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扫明-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凤凰楼的风景是整个皇宫最好的,也就只有在这里,孝庄才能感受到一丝身为皇太后的感觉,这皇宫虽然修的还算不错,但实在是太过狭小。
听说中原大明的紫禁城富丽堂皇,金砖碧玉,所以孝庄一直都想进去亲身尝试一下,看看这大明朝的紫禁城究竟是什么样子。
现在,盛京城内燃起滚滚浓烟,在黑夜中,到处都是火光,喊杀声愈来愈近,孝庄从没有这般风雨飘摇的感觉。
莫说入主中原,很可能连盛京都保不住了。
“皇儿乖~,城里出了点乱子,有你二叔看着,应该没多久就能平定了。”孝庄虽然如此去安慰福临,但她的面色却并不轻松。
就传来的消息看,这支攻进城内的兵马正是以前经常听到的那支齐军,赫图阿拉的那次屠杀,便是出自那王争的手笔,实在是整个满清的仇人。
当时孝庄陪同皇太极赶回兴京,看见的那一幕,直到现在她还忘不掉。
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满人的尸体,城头挂着皇太极亲姐姐的无头尸身,气的皇太极当场喷出一口黑血,不省人事了几天才好转。
据说那支军队在只待了几天,但孝庄见到的兴京城却几乎是片瓦不存,事后统计,活下来的旗人只有不到两千。
最初在城内的旗人少说也有数万,最终只活下来不到两千人,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屠杀。
自努尔哈赤立国以来,他们还从未吃过这样的亏,一直到现在,赫图阿拉那边都没有了什么旗人居住,已经成了满洲人的禁地。
刚刚想到这里,孝庄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其间夹杂着盔甲叶子砰击在一起的叮当声。
不用多想,孝庄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淡声问道:
“哦,是皇叔来了,乱子都处理好了吗?”
“处理不好啊”代善满头大汗,从政多年的他,竟然也破天荒的再次穿上那副全身铠,“皇太后,赶紧从九门撤出城吧,齐军马上就要打进来了。”
听到代善和那些正红旗的贝勒都统们都这么说,孝庄这才啊了一声,“皇叔,你怎么能这样说,盛京是我大清之根本,凝聚了多少我满人的苦血,怎么能就这样跑了?”
“哎呀我的皇太后!”代善急的跳脚,不断的磕头,“您和皇上才是我大清的根本,要是被齐军抓住了,我们就完了啊!”
“不,本宫不走,皇上也不走!!”
孝庄才刚刚喊完这句话,便立即有一名正红旗的牛录屁滚尿流的跑回来,就连歪了的头盔都不扶,跪下来喊道:
“禀摄政王、皇太后,大清门被攻破了,大清门被攻破了!”
代善听到后是震惊不已,拽住那满身鲜血的牛录,嘶吼着道:
“你们这帮饭桶,就连一个时辰都守不住吗?”
牛录话中带着深深的恐惧,到了这种时候,却也并不畏惧代善了,直愣愣的喊道:
“摄政王,到处都是齐军,他们除了火铳兵以外,甚至有人推着铁炮,大清门,是给硬生生炸开的啊!”
代善此刻就连孝庄和福临都顾不上,带着勒尔才跑到凤凰楼最顶层朝下观望,却见到无数的火光正在向皇宫汇聚,喊杀声竟然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
其中有一些在全城飞速移动的火光,显然就是骑兵,除此之外,一群火光停在凤凰楼最下层的宫门处。
伴随着下面的一声喝令,猛然间,一轮巨响颤动了整个盛京城。
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无碍,满汉无情
感受到脚底下的颤动,代善再也顾不得其它,嘶吼道:
“勒尔才,护送太后和皇上先走!”
“不,本宫不走!”虽然城外那支军队的喊杀声愈来愈近,孝庄也非常害怕,但她还是拉着顺治皇帝,不想离开。
她觉得,只要自己不走,这凤凰楼就不会被攻破,就能稳定住即将四散的人心,但这毕竟是妇人之见。
到了眼下这个时候,齐军无论数量还是远程威胁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是一个两个人留在这里就能扳回局势的。
代善明白这个道理,显然已经顾不上其它了,回头便是一个阴狠的眼神示意过去,勒尔才也明白现在到了危急关头,立即抱拳道:
“太后,请恕奴才犯上之罪!”抬起头的勒尔才再也不顾什么尊卑,大手一挥,“来人,将太后和皇上从九门架出去!”
“你敢!勒尔才,本宫要治你的罪!!”
勒尔才下定决心,将顺治皇帝从孝庄手边生拉硬拽出来,顾不上小皇帝凄厉的呼喊,抱着就往外跑,周围站着的一群正红旗满洲兵更是没闲着,纷纷上前将孝庄簇拥着带走。
顷刻间,原本哄闹的凤凰楼上变得寂静不已,巴牙喇章京带着几名正红旗都统都留在这里,听到下面激烈的厮杀声,都是握紧手中大刀。
“轰隆”
不多时,从楼下传来一声巨响。
这一刻,凤凰楼上的所有清兵都能感受到楼体在剧烈的颤动,很显然是凤凰楼的大门已经被对方轰开,现在无数的脚步声正在从底层蜂拥而上。
下面的齐军,自打盛京的城门被打开之后,就像一支疯子组成的军队,一刻不停的从外门直杀奔宫内。
“主将有令,一个不留!”
无数太监和宫女无头苍蝇似的跑上来,嘴里大喊着齐军进楼了,看样子是想逃进皇宫深处躲避,但他们身后紧跟着一名面色凶恶的大汉。
这大汉身后便是成群结队身披罩甲的齐军兵士,他们手持刀枪,浑身浴血,高呼杀虏,每个人都像是从尸山血海中滚爬出来的修罗,就连楼上这些巴牙喇兵都有些忌惮的后退几步。
牛平亮带着齐军所向披靡,慌乱四散的宫女和太监们好像割麦子一样倒在血泊之中,亢奋的齐军兵士们抬眼见到这最后一个房间,立刻马不停蹄的冲杀过来。
“真是胆小!”代善看着那些宫人的表现,却是哈哈一笑,拍了拍那巴牙喇章京的肩膀,“走吧,本王倒还要试试这口刀还锋利不锋利!”
“奴才誓死追随摄政王!”
巴牙喇章京毫无惧色,带着最后一层的几十名巴牙喇兵和正红旗满洲兵朝黑压压一片的齐军迎了上去,霎时间,残肢飞舞,不断有人栽倒在地。
一名巴牙喇兵迎面势大力沉的劈砍过去,直接将一名齐军步卒头盔劈成两截,连带着脑壳上都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缝隙,鲜血直流。
那巴牙喇兵闻到鲜血的味道更是疯狂起来,抬身一脚将另外一人踹飞,连带着扑到了几名正在登楼的齐军兵士。
“哈哈哈,弱小的汉狗!”
楼上空间狭窄,代善带着最后一批巴牙喇兵面对连续冲杀上来的齐军兵士,竟然硬生生守住防线,这才不一会的功夫,就已经造成了几十人的杀伤。
蜂拥上楼的齐军变得犹豫起来,许多人都开始止步不前,代善和这最后三十几名巴牙喇兵,就好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个个都是人形杀人机器,不知疲倦的挥刀。
“将军有令,退!”
代善等人正杀的兴起,却忽然间从楼下传来一道沉稳的喝令声,牛平亮本就无心再战,听到命令后立刻就带着兵士们缓步下楼。
见到仅仅凭借这几十人就击退了那齐军的一次集体冲锋,代善擦了擦脸上不知是谁的鲜血,大笑道:
“汉人还真是软骨头,若不是我八旗大军不在,岂能轮得到他们在盛京撒野!”
“摄政王所言不错,今日我等要杀个痛快!”
楼上的满洲兵纷纷狂呼,但没过多久,经过短暂重整,楼下齐军原本纷乱的脚步声变得整齐,兵士们抽出后背斧枪,用长矛对准楼顶,呈几排一步步登上城楼。
这次,出现在代善等人眼前的,是一支整齐的方阵。
这方阵最前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矛尖,陆井荣知道这些东虏在困兽死斗,而自己也并不急于一时,所以下令用长矛对准他们,步步紧逼。
顶楼空间狭小,原本只是孝庄和顺治小皇帝学习汉家书画、观赏盛京城内风景的地方,眼下却满登登的挤着百多号人。
代善绝望的发现,这些守卫皇宫的巴牙喇兵虽然勇悍,但是双全难敌四手,再勇猛的战士,也抵挡不住四面穿刺的长矛。
“看来中原有能人。”代善看着这支战斗力与方才截然相反的军队,临死前仍然不敢相信,“天命该向我大清,不该如此,不该如此啊!”
对方的主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脑子也异常清醒,经过小挫之后,立刻非常果断的改变战术,开始用谨慎的方阵步步紧逼。
想来,那位齐军主将心中也明白,在这个场地下,清兵根本难以发挥真正实力,事实也正是如此,那些巴牙喇兵被迫与那些矛尖接触,立刻就会被捅成窟窿,只得不断退后。
但空间就那么多,越是退后,他们只能越是不堪的拥挤在一起,眼睁睁看着自己被那些可怕的矛尖刺死。
最后,这些巴牙喇兵只能是在绝望中发起拼死冲锋,见状,咫尺之遥的齐军反倒是停下逼近的脚步,牛平亮大声喝道:
“守!”
兵士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拢在一起,无数矛尖从四面八方对准那些冲过来的巴牙喇满洲兵,一点都不着急。
说是冲,其实并没有几步,基本一个呼吸的间隔,这些残余的正红旗兵丁和正黄旗巴牙喇兵就全都撞在牛平亮这边的军阵上。
这次这些巴牙喇兵并没能伤及齐军丝毫,只能是手忙脚乱的四处抵挡,最后的死相,甚至比外面那些早已战死的清兵要凄惨数倍。
牛平亮看着最后剩下那人,从身上穿着的盔甲来看,就和一般的正红旗鞑子不太一样,而且也并不是常见的甲喇、章京、都统盔甲。
很显然,这位在自己眼前气喘吁吁的角色,应该就是满清内部的高层,看那肩上金黄色的纹饰,估摸着起码也该比一般的贝勒大多了,没准是个亲王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牛平亮兴冲冲的握刀上前,“都住手,这个老鞑子留给本将军,看老子不把他大卸八块!”
“不牢您大驾,本王有手!”
谁都没料到,代善看着前面这些齐军兵士,竟然一丝一毫的惧色都没有,在牛平亮刚走了一步的时候就明白他想要干什么,为了保全自身名节,便直接挥刀将喉咙割破。
鲜血喷涌而出,满清的左摄政王代善,就这样无力的软倒在无数齐军兵士面前,牛平亮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一时呆住。
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难帝后,体制之外
夜已深沉,往日平静的盛京城,此刻却散发着令人恐惧不安的气息。
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城内城外到处都是手持刀枪的齐军兵士,他们就像一个个疯子,挨家挨户的踹门而入,在全城范围内到处寻找满清旗人。
但凡看见的,想都不想便是一刀下去。
惨嚎、求饶和兴奋的大叫,充斥着这座满清的都城,亦如当初大顺军在北京城内开始拷掠平民和官绅的时候一样,只不过,主角变成了齐军。
一颗颗梳着金钱辫的丑陋头颅被齐军将士们割下来,在街道上堆成一座座小山,看上去既可怖,又令人兴奋。
多年以前的那次赫图阿拉之战,王争曾说过“一个不留”的话,但这次,对于进城之后该怎么办,却再没有明确的令旨下来。
这个空白留给陆井荣还有兵士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多,齐军兵士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也有各地避难的流民。
不论哪种人,都对关外的蛮夷恨之入骨,所以这已经不是王争一个人的令旨如何就能去改变,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仇恨。
陆井荣体会到齐王没有明确令旨的深意,在进城之后,他虽然立即下了命令,但只有一句话,“但凡举起武器顽抗的人,皆杀。”
陆井荣身为主将,进城后必须要发布命令,但这次的军令概念却有些模糊,因为这里面并没有说明要杀的是旗人还是汉人,也没有区别男女老幼之分,大多数人见到的只是那最后两个字——“皆杀。”
即便是齐军这等建制齐整,军规严格的军队,一旦要是开了杀戒,那也很难能再约束起来,大多数人觉得,盛京作为建奴的都城,里面肯定都是鞑子。
国仇家恨在心中积压了多年,此时却在一夜之间全部释放出来,就算平日一贯忠厚老实的人,也许此刻都会杀得红了眼。
齐兵犹如虎入羊群,自从进入盛京城后,除了那些前往皇宫的兵马之外,其余各部所到之处,八旗旗人几乎只是留下满地的尸骨。
现在这个场景,甚至比多年以前的赫图阿拉更让人觉得恐怖,有些留有人情世故的兵士,会对旗人女子和孩童网开一面,甚至有的还会嘱咐他们躲好。
但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不分老幼的大开杀戒。
不过当他们见到抱在一起瑟瑟发抖的汉人同胞之时,心中疯狂的年头仍然会为之一滞,大多数战士会选择将手中刀枪的尖头朝下,轻手轻脚关闭房门退出,就好像自己从来没进去过一样。
无论负责此战的主将陆井荣,还是牛平亮、高山等几位副将营官,似乎都刻意避开这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军令下来,全都靠将士们自觉。
空气中似乎充满了血腥味,可在这恐怖之夜,却有一个地方寂静如斯,那就是位于盛京皇宫之后的偏僻院落。
一队约莫十几人的正红旗满洲步卒护卫着一个女子和一个身穿龙袍的小孩,正慌慌张张从皇宫最后面的小门跑出来,直奔那“第九门”。
盛京城是满清在原沈阳中卫城上改建,将四门改为八门八关,八旗分驻一关,便是所谓的“八门对八关”。
除此之外,却还有一道第九门用于应急。
勒尔才护卫着孝庄和顺治小皇帝正仓皇逃往的地方,就是原本明朝沈阳中卫城的北门,在努尔哈赤攻城作战中,北门由于最为牢固,所以基本都留存了下来。
后来改建的时候,由于北门距离努尔哈赤居住的宫殿较为接近,所以满清特意将其修缮,皇太极改元崇德以后,将其留下来作为第九门,用以应急,不过他绝不会想到会有用上的一天。
这一行人慌慌张张,就连那些久经善战的正红旗旗丁都边跑边向后去看,似乎在担心后面随时会出现一个如狼似虎的齐军兵士。
“建奴,你可知我大明皇上城破之日以身殉国,汝等城破而逃,不觉得羞耻至极吗?”
忽然间,孝庄等人听见前方传来一阵冷笑,却是盛京几里外白塔铺的汉正黄旗庄田屯驻官石明雄。
大约几百个仍然穿着满洲汉八旗衣甲的汉军兵士在城门出双手环胸看过来,似乎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但他们的脸色都不好看。
石明雄抽出刀后继续说道:
“所谓大清的皇上,实非天子,当今之齐王,乃真天子!”
孝庄起初还有些高兴,但是看见他们这个样子,再听到石明雄的话后更是眉头一皱,娇喝道:
“大清待你们不薄,为何要背叛?”孝庄横眉冷对,就算到了这种时候,依然给人一种沉稳自若的感觉,“摄政王率我八旗大军星夜赶回,石明雄,若你护送皇上出城,本宫日后定会重赏!”
“摄政王?哈哈哈!”
石明雄听到后顿时捧腹大笑,就连腰都直不起来。
孝庄嘴里说的那位不可能是代善,只会是前不久率八旗大军倾巢出征的多尔衮,这位的手段和魄力都不低,和那些莽汉一样的满清亲王贝勒都不同,实在是不太好对付。
仅仅提起来,石明雄都是下意识的对多尔衮生起了畏惧之心,故作硬气的道:
“多尔衮此怕是还在千里之遥的关内与大顺、吴三桂和齐军鏖战,哪里顾得上盛京。”
“再说了,就算他放弃关内撤军,没有半个月的功夫,也休想回来,到那个时候,老子早就和齐军回到山东了。”
说到这里,石明雄上下打量一番,看了看横眉冷对的孝庄,倒是淫笑着舔了舔嘴唇,说道:
“在把你献给陆主将带回山东之前,先尝一尝大清皇太后是什么滋味,倒也是未尝不可啊!”
“说的对,咱们兄弟给你把风!”
石明雄说完,周围至少几百名汉军正黄旗的兵士哄然大笑,纷纷起哄,面色不善的逐渐围堵上来。
“太后放心,有奴才在,这汉狗碰不到你丝毫!”
勒尔才震怒不已,将孝庄和顺治小皇帝护卫在自己身后。
自己好歹是正红旗的都统,从天聪年间就是南征北战,杀过的人比这石明雄走的路还多,平日里想要碾死这他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怎么能容他在面前放肆。
虽说周围的正红旗八旗兵只有十几个人,但却还是在一瞬间散发出了非常强大的气场,他们持着虎头大刀站在原地,半晌过去了,那些汉军兵士愣是没有一个敢上。
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杀驴
“怎么,汉狗,没有那齐军在一起,你们怕了?”
勒尔才身旁的十几名正红旗步甲纷纷大笑,虽然猖狂,但对面的几百名汉军兵士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连敢第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些清兵,平素要是见到了,这些汉军里面无论都统还是底层的兵士,都要奴颜屈膝的叫上一句主子,就算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都还是打心底里惧怕。
不得已,石明雄只得亲自上前,拔刀叫道:
“我们有几百人,这些鞑子只有十几个,怕什么,一拥而上,割下他们的人头带给齐军,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
黑夜中,穿着正黄旗甲胄的汉八旗军士从第九门蜂拥冲过去,只不过,一方是明知必死而留下来,为了荣誉殊死战斗,另一方却充满了投机取巧,为了所谓的升官发财而战。
并且,汉军之中大部分都是墙头草,有不少人虽然跟着作乱,但其实心中并没有下定决心,甚至不少人还打着多尔衮回来就再次投奔的年头,所以冲的就没有那么靠前。
这股汉军声势很大,但要是仔细去看,在最前面和勒尔才等人拼命的,多半都是跟着石明雄从白塔铺过来的亲信,他们已经没有退路,所以只能尽全力。
不多时,勒尔才的手上已经多了十几条人命,满地都是汉军的尸体,粗粗一数,横七竖八的起码要有几十具。
两方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汉军已然是拼尽全力,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可这些清兵却依旧生龙活虎,十几个正红旗清兵也就倒下了两个而已。
此时,站在最后面的孝庄却偶然间想到一句汉家话,用来形容实在是太贴切不过。
勒尔才南征北战多年,如今这种情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许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想到这里,她抱着顺治小皇帝,回头看向凤凰楼,寄希望于代善能赶来援救。
“不!!!”
可回头后的转眼之间,孝庄就是忽然大叫起来。
她分明看见,这座象征着整个盛京皇宫的凤凰楼上面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是不是有烧焦的木炭从上面脱落,满耳都是自己旗人的凄惨哀嚎,还有齐军兵士的大快朵颐之声。
代善和那些巴牙喇护卫直到现在都没有下来会合,多半是已经
勒尔才浑身都是鲜血,斜着身子踉跄着跑回来,不管不顾的将孝庄和顺治小皇帝护在身后,仅剩的几名清兵纷纷退回来,紧紧护在周围。
愈来愈多的汉军围拢过来,孝庄从未有过这种绝望的感觉,看着这些汉人脸上的淫笑,只是感觉满身的屈辱和无力。
“皇娘,皇娘,他们这是怎么了?”
感受到下面怯生生的声音,孝庄脸色一变,在仅剩下几名清兵的护卫圈中间低下身,勉强露出一副笑容:
“皇儿乖,城里出了点乱子,马上就能就能解决了”
石明雄哈哈大笑,“没想到吧孝庄,你也能有今日,这可多亏了南边的那位齐王啊,本来我还以为要在这鸟不拉屎的辽东当一辈子奴才!”
无论那几个清兵如何勇悍,但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接二连三的倒在血泊之中,最后就只剩下一只胳膊的勒尔才。
勒尔才用仅剩下的右手紧紧握住大刀,浑身都在止不住的抖动,不断有鲜血从他的伤口中流出,看起来,就像是从尸体中爬起来的死人。
“哈哈哈。”勒尔才斜着通红的大眼,勉强的用手中大刀指向那些步步紧逼过来的汉军兵士,“我勒尔才就在这里,想死的,就都上来!”
这喝声起初让周围不少汉军兵士浑身一颤,下意识的后退,但没过多久,石明雄大手一挥,上前冷笑道:
“勒尔才,你都成这副模样了,还装什么中山狼?盛京没了,你的大清,离灭亡也不远了!”
言罢,石明雄躲过身边一名兵士手中长枪,直接刺向勒尔才。
“汉狗,你放屁!”
勒尔才再次猛喝一声,摆开马步,一掌紧紧握住枪头,左右几名汉军兵士竟拉他不住,石明雄更是累得满头大汗,刺不进去,也拔不出来。
“真是无能!”
勒尔才冷哼一声,大手一扭,竟然生生将那枪头夹断,紧跟着向前猛地一掷,石明雄心道不好,立即狼狈的向后撤几步,这才是堪堪躲过。
“老子看你有多少血可以流!”待石明雄站稳身体,顿时便是恼羞成怒,正待他夺枪欲再刺的时候,却头后面传来一声大喝:
“石明雄,够了!”
听见这个声音,石明雄和孝庄等人都是回头去看,却见到是高山带着一票的齐军兵士呼啦啦跑过来,一下子将这里的汉军八旗和孝庄等人全都围在一起。
来的这队人马虽然多半身上都带着血迹,但行动起来却依然整齐,直接挺起斧枪围上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原来是高副将来了,奴才正打算擒了这鞑虏的皇后和小皇帝献给齐王!”石明雄自知齐军能力和汉军天差地别,所以立即换了副面孔,一脸谄媚的迎上去。
不过眼下这个场景,齐军竟然将汉军一起围住,石明雄的脸色既有疑惑不解,又有愠怒之情,十分复杂。
“高副将,你带着人这是干什么,难道咱们齐军中也对兄弟挥刀相向吗?”
“兄弟?”高山张狂的大笑几声,用刀柄怼了怼石明雄,“老子忍你很久了,就凭你和这些狗汉奸,还能进入我们齐军?别做梦了!”
“来人!”高山忽然出刀,直接贯穿了石明雄的小腹,下令道:“杀,除了这几个鞑子,其他的,一个都不要留!”
齐军兵士一拥而上,转眼就和汉军厮杀在一起。
场中的变故就连奄奄一息的勒尔才和孝庄都没有跟上,看着这忽然兴起的屠杀,都是呆住,一时间就连逃跑都忘了。
原本都是汉人的齐军竟然对已经投降的汉军反戈相向,而且最主要的是,两方战力对比悬殊,方才为虎作伥的汉军在面对齐军时就像个小孩子,根本毫无反抗能力。
齐军这些兵士作战起来十分高效,整齐有序,好像整齐的杀人机器。
仅仅只是一个冲锋,几百人的汉军便宣告崩溃,想要四散而逃,但却被四面的枪阵紧紧围住,最后只是留下满地的尸体。
看着倒在地上的石明雄眼中仍然泛着不可置信,高山却是狠狠啐了一口,转头看向孝庄、顺治还有勒尔才三人。
当然了,现在的勒尔才已经软倒在孝庄怀里,最多也就只剩下半条命,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人高马大的齐军副将越来越近。
“太后皇上你们快跑啊”
“勒尔才”孝庄满眼都是泪花,不断摇晃眼中逐渐失去神色的勒尔才,顺治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不断朝孝庄后面蜷缩。
“你要干什么?”
听到孝庄的话,高山方才凶恶的面色却变了变,蹲下来说道:
“不干什么,咱们王爷有令旨,说是鞑子那伪皇太后和伪皇帝,都要活着带到南京,日后有用。”说着,高山抬脚将顺治小皇帝踹倒在地上,狠狠的道:
“王爷要干什么,俺自然是猜不到,但令旨是必须要尊的,不过要是依俺的意思,你们这些鞑子,杀了都便宜你们,应该千刀万剐!”
发现孝庄紧了紧身上的凤袍,高山却哈哈笑起来:
“别担心,老子对你这鞑子女人可没半点兴趣,咱们汉家女子就是一个粗手粗脚的村妇,都比你这劳什子的皇太后强多了!”
说到这里,高山回头看了看已经平静下去的战场,一挥手,大摇大摆的喊道:
“那个半死不活的鞑子头砍下来记功,剩下那两个带走!”
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压,分崩离析
距离盛京百里左右的地界,一支夹杂着满清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色号旗的兵马在飞速移动,为首的那个,正是摄政王多尔衮。
下达了退出关内的命令后,多尔衮有些庆幸,因为在那个时候,军中很多人都已经没有任何呆在那里的心思,归心似箭,形容的最为贴切。
途中,多尔衮又听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首先,朝鲜汉城那边突然间有了异动,原本归附于满清的朝鲜任祖李倧出于各种原因,宣布朝鲜八道脱离满清,共奉江南的什么鲁监国朝廷。
在江南的监国鲁王朱以海再次下诏,封李倧为朝鲜国王,以万余齐兵入驻汉城,保护朝鲜免遭清虏危害。
除此之外,雄踞草原的土默特如今已经彻底吞并了科尔伈。
并且,土默特可汗秃马敦宣布向南京鲁监国朝廷臣贡,以此换取齐军方面的牛羊和银粮支持。
此时,得到了大批牛羊银粮的土默特,已经联合其余蒙古诸部,大举侵袭臣服于满清的北五部。
应齐王令旨,土默特可汗在亲征北五部的之时,却也留下一支几万人的蒙古骑兵在辽阳一带,使得多尔衮调辽阳兵马入防盛京的措施还没有提出便是搁浅,随时可能配合齐军南下。
这一南一北两方面竟然同时背叛满清,这之间定然是有着某种联系。
若是以前,多尔衮会想到王争,但是并不会直接确定,但现在情况随着李自成退出北京,王争入主中原的消息传回来,已然是非常明朗。
这一切,都是那个齐王在暗中操纵,明白这一切的多尔衮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得不说,他以前从未将王争真正当成自己的对手,实在是有些失算。
这个人平素低调,虽然最近逐渐猖狂起来,但做事一样是滴水不漏,方方面面都想了个齐全。
多尔衮不会知道王争麾下幕僚府的作用,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自己全部想到。
守在汉城的齐军、朝鲜军,还有停留在辽阳一带的几万土默特骑兵,无论哪一边,对于如今倾巢出动的满清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是一个方向出了问题,多尔衮还能调动手中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