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逐鹿-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想范文轲轻轻摇摇头:“我是叹息,不不过不是为自己叹息,而是在为鄂林感到不值,为他感到悲哀!”
范鄂林一直站在一边,听到范文轲这样说,不由地心头一紧。
“鄂林,你笨啊!别忘了范阳是怎么死的,命令是我发布的,可是实行却是你下的手!”范文轲冷笑道:“范依兰会放过你吗?你还痴人说梦,帮着他们来谋害我?你以为他们给你的许诺能兑现吗?你傻啊!我计不如人,死也就死了,可是你……唉,真是可怜!”
范鄂林的心情骤然间紧张了许多,之前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向尹旭和范依兰投诚,横亘在中间的一个问题就是范阳之死,必定自己曾经参与。尽管自己一再声称是被迫奉命行事,额可是毕竟也参与其中了。
不过杜殇找到他的时候说的很明白,决口不提谋杀范阳一事,表示他只要愿意合作对付范文轲,就可以如何如何。
范鄂林见到范文轲逐渐的穷途末路,左右是个死,还不如想办法一搏。堂堂越王尹旭,总是说话算话的。抱着这种心态,范鄂林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也确确实实地帮助尹旭做好了这件事情。
可是此时此刻,被范文轲这么一说,范鄂林的心里顿时有些发毛了。疑惑地眼神落到了尹旭和范依兰身上,希望得到答案,得到许诺。
尹旭冷冷一笑:“寡人说了给你范白曾经的位置,可是你想象范白的下场是什么?”
范鄂林陡然心中一凉,没想到得到这么一个答案。或许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只是自己太蠢了,那么天真,那么的异想天开。
范阳之死乃是自己一手早就,尹旭和范依兰怎么肯饶过自己呢?竟然还会相信尹旭的鬼话,帮着他一起谋害范文轲。
虽然跟着范文轲迟早会走到末路,可是终究还是要有一段时间好日子的,或许峰回路转也未可知。可是现在,完全是自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天做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今日这般行为完全就是自己找死。可怜啊,真是可怜,范文轲说的一点都不错。
“尹旭?你堂堂越王怎么能出尔反尔呢?”范鄂林不知道是最后求得一线生机,或许只是纯粹地指责。
尹旭淡淡道:“什么出尔反尔?寡人答应你的事情全都做到了。至于别的,兵不厌诈,你懂不懂?”
范鄂林顿时坐倒在地上,知道一切都为时已晚,一切都完了。
范文轲苦笑道:“鄂林啊,没想到你跟了我那么长时间,还是那么的毛躁。我早就说过,不过沉着,不够谨慎是你的毛病,让你改你就不听,现在知道错了吧?”
不知不觉,说着说着范文轲已经泪流满面。
范依兰看着看着心里有些感慨,有些难受。尹旭见状摆摆手,早有近卫兵上前将两人拉走……rs!!!
第六〇九章百思不得其解
范文轲死了,他必须死
尹旭没有皱一下眉头,就让人处死了他。高速更新至于范鄂林,确实有那些一些欺骗的成分,但有道是兵不厌诈。当初在震泽的时候,为了救范依兰,答应放他们离开,就真没有派兵追赶。如此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这次则是范鄂林咎由自取,不论为了妻子依兰和女儿,或者是为了侄子范延嗣,都不能放过他。不得不承认,身为君王,不知不觉间已经有所改变。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权术,正在逐渐习惯。
此举为范文轩报仇雪恨,也算是了却了范依兰的一桩心事,自己也能够更加心安理得一些。再者,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断了刘邦一部分财源,同时也不容许范文轲前往齐国。韩信已经潜在之中最大的对手,怎么能容许对手继续坐大呢?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北伐的事情再次提上以上议程。
战争从秦二世元年开始,已经持续了快十年,天下饱受战火袭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若是可以尽早结束战争,最好不过,对谁都有好处。
尹旭也希望能够加快步伐,尽早完成统一大业
越王六年春天,丞相陈平奏报:“大王,邗沟已经疏浚完毕,大船可通过从洪都、金陵出发直达淮水。小船可通过淮水上游直流,直接前往大梁方向。”
“好”尹旭拍手叫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交通运输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古代。说起来还要多谢当年吴王夫差修筑邗沟,沟通江淮,今天才有这样的便利条件。
现在可以发挥越国水运优势,通过邗沟将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淮水前线。这也是尹旭之前没有着急着开启北伐的缘故,后勤保障必须要先完善。
运输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北伐乃是国之大计,还是需要从长计议,谨慎处理。
“大王,如今邗沟通畅了,关中那边经过一年的准备也差不多了。差不多可以开始北伐了”陈平上前建议。
尹旭点头道:“说的不错,是该有个了结了,只不过北方情况复杂,贸然总是不妥。还需要谨慎行事才是。”
“嗯,那是自然”
尹旭说道:“寡人也正在思考此事,北方的情况过于复杂,此战我们如何定位?目标如何确定?想要达到怎么样的结果,策略又该如何?”
“大王是顾虑的是韩信和彭越对吗?”陈平自然看得出越王的顾虑。
尹旭轻轻点头道:“单单是一个刘邦自然好处置,只是此战之中韩信和彭越会作何态度?尤其是韩信,齐国兵力几乎与我们不相上下,韩信又善于兵法韬略,不得不有所顾忌”
李斯道:“不错,唇亡齿寒。一旦汉国被灭,彭越和韩信将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彭越将会有切肤之痛。他们会不会和刘邦联合,或者有其他举动,是我们必须考考虑到的,此战尤为重要,必须要万无一失。”
尹旭道:“这正是寡人的为难之处,彭越倒是不用太担心,如何稳撰信才是关键。”
“大王笃定了韩信一定会出兵?”陈平似乎还抱着几分侥幸,有或者有其他想法。
尹旭苦笑道:“韩信或许没有那样的远见。可他什么还有一个蒯彻啊,范阳辩士出众的可不只是口才。”
“这倒是,有什么办法才能让韩信不出兵呢?”尹旭低声似乎是在自问自答,这才是他当前最为忧虑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那么北伐的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李斯年纪虽然大了,不过经验却是最为丰富的。李老先生沉思良久之后,突然灵光一闪道:“大王,或许有个办法可以尝试一下”
尹旭和陈平都是眼前一亮,问道:“先生有办法?”
李斯笑道:“蒯彻虽然明事理,见识高远,可是实际上齐国做主的还是韩信,韩信是否出兵,除了其必要性之外,心态也很重要。若是韩信心中起些小波澜,那么……”
“先生的意思是?”
李斯淡淡一笑:“若是韩信得到了那件东西,心理面会不会……”
当李斯一番比划之后,尹旭和陈平都了然于胸,心中顿时豁然开朗……经历了越王五年的平静之后,随着春天的到来,汉王刘邦心头的压力愈发地重了。
越国暂时没有动手,不过他们蛰伏之后的再次出必然凶猛无比。汉国现在的局面和实力,根本不是越国的对手。
尤其是关中那边居高临下,对汉国造成了沉重的威胁,让人心中无比的担心和惶恐。
汉国走到了这个地步,局面如此的凄惨,刘邦这心里很是压抑和失落。
不过是一年的时间,刘邦看起来苍老了许多,足可见先是带给他太多的忧虑和压力。
随时处在一种担惊受怕之中,任谁都是如此。
汉国一直是枕戈待旦,小心防备,以现有的力量尽可能维持现有的局面。
不过是一年的时间,关中之失的弊端和影响就全部显露出来了,中原之地受到破坏太过严重,粮食物资生产明显不足,失去了关中的补给,让汉国顿时不再那么富足。
尤其是开春之后,汉国的财神爷范文轲突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这样汉国本来就有些捉襟见肘的财力和后勤补给有更加凄惨。
有道是大难临头各自飞,难道都认定了我刘邦必败吗?刘邦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也就罢,都不是致命的问题。
随着春天的到来,越国随时可能动兵,如何抵御越国大军的进攻才是当务之急。
刘邦忧心忡忡,却又没有什么好办法,这阵子可是烦躁无比,寝食难安。
今日乃是汉国的大朝议,诸多官员一同出席,隐约之间似乎也是决定汉国生死存亡的一次朝议。
至少要在这次朝会上确定,汉国防御越国的策略
朝阳升起的时候,荥阳汉王府前已经聚集了很多的官员。
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谈论的无非是眼前的局势。越国虽然尚未发起进攻,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心存侥幸绝对是不行的,尽早有所应对才是王道。
很多后来归附的官员都不由地动了念头,毕竟他们并不是一开就跟随刘邦的,所以那种归属感要淡得多。更谈不上誓死效命的决心,在生死存亡和富贵荣华之前,必然要有所选择。
跟着刘邦一条道走到黑?显然不会是这样,早早地开始为自己找一条后路才是。
当然了,首先还是要确定汉国到底会如何?对形势要有个迷准确的把握才行。毕竟汉国尚未一败涂地,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因此所有人都谨慎从事,持观望态度。至少也要看看今日朝会风向才是,近日既是充满期待,也是忧心忡忡。
众人正在议论的时候,远远瞧见了张良先生走过来。要是放在眼前,张良先生身份地位崇高,都是众人膜拜和巴结的对象。
可是现在,众人眼神之中似乎都多了几分异样。大家都感觉到,最近一段时间,张良先生似乎被汉王冷落,地位和影响已经大不如前了。
踩低就高或许是自古就有的一种习惯,很多人都对张良先生都不再那种尊敬。
可是有心人却看得出来,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张良先生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年来为汉王出谋划策,汉国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对汉国攻陷最大的三个大臣:萧何、韩信和张良,如今萧何关中自刎,韩信自立为齐王,汉王身边唯独剩下一个张良。
若是张良先生再得不到重用,汉国的前景就着实堪忧了。许多有识之士都对此有些忧心,很多人还存了劝谏汉王之心。
可是没有人明白其中内情,再者汉王只是不知不觉中的一些表现罢了。汉王可并未公开表示对不再重用张良,这似乎也是一个隐晦的事实。根本没法明说,谁要是轻易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说不定还会有灾祸。
汉王和张良先生那是什么层次的人物?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下层官员所能管的。神仙打架,凡人只能有多远躲多远。明哲保身,也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
张良对此毫不在意,到了他这个层次,宠辱不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不会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也在乎所谓身份地位。
他只是疑惑,汉王为何突然疏远了自己?张良一直试图从很多方面去了解,可是始终一无所获。
为此张良百思不得其解,不只是他,汉国国内很多人都疑惑,可谁都说不上来一具体原因。
张良有些心灰意冷了,可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在沛县郊外的那个夜晚,刘邦的知遇之恩。
现在汉国有大难,自己岂能一走了之。无论如何,今日都是要来的,不管汉王报以何种态度,该说还是得说。rs
无弹窗
第六一〇章唇亡齿寒
一声钟响,王府大门开了。访问下载txt小说
众人全都停止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序地进入大殿。
荥阳王府的大殿,远不如咸阳,看起来有些寒酸,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出来汉国今日的凄惨情况。
汉王刘邦已经坐在王位之上,虽然正襟危坐,但是已经霜白的鬓角和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掩饰不了衰老。
众多臣子也清楚地感受到汉王老了,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的意气风发,气势似乎也弱了很多。
汉国江河日下似乎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参见汉王”众人臣子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向汉王刘邦行礼。
“众卿免礼”刘邦伸手还礼。
众人全都起身,站到两边。
刘邦清了清嗓子,朗声对着众人说道:“众卿,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众人全都心里有说,谁都没有说法,全都故作不懂这站在原地聆听汉王教诲。
刘邦目光环视众人,继续说道:“越国背信弃义,袭我关中,害死萧丞相。如今对我汉国虎视眈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出兵了。今日召集众卿前来,就是商议出个对策,如何应对越国入侵,如何反攻?”
众人心中好笑,应对越国入侵倒是不错,至于反攻?似乎有姓人说梦了。
关中崤山三关和大河河边上的临晋关被越军严密守卫。根本没有机会进攻。至于荆楚和淮水沿岸。越国大军更是铁桶一般的防线,根本没有反攻的机会。
刘邦话音落地,大殿上静的落针可闻,谁都没有说法,谁都没有吱声。
关系到汉国生死存亡的大事,谁敢轻易说话?谁又有什么妙计呢?
沉默了许久,刘邦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眼神之中掩不住地有些失落。
“周勃,此事你怎么看?”无奈之下刘邦只得点名提问,提问的对象完全是他信任的人。当然也是略有变化的。似乎以前首先询问的是张良先生,今日今时却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周勃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汉王,首先要搞清楚越军的进攻方向。然后在根据情况谨慎处置。”
“进攻方向?”刘邦淡淡一笑,有朽涩。
众人也深有体会,所谓进攻方向,不就是关中、咸阳、淮水,顶多再多一个河东,越国可能从这其中的任何地方进攻。至少有一个地方可以确定,关中是肯定会有的,这也是汉国最担心的进攻方向。
刘邦很是失望,却不得不装样子继续问道:“那卿以为越军会从哪里进攻?”
周勃说道:“关中和荆楚,淮水那边应该不会。”
“卿如何笃定?”刘邦多少有些那么一丝欣慰。
周勃说道:“淮水那边关系到梁国和齐国。同时对三国开战,想必越国也是有所忌惮的。”
“那卿有什么好对策吗?”刘邦轻声问道。
周勃作为汉军之中的高级将领,身为一个名将到底有些见识,说道:“汉王,唇亡齿寒,越国进攻的步伐太快,对梁国和齐国都是有威胁的。想必梁王和齐王都感受,此战可以联合梁王和齐王,三国一同出兵对抗越国。”
三国联合,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想法。也许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越国实力太过强大,只有三国兵力联合起来才能与之一较高下。
不过这联合到底怎么联合,人家彭越和韩信是怎么想的还不知道。具体如何进行还需要商议,联合就少不得要付出一些代价,获取利益的分配如何进行都是诸多问题。所以能不能顺利进行都是些问题。
刘邦心里有朽涩,现在去邀请彭越和韩信联合。说直白的点还有点求他们的意思。低声下气,低三下四,刘邦有些拉不下这个脸。
彭越也就罢了,可是韩信……一提到韩信,刘邦心里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正在沉思的时候,有人说道:“汉王,三国联合十分必要,不止如此,出动出击才是最佳。”
刘邦抬头,见到说话的人正是张良。
只听张良说道:“汉王,我国大军主要防备好关中和襄阳,可以联合梁国和齐国,让齐王出兵淮水,进攻淮南,压制越国兵力,威胁越国都城洪都,从而迫使越军回援,减轻对我国的压力,从而谋求全线反攻。”
众人都有点诧异,没想到张良先生突然会在这个时候发言。刘邦也在略微迟疑之后,才轻轻点点头。
张良看着刘邦点头,退了回去,眼神之中充满了期盼。
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言,时间到周勃已经开了一个好头,略作补充,感觉刘邦听从采纳建议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试探,最后试探一番刘邦的心意,若是依旧如此,那荥阳就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张良一颗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满是期待。
又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之后,说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刘邦说道:“众卿,你们的意见寡人都记在心里了,寡人在好好考虑考虑,之后再做商议……”
考虑……商议……
听到这样的答复,张良的心情陡然间一片冰凉……
…………………………………………………………
不管刘邦是否定打算和梁国合作,彭越已经意识到唇亡齿寒的威胁。
大梁城里,彭越的日子也是在不安之中度过的。
“先生,从目前的迹象看来,越国该动手了。”彭越淡淡说道。
陈青山点头道:“不错,尹旭拿下了关中,对中原动手是必然的。”
彭越道:“他会不会先进攻我们呢?寡人听说越国重新疏浚了邗沟,这下水道从江东直达大梁啊若是拿下了梁国,就可以断开汉齐之间的联系,似乎不无这个可能”
陈青山叹道:“虽然如此,但是越国先进攻汉国的可能性还是最大的。”
彭越苦笑道:“不管先进攻谁对我们都没有好处,唇亡齿寒啊”
“看来我们是有必要和刘邦联合才是……”
彭越笑道:“看着吧,说不定刘邦的使者已经在来大梁的路上了不过单单是我们和刘邦未必是尹旭的对手,还是要看韩信的态度”未完待续。
第六一一章献宝
刘邦在挣扎一番之后,还是给彭越和韩信送去了信函。免费电子书下载'78小说网'
当然了,要堂堂汉王低声下气地去求人是没有可能的,刘邦的信函之中还是以宗主国居高临下的姿态。隐约之间,有点命令韩信和彭越出兵的意思。
彭越这边还好说,虽然心里不爽,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顾及唇亡齿寒,大梁城的安危。加之本身就已经确定了和汉国联合的策略,因此刘邦的信函到达之后,便忍气吞声同意了。
齐王韩信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齐国本就强大,韩信登基为齐王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燕地和齐鲁之地。灭楚之后,齐国又拥有了滨海一带,淮水以北的土地,国土面积广。加之齐国本身的底蕴,国力强大是必然的事情。
如今的齐国已经拥有四十万兵力,可以说雄踞天下,单单从兵力方便来讲,几乎和越国不相上下。齐鲁之地本就富饶,加之韩信和蒯彻的治理,齐国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而且齐国也没有卷入到任何军事冲突和斗争之中去,损失很小,置身事外也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俨然是一副东方大国般的存在。
甚至有几分当年齐桓公时称霸的意思,齐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超然的存在。
齐王韩信的底气上升,心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韩信现在身份可是非比寻常,俨然是除了越王尹旭之外,天下最厉害的风云人物。
可是相比于越王尹旭。他有一个致命的不足,那就是出身。
不管怎么说,他曾经是汉国兵马大元帅的事实都改变不了,在很多人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背主自立的感觉。
为了尽可能保全名声。少不得需要在名义上做出一些损失。齐国是他韩信自己占领的,但齐王之位却是人家刘邦的册封的,在名义上韩信终究还是个汉王臣子。
随着齐国国力的强大,韩信的身份水涨船高,对此自然很是不爽。尤其是汉国丢掉关中之后,已经大不如以前,韩信已经有些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刘邦送来这样一份信函。还带着几分命令的口吻,这无疑是有些刺激到了韩信的逆鳞。
看完信函之后,韩信猛地将帛书扔在地上,怒道:“刘邦老贼。到了现在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以为他是谁?”
蒯彻自然明白韩信的心理,齐王有这样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只是……当蒯彻捡起地上的帛书,看过内容之后。'欢迎来到到七八xs阅读小说'心中不由地疑惑。
刘邦这到底是怎么了?到了现在,竟然用这样的口吻,难怪齐王的会生气。
可是转念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对,当初调动齐国大军对付项羽的时候可是好言好语的。没有半分轻视,怎么现在?汉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如今也可以说是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上。按理说刘邦应该做的是好生笼络韩信才是,何以还要以此种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呢?这不是适得其反吗?
韩信虽然名义上是汉王臣子。可现在到底是实至名归的齐王,力量对比有是如此的悬殊,何况现在还是用人之际,刘邦到底是怎么想的?何至于犯下这样严重的错误,张良也不劝谏阻止?
蒯彻劝慰道:“齐王莫要生气,确实是刘邦有些过分了。”
韩信冷冷道:“确实过分,他的江山都是寡人给他打下的,他有什么资格对寡人指手画脚?看看他都无能到了什么地步?巴蜀丢了,连关中这样的要地都守不住,他还能做什么?”此时此刻,在韩信眼中刘邦就是一无是处的代名词。
蒯彻知道韩信正在气头上,也不多说什么。这个时候盛怒之下,劝谏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触霉头,没有那个必要。
韩信说完之后也没了多少底气,当初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谋名扬天下,可实际上乃是出自人家尹旭之后。虽然再说刘邦无能,韩信也在想,若是换了自己在镇守关中,能否抵挡住的住神出鬼没的越国大军?
子午谷的道路他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尹旭对他是留了一手。即便是他亲自在关中,也会着了对方出其不意的招数,顶多是作战过程致中小规模胜负的转变,对大局还是束手无策。
这正是越王尹旭的可怕之处,一想起来韩信心理面还是有些感触的。尹旭已经拥有了半数以上的天下,下一步将会以雷霆之势对付汉国,将来他会不会将矛头对准自己呢?
韩信心中隐约有这样一个担心,这个担心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蒯彻心中更是有些忐忑。
只听齐国丞相说道:“齐王,刘邦言语不假,这些终究只是小事情,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刘邦何以要找我们联合?以及此事与齐国的关联,以及我们做出不同选择之后,对我们齐国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韩信点头道:“先生所言正是寡人所想,先生如何看待?”
“唇亡齿寒!”蒯彻很精辟地回答了四个字。七八xs=小=说,
韩信心头一动,说道:“先生说的是刘邦?”
蒯彻轻轻摇头道:“刘邦、彭越尤其如此,我们齐国也会受到牵连。刘邦之所以找我们联合,就是因为他很清楚,单单是依靠汉国的力量根本不是尹旭的对手,所以他才会邀请我齐国给他帮助。想必信使来临淄之前,已经先去过了大梁。”
韩信说道:“刘邦从来都是如此,靠他一个人能成什么大事,他总是习惯了靠别人。”
蒯彻点头道:“靠别人也是要能依靠才是,上一次他之所以能够请动齐王和彭越。是因为淮水以北的土地。这一次刘邦没有任何的利益许诺,他是认为我们三国完全处在相同的处境之下,有合作的可能。”
韩信轻轻摇头道:“彭越或许和他情况相同,寡人应该不在此列吧?”
所谓的唇亡齿寒。韩信并不这么看,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齐国实力强大,汉国和梁国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甚至有些不屑与之为伍的感觉。韩信心中隐隐觉得,齐国现在有着与越国不相上下的实力,完全可以与之一战。或许是心中的另外一种莫名地情节在作祟,他潜意识地有种想法,想要和尹旭一较高下。
孤傲或者说高傲。随着实力的壮大和身份的变化,不知不觉间韩信多了这么一个习惯。
蒯彻见状,心中不禁暗自担忧。为君王者最忌讳的是目空一切,骄傲自大。韩信现在的举动无疑就有些过分了。完全不将很多人放在眼里。可以说韩信对现实的看法过于乐观,对自身的实力过于自信。这是一个有些危险的趋势。
蒯彻说道:“齐王,唇亡齿寒啊,这是不可不防啊!要是汉国和梁国就此灭亡,我们齐国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了。虽然我们现在的兵力和越国不想上下。可是梁国作战,是多方面的对抗,我们未必强于越国。
而且越国现如今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实力也在不断增长。这本身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长此以往下去,越国会越发的强大。等到尹旭灭掉刘邦和彭越时,天下就只剩下大王和尹旭对峙了。到那个时候。越国将会具有天下七成以上土地,实力也将强大到一定地步,我们未必能够阻止啊!”
蒯彻一点都没有危言耸听,他是真的担心现在形势继续恶化下去。说实在的齐国和越国之间真的开战,他还有些不大看好齐国。
兵力多少并不是关键,军事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齐国的兵力虽然和越国不相上下,但是战斗力呢?越国大军可是久经沙场,战斗力和经验可能更高一些。而且越国在其他很多方面都要高出一筹,尤其是越王尹旭在战略布局上的一些安排,往往是神乎其神。
安排是相当的周密,有些事情可能提前好几年就开始准备了。之前那次,在打败楚军,项羽自刎的时候,按理说三国联军趁势越过淮水,进攻淮南本来是个不错的好计策。
没想到越王尹旭只用了很简单的一招就办到了,只用了两个女人就解决了问题。
蒯彻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韩信心爱的女人和恩人是被尹旭接走的,而这是在好几年前就发生的事情,足可见尹旭为这一天准备了多长时间。
而且尹旭也完全摸清楚了韩信的心思,算准了香凝在韩信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号准了韩信的脉搏,打蛇打七寸,做得恰到好处。
谁知道尹旭手中会不会还有别的什么底牌,若是拿出来会不会起到什么非同寻常的结果?单单是靠齐国一个国家,根本不是越国的对手。
现在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三国联合对付越国,就如同当年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关系,连横乃是上上之策。
可是现在看韩信的意思,似乎不这样认为……蒯彻不禁有些担忧。
“齐王,此事还需要谨慎处置……”蒯彻再次劝慰。
“这……”韩信心里还是有些不大舒坦。
蒯彻说道:“大王,此战并非是大王吃亏,此战是我们齐国的安全……”
费了很大功夫,蒯彻总算是说服了韩信,可是就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一个意外情况的发生,顿时让蒯彻先生的努力付之东流。
一个从前的楚军将领王路来到临淄,声称有重要东西要献给齐王。
初时韩信并没有在意,可是当得知所要献上的东西时,韩信终于有些心动了。
包裹打开,一个精致的楠木盒子出现的眼前,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韩信很是好奇。
当盒子逐渐打开时,一道淡淡的碧绿色映照出来不,随即一抹翠绿入眼,一个方形的碧绿色玉器出现在眼前。
所有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