年还不自觉,段锡朋和瞿菊农当即色变。仓皇间,段锡朋叫道:“我们不和专制政府谈判,我们学生要争取自由和民主。复兴会把控朝政、操纵稽疑院,贸然出兵欧战,理当下台换更民主的政党上台执政。”
段锡朋喊的都是新潮社内部大家私下讨论时的内容,现在当着总理的面喊出来,其他几个学生神色都是大变。杨锐却毫不在意,他提醒道:“这个学生不要忘了,你们推崇的蔡大人也是复兴会一员。”
“那就蔡大人来当总理!”几个学生想拦段锡朋都拦不住,他不但对杨锐喊叫,还一个劲对其他数名学生道:“我们不能就这么回去见同学们,我们一定要……”
学生前来请愿,不想自己闹了起来,这时刚接完电话的李子龙走到杨锐身侧,低声说了几句,杨锐眸子发冷,他大力拍打书案后猛然站起身,向着傅斯年几个道:“现在情况复杂了,总理府有卫兵以身殉职,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到的?但这已不再是发泄发泄就算完的游行请愿了,这是刑事犯罪!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嫌疑,还请先去巡警局吧!”
“这是污蔑,这是你杨竟成的伎…俩!”这下说话的不再是段锡朋,而是燕京大学的陶菊农。即便他故作镇定,可言语中的寒意谁都能听得出来。
杨锐正想吩咐叶云彪拿人,一直未出现的蔡元培突然冲了进来,他进来就道:“竟成,你快……快,民兵动员了,他们冲进来…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啊!”
学生罢课游行也就罢了,这些人居然冲击总理府!大仓木胡同里的住户最先预警,锣鼓敲的比天响。不待一会,临近几个胡同的民兵乃至大妈就聚拢过来,这次不再是卫兵手里人畜无害的短棍了,民兵虽是训练木枪,可上面的刺刀却是真的。
带队的预备役军官见学生并未冲入银安殿,便耐心等待更多的民兵集结,就在学生代表入内时,整个总理府内内外外都被他们堵上了。本想入内劝解学生的蔡元培见状想让他们退回去,可蔡元培是谁?谁认识!即便认识,谁也不把这个赶总理下台的人当盘菜。民兵该集结集结,该封锁封锁,即便总理平安,可总理府里卫兵不是烈士子弟就是复兴军军属,谁家的孩子能白死?这边一发急,聚拢的民兵当即将外面等着的学生全数拿下,混乱间要不是徐财根大喝不要伤人,估计死的人会不少。
辛卷第五十章苍蝇
任何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先入为主的,正如一些民众已对其先入为主的媒体,它即便给出的政局在正确,最终的结果也是相反的。作为推翻这个满清、带领这个国家蒸蒸日上的政权,民众对复兴会发出的消息几乎不做保留的相信。神武七年二月廿八的冲击总理府事件很快就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定性,它不是像参与者所宣传是一次民主的、文明的游行,而是一次野蛮的、残忍的暴乱。
刺死卫兵的尖锐旗杆和卫兵所用的短棒在新闻发布会中亮出,中外记者们用相机记录那些沾血的矛尖,随后这种凶器成了学生暴行最好的证据。对于政府的指责,北大文学院内组织游行的民主诸人无能为力,虽然周树人在知道民兵逮捕学生所造成的伤亡抨击这是一场屠杀、是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可他以及其他几个‘民国大师’的声音根本无法传播到民众之中,甚至,他们从京城发出的电报也被拦截,这种全国通电的民国惯用把戏,就像投入深渊的石头一样,激不起半点声响。
整个新闻发布会中,唯有美国公使、燕京大学以及国民党诸人反出些异样的声音。前者因为参与游行的学生中,又不少是刚刚组建不久燕京大学的学生——这也是政府新闻发布会指责此次事件是受境外势力操纵的原因,而后者则是吃饱了撑的以为这是拉人望的好机会,但结果却是……
“竟成兄,何必对学生如此呢?”次日一早,宋教仁就同着章士钊,一起出现在总理府。
“我没对学生做什么啊。”杨锐此时正和蔡元培的继任者蒋维乔商议学部诸事,在他看来,学部已经到了非整不可的时候了。
“可昨日巡警不是抓了几十个学生吗,如今舆论纷纷,学生们心中也不平静,何不放了呢?”章士钊苦口婆心的劝。在数年前退出革命党后。他除了廷尉府的工作,剩下的就和历史上一样,发善心在各方和稀泥,而后被各方唾骂。
“法律上的事情和我无关!”杨锐不悦。“这是你廷尉府的事情。不要拿到总理府来说事。”
“可人是你下令抓的啊,巡警也听民部的,你只要开了口,那他们怎么会不放?”章士钊再道。“学生虽然不对,可年轻人谁不会犯错呢。这事情我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学生……”杨锐苦笑,“我也知道年轻人犯错不要过多苛责,可问题这可不是犯错,这是犯罪!如是为一己之私犯罪还情有可原,可他们打着为学界请愿的口号,这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了,他们是圣人还是神佛,吃饱了撑的游什么行啊!”
杨锐的话毫无逻辑条理可言,章士钊和宋教仁都感觉他心情极为不悦。宋教仁也道:“竟成兄。毕竟是学生,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自从宋教仁言而无信后,杨锐看他是越来越不顺眼,他刁难道,“既然命案嫌疑人可以放了,那贪污嫌疑人也可以照此处理啊。遁初,要不我们联名,向督察院发个文,要他们把那些被抓的贪官也给放了,你看如何?这是第一步。监狱里也有不少杀人犯、贪污犯,我看我们三人一起联名向廷尉府或是稽疑院发个文,把这些人也赦免得了。”
即便是坐在一边的蒋维乔,也能感觉杨锐话语中的不爽和怒气。宋教仁和章士钊无奈沉默后,章士钊道:“竟成,你就不怕以后千夫所指吗,这些可都是学生啊!”
“我宁愿万夫所指,也不会向你一样四处讨好!”杨锐嘲讽道,“特别是拿别人的利益来四处讨好。你和遁初可以告诉那些要你们来求我放人的人:我杨锐最喜欢的就是被人指责谩骂。特别是被那些臭屁文人嘴炮党们指责谩骂,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喝彩声了。哎,这些王八蛋真是国家的蛀虫啊……,不不,说蛀虫是太看得起他们了,他们是比不上贪官的。贪官为了不东窗事发,很多事情还是会应付的,他们那些人只是丧门星乌鸦嘴,每叫喊一次,这个国家都要乱上一次、国势就要衰减几分。
你告诉他们,不要以为没了皇帝、不倡儒学,他们就能无法无天了。我知道他们推行新文化是什么意思,不就挟洋自重好将老人扳倒,腾出位置给他们这些人不是吗?梁卓如一般,拾到些西洋牙慧就好意思吹嘘自己是大师,什么东西!你让他们老实些,一旦违法乱纪,他们这些人就会被送到牢里。
他们不是做梦都想上位吗,监狱里的犯人想来会喜欢他们这些细品嫩肉新文化大师,前提是要他们把屁股洗干净,然后勤快些,天天接客。哦对了,要想红还得撒娇扮媚,声一定要比女人性感,‘大爷、老爷’要叫的好听,才艺也要出众,吹拉弹唱更是要懂要通。再则是八大胡同的相公堂子现在就要常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先熟悉下业务,到时候到了牢里小心肝不至于被吓坏……”
啰利巴嗦的,杨锐话语越说越肮脏,宋教仁和章士钊越听越摇头,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去,等他终于说完,宋教仁压住怒气道:“竟成你是不是精神有些问题?”
“是啊。你怎么知道?”杨锐笑,神情无比自然。
他这么说宋教仁败退,章士钊叹气道:“竟成你为何如此恨那些教员?他们不管是为了自己上位,还是其他为什么,总之都是为这个国家好。”
“国策自有稽疑院制定,不管稽疑院是不是真如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是个傀儡,但规则就是规则,这是全国民众之前都商定好的。挑唆学生游行,自己却躲在幕后,我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东西!想当年复兴会,不说从不带领学生冲击满清衙门送死,就是正常的游行骨干们也站在第一排。他们倒好,鼓动一番,自己就先神隐了,出了事流了血他们便站出来,或大义凛然的指责政府,或满心慈悲的宣扬救人。更想以此发动更大的学嘲,什么玩意啊!”
杨锐神智恢复了正常,审了一夜后,很多情况他都很清楚了。越是这般他就越是想来一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后把这些实则不要脸、明则大好人的右派分子全送到监狱里去做相公,可目前的政体下他无法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遗憾之极。
“遁初,国民党要想发展、要想扩大影响。我建议你不要往这方面扯。”杨锐看着摇头不已的宋教仁,严正警告道。“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杨锐的话让宋教仁心中发毛,他强作镇定:“竟成你想干什么?”
“我不想怎么样。”杨锐微笑,“我乐于看到国民党以监督者的身份帮复兴会肃清内部的问题和腐败,也不反对有那么一天选民都给你们的投票,然后选你、或者你们党内的某人做总理。这符合游戏规则,下棋一般,没人能永远赢,输赢总得认,愿赌服输吗。
可你要和那些乱政乱国的嘴炮文人、西派分子搅在一起。违背宪法,妄图更改游戏的潜规则——什么新文化啦、什么废文言文啊、什么全民普选拉、什么全盘西化啦。那我不介意改变现在的游戏规则,虽然这个国家会乱上一阵,但这还在我控制范围内。”
杨锐说完就瞪着宋教仁,宋教仁也瞪着他,目光交锋好一阵,到最后宋教仁避让才算结束。解决完宋教仁,杨锐再看身边的章士钊,“我记得行严正是因为自己老是好心办坏事才退出革命党、不入同盟会的。你来我这里求情前就没想想,不给这些学生些惩罚。任由这些学生闹起来,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他们只是些学生,你也知道他们是被人指示的。”章士钊生来就是一副女人心肠,同时他也是民国最大的祥瑞——执政者的祥瑞。但在他自己看来,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善的。
“脑残的人自然要付出脑残的代价。行严你若是再分不清是非善恶的话,我没你这个朋友。”杨锐说着就发力哗啦啦扯下一块衣襟,扔在他的面前。
见杨锐断交都做得出来了,章士钊眼圈发红,他大声道:“到底是我分不清善恶。还是你分不清善恶?”
“当然是你!就像你当初在苏报上鼓吹革命一样,就像你好心去巡捕房探监一样,就像你把陈由己介绍给孑民一样,你做的每一件好事其实都是坏的不能再坏的坏事。你做完之后拍拍手,感觉自己又积了德,然后心满意足的睡下,可你不想想你做的好事会引起了多少坏事?
看到你我就知道我们这个国家为何老被人欺负了,洋人个个都惟利是图、自私自利,可越是这般,他们就发展的越快,强盛的越快,坏的个人有机组合后对社会和国家却是好的,可你这种好好先生越多,整个国家就会越坏,而且坏的不能再坏。真他妈的讽刺!”
杨锐说罢再次摇头,而后站起身绕过书案把那块撕下的衣襟拾了回来,道:“刚才激动了,这个我收回。哎,回去老婆又要骂人了。”
如此颠疯的行为让在座的几人侧目,可杨锐却若无其事的无奈解释道:“我这个人素来讲求正义和公平。真的!”他神色非常的诚恳,“那怕是小说里,只要是看到不正义、或者不公平的事情——哪怕知道那是假的、是编出来的,我还是会抓狂难受半天。这毛病从小就有,一直改不掉,吃药也没用,既然如此犯贱,某一天我便放弃治疗了。
看小说里的不公都抓狂,那要是亲身经历那就更不得了,不是神经病也会被折磨出神经病来。从昨天我就一直在想,人为什么能那么无耻、那么肮脏、那么吃人不吐骨头?杀人犯再残忍也知道自己是罪犯,见到巡警立马逃跑。可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坏事做尽,却还冠冕堂皇美其名曰:‘为民请命、为民主’,真他妈恶心!
那些文人这么可恶,可在我虽是总理也无能为力,所以昨天晚上看到审讯报告我就难受的不行了,头疼的到现在都没有好,从昨天到刚才,无数求情的电报电话打过来,还有你们两个再来刺激我。你们难道就不知道治国当遵循法律,这些学生能不能释放需不需坐牢应该问法官。来找我求情何用?”
神经质之后又坦诚相告,宋教仁还在想着杨锐之前的警告,可章士钊仍然不死心:“竟成,治国虽要遵循法律。可对学生还是要法外开恩嘛……”
这一下杨锐彻底被气死了,他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左轮手枪指着章士钊,喝道:“我就问你一句,是法治还是人治?”
“先生!竟成!!”一边的李子龙,还有蒋维乔、宋教仁见状都是大惊。可杨锐毫无所动,他盯着章士钊再喝:“法治还是人治?你给说清楚,法治就不要墨迹了,他妈的请律师打官司去;人治更好,我昨天晚上就想让人去抓那几个挑起学生游行的狗屁文人,抓到当场就毙了他们,那要调查取证,多么他妈爽快!——你说话啊,法治还是人治??”
看着对着自己的枪口,还能看见手枪的击锤已经拉起。章士钊脸色如土,浑身开始发抖。杨锐看他这样越来越觉得恶心,心脏猛一突,扳机扣动,‘啪…啪…啪啪啪啪……’,连续六枪打出,章士钊当场就从椅子上栽倒下去——他被吓昏了。
“遁初,你送他回去吧。”杨锐吹了吹还在冒烟的枪口,看着指着他想骂又不敢骂的宋教仁。
“你…你……,”宋教仁此时看杨锐的目光像是看到一条蛇。他一刻也不想在此停留。拉起地上的章士钊,在闻声冲进来的卫兵帮助下,把章士钊抬了出去。
“叽叽喳喳的,昨天到现在都没被消停过。现在章行严被我‘击毙’的消息传出去,那些王八蛋再也不敢来求情了把。”杨锐把手枪放回原处,只觉得耳边‘苍蝇’没有了,整个世界清静了不少。
“哎……”蒋维乔吓呆之后见章士钊没事,终于松了口气道,“竟成何必如此呢?其实大家都想为这个过就好。可……”
“从昨天开始,没有任何一个人提起那些受伤的卫兵,只问那些拒捕受伤的学生。好像卫兵命贱的跟狗一样,学生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没有学生,这个国家照样转,没有士兵,这个国家还能存在吗?真是一群自以为是,嘴里喊着平等却半点也没有平等的王八蛋!!”
杨锐再次怒骂,不过他刚打完一轮子弹,耳边再也没有苍蝇叽嗡嗡嗡嗡,心情好上了不少。“你不知道,社会学上有一种社会结构叫做卡特尔化,就是指一个国家分裂成几个势均力敌的利益集团,谁也压制不了谁,结果就是互相捧场——你答应我,我就答应你。这么一来,国家对内没有取舍,政府无法集中力量,什么事情也办不了;对外没有战略,四处树敌,只要能得罪的全部都得罪;久而久之,最终变成普力夺社会,不说军人干政,士人、文人、商人、农人、工人,总之只要是个角就想上台露个脸。
那些宣扬新文化的留学生们,就是想借全盘西化成为新兴势力。他们如果能上位,那以后谁都会想着跳上来,所以这些人必定要踩下去!”
蒋维乔很早就来了,可他对杨锐的汇报一直被电话、电报、汇报打断,见他还在抱怨学生的事情,他当即趁说话的间隙道:“竟成,这…,我要不明日再来吧?”
“不!”似乎终于想到了正事,杨锐摆手道,“刚才我们说到哪了?”
“我们说到不再派出文法类留学生,同时欧洲和和美国减少留学生派遣规模。”蒋维乔摸了一把汗,话题终于回来了。
“是的。我是这个意思。留学生禁止派往法国,德国、美国也尽量少去。”杨锐道。
“可就这么些国家啊。”蒋维乔刚才就在想着法国不能去,德国美国也要少派,那还能派到哪里?
“英国是重中之重。”杨锐道。“德、美只要注意甄别就行,这个情报局会给你一份有关学校的相关报告的,还有就是本科生要逐步减少出国数量,着重硕士和博士生。”
教育法案通过后,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有四千人,因为战争收益巨大,学部之前还有扩大留学生数量的提议,可现在按照杨锐的要求,那留学生人数不要说增加。怕是四千都达不到。蒋维乔不希望自己一上台就这个结果,当下道:“那这样留学生人数可能只有以前的一半。”
“一半就一半。”杨锐并不在乎。“本来花那么多钱去国外读本科就是浪费。看看现在,这么多‘香蕉’学生要来干什么,乱国吗?这条没必要商量了。你根据情报局提供的学校名单找人累计一下能派出多少学生吧。下一个议题是什么,大学内部管理吗?”
“是的。”蒋维乔在本子上记下情报局后,把自己提交的报告翻了几页,道:“现在大学主要是校董会、教授评议会、学生会三大体系。北大这次之所以能发动游行,主要是院长陈仲甫、校长严几道。还有学院内一些教授、教员的鼓动和默许所致,最重要的是学生当中最有人望的傅孟真支持游行。”
“他是什么来头?”杨锐记得那个身材高大的学生代表,不得不问了一句。
“他是山东聊城人,祖上是顺治年间第一个、应该也是前清第一个状元吧,不过到了他祖父这一辈就沦落了,他入北大之前在天津就学,大公报的英敛之曾多有帮忙……”
蒋维乔不说还好,一说杨锐又头疼了,吕碧城那个死女人,也不知她哪里得到的消息。昨天半夜居然给他发了一份电报,希望他能宽待傅斯年。说来说去,还是给英敛之转告求情。
“不说这个傅斯年了。只有北大游行而其他学校正常,那说明这三套体系还是正常的,我们现在要改变的是:任何留学回来的学生,不管来头多大、学历多高,只能从普通教员做起,评议会评议后才能升级;还有就是他们拿什么学位,就教什么课程,别弄胡适那样。学的明明是哲学,教的却是历史。”杨锐道。
“那陈仲甫怎么办?他的文凭是假的。”蒋维乔再次记下,随即问道。
“校董以及学校管理体系这一块,只认文凭和工作经验。没文凭的全部踢出去!教授、教员这一块,没有文凭那就要全校评议会认可,不然不得入校。”杨锐道,“再有,本校教授带出来的学生,禁止在学校教书。免得狼鼠一窝,近亲繁殖!”
“明白了。”蒋维乔再次记录。“只是,这些教授们要找助手怎么办?”
“那就……”杨锐对此也不知道怎么办,他拍脑袋道,“这不要问我,我只给原则,细节你自己把握。下面的议题是什么?”
“下面是中学还有小学。特别是小学,孑民之前是要小学公立化,争取十年内全面取缔私塾。征求意见稿发下去后,反对的声音非常大,上书上访到学部的人也很多,还有稽疑院教育委员会主席许大人对此非常反对……”蒋维乔道。
“说说这些人反对的理由。”杨锐知道许经明这个人,一个穷酸秀才,但从前清开始立场就非常坚定,是复兴会的忠实骨干。
“上访者的理由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这倒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其中有些人的观点和许大人的一致,那就是推行公立学校会使农村文盲化。”学部整理出来的意见集很长,论述的文章也很大,可显然蒋维乔不能在这一一陈述,他只得道:“竟成,我国是小农社会,各地的私塾、书院针对的主要是科举,主要是在乡村;可新学教育不同,他们面对的是就业,全以城镇为中心,一旦连小学也公立化,私塾尽废,那农村将不再有什么学校,耕读传家之传统也不复存在,这便是许大人等人担心的农村文盲化。他说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文盲,是不识文的文盲。”
“我们可以建希望小学啊……”杨锐下意识的说出这个词,可随即却住口了。
“其实新学能教会学生的,仅仅是知识,至于文人的风骨,那真是半点也没有。以前清国的情况看,再怎么落后的老学究也还是有准则和为人底线的,可留学回来的那些学生,为求做官,毫无底线操守可言;而以昨日游行之事看,老学究们再怎么不满于政府,也不会挑动学生,自己却隐于身后坐看流血。
昨日晚上孑民和我们讨论了这些事情,哎!”蒋维乔无奈摇头,“他们为了上位,毫无道德底线可言。陈仲甫之前对孑民提过游行之事,孑民根本就不同意,可孑民不同意,他们还是偷偷的瞒着孑民做了,只在学生出校后才通知孑民,亏孑民之前还对这些人信任有加。”
蒋维乔说的有些离题,还有给蔡元培脱罪之嫌,杨锐不想纠结蔡元培是否提前知道游行的事情,只问道,“那你怎么看?”
“我认为既然还存在科举,那就私塾就不能废。”蒋维乔道。“即使没有科举,也还有小学教育市场化一策。”
“可私塾的教育能教授拼音吗,学生学习进度怎么办?爱国教育怎么办?整理整顿这些素质怎么养成?”杨锐一口气连问了三个问题。
“竟成应该是没看我提交的报告吧。”蒋维乔问道,以给学生求情的人数和频率看,想来杨锐从昨天到今天什么公务都处理不了。
“嗯。我只看了前三页,你现在说罢。”杨锐道。
“我先从简单的说起,”蒋维乔道:“整理整顿这些素质教育并不是难事,即便是公立小学也不存在这种教育,既然都是额外的,那私塾和公立学校是一样的;爱国教育,如果不是单单忠诚于复兴会的话,那也不是问题,忠君爱国的文章历朝历代数不胜数,我们只要选定教材便好,且私塾教授本是些老学究,忠君爱国教育反而比公立小学要好。
最后拼音教育了,”蒋维乔说到这里有些笑意,“这其实不是问题。刚开始我们找了一些过了学龄的成年人测试,那自然是拼音认字快,可以这几年学生对照成绩看,拼音对于小学生认字教育在速度上并无什么优势,反而在作文上有很大劣势——公立学校用拼音教出来的学生,中学作文得分要比私塾学生作文得分平均要低十分到十五分。
私塾教学主要是背咏,以文章为主,学生功底扎死、文理通达、出口成章;公立学校大多是拼音,以认字为主,选用的课本极为通俗,接近白话,只为当前认字所编。
由这些年的总结所知:若是要扫除文盲,那必要拼音认字,因为成人已过了人生中之最佳记忆实际,不能通过背咏耳熏目染、渗透教导,但对适龄学生,若只考虑认字,拼音最佳;可要精于国文奥义,还得用私塾那一套老办法——在学生记忆最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