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王,齐国到底会怎么样?此事您怎么看?”一想到尹旭在大趋势的判断的准确性,陈平便有心一问。

尹旭淡淡一笑:“寡人的几个推测,第一,韩信已经打算叛汉自立了,当然了可能在名义上不至于和刘邦决裂,但是韩信雄踞燕齐是非常有可能的。第二,龙且会战败!”

“大王,您的意思是韩信能够很快占领齐国?”陈平小声探问。

尹旭点头回答道:“是的,种种迹象表明韩信和刘邦之间存在不和睦,韩信现在完全有不臣自立的可能,这次他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要是不成功拿下齐国,拥有和刘邦谈条件的资本,那么他的下场是可以想象的。所以无论如何,韩信都会全力一战,拿下齐国。

韩信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龙且虽然悍勇,却不见得是韩信的对手……总而言之,韩信这次辛辛苦苦的也能获益不少,楚汉两国的日子都不会好过,都会受到消耗。这本来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所以对我们绝对是好事情……”

陈平心中不禁一笑,他是唯一知道韩信发达内情之人,心中不禁感叹。当初将韩信送给刘邦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越王实在是太有远见了……

尹旭安排道:“从现在开始,北方的战事已经是白热化,不管齐国结果如何。楚汉两国之间都该有个结果了,命飞影密切关注各国动态,我们也该做好准备了。”

第五三六章破城计策

雪花飘落大地,往年是北方的平静期。寒风夹杂着大雪,气候寒冷,道路泥泞,并不适宜行军打仗。因此,以往这个时候,若非必要,诸侯们通常会偃旗息鼓,彼此都暂时罢兵,等到来年春天再次开启战端。

但是今年,越王三年的冬天是个例外!从春天开始,汉国兵马大元帅韩信就开启了北方战线,先后灭掉了西魏国和赵国,继而又平定了燕国,现在正与齐国打的如火如荼。这一年战绩最为璀璨的便是韩信了,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就只有越国的南方战线。不过相对于南方的平静,北方的冬天却依旧是战火纷飞。

一切都因为齐国,战事正如火如荼。临淄城下,蒯彻匆匆忙忙来找韩信。

“元帅,西楚国出兵了!”蒯彻说话一直就是如此的简明扼要,直接道出了当务之急的状况。

“哦!”韩信应了一声,没有丝毫的惊讶,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项羽无法容忍齐国倒向汉国的行为,更加不可能接受齐国被汉军占领的事实。无论如何,现在自己在名义上海都属于汉国,外人并不知道其中内情。不过这种事情不可能长久以来瞒着其他人,知晓事实都迟早的事情。无论齐国的主人是谁,项羽都不可能希望自己背后有个过于强大的敌人。

“来了多少人?何人为主将?”韩信虽然自信,但也不至于过分托大。这些基本信息还是要问个清楚的。也好心中有数。也好因人而异,做好应对准备。

蒯彻回答道:“龙且为主将,共计五万人马,现在已经进入齐国境内。”

“龙且?”韩信冷笑一声,嘴角露出一丝深深的恨意。还记得当年在彭城时,自己还不过是个小兵,一直梦想着见到项羽受到他的重用。后来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可是项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自己。更让他恼怒的是当时的骁勇战将龙且,对自己冷嘲热讽的言语和模样一直深深印刻在他心里。

韩信之所以恨极了西楚国,未尝不是因为其中还的缘故。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龙且也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一雪前耻。现在终于有机会报仇了,同时这也是韩信第一次率军与西楚队作战,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纪念意义。对此韩信很是期待。也许龙且已经不记得有这样一件事,那种目中无人的高傲家伙何曾在乎过其他人的感受?这一次就要让他好好品尝一下失败的滋味,一雪前耻……

至于西楚霸王项羽,当初看不起自己一个小兵,现在要让他知道,他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此时此刻,韩信似乎有种强烈的愿望,想要证明什么。

蒯彻道:“西楚国插手是必然的事情,不过现在必须加紧攻势了,须得赶在龙且到来之前。拿下临淄城,我们对我们很是不利。”

蒯彻先生根本不知道韩元帅心中会有如此丰富的想法,他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建议而已。实际上对于尽快稳定,并且拿下齐国,他同样是心情迫切。韩信想要以此为根基之地成就一番大业,而蒯彻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韩信轻轻点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临淄他是志在必得。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莽撞之人,在完全和齐国开战之前他就有了充分的准备。何况郦食其还帮了他一个忙,现在只能是更加的顺风顺水。

“李左车呢?临淄外围的可曾已经全部剪除?”韩信沉声询问。想要打下临淄,首先就要剪除外围的城池,让临淄孤立无援,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的。现在是冬天。西楚国的援军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近处的齐国本地暂时组织不起有效的军队救援。无形之中对齐国守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心理压力,潜移默化之中对于攻城都是大有好处的。

蒯彻回答道:“是的,现在临淄已经成为一座孤城,田横不在城内,田广亲自驻守城池!”

“嗯!”韩信应了一声,随即又问道:“地道挖的如何了?”

“差不多了,想必今晚就能完成!”蒯彻知道这才是此番临淄破敌可能,指望正面作战能够攻克临淄这样高大的城池,无疑有些痴人说梦。

韩信笑道:“那就好,破城就在今晚了!”

“传令下去,让灌婴全力攻城,同时李左车也回来,全部投入攻城战中!”韩信厉声吩咐。强大的自信与威势,让人丝毫不敢抗拒。

……

城头上,齐王田广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之中满是凝重与担忧。汉军对临淄的已经发起多次进攻,围城的这些日子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生觉,每一天都是在惶恐之中度过的。

这几日汉军在齐国境内肆意妄为,已经占领了很多城池,现在临淄就是一座孤城,苦苦支撑着。

尽管被围困起来,但是田广得到消息,西楚国龙且已经率军来救援了。叔叔田横也去了外黄,请求彭越的援军,以及组织齐国其他地方的兵力前来勤王。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总归是有希望了,一切的基础都是守卫临淄城,否则一切都全完蛋了。

城外的韩信也必然得到了援军到来的消息,汉军的攻势正在加强。尤其是今日,汉军更是全军昼夜不停地攻城,紧张的气氛不由地让人有些心悸。田广从城头走过,不停地鼓励士兵坚守,并告知大家援军即将到来,给本来士气低迷的齐国人以希望和振奋。

可是刚刚打下去一拨进攻,汉军又再次冲了上来,看得出来韩信是志在必得,想要强攻拿下临淄城。田广承受的压力越来越越大,越发的心神不宁,从清晨一直到繁星满天,战斗一直在持续。

此时正是隆冬腊月,天气寒冷,士兵们连夜作战,着实有些恼火。不过为了妻儿老小,为了生存也只得坚守下去,别无他法。

田广默默祈祷,一定要坚守住,否则一切就都完了!

……

韩信站在临淄城下,看着高大的城池依旧屹立不倒,心情也有些沉重。

灌婴匆匆回来禀报:“元帅,已经强攻整整一天了,将士们都已经很疲乏啊,是不是先暂时鸣金收兵,稍后在发起进攻,也好让士兵们稍微休息休息?”

韩信摇摇头:“我军疲乏,齐队更加疲乏,现在就是比谁坚持的时间更长,若是现在退去了,无疑是前功尽弃。坚持继续攻城,胜利已经在望了。”

韩信铁青的脸色告诉他,多说无益。韩信的命令从来就是如此,下达之后通常绝无更改。

灌婴虽然一直跟随韩信作战,但是说到底还是刘邦的臣子,是忠于汉王的。和韩信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隔阂,只是遵命行事,到底还是有些差别的。

这次韩信突然来了这么一招,灌婴心中自然明白,因此多少都有些不满。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到现在为止韩信名义上还是汉军元帅,身为将领自然要听命韩信。当真是无可奈何,心中多少有些抵触情绪。

尤其是和李左车相比,尽管自己跟随韩信的时间很长了,但是终究不是向李左车那样完全信任的心腹。自己拼了命地在这么对临淄城死缠烂打,折损不小,而李左车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逍遥。灌婴心中自然有些不平衡,只是迫于韩信的威势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灌婴将军,全力进攻吧,破城就在今夜!”身边的蒯彻似乎看出了灌婴的心思。

韩信既然已经敢于直接进攻齐国,可以说就是直接和刘邦摊牌了,因此蒯彻的身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必要。现在直接冠以军师的名号,在军中的地位很高。

“破城?”灌婴不由的一愣,有些惊疑,实在没有看出来哪里有破城的可能。

蒯彻想微微一笑:“灌婴将军全力攻城就是了,韩元帅自有妙计!”

韩信确实有妙计,那就是挖掘地道。

因为齐国之地对于韩信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要想办法尽可破城,常规做法自然是不可能的。

最初的时候,韩信本来打算引水灌城。临淄城正是因为临近淄水而得名,可是因为现在是隆冬时节,河水水位很低,而且有结冰的因素在内。更为重要的是,韩信是打算将临淄作为将来的基地来使用的,若是被一场大水淹没,将来受苦的还是自己,而且也会因此影响道齐国百姓民心归附的问题。

水淹不行,只能另外想办法,那就是挖掘地道。

韩信故意在正面战场全力进攻,摆出一副要强攻的架势,暗中已经派人在临淄城外挖掘地道。

田广在军事上的造诣到底不如其叔父田横,加之齐国败退的速度太快,士气低迷,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准备,有的地方属于防备也是有的。

正是如此,韩信的计策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五三七章攻陷临淄

临淄城内,因为汉军的强大攻势,百姓们早已经被吓得战战兢兢。

守卫城池需要大量的滚木礌石,在不够用的情况下,沿着城墙的百姓基本上全部被迁移了。他们的墙壁和地基之中的石头和木头都被征为军用。同时这一个范围也会遭受战火的波及,因此百姓们早就已经撤离到了别处,所以这一个地带相对来说比较荒僻。

进入深夜之后,在拼尽全力之后,总算是打退了汉军的进攻。当然了,到底是他们成功打退了汉军,还是汉军主动撤退的,还需要另外说明。齐队除了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之外,已经是疲惫到了极点。尤其是在汉军刚刚退去了那一会,压力骤然减去,就如同紧绷的弹簧突然被松开了。一个个全都坐在地上,抓紧一切机会喘息,恢复体力。

正是因此城池内例行的巡逻,自然而然地有些松懈了。尤其是天空飘起雪huā的时候,寒风呼啸,更没有几个人起身。齐王田广也在经历了一整天的惊心动魄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享受片刻的歇息。今日是临淄之战开始后,最惊心动魄的一天,他心中还暗自庆幸,总算是撑过来了。

……

就在此时,临淄城墙以南的一片废墟之内,一处地面悄然被打开了,紧接着一个又一个脑袋从下面钻了出来。仔细发现他们都是精选的汉国士兵,一个个杀气腾腾。这条地道韩信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目的就是今天晚上建功。

他们直接冲向了临淄南城的城门,只要打开了这道城门,胜利就在眼前了。索性他们运气不错,齐国的巡逻兵不知道在何处偷懒去了,因此并未注意到他们。于是乎绝好的机会降临在他们眼前,不过没有时间欢呼雀跃,办正事要紧。

当他们接近城门的时候,守卫的士兵才发现。不过一个个全都是大眼瞪小眼,还在惊讶之中。略微的迟疑和动作迟缓之后,迎接他们的就是汉军手中的长剑。一个个的齐国守军倒下之时。临淄南城门缓缓打开……

齐国守军疲惫,汉国进攻的兵马何尝不是如此。灌婴所部的人一个个全都累的瘫倒在地,不过有一股汉军队部至始至终并未出现在战场上,那就是李左车所部的精锐。

在完成对临淄周边城池的扫荡之后。李左车便回到了临淄城下的大营。他麾下的将士一少部分出去支援灌婴的功臣之战了,但是李左车本人以及麾下的精锐骑兵不曾调动,一直是以逸待劳。直到夜晚,当汉军攻城大军鸣金收兵的时候,他们悄无声息地布置到了临淄南城之外。

城门如约打开了。李左车毫不犹豫,立即带领麾下的骑兵杀了进去。韩信则率领守卫军营和他中军大帐的士兵随即跟了上去,临淄南城门迅速失守。

灌婴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才明白蒯彻所谓的今夜破城是怎么回事。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拼了许久,不过是为了吸引齐国守军的注意,破城的是韩信和李左车自己。

这相当于辛苦许久,这破城的功劳就这样拱手让给李左车和韩信本人了,灌婴心中恼火。自然不甘心。于是乎紧急集合休息了不久。刚刚恢复一些体力的麾下将士杀入临淄城中。将士们本来不愿意起身,可是听到临淄城已经被攻破,立功的机会到了,一个个强打精神跟着主将灌婴杀了出去。

……

齐王田广在睡梦之中被吵醒了。

“发生何事?”他实在是有些太过疲乏,因此想要好好地睡上一觉。

“大王,不好了。南门被攻克了?”侍卫冲进禀报了这一惊人的消息。

“什么?”齐王田广惊讶不已,神色无比慌张。许久之后才道:“怎么会这样?不是已经打退了汉军的进攻吗?”到了此时此刻,田广似乎还是有些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

侍卫慌慌张张地解释道:“大王。汉军实在是太过狡诈,他们是挖掘地道进入城中的,士兵这几日实在是太过劳累了,因此疏忽了巡逻防范,结果被汉军侥幸进入……突然之间袭击南门,我国守军不防,南门一下子就被攻克了……”

田广露出一丝冷冷的苦笑,他现在算是明白了,韩信之所以全力攻城,不过是个假象。让自己以为汉军是要强行进攻,拿下临淄城,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防御。同时也成功使用了疲兵之计,让齐国士兵的反应能力下降了许多。

田广呐喊道:“快些想办法阻止汉军,给寡人夺回南门……”

“大王,没用了,现在汉军已经进城了,南门被一群精锐的汉军骑兵守着,根本夺不回来了。而且城里已经乱了,尤其是士兵已经失去了斗志和信心……”

守住城池是齐队最后的底线,也是支撑着许多士兵坚持的信念。现在汉军突然攻克南门,齐国士兵那脆弱的心理防线陡然间崩塌,哪里还有人愿意去和汉国士兵拼个你死我活。

田广无力地坐倒在地上,已经是心乱如麻,六神无主。

没想到这么快临淄就丢了,到底还是有些低估了韩信,此人果真是太厉害了。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临淄城破,齐国也就完了,自己这个齐王……

唉!从知道上了郦食其的当开始,田广心中就有种深深的不安,现在总算是应验了。看来田氏对齐国的统治是倒头了……可惜啊,着实可惜……

见到田广坐倒在地发愣,侍卫不由的有些着急了,当即道:“大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战马,现在就护送您杀出去。田相在外面在组织援军,西楚国的援军也快到了,杀出去……”

哼!田广又是一丝苦笑,这才道:“出了临淄寡人还是齐王吗?再说了,现在临淄完全被汉军围困着,如何杀的出去?”

“大王,要是现在还不走,可就真的走不了……”

“不走,寡人不走……”

就在此时,喊杀声已经在齐王宫之外响起!

第五三八章如何了结

临淄城破了,韩信采取正面战场强攻,吸引齐国守军注意力,暗中悄然挖掘地道的方式进入城内。在防备松懈的情况下,突然袭击拿下了临淄城南门。汉军大队人马随即从此入城,汉军入城直接击溃了齐国守军的信心和希望,防线瞬间崩溃,根本无法抵挡骁勇的汉军。一瞬间便溃不成军,直接乱成了一团。

街道上汉军士兵大喊:“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杀……”

齐国士兵本来基本上就被吓怕了胆子,这会子更加不知所措。在震慑和诱惑之下,纷纷放下兵器,在无奈之下保住性命也算是个明智的选择。很快,投降的齐国士兵不计其数,临淄的齐国守军在瞬间就落败了。

齐王田广待在宫殿之中,拒绝了让侍卫们护送他离开。

现在临淄四面被围困,已经是绝地一般,根本不可能逃得出去。再者,身为齐王他也是有尊严的,临淄没有了,齐国也就没有。此番韩信进攻齐国与上次项羽齐楚之战完全不同,所以齐国已经没有机会了。而自己也经历不起两次相同的折腾,田广不认为还有第二次复起的机会。

所以临淄丢了,也就等于齐国不在了,那么这个齐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不是那种苟且偷生之人。

田广现在终于能够理解到父亲当日的悲凉,一个君王走到这个地步当真是无奈……

汉军的喊杀声已经在的齐国王宫外响起,用不了多久就会杀进来。等他们进来,还有自己的活路吗?

即便是个死,也不能这样屈辱地死在汉国士兵手中。让他们邀功请赏,夸大炫耀。

一个君王不能死的如此窝囊,君王之死是有尊严的,于是乎田广走到了墙边拿起一把长剑。依稀记得,这把剑是父亲送给自己的剑的。当初父亲还要自己想办法振兴齐国,如今梦想已经破灭,就让这把剑随着自己和齐国一同去吧!

一抹鲜血,长剑落地,一副身躯道理。齐王田广就此离开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父亲田荣与地下。

自刎,似乎是诸侯的专利一般。魏王豹和齐王田广都是如此留下了尊严,至于赵王歇应该是最屈辱的吧!

韩信来到策马来到齐王宫的时候,临淄城已经完全稳定地掌控在汉军手里了。

他中军的人马加上李左车从南门的缺口全力杀进去,很快就拿下了城内的大部分地方。随后灌婴也率军杀过来了,韩信知道灌婴这会子有分享功劳的意思,即便是灌婴有些没有遵守命令。他也并不在意。正面吸引齐国注意力那么长时间,灌婴也着实是辛苦了。再者,现在有他们进城也解决齐军残余,也是一件大好事。而且还能够一功劳来安定这些骁勇战将,对彼此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他而言。功劳还有什么意义呢?他需要的就是临淄,是齐国。要在这里开始自己的霸业。现在梦想已经成功了大部分,临淄城已经攻克,只要料理了龙且的西楚国援军,稳定齐国之地,成四分天下之势。大事可成。

进入王宫的时候,李左车已经将负隅顽抗的齐国宫廷侍卫全部料理。

“参见元帅!”李左车早早地出来迎接韩信,蒯彻则随行在韩信左右。

韩信轻轻点头道:“辛苦了!”

“不辛苦。多亏了元帅谋划周全,现在临淄已经在掌控之中了。”李左车谦逊地回答。

韩信问道:“田广呢?”

“齐王……田广自刎而死!”此时此刻,都城和王宫已经被占领,代表着齐国已经不复存在,田广这个齐王的名分似乎也不存在了。

“自刎而死?”韩信冷笑一声,田广的选择和做法和魏豹一个模样。死就死吧,韩信现在已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以公侯之礼厚葬!”韩信随即吩咐了一句。虽然对田广也是多有恼怒,但是现在既然人已经死了,也就没有必要多较真了。反倒是为了收买信人心,稳定齐国局势不得不这么做,毕竟田氏父子通知齐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齐国人对他们也算是比较有感情的,这样做也算是减少一些地抵触吧。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显得薄情寡义,名声这东西还是有些用的,这是韩信从刘邦那里学到的一点心得吧!

当然了,这些主要都是来的时候蒯彻的建议和嘱咐,有个这个谋士在,很多事情自己都可以少操心。

“诺!”韩元帅的吩咐,自然不能够任何的推辞,自会有人处理的很妥当。

韩信续道:“天亮以后,迅速稳定临淄局势,安抚百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无缺的临淄,一个安定的临淄。还有就是整顿齐国投降的士兵,然后迅速介入整编,做的好了,我们又可以得到一支人数不少的军队。”

众人都听在耳中,心中都不由的轻轻一叹,韩信话中的“我们”如今该作何理解呢?尤其是灌婴这些将领,本来是忠诚于汉王的,但是一直跟着韩元帅作战。若是上面两位一直保持个良好关系自然最好,可惜现在已经逐渐的出了嫌隙,如今这个态度到底该如何摆,该如何自处,不禁让他们有些为难了。

韩信并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可能此时他还处在〖兴〗奋之中,很多事情都没有注意到。但是蒯彻,全都看在眼里。现在韩信基本上一切都有了,将来的发展也不小,这是正是多年一来自己梦寐以求想要找到的君王。自然而然要全力辅佐,成就一番大事也。

韩信的长处则基本上都处在军事上,政治和工于心计这个方面想要要差很多,因此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蒯彻在帮他料理。蒯彻也很荣幸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各方面都做的头头是道。以至于韩信经常赞叹,终于是有了一个张良一般的人物,有了蒯彻,大事大有希望。

韩信随即又吩咐道:“西楚国龙且的大军已经不远了,高兴是高兴,但是不能高兴过头了。必须要做好迎战准备,让龙且尝尝我们汉军的厉害,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做失败。”

韩信说的很笃定,语气之中透露着多少自信不言而喻,甚至已经有些自负。不过,韩信上几乎有这个资本,至少大家都是这样看待的。

这个夜晚剩余个几个时辰,韩信就来到齐王宫殿之中休息。如今外面是大雪纷飞,很是寒冷。如今临淄城已经拿下来,遮风挡雨最好不过。相比之下,自然不愿意待在城外的营帐里。

许许多多的汉军都跟着进城了,不过韩信给他们下了严令。可以在成内避寒取暖,但是不得侵扰临淄百姓。一来百姓无辜,何必非得牵连到无辜的百姓。二来,自己有打算以后在齐国发展,自然而然就要好好对待临淄百姓。自己的子民自然就要多加心疼了。古往今来,秋毫无犯的军队总能容易得到认可。

这些都是作为齐国百姓看的,齐国王室以及官仓之中的粮食全被汉军全部卷走,当然了这些并没有其他人知晓。

待安排好一切之后,韩信才进入齐王宫之中。不过现在还不是他休息的时候,一来是〖兴〗奋的睡不着。二来,虽然已经攻克齐国,但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应对。从现在开始,每走一步都必须要格外的慎重小心。

李左车奉命前去稳定临淄局势,灌婴则负责将士们的休整,以及战俘的看管问题。

韩信与蒯彻两人则是来到温暖的宫殿内,商讨下一步的局势。

“先生,现在临淄已经拿下了,您有什么要说的吗?”现在每一步的行动后与政治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韩信不得不慎重,很多事情上都要先征求蒯彻的意见。事实证明,蒯彻的很多建议都是大有用处的。

蒯彻回答道:“元帅,某以为有四件事情需要注意。”

“哪四件?”韩信饶有兴趣地询问。

蒯彻回答道:“第一,就是稳定临淄局势,民心归附,安定繁荣有利于元帅下一步行动。”

“嗯,这一点放下,本帅心中有数!”

“第二,灌婴等一匹汉将的安抚与重用,元帅该有个考量才是!”

“先生说的不错,他们现在都是立功之人,虽然当初都是汉臣,不过以后未必不能为我所用,相信他们自己也会有所选择的,此事本帅会慎重的。”

蒯彻轻轻点头:“这两件都是小事情,相信元帅肯定能够妥善处置的,接下来才是相对来说比较棘手的,首先就是对付龙且,不管怎么说他可都是西楚国第一战将,而且麾下还有五万大军,元帅有把握胜他吗?”

“若是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龙且,韩信有何面目让现实来出谋划策呢?”韩信似乎是开个玩笑,但也显示出他内心强大的自信,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

蒯彻续道:“那就好,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元帅和刘邦之间准备如何了结?”

第五三九章假齐王

蒯彻问的很直接,韩信也是心中有数。悍然直接出兵齐国,导致郦食其被杀,汉王刘邦已经是满腔怒火,不过迫于形势一直隐忍不发。

韩信因为手中实力的缘故,也是我行我素,直接无视刘邦。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彼此之间的关系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现在齐国基本上已经掌控在手中,事业已经有了根基之地,说话做事情也就更加有底气了。如今自己还顶着汉国元帅的名头,这个头衔显然已经不适合了,只是怎么改需要有个讲究。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得名正言顺,正名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

韩信问道:“先生怎么看?”

“选择有两个!”蒯彻说道:“第一就是元帅完全脱离汉国,然后自立为王,第二就是依旧承认是汉国臣子,然后上书让刘邦封王。”

自立?封王?韩信喃喃自语,随即又道:“有什么区别吗?其中有什么说法?”

蒯彻回答道:“不管怎么做,元帅现在都有这个实力;不管怎么,元帅都是燕齐的实际掌控者,可能都会冠以齐王的尊号。不同之处在于,若是自立,元帅少不得要背上一个背叛旧主的罪名,虽然只是一个虚名,不过从长远来看,对元帅并非一件好事。

还有就是自立的话,无疑会让天下人明白,进攻齐国是元帅为了私人利益导致生灵涂炭,导致郦食其被冤杀。齐国的百姓对元帅的接受程度是否会打折扣?元帅的清誉受损,还会让刘邦得了便宜。在蒯某看来是得不偿失的。”

韩信轻轻点头:“那后者呢?按照现实的说法,向刘邦申请册封本帅为王。刘邦能愿意吗?”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蒯彻回答的很自信,说道:“元帅一走,刘邦无异于断掉了双臂。即便是他恨极了元帅,在名义还是想要笼络元帅的。元帅现在的功劳如此之巨大,入了册封为王还有其他的赏赐吗?张耳都能做赵王。元帅你呢?何况是你主动提出要求册封的,刘邦不会轻易拒绝的。

而且这样一来,顺利成章,之前的事情依旧会被算在他们头上。不过是个虚名罢了,就如同刘邦之前要求田广称臣是一个道理。不过是个虚名罢了。不过元帅您的实力和能耐自然要打许多,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刘邦要是不愿意,就能够一刘邦小气,薄待功臣为理由……到了那个时候元帅真的脱离汉国自立也很容易,还能够实现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蒯彻考虑很周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