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挟持白圭白老的那个黑衣护卫,他估计了一下,武功应该在他之上。但是!两人要是真的动起手来,胜负还未必。对方想战决赢他,是不可能的。

  当时见庄子母子二人没有动手,白圭当时又处于那种情况,他也就迟疑了。还有!他见后来跟过来的黑衣师兄也没有反应,所以!他更是迟疑了。结果!结果就错失良机了!

  “天涯哥!”

  杨青儿站起来,把杨延往天涯无名的怀里一送,说道:“你带延儿去楚国隐居!”

  “你?”天涯无名脸色大变,喝问道:“你想干什么?”

  “我留下来,我把宋剔成给杀了!”

  “你!”

  “就这么定了!”

  见天涯无名不接杨延,杨青儿把杨延往天涯无名怀里按了按。

  天涯无名无奈,只得把杨延接住。

  “这这这?这娃还要吃奶水啊?这?”

  “就当他娘死了!”杨青儿回答道。

  “你?”

  就在这时!杨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娃!娃!延儿!呜呜呜……”杨青儿嘴上很狠心,可当听到儿子的哭声后,又心软了。赶紧把儿子又抢了回来,一边抖动着一边哄道:“娘给你吃奶水!娘给你吃奶水!呜呜呜……”

  天涯无名轻轻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在心里骂道:“谁让你嘴臭?谁让你嘴臭?你就不能先把她哄走,出了宋国到了楚国,就算她想回来,又能怎样呢?也许?我处处注意点,尽量让她晚一些知道?这这这?这娃还吃奶水啊?这?”

  “这这这?”天涯无名懊恼了一会儿,又转而说道:“这也许?宋剔成他另外有什么目的?他会不会有其它的什么阴谋?他?”

  杨青儿一边奶杨延一边问:“他宋剔成有什么其他阴谋?他不就是想把我们一家人分开,各个击破?还不是?”

  “这?”

  “我婆婆去了都城,庄周弟弟一定会跟过去的。也许?他们就在路上设伏,把他们干掉。如果不成,他们就在这边动手。家里没有人了,他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我们一家人灭门了。”

  “你?”

  “不是这样是什么?傻子都能看出来。”

  “也许不是呢?”天涯无名持相反地观点道:“也许?找戴大侠去都城,是谈另外的事情。如果谈不成!他就翻脸!如果能谈得成,那就皆大欢喜。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假如宋剔成是在试探我们呢?试探庄子与戴大侠的底线呢?”

  “什么意思?”

  天涯无名解释道:“正是因为试探,所以!他作出要灭门的样子,然后!看庄子与戴大侠有什么反应?”

  “那?庄周弟弟和我婆婆她?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你要是想造反!他就趁机把你给灭了!”

  “这?这?这?”杨青儿听了,觉得有一定地道理。“可庄周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天涯无名摇了摇头,说道:“我想找到他们,可就是没有找到!他们应该都把信息给屏蔽了。”

第779章 圆认祖归宗梦

  道家五隐士慷慨解囊,给了足够的钱。戴六儿买了一匹快马,一刻也没有停留,快马加鞭,比信使还快的度,赶往都城。

  只有三天三夜的时间了,如果不把时间赶在前面,就无法赶到都城。

  第一天,因为是从下午才赶路的,所以!她一直赶到深夜,直到马儿跑不动了她才慢了下来,在官道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让客栈的小伙计把马牵到后面伺候,又与掌柜商量,另外再雇一匹马。

  官道上的客栈,一般都兼营雇马的业务。

  戴六儿以这匹马作抵押,又交了足够的银子,掌柜自然是给了她一匹最好地马。

  第二天天一亮,她又骑马走了。中午!在官道上找了一家客栈吃饭,又在里面换了一匹马。

  只要你有足够的银子,一切好办!

  就这样!她以一天换三匹马的方法,换了五匹马,在第三天中午赶到了都城。找个客栈吃了中午饭,把马放在客栈里,换坐马车直接去了皇宫那边。

  到了皇宫门口,让人给宋剔成传话。很快!宋剔成身边的一个大监就出来了,直接把她带去了寝宫。

  进了皇宫,戴六儿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轻声地哭泣着。

  大监喝止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也就由她去了。宋剔成早已与他们这些心腹谈过了,告诉他们怎么做?见戴六儿只是哭,没有其他表现,不由地在心里同情起来。

  人心都是一样地!你心里怎么想的别人心里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知道,戴六儿为什么会哭?还不是?激动的?

  一个公主身份的人,结果!遭遇奸人陷害,沦落为孤儿。可到如今,还无法与亲人相认,不能认祖归宗,那是什么感受?

  将心比心,那是什么感受?

  见戴六儿并没有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有了身份就把他们这些大监不当人,他们更是满意。

  就有不少人,小人得势,一旦得势,亲爹亲娘他们都不认识了。甚至!连主子都不认识了。这种小人,作为从小在皇宫中长大服侍君王的大监,自然是见得多了。

  半道上,伍公公显身出来,拦住了戴六儿。

  “你过来了?”伍公公低声问道。

  见是伍公公,戴六儿赶紧跪地,磕了一个头。

  “你的信物呢?带来没有?”伍公公问道。

  “带来了!呜呜呜!”

  伍公公把手伸过来,说道:“给我看看!”

  “这个?”戴六儿迟疑了起来。

  “怎么?”

  “伍公公!呜呜呜!”戴六儿又趴下给伍公公磕了一个头,继续跪在那里,从怀里掏出那件蓝色底子上面绣青莲的兜兜。双手递了上去。

  也就在伍公公找她要信物的时候,她就有了一种预感。

  也许?这就是宋剔成要找的理由。

  这个信物应该交由他宋剔成看,然后再交给伍公公看。这样!才符合君臣之礼。

  你把信物先给伍公公看,是不是要伍公公给你作证明?你怕我宋剔成不认账?

  但是?你要是不给伍公公看,或者是没有遇上伍公公,没有其他有能力的人见证,宋剔成他一样可以找到理由。你把信物直接交给他宋剔成,他宋剔成就可以把信物直接没收了,然后来一个死不承认。

  “信物呢?你没有信物你也来冒充我的青莲妹妹?嘿嘿!拖出去!砍了!”

  这种可能也是有了。

  怎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伍公公接过那件蓝色底子上面绣青莲的兜兜,当他接过的时候,就双手颤抖了起来。当他展开的时候,他的嘴就咧开了,一副要哭地样子。当他看清上面的蓝底绣青莲后,再也无法抑制地哭了起来。

  “屈公主!呜呜呜……”

  伍公公将信物朝着供奉屈公主画像的地宫方向摆放在地面,然后!趴在那里磕头痛哭。

  “屈公主!奴才找到小公主了!先主!奴才找到小公主了!呜呜呜……”

  磕完头,伍公公又跪在地面上转动身子,朝着戴六儿磕了一个头。

  “小公主!呜呜呜!小公主!奴才一定要替屈公主照顾好小公主。呜呜呜……”

  伍公公闹出了这么大动静,一下子引来了许多人围观。皇宫中,还是有许多闲杂人员的。还有!宋剔成的后宫人员。

  “散了散了散了!”

  带领戴六儿来的那个大监,朝着周围人吆喝了起来。周围的人见是宋剔成身边的大监,一个个这才很不情愿地散了。

  不过?一个个都相互打听了起来。

  “怎么回事?”

  “你问我我问谁?”

  “去问问寝宫那边的人,不就知道了?”

  “对对对……”

  伍公公见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这才收敛起来。赶紧把信物拿起来交还给戴六儿,然后!爬起来跟在戴六儿的后面,往寝宫那边去了。

  戴六儿把信物收藏起来,用手压了又压,生怕没有放好或者是放错地方了。然后!才跟随在大监的后面往寝宫走。

  到了寝宫外面,大监进去里面禀报,她就跪在地面上等。

  伍公公准备闪身进去,跟以前一样,到宋剔成的身边去。结果!面前黑影一闪,一只手臂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伍公公大怒。

  “主上说了,任何人不得进去!违抗者!杀!”

  “就凭你?”

  “你想造反吗?”

  “你?”伍公公只得忍耐着,站到一边去了。

  “你还是回去吧!主上的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

  伍公公想想觉得还是算了,不跟这人计较。宋剔成想培养年轻一代死忠,为儿孙的将来作打算,就跟当年司城子罕培养他一样。

  当年的他,武功也就跟面前的这个黑衣护卫差不多。

  唉!算了!

  我知道小公主的下落就行了!我保护小公主周全就行了!宋剔成的事,他不要我插手就由他去吧!

  想到这里,伍公公朝着戴六儿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小公主!保重!”

  然后!身形一闪,原地消失。

  大监小跑着出来,说道:“主上让你进去!不许哭!起来!”

  戴六儿爬了起来,但是!她还是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在喉咙里哽咽着。

  到了宋剔成近前,戴六儿双膝跪地,行了君臣之礼。然后!从怀里把信物掏出来,双手奉上。

  “主上!这是戴六儿唯一的信物!请主上过目!”

第780章 宋剔成的态度

?大监接过信物,双手捧着到了宋剔成面前,宋剔成的脸色严肃,接过信物,摆放在面前的案几上,认真地看了起来。

  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数了。可为了装模作样,不得不这样做。其实!就是没有信物,单单凭借伍公公,他就信了。伍公公是他家的死忠,是先父司城子罕的死忠,也是他的死忠。就凭这一点,他就可以无条件相信伍公公。

  伍公公,也就是那个矮小驼背老头。据说与伍子胥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世代为楚国忠良,把守楚国边关。只是遗憾地是,伍公公天生残疾,不能驰骋沙场。后来!因武功盖世,被选进皇宫,当起宫廷中的特别护卫。

  因伍家与屈家是世交,屈公主下嫁宋国和亲,嫁给司城子罕,伍公公作为屈公主的护卫因此来到了宋国,并留在了宋国。

  在戴六儿还没有来寝宫之前,也就是先前伍公公拦着戴六儿看信物的时候,就有人把情况汇报给他了。伍公公的一切行为举动,他都听说了。

  既然戴六儿拿出来的信物是真的,伍公公都认了,那就是真的,无须再确认。

  可是?这不是?不想认吗?这不是?

  在以前,听伍公公讲事情经过之后,他也去了地宫,看了屈姨娘的画像,特意看了那件蓝色底子上面绣青莲的兜兜。所以!当大监把信物递到面前时,他的心里就完全确定了。

  是的!一切都是真的!

  戴六儿是造不出这个假的!

  兜兜上面的针线、手工,都不是民间绣娘可以绣出来的。民间绣娘的手工再好,要是没有宫廷中的丝线,一样绣不出这样地手工。

  还有!也只有宫廷中才有这样地材料,四十多年了都不会腐烂。要是民间的材料制作的,早应该腐烂了。

  这都是用宫廷中最好地材料和最好地手工制作的。

  也由此可见!当年司城子罕在宋国朝堂之上的权力了。如果没有一定地权力,你根本得不到宫廷中的材料,更得不到宫廷中的绣娘绣的绣品。

  可见!这件信物是由当时宫廷中的某个娘娘,或者是皇后什么人让绣娘用最好地材料制作的。

  “把画像拿来!”

  宋剔成看完兜兜,抬起头来,朝着大监说道。

  大监看了看宋剔成,没有说话。

  “去地宫把画像拿来!”宋剔成喝道。

  “是!”

  大监这才敢去拿画像。

  因为那里是地宫,更因为那里是伍公公闭关的地方。没有得到宋剔成的允许,谁也不敢去招惹伍公公。伍公公的武功,宫里的所有人都听说了。

  大监小跑着去了,宋剔成这才抬起头,朝着跪在下面的戴六儿说道:“起来吧!赐坐!”

  “谢主上!呜呜呜……”戴六儿磕了一个头,这才爬起来。

  一个小监拿来席位,铺在地上,算是给戴六儿赐坐了。

  “上茶!”宋剔成又说了一句。

  又一个小监这才拿着一个矮案几过来,摆放在戴六儿的面前。再有一个小监端着茶壶、茶杯,摆放到案几上,并倒上茶水。

  “寡人请你来都城,名义上请你来参加春耕大祭的,其实!寡人心里也一样想着这件事。很好!你还记在心上!好!寡人对你很满意!好!好!好!”

  “谢主上!”戴六儿拱手行了一个礼,说道:“戴六儿没有别的心思,就是想认祖归宗!了却心愿!戴六儿不想要什么名分,也不想贪图什么!……”

  “这是什么话呢?”宋剔成打断道:“你要是真的是寡人的妹妹!是屈姨娘生的小公主,哪里能就这么默默地认了呢?寡人会诏告天下的!你是寡人的妹妹!寡人会把你接进皇宫,在都城给你赐一座府邸……”

  “谢主上!谢主上!呜呜呜!”

  戴六儿赶紧离开席位,来到先前下跪的地方,重新跪下磕头。

  “谢主上!戴六儿没有那个奢望!谢主上收回成命!戴六儿没有那个奢望!戴六儿只求平安!就让戴六儿一家人住在蒙县,住在墨家分坛那边吧!主上!呜呜呜!戴六儿不要名分!不要!呜呜呜!谢主上!呜呜呜……”

  宋剔成一边与戴六儿应付着,一边看着兜兜。

  不一会儿,大监小跑着回来了,把画像拿过来铺展在案几上。

  宋剔成将兜兜拿起来,放到画像旁边,与画像上面的兜兜比照着。

  大监也站在一边,看了之后也是不住地点头。这个兜兜与画像的兜兜一模一样,就算是模仿,也模仿不到这么一致。

  在事实面前,不得不确认了,这个兜兜就是画像上的那个兜兜,画像上的那个兜兜,就是根据这个兜兜而作的。

  看完画像,宋剔成手一摆,轻声地喝道:“拿走!”

  大监忙不迭地把画像卷好,拿开。

  宋剔成拿取那件兜兜,展现给戴六儿看了一下,问道:“寡人问你?刚才?你是不是把这件信物给别人看了?”

  戴六儿的心咯噔一下,觉得完了!果然!宋剔成要挑事了。赶紧磕了一下头,说道:“是!主上!在来寝宫的路上,伍公公看了!”

  “啪!”

  宋剔成把脸往下一拉,把拿兜兜的手往案几上一拍,案几上的茶具等之类的东东当场跳了起来。喝道:“寡人是问你?还给谁看了?”

  黑衣护卫见状,当场从角落里蹦了出来,站到宋剔成的一侧,朝着戴六儿怒目而视。

  见君王大怒,寝宫内所有服侍的下人,一个个都不敢作声,不敢走动。整个寝宫内,顿时一片死寂。空气中,激荡着君王大怒后的余威。

  “没有!”戴六儿赶紧把头低下,趴在了地面上。

  “真的没有?”

  “没有?”

  “你都没有给任何人看?包括你的家人?你儿子?”

  “主上!呜呜呜……”戴六儿大哭。

  面对宋剔成的刁难,她也只能哭,等待命运的安排。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宋剔成如何待她,只要宋剔成看到了信物,并在心里承认了信物,就够了,她的心愿就了了。

  “把头抬起来!”宋剔成喝道。

  戴六儿哪里敢把头抬起来,趴在那里动都不敢动一下。

  “把头抬起来!”黑衣护卫喝道。

  戴六儿这才把头抬起来。

  宋剔成手里拎着那个蓝色底子上面绣着青莲的兜兜,在戴六儿面前晃了一下。然后!递给黑衣护卫。

  黑衣护卫会意,接过兜兜,走到火盆前,将其丢在了火盆之上。

  那件蓝色底子上面绣着青莲的兜兜,飘飘荡荡地落到火盆里,迅被火苗吞没。

  “你有了信物又怎样?你给别人看了又怎样?难道?寡人就非认你这个妹妹不可了?”宋剔成转而厉声喝道:“来人!将戴六儿给我拿下!打入死牢!”

  :。:


第10章 庄子的齐物论不是目的

  现代流传下来的一书,第二篇就是齐物论。

  第一篇是逍遥游,讲的是要站在一个更高地高度和境界上来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人生、世事。我们只有站在更高地境界上,站在道的高度上,我们才能在生活中逍遥游。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站在更高地境界上去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人生、世事呢?

  因为!一般都是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了!不是说站在更高地高度上、境界上就站在上面了。而是!我们要有方法,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

  如果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认知高度呢?

  一书中的第二篇,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境界,提高我们的认知高度。

  庄子的齐物论不是目的,而是告诉我们提高境界、提高认知的方法,扩展我们的视野。

  看了许多解读的书,都认为庄子的齐物论是万物齐一、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还说什么“齐我”、“齐物”、“齐梦”、“齐同”等等,完全把庄子的齐物论当成到此为止,齐物论是庄子的目的。从而!把庄子哲学思想划定为消极。

  如果在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时期,这样认为的话,不觉得奇怪。因为!诸子百家时期,各个学说之间相互攻击、诋毁,是很正常地事。为了突出自己的学说观点,从而故意曲解别人的学说。

  而到了后世,也是一样,也有人在故意曲解道家学说。

  而到了现代社会,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如果还有人说庄子哲学是消极的话?那就让人费解了。

  现代学者要是还认为庄子哲学思想是消极的,照搬前人的解读的话?那么!他们就根本没有动脑子去细读。

  庄子的齐物论不是目的,而是告诉我们提高境界、提高认知的方法。

  后世流传下来的内篇第二篇的齐物论,跟内篇第一篇逍遥游一样,不是庄子一口气写下来的,而是后世大能根据庄子的学说思想,把庄子的文章编辑整理出来的。

  从齐物论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庄子时期,儒家与墨家之间的学说争论是多么地激烈。还有!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应该也是经常地。

  在逍遥游篇里面,有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在这篇齐物论里,一样看到惠施的名字和惠施经常辩论的那些话题、命题。还有!有好几个段落,都是庄子与惠施辩论的内容。只是!没有标注是两人的辩论内容而已。

  正是因为那个时期的辩论很激烈,所以!这篇齐物论就以儒家与墨家的辩论为起点,而说了开来。

  开篇并没有直接写儒家与墨家的辩论,而是写南郭子如何在修炼,写南郭子认为修炼的最高境界。然后才写、地籁和人籁。再然后!才写:不管是、地籁和人籁,都不过是一种声音而已。再然后!就由此而引申出儒家与墨家的辩论,在道面前,在天地间,不过是一种声音罢了。

  儒家与墨家的辩论,就好比小鸟在大自然中歌唱一样,小鸟不知道儒家与墨家在辩论,还以为是一种声音,人类所出的声音。

  如果直接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懂,不知道为什么儒家与墨家的辩论,变成了与小鸟一样地声音,与、地籁一样,只是一种声音。所以!庄子就此作出了一番解释,让我们理解它,把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当成一种声音。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种观点:把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当成一种声音,与小鸟的歌声、、地籁一样,都不过是一种声音,人所出的声音――人籁的话。那么!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就没有必要了,没有意义了。

  儒家与墨家都不争论了,争论都没意思了,那么!人世间哪里还来的是非、对错等等之分别呢?

  庄子是如何解释的呢?

  南郭子认为:修炼要达到让自己与万物一样,只是一个物而已。这是一种境界:把自己当成一物的境界,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物,与其他物一样,只是一个物。

  南郭子,庄子虚拟出来的一个人物。

  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地境界呢?

  这个境界就是把自己忘掉,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人。而要把自己当成一物,与天地间的其他物一样。

  天地间有许多物种,有人有兽有山有水有空气有泥土等等,数不胜数。

  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把自己当成人,而是要把自己当成物,与其他物种一样,一物而已。

  这里的人,是指开化了的人类,有了意识思维的人类。

  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人,而是当成一物,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物一样地物。

  其实!这里能够给人一种误解,也是其他学说派别趁机曲解道家的时候。他们认为:道学或者说是庄子在让人返古,重回到无知的年代,重回到畜生时代,或者是返回到植物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当成物,是不是?

  其实!这是误解和有人在故意曲解。

  庄子与老子都没有这个意思,作为先秦时代的智者,是不可能无知到这个程度的。社会和人类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不可能返回过去的。

  庄子的意思是:我们要达到这个认知的境界,我们把自己当成一物,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物一样。如果我们达到这个认知高度了,那么!我们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人生、世事,就有了不同地看法。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就会得到彻底地改变。

  庄子为什么要我们把自己当成一物呢?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物一样地呢?

  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基础,有道家学说的基础。我们先必须明白什么是道。

  还是那句话!学习道家哲学,你必须先理解什么是道,你不理解什么是道你就无法理解道家学说思想。

  道是万物本源,是宇宙世界的本源,一切一切都来源于道。

  要是这么说的话,可能又有许多人不懂了。

  再说通俗一些,道就是变化、进化。

  道家认为!现在的这个宇宙世界,包括日月星辰大地和地球上的万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都是由某个东东经过无数年进化而来的,某个东东,它就是道。

  道家认为!人与万物都是进化而来的,地球也是进化而来的。

  所以!就有了人与万物平等的观点。

  人与万物都是天地间的一物,有了天地的变化、运行,才进化出人类与万物。所以!人与万物,与地球,与日月星辰都是一体的。人与万物与地球与日月星辰等等,都是某个大环境或者说是大物体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还不理解的话?那么!在的这篇齐物论里,就作了一下说明。

  庄子就以人体中的五脏作比方,我们体内的五脏肺腑等各个器官,能说自己是独立地个体吗?它们都不敢说,事实上确实如此!它们都是人体的一部分。

  一样地道理!我们能说人是独立地个体吗?我们人类可以不依赖大自然,不依赖地球而独立生存下去吗?

  所以!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的。

  如果我们有了这个认识,我们能不能把自己当成天地间的一物呢?我们的修炼能不能达到这个高度,跟南郭子一样地高度,把自己忘掉,把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忘掉,把意识思维忘掉,把自己当成一物呢?

  当我们的修炼境界也就是认知的高度达到这个程度的话,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物的话?那么!我就不难理解,、地籁、人籁了。

  人籁,就是人出的声音。

  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在那个境界面前不过是人籁而已,是人出的声音而已。人出的声音,在那个境界面前,就跟小鸟在歌唱一样,只是一种声音而已。

  当我们达到这个认知境界的时候,我们还去跟别人争论什么呢?儒家与墨家的争论还有什么意思呢?是不是?

  我们都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物而已!

  所以!人所出的声音,包括儒家与墨家的争辩声,就跟小鸟在歌唱一样,只是一种声音而已。就跟风过树洞、树枝出的声音一样。就跟野兽的嚎叫一样,都只是一种声音而已。

  当然!能够达到这个认知境界的人,毕竟只有少数智者。而对于大多数芸芸众生来讲,自然是达不到这个认知高度的。对于一般道家来讲,他们也达不到这个修炼的境界。

  那么?如何让人理解呢?

  如何理解儒家与墨家的争论都没有必要呢?

  我们先不来说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只是一种声音,与小鸟的歌唱一样,只是一种声音。我们先来解读一下儒家与墨家到底在争论些什么?

  芸芸众生达不到那个认知的高度、境界,把人与万物当成天地间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能不能降低一下标准,从低一级的层次来分析问题?

  也就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儒家与墨家到底在争论什么?

  喜欢考据的学者可能要去引经论据了,列举出儒家与墨家当年到底都争论了些什么。

  可对于道家来讲,对于庄子来讲,一句话就概括起来了!

  儒家与墨家到底在争论什么?都不过是说自己的学术思想、主张更有利于人类生存。

  就这么简单!

  都是为生存而争论!

  我们不要去细分了,儒家与墨家当年争论了哪些细节!在道家与庄子面前,那些争论都不过是乡下妇女吵架,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

  就好比当今社会一样,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律法制度,治国方针,外国也有自己的律法制度和治国方针。我们能说别的国家的律法制度、治国方针有问题吗?

  一句话!不管哪个国家的律法制度、治国方针,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国家服务的,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就这么简单!

  当不为人民服务的时候,这个国家就要乱了。当不为这个国家服务了,这个国家就要散架了,当不为当权者服务了,就没有人当官或者就出现贪官了,就这么简单。

  总而言之!概括为:都是为生存而服务的。

  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