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瓦(清扬)-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师在阴陵攻城战时,就因英勇无畏善打攻坚硬仗得到过刘泽的表彰。不过阴陵攻城时,靖军可是配备着相当数量的重型攻城武器——投石车、床弩、冲车、攻城车等等,但现在他们手中,除了制造简陋的竹制云梯之外,几乎再没有任何大型的攻城装备了。此次千里行军,而且走的都是崎岖艰难的道路,靖军只能是轻装简从,所有的大型器械都舍弃了,攻坚作战,成为了靖军最难愈越的一道关卡。
但孙观是无畏的,第七师的将士们也是无畏的,接到攻城的命令之后,孙观义无反顾地带领第七师全体将士向德阳城发起了猛攻,热血在胸中激荡,每个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攻城战中。
守德阳的杨怀高沛手中只有五千兵马,所以他们明智地选择了固守城池,而没有草率地出城迎战,城内有充足的粮草,完善的防御工事以及大量的弓弩箭矢滚木擂石,虽然靖军来势汹汹,杨怀和高沛依然坚信他们可以守得住德阳。
可他们显然是低估了靖军的士气,万人同心,其利断金,第七师在孙观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对着德阳城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只有简陋的云梯,第七师便采用蚁附攻城的方式,竖起云梯来,在弓箭兵的掩护之下,奋力地向城上攀爬而去。杨怀高沛亲临城上,指挥作战,双方陷入了空前激烈的苦战之中。
密集如雨的箭矢,呼啸而下的滚木擂石,熊熊燃烧的火油,腾着热气的沸水,只要是能用的上的守城武器,川军就都用上了,而靖军只能是顶着盾牌,踩着随时都可能散架的竹制云梯,全力以赴地向城头爬去,无数的靖军士兵被箭射中,被木石砸中,从云梯上滚落下去,整个德阳城下尸枕相籍,其状惨不忍睹。
但袍泽的阵亡并没有给身边的士兵带来恐惧,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展开了一波双一波的攻势。
靖军所使用的一种手雷给守城的川军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这种手雷也是在刘泽给提供样图马钧研制发明的,陶瓷的外壳,内装火药和钢珠,点燃导火索之后投掷出去,导火索燃尽之后,火药便随之爆炸,将陶瓷的外壳炸个粉碎,火药的爆炸冲击波和里面填装的钢珠可以对一丈之内的目标进行有效地杀伤。比起曾在汉水上靖军投石机上使用的陶制炸弹来,这种陶瓷手雷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单兵携带,虽然威力与投石陶弹比起来相距甚远,但作为单兵武器,它的威力还是远远地超过了弓箭,所以在德阳攻城战中,陶瓷手雷还是大显神威,尽管无法撼动城墙,但也杀伤了不少的川军士兵。
攻城战持续了一天一夜,孙观将第七师的部队分成了两班,一班休息,一班攻城,每隔四个时辰轮换一下,保持了昼夜不停歇的进攻势头。
杨怀和高沛可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做轮换,为了应对靖军的狂攻,他们是全力以赴,调动了几乎能调动的一切力量,但随着伤亡的增加,杨怀和高沛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些靖军也太疯狂了,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跟蛮夷打过,跟叛军打过,也跟张鲁打过,但如此悍不畏死不眠不休的打法,他们还真没有遇到过。
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城上的守军已经是精疲力竭了,可渡过河来的靖军却是源源不断地向德阳聚集而来,将德阳围得如铁桶一般。
第625章强攻德阳
刘泽也出现了前沿阵地上,他的表情很凝重,显然对攻城的战果不太满意,虽然说用兵之道是讲兵法讲谋略的,但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打硬仗的。比如此次避实就虚跳出川军的包围圈,使得就是计谋策略,但攻取德阳,却容不得耍半分手段。杨杯和高沛算不上川中赫赫有名的名将,但依托坚城死守德阳,不会出差子。靖军没有时间耗在这儿打围城战,估计这个时候刘璝和李严的两路大军在江阳扑空之后,已经向德阳方向扑了过来,按照川军的行军速度,最迟也不过四五日即可抵达德阳城下,如果靖军不能快速地拿下德阳城,定然会深陷泥潭之中。
所以拿下德阳是走活川中这盘棋的关键一步,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必须要拿下德阳。
刘泽命人将孙观传到跟前,问道:“拿下德阳,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孙观没有强调守军的防御能力强悍,也没有提及己方的攻城器械短缺,他明白,既然主公将这块硬骨交给他来啃,那就是对他乃至第七师的一种信任,孙观牙关紧咬,郑重地道:“回禀主公,天黑之间,末将一定拿下德阳城。”
刘泽点点头,道:“此战非同小可,尽管是困难重重,但必须要全力以赴,狭隘路相逢勇者,孙总兵,打出靖军的气势来,今夜德阳城中,我为你摆庆功酒!”
孙观凛然拱手道:“孙观誓死不负主公厚望。”说罢,慷然转身,回到本部,立即抽调精壮之士,组成敢死队,准备发起突击。
奉刘泽的命令。第十七和第二十二步兵师也已经向德阳城围了过来,除了临水的德阳西门这外,南东北三面都已陷入了靖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并开始了全面对德阳的攻城作战。不过第十七师和第二十二师是做为辅助力量的,担任主攻的依然还是第七师。
孙观组织起敢死队,自己全身惯甲。左手执盾,右手持枪,带着敢死队就往城下冲去。副总兵一看急了,孙观要亲自攻城,一旦有所闪失,第七师可就是群龙无首了,他急忙阻拦。孙观此刻根本就没有理睬他,下令由他代为指挥全师,自己义反顾地冲到了德阳城下。
副总兵一看没有办法。深恐孙观有失,立刻调来大量的弓弩手,给孙观提供攻城掩护,无数的箭矢,向着城头射去。
高沛此时坚守在第一线指军川军守城,看到靖军突然地加强了对城头的射击力度,便很清楚靖军这是要进行新的一轮强攻了,偷眼往城下瞄了一下。果然发现城下聚集了不少的靖兵,正在那儿竖云梯。高沛冒着箭雨。指挥守军向这一段城墙加强兵力防守,擂石滚木一齐地砸下城去。现在准备的好滚木擂石已经是消耗的差不多了,高沛令人扒掉城楼上的方砖,来当做守城的武器。
孙观身先士卒,还没等云梯架好,孙观已经是顶盾持枪。踏上了云梯,可没等他爬几步,一块厚重的方砖狠狠地砸在了孙观左臂挽着的盾牌上,咣当一声巨响,将孙观直接就从云梯上砸了下去。也幸亏是厚实的盾牌挡了一下。否则要被方砖直接砸中脑袋,就算孙观是铜头铁脑,也要被砸开花。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孙观扶了起来,孙观狠狠地啐了一口,吐掉口中的泥土,喝道:“娘的!来人,拿手雷来!”
立即有人拿过七八个手雷过来,孙观将五个手雷捆在了一起,将导火索也拧在了一起,靖军的手雷还是引燃式的,需要用明火来点燃导火索,一般投掷手雷的士兵都会点燃一根炭条。孙观将一束导火索在炭条上引着了,奋力地向城上掷去。一颗陶瓷手雷的重量在二斤左右,一般的士兵同时也只能扔一颗手雷,孙观孔武有力,大喝一声,竟然将五颗绑在一起的手雷投到了城墙上。
也合该高沛倒霉,他正在向城下打瞧之时,忽见五个绑在一起的手雷突然从城下扔了上来,就落在了他身边不到三尺的地方,靖军的攻城战持续了一天,高沛也见识过了这种陶瓷手雷的威力,但平常扔上来的手雷,都是单个的,五个搁在一起的很是少见,想必威力也定然不小。高沛一看见势头不妙,刚想闪身躲避,那个集束手雷就爆炸了,轰隆隆的一声巨响,火光迸射,烟雾升腾,左近一丈之外的敌楼立刻是轰然倒塌,而高沛距离更近,下场就更惨烈了,巨大的冲击波将他的双腿生生地从他身体上分离了开去,十几枚钢珠更是毫不容情地击穿了高沛的身体,整个人血肉模糊,只有出的气没有了进的气。
孙观一看这集束手雷的威力不错,哈哈大笑,再一次地攀上了云梯,嗖嗖嗖,孙观身手矫健,步履如飞,趁着城上硝烟还未散尽之时,飞快地跃了城墙。
在孙观的带动和激励下,数百名的敢死队员也个个奋勇争先,蜂拥而上。
杨怀原本去了东城门巡视,刚折返回来,就瞧见了高沛血肉模糊地倒在地上,还没等他叫出来,孙观已经是飞上跃来,瞧着杨怀的模样,定然是守军中的主将,暴喝一声,举枪便刺。
突如其来如神兵天降一般,孙观就出现了城头上,杨怀大吃一惊,看到他一枪刺来,下意识的用手中剑格挡了一下。孙观这一枪刺去,几乎是用尽全力,杨怀直震得右臂发麻,暗叫不好,于是便抽身欲走。
杨怀在此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将后背让给了他的对手,孙观竟能放弃这样的机会,一个箭步追上了上去,长枪追魂索命,毫不留情地在他的后心上刺出了一个透明窟隆。
杨怀高沛一死,守军群龙无首,德阳城很快便陷入了一团混乱,孙观趁机斩关落锁,打开了城门,靖军一拥而上,德阳城很快就陷落了。
第626章分兵而进
接到攻破德阳消息的刘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终于在川军援军到来之前拿下了德阳城,此战的意义非同凡响,如果德阳未破,靖军将会被遏制在德阳城下涪水以西,而对数路川军的围剿极难有活动的区域,现在拿下德阳,整个形势便立即为之改观,无论是东取巴郡还是西攻成都,靖军都将牢牢地把握了主动权,这一盘棋终于是走活了。
刘泽兴冲冲地进了城,他没有食言,在德阳城中大摆筵席,为孙观庆功,是役孙观身先士卒,勇往无前,此次拿下德阳城,孙观堪为第一功臣。刘泽对孙观的封赏自然也不会是摆一桌酒宴这么简单,提升孙观为军衔为副将,爵位则是连升两级,从一等子爵直接就晋升到了二等伯爵,另外还有黄金和绢匹的奖励,封赏极厚。
但没有人对孙观羡慕嫉妒恨,这些荣誉和奖赏,毕竟是孙观用命拼出来的,靖军的奖励机制就是以军功多少而定的,军功越多封赏越厚,只要你在战场上能够杀敌立功,刘泽是从来都没有吝于奖励的。
今天能喝到这顿酒,完全是得益于德阳城的库存,否则凭靖军千里奔袭,如何能有酒来庆功。德阳城做为川中的一座要塞,粮草储备还是极其地丰厚,足够杨怀和高沛的五千军队吃上个半载,如今这些粮草都落到了刘泽的手中,也算是略解刘泽的燃眉之急。
南中漫长的驿道,粮草转运极其地困难,交州刺史吴巨交付的粮草,也仅仅能维持五万大军的最低需求,士兵们根本就谈不上吃饱,勉强刚能裹腹而已。虽然攻下滇池城和三江城。靖军获得了一些粮草补充,但离开江阳之后,交州粮草的补给线就断绝了,五万大军只能是就食于敌,德阳城的这批粮草,来得是正当其时。
宴饮正欢之际。潘凤急匆匆上来禀报道:“启禀主公,川军刘璝部和李严部沿涪水东西两岸,向德阳逼近,目前距离德阳已不足两百里。”
“来得好快嘛!”刘泽刚端起酒杯,就接到潘凤的最新军情报告,他呵呵一笑,巍然不动地道。
下面的诸将可没有刘泽这般淡定,刚刚拿下德阳,川军就尾随而至。看来川军的动作倒是蛮快的,席间的空气立即便紧张了起来。
刘泽淡然一笑,举杯道:“敌军尚在两百里之外,最快也得两天才能赶到德阳,何须让这个消息来破坏酒宴气氛。来,诸位同饮,今日且大醉一番,传令诸军好生歇息。明日再战未迟!”
这场庆功宴一直喝到深夜方散,自出征以来。靖军诸将还未曾如此尽兴过,虽然敌军迫近,但刘泽的淡定还是感染了众人,酒宴的气氛倒也是相当的融洽,只不过大家点到为止,谁也没有喝高。
诸将离开之时。刘泽唤住了诸葛亮,吩咐侍从奉上茶来,刘泽和诸葛亮边品茗边谈。
“川军穷追不舍,军师以为如何应对?”刘泽平静地对诸葛亮道。
诸葛亮轻呷了一口茶,道:“我军孤军深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只能是周旋于敌军之间,寻机歼敌,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重。德阳虽为川中重镇,却非我军栈留之所,以亮之见,我军应当主动跳出敌军的包围圈,迂回到敌军侧翼,择其弱者而击之,条件成熟之时,可以向白帝城方向进袭。”
刘泽呵呵一笑道:“军师与我所见略同,德阳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困守孤城,乃是取死之道。刘璝和李严兵合一处,沿涪水北进,看似无懈可击,却殊不知涪水春潮泛滥,渡之不易,两军夹河而行,左右不得相顾,正是我军破敌良机。李严兵少,此番正好先击之。”
次日,刘泽毁弃德阳城,引军向南而行,准备给川军李严部来个迎头痛击。
┄┄┄┄┄┄┄┄┄┄┄┄┄┄┄┄┄┄┄┄┄┄┄┄┄┄┄┄┄┄┄┄┄┄┄┄┄┄
刘璝赶到江阳之后,李严的部队也从巴郡杀了过来,而且由于派出去的斥侯屡屡被靖军暗杀,川军一直无法把握靖军的最新动向,赶到江阳之后,刘璝和李严这才发现江阳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刘泽所率的大军早已是不知去向。
由于搞不清靖军的动向,刘璝和李严只能是按兵不动,再次派出大量的侦骑,去探寻靖军的踪迹。
可这么个找法纯属大海捞针,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在江阳盘桓的越久,形势便越对川军不利,张任坚决地予以反对,道:“我军东西两路夹击,刘泽也只有南北两条通道可走,向南渡过长江便回到了南中,这是刘泽来时的路,绝不可能再回头,唯有向北,才是刘泽的唯一出路,以在下之见,刘泽必定会北取德阳,打破我军对其的围困。二位将军,万万不可再行迟疑,宜快速进军,围歼刘泽于德阳城下,否则让刘泽攻下德阳,被动的将会是我们。”
张任的这个建议先前就已经是提过了,可仍然没有引起刘璝的重视。“德阳城垣坚固,又有杨怀高沛领兵驻守,刘泽如果不是脑袋进水的话,绝不可能去招惹这块硬骨头的,刘泽必然会绕过德阳,去攻别的地方,他决不可能傻到被我们围在德阳城下前进无门后退无路。”
张任真的很无语,看来进水的不可能是刘泽的脑袋反而是这位上司的脑袋,刘泽已经用无数的事实证明了什么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座小小的德阳城又岂能挡得住他的脚步。
李严沉吟了片刻,认为张任的话还是有些靠谱的。“子重所言,也有几分道理,现在看来刘泽不可能南渡,唯有北进这一条路,纵然不攻德阳,也必定然进攻别的郡县,我军应当尾随而进,不可坐失良机。”
李严是东州派系的领军人物,在益州的地位相当的高,此次进军江阳,虽然李严带的兵没有刘璝多,但两者的位置是平行的,不存在谁统辖谁的问题,自然他的意见刘璝就得多做考量。于是川军立即拨营起寨,望德阳进军。
以张任的建议,两路川军应当是兵合一处,抱成一团,这样才避免被靖军各个击破。但他的建议,却遭到了刘璝和李严的同时反对。
张任的军事才华斐然,料敌先机,运筹帷幄,但政治情商却低的可怜,当然这与他寒门出身有关,他从来没有卷入到益州各大派系的势力纷争之中。在他看来,七万川军抱成一团,拧成一股绳,进可攻,退可守,刘泽就算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下子吃掉这七万人马,如果分路进军,则很可能会被刘泽各个击破。
张任只是单纯地从军事角度考虑行军方案,却孰不知如此一来,军队的指挥权如何分配,原本刘璝和李严分别受命于刘璋,各引一路人马,二人的地位是平行的,兵合一处之后,由谁来行使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权,显然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刘璝和李严彼此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拒绝了张任合兵的方案,最后议定由刘璝率兵走涪水西岸,李严率兵走涪水东岸,到德阳城下之时再行会师。
在刘璝和李严看来,张任的担心是多余的,两军夹河而进,彼此之间人影可见人声可闻,就算那一方遭到攻击,另一方都可以施以援手。
可他们都忽视了洪水泛滥的涪水,两军虽然近在咫尺,但想要渡水相援,却试比登天。
刚离开江阳不久,刘璝和李严便接到了靖军围攻德阳的消息,看来张任的判断十分精准,于是刘璝和李严各催兵马,倍道而行,直望德阳而去。靖军围攻德阳不克,这个消息对于刘璝和李严来说,就是如同一剂强心药,令他们兴奋不已,只要兵进德阳,旦夕便可破刘泽,如此首功,他们二人可没有半点相让的意思。
却说李严率军行至玉屏山时,瞧见此地山林茂密道路险恶,心中悚然,下令军队小心戒备,谨防埋伏。
他的命令刚传达出去,就听得半山处号炮一响,一彪人马杀了下来,领军之将正是靖军副都督陈到。陈到骑了一匹暗红色的汗血宝马,立马绰枪晒笑道:“李将军,陈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李严悚然一惊,喝令军队停止前行,收缩阵形,改行军队列为防御阵式,挺枪向陈到迎来,喝道:“你既来送死,便休怪我枪下无情。”在李严看来,刘泽的主力必在百里之外的德阳围城,派遣一支人马暗伏在玉屏山,不过是想阻援而己,李严也没有太过重视,拍马上前,与陈到战在一处。
两人恶枪来枪往,一番恶斗,打了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就在此时,川军的侧翼突然起了一阵骚动,赵云引着无数的人马杀了过来。
李严不禁是心胆俱寒,暗道:莫非德阳已失守不成?
第627章迂回川东
靖军的人马是李严军队的两倍有余,担任主攻的更是第一骑兵师的弓骑兵,管亥一骑当先,率领着弓骑兵对川军的侧翼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轻易地就撕裂了川军的防线,如劈波斩浪一般,势不可挡。
李严抵敌不住,弃了陈到,拨马便走,眼看着靖军攻势如潮,李严无力抵挡,只好率残兵撤出玉屏山,向涪水江边退却,希望能得到刘璝的救援。
涪水东岸搞出如此大的动静,西岸齐头并进的刘璝如何能不闻,刘璝看到李严遭到靖军的大举围攻,情势危急,立即下令自己所属的部队渡河救援。
原本两路军各自闷头北进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渡河会是一件困难的事,虽然说涪水现在浊浪滔天,但比起宽阔的长江来,涪水显然很是微不足道,没渡河之前,谁也认为这不是个事,但此时真正想渡河时,才发现困难重重。
首先是渡河工具,涪水现在洪水泛滥,水流甚急,武装泅渡显然是不可能的,所幸川中地区遍生竹子,刘璝下令军士砍竹造筏,虽然费了少许工夫,但好歹人多力量大,很快地就建造好了数百只竹筏。
但等他们下水之时,才发现水流太急,就算是乘竹筏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湍急的河水将竹筏直接就冲向下游,直线渡河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迂回前进,顺流而下,先慢慢地靠近河心,再一点点地向对岸靠过去。就是这样的操作也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竹筏就会倾覆,将一船的士兵直接扣进湍流之中。
但对面的战况甚急,李严根本就抵敌不住数倍的靖军围攻。再不派兵相救的话,李严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刘璝顾不得困难,下令一面多造竹筏,一面强渡涪水。
川军拼尽全力,总算才靠近了东岸。就在他们以为能登上胜利的彼岸之时,东岸突然地涌起无数的靖军弓弩手,看着寒光闪闪的箭头,渡河的川军顿时便绝望了。
原来刘泽早想到西岸的刘璝会派兵渡河东援,在攻击李严的同时,刘泽命令卓膺率两千弓弩手暗伏在涪水东岸阻遏,待到川军半渡之时,伏兵尽起,迎头痛击。乱箭如蝗,竹筏上的川军根本就没有闪避的空间,纷纷被射死在江里。
波涛汹涌的涪水此刻成为了川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刘璝立在江边,眼睁睁地看着李严的军队被靖军一点点地分割包围,然后被蚕食掉,可他却只能是无能为力地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
李严拼死力战。却始终也等不来刘璝的援兵,最后李严也只得冒死突围。在乱军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率着几千残兵败将向巴郡方向逃去。
是役刘泽一共歼灭李严所部一万二千多人,彻底地粉碎了川军东路的进攻。玉屏山之战结险关束之后,刘泽没有对李严残部穷追猛打,只是简单地清理了一下战场,迅速地向东转移而走。
张任对着懊恼至极的刘璝道:“李将军战败。东路已无兵可御,刘泽定然会东进白帝,想打通夷陵入川之路,一旦白帝失守,夷陵大军入川。益州必大势去矣。当务之急,我军应该立即横渡涪水,增援白帝,阻止刘泽的企图。”
虽然刘璝还有些迟疑,但自开战以来,张任每料必中,刘璝就算是再庸碌无能,也对张任的话比较看重了。而且此次德阳失守,李严所部遭到重创,整个川东地区几乎没有多少御敌之兵了,虽然白帝城尚有严颜的四万多军队,虽然白帝城重关险隘,但如果靖军里应外合的话,也很是难保不会失陷的。白帝城扼守着川东门户,是从荆襄入川的唯一门户,一旦失守,对益州而言,那绝对是不可承受之重。
没有了靖军的弓弩手,川军的渡河显然就简单多了,虽然涪江水依旧是那么凶猛,但经过两天的抢渡,刘璝的大军依然还是全数渡过了涪水,可这个时候,再想找到靖军的踪迹却也是变得很难。
靖军反斥侯行动让川军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的斥侯兵,没有了斥侯兵来打探消息,刘璝的五万大军就如同是聋子是瞎子,跟个无头苍蝇似地乱窜乱蹦,如果分兵进剿的话,刘璝又担心中了刘泽的诡计,毕竟李严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儿。
张任建议,派出数支百人队的轻骑来探听靖军的动向,轻骑速度快,百骑结伙而行的话,也可以避免斥侯兵单独行动被狙杀的下场,就算是被敌包围袭击,损失掉的不过仅仅是百十来人而已,不至于伤筋动骨,何况就算靖军吃掉这百骑队,同样也就暴露出靖军主力的位置。
刘璝采纳了张任的建议,连续的派出了数支百人侦骑队,显然这个方法还是很奏效,百人骑队战力较强,靖军的反斥侯行动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无法吃掉这些侦骑。通过侦骑的大范围搜索,终于发现了靖军的主力正在向宕渠方向移动,似乎有向白帝城突袭的可能。刘璝立即向宕渠方向追击,同时将战况报于成都的刘璋。
接到德阳失守李严军遭到重创的消息,刘璋大为震怒,仅仅是一支靖军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居然把蜀中大地给搅了个天翻地覆,现如今刘泽的军队已经流窜到了川东地区,那肯定是要攻打白帝城,来打通夷陵要道,这个图谋万万不能让刘泽实现,否则益州可就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
刘璋一面给刘璝下令,要他积极地追赶击刘泽,一定要在刘泽攻打白帝之前截住他,一面又给严颜传书,要他不光密切注意夷陵方向靖军的动向,而且要注意川东靖军的流窜方向,力保白帝城不失,同时刘璋在给李严的书信中则是没有太多的责备,要他整饬兵马,继续对靖军进行围追堵截。
主薄黄权给刘璋出谋道:“涪水兵败,完全是各军自行其事,才给了刘泽可趁之机,如今川东局势危矣,主公若不再整合各部兵马,统一指挥的话,只怕白帝城也守不住。唯今之计,主公得派一要员,前往川东主持大局,协调各部人马,方可保白帝不失。”
刘璋也很清楚益州政坛派系林立,相互掣肘之事时有发生,而这种派系之争无疑也扩散到了军队之中,涪水兵败,未尝不是派系相争的恶果,黄权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的话,整个川军都有被刘泽各个击破的危险,可派谁去担当这一要职呢?刘璋有些犯愁,这个人必须要威望足够,否则不可能镇慑得住各路将军,同时这个人又必须是刘璋的亲信,这么大的权力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中,难保不会变生肘腋,如果再出一个赵韪一般的人,在这个非常时期,刘璋可要走不了兜着走了。
“下官举荐一人,中郎将吴壹可担此任。”黄权说道。
吴壹是陈留人,是做为刘焉的从事官随同刘焉一起入蜀的,算得上是蜀中旧臣,吴壹虽然不是能力最出众的,但却是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无论是东州派来是益州派,对吴壹都不排斥,如果由他来担任川东诸军的统帅,显然可以很好地协调各方的关系,更重要的一点是,吴壹的妹妹嫁给了刘璋的兄长刘瑁,吴壹和刘璋又着姻亲的关系,任用吴壹当主帅统领川东兵,刘璋是比较放心的。
黄权推荐吴壹,也正合刘璋的心思,于是刘璋任命吴壹为中都护,节制川东诸路人马,另外从成都仅剩的两万人马之中,再行调拨给吴壹一万人马,克日出发,前往川东。
吴壹领命,不过他对再次抽调成都的守军表示担忧,成都只剩下一万的守军,如果敌兵来犯的,如何能应付得了。
刘璋倒是没有担心,呵呵一笑道:“刘泽远在川东,子远此去,定然可以围歼其于白帝城下,成都安稳如山,就算万一有事,还有资中之险可以阻挡,子远就放心去吧,回师之日,我在成都置宴为你庆功。”
吴壹领兵离了成都,望川东行去。可惜他还没有走到川东,却传来了惊天动地的消息。
┄┄┄┄┄┄┄┄┄┄┄┄┄┄┄┄┄┄┄┄┄┄┄┄┄┄┄┄┄┄┄┄┄┄┄┄┄┄┄
在川东的群山之中绕了大半个月,刘泽差点把刘璝给绕晕了,好象这里不是刘璋的地盘,反倒成了刘泽的主场一般,刘泽充分发挥了靖军机动性好的特点,迂回穿插,往来奔袭,接连攻克安汉、宕渠、宣汉等几座县城,克而不守,先攻后弃,让每每闻讯而来的刘璝所部扑了一个空。刘璝几次寻机想和靖军的主力决战,刘泽偏不与他接触,让刘璝浑身是力,却有劲使不上,被刘泽牵着鼻子走,每每让他气恼不己。
刘泽根本就没有与他决战的意思,打那几座县城,也是为了筹措粮草,解决一下靖军的口粮问题,至于靖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刘泽早已是胸有成竹。
第628章二渡涪水
通过这大半个月的周旋,靖军已经迫近到了距离白帝城不足两百里的地域,不光是刘璝的军队,就连白帝城的严颜都有些坐不住了,抽调出一部分的兵力到白帝城的西面进行驻防,以防备靖军对白帝城发起突袭。李严在巴郡重振了兵马,又集合了上万人的军队,也向白帝城方向靠拢,策应白帝城的防守。至于川军主力刘璝则是一直尾随在靖军后面,死死地咬着不放,现在所有川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死守白帝城,并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歼敌于川东。
刘泽这个时候可没有进攻白帝的打算,且不说白帝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是如同狗皮膏药一样粘在身后的刘璝也不容许刘泽在这个时候去强攻白帝城,别看现在靖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