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秦国境内,就有墨家的分支。有墨家在秦国,多少对秦国有利。现在又多了一个道家,秦国必兴!
人家看得起你,才来你的国家定居,看不起你、不放心你,你去请人家人家也不会来。
杨朱被请去了驿馆,庄周作为杨朱的弟子又是卫鞅的老朋友,自然陪在杨朱的身边。
说完隐居的事,卫鞅就开始向杨朱请教学问。
那年人生失意之时,走投无路,他去找过杨朱,可惜没有找到。如今人生有了用武之地,境况不同,他一样有需要请教的地方。
高处不胜寒!如果只是混个名声、地位、享乐的话,做到他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大圆满了。
左庶长是个多大地官,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一手遮天了,可以对下面的人为所欲为了,可以组建自己的势力铲除异己了,有无数个可以!
可是?要想真正地为人民做些实事,却并不是那么地容易!
世界这么大,人口那么多!为名、为利、为权力地位、为个人享受、为一己之私的人太多,别人出于各种原因,就是阻碍你为人民服务。你为人民服务了,你的权力太大了就影响到他们的名、利、权力、地位、个人享受,你影响了别人别人自然不会让你得逞……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真正地大实话!如果大家都为公的话,还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呢?就是因为各自有着自己的私心,才互不相让,明争暗斗。
为公其实也是为私!你为什么为公?还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你有“为公”的私心,你有“为人民服务”的私心,你才那样去做的!
所以说!自私是人性和万物的本质!
你说你是为国为民?为国为民就是你的私心!你能说你没有私心?
你说你是为大家好?为大家好也是私心!是你有了“为大家好”的私心!
所以说!人性是自私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私的!
“听前辈一席话,我明白了!原来!我也是自私地!”听完杨朱讲道,卫鞅有一种茅塞顿开地感觉!他自嘲地笑了起来!
听完师父的讲道,庄周又明白了许多道理。见卫鞅笑了,他也在一边笑了起来。
“那你的私心是什么呢?”杨朱追问。
“为民!”
“为名?”
卫鞅又自嘲地笑道:“是为民!为了天下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名誉、名声!还有!就是为了一展我的才学!学有所用!我能够从中体验到那种成功、成就的感觉!”
“对了!追求这种感觉就是人性的自性,我喜欢这样就是我的自性。人活着的意义!人活着就是要找到活下去的动力!这就是你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等到那一天了,我实现了!秦国强盛起来了,秦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了,我觉得我死了都值得……”卫鞅有些得意忘形地说道。
“不管怎么说,人‘生而为人’,一定要尽量活到终老。这样!才不枉‘生而为人’!”
说到点子上了,杨朱又与卫鞅分析了一下卫鞅将来的命运……
也许?功成名就隐居起来安度晚年!也许?当秦孝公的权力消失的时候,死于新势力之手……
让卫鞅和杨朱没有想到地是,后来的卫鞅被以叛逆的罪名车裂而死。不过!历史还是选择了卫鞅!
第129章 容儿的下落
戴六儿离开宋国蒙县墨家分坛,只身前往齐国,寻找慎容儿和杨青儿。
齐国此时正是战争时期,赵国和韩国随时都有可能打进齐国的腹地,战场随时都会转移地方。一旦那里成为了战场,那里的人都要遭受一次灾难,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戴六儿是一个孤儿,是师父禽滑厘把她抚养长大的,师父有恩于她,她不能不管慎容儿的事。慎容儿是师父禽滑厘唯一地后代,不能让师父家绝了后代。
怀着一颗报恩的心,来到齐国,专门来寻找慎容儿。另外!她也顺便来打听一下杨青儿的下落。以找慎容儿为主,找青儿是顺带!
此时的齐国边境,几乎到处都有战火。整个边境都封锁了起来,就算你有通关文牒,也没有人敢放行。进入齐国,只能绕过军事封锁线,绕过岗哨,悄悄地潜入。
接连几个月下来,经历了无数次战场,几乎把齐国的前沿地区都找遍了,也没有打听到慎容儿与青儿的下落。一直到齐国与赵国、韩国的战争结束了,都没有打听到。
戴六儿仍然没有死心,她知道,齐国是不杀女人和孩子的。不光齐国,任何诸侯国在战争期间都一样,不杀女人和孩子。一定是被安置在哪里了?改了名字和姓氏,有了齐国的户牒。要想找到两人,只能用时间。
到了公元前358年,戴六儿才在齐国边境一个隐蔽的村庄里找到了杨青儿。
此时的杨青儿,已经开始发育成人,长成了一个大姑娘。面貌没有太大地变化,长高了,跟她祖父杨朱一样地身材,瘦。她的声音沙哑,说话时有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有的字发音不出来。
戴六儿是在集市上发现她的,不敢相信她就是杨青儿。就悄悄地跟踪了过来,多方打听,才确认下来。与杨青儿见面后,杨青儿一眼就把她认出来了。
杨青儿对戴六儿很是防范,不过?当听说祖父收了庄周为徒后,才放心了一些。
“那你今生怎么打算呢?”戴六儿问。
杨青儿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不管怎么说,我要给阿婆送终了之后,才能离开!”
“嗯!好孩子!”戴六儿肯定地点点头,对杨青儿很满意。
现在的杨青儿,不再是水潭边那个要庄周性命的她了。
“你还回哪里去?你听说了没有?你祖父已经带着庄儿隐居去了!”
杨青儿大哭。
杨青儿也不知道慎容儿的下落,她与慎容儿又不认识。齐国境内的事,她也知之甚少。她就一乡下小女孩,被人收养的小女孩。
从杨青儿那里走后,戴六儿又去了一趟小流氓田文那边。
她突然地觉得,慎容儿的失踪一定跟田文有关。小流氓田文看了慎容儿的身子,很有可能!慎容儿没有离开齐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要去报仇!
齐国都城的某个集市上,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后面背着一个长形的包袱站在市场的一角。在小女孩的面前,摆放着几件手工。两双树皮制作出来的皮鞋,两顶用竹皮、树叶制作出来的斗笠,还有两只用竹皮制作出来的篮子。
小女孩面皮油黑,但目光犀利!看人的时候一扫而过,然后一副冷冰冰地样子。如果来了买家,她倒是换了一副笑脸,巧舌如簧,推销着自己的产品。卖完自己的产品,她会立即离开市场,去角落里买上一顿好吃的。然后!从都城的街头消失。
这个小女孩不是别人,正是慎容儿。
作为墨家弟子,人人都会一门两门生存技能。慎容儿在墨家分坛长大,小小年纪的她,学了好多门手艺。她不仅会制作皮鞋,她还会编织竹器、制作斗笠。夏天的时候,她以编织斗笠为主,偶尔副带几个篮子什么地;冬天她以制作树皮鞋为主,秋天收获的季节,她以制作箩筐、农用之类的工具为主。
跟杨青儿一样,她也是以孤儿的身份,被都城的一户人家收养,有了齐国的户牒。收养她的是一个年青地寡妇,丈夫战死战场,一个久病的儿子后来死了。由于好吃懒做,没有男人愿意娶她。现在!她只剩下慎容儿了。有了慎容儿,她也有了一个依靠。
“娘!给!”
回到郊区的家,慎容儿把卖掉的钱除去成本,都交给了她。成本钱还要去买材料,不能给她,防止这个好吃懒做的女人给花了。
“唉!好闺女!娘喜欢你!娘这就给你做饭去!”
有了慎容儿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儿,谁不喜欢?
慎容儿也不废话,又坐到作坊里开始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她就解开后背上的长形包袱,拿出宝剑,开始练武。练完墨家剑法、双剑合壁后再练拳脚。每天早上,她一样早早地就起来了,练拳练剑。天亮后,拿上昨天的劳动成果去集市上面卖。
时间飞快,又过去了一年,慎容儿也开始发育成人,变成了一个漂亮地小姑娘。不过!她并不爱美,怎是把自己的脸上抹黑,搞得一副脏兮兮地农家孩子的样子。
“闺女!你也买几件漂亮新衣服啊?”养娘都看不下去了,劝她买些新衣服打扮打扮。
“街上坏人多!我不要漂亮!”
“嗯!真是个好闺女!等到时候了,有谁来相亲了,再打扮打扮!唉!”养娘唉了一声,在心里说着:让她嫁人,老娘还真舍不得呢!多好地闺女啊!
戴六儿来到田文那里,发现如今的田文与过去的田文判若两人。不再顽皮了,也不再放牛。而是!一心读书,很得他的亲爹疼爱。亲爹不仅给他请来了专门先生,还加强了保卫。
自从那次差点被慎容儿杀了之后,死里逃生的田文,人格彻底地变了。
戴六儿见状,都舍不得杀这个孩子。不过?假如慎容儿留在齐国是为了报仇的话?那么!就危险了!
如果慎容儿还活的话,还留在齐国的话?她一定会来报仇的!
想到这里,戴六儿留了下来,密切注意周边的动静!一边继续打听慎容儿的下落。
这年下半年,田文母子被接回都城。
戴六儿也尾随而来,经常出没于田府周围。
第130章 隐居的好地方
得知杨朱将在秦国隐居,秦孝公让卫鞅派人送去重金,以资备用。遗憾地是,杨朱师徒进入深山后,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真正地隐居了。
杨朱在世人的心里,在那些没有听过他讲道的人心里,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可杨朱在那些接触过他的人、听过他讲道的人眼里、心里,是“真人”、是人生导师。认为他说的话,教导别人的话,都是真理。
在那些真正为民办实事的人面前,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秦孝公就是那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君王,卫鞅也一样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办实事不是喊喊口号,不是强迫别人如何如何,也不是指责别人应该如何如何。而是!你为别人做出了什么,别人得到了什么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而不是画出来的一块大饼、想象出来的多少年后的美好生活。相反!别人只感觉到了你在喊口号、你在搞形势做表面文章、你在约束别人不许别人这不许别人那、你在指责别人。除了你的那一张喇叭一样地嘴外,你什么实际的事也没有干。
进入深山后,杨朱师徒先是沿着小溪流向上,直到尽头。然后!上了山脊梁,沿着山脊梁走。站在山脊梁上,观看山下哪里更合适住人,哪里有人家、村落,哪里才是真正地与世隔绝。
接连行走了十几天,秋天过去了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在大山深处一处很大地山坳里,有着百十户人家。四周都是大山,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园。
在山顶上一处可以居住的地方安顿下来,杨朱师徒二人下了山脊梁,来到村落中。才发现这是一个比原始部落好一点的村落,与外面的文明世界相隔很远了。
不过!仍然与外界保持着联系。有很多商品,还是要从外面的世界买进来。比如说盐,比如说铁器什么地里面无法生产的商品,能够生产的商品都是自己生产。
他们每次出门,都会组织一支年青力壮的队伍,翻越半个月的山路出去,把自己的手工和猎物什么地拿到外面的集市上卖。然后!购买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主要是盐、布匹、铁器,女人的首饰等什么地。回到村落里,再与需要盐、布匹、铁器、首饰的人交换。这里没有钱币,只有以物换物。
村落的人说话跟大周天下的话差不多,他们的先祖应该也是隐居在这里的各国高人隐士。
与村落中的人见面打了招呼后,师徒二人就开始在山顶上独自生活。
盐、布匹、铁器、粮食都可以拿着毛皮到下面来换。平时吃的,除了野果、天然作物外,还可以捕猎动物作为调剂。主要是捕猎豹子、狼、野猪、熊等攻击性动物。对于那些温和的动物,杨朱都不建议捕猎。
特别是野猪和熊,这两个傻子,它们不仅威力大,还不要命。豹子是个狡猾地动物,吃了几次亏后就不再来了。
大山中的老虎,也不是传说中的那样,吃人,它们有吃不完的食物,无需跟人类来拼命。偶尔!它们也来光顾一下杨朱师徒居住的地方。有时可能是觉得好奇,还吼一嗓子,然后!趴在那里打个盹什么地。
俗话说什么“老虎也了打盹的时候”,庄周就见过老虎在他们的门前打盹。
杨朱师徒的房子,是在山顶上的山凹里,一处前伸的平台上。那个山凹坐北朝南,面前没有高山,可以享受阳光照射。山凹不是太高,也就四五十米高,正好挡住除了南面以外的风。
里面的平台也不是很大,也就几十亩面积。而且!还有一个天然小水潭。水潭下面,可以开垦出来种水稻之类的水作物。两边的山地完全可以种植旱作物,土壤相当好。
只是!在他们来这里的时候,这里长满了树、灌木和竹子。要想开垦出来,还有待时日。
开始来的时候,两人复古成为“有巢氏”,住在大树上面。一路走来,为了图方便,他们也一直都住在树上。后来!选择了一个地方,把地面上的灌木、杂草等什么地清理了出来。利用四周的树杆作为柱子,中间埋一根树杆,搭建了一间悬空小屋。
白天!师徒二人忙着建设家园。晚上!杨朱便对庄周开始讲道。主要讲解道家始祖老子的文章,也就是后来的《道德经》经文。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山凹里的灌木、竹子、小树等什么地,全部清理了出来。在山凹的四周,还建立了防御阵地,防止野兽入侵。也是在向野兽们宣布:这里是我的地盘。
从第二年下半年开始,白天的杨朱开始闭关修炼心界功法,不让庄周打扰。
白天的庄周只得远离山凹,开辟通往山下村落的道路。把道路两边的灌木、杂草砍伐掉。用铁锄挖平道路,用石块垒在低凹的地方。
晚上,杨朱出关继续给他讲经。
对于武功方面,杨朱并没有再传授什么给庄周,除了武功心法外,没有任何具体招式。
道家武功讲究的是自然,是心!是意!
杨朱说,你的心不狠,你没有杀人的想法,你的心善良,你舍不得杀人或者不敢杀人,就算别人不会武功,就算你武功天下第一,你也下不去手。而恰恰相反!如果别人起了杀你之心,又何必一定要用武功呢?
杨朱的意思是:杀人或者是制服别人,并不全要靠武功,杀人或者制服别人有无数种方法!可以用毒,可以暗害,可以利用别人,有无数个可以。关键地关键,是要你有一颗歹毒的心,而不是武功!
你是一个善良之人,你就算有武功你也不敢去随便杀人。
杨朱虽然没有教庄周什么厉害地武功,不过!他把庄周所学的墨家剑法、双剑合壁、拳法,都用心法来讲解了一遍。
你这一拳打出去是什么意思?从什么角度、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打到别人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能打倒别人,不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打不倒别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方式来还击你?剑法也一样,你的一剑刺出去了别人会怎么反击呢?
在杨朱的指点下,庄周的武功上升了不知多少层次!每每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都有一种冲动,想找一个人去比试比试。甚至!都有了那种感觉:尼玛地!劳资现在是武功天下第一了!
自从武功上升后,他不再用剑了。剑对于他来说,有没有都无所谓了。真正到了手中无剑剑在心中,无剑胜有剑的境界!
第131章 道可道非常道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公元前352年。
这年!卫鞅,因变法有功,改变了秦国的面貌,让秦国强大了起来,被秦孝公封为大良造。与庄周、杨朱相见那年,他并不是真正地左庶长,相当于试用,秦孝公还没有正式认命他。
这年!庄周十八虚岁,已经长成了一个大人。他中等身材,四方脸,颧骨有点突出,给人一种消瘦的感觉。
杨朱的黑发不再,变成了满头白发,胡须也白了。身上的肉几乎没有了,只剩下皮和筋骨。不过!他还是一样精神。甚至!比以前更精神。
这年的杨朱,闭关成功,终于成功地进入了心界。
心界!也就是那个不死的世界!长生不老的世界!
道家进入心界的前提,是内视!杨朱通过修炼内视,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进入心界。
现在的杨朱,要把自己的修炼心得和师父尹喜的修炼心得,以及始祖老子的修炼心得整理出来,传授给庄周。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庄周,而是!还要让庄周真正地明白如何修炼才能成功的理论后,他才可以放心地飞升,进入心界。
不然?怎么叫关门弟子呢?叫传承人呢?
作为道家高僧,哪里需要别人来服侍?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收庄周为关门弟子是要庄周来给他送终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想让自己的传承人尽量、尽快地继承衣钵。
本来!作为尹喜的弟子,作为道家学说的第三代传人,他是可以提前几十年进入心界,达到传说中那种不死的境界。遗憾地是!生逢乱世,让人不能自己。自从接受师命周游列国传道后,他几乎没有得到过安宁,根本没有闭关修炼的机会。所以!他差点没有能够进入心界就死了。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进入心界,达到不死的状态。那就是接引!需要有人来接引!
不过?这种方法不为人所用!
只有当一个人遭遇突然变故死了,师父或者是好心人才会把你接引过去,进入心界。
也就是说!就算杨朱没有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心界,在传道的过程中被人杀了,他的师父尹喜或者始祖老子也会接引他进入心界的。
只是!谁也不想看到这样地结果!
进入心界的最好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修炼!
杨朱盘腿坐在木板床上,双目微微地闭合着。通过内视,眼前的一切就犹如他睁眼看见的一样。
庄周盘腿坐在木板床下面的地板上,双目微微地闭合着,面对着他。
对于庄周的理解能力,他是信服的。可为了尽快让庄周进入心界,懂得进入心界的途径,他又不厌其烦起来。
“你再给我理解一下?什么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周深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看了师父一眼,准备回答师父的问话。
自从师父进入心界后,师父就从来没有与他说过一句话。完全是通过心界传播的方式,传送到他的心里的。他的脑海里有一副画面,师父就是那样对他说的。不过!他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向师父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用语言来表达。
只有进入了心界的人,才可以那样地相互交流。
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有点装模作样地样子。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经首篇,讲解什么是道?讲解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万物来源于有,有来源于无!
道可道,非常道,是讲道。说‘道’值得去讲,着重去讲,必须先把道讲清楚。这就叫‘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讲名字!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道这个名字不是指一般的道,它不是指我们走的那个“道路”的道!
道这个名字是始祖老子给它取的名字。
为什么取“道”这个名字呢?始祖老子觉得它就象我们走的道路一样,是无穷无尽地没有尽头!既没有尽头,也找不到它的源头在哪里。
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前面讲的是道,后面讲的是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嗯!”杨朱满意地哼了一声。
庄周的脑海里,顿时传来了师父“嗯”的信息。师父又通过心界的传送方式,给予了他肯定。
“接下来!始祖老子讲‘有’和‘无’!”
庄周继续说道:“什么叫有?什么叫无?”
道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东!我们所看见的,它就是道。这就是有!实际存在的、可见的,都是道。
有就是道!道就是有!
所以说:万物生于有!
可道经中又说,有生于无!
那么?什么是无呢?
有怎么可能会生于无呢?
无!还没有出现的东东,就是无!
还不存在的东东,就是无!
比如说,我们住的这间房子。在还没有建造之前根本就没有房子,所以!房子在还没有建造之前它就是无!没有就是无!
所以说!还没有出现的东东就是无!出现了的东东就有了。把房子建起来了,就成为有了。
这就是道经中“无中生有!”
比如说,车轮子。车轮子在还没有建造之前根本就没有车轮子。所以!车轮子在没有建造之前它就是无!
所以说!还没有出现的东东就是无!出现了的东东就是有了。把车轮子建造起来了,就成为有了。
这就是道经中“无中生有!”
比如说,小孩子。在男人与女人还没有结合之前根本就没有孩子。所以!孩子在男人与女人还没有结合之前他们就是无!
所以说!还没有出现的东东就是无!出现了的东东就是有了。男女结合后有了孩子,孩子就成为有了。
这就是道经中“无中生有!”
本来!宇宙星空、日月大地,大地上的万物,包括人类,是没有的,是无。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变化,就变成了宇宙星空、日月大地,大地上的万物,包括人类。
那个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最初的某个物质,它就是道。
我们也是道!我们面前所看见的一切和看不见的一切,也是道。
我们这个道将来会变化成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就跟宇宙星空、日月大地,大地上的万物,包括人类,是由当初什么东东变化而来的一样,没有人知道。
但是!我们是可以看见一点,那就是道在不断地变化中!永远在变化,时刻不断地在变化!
无中生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此反复!
所以说: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以!通过无与有的变化,就能理解什么叫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此两者”指无与有。无与有来源于道,只是名字不同,一个叫无,一个叫有!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话是讲,无与有解释起来很费劲,很玄妙。甚至!越是解释越玄妙,解释不清楚了。实际!只要懂得了什么叫有,什么叫无,你就得懂得什么叫道了。
第132章 第一次出山
隐居并不是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根据各自的身份、环境、条件不同,选择各自不同地环境进行隐居。
也许?走在大街上遇见的某个人,他、她!就是一个隐居者,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隐者罢了。
真正地道家隐居者,也许就是你的邻居!就是你在菜市场遇见的那个买菜的老者或者是中年人。他们买菜的时候并不讨价还价,不喜欢在陌生人那里买菜,除非想吃某个菜种没有办法了才选择陌生人那里。
他们一副傻乐地样子,在还不了解你的时候,你怎么与他们亲近他们都会不冷不热地对待你,与你保持距离。只有熟习了,他们才是你真正地好朋友,不会出卖你的。
一旦你欺骗了他,他表面上可能还与你像往常一样。可他们的内心里,却是下辈子都不会再相信你,再也不会跟你有交结了。
“去!滚一边去!就你聪明是不是?”
杨朱与庄周隐居在山顶上,经常需要下山去买盐巴什么地,与山下人保持着联系。下山一个来回需要一天时间,还要起早摸黑。
为了让庄周与外界保持联系与安全,杨朱让庄周在下面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回来。毕竟!山里是有大型猛兽的。
老虎都不可怕,怕的就是豹子。豹子狡猾,突然袭击让人防不胜防。在大山里面,没有狼群,只有孤狼。
在这里隐居了这么多年,庄周早已与下面的人熟习了。每次下山,他都要找一户人家借宿。
想借宿,就必须与人套近乎,勤快点,给别人一些好处。不然?谁愿意收留你,担心你是不是想偷东西?
因为庄周勤快,给的东东又多。所以!山下的人家,一个个都拉他去他们家住。可庄周只喜欢住在一个老阿婆家里,帮老阿婆干一些农活。
老阿婆孤身一人,很可怜地。她的丈夫早年的时候外面去卖山里的特产,在回来的路上被强盗杀死了。她的儿子也一样,在回来的路上被强盗杀死了。儿媳妇年轻,改嫁走人去了外面的世界。留下一个孙子,又被狼给吃了。
不过!庄周也并不是只住老阿婆一家,有时也会住其他人家。因为!他人勤快,干完老阿婆家的农活他会去帮其他人家干活。还有!他会修理,有时被人请去修理农具什么地。
这天!他跟往常一样,来到山下的村落。
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下来了,他发现,村落里变得冷冷清清地。偶尔!还能听到女人的哭声。庄稼地那边,也荒废了。进了村子,竟然没有遇见一个人影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就连村落里面的狗,都不叫了了。
村落里面的狗,都认识他,就进村的里面叫唤两声,好像是在迎接他,然后就不叫了。
他的头皮实然地一阵发麻,有一种不祥地预感!小跑着到了老阿婆家,老阿婆家的门也是关的,他听到了老阿婆轻轻地哭声。
“阿婆!阿婆!阿婆!”
庄周急得用力地拍打着阿婆家的门。
阿婆听到庄周的声音,抹着眼泪从里面出来了。
“孩子?孩子?你怎么今天才下来!出事了!出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