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英雄-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竟成怎么能和满清相比?满清是异族统治,杨竟成是异族吗?”黄兴大声反驳,喊的比孙汶还响。
“异族也好,不是异族也好,只要不给民众自由平等,那我们就要推翻!”孙汶面容扭曲,抓着拳头挥舞:“杨竟成政府不是异族,但卖国胜于异族!他上台一年,大半个中国的油矿卖出去了,几亿两白银借进来了,倍于满清的铁路出让出去了,收上来的税,足足是满清的两倍。他这个政府比满清卖国更甚!压迫更甚!独裁更甚!这样的政府,越早推翻越好!”
“即便推翻,也不是现在!”黄兴道。“更不应该和日本人搅在一起。这是国战,不是儿戏!”
“日本人从惠州举义就开始支援我们,哪次举义他们没有出钱、没有出人?”孙汶喝道,“理想是高洁的,可现实是肮脏的。我们党人不身处肮脏之中,如何能救民众于水火?如果我们连这种肮脏都受不了,还能称之为革命党人吗?这就像看见有人落水一般,不跳下河,不浸在污水里,怕脏了衣服,能救人吗?!同志们,只要我们心中爱着这个国家,坚信自己是在拯救这个国家,被人误解又有何惧?清名和革命无关、道德和革命无关、人性和革命也无关,我们唯一要坚持的,就是相信自己能为中国之平等自由奉献一切!!”
孙汶口才素佳。黄兴辩论不过,他环顾四周见诸人似乎都已被孙汶说服,只好黯然起身,不过他临出门的时候忽然又想到些什么。站在门槛上道:“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和卖国贼可以建立起来的!”
黄兴话说完就出门,他话语简短,但寓意甚深,话落人去。厢房内一片寂静。孙汶指节突出、牙齿正咬的咯咯直响时,与黄兴同来的李烈钧、胡瑛两人也鞠躬抽身而去。待他们一走,孙汶终于暴怒,榻榻米上的矮几被他一脚踢飞,靠墙的柜子也被他掀翻,屋子里摆放的一切似乎都要被他砸下来。
在他踢飞矮几的时候,胡汉民等人赶忙起身带着诸人离开厢房,唯有新任的第…任英文秘书宋庆林留了下来,他知道,现在唯有这个和先生热恋的女人方能抚慰先生的心。
犬养毅不知道在他走后孙汶寓所居然发生这样的一幕。他现在正赶着去见参谋本部次长田中义一,此人虽然权位不高,但却是长州藩山县有朋的心腹。
“犬养君,孙汶怎么说?”田中义一对孙汶并无好感,只感觉这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已经答应了,但他不希望从云南进攻,而是希望随同日军作战,从山东或满洲进攻北京。他认为只要占领了北京,那么就能像杨竟成一样在短时间内稳定支那。”犬养毅道。
“他是担心我们借机分裂北支那吧?”田中义一从来不相信人们口中的说辞,只愿相信由个人动机而促使的行为。
“也许吧。”犬养毅对此不好评价。“长城以北孙君是愿意交给我们,但长城以南如果也给我们,那他无法像国人交代。”
“我们并不是要长城以南地区的领土,我们只是希望能黄河流域能变成我们的保护国。支那太大了。不分割内斗不安全。”田中义一说道。他见犬养毅还看着自己,便道:“我会将他的愿望汇报给大人,如果合适,大日本军愿意他们跟随我们作战。”
终于等到了这句话,犬养毅立马鞠躬道:“田中君费心了!”
“一切都是为了帝国!”田中义一也回礼道,“孙汶在支那有多少力量?支那被东厂势力控制的极严。他那些人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吗?对了,或许你还不知道,沪上东亚同文学院已经被支那东厂查封了,里面的学员和教员全被扣押。还有各地的仙乐堂、善乐堂,都已被支那人非法搜查,重要人员已被拘捕。”
“纳尼?!”犬养毅眼中狂跳,东亚同文学院不在租界而在高昌庙,可仙乐堂、善乐堂都是在租界啊,“支那东厂为何敢在租界内抓人?还有,他们,他们搜到了些什么?”
“只要动作快,他们什么都会搜到。”田中义一再此之前已经得到参谋二部福田雅太郎少将汇报,知道布置在支那的间谍网一夜之间被铲除精光,他之所以要告诉犬养毅,就是想要他告诫孙汶小心从事,但又不能吓唬孙汶。“沪上斧头帮、汉口菜刀堂,还有其他租界的帮派,都和支那东厂有说不清的关系,里面很多骨干甚至就是东厂的干员。杨竟成是想要我们变成瞎子,也想从这些人嘴里拷问出情报,好把那些对我们有好感的支那官员挖出来,支那人可真能忍啊,现在才动手。”
“杨竟成就不怕我们……就不怕列国抗议吗?”犬养毅忽然一声恶嚎,遍布整个支那的谍报网,他是花了不少心血的,现在居然被一锅端,十几年功夫白费了。
“杨竟成要是怕我们抗议,就不会开战了。”田中义一无奈道。“法俄最多抗议,不会出兵,而英国抗不抗议他不在乎,既然敢和我们开战,那他就不会在乎英国人。好了,就这样吧,我……”
“等等,田中君……”犬养毅忽然把他叫住,“刚才孙君那边两个想法,支那海军和辅仁文社……”(小说《清末英雄》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己卷第四十章捕鸟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清末英雄》更多支持!
“手放腿下,手心向下。”说话的警官极为年轻,日语纯熟,如果注意听,语调里还有些东京腔,只可惜面前的日本人只想睡觉,“再说一次,你和海军的蓝建枢什么关系?你们到底是怎么联络的?”
“巴嘎!你们支那人一定会面对大日本……”不吃不睡三十五个小时的沪上仙乐堂老板铃木太郎似乎还有一丝精力,不过他想站起却又软了下去。
“我已经说过,中日已经开战,在战争结束前没有人救你,而且如果查实你是间谍,那将马上枪毙,你的大日本救不了你!”警官看着他软了下去,又把慌话重复,“再说一遍,你和海军的蓝建枢什么关系,你们是怎么联络的……”
两个小时后,铃木被带了下去。局长助理杜月生理了理衣服,这才报告一声,敲响国安局沪上分局局长程子卿的门。
“进来!”一句威严的声音,昔年的小赤佬也养出些官威了。
“报告,铃木那边已经审讯出来。”杜月生报告道。“根据审讯,蓝建枢的问题不大,他只是常去仙乐堂找日本女人,虽然对政府打压闵系海军有怨言,但东海海战之后就没了。”
“蓝建枢不是快六十岁了,还去仙乐堂找女人?!”程子卿瞪着眼睛道。“他能行吗?”
杜月生看了报告一眼,而后忍者笑道:“据说吃了药一般双飞。”
“好吧!”程子卿叹气,人家强那是人家的本事,真没问题安全局没必要多事。“蓝建枢这边就过了。其他人呢?”
“其他也都没有问题,不过吴淞炮台的章桂有些问题。他也是仙乐堂的常客,日本人在他身上花的功夫很不小,只是目前还没有什么证据,不过他收受过日本人的礼物,是一块日制怀表。”杜月生说道下一个人。
“都他娘的是些旧军官!”程子卿愤恨道。“移交督察院处理!”
“是!”杜月生应道。而后夹子里的文件再翻了一页:“还有就是湖商那边,三井洋行和湖商关系密切,其中和孙汶交好的张静江曾……”
“这些都是没证据的,不要念了。抓了都察院也不会收。”程子卿道:“陈其美有消息吗?”
“有消息,但那是半个月之前的消息了。”杜月生道。“不过有一个他以前跟班的消息,蒋志清,小名阿瑞,浙江奉化人。只是此人现在已经不干革命了,天天在交易所炒股。”
“炒股,赚钱吗?不是给革命党募集经费吧?”程子卿狐疑道。
“不是,这人赚的钱我们查过了,都被他拿去包养一个叫小月仙的妓女,那女人花钱很厉害,赚的还没花的快。建议对此人加强监控,他如果破产又要干回老本样了……”杜月生道。
杜月生本还想说,可话来没有说完,摆在程子卿面前的德律风响了。他出去关门的那一刹那,只听见程子卿喊道:“什么?黄兴死了!你说清楚!!怎么死的,怎么会在沪上……”
黄兴确实是死了,与孙汶在东京东京一番辩论之后,他回到家就就开始收拾行李,待夜黑他便带着黄一欧、胡瑛、李烈钧等包车前往横滨,坐最后一班船赶往沪上。
黑龙会负责监视保卫黄兴的人第二日才发现黄兴失踪,报孙汶之后,胡汉民猜到黄兴应该是回了沪上。因为走前并无招呼,亦未留书。孙汶不明白黄兴去沪上会做什么,但回国这本是很敏感的举动,要想置身事外,为何不去美国呢?想来想去不放心的孙汶终于在第二天点头让人给沪上发报……。于是黄兴甫一下船,在码头上就被一个身着护士服的男子连击两枪,其中致命一发是从左颊入脑,当初死亡,凶手行刺后趁乱再开数枪,而后弃枪套逃跑。
杨锐此时并不知道黄兴已死。而且死状和凶手和历史上陶成章案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只是地点不是在广慈医院,而是在吴淞码头。他此时正在参谋部开会,除总参的参谋之后,各地与万历计划有关的各部主官也到了:华北战区司令官雷以镇中将、东北战区司令官齐清源中将、华东战区司令官林文潜中将、蒙古军区司令文永誉少将、情报局局长张实少将、安全局局长刘伯渊中将、以及总后朱履和中将、空军司令潘世忠中将、炮兵司令程志瞂中将、潜艇司令陈策上校、国税局局长吴锡芬少将。
作为计划的主要制定者,徐敬熙先是介绍敌我两军情况:“日本并未和我国一样施行总体战,其还是沿用五年前制定的国防计划,即平时战备二十五个师团,战时可扩充到五十个师团的方针,但是本届桂太郎之前,陆军只编练了十九个师团。这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日本极力扩充想增至二十五个师团,但另外二十五个后备师团所需要的军官、合格士兵并不足够,按照计算,其最多能派出三十到三十五个师团用于作战,日本师团的编制与我军相近,这也就是说,他们最多兵力应该在四十万到四十五万人左右。
而我军兵力,现有正规师四十二个,五十万人,预备役虽然训练了三百万,但遍及全国,如果只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动员的话,只有一百五十万人。人虽然有这么多,枪却是不够的。军工体系虽年产步枪二十万支,但产能还没有完全展开,估计要到明年年底,才能使四十二个师的步枪口径全部统一。这也就是说,今年全国只有五十万正规军、五十万预备军可用。并无因为要驻防几个军区,华北只有四个军,东北只有三个军,我们大概有三十个师可投入对日战斗,兵力基本和日军兵力相当,只有预备役我们是超出的,若现在开战,第一年能动用的部队是七十万,第二年。可以上升到一百万,之后就看步枪产量,有多少枪,就能有多少兵。
这是军队人数。再是武器装备。步枪是金钩对毛瑟九六,我们胜一筹,但是第一年我们枪支繁杂,日军则是弹药补给不易,双方基本打平;炮兵。我军使用的都是克虏伯七五野炮、七五山炮以及迫击炮,日军除几年前缴获的俄制火炮外,其他基本是三一速射炮,新的火炮虽有眼睛,但没有定型量产;我军是六炮连,日军是四炮连,后膛炮我军一个师要比日军一个师团多十二门;迫击炮日军尚无大量装备,而我军每师有六零迫击炮七十二门,每连两门,八零迫击炮每师十六门。每团四门,可以说我军制式火炮是完全占优的;并且两军炮弹基数也不同,一场战役下来,日军每门炮炮弹消耗一般在三四百发左右,而我军规定在六百发到八百发;手榴弹日军也已经研发,但是效果未见;掷弹筒情报上也未见其装备。
第三是指挥系统,日军高级将领众多,其从倒幕战争、甲午、日俄,完全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我军虽然也是起于战争。但立军时间不长;敌我两军都是以德为师,日本从1885开始,而我军则从十年前开始;最关键的差异是,日军高级军官基本是历练出来的。军队规模扩展缓慢,而我军军官虽也历经战火,但提升太快,团级以上合格军官略显匮乏,师级以上者稀少,军级以上。就凤毛麟角了。”
徐敬熙一说到高级军官问题,杨锐心中就是一沉,但想到现在的战争不存在什么运动战,只是堑壕战,有无线电和基础士官和军官在,死守阵地还是不难的。另外徐敬熙这一次集中的介绍,让他发明一个认知惯性错误:那就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老是会把二战日军和一战前日军的数量战力弄混,二战日军几百万,那是因为日本一战后学习总体战才武装起来的,现在的日本没有预备役,所谓的预备兵只是早期服役退役的士兵;加上财力有限,使其平时只有十九个正规师团,战时最多四十个师团,只要这些人打光,全日本就没兵了。这也是日俄战争时,日本为挤出三十万日军,四十岁老人也被派上来的原因。
除了兵员数量不够,按照对日俄和沈阳之战的观察,日军还是习惯集团冲锋,没有步兵班排战术,各种武器配合、火力使用也是不足,具体的说,是军队数学没学好。其除了正面决死冲击,就是侧面迂回攻击,最后是被俄国机枪逼得没办法的掘土迫近战术和夜间白刃突击。其进攻决心是足,但步炮之间不做协同,一般是火炮打完之后,就疯狂冲击,冲不动再迂回,迂回也不行那就掘土前进或夜间白刃突击,最后还是不行,那就组织更多的部队冲击或者迂回。如此呆板、不注重火力和步炮协同的军队,正是沈阳战时主力部队不让参战限制发挥时,士兵憋屈的原因。
杨锐在想现在的日军有多弱的时候,徐敬熙已经讲过水面舰艇,在介绍潜艇了:“日本最早的潜艇部队来自美国的五艘霍兰潜艇,现役潜艇则采购自英国,潜艇排水三百吨左右,两个鱼雷发射管,使用汽油机,马力在水上六百,水下三百,航速水上十二节,水下四节三小时,续航力六百多海里,只能说在近海作战,另外它没有装备甲板炮……”
“我打断一下……”杨锐咳嗽一声,把徐敬熙打断,弄得屋子里的将校都看着他。他并不在意,道:“我越是看中日两国实力对比,越是觉得日本毫无胜算啊。除了水面舰艇外——但即使是水面舰艇,有潜艇和水雷,他们也无法参与陆上战争,你们说,日本为何敢与我们一战?俄国那边你们就不要考虑了,那边的情况很稳定,沙皇乐于看到中日交战,好使其远东安全。”
杨锐问出的问题让在座诸将奇怪之后也深思起来,即便预备役因为保密放在农村,可明摆着自己有四十二个师,这还不包括各地的警察和税警,日本难道认为自己能以一敌二?
短暂的沉默之后,徐敬熙道:“先生,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日本的惯性使然,甲午、日俄。日军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所以他们认为我国军队不堪一击是极为自然的,这是强国对弱国的心理优势;二是防毒面具的保密工作我们一直做的很好。光复战争中毒气伤亡人数在宣传上写的很大。按照情报局的消息,日本人应该是装备了氯气炮弹,他们指望在决战中突然使用,以使我军猝不及防。这两点足够使其决心开战了。”
徐敬熙说完,总后的朱履和中将补充道:“其实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日本海军可以封锁我们的硝石进口通道,虽然我们建了不少兵工厂,但没有硝石那就没有弹药,没有弹药,那战争就打不下去。另外就是武器弹药的进口,我想在开战之后也会被日本掐断。”
“我们现在不都是用合成氨了吗,怎么还要硝石?”杨锐问道。
“先生,合成氨技术是绝密的,所以我们还是在不断进口硝石,虽然不用。”朱履和无奈道。“这东西运进来真不知道能卖给谁,”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这是总后独立,朱履和晋升中将军衔的原因。他此话一出,军头们都是笑了,在没有合成氨之前,硝石就是弹药,封锁硝石就是封锁弹药,现在国内用合成氨,弹药不足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
“这倒是个问题!”杨锐忽然想到了这一点。他再问道:“日本人还能封锁什么?”
“军工上还需要进口金属镍,这是制造炮管、枪管、飞机发动机的重要原料,不过我们这两年我们已经暗中囤积了几百吨,可以支持两到三年。如果不够,这些用量小的金属可以用潜艇运输,菲律宾其实很近。”朱履和道。
“我没问题了,继续吧!”杨锐释然了。日本人手上有毒气还能封锁,加上海军绝对优势和狂妄自大,从海那边冲过来送死确实是可以理解的。
“……从德国订造的潜艇已经全部交付。最后一批潜艇已启程回国。而自造的八艘潜艇已经下水,下一批十五艘潜艇两个月前已经铺下龙骨,六个月建设期后,再有十五艘开始建造。以时间算,到十六个月之后,我们将完成五十艘潜艇的建造,主力作战潜艇数量将达到预期。
在实战中,作战潜艇不可能全部投入战斗,估计将是三成维护、两成航渡、五成作战。如果占领朝鲜,利用朝鲜南部海港,那么航渡时间减少,作战潜艇可以增加一成,到时将有六成潜艇可以出海作战。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必须有三分之一的作战潜艇要用于沪上到台湾航线的护航,尤其在攻岛之后,为了防止日军登陆,台湾方向的潜艇还要得到加强。
海军情况我基本介绍完了,下面我们看空军,这是两国间最不成对比的军种。日本在东海海战被击沉两架水上飞机之后,现在又装备了十多架水上飞机,只是这些飞机毫无战力,主要用于侦察。现我军计划装备作战飞机一千两百架,其中鱼雷轰炸机八百架,俯冲轰炸机三百架,战斗机一百架,这些飞机主要用于保证沪上到台湾航线的制海权。
综合以上之介绍,我军和日军的差距主要在水面舰艇上,而战争的焦点则在潜艇飞机与水面舰艇的对抗中。虽然鱼雷轰炸机诸多问题已逐步解决,但对此依然要谨慎对待。我的介绍完了。”
军队数量、装备、指挥、战术、后勤等介绍完,中日两军的实力对比已极为直观,就陆军而言,复兴军数量、装备、战术、后勤补给全面占优,唯独在高层指挥上,日军占优,但是优势也很有限。了解这些之后,杨锐对闪电战索然无味,这么弱的对手,为何要用闪电战?
徐敬熙介绍完军力对比,休息十分钟后,贝寿同开始介绍日军攻略。“日军在北方登陆只有三个方向,一是从朝鲜沿京义线而来,这条单线铁路极限下每日可通过四十列火车,以每车三百吨的运输量算,单日即可运输一万两千吨,而一个师团消耗给养每日就需三十五吨,这条铁路也就勉强够三十五个师团的日常给养,如果单靠这条铁路,以日军的日常消耗,只可以维持十五个师团低烈度作战。
日军的第二个方向,就是从旅大登陆,而后从南满铁路北上,因为是双线铁路,通行能力达到每日六十列,单日可补充物质一万八千吨。依靠这三条铁路,若能在战区获得给养,日军支持三十五个师团师作战并无太大问题,且战事烈度将稍高于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时,日俄两军后勤状况都极为恶劣,这使得指挥官要等待作战物资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发动进攻,于是战争是波浪般的一起一伏,并且很多时候,战役最后阶段往往会出现弹药不足的情况。
日军的第三个方向是天津港,按照去年的数据,天津港一年吞吐货物一百一十六万吨,最近几年吞吐量最高的是神武前一年,吞吐货物一百三十万吨;另外根据调查,在极端情况下,利用现有码头,日夜不停,天津港吞吐货物可达三百万吨,但这需要非常庞大的人力。也就是说,天津港的作用最多相当于一条铁路,而且这条铁路还处于潜艇的危险之下。
从后勤推断,在没有解决潜艇威胁之前,天津港将不会是日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其作战的重点还是在辽宁方向。不过旅大港也同样面临潜艇威胁,我们站在不能判断日军如何接触这种威胁,此时京义线将提供大部分运输,日军将会像上次日俄战争一样,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囤积物资,而后再发起进攻。只有在其占领沈阳、通化之后,才可能调转枪头,沿着京沈铁路入关,威胁京畿,而此时从天津港补给、登陆才有价值……”
贝寿同主要分析的是战略,他这么一说,倒是把杨锐设想的京城保卫战弄没了。杨锐其实很想在北京被围的时候,看看那些清流公知仓皇出逃的,卖国贼义正言辞,就比如现在的和平公知梁启超一样。历史上一战时,此人依附段祺瑞,在英日的支持下鼓吹中国应参加一战,实打实的正义斗士,反倒是孙汶,收了德国两百万马克之后,由铁血革命党变做温和鸽派,极力反对中国参战,生怕北方的段祺瑞整编军队,借机不去欧洲来广东。形形色色的公知,歇斯底里的鼓吹,其背后无一没有各种势力的支持,不让这些人原形毕露,那一旦列强欧洲打完,国内又不好收拾了。
杨锐胡思乱想一段,又听着贝寿同把大的战略讲完,便出声补充道:“日本陆军其实不强,除了要遏制它的水面舰艇,保证外贸航线外,我们真正的敌人其实是整个协约国集团。在欧洲那边还没有开打之前,在日本人这四十万陆军没有全部登陆之前,我们只能退,不能进!只能败,不能胜!
当然,败只能是小败,或只是宣传数字上的失败,唯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引起俄国的忌讳。我们虽然和他们有密约在前,可一旦看到我们大胜,俄国人会很不放心的。对于它来说,中日大战的最好结局是两者同归于尽,非要有一方胜利的话,那也只能是日本而不能是我们。所以,你们回去之后,要支持政委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让每一个士兵明白,这一战应该像捕鸟一样有耐心,一,不能让鸟飞了,二,抓到鸟不能让恶霸们给抢了……”(小说《清末英雄》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己卷第四十一章猴斗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清末英雄》更多支持!
时间已经是神武二年腊月,根据情报局欧洲收集来的消息,12月3日塞尔维亚报纸《斯尔博布兰》(Srbobran)上就刊登了‘奥地利太子已经宣布了他将在明年春天访问萨拉热窝,抓住这一时间从事神圣的复仇事业吧,推翻哈布斯堡王朝,永远怀念那些起来同哈布斯堡王朝作斗争的英雄们!’'注,来自:FriedrichWeissensteinerFranzFerdinand;DerverhinderteHerrscherPiperVerlag;Muenchen;1994'
这个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小报,情报局花了不少时间才找到,更让杨锐吃惊的是,刺杀斐迪南大公的迹象在塞尔维亚从四年前就出现了,三年前斐迪南大公曾取消了一次波斯尼亚之行;而波斯尼亚的军事演习,并不是偶发的,这是奥匈帝国参谋部占领波斯尼亚的例行事宜。种种消息汇集起来,给杨锐的感觉是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已万事具备,只等开枪——他倒不担心那场阴差阳错的刺杀会失败,实在不行情报局的狙击手可以补枪。
军事会议开到很晚,战争在即,将军们要马上统一思想而后迅速赶往驻地,不过天擦黑的时候,宋教仁却找来了,说是有紧急事宜求见。杨锐以为他又是要劝说中日之战,只将其亮在外面等会议开完才接见。
宋教仁神情困顿,但双目却是赤红的,他一见杨锐的就道:“竟成,克强是不是你杀的?”
“克强……”杨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边宋教仁就大声喊道:“卑鄙!无耻!这就是你所谓的法律救国!这就是你所谓的……”
宋教仁哭着喊着,似乎想冲上来搏斗,旁边的警卫立即把他控制。这时杨锐才想起来‘克强’不就是黄兴吗,同盟会的二号人物。怎么死了吗?他喝止旁边的警卫,而后对犹自激动不已的宋教仁道:“你不是气昏了头吧,复兴会哪次暗杀过人?黄克强死的事情,我也是现在才知道,你是什么知道的?”
“复兴会以前是没有暗杀。但前几日你的东厂在沪上、在全国各地大肆抓人杀人,这难道不是事实?”宋教仁收到有人从沪上来的电报,电报上明确表明此次克强被刺,凶手就是东厂番子,宋教仁闻此立即想找杨锐对质,而杨锐先开会后召见之举让他认定这是做贼心虚。
“安全局抓的是日本间谍,和黄克强何干?”杨锐见他如此,心中不快,这也叫革命党中最聪明的人嘛?“再说,你那只眼睛看到是安全局杀的人?”
“你……”宋教仁一时语塞。黄兴死在沪上,他人在北京,自然无法看见,可他关心则切,还是说道:“除了你还有谁?克强身死,革命党失此巨擎,你就可以安心了。”
宋教仁如此坚持,杨锐气急而笑,“当年对我的刺杀,所有人都认为是满清干的。因为除了满清还有谁?可事实呢,是孙汶下令让陈其美做的。因为那颗有毒的子弹是日本人提供的,所以这些都记录在东亚同文学院的间谍档案里,这几天安全局连续破获间谍大案。以前的事情全都翻了出来。
对我的刺杀、对枚叔的刺杀都和孙汶有关!怎么,不相信吧?不相信可以去安全局看日本人的原始档案!孙汶也真是丧心病狂,要不是枚叔当年和他说我还活着,估计枚叔已经死在美国了。还有你知道孙汶针对你有多少次暗杀吗?你之所以能活在今天,全靠你不屑的东厂层层保卫。现在黄克强被暗杀,八成和孙汶有关。”
杨锐话语里透露出来的信息让宋教仁脸色忽然间煞白。他想不到事情的真相居然是这样。就在他自言自语茫然失神的时候,杨锐却甩开他直接上马车回府。不过想到黄克强被暗杀一事,他又对刘伯渊吩咐马上调查死因,并务必要抓住凶手。
在对日开战的背景下,黄兴之死只是一件小事。虽然凶手没有抓着,但从东亚同文学院搜出来的档案,还是将许多过往之事袒露于世。因为日本人处事慎密、记录详尽,这些东西让躲在租界里印刷非法小报的中华革命党无言以对,只能避而不谈。也幸好礼部的宣传不完全是针对孙汶,更多笔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