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扫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摆上才不久,王争便闻见一股浓浓的甜香味,自然知道这是什么的香味,当下抬头朝玉儿笑了笑。
七里香,这是一种四季常绿的小灌木,这时候的人常用来驱散蚊蝇。
这种小灌木外形呈伞房状,分枝多,叶小亮泽,花白繁密,开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为陋室增加美感。
若是你轻轻抚摸七里香的叶片,更能感受到浓浓的香甜味在手上挥之不散,一般要持续近两个时辰才会淡去。
玉儿沿着窗沿摆好几盆七里香后,轻轻靠到王争肩膀上,看了一眼,轻声道:
“争哥哥,昌大哥真的要革除军籍吗,最近不少人都在谈论此事呢。”
脸上的笑容散去,王争重重叹口气,说道:“玉儿你先回房吧,长夜漫漫,就不要再说这件事了。”
玉儿乖巧的点头,但仍是靠在王争肩上不愿离去,王争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说,其实他也挺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
前几日分巡道褚平的家丁来到这里问起上次兵乱的事,当王争说完的时候,这些家丁都不敢相信王争这么迅速就平定了祸乱,看着门外那些文登兵的眼神都变了。
几日下来,城中居民已经安定下来,不少趁乱逃出城的人也陆续归来,盐丁们除了日常操训和轮换关卡之外,就来到城内帮助搭建民房。
分巡道褚平的家丁在宁海州城处处称奇,这哪里有一点兵乱之后的样子,街市一清,军民互相帮扶,一副欣欣向荣的场景。
回想崇祯二年的那次宁夏叛乱,简直就是这次的对应版,兵灾波及数个州县,官军转眼之间就成了乱匪,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走到哪里都是一副火光冲天、房屋坍塌的场景。
待了几日后,这几个家丁更是对王争赞不绝口,拿到应得的份子钱后,连连向王争保证,道是定会向分巡道褚大人实言相告。
自打来到明末,王争熬夜几乎成了习惯,送玉儿回房休息后,正要独自坐一坐想想事情,却见王刘氏走了进来。
王争显然有些吃惊,连忙起身,搀扶王刘氏坐在首位上。
“娘,您怎么来了?”
“争儿,昌尤那件事,真的再没有转机了吗?”
王刘氏满面愁容,王争听到后也是浑身一颤,怎么又是这件事,当下是打定主意,跪在地上说道。
“娘,这事您就别管了,儿知道昌尤是个好汉子,去不了文登营不是还有巡检司呢吗,儿子有分寸,您老就不要再问了,保养好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王刘氏点了点头,叹息道:
“争儿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实是咱老王家祖上积了德,你爹泉下有知,也会支持你的,但是为娘的还要问一件事,这事今日无论如何你也要给娘一个答复。”
王刘氏说这话的时候面色严肃,王争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当下是沉吟着点头道:
“娘你说吧。”
“争儿啊,玉儿一个姑娘家,毫无怨言的跟了你这么久,一直也都是没名没分的,这可不行啊。”
王争恍然大悟,原来是玉儿,脸色有些为难:
“娘,这件事儿子不是没想过,可眼下鞑虏苦掠辽东,流贼席卷中原,儿子尚窝在这小小的宁海、文登二地无所作为,哪有时间顾及儿女私情啊”
王刘氏看了王争一眼,道:
“都是借口,你是我生的,为娘的还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就说你喜欢玉儿吗?”
这话问的直接,王争准备了一肚子的推诿之词顿时说不出一个字,憋闷半晌,缓缓点头,但还没来得及说出什么。
王刘氏见到王争点头显然松了口气,先笑了起来,说道:
“玉儿啊,听见了吧,争儿还是喜欢你的。”
王争赶紧转过头,正与玉儿四目相对,当下也是呆立当场,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好。
见玉儿羞怯的跑回房中,王刘氏笑着起身,有些责备的看着王争:
“你这孩子,劳心公事是好的,忧心家国大事也是应该,但你不能让玉儿就这样没名没分的苦苦等着你啊,若是为娘今日不问,你是不是还要拖。”
王争再也没有在外雷厉风行的模样,样子窘迫的很。
王刘氏又说道:
“这次也不是玉儿叫为娘来的,争儿啊,既然你也喜欢玉儿,两情相悦,就让管师爷挑个良辰吉日,婚事好好操办操办,老王家也该冲冲喜了。”
“儿子都听娘吩咐。”
目送王刘氏离去后,王争喘着粗气坐在椅子上,这件事虽然来得突然,但点头之后心中不知为何却轻便了许多。
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
王刘氏这一出搞的王争没有丝毫准备,等到王刘氏离开后,王争独自坐在座椅上,笑了一声,吩咐道:
“把管师爷叫到这里来,本官有事相商。”
管清天这天夜里翻来覆去的根本睡不着,最后干脆就是点起灯看书,没过多久家仆进门来,说是守备官邸来了一个丫鬟,守备大人找老爷有事相商。
这么晚了叫自己过去怕是有要事,管清天不敢怠慢,放下书就匆匆赶到守备官邸。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官邸门口四个把门的文登兵眼睛仍是瞪的溜圆,远远的见到是管清天来了,这才放松戒备。
刚刚走到正堂前,那个丫鬟又来了,说是守备大人在正堂等候许久。
管清天更加确定王争找他是有要事,赶紧跟着丫鬟前去正堂,远远看过去,正堂仍是仍火通明,管清天小心翼翼的停在门前,弯身道:
“在下管清天,参见守戎。”
“哦,是管师爷啊,快进来!”
管清天亦步亦趋的进了正堂,悄悄抬头,却见王争并没有看向自己,正负手站在台子上看着一杆钢枪。
“守戎叫在下前来,可是有要事询问。”
王争回过头来,笑道:
“确有要事,管师爷不必拘谨,这次是本官的私事。玉儿跟了本官这么久一直都是无名无分,眼下兵乱已平,管师爷就挑个良辰吉日”
王争说到这里停下来不再多说,但意思已经是不言而喻,管清天没想到居然是这件事,惊喜不已。
看着他在场中连转,王争也是微笑不再多言,过了不久,管清天忽然道:
“守戎,四月二十五日可否?”
说着,管清天自语道:
“宜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天愿、月恩、四相、时德,三合、天喜、民日、六合、五合日”
“奇了,守戎,真是奇了!本月二十五日,天地德、日月愿、三台六合五合,乃是今年最好的良辰吉日。”
王争根本听不懂这些,只是笑笑道:
“既然管师爷如此说,那就定在本月二十五吧,其余的各项事宜,悉数交于你。”
婚宴等各项操办事宜皆交付于己,这可是天大的信任,管清天激动不已,哆哆嗦嗦的拱手道:
“在下定不负守戎重托,立刻便回去准备。”
就在十几日前,王争还在忙着平乱的时候,数十里外的养马岛上,一间庄园也被近两千人团团围困,数十具面容凄惨的尸体停在门外。
围住齐家庄田的这些人都打着王字大旗,但仔细看过去,其中只有三百来个披着朝廷制式鸳鸯战袄的官兵,剩下大多数都是穿着普通衣袄的盐丁。
养马岛的事已经拖了太久,现在不仅邓黑子和高亮着急,就连金山左地界的盐丁大头目牛平亮都觉得火烧屁股了。
前不久王争回复文书送到金山左,命牛平亮等金山左盐丁全力协助。
那时候的话还不是很着急,牛平亮与小娘子新婚燕尔舍不得下炕,也就随口吩咐一声,让几个头目带着几百个盐丁去帮忙。
没想到这养马岛水太深,海盗和乱贼出离的多,加上残余的刘备余孽到处乱跑,这几百个盐丁根本不够用。
齐家的那个庄园挨着码头,内中更是鱼龙混杂,倭寇、海盗之流终日往来,这点人手强攻不来。
邓黑子和高亮带着人冲了几次都被打退,伤亡不多,黑子和高亮想证明自己就没再向王争发文书,想慢慢剪掉齐家庄的枝叶,先把周围的乱贼清剿干净再说,这就耽搁了至少半个月。
半个月刚过,从宁海洲火急火燎的送来第二封文书,看了这次的文书,就连牛平亮都感觉大事不妙。
宁海洲闹饷!
这可是大事,黑子和高亮带着文登营一半的兵力出来征讨养马岛,宁海州官兵闹饷,兵备空虚。
王争若是守不住州城,那兵权、媳妇、银子等等已经到手这所有的一切,可都要化作过眼云烟一般消散。
纵是软玉在怀,牛平亮也不得不连夜下了热炕头,找到邓黑子与高亮商议一宿,最后也没定下什么好计策,只知道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将养马岛拿下,不能再拖了。
眼下各个地方的护卫盐丁大把,除此之外,没进来想要找门路进来的人更多,所以牛平亮决定用简单有效的办法——强攻,用人堆。
邓黑子和高亮沉吟许久,考虑到宁海州城危急,最后也是同意了这般做法。
第二天牛平亮就召集了金山左地界九成的盐丁,又请求常驻金山左的嫡系盐丁大队协调调度,近两千人浩浩荡荡登上养马岛。
转眼间,齐家的庄田、码头围都被围的水泄不通,盐丁到处追着乱贼和海盗的屁股跑。
齐泽是齐涞长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此刻他披着一身蓝色的袍子,站在墙上看着这一幕,捏着手,止不住的胆战心惊,向一边的管家问道。
“谢叔,你说这王争是从哪弄来这么多人的,怕快有两千了吧,咱们庄子一共有多少人,能不能守得住。”
谢阳暗自擦了擦汗,说道:
“公子,这次巡检司和文登营来的急,怕是整个金山左的盐丁都来了,咱们这只有几百的家仆马队”
谢阳说着,将目光看向庄子前那些人,齐泽也看过去,冷笑道:
“守不住就不要了,眼下宁海州闹饷,文登营一半的人手被扣在这里拿不出去,那王争怕是急了。”
谢阳点点头:
“老爷和公子真是好计策,就算咱们齐家这庄子不要了,那王争也平不了宁海州的兵乱,怕这守备做不到几天就要到头了。”
齐泽哈哈一笑,道:
“谢叔言过了,这些事也要有郑克少爷在后帮衬,不然这小小的养马岛最近哪里来那么多海盗,文登营疲于奔命才拖到了现在。”
谢阳再次谄笑道:“公子,这次事成郑家怕是要给不少好处吧?”
齐泽哈哈一笑,意气风发的道:
“那王争已经帮我们除了刘备,这次宁海州突发兵乱,朝廷不可能饶了王争,今后这登州府的海运盐货买卖不就都是握在咱们齐家的手里,等王争死后,下一任的巡检无论如何也要夺到手。”
这时一个家仆来朝谢阳耳语几句,谢阳听了后,低声朝齐泽道:
“公子,船已经备好了,您看是不是现在就脱离这处险地?”
齐泽摆摆手,笑道:
“这种粗鄙杀伐之地,还是尽早离去的好。”
外面的文登营与盐丁由于人数太多还在调度,谁也没想到,紧闭着的大门忽然打开,两百来个凶神恶煞的倭寇与海盗冲了出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复养马岛
牛平亮还是第一次见到远隔海岸的真倭,当下是觉得有些稀奇,粗声粗气的道:
“嘿,就是这些矮子在几十年前抢掠海岸?”
高亮拍了拍牛平亮的肩膀,说道:
“你别看这些东瀛人长得又矮又锉,但速度个顶个的快,上次我和黑子就因为轻敌而吃了他们的亏,枉死了不少兄弟。”
黑子点头,原来他与牛平亮的想法是一样的。
这些倭寇手里拿的刀从来没见过,看着又窄又薄,战斗力肯定不如自己手里的腰刀长枪。
如今与倭寇和海盗周旋了快两个月,黑子和高亮对这些人的看法大大改观,也知道了他们的弱点,真说起来,这些倭寇战斗力并不强。
无论是几十年前横行肆虐的时候,还是如今,倭寇和海盗对于官军向来都是充满蔑视,自大轻敌。
倭寇不擅长阵战,王争编练的紧密枪阵完全可以打的倭寇找不着北,但是论起单兵能力,一个真倭轻轻松松应付三名文登兵,最后逃掉问题不大。
就连如今的文登营都要头疼,这放在那个真倭横行的年头,那时候王争还没有接手海防,光靠那些孱弱的卫所兵还真是挡不住。
黑子冷哼一声,说道:
“这些倭寇目中无人,咱们却不能大意,牛老哥你带着盐丁在后头压阵,等我招呼你再来帮忙,我和亮子带着文登兵列阵迎上去,让盐丁对付这些倭寇海盗怕是讨不到好处。”
牛平亮收起刀,说道:
“好,你们两个小心,有事招呼我就成!”
随着黑子与高亮喝令下去,早便是列阵完毕的文登兵迈起整齐的脚步,枪尖齐刷刷的摆向前,轰隆隆的压了上去。
突然间,倭寇和海盗那头也有人喊了几句什么,约莫两百来个人就这样乱哄哄的冲了过来。
十几个真倭在前打头,身后的三十几个粗壮海盗一看也都是老茬子,有的用手臂拎着大流星锤,控制着呼啸转圈摇,也有的拿着大环首刀肆无忌惮的冲过来。
黑子正要下令,忽然凝神往后一看,后头庄子里居然也在动作,扬起了不少尘土,也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
心想齐家哄骗这些倭寇和海盗出来打头阵,后头定然没安什么好心,黑子回过头,冲后面密密麻麻的盐丁喊道:
“牛老哥,麻烦你看着点庄子里的人,他们要是冲出来夹击,你就派人趁乱夺了庄子,这些倭寇和海盗交给我们文登营就行。”
“七人一排,列队!”
于此同时,阵中也有不少文登营的什长、队官喝令出声。
牛平亮闻言立马抽出腰间的钢刀,冲身边喊道:
“嫡系大队压阵,其余的弟兄,跟着老子看好了庄子,等他们出来,咱们就进去!”
大小盐丁头目们早就是磨刀霍霍,当下是大喊着答应。
真倭们速度奇快,冲到跟前还是那个招式,一个侧闪躲开当头那排枪刺,其余的海盗们可就没有倭寇那种速度,被倭寇当枪使,愣乎乎的撞到了文登营的枪阵上。
文登营的枪阵只是晃动一下,后排的长枪手就是紧紧钉上,只要是前面有空隙,就猛着气把手里的长枪送出去。
不过这打头的三十几个海盗可都是老茬子,拼起命来力道也不小,四五个长枪手被流星锤击中,头上的斗笠帽盔直接被打飞,人眼看着就活不成了。
几个打头的海盗仗着力气大挥出流星锤,但这可不是船上的混战,船上他们可以凭着一股猛劲边跑边收,眼前密密麻麻的长枪可不是吃素的。
海盗们刚挥出流星锤还没来得及洋洋自得,下一刻无数杆长枪便是刺来,有的奔着脚裸,有的就笔直的朝肩膀和胸间扎过去。
海盗们不如真倭,在海上混迹久了,根本不习惯穿什么甲胄,被刺到无不是惊叫连连,鲜血四溢,有的吃痛已经开始后退,剩下的被惊到也不敢向前,一下子就是乱了起来。
黑子直接拿着指挥长刀就奔着一个真倭跳了过去,他知道海盗只是炮灰,杀了这些狡猾的真倭才是胜利的关键。
高亮站在阵中,吆喝着列队列镇刺枪等等,见黑子被三个真倭包围,指挥几个队官赶上去帮忙。
突然,十几个真倭喊了几句什么,紧跟着弓起身子从缝隙间穿插过来,趁文登兵与海盗作战时游离到阵脚,挥下刀。
“啊!!我的腿!”
倭寇下手狠毒,倭刀快且锋利,不少文登兵根本没注意到脚下的情况,前排顿时出了一些空挡,倭寇们打完就跑,海盗悍不畏死的补上。
不过文登营训练这么久,大多数人都是经历过多场血腥战斗,这点事早就是熟悉了,高亮亲自带着几个队官赶到这边补上缺口。
也就在这时,庄子中徘徊的马队也终于是喊叫着冲了出来,这些马贼在马上人人拎起一根大绳,眼看着文登营就要腹背受敌。
这时盐丁动了,牛平亮调度许久,早就等着庄子里的马贼冲出来,不少骑马盐丁汇聚在一起,伦着腰刀冲上去给马贼杀了个措手不及,尽管骑马盐丁战斗力不如马贼,但凭着人多也能让马贼讨不到好处,空不出手夹击文登营。
其余的盐丁在各个大小头目的引领下,越过文登营,越过马贼,海浪一般的朝庄子里冲去。
庄子里的齐家人见到这一幕都是胆战心惊,眼前密密麻麻的盐丁给人的震撼太大了,这些盐丁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巡检司衣袄,手里尽是钢刀、腰刀,明晃晃的一大片。
他们可都是听说过赤山镇的那场战斗,三百盐丁足足抵抗两千马贼一日一夜,无一人临阵后退,死战到只剩下三个人。
如今在他们眼前的可是近两千的盐丁,还有整整两哨的文登营战兵,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角色,还没开打,庄内就已经是大乱。
现在齐泽和谢阳早已经登上船从容离去,失了主心骨,庄子也是强弩之末。
盐丁们本就是刀头舔血的狠角色,此刻集群呼啸着冲进去,逢人便砍,杀的齐家乱贼连连败退,不出半个时辰,庄子里的喊杀声就逐渐弱了下来。
牛平亮吩咐人不要打砸庄内的任何东西,随后带着嫡系盐丁大队进庄约束压阵,盐丁们又是包围了尚在激战的倭寇、海盗与马贼。
不过看着这一幕,盐丁们的心里也是极度的震撼。
和宁海州城下那场战斗如出一辙,文登营立起阵来巍然不动,一批又一批冲过来的人倒在枪阵之下,相比起来,文登营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
等到盐丁们赶到的时候,也就只剩下几个真倭还在苦苦支撑。
数百人围杀过去,任凭这些倭寇使出浑身解数也是难逃死亡的命运,且死相极其凄惨,都被愤怒的盐丁剁成了肉泥。
第一百一十五章:双喜临门
“文登营再获大捷,马岛诸寇为之一清。”
崇祯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一名马兵后背上插着几杆小旗,手持文书马不停蹄的疾驰进蓬莱府城,一路上不遗余力的大喊大叫,引得旁人侧目议论。
上次平定宁海兵乱的消息还没传来多久,很多人都没有消化这个大事件,就连时任知府的闫学明也没太缓过劲来,这时候王争却再次送来一个重磅消息。
文登营出击养马岛,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养马岛向来都是贼匪聚齐,又有倭寇、海盗来往抢掠,卫所路远早就将其列为三不管之地,没有哪一任文登营的坐营官想去自讨没趣,但王争继任后第一件着手处理的居然就是这件事。
两月前出征,前后大小十几战,战兵与盐丁伤亡近百,耗费钱粮也有数百石,不过所得也是丰厚。
养马岛地理位置极好,是海商往来的要地,建上第三座盐场,煮海熬盐更为方便。
仅是已经探明的就有一处天然赭石矿,若是成功将其开采出来,无论对王争还是对所有的兵士,都是迈出了一大步。
文登营共计斩首真倭近百级,海盗、马贼、流寇也要有数百,缴获各式兵械衣甲无计。
这使得重贼流经的养马岛重归安平,许多世代为生的百姓又可以回到老家,这可是山东海防三大营自万历年以来最大的捷报。
这个消息被时任登州知府的闫学明哆哆嗦嗦的,快马呈送到掖县。
登莱巡抚杨文岳有些不敢相信,本以为文登营是吴惟忠重新编练,怎么吴惟忠卸任后捷报来的却更加频繁起来。
吴惟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吃惊,也没有任何想强功劳的意思,这才是开始向杨文岳好好介绍起王争这个人。
“通晓经义,熟习兵伍,心思缜密。”
这是吴惟忠对王争的评价,杨文岳听后点点头,没露出什么表情,只是问起吴惟忠对如今文登营的评价。
吴惟忠想都没想,继续朗声道:
“军伍整齐,赏罚严明,上下一体。”
杨文岳听后也很纳闷,吴惟忠难得对一个人或一支兵马评价如此的高,当时就动了想见见王争的心思。
随即杨文岳又问起王争的身世,吴惟忠说他原本只是个穷酸破落的军户,即便是杨文岳也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后来连问,才知道吴惟忠并非在说笑。
一个普通的军户,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坐到守备官,又握着文登营的兵权,不得不说,这太让人感到震惊了。
杨文岳了解全部事情后有些懊恼起来,不断责备吴惟忠,说是这么好的人才,为何不及早让他知晓。
这个王争能从一个小小的军户达到如今的地步,手上没两把真刷子是不可能的。
听吴惟忠说,去年浪里白条围攻宁海洲时,前来解围的就是王争,当时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哨官,杨文岳愈发的想见见这个人。
想想就知道,如今的大明出身比王争高的比比皆是,但多是平庸泛泛之辈,或是空有其名,不符其实,能同王争这般凭个人战功扶摇直上,且手握重兵拱卫一方的,实是屈指可数。
吴惟忠哈哈一笑,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吴惟忠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一方面他对王争的能力非常相信,也很了解王争自强的心思,另一方面,王争是他一手提拔,他自然想培植自己的势力。
吴惟忠清楚地知道,若是自己执意向抚台举荐,以王争的性子一定会推脱不受,他只有等,等王争能在那边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自己进入杨文岳的眼帘,到时再举荐。
谁能想到,这大事不来则以,一来就是两件。
自万历年以来,无论中原剿匪还是辽东御虏,斩首百级就已经被吹嘘为“大捷”,指挥作战的军将更是被捧吹到了天上去。
海防三大营从永乐年间始设,除去最开始兵伍极盛时那些年,其余的时候起到的海防作用微乎其微,各卫各所往往都是各自为战不听号令。
真倭登岸,十几人一路烧杀数村数寨而明军不敢妄动的事件比比皆是。
文登营坐营官的职位虽然一升再升,从最初的把总,慢慢升到守备、游击、参将乃至副总兵,却依然没什么捷报传上,皇帝慢慢的也就忘了海边还有这几个营。
等吴惟忠下去后,登莱巡抚杨文岳看着眼前这封文书,也是笑了起来,自语道:
“看来这个王争心思活络的很,真该见一见。”
作为海防三大营之一,文登营的坐营官无论职权如何,都有将奏报直达天听的权利。
嘉靖年间的文登营坐营官觉得兵伍废弛不忍直视,多次请求知府、巡抚等官员处理无果后,直接将奏报上到了嘉靖皇帝的御案前。
这引得嘉靖皇帝龙颜大怒,时任登州府一派官员纷纷被撤职,各地墩台开始修缮,不过好景不长,没几年这位坐营官“英年早逝”,继任的坐营官只求自保,各卫所很快又衰颓下去。
王争将宁海平乱的捷报交给自己,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份文登营平定养马岛的捷报也交给了自己,这就说明问题了。
尽管杨文岳不喜拉党结派,但知道王争暗自表明的意思后,也是忍不住身心愉悦,得到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坐营官支持,总是让人高兴的。
翌日,一封文书从掖县的抚台衙门飞出,直奔宁海洲。
现在的宁海洲可热闹的很,管清天果然不负王争重任,带着一帮文员将婚庆一事操办的井井有条。
当然也有各路盐丁、盐贩子的传达功劳,没有几天,几乎整个登州府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王守备要成亲了!”
“真的,是和谁?”
“听说是一个村妇。”
“可别瞎说,那以后可是守备夫人哩!”
还没到定下的成亲吉日,宁海州城、文登几地就是热闹起来,各地都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所有盐丁头目和军官军将们都是放下手头的事,转来忙活王争的婚礼。
自打管清天放出王争要成亲这件事之后,就已经有人现先下手为强,带着贺礼来登门拜访了。
州城的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董有银、黄阳、邵勇他们就不必说了,天还没亮就带着人来恭贺。
这些家伙齐声在门外大叫守备夫人,打响了几日后宾客如云的第一枪,听得玉儿羞怯不已,最后王争老娘王刘氏拿着棍子气哄哄的走出来,董有银都是吓了一跳,众人立刻作鸟兽散。
黑子与高亮从养马岛回来后脑子都有些不够用,震惊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只用一个时辰就平定闹饷这件事还没反应过来,紧跟着又听管清天说王争王协台居然要成亲了!
这可让黑子、高亮与那些出征归来的军官们激动不已,兵士们也都是刚回来,听了这件事后都感觉又惊又喜,干脆在府邸外列队喊百年好合。
但老是这么喊也不是办法,黑子和高亮想了个法子,让队伍里以往义井庄的军官们都出来,教兵士们唱歌谣。
王争坐在正堂,身侧的婢女捂嘴偷笑。
王争正纳闷想问问情况,听到外头唱起的歌谣后当时就明白过来,也是哭笑不得的摇摇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明是自己成亲,怎么这些家伙一个赛一个的兴奋。
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
这些天宾客如云,简直快要踏破了宁海州守备府邸的门槛,由于门房制度被王争取消,把门就的只有全副武装的兵丁了。
这些兵丁在平日没有门房的嬉皮笑脸,多是面无表情的持枪而立,按规章办事,无形中为这间气派的守备宅院增添了几分威严。
不过崇祯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就连所有的守卫兵丁脸上都是笑容不断,因为这一天,王争成亲了。
一大早,郝思成府宅中就响起了炮竹的声音,紧跟着钱金贵、段天德的家中也不甘示弱的效仿起来,百姓们跟风凑热闹,比起去年春节都要热闹。
王争一大早还是照例出去巡城,路过哪里都有百姓连声道喜,王争也是一一笑脸回过去,巡城后刚回到府宅就听黄婶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传过来。
“这大喜的日子还出去巡什么城,快换上衣裳,大红大火的衣裳看着就喜气。”
正侍立在一旁的小翠吐了吐舌头,赶紧从大箱子里拿出新郎官的衣物,王争打眼看过去。
嚯,好气派。
引经据典,大明会典有文,“凡文武官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为盛装。”
这是官家人常用的成亲着装,王争现在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件盛装,以常服而簪花披红,气派又隆重。
当然了,庶民又有所不同。
一帮丫鬟围在王争身边,叽叽喳喳的边说笑边替王争穿戴那些新郎官的衣物,小翠看了一眼王争,鬼头鬼脸的非常开心,拉着王争讨赏。
“大人,您终于要和少奶奶生小宝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