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庄子的故事-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人不欺负我们,我们决不去侵犯他人。这个世界哪里来的战争呢?哪里会造成子民没有安稳的日子过呢?是不是?
我之所以不去为官,就是因为!我不会教导君王如果把国家治理强大起来!而是!我教导子民过那种平静、安适的生活,不去追求多余的东东。更不会劝导人民去为君王打仗,更不会带领人民去打仗。
我认为!我们要为生存而战,而不是为君王的称霸而战。我就是当官了,我也只会教导人民过那种平静、安适地日子。
只有当别人侵犯我和我的家人、我身边的人的时候,我才带领大家去为生存而战……”
惠施打断道:“在如今这个乱世中,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了?现在!诸侯称霸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了,犹如洪水猛兽,没有人能够力挽狂澜,改变历史的走向……”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但是!我们可以像孔先生那样,洁身自好。我们不能拯救这个世道、天下苍生,但是!我们可以拯救自己……”
第971章 庄子身边无子
自从把刚刚成年的双胞胎女儿嫁给乞半、乞分两家后,庄子又把与杨青儿生养的儿子杨湖打发去了楚国,躲避服兵役这一关。
为了避免儿子、女婿不服兵役,不为君王去送死,庄子一直在寻找着人家,准备把庄平和庄耕两人也送走,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去。
庄平、庄耕两人遗传了他与卖儿的基因,个子都不高,中等身材。长得很帅,外表显得老实,加上两人都会武功,又会干活,又勤快。所以!有很多人家都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们。
可庄子不同意,硬是找了两户家里很穷,生活负担很重的家庭,让儿子入赘做了上门女婿。
庄子看重的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别人家里家庭负担重,又是上门女婿,按照宋国的律法,是不需要服兵役的。虽然人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可国家为了发展人口,为了稳定民心,为了服兵役的家庭能够活下去,困难家庭、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是不需要服兵役的。
贫困家庭怎么了?还不让人活啊?我们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受苦而死吗?要是那样地话,也太残忍了吧?不要说那是别人,不关自己的事。可是?假如那个人是你呢?是你的家庭呢?
人生!生来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要想活着,就得干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活着,就要奋斗终生。
再则!庄子家里隐藏着大量地金银珠宝玉器,就是没有法子拿出来花。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后,他就可以隔三差五地送些银子过去,保持儿子的家庭维持下去。
本来!庄子是想把小子庄粟留在身边的,给他和卖儿养老送终。可是?世事不如他想象。小女儿成年后一次在小镇上买卖,被人欺负了。正当小女儿准备出手打人的时候,被一个因伤残而退役下来的军官救了。
庄子的小女儿庄怜,也是会武功的。卖儿虽然从内心里不喜欢女儿,可她还是一视同仁,教了女儿道家的武功自然拳。庄怜特别地聪明,加上又特别地肯吃苦,所以她的武功是最好地。
这个退役的军官左腿和右手都受了伤,走路有些跛,右手从手腕处断了。骑不了马,拿不了兵器,只得退役,回老家发展人口。
小女儿庄怜见人家长得高大,也很帅,又仗义救了她,就愿意跟人家好。结果!这个退役军官家里没有亲人,愿意到庄子家里来做上门女婿。
庄子无奈!只得收留了这个上门女婿。这样也好!女婿不用再服兵役了,女儿就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小女儿庄怜招了上门女婿回来,庄子就无法留小儿子庄粟在身边了。按照宋国的“兵役法”,庄粟是必须要服兵役的。
这下!可把庄子给急坏了!
儿子大了,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了。在宋康王的“关照”下,负责征兵工作的镇吏,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到庄子家来,催促庄粟早日成亲生子。等到生养了儿女,就要正式服兵役了。
生育了儿女的兵士,服的是永久的兵役,是不会退役的。除非你受伤了,不能打仗了才退役。对于生育了儿女的兵士,按照律法规定,只有获得战功后,才有机会回来探亲。探亲是一个方面,发展人口是主要。
所以!那些有了妻室儿女的兵士,为了夺得战功,获得奖励、获得回家探亲的机会,就拼死战斗,往往因此而战死沙场。
对于到了婚育年龄而没有成亲生子的人,在镇吏的再三催促下还是不成亲生子的,就会强行地拉去服兵役。这些人没有妻室,往往被军队方面单独训练,成为敢死队员。
他们死了,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予家属一定地补贴,以此来激励更多地家属自愿把儿子送去战场,用生命去换取银子,补贴家用。
虽然残忍,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跟现代社会那些碰瓷的老人一样,为了搞些钱,不得不用生命去换取。
生活的艰难,让世人只能这样:舍弃这,挽救那。甚至!有的家庭还希望参军的儿子战死沙场,立下大功。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笔钱,补贴家用。
虽然残忍,可牺牲一个儿子而拯救了全家,整体算起来还是值得的。
而有的家庭出来的儿子,为了立功领赏钱帮助家里,是自愿去送死的。爹娘也不希望这样地好儿子死的,也没有那么残忍。
庄子家不缺银子,他是不会牺牲某个儿子来养活其他儿女的,他没有那么残忍。
本来!庄子是想找一个好人家的女儿来做儿媳妇的,结果!招了个上门女婿回来了。这样!他不得不为小儿子庄粟重新作出选择,找一个好人家,把儿子给“嫁”了。
庄粟却是无所谓,他说他就是服兵役也不会是普通的兵,他要做将军。可庄子不同意,不愿意他为宋康王作无畏地牺牲。
要是为生存而战的话,庄子是不会反对儿子去服兵役的。可现在?这不是?大周天下近几百年来的所有战争,几乎都是没有意义地战争,都是为诸侯争霸而战争,并不是为生存而战斗。
在庄子与卖儿的强烈反对下,庄粟也只得依照爹娘的意思,不去服兵役,寻找一户人家,把自己“嫁”出去。
庄子家的儿女,跟儒家和诸子百家其他学说门派教育出来的子女不同,庄子的儿女个个都是道家,都可以上讲台讲道的。都是真正地道家,不同于杨青儿那个道家。
不!杨青儿是因为跟随祖父杨朱的时候太少了,没有全面接受杨朱的讲道。杨青儿不是真正地道家,只能说是受道家影响很深的道家。因为!她的想法过于偏激。
所以!庄子的儿女跟杨青儿不是一个性质的。
庄子家的儿女,都没有姓氏方面的观念。跟庄子一样,儿女姓庄也可以,跟别人的姓也可以,你爱姓啥就姓啥!
也就在庄子为儿子入赘做上门女婿找不到人家的时候,家住蒙县县城的监河侯正好来小镇上视察工作。碰巧的事,在小镇上与庄粟碰了个照面。镇长大人受到宋康王的使臣逼迫,见到庄粟就催促他成亲生子,早日去服兵役。
“快快快!我再给你三个月的期限,春祭前你再不成亲的话,不要怪我不仁义了!我就强行拉你去服兵役……”
监河侯见庄粟长得一表人才,就喜欢上了。事后!问镇长是怎么回事?镇长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问他愿意不愿意入赘我家?”监河侯着急地问道。
“这个?”镇长大人也不知道。
后来!在这位镇长大人的说媒下,庄粟做了监河侯家的上门女婿。
庄子不喜欢监河侯这个人,可为了避免儿子不去服兵役,也只得答应了。
“只要不服兵役!算了!算了!”庄子叹道。
卖儿也不愿意,看不惯监河侯瞧不起他们一家人。可是!为了儿子,她不得不答应。
第972章 庄子借粮(一)
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庄子52岁。
这年!宋康王开始称王。
同年,宋康王派兵向东攻打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攻打楚国,夺地三百里。向西攻打魏军,战绩丰硕。于是!与齐国、魏国成为敌对国。楚国的楚怀王无能,暂时没有任何反应。
这年!由于宋康王发动了侵略战争,宋国开始民不聊生起来。为了扩充军力,宋康王改变了以往的征兵政策,不再照顾子民的家庭负担和将来的人口发展,凡是健康的成年男人,都必须去服兵役。
这年!庄子的两个女婿,乞半、乞分家的养子都被强行地拉去当兵了。由于两人进了军队还没有来得及训练就拉去了战场,结果!都不幸战死了。
在战场上,新兵的死亡比例是很高的。不过!没有新兵当炮灰,打胜仗的可能性很小。要是军队中都是老兵油子,虽然也能打胜仗。只是!机率很小。
新兵只知道冲锋、杀敌而不知道躲避。
而老兵一般都是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冲在最前面,把新兵的士气带起来。然后!一旦发现遇上危险了,他们则吆喝着新兵往前冲,自己则躲在新兵的后面。
当然!军规摆在那里,老兵也不能完全躲在新兵的后面,也是要随大流往前冲的。所以!老兵也有一定地伤亡。
总之!老兵狡猾一样,死亡率小一些。
庄子的女婿也就是乞半、乞分两人的养子,都跟随继父学过武功,两人都不知天高地厚。所以!打了几场仗后就以为自己可以立功什么地。结果!很快就战死了。
他们为宋康王而战死了,却每人都留下了几个儿女,留下了孤儿寡母。
两个家庭,老大家有四个儿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二家也是四个娃,两个女儿两个儿子。
而乞半、乞分两人,也各自生育了四个儿女。
现在!养子死了,一切负担都落到长辈身上来了。
庄子、卖儿无奈,只得把家里隐藏的银子拿出来,补贴他们两家用。
庄平与庄耕两人,因为第一次来强行征兵的时候生病了,才躲过了一劫。两人的家庭负担太重,太劳累了,才生病的。其实!也不完全是真的生病,而是!他们得知宋康王要强行征兵,就开始装病。
儿子女儿都是庄子、卖儿调教出来的,都听话,可以在这个乱世中找到生存下去的法子。可女婿!毕竟是别人家的人,是别人调教出来的,不是彻底地道家。
从公元前318年秋开始,宋国子民的日子就普通地难过起来了。战争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口在急剧下降,子民的家庭负担加重。在宋康王举杯欢庆胜利的时候,民间却是一片哭声。
宋康王的胜利,是用无数宋国子民、无数宋国人家的儿子、丈夫的生命换来的。
从这年开始,为了帮助儿子、女儿的家庭生存下去,为了帮助周边的人生存下去,为了把家里隐藏的金子、银子拿出来救济别人,庄子不得不过着到处借债的日子。其实!借债是假,是变相地把家里的金子、银子拿出来用,就说是借来的。
当然!在这个乱世中,钱借给别人你就别指望别人来还了。
庄子出于同情心,才这样做的。
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死了就算了,要积余那么多金子、银子做什么?
你只能活着的时候照顾自己的子女后代,你死了你的子女后代到底怎样你无法知道了。在这个乱世中,你不是真人体的话,你随时都有可能会死的。
真的!命不保夕!
所以!把钱财积余给儿孙,也不是明智之举。儿孙们意外死亡了呢?儿孙们把老祖宗的钱财用完了呢?总之!儿孙们一样要面对他们的生活。
面对生活,都必须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不是依赖。你给予儿孙们的是钱财,而儿孙们得到的却是依赖。依赖完了呢?他们一样要面对生活,面对面临的困境。
还有!道家讲究的是融入生活,而不是孤立地生活。融入生活就是过周围人一样地生活,不另类,不能过得比别人好,也一样不能过得比别人差。
你要是过得比别人差,别人瞧不起你、不理你。
你要是过得比别人好,不顾别人的生死,别人一样嫉恨你、诅咒你。甚至!陷害你、杀害你!还有!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一样不帮你。甚至!还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看你的笑话。
所以!道家讲究的是:过周围人一样地生活。
这才是融入生活。
当初积余下来的那么多银子,不仅仅是留给子女后代们用的,而是!就是要用在现在这个乱世中。
为了把金子、银子拿出来用,庄子只得到处借钱,作出假象,然后!就可以把家里的金子、银子拿出来用了。不然!你哪里变出来的金子、银子呢?
你的财产来源不明啊?
小女婿是退役下来的残疾军官,自然是不用服兵役了。可他失去了劳动力,不能从事很多事,只能在家里看家做家务。所以!庄子家里的实际收入也不多,就靠卖儿与庄怜两人绣花。
在这个乱世中,在这种艰苦的岁月里,绣花也不是好职业,没有多少人可以消费得起。所以!卖儿与庄怜两人的绣花收入并不多。再则!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宋康王都是要收取职业费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干这一行的,你就得每年上缴固定的“职业税”。
庄子自从儿女成家后,就不再编织草鞋了,没有收入来源。
该借的人都借遍了,庄子实在是没有办法想了,才想起小儿子庄粟。
自从小儿子庄粟“嫁”到监河侯家里后,除了庄粟回来几次外,两家人几乎是不来往的。
庄子不愿意跟这个监河侯来往,卖儿也一样不愿意,可人家监河侯还巴不得这样。
由于监河侯是世袭贵族,加上又有关系网,庄粟作为监河侯家的上门女婿,自然是不用服兵役的。
没有办法,急于把家里隐藏的金子、银子拿出来用,庄子决定跑一趟县邑,去找这个亲家,借些银子回来。反正!家里有银子,借银子是做给别人看的,说好哪天还就哪天还,也就是转转手的事。
“他爹!不去!”卖儿阻止道。
“不去还能怎么呢?你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死啊?”庄子说道。
“人家瞧不起我们!就怕我们粘上他们家了!他爹!不去!”卖儿强烈地阻止道。
庄子不听,还是去了蒙县县城,找亲家监河侯借粮。
第973章 庄子借粮(二)
儿子入赘到监河侯家这么多年了,不怕人笑话,庄子都不知道儿媳妇长得是什么样子?还有!他的孙子、孙女长得是什么样子?见庄粟每次回来都很高兴地样子,从来不说监河侯家不高兴的事,说的都是“好”,他还信以为真了。
本来!他是可以随时通过内视或者是心界去看望儿子和儿媳妇、孙子、孙女的,可他不想有太多地牵挂,才忍住没有去。
只要儿子认为过得好,儿子愿意就行!这是儿子的生活,做爹娘的无法事事俱到。事事俱到的话,就干预、影响儿子的生活了。
道家有这么一个宪法大纲,那就是!不影响别人的生活、生存,也不让别人的生活、生存来影响我们。
还有一条:就是当初庄子与卖儿都不满意这门亲事,是为了躲避服兵役才答应的。庄粟一直愿意,他们才愿意的。
监河侯听说庄子来了,当场就是一惊。
心想:他这个穷鬼跑来我们家干什么?
但是!出于礼节和做做表面文章,他还是放下工作,出了书房,来到大门口,把亲家迎了进去。
“啊呀呀!庄子!请!”监河侯一脸热情地招呼着。
庄子穿着一身干净的绸布旧衣,这一套衣服不知穿了多少年了,无论是款式和面料,都已经过时。
平时!他是不穿这件衣服的,都是麻布粗衣,都是穿带补丁的衣服的。
自从被魏惠王说了一顿后,他才做了这一套新衣服,做了一双高档鞋。
庄子自然是按照世面上的礼节,拱手行礼,一副很懂礼节的样子。其实!他在心里厌恶这一套虚假地做作。
道家讲究的是心里的真实,而厌恶表面上的做作、虚假。
心里尊重别人才是真,表面做样子装得再客气都是假的。
监河侯见庄子今天穿的这一身衣服,心里鄙视,但是!还是容忍了。只要他穿的不是那么丢人,不让周围的人看见了笑话就可以了。
进入堂屋后,赶紧吩咐下人去泡茶、准备酒菜什么地。然后!就与庄子客套地假关心起来。
庄子直来直去,就把周围人的生活现状说了一遍。
“唉!我真的不忍心!她们的丈夫都战死了,家里剩下孤儿寡母地,娃又小,没法生活下去了。要是娃大了,可以帮手了,日子还好过一些。唉!”
庄子正要开口说借钱或者是借粮的事,庄粟带着媳妇、儿女来了。
“爹!”庄粟上前给爹磕头。
“爹!”一个高大而肥胖的中年女人也跪到他的面前,给他磕头。
不用多问,这大概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庄粟的妻子,监河侯的女儿。
三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小娃站在一边,一副怕怕又好奇地样子,朝着庄子看着。最大地是个女娃,五六七岁左右,长得胖乎乎。另外两个是男娃,一个四五岁,一个三四岁。
“叫祖父!”庄粟站起来,把三个娃往怀里一搂,然后!往前一推,让娃们下跪。
三个娃这才跪下来,给祖父磕头。
“哎!起来!起来!起来!”庄子赶紧起身,把三个娃扶了起来。随即!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玉佩,分别递给了三个娃。
庄子的家里,还有许多玉佩,就是无法拿出来卖钱。这次好了,可以借这个机会,送给孙子、孙女们。
胖乎乎的儿媳妇见公公出手还可以,心里很高兴。她从女儿、儿子手里拿过玉器,见是玉中精品,不由地心动起来。把玉佩还给儿女们后,又跪到庄子面前,磕了一个头。
“爹!”胖儿媳妇讨要道:“你还没有给我礼物呢!”
庄子张了张嘴,装出一副无奈地样子。
“爹!”
见儿媳妇又要,庄子只得从怀里掏出一对大的玉佩来,递给胖乎乎的儿媳妇。
“爹!谢谢爹!谢谢!”
见是一对上等玉佩,胖儿媳妇惊喜得不得了。
监河侯见状,气不打一处来。女儿这么不争气,太丢他的脸了!找了一个机会,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
见老爹不高兴,庄粟的媳妇赶紧带着儿女们回后面去了。
“你还楞在这里干什么?快去厨房看看!酒菜有没有做好?”监河侯见庄粟站在那里没有走的意思,喝道。
庄粟嘴角一撇,偷笑了一下,答应一声,去厨房那边去了。
在这个家里中生活了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了。老丈人就是这样,瞧不起穷人,不愿意跟穷人打交道。但是!又拿他这个女婿没有办法。因为!他的女儿喜欢他!
还有!这个老丈人最心疼自己的儿女以及后代们,外甥、外甥女都是他的命根子。虽然表面上对他很不给面子,心里还是喜欢的。不然!他在这个家庭中也呆不下去。
老丈人也就逢什么事的时候,或者是在什么人面前的时候,才这样待他的。平时大多数时候,对他都很和蔼的。
“那!你这次来?”监河侯知道,庄子不会无缘无故地过来的。都多少年了,两家人都不来往,他怎么可能会突然地来呢?
见被亲家问起来了,先前又正好说了墨家分坛那边人的生活现状,所以!庄子就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口借粮。
“我是来借粮的!借银子也行!借金子也行!那些家庭实在是没有法子过下去了……”
监河侯打断道:“你真是好心啊!”
“唉!我心善!看别人家里过不下去了,我?我?……”
“你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吧?”监河侯冷笑道。
“不!不!不!”庄子辩白道:“我家还能过!我女婿他还有津贴!”
“那你大女儿和二女儿家呢?”监河侯直接问道。
庄子当场把脸色拉了下来,说起大女儿、二女儿的事,他的心里不好受。
“她们家有乞半、乞分照顾着,还有抚恤金,暂时也没有多大地问题。”
“那你的另外两个儿子呢?”
“他们没有去服兵役,家里还能过!”
见庄子脸色难看,监河侯也就没有再逼庄子了。说道:“行,我马上要开始收封邑之地的赋税了,等我收了赋税,我借给你三百金,好吗?”
庄子听了,脸色又变了变,说道:“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刚才是你叫我吗?’
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只要用斗升之水就能使我活下来!请你给我斗升之水吧?’
我对它说:‘行啊,那我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
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道:‘我失去我经常生活的环境,没有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之多的水就能活下来。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等你从吴越回来了,等你引来了西江之水,你就不要到这里来找我了,你直接到干鱼店里找我!’”
第974章 监河侯并非无情
“唉!不是我不借,是我手头上真的没有银子啊?”监河侯假装为难地样子,叹道。
他知道庄子说这话的意思,是在埋怨他。
三百金!那是多少?
说的倒是好听,愿意借三百金。结果!却是个空头支票。
所以!庄子说了那个故事,也用“空头支票”来搪塞鲫鱼。鲫鱼只需要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下来,而他!却许诺给鲫鱼引来西江之水。
真的!等到他引来西江之水,鲫鱼早已死了。
所以!监河侯的许诺跟他对鲫鱼所许诺的一样,都是空头支票。说的好听,却没有实际意义。
见监河侯这样,庄子饭也懒得吃了。真的!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于这么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他是不容易交往的。
以前还是没有看错人,选择不跟他来往是对的!
要是一直跟这种人来往,早晚会把你气死的。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道家就是这样!跟一个人、一群人划不来,以后就老死不相往来。
惹不起老子还躲不起?劳资躲着你让着你。还是不行的话,劳资就把你灭迹了。
见庄子脸上挂不住,监河侯又呵呵一笑,说道:“又不是你家缺粮了,你急什么呢?”
庄子抬头蔑视了监河侯一眼,没有说话。
“你那么善心的话,你把你家的玉佩、玉器卖了,那可能值很多钱的!”监河侯脸色一变,恢复正常,问道。
“这个?”庄子忍着气,说道:“没有人能买得起啊?”
“你拿来!卖给我!我给你银子!”监河侯急急地说道。
“卖给你?”
庄子心想:你买得起吗?我家的几件玉器,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你?就凭你一个监河侯,一个世袭贵族能买得起?
我家的金子,也比你想象得多。我要是跟你一样自私的话,我比你有钱!
这不是?为了变相地把金子、银子拿出来吗?
不然!我才懒得搭理你呢!
“你有多少我买多少!”监河侯一副胜利者的嘴脸,无所谓地说道。
庄子忍着气说道:“这些是我娘留下来的,是给儿孙后代们传代的,不卖!”
“都是你娘抢来的吧?”
“你?”
羞辱人也不带这么羞辱的吧?庄子愤怒地站了起来,很想给对方两个耳光。
“爹!”庄粟快步走了进来,先是对老丈人喊爹。接着!又对庄子叫了一声爹。
“爹!酒菜都准备好了,你们一边喝酒一边谈!爹!坐!坐!坐啊?”
在儿子庄粟的招呼下,庄子收敛起脸上的怒气,坐回到席位上。
“这些玉器都是别人送的,我娘做了那么多好事,人家记恩。还有几件玉器是诸侯君王送的,民间人家和一般贵族人家能有这个玉器吗?”庄子忍着气说道。
羞辱了一顿庄子,监河侯也就不再跟庄子调笑了,换了一副笑脸说道:“不是我不借银子和粮食给你!你家要是没有的吃,我不是借给你了,而是!送给你!是不是?哪里能让亲家受苦呢?我的意思是!”
监河侯看着庄子的脸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借给那些穷人了,他们能还得了吗?是不是?在这个乱世中,他们随时都会死的!他们死了,谁来还?是不是?他们就是不死!他们这辈子都无法还,子子孙孙都无法还。不是我不借!是这个世道没法让人活……”
庄子打断道:“我借的我还!”
“你有那个能力还,你还用借吗?”监河侯直言不讳,说道。
“我?”庄子气得又要发作,但还是忍住气,说道:“惠施答应给我一些钱,帮助那些穷苦人。”
“惠施他是傻子啊?他不能他亲自去救助那些人?他要你来救助?他算什么啊?”
那意思是:学雷锋也不带这样地!他惠施不能自己去做好事,给自己留名、积德?他把银子给你,让你去做好事?那他一定是傻子!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庄子也就不再废话。吃了中午饭,就起身告辞了。
不管有没有借到钱,回家后又可以拿出几两银子去帮助别人,说是自己这两天借来的。
唉!这事!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气受!卖儿是一直阻止不让他来的,可他还是不听劝阻来了。结果!自取其辱。
出了监河侯府,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庄子一念之间就回到家,气得谁也不理,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生气。
见亲家走了,监河侯叹了一口气,自语道:“脑袋有问题!什么道家学说传承人?传承个屁!有钱就花,无钱就穷,都什么人啊?”
等到女婿庄粟过来了,他把庄粟叫到面前。
“你去准备一些粮食和银子,不要多!带回去,看看你爹!你姐和你哥!谁家有困难就多给一些。记住!别学你爹!你爹饿死活该!谁让他不存钱呢?”
“是!爹!谢谢爹!”
监河侯白了庄粟一眼,阻止道:“我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